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雄壮类的秋天的诗句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SPAN></SPAN>
描写秋天苍凉景色的诗句或句子
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4、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悲秋的诗句。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永<八声甘州>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琼<浣溪沙>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1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悲秋的诗句。
??柳永<雨霖铃>1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1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13、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辛弃疾<昭君怨>14、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李白<赠庐司户>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16、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秦观<浣溪沙>1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1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19、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张炎<清平乐>20、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寇准<书河上亭壁>2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2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2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24、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钱起<题苏公林亭>25、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柳永<八声甘州>
关于秋天的诗句:乐观豪迈类;哀婉沉郁类;苍凉雄壮类;清新典雅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关于秋天的诗句:乐观豪迈类;哀婉沉郁类;苍凉雄壮类;清新典雅类如题 谢谢了
1、尘世难逢开口笑花须头归。
——杜牧《九日登高》2、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4、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关于秋天的诗句
标题】:枫桥夜泊① 【作者】:张继 【格律】:七绝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②。
姑苏城外寒山寺③,夜半钟声到客船④。
【全部注释】 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此诗题一作《夜泊枫桥》。
②.江枫:水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
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
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④.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云: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
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
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
'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
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
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
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唐诗摘钞》: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
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
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鉴赏】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
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相衬托,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全诗以一愁字统起。
《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
《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
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
《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2. 【原文】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登高》赏析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
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
“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
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
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诗的名句为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4.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