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对联欣赏
北京潭柘寺弥勒佛龛两边的对联大概要算最有名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四川峨嵋山灵岩寺也有一副令人回味无穷的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此二联把弥勒佛的形像勾画得淋漓尽致,风趣雅致,同时,又是文人洒脱的一种思想再现,妙语解颐,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世人要达观、有气度。
让人在焦头烂额之际,也颇有点轻松感。
山东济南千佛寺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弥勒佛前的对联是: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
福建鼓山白云峰涌泉寺弥勒佛前的对联是: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
台湾高雄市寿山龙泉寺大雄宝殿弥勒像前的对联是: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四川成都附近的新都宝光寺弥勒佛前有一联云: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 只因可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四川乐山寺凌云寺的弥勒佛前的对联曰: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这几则对联从不同侧面借题发挥,或作赞扬,或寓褒贬,或隐讥讽,无不各尽其妙。
四川峨嵋山洪椿坪弥勒佛堂联云: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此联寓有哲理的警句,岂止是对佛像的赞美,分明是阐述待人处世的真谛,欣赏之余,令人思索再三。
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弥勒佛像两侧,有一副独具特色的对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此联想像丰富,构思新颖,既写了殿内的弥勒佛像,又运用移情手法巧妙地融入了飞来峰和冷泉亭胜景,文彩飞扬,使佛像特点和秀美风物相映成趣。
此外还有: 湖南武冈山胜力寺联: 肚肠宽肥容世界,大大大; 心肺冷静笑人生,哈哈哈。
福州市鼓山涌泉寺联: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
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
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由来
四川峨眉山雷音寺 投起针来,果能罗什译经寸金易化; 吃了饭去,不学弥勒大肚滴水难消。
上海宝山宝山净寺 佛前都是有缘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腹欢喜; 世间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江苏吴县灵源寺 看一般人时往时来,我笑有因真可笑; 这两个字曰名曰利,你忙无甚为谁忙
浙江绍兴大佛寺 吃亏者岂无大肚
笑杀人不肯回头。
浙江宁波七塔禅寺 一生补处寄诸天,普现菩萨身,当年鹿野苑中,曾助迦文传密意; 三界轮回仍故我,誓修唯识定,他日龙华会上,愿随无著觐慈颜。
浙江奉化雪窦寺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定之含笑,动之含笑,开颜含笑,相见有缘。
福建福州涌泉寺 手上只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 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
福建南平开平寺 盈颜常喜,喜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张口大笑,笑世人不知省悟、不肯回头。
湖南醴陵护国寺 大肚纵能容,也不容瘴气乌烟、贪脏枉法; 慈颜常带笑,最可笑虚情假意、欺世盗名。
四川乐至报国寺 如来拈花笑,弥勒开口笑,问礼拜禅林,有几个能深知笑意
菩萨低眉时,金刚怒目时,要虔修慧业,愿众生莫错过时机
云南丽江喜祗园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
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
云南某地青林寺 一肚子不合时宜,问尊者如何消纳
满面孔无非和气,请众生各去思量。
满意望采纳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原对联: 韦驮天惟护南世界; 菩萨化身,北俱一卢洲。
2、韦驮又名韦驮天,尊称韦驮菩萨,是中国寺院中主要的护法天神。
他本是婆罗门教之天神,后来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
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像大多安奉在天王殿,弥勒佛像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有保护佛教伽蓝之神职。
韦驮像通常身穿甲胄,手持金刚杵(降魔杵),以杵柱地;或双手合掌,将杵搁于肘间,形体有如雄壮、威武勇猛的将军,但面容温和端详。
韦驮是南方增长天王部下八大将军之一,居四天王手下三十二将之首,在佛祖涅槃后,周行东南西三洲,护助出家人(北俱卢洲无出家人)。
所以寺院中塑其像,作为寺院的保护神。
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二天。
3、北俱芦洲为佛教传说中四大部洲(另包括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和南赡部洲)之一。
四大部洲,又称四洲、四大洲、四天下,是中国佛教中认为的在须弥山周围咸海中的四大洲,分别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北俱芦洲位于须弥山北的咸海中,洲形四方,每边各长二千由旬,状如盒盖,由七金山与大铁围山所围绕,黄金为地,昼夜常明。
土地具有平等、寂静、净洁、无刺等四德。
此洲人民面形正方,如此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
生活平等安乐,没有忧虑。
北俱芦洲有种种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游园、树果等。
器物多是金银、琉璃、水晶所制成,并且为大众共同所拥有,没有抢夺、争执,更没有盗贼、恶人、斗争的事。
居民寿足千岁,命终之后,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于四洲中果报最为殊胜,但是由于没有佛出世,因此是学佛的八难之一。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这句话是说弥勒佛的什么呢
弥勒梵文 Maitreya 的音译,意译慈氏,为姓,名阿夷多。
弥勒菩萨为佛弟先佛灭度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记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一辈子即可替补成佛的菩萨。
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
弥勒的名字在早期的《阿含经》里就已经出现了。
在《阿含经》中,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弥勒佛出世时,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人的寿命达到八万四千岁,女子五百岁才出嫁。
弥勒佛父名修梵摩,为大臣,母名梵摩越,为公主,可见其出身高贵。
弥勒下生之后,在龙华树下坐禅成道,又设三会度脱众生,初会度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人。
弥勒形象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有某一历史人物为原型,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信仰对象空却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弥勒信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东汉至两晋所译的大乘般若类经典如《道行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经》、《维摩经》等都有弥勒信仰的内容,其他如西晋竺法护译的《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持心梵天所问经》、前秦竺佛念译的《菩萨处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的《思益梵天所问经》等也都有类似的内容。
而集中表述弥勒信仰内容的则有竺法护译的《弥勒下生经》、鸠摩罗什译的《弥勒成佛经》、沮渠京声译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三部,号称“弥勒三部经”。
弥勒信仰主要包括上生信仰与下生信仰两种。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等经表达了上生信仰。
弥勒菩萨本来为释迦牟尼佛弟子,颇受佛器重,但他享寿不高,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便去世了。
在弥勒去世之前,佛便为他授记,预言他命终之后,当上生到兜率天宫。
佛教将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有六天,自下而上依次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兜率天上琼楼玉宇,金壁辉煌,莲花盛开,仙乐奏鸣,更有天女围绕、宫娥曼舞,算是世人艳羡不已的天堂,不过弥勒菩萨住在天宫的内院,其中庄严清净,无诸欲乐,与天神所住的外院有所区别,此处又称为弥勒净土。
世人只要持戒修禅、积累功德,或称念弥勒名字,死后即可往生弥勒净土。
进入弥勒净土不仅可以不入轮回,还可以常听弥勒讲经说法,将来还能与弥勒一同下生世间,解脱成道。
上生信仰主要是对弥勒菩萨的信仰,也是近期可以到达的目标(死后即可往生),但此处只是解脱的中间环节或中转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地。
下生信仰见于《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等。
据佛经记载,弥勒在兜率天的寿命是四千岁,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则是五十六亿年,他命终之后,便下生人间成佛。
弥勒下生之后,人民不仅生活幸福,还有受度解脱的机会,这对于生活在黑暗的世间的人民来说,吸引力不可谓不大,尽管佛经明文规定要等五十六亿年后弥勒才会下生,但在苦难之中饱受煎熬的老百姓却急盼弥勒早日来临,因而下生信仰很快便取代了早期流行的上生信仰,成为弥勒信仰的主流。
弥勒信仰在中国经历了世俗化与民族化的过程。
最初的弥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搬印度佛教,尤其表现在上生信仰上,基本上全是依照印度佛教经典,没有多少创新之处,其信奉者也主要是信仰坚定、文化层次较高的高僧大德。
由于此时的弥勒尚为菩萨,因而上生信仰就是对弥勒菩萨和弥勒净土的信仰。
表现在造像上,最初的弥勒多为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的菩萨装,姿势基本上是交脚坐式,其造型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
其后也出现了弥勒佛的形象,中国的大佛有很多与弥勒有关,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栖霞山大佛、河南浚县大佛、四川乐山大佛、荣县大佛、宁须弥山圆光寺大佛等。
早期的弥勒形象严格按照佛经要求的三十二相、八十好等制作,可以说是一种“金身弥勒”,从中看不到太多中国化的痕迹。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民族,尤其表现在对佛教的接受与改造上,弥勒信仰也不例外。
随着弥勒下生信仰的逐渐流行,对弥勒形象的改造也在悄悄运作。
由于人民渴望弥勒早日下生,因而这种宗教热情往往为人利用,不少人打着“弥勒佛出世”的旗号鼓动起事,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农民起义,又有别有用心者迷惑群众、乘机叛乱,或者借此敛财骗色等不法行为。
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一些作乱者多假托弥勒下生,以白衣长发的形象出现,这表明“白衣长发”成了当时社会所认可的弥勒新形象,可以称之为“白衣弥勒”。
白衣弥勒意味着弥勒形象的本土化和世俗化。
白衣弥勒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经典的依据,但作为弥勒的一种标准形象在印度并没有出现过。
白衣不仅仅包含着尚白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在家信徒即居士的身份,从其留有长发更足以表明这一特征。
白衣居士也可以作为弥勒佛的化身,是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傅大士开始的。
傅大士,名傅弘,或名傅翕,梁代著名居士。
他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即弥勒的化身,又经常显弄神异,道俗归心,连梁武帝都受了他的迷惑,一时影响极大。
但他又借口为天下人赎罪,让众多的弟子代他烧身,且道冠儒履,不僧不俗,显得不伦不类。
白衣长发的弥勒形象是否受到了傅大士的影响不得而知。
但不论是故作神秘的傅大士还是托名作乱的邪盗,都不再是印度高高在上的金身弥勒的庄严形象了,而是成了一个有情有欲的俗人,而且都是现世的中国人,这表明弥勒形象已经走向本土化、世俗化、民间化了。
白衣弥勒虽然是中国本土佛教的产物,但形象怪异、行为乖戾,既不符合正统佛教的要求,也得不到官方的支持,在民间也只能是秘密流传,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并未虽然一时也有影响,毕竟不能成为普遍接受的弥勒形象。
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流行起来,成为长期流传和普遍欢迎的中国弥勒佛。
契此,明州奉化县人(今宁波奉化),生活在唐末五代。
他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
他的形貌很有特征,“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皱鼻梁,大肚子,身体十分肥胖。
他的行为也很奇特,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天将涝时穿湿草鞋,人以此得知天气,而且他随处寝卧,冬卧雪中,身上一片不沾。
他没有固定的住处,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
他平时说法不多,后梁贞明二年(916)于奉化岳林寺东廊下入灭,临终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作为一个游方僧人,契此是十分贴近民间的,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
他的形象和蔼可亲,虽然不象金身弥勒那样庄严肃穆,却增加了一种亲和力。
他虽然显现神通,却又只是暗示于人,更不以此为己谋利,直到临终,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这又与傅大士公开宣称自己就是弥勒的化身,并以此惊动朝野、大获名利形成鲜明的对照,亦与那些以此迷惑群众、煽动叛乱的白衣长发的假弥勒完全不同。
契此为人所重不仅因为其形象的奇特,更因为其思想的超脱。
他留下的诗偈不多,却都富有特色。
他有一偈:“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这一偈语反映了当时游方僧人的生活,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对待知己与俗人的典故,表明他不为人知的寂寞与孤独。
他还作有一歌,强调只有心才是最真实的,是“十方世界最灵物”,出家人只须腾腾自在、闲闲无为,不用分别凡圣,不用执着经论,与禅宗的风格一致。
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为一种宽厚、包容的象征。
他有一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他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
以契此为原型,后人又加上了笑口常开的特征,从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弥勒佛的形象。
大肚弥勒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华民族的形象代表。
大肚弥勒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2000年6月,契此故里浙江奉化举行了弥勒文化节,并在契此灭度的岳林寺召开了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和教界高僧呼吁将弥勒佛的道场岳林山作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弘扬弥勒文化,发扬弥勒精神,将之推向世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