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座右铭 而不是座左铭呢
座右铭是铭的一种。
铭,(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2)警惕自己的文字。
“座右铭”一说,起于东汉人崔瑗。
《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座右铭由来于此。
大意是:崔瑗的哥哥被人杀了,崔瑗为兄复仇,杀死了那个杀人者,然后亡命出逃,但还是被抓了起来,后来遇到大赦,他才被放出来。
他根据自己坎坷的经历作了总结,写了一段自诫的文字,经常放置在座位的右面,所以就把它称为“座右铭”而不是“座左铭”。
后人常以一些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往往短小精炼,有的还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
比如清人闫若璩集古语而成座右铭:“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
”表达了他勤学不倦的精神。
著名的清代名臣林则徐将“制怒”二字作为座右铭,以诫勉自己不要发火。
《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在自己压书的铜条上刻了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以此激励自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使他写出了旷世杰作《聊斋》。
鲁迅先生小时候曾经迟到一次,他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可说是最短最精炼的座右铭。
周恩来在青年时期撰写过这样的座右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表达了他年轻时代就有抱负有过人的见识。
徐特立有一副对联,也是他的座右铭:“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还有一些前人的诗文警句被后人作为座右铭看待,如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如《儒林外史》中的句子:“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如《红楼梦》中的句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当然,座右铭只是起一种提醒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自己的头脑和心志。
最好的座右铭不必写出来的。
崔瑗 《座右铭》用背吗
《座右铭》 汉 崔媛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
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
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注释: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
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座右铭形式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
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崔瑗《座右铭》问题
1.行之苟有恒 苟:如果。
全句意为:如果持久地实行它2.无使名过实 名:名声。
全句意为: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全文译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
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
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为什么座右铭要放在座位右边
座右铭(motto) 第一层含义的铭,如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三槐堂铭》以及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等等,都属于此类范畴,这些精典的铭文,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感动无数后人。
而第二层含义的铭,既:“警惕自己的文字”的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座右铭”,其体裁或文或联,其文字有长有短,大都是起着励志修身、鞭策警省的作用。
据《南史》记载,南朝时宋的名将吴阶,“善读史,有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
积久,墙牅皆格言也。
”这可能是见诸于正史的有关座右铭的较早出处。
然而,作为铭的一钟,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
里面摆放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
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
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
”——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 “欹器”的酒器。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今天,“座右铭”由最初的欹器、之后的金属镂刻……到今天的文字,其间演变的诸多“式样”颇多耐人寻味、其蕴涵的警示意义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注释: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
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编辑本段]形式座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①自题;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③请人题。
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座右铭>>崔瑗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纲纪。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缓缓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详。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选择一句你的座右铭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人应该赶快生活。
(解释:不管遇到任何事,都要知道时间不会等我;不管遇到任何事,都要知道生活不能重来;不管遇到任何事,都要知道活着就是幸福;不管遇到任何事,都要知道人应该好好活。
)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如同种树,先有根茎,再有枝叶,尔后花实,好好劳动,不要想太多,那样只会使人胆小、懒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理由:因为时间总是来去匆匆,我们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丘吉尔。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太依赖别人,一切都会改变的,没有任何人是绝对的可靠,只有自己真正的有能耐才能不受制于人。
座右铭作文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座右铭.在面对种种困难和麻烦时,就会想起自己的座右铭,用座右铭来帮助自己克服种种困难.给自己勇气和力量.我也不例外,我的座右铭是:“骤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这个座右铭的意思告诉我们:世界很大,人也很多.往往你会碰到一些惊讶之事或是笑里藏刀的小人.他们会关系到你的生活,因为他们对你有时会产生不顺,会使你大发脾气.其实,再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发脾气再起来反击他是不值得的,到时也会造成两败俱伤,在生活中也会少一个朋友.生活上遇到事情,如果你慌里慌张,反而会害了你自己.所以,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惊慌,被人诬陷不要发怒.记得刚上小学时.一年级时的我,因名字有些奇怪常常被许多同学起外号.每天,班里总会有几个同学都,发出怪音般叫我的名字.我渐渐地讨厌这个名字了.一天放学回到家里,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声责怪爸爸“你干嘛给我起一个这么难听的名字,班里的同学们都给我起外号,我讨厌这样的生活!……”我给爸爸发完怒后,跑回房间锁上门,当时慌张的我,不小心把手指蹭破了一些皮.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见爸爸回来时手里拿了一个上方形的玻璃框,里面写着一些字.其中就有“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句话.爸爸把它挂在了客厅沙发后面的墙壁上.爸爸指着这些字,一一给我讲解了其中的含义.“骤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听完后,我觉得昨天的自己实在是太天真幼稚了.因这么一点小事而指责爸爸,讨厌同学.这实在是不应该.在以后的生活中,虽然遇到了许多不顺的事,虽然班里的有些同学还是给我取那么多绰号.但每当我想生气的时候都会想起这句话.告诉你们,这句话所有的文字吧.“匹夫见辱 拔剑而起 挺身而斗 此不足为勇也 骤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大智大勇也”在今后的日子里,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克服困难,面对自信.座右铭(给予激励、警戒的格言)编辑周以前的箴铭以黄帝的《金人铭》为最有名。
从金人铭载体的形式看,应该是座右铭的源头之一:一,它用非常形象生动的金人三缄其口的样式来警告世人的慎盲。
二,它把铭文刻在金人背后,如果没被销毁,则可做万世之则。
三,文章中明确说的是“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
这也就是说,这个金人放置的地方,是在台阶的右边。
这和座右铭的本质一样,实际上金人铭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座右铭。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座右铭 [ zuò yòu míng ]1.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铭文。
《文选·崔瑗<座右铭>》 唐 吕延济 题注:“ 瑗 兄 璋 为人所杀, 瑗 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馀,常随禀学,时或有惰者, 遁 乃著座右铭以勗之。
” 唐 白居易 《<续座右铭>序》:“ 崔子玉 《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
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
陈毅 《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英文翻译motto; maxim铭:(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2) 警戒自己的文字。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这种文字一般都是用韵的。
第一层含义的铭,如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三槐堂铭》以及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等等,都属于此类范畴,这些精典的铭文,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感动无数后人。
而第二层含义的铭,既:“警惕自己的文字”的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座右铭”,其体裁或文或联,其文字有长有短,大都是起着励志修身、鞭策警省的作用。
据《南史》记载,南朝时宋的名将吴阶,“善读史,有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
积久,墙牅皆格言也。
”这可能是见诸于正史的有关座右铭的较早出处。
然而,作为铭的一种,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
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里面摆放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
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
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
”——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 “欹器”的酒器。
座右铭是铭文样式之一。
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
《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座右铭由来于此。
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
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
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座右铭是铭的一种。
什么是座右铭
座右铭1.写在座位旁边,作为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话。
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馀,常随禀学,时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勗之。
”白居易《<右铭>序》:“崔子玉《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
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
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面对人生的困境,很多年轻人把人生导师杜士扬老师的悟道名言:自出生来无敌手,得道功成不强求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即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