形容雨后草木与泥土香味的句子有哪些
(一) 一、画念 水粉画就是用合粉质颜料来的一种绘画形式。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
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
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
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
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
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
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
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
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
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
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二、水粉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局限性 水粉画在湿的时候,它颜色的饱和度和油画一样很高,而干后,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过稀释、加粉或含粉质颜料较多的浅颜色来实现的。
它的干湿变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颜色只加少许的粉,在湿时和干时,其明度就表现出或深或浅的差别。
由于水粉画干后颜色普遍变浅,所以,运用好粉是水粉画技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
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画的魅力所在,它使画面的颜色充满水粉画特有的“粉”的品质,而出现特别丰富的中间色彩。
三、水粉画颜料的个性差异 水粉颜料大部分颜色是比较稳定的,如土黄、土红、赭石、桔黄、中黄、淡黄、橄榄绿、粉绿、群青、钴蓝、湖蓝等等。
但是,水粉颜料中的深红、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颜色就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
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只有柠檬黄、玫瑰红、青莲等少数几种颜色,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色价的高低。
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
四、作画工具的选择 现在市场流行的水粉笔不外乎三大类——羊毫、狼毫及尼龙毛笔。
羊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大,醮色较多,优点是一笔颜色涂出的面积较大,缺点是由于含水量太大,画出的笔触容易浑浊,不太适合于细节刻画。
狼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少,比羊毫的弹性要好,适合于局部细节的刻画。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龙毛笔,在选择尼龙毛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质地,要软且具有弹性,切忌笔锋过硬。
过硬笔锋的笔往往很难醮上颜料,在画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颜色,使覆盖力大为降低。
在选择笔的形状上,不同的种类都选择一些,如扁头、尖头、刀笔等,以备不同场合,不同题材的作画之需。
颜料最好使用正宗美术用品生产厂家生产的锡管装的专业产品,它膏体细腻,色彩较饱和。
切勿被廉价的劣质产品所迷惑。
在纸张的选择上,应选用有纹理的优质水彩画纸作画,吸水性不能太强。
有些劣质的纸张,不但吸水还吸颜色,使颜色干后发黑,用这样的纸张作画,画面的颜色难以明快亮丽。
水粉画的性能材料及作画工具 (二) 关 于 固 有 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
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
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范例1 A 《苹果与梨》(单个物体练习演示) A-1 通常我在画水果时,因为柠檬黄没有覆盖能力,所以利用柠檬黄颜色的透明性,先用柠檬黄薄涂一层打底,此目的是为了把握水果颜色的纯度与明度。
A-2 从物体的暗部入手,用固有色加深颜色先画出物体的暗部,再用纯度较高的颜色画出固有色。
A-3 在亮部加上一些浅黄色,形成苹果的调子关系。
A-4 画出投影,提高苹果亮部的明度。
注意亮部要偏冷。
A-5 画出梨子的暗部与半调子。
A-6 用笔锋扫暗部反光。
在梨的亮部加上少许柠檬黄和白色,使亮部冷一些。
用尖头笔画出梨和苹果把。
A-7 加强梨的暗部。
在苹果的亮部再做进一步塑造,使苹果的亮部色彩更丰富一些。
A-8 完成以后的苹果和梨。
范例2 As 《苹果、梨、桔子》(单个物体练习演示) (说明)不同的水果呈现不同的固有色彩。
[小技巧] 固有色摆在中间调子上。
[妙点子] 冷颜色是浮在固有色上面的,它很微妙,切忌过冷,应与苹果的固有色保持联系。
水粉画静物写生的着色步骤 水粉画易于修改,初学者往往思想松懈,缺乏严格的方法步骤。
应当每一步都不马虎潦草。
有了严格的训练,才能进步得快,否则欲速则不达。
(1)起稿 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
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
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
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2)铺大色调 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
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
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
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3)具体塑造 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
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
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
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
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
(4)细节刻划 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画龙点睛。
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
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
(5)调整、完成 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
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
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
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
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
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
水粉画中干和湿的技法应控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应用范围? 水粉画运用的干湿技法,主要指调色时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
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
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
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
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
干画法 ,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
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
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
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
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
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
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
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一一细述。
水粉画干湿画法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基本上如前所述。
要特别说明的是:干画法与湿画法的分界是以画笔含水量的多少来决定,一般人认为用粉及用色多了,画得厚了,就是干画法,这不准确,因为必须是粉多、色多、水少才成为干画法。
也有人认为粉少、画得薄就是湿画法,这也不确切,只有稀释颜料用水多的情况下才能成为湿画法。
因此,可以说有粉多的干画法,也有粉少的 干画法。
与此相反,湿画法也有 粉多湿画法和粉少的湿画法。
但不管干也好,湿也罢,仍然以粉使用之得当为佳,这样才不失水粉画的特点。
干画法和湿画法,二者在作画时应交叉运用,只是根据画面实际需要,有的湿画法运用多一些,有的干画法运用多一些。
如果一幅画用水过多,全部采用湿画法来处理画面,就容易造成失控,使物体松散,并失去色彩光泽。
同样,全部采用干画法, 靠堆积的颜色和白粉不断加厚画面,就会出现死板、干裂和颜色脱落的情况,画面也难以长期保存。
总之,干、湿画法只有根据作画步骤,由湿到干、由薄到厚的顺序合理运,才能发挥干、 湿技巧的最佳效果。
这是一般的作画过程所遵守的原则,真正运用还要在实践中根据画面要求灵活掌握。
水粉静物画技法 第一步:这种平摆浮搁的构图给人的感觉很自然,也是一种构图形式。
单色起底。
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确。
第二步:这是一幅紫颜色的画面,紫色不易反复画.第一遍的颜色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有一个好的基础。
黄与紫是强对比色,通过玻璃盘的灰紫色;把两种对比较强的颜色连接起来,把粉紫色衬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画得偏桔偏暖、形成对比,很有颜色感、瓷瓶和瓷碗的反射能力较强,在背光的暖颜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体颜色处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很响亮鲜明。
第三步:用干画法表现塑造桃子的质感。
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桃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桃子之间的缝隙。
而粉紫衬布上的黄梨颜色调得很饱和,水分适当.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含蓄,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
花瓶受光部分的花纹可画虚些,偏蓝紫味.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绿味。
这一步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冷暖变化。
第四步: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改掉,如花瓶背光的调整,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与后边的衬布接近,使之边缘线含到背光里面,空间感比原来要好多了。
桃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实,缝隙过重可带点暖色减弱些。
玻璃酒杯的边缘用小笔细心画出细线,提出质感、粉衬布靠里边一些地方加了些冷灰色。
白碗里的梨边缘也带了几笔。
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
使画面更完整。
第五步:调整画面,细部的地方,大体的画面要处理好,杂乱的东西要除去。
水粉画的着色方法 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从着色顺序方面有如下几种: 1、从整体到局部 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入手。
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 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
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相反,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确定画面色彩的骨架。
逐步向中间色和明亮色推移。
以明亮色为主的画面,还是要先涂明亮的大色块,颜色稍薄一点,局部小面积的深重色后加上去。
如果中间色为主,作画时先涂中间色,运用并置的方法,分别向面积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画过去。
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3、从薄涂到厚画 薄涂即用水稀释颜料,如同画水彩画,根据总的色彩感觉,迅速地薄涂一遍,造成画面整体的色彩环境,尔后逐渐加厚,深入表现。
薄涂比较正确的地方要善于保留,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层次和厚重的效果。
水粉画颜料不象油画、丙烯颜料附着力强,可随意画厚。
水粉画的厚涂要厚的适当,过厚容易龟裂脱落,所以较厚而不准的颜色应洗掉再画。
具体着色的技法应掌握下列几种: (1)干画法和湿画法 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
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
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
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
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2)并置和重置 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
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
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
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
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3)干湿变化的掌握 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
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
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
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
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
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
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
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4)色彩的衔接 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
方法有三: a、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
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
b、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
c、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
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5)用笔 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
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
哪一种笔法好呢
怎样用笔才对
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
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
以上这些你也可以自行调整,根据你的需要自己变换方式,不用一定依照死的书面要求。
水粉怎样上色
【水粉画的基本技法】调写生时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
调配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
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
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
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
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
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
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
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
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
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
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
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水的使用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视的。
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
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
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
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
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
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
从作画步骤来说。
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
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
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白色的使用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
调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和突出。
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
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对比、形象单薄。
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
这两种毛病的产生,有的是与初学者先接触过水彩画或油画有关。
先画过水彩画的,要防止第一种过多地用水的毛病。
先画过油画的,则要避免第二种过多地调用白色的毛病。
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有关。
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
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
用笔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
并且是在借鉴油画。
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
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
画面色层平整;“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
(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
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
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
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
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
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
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
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
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衔接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
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
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
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
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
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
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覆盖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
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
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
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
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水粉画的性能材料及作画工具】关于固有色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
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
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
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
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
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2 )铺大色调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
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
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
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3 )具体塑造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
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
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
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
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
(4 )细节刻划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画龙点睛。
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
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
(5 )调整、完成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
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
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
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
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
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
水粉画中干和湿的技法应控制到什么程度
有哪些应用范围
水粉画运用的干湿技法,主要指调色时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
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
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
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
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
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
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
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
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
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
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
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
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一一细述。
水粉画干湿画法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基本上如前所述。
要特别说明的是:干画法与湿画法的分界是以画笔含水量的多少来决定,一般人认为用粉及用色多了,画得厚了,就是干画法,这不准确,因为必须是粉多、色多、水少才成为干画法。
也有人认为粉少、画得薄就是湿画法,这也不确切,只有稀释颜料用水多的情况下才能成为湿画法。
因此,可以说有粉多的干画法,也有粉少的干画法。
与此相反,湿画法也有粉多湿画法和粉少的湿画法。
但不管干也好,湿也罢,仍然以粉使用之得当为佳,这样才不失水粉画的特点。
干画法和湿画法,二者在作画时应交叉运用,只是根据画面实际需要,有的湿画法运用多一些,有的干画法运用多一些。
如果一幅画用水过多,全部采用湿画法来处理画面,就容易造成失控,使物体松散,并失去色彩光泽。
同样,全部采用干画法,靠堆积的颜色和白粉不断加厚画面,就会出现死板、干裂和颜色脱落的情况,画面也难以长期保存。
总之,干、湿画法只有根据作画步骤,由湿到干、由薄到厚的顺序合理运,才能发挥干、湿技巧的最佳效果。
这是一般的作画过程所遵守的原则,真正运用还要在实践中根据画面要求灵活掌握。
水粉静物画技法第一步:这种平摆浮搁的构图给人的感觉很自然,也是一种构图形式。
单色起底。
用色要注意,造型要准确。
第二步:这是一幅紫颜色的画面,紫色不易反复画。
第一遍的颜色要争取画准确,使下一步能有一个好的基础。
黄与紫是强对比色,通过玻璃盘的灰紫色;把两种对比较强的颜色连接起来,把粉紫色衬布上的梨和桔子的暗部色画得偏桔偏暖、形成对比,很有颜色感、瓷瓶和瓷碗的反射能力较强,在背光的暖颜色加了紫色的成分,使整体颜色处在变化统一的色彩气氛中,很响亮鲜明。
第三步:用干画法表现塑造桃子的质感。
用小笔调一下的黄绿色,画出桃子的微妙变化;如背光、反光、倒影、桃子之间的缝隙。
而粉紫衬布上的黄梨颜色调得很饱和,水分适当。
如浅黄加白至中黄过渡到桔加绿,在颜色湿的时候进行衔接,笔触含蓄,表现出梨的光泽质感和韵味。
花瓶受光部分的花纹可画虚些,偏蓝紫味。
而转折部画的实些,背光带绿味。
这一步要注意画面的虚实、强弱、冷暖变化。
第四步:这一步是收口工作,要求准而精、一定要整体观察。
影响整体关系的地方要毫不犹豫改掉,如花瓶背光的调整,调普蓝加熟褐画出背光里的花纹变化,边缘处调点紫色,明度与后边的衬布接近,使之边缘线含到背光里面,空间感比原来要好多了。
桃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实,缝隙过重可带点暖色减弱些。
玻璃酒杯的边缘用小笔细心画出细线,提出质感、粉衬布靠里边一些地方加了些冷灰色。
白碗里的梨边缘也带了几笔。
前后形成色彩的透视变化和画面的整体协调感。
使画面更完整。
第五步:调整画面,细部的地方,大体的画面要处理好,杂乱的东西要除去。
水粉画的着色方法: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从着色顺序方面有如下几种:1、从整体到局部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入手。
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
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相反,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确定画面色彩的骨架。
逐步向中间色和明亮色推移。
以明亮色为主的画面,还是要先涂明亮的大色块,颜色稍薄一点,局部小面积的深重色后加上去。
如果中间色为主,作画时先涂中间色,运用并置的方法,分别向面积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画过去。
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3、从薄涂到厚画薄涂即用水稀释颜料,如同画水彩画,根据总的色彩感觉,迅速地薄涂一遍,造成画面整体的色彩环境,尔后逐渐加厚,深入表现。
薄涂比较正确的地方要善于保留,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层次和厚重的效果。
水粉画颜料不象油画、丙烯颜料附着力强,可随意画厚。
水粉画的厚涂要厚的适当,过厚容易龟裂脱落,所以较厚而不准的颜色应洗掉再画。
具体着色的技法应掌握下列几种:(1 )干画法和湿画法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
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
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
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
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2 )并置和重置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
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
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
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
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3 )干湿变化的掌握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
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
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
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
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
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
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
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4 )色彩的衔接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
方法有三: a、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
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
b 、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
c 、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
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5 )用笔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
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
哪一种笔法好呢
怎样用笔才对
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
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
【水粉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局限性】水粉画在湿的时候,它颜色的饱和度和油画一样很高,而干后,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
水粉明度的提高是通过稀释、加粉或含粉质颜料较多的浅颜色来实现的。
它的干湿变化非常之大,往往有些颜色只加少许的粉,在湿时和干时,其明度就表现出或深或浅的差别。
由于水粉画干后颜色普遍变浅,所以,运用好粉是水粉画技术上最难解决的问题。
而含粉的色彩又恰恰是水粉画的魅力所在,它使画面的颜色充满水粉画特有的“粉”的品质,而出现特别丰富的中间色彩。
【水粉画颜料的个性差异】水粉颜料大部分颜色是比较稳定的,如土黄、土红、赭石、桔黄、中黄、淡黄、橄榄绿、粉绿、群青、钴蓝、湖蓝等等。
但是,水粉颜料中的深红、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颜色就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
水粉颜色的透明色彩种类较少,只有柠檬黄、玫瑰红、青莲等少数几种颜色,要画好水粉画就必须充分掌握水粉各颜料的个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强弱、覆盖能力的大小、色价的高低。
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不断实践,做到熟能生巧。
【作画工具的选择】现在市场流行的水粉笔不外乎三大类——羊毫、狼毫及尼龙毛笔。
羊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大,醮色较多,优点是一笔颜色涂出的面积较大,缺点是由于含水量太大,画出的笔触容易浑浊,不太适合于细节刻画。
狼毫的特点是含水量较少,比羊毫的弹性要好,适合于局部细节的刻画。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步,市面上大量流行尼龙毛笔,在选择尼龙毛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质地,要软且具有弹性,切忌笔锋过硬。
过硬笔锋的笔往往很难醮上颜料,在画面上容易拖起下面的颜色,使覆盖力大为降低。
在选择笔的形状上,不同的种类都选择一些,如扁头、尖头、刀笔等,以备不同场合,不同题材的作画之需。
颜料最好使用正宗美术用品生产厂家生产的锡管装的专业产?品,它膏体细腻,色彩较饱和。
切勿被廉价的劣质产品所迷惑。
在纸张的选择上,应选用有纹理的优质水彩画纸作画,吸水性不能太强。
有些劣质的纸张,不但吸水还吸颜色,使颜色干后发黑,用这样的纸张作画,画面的颜色难以明快亮丽。
怎样画好水粉静物写生
一、版画的特点: 1 尽可能利象的本色,显出木味。
2 利用“留黑”手对刻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 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4 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
二、剪纸的特点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历经中国漫长的历史演进,而不失其纯净和清新的特质,与中国农村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自身存在过程中所具有的互为矛盾,又互为统一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其对于不断变革侧自然选择方式,从而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拉开了间距。
1. 依附性与独立性的统一 民间剪纸是附合民间习俗的必不可少一种艺术活动。
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
家中有白事,窗户上不能贴得红红火火;娃娃不生病,老奶奶也不肯剪一串吊魂的小人人;用于摆衬礼品的,要看是办喜事、丧事还是做寿;一对老夫老妻的屋里如果贴上一对坐帐喜花,那肯定是年轻人的戏耍;久旱无雨,如果剪的不是求雨的“独女捣棒槌”,而是求晴的“扫天婆”,那不知要遭多少人的咒骂。
这种受存在目的作用制约的依附性特征,表现在具体作品的构图处理上,也就是作品的装饰性特征。
如悬空吊挂的门笺、碗架云子之类,必须线线相连;贴在窗户上的则要求与窗格适合,并多镂空,否则迎光看去只是一个大纸片片;贴作炕围的,就最好少剪零碎花纹,否则时间长了很容易损坏。
诸多的限制,也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语言。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着自身存在过程中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
一张剪纸,不论它用于何种场合,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贯注自己的审美感情。
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了它,它也就有了存在中的审美价值。
当然民间剪纸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立性,对于民俗的限定不是抛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
因而。
其存在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这种艺术上的独立性,正随着社会变革和旧民俗的逐渐消失而渐趋明显。
2.集体性与个性的统一 从绝对意义上讲,任何艺术创造都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纯属个人的产物。
人的社会属性,使之必然地反映着一定阶层的艺术趣味。
而个性,只是在集体,或传统基础上的发挥。
民间剪纸的集体性特征,明显表现在其作品的最后归属上。
作品不再是作者个人的私有,而属于整个社会和集体。
因而它的最终面貌,必定是直接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汇千百人艺术才能和审美喜好的产物。
特别是一些已流传千古状态凝固的作品,是经过许多代人的反复雕琢和修改才基本定型,而被普遍承认、流传和保存。
如《车马图》、《织布图》,其作品原型如何,已无法细究。
在各地均有流传的类似作品,其面貌大相径庭,就很难说哪一件作品完全是某一位作者自己的创造。
那么,形成集体性的一个重要成因,则应该是民间剪纸的匿名现象。
民间艺术与专业艺术家的创作不同,作品既不标明作者的名字,也没有个人的著作权。
好的作品流传于世间,一经传播便成大批临摹、变体作品的滥觞,作者就被融入“劳动者”这一群体概念之中了。
诚然,这种劳动者无个人功利的艺术的确建立在民间文化牢固的集体意识上,但是凭这一点并不足以作为对民间剪纸艺术家艺术个性的否定。
正如专业艺术家争取艺术的自我表现,却终将不会失去自我在社会和历史上的位置一样,民间剪纸在表现民族集体心理意识的同时,也当然不会没有艺术中的自我。
如果说文人艺术家个性的体现是“小我刻意追求“大我”中的位置,那么,民间剪纸艺术家个性的体现,则是置身“大我”之中小我”的自然流露。
且不谈东西南北地域的艺术风格和特性,即使同一地区不同作者的作品,也分明有着自己明显的个性。
若怀着鄙视心理地走马观花,自然难以看透。
以陕北的巧手张林召和王兰畔为例,二人相距不过百里,年龄相近,风俗习惯基本一致。
张林召幼年家中富庶,喜看戏听书,受过封建中产阶层礼教的训育。
但一生多磨难,三次丧夫,四次嫁人,生过13个孩子全部夭折。
因之,外部性格忧郁、孤僻、不善言谈,对人生多唯心思想。
其创作是为了“能忘掉乱七八糟的事”,而很少受别人的干扰。
可见内心的焦辣苦疼与其含而不露性格的矛盾。
创作过程中急於通过情感的泄流,取得心理平衡。
王兰畔,她觉得“人活着就要忙忙活活,这样才快活。
”对人生和世界没有过高的奢望,而重视自身对社会的贡献,属于“知足者长乐”的类型。
她的老伴李新安是把苹果引进陕北高原的有功之臣,但她从没想到应该得到什么报答。
因之,其性格开朗活泼,直爽豁达,自信要强,任性好动,又往往不拘小节,丢三拉四。
她剪花是因为“人家都让我剪,就是说我剪得好,是抬举我。
干别的没大本事,就能铰个花花,铰起花来心里就美美的。
”可见其内心世界有着强调自我价值的倾向。
她们的作品中,都有着个人形象和心灵明晰的影子,可谓“画如其人”。
这种个性的存在,既符合本地区文化传统的集体性特征,又毫不掩饰作者的精神世界,与文人艺术、宫廷艺术个性表达中的吞吞吐吐、无病呻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长期以来,民间剪纸一直被认为是重复性的劳动或传统纹样的复制,忽视了劳动者艺术家的个性创造,这是历史的不公。
3. 变异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毕竟不是每个用纸剪刻的劳动妇女都能获得艺术上的成熟。
一个村,一条山沟,出那么一个或几个被社会公认的巧人,她们的作品就自然会四处流传。
其传播方式一种是烟熏替样的方法,一种是靠记忆模拟的方法。
流传中,常常是张家的媳妇用李家老婆的样子,王家的女儿又把花样传到姓刘的婆家,人们都有权力按照自己的理想和审美爱好对原稿随意改动。
作品的最初形态必然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
这种传承中的变异现象,也不断地调节着民间剪纸与其流传的时代、民族、地区、习俗之间的差异。
同时,由于民间剪纸所担负的民俗形式的滋延传承,及基本纹样程式化手法的相对固定,传承方式的世代相袭,又使其具有外在形式相对稳定的特性。
有些作品相当于戏曲中的保留剧目,哪个地方漏了一句台词,少了一个动作都会引起观众的哗然,是不能随便改动的。
民间剪纸也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件好的作品,经过一个笨人之手变成一张难看的纸片片,再经过一个有经验的老婆婆之手,又使它重新恢复了光彩。
民间剪纸传承的变异性与稳定性,与其赖以生存的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
所以,一次大的社会变革的发生,必将会导致不同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的波动和调整。
从而形成新的态势,所以,挖掘和整理包括民间剪纸在内的民间美术,应是今天有民族责任感的艺术家重要的课题。
三、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广为普及的一个画种,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出自德国画家丢勒之手,但成为独立画种并兴盛、发展是在英国,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水彩画同其他画种一样,因为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有其特长,也有其局限,从而形成了能 独立存在的艺术 特点。
(一)工具性能 学习水彩画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水彩的工具性能,然后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它。
1、水彩颜料 水彩颜料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
水彩浅色不能覆盖底色,不象油画、水粉画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
水彩颜料的群青、赭石、土红等色属矿物性颜料,单独使用或与别的色相混都易出现沉淀现象,巧妙运用可产生新颖的效果。
2、画纸 水彩画用纸比较讲究,它对一幅画的效果影响很大,同样的技巧在不同的画纸上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
理想的水彩画纸,纸面白净,质地坚实,吸水性适度,着公后纸面比较来整,纸纹的粗细根据表现的需要和个人习惯选择。
不要以为初学不管什么纸都可以作水彩练习,太薄的纸着色后高低不平,水色淤积,影响运笔;吸水太快的纸(如过滤纸),水色不易渗化,难以达到表现意图;太光滑的纸水色不易附着纸面,都不适合画水彩之用。
应熟悉自己使用的画纸性能物点,善于巧妙地掌握它。
3、画笔 水彩画笔需有一定弹性和含水能力,油画笔太硬且含不住水分,不宜用来画水彩(但有时可以用来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
狼毫水彩笔、扁头水粉笔、国画白云笔、山水笔等都可用来画水彩。
准备一支大号的涂大色块用,具体塑造与细节描绘有两三支中、小画笔即可。
四、中国画一般特点 学习中国画,首先应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所以这本书就先从这里谈起。
要想简明地用几句话回答以上的问题并不容易。
传统的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而生根开花,在立意、构图、技法和程式化的表现诸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正是目前国画理论家正在讨论总结的问题。
这里试举数点。
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中国画的构思 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
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
他认为立意在完.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
宋代以画梅花著名的华光和尚,法号仲仁,传为华光著作的《画梅指迷》中,有一段画梅全决, 开头就是画梅全决,生意为先。
到了清代的方薰,著有《山静居画论》.在这里也强调了立意与作画之关系,他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
他认为平庸者作画必平庸,俗气者作画也俗气,因为缺乏画家最宝贵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
意人利文艺复八时期的画家达·芬奇,也有近似的近在他曾说:一个画家应当描绘两件最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
这与我国晋代人物画家顾消之所提出的巧密于精思是十分一致的。
意是从哪里来的
一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另一点便是画家本人的修养,这样在创作之先,画什么,怎么画,在头脑中形成了成熟的构思。
宋代画家文与可,别人称赞他胸有成竹,即在他没有落笔画竹之前,头脑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在胸中、笔下跃跃欲出,这时便能落笔而就。
'胸有成竹遂成为我国赞誉善于计划安排事情的成语。
在张彦远提出的立意之前,南产时代的谢赫即有'创意、'明意之说。
创意之画,不落陈套,用意精当,借景以生境,笔少而意多,在这一意义上讲作为一个画家,不仅要在平时注意练笔、锤炼个人的表现技巧,更为重要者,还要认真地加强练意之功。
很多习画者,常常只是注意在练笔上下功夫,而忽略了练意,这是值得注意的。
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 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
德国的诗人歌德称美术有用光表现得神态活现的那种本领,说明西洋画用光为造型手段之一。
但中国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之基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之分野,但这并非说西洋画完全排斥用线,而是说光可以作为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用于绘画的。
法国的罗丹曾经强调过:一根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是说造型艺术从宇宙如何分割出来的问题,也并非以此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来看待。
而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
它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起艺术应竭力企求之高度,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历代出现许多传神写照的佳作,成为指导绘画的一个重要准则。
三、多点透视 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 中国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
一株低于视平线的牡丹花.也可架高于祝平线之上,而取得透视的最佳效果。
中国画在空白处尤其注意经营,常常借用书法上的计白当黑.即没有画面的部位要象有画面的部位一样作认真的推敲和处理。
四、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画的色彩法则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
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五、情景相生气韵生动- -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
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
如果没有表现出如此生动、如此韵味丰富的内涵,当然,就不能给予人这一些感受,而达不到中国画富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六、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
中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
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
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
从写生到写意 国画在初学时以临摹作为入门的手段,逐渐地对物写生。
再转而对物象写意,不仅粗笔的写意画是如此,就是细致的工笔画,也有其写意的成份。
因为中国画在描绘物象时,不管是为工笔或为写意,其处理手法都带有写意性,不是简单复写一遍,而是要得其精而忘其粗,繁其所当繁,而简其所当简,对物象提炼加工的程度较高,不以光色外型的逼真为能事,着重于内在的认识。
根据董其昌的记载,好多著名的山水画家,都是以真山水为稿本进行创作的,如李思训写海外山,马远夏圭写钱塘山,赵吴兴写营雪山,黄子久写海虞山。
当后人看这些画幅时,感到他们既是在写生,又是在写意;既师法于自然,又不为自然现象所困。
拿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来看,作者取材于富春山,并不就是富春山的环境地理图,他表现的是黄子久理想化了的境界。
由此说明古代画家对自然界各种物象是如何认识并表现出来,使真实物变为艺术形象,并且逐渐使之规律化、程式化,同时可以看出他们丰富的表现技法。
对照《芥子国画传》及其它画谱,再对照历代画家对这一程式的运用,读者便可以摸到从自然生态变为国画中的艺术形态,如何加工和概括的过程。
从中也可理解到从写生到写意的处理加工手法,从技法上掌握中国画的造型特点。
主题突出 明代汪珂玉在《珊瑚纲》中说:古人作画,皆有深意,运思落笔,莫不各有所主。
所主也即是主题。
主题突出,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共性。
一个主题思想形成了,便可决定用何题材去表现,再决定素材之选择,以至确定下作品的标题,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都要取决于主题表现的是什么。
象唐代阎立本的名作《萧翼赚兰亭图》(传),这个故事的曲折情节很多,但阎立本选取的是萧翼的意在有意、机诈和骗诱和辩才的出于无心、善良和受骗两个典型情节,以突出画中的主题。
主题突出在赚字上,其他的细节则盯以减略或概括,这是完全符合《法书要录》上对这一事实所作的记述。
在国画创作中,发现了好的题材,并不等手都能突出主题。
如只求人物之生动刻划,或求画面之丰富变化,或者平铺直叙,均不能算是突出主题。
作者只有从国画艺术的特有规律和表现手法来考虑应该突出什么,要善于按国画形式概括题材,确定主题,把人物的刻划,细节的组织,都用来烘托主题,使观者从画面上叮以不加解释的领会到作画者的意图何在。
所以郭熙认为?quot;作画先命题为上品,无题便不成画。
主题明确了还应给作品取个最恰当的题名,大多数情况下还要题在画面之上。
标题要言简意赅,寓有深意,也可以直接地揭示出主题,也可以暗示出主题的含意,以取得画龙点睛之妙。
积累素材 文艺工作者都需要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素材。
文学家使用的是文字,画家有时也用文字,但主要的是用画笔写生。
在画家接触自然界的风景、花卉和人物时,要经常以速写为记录,把观察到的实物用画笔随时收集。
象画家齐白石,对于各种小生。
的生理结构,都有非常细致的观察和了解,这样做下去,也锻炼了美术工作者观察生活和造型的能力。
鲁迅先生提到过,作者必须天天到外面或室内练习速写,才有进步。
到外面去速写,是最有益的。
从生活中记录下来的原始材料,如同开采到的矿石,也象是活水的源头,有无限的生动和丰富,比之于拍照片,抄画报得来的素材,亲切而深刻。
在深入探索自然风光和人物的实践中,积累大量素材,同时构思新的画题,会引起无穷通思。
题材 体裁 题材不同于素材,素材是未经冶炼的矿石,题材则是从大量的素材中.经过淘沙炼金找出的最适于表达某一主题的材料。
如果对素材的选取不精,会使所要表达的内容,失去鲜明性和典型性。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体裁,好比是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型,来剪裁不同的款式。
比如一面大的壁画制作,用一幅小的册页体裁就不适当。
又如前面提到的《萧翼赚兰亭》,用人物画的体裁就比较好,而《长江万里图》,当然是用山水画的长卷形式为佳。
而各种咏梅的诗意画,则用花卉惊现口为贴切。
在人物、山水、花卉诸种形式和体裁中又分有工笔、写意、重彩、水墨等等的不同。
作者当确定画的主题之后,都应从内容出发,跟着就要考虑所要使用的体裁。
诸如长幅还是短幅,是用大场面还是用特写之笔。
两个基本功 一、中国画在其形成过程中,有许多的传统表现手法,掌握这些方法,一个经常使用的办法,是;陵墓前人作品和老师的画稿。
副脚七画家王石谷,临摹宋元各大家,都有相当造诣,经数十年的临摹和体验,他才感到对青山绿水有了充分的把握,这一点在临摹一章里还要细谈。
二、生活中的丰富环境,是画家最活的画本,画家应在生活中不停地磨练自己,国画家常讲求以造化为师,只有从这个丰富的宝藏中,才能开发出艺术的瑰宝,得到自然界的启示,收集广泛的素材。
两个基本功相辅而行,不可或缺,只临摹前人的稿本,日子长了,失去独自创造的能力,如果只靠写生的东西,则常常失去传统的笔致。
在画家具有了很好的国画临摹基础之后,生活则是最重要的了。
清代画家石涛说笔非生活不神,关在屋子里瞑思苦想不行,缺点在于离开自己亲自收集来的形象,对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全无所知,这种形象就会概念化。
反之,你在生活中画下最熟悉的人物,一闭上眼,人的精神气质、音容笑貌、都会不呼自出,就会生动得多。
就拿画人来说吧,工人和农民,虽然都是劳动者,而从个性和气质都不相同,这些就需要在生活中默默的研磨才能脱颖而出。
画山水花鸟,也同样离不开实地旅行写生和体验。
当然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除了笔墨和生活基础之外,对于人品道德的修养,尤其不可忽视。
过去人们常讲的书如其人或者说画如其人,即指一个画家的人品和修养,常常自然流露于笔端。
清,王星在《东庄论画》一书中徽“学画者先贵立品”。
清,沈宗春在《齐舟学画编》中说:“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
都足以说明,书画评论家,对画家的艺术水平高低之外,还要全面的分析画家人品道德,只有那品艺仅高的画家才值得人们学习和尊重。
五、油画的特点 油画是用油画颜料、调色油类的材料,借用画笔、画刀等工具,在特制的底子上绘出的色彩作品。
油画由于颜料遮盖力强,技法复杂,能画出很充分、很逼真的效果。
油画颜料干得较慢,在作画时还可以用不同成分的调色油控制颜料干燥的时间。
所以油画几乎可以画出任何尺寸的画幅,可以描绘大自我中的任何形、质的物体。
油画源于西洋,在十七世纪逐流传于远东。
流传渠道主要是通过商业贸易,少数由使节传递,用于国与国之间礼尚往来。
最早记载的油画制造者当数十四世纪的凡·埃克兄弟。
现代普遍认可的油画鼻祖首推意大利人达·芬奇。
(代表作“蒙娜丽莎”) 油画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及艺术感染力。
在镜箱,乳化银技术还未出现之前,主要表现的是神话题材,为宗教所用。
后来逐渐被宫廷主宰者所接受,并留下诸多人物肖像画。
油画是视觉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
艺术史学家、哲学家把油画划分成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阶段、当代。
其派别大体上有:宗教派,印象派,野兽派,现代派……。
其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米开朗基诺、伦勃朗、德拉克罗瓦、拉菲尔、科罗、列宾、希施金、凡高……。
传统的油画无一不在严谨的写实基础上加以深化、提炼,通过画家艰辛的劳动而成。
油画画家们大多与建筑、雕塑、旅游、社会活动、文化活动以及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前,有一种过于抽象的画种,只能说是一种涂鸦,不在本文所说的油画范畴。
油画的基底多采用棉、麻布,或覆盖木板材,或绷紧于木框之上,形成一定面积的平面,用特制的油画颜料绘制。
油画颜料是从岩石、矿物、植物中经提炼,研磨,化合分解后,取得极其细小的颗粒,再用植物油按需要配比搅拌而成。
自然界中的物质可调制成色光谱中所有的色彩,为油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
为防止颜料固化开裂,保护画面,使之长久留存,先辈画师还将蛋清搅拌其中绘制,并使其产生一定的光亮度。
油画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画架、画板、油画笔、刮刀、刮棒、调色板、调和油等等。
中国西画(油画)始于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由传教士将西画的技法传授给信奉基督教的中国信徒,开始有了中国西画。
后来有了一批官派留洋学生,赴海外学习西画。
主要代表人物有徐悲鸿、颜文梁等人。
西画以人物为主,对人体描摹的要求较高,存世不少艺术品。
当然留存于世的风景画也不在少数。
对于风景画的要求,除了需有时代背景外,地域特征的表现也需一目了然。
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可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须具备民族文化做底蕴,才能立足世界之林,油画也不例外。
油画的创作过程,画家本人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及长期的深入生活,加娴熟的技法,才能创作出厚重意义的,达到留存于世境界的作品。
创作过程达数年之久也不凡前例。
油画与建筑相比较,在某种意义上讲,更具备抗自然风险、战争的能力;一幅好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感染力是无价的,其市场价值是昂贵的。
从事油画创作是一项具有上帝的使者,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使命意义的工作,其作品应是作者灵魂的表现,同时对社会应富有责任感,创造美的感觉,通过人们的审视,引导人们向美好的愿望前进。
六、水粉画是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用水调含胶的粉质颜料画在纸上或布上的一种色彩画。
最初的水粉画是水彩画的一部分,后来在材料和技法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中逐步完善起来,从而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画种。
水粉画的主要特点是用不透明的颜料和水调和作画。
薄画时,可以充分地利用水分和底色;厚画时,又能利用水粉画粉质覆盖力强的特点,像油画一样层层涂抹和遮盖,还能干湿结合地塑造各类形象,表现色彩空间,营造艺术氛围。
水粉画的特点之一是表现力强,表现形式多样,应用广泛,大制作可以画成大幅舞台布景,小的可以绘成小幅精美图案。
既能画出油画般的浑厚、气势磅礴的主题性绘画,也能湿画薄涂描绘行云流水之类的田原风光。
近年来在招贴画、宣传画、广告及舞台布景设计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水粉画还有一个特点是表现方法和绘画技巧相对较容易,所需要的作画材料也经济实用,因此它作为色彩训练最先接触的画种,受到喜爱绘画艺术的青少年普遍的欢迎。
由于近年来各美术院校招生时,色彩类试卷也大都限定在用水粉画来完成,所以各类考生无不把水粉画当作学习色彩画的首选画种。
水粉画的弱点是色域较窄,特别是深色色阶差度小,暗度不够深,难以表现物体微妙的色度变化;再就是水粉颜料没有光泽,着色后干湿变化大,颜色干后纯度也降低,干后颜色亦不好衔接等,这些给初学者带来一定的麻烦,只有在不断的写生实践中,反复琢磨不断总结,才能逐渐掌握其特点。
怎样才会画好色彩
画色彩之前先找感觉,像我画画的时候就是听的音乐嚼的口香糖。
感觉有了自然就画好了。
还有一般人都是素描好的色彩不好。
色彩好的素描不好
画水粉画需要的颜料有哪些颜色
春天来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者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校园里,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鲁象。
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淡黄色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