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人间天堂 名言

导游的开场白

大家好!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

在城里呆久了,天天听噪音,吸尾气,忙家务,搞工作,每日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真可以说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呀!(众人笑)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出去旅游游,转一转比较大的城市,去趟铁岭都值呀,到青山绿水中陶冶情操,到历史名城去开拓眼界,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权力,我个人认为是健康快乐!大家同意吗?(众人会意)出去旅游,一定要找旅行社,跟旅行社出门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呀。

但找一个好的旅行社,不如碰到一个好导游,一个好导游能给您带来一次开心快乐的旅行。

大家同意吧!但找一个好导游,不如找一个女导游,在青山绿水之中,还有一位红颜知已开伴,那种感觉何其美妙呀!大家同意吧!(众人笑)但找一个女导游,不如找一个男游,男导游身强力壮,不但能给您导游,而且还是半个保镖,碰到紧急情况,咱背起来就走人了。

找一个男导游,不如找一个多才多艺的男导游;找一个多才多艺的男导游,不如找一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男导游;找一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男导游,不如找一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的男导游;找一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的男导游,不如找一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玉树临风的男导游;找一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玉树临风的男导游,不如找一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玉树临风、潇洒飘亮的男导游!初度碰头,请多多看护,给年夜家带了两个礼品不成请笑纳:全陪导游词开场白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首先让我们来响应国务院的号召来学习一下三个代表:1首先我谨代表@@@@旅行社对大家参加@@@三日游表示热烈的欢迎;2谨代表@@@导游(地接社的导游)提前对大家表示欢迎昨天晚上打电话联系时说的3代表我和师傅欢迎大家的到来。

总之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看到大家的眼里充满了疑惑。

这个人是谁呀我们单位的吗?哈哈先来一个自我介绍吧,我是这一次的全 陪导游。

姓马,就是马到功成的马,一马当先的马,虽然也是马虎的马,但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可是很认真的在此次行程里一马当先,马到成功!大家叫我小马或马导都可以不过,我还是觉得叫我小马亲切点。

全陪就是全程陪同导游,到了地方还会有地接导游,现在请大家记一下我,不是我偷懒,大家记我一个容易,我要是在第一时间记全所有的客人实在是不太容易,体谅一下。

)还有小马我海拔偏低不到一米七,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手机号@@@@@车牌号@@@@@紧跟队伍不要离队。

这位正在手握方向盘,脚踩刹车两眼紧盯前方路面的是我们的司机师@。

愿我和司机师傅的连手合作带给大家一次难忘的旅程,如果大家有什么事情用得着我们的就说一声,我们会在做一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的同时尽自己的全力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的。

大家一定听说过关于男人的一个定义,一等男人家外有家,……)我门司机师傅就是一等的男人,家里有一个大老婆外面还有一个小老婆,而且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陪伴在小老婆的身边。

你们现在也认识的,,就是这部车,我们师傅可疼她啦,所以看在司机师傅这么辛苦的分上大家对她好一点,:不要再车厢里抽烟,对自己对他人的身体都好,我看在座的都是绅士着应该不成问题。

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当汽车在高速行驶是不要在车厢内随意走动。

有什么事情喊我一声就可以了我就坐在最前面的导游座上。

请大家把手边椅子的把手放下来这样安全一点。

特别是带小朋友的家长一定一定不要让孩子来回走动,去年有一个导游的团上来个很漂亮的小女孩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和她的妈妈奶奶一起去玩,在行驶途中后排到前排找奶奶也不远他妈也就没在意可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司机避让踩了一个急刹车,结果……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除了人身安全还要注意财产安全不要让身外之物搅和了大家的兴致大家看,我身上的包包,不是叫你看他好不好看,是看他怎么的背法:钱包钱包前面的包包,包在前面钱是自己的,包在后面钱是人家的,包在侧面钱一半是自己的一半是别人的。

大家知道怎么背了?(介行程和目的地的概况,住宿的注意事项可以看客人的情绪选择时候讲)好了先说道这里,因为大家起床都比较早先休息一下吧等恢复了体力我们慢慢聊。

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给大家带了两个礼物不成敬意请笑纳:开始发牌子和帽子,同时叮嘱他们记得带,这样方便辨认。

导游开场白的技巧开场白的技巧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次与游客接触时的一般开场白,二是在讲解每一个具体景点时的导游辞的开场白。

(一)一般开场白一般开场白常常是在第一次接待游客时开始的,而这种开场白也叫欢迎词。

欢迎词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向游客问好,代表旅行社向游客表示欢迎,向客人介绍司机和车牌号,自我介绍,简要介绍当地气候等情况,下榻饭店概况,游览活动安排,必要的卫生、饮食、安全、购物等注意事项以及其他必要的内容等等。

(二)导游辞开场白导游辞开场白从结构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完整式和简略式两类:完整式开场白大致包括问候、寒暄、自我介绍、欢迎、良好祝愿、明确游览目的等内容;简略式开场白至少要有问候、明确游览目的两项。

从游览过程的角度划分,有预设开场白和现场开场白两种。

从表达的角度划分,有叙述式开场白和抒情式开场白两类。

请看案例:①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天坛。

(自我介绍之后)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欣赏领略这雄伟壮丽、庄严肃穆的古坛神韵。

让我们共览这“人间天上”的风采,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

(徐志长《天坛导游辞》)②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我对各位的到来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各位在来长沙旅游之前,想必已经对湖南有所了解了吧?那么您认为中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谁呢?对,毫无疑问是毛泽东同志!那么毛主席在长沙生活期间,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将要到的岳麓山爱晚亭了。

好,现在咱们就一块到毛主席“携来百侣曾游”的地方去看看。

(赵湘军《爱晚亭》)③女士们、先生们:瓷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那么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到了瓷都景德镇,我们就不能不去探寻一番,所以,今天我就请各位去参观古窑瓷厂,这个瓷厂为什么用“古窑”二字命名呢?等会儿到了我再做解释。

现在我利用路上的时间向各位介绍一点陶瓷知识。

(余乐鸿《景德镇古窑瓷厂导游辞》)④各位游客:您们好!欢迎大家到湄洲岛旅游。

我们今天游览的景点是湄洲岛妈祖庙,导游的内容有:湄洲岛概况→湄洲岛妈祖庙朝觐活动盛况→祖庙山门→仪门→太子殿→寝殿→妈祖石像。

预祝我们愉快地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段海平《湄洲岛妈祖庙》)⑤各位朋友: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

千百年来,西湖风景展现了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风姿倩影令多少人一见钟情。

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

(钱钧《杭州西湖》)⑥亲爱的朋友: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富饶的新疆。

新疆地处亚欧腹心,地大物博,山川壮丽,瀚海无垠,古迹遍地,民族众多,风俗奇异,有许多值得大家参观游览的地方。

您要是想游遍新疆的天山南北,至少得有半个月的时间。

今天我将带大家去游览新疆最著名的风景区天山明珠———天池。

天池位居高大宏伟的天山怀抱之中。

朋友们,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个离海洋最远的、年均降水量200毫米的城市旁的高山中有那么一潭清清碧水,这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美妙啊!这犹如给美丽动人的少女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您觉得我的比喻贴切吗?当我置身于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体会干旱地区的燥热时,脑海中的那一潭碧水带给了我无限的湿润与凉意。

我想象不出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此刻的感觉。

朋友们,您此时此刻是否已有了与我相同的感觉。

我想是的,从大家的表情上看得出,大家的好奇心早已经插上翅膀飞到了天池,不用着急,今天我们就要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大家饱览那少女妩媚多情的眼睛(郭利民《镶嵌在雪岭松涛之中的璀璨明珠———天池》)上述六例,基本上包括了各种开场白。

例①是比较完整的现场叙述式开场白,包含了问候、欢迎、自我介绍、祝愿、游览目的等诸多内容。

例②是比较简略的现场叙述式开场白,虽然简略,但是却利用了名人效应使开场的表白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例③是在到达古窑瓷厂之前表达的预设式开场白,简洁明快,以重重的悬念引起游客极大的兴趣。

例④是现场叙述式开场白,除了必要的问候、欢迎、祝愿之外,着重强调了将要游览的主要内容和景点,清晰明了,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例 ⑤、例⑥是现场抒情式开场白,导游员饱含深情,激情满怀地赞美了西湖、天池,优美抒情,真挚动人。

上述各种开场白,虽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归类,但是它们的基本内容其实大同小异。

所以,开场白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规,重要的是要能够体现对游客的尊敬之情、关切之意以及突出游览目的的要义。

最后要注意,开场白不能故弄玄虚,否则不仅会使开场白显得多余,也可能会使游客反感。

比如: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它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殿宇千门万户,楼阁巍峨庄严,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素有“金色的宫殿之海”的美称。

您一定猜到了,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中轴线)导游辞》)这一段解说,明明是只能在故宫进行现场讲解的导游辞的开场白,却云山雾罩地绕着弯子请游客猜测是什么地方,真是多此一举。

这样的开场白在导游辞中要加以杜绝。

泰山的地理地貌是什么

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人间天堂”杭州,杭州之美在西湖,苏东坡赞美西湖留下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所以西湖又叫“西子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位温柔婉约的“西子湖”有多迷人吧

在法国吃大餐要注意些啥

法国人是热衷于美食的民族,法国人追求完美和情调的性格、丰富的想象力和令人啧啧称奇的创造力充分体现在其饮食文化中,烹饪程式复杂,餐具精美考究,菜肴味美精致,气氛适宜融洽。

从美食角度看,法国大菜丝毫不输中国菜。

中国人到了法国,就要去体验真正的法国饮食文化。

在法国餐厅进餐时,要注意什么呢

一、法国大餐点菜法国传统菜单共有13道菜可供选择,每道菜分量不大,内容顺序如下:第一道菜冻开胃头盘(Hors-d'oeuvre Froid)第二道菜 汤(Potage)第三道菜热开胃头盘(Hors-d'oeuvre Chaud)第四道菜 鱼(Poisson)第五道菜主菜(Grosse Piece)第六道菜热盘(Entree Chaude)第七道菜 冷盘(Entree Froide)第八道菜雪葩(Sorbet)第九道菜烧烤类及沙律(Roti&salade)第十道菜 蔬菜(Legume)第十一道菜 甜点(Entremets)第十二道菜咸点(Savoury)第十三道菜 甜品(Dessert)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餐馆都将菜单编排简化至3-5道菜,方便顾客点选。

这里简单介绍主要的几道法国菜内容:1、 开胃小吃:开胃酒+小菜+面饼之类的小点心,相当于我们的味碟。

法国人饭前用一小时来品尝开胃酒,就着一些橄榄和小饼干。

2、冷头盘:相当于我们正餐前的凉菜,拼盘。

在上菜之前会有一道面包上来。

法国人喜欢吃又长又硬的面包(国内叫法棍面包)。

一定要把面包用手掰成可以一口吃下去的小块,临吃前在小块上抹上黄油。

一般有沙丁鱼,火腿,奶酪,鹅肝酱等。

3、 汤:浓浓的肉汤,清淡的蔬菜汤和鲜美的海鲜汤。

4、 热头盘,吃到这里才是法国菜的主菜了。

法国正菜的第一道有名的菜,有蜗牛或鹅肝。

5、 主菜:主菜以肉类、鱼类和海鲜为主,每个人可以根据胃口的大小点1-3道主菜。

牛排、猪排、鱼、大虾等肉类+葡萄酒、白兰地或干邑。

一般原则白葡萄酒配“白肉”(海鲜类),红葡萄酒配“红肉”(家畜和野味)。

6、 烧烤类及沙律(又名色拉):虽说烤肉三明治配料简单,不过是将烤肉和蔬菜色拉夹在厚厚的白面包里,加上薯条,但风味却有很多种。

7、 奶酪:法国拥有300多种奶酪,19世纪法国美食家Brillat-Savarin在赞美奶酪的审美感时说过:“一道没有奶酪的丰盛晚餐,犹如一个失去一只眼睛的美女。

”这个国家平均每个人每天要吃一两奶酪,全国人口每年吞掉的奶酪占到世界奶酪年产量的1/10,是消费奶酪最多的国家。

8、 甜点: 法国人对甜品的重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味蕾丰富。

数千年来,法国人早将甜点制作视为一门艺术、一门学问。

一道道甜点,品尝到的不仅仅是各式各样的甜蜜口感搭配。

视觉上的迷人,厨子的搭配,往往更叫人欣赏。

这便是法国甜点的吸引之处。

二、学会使用法国的餐具法国餐馆或家宴的餐具很精致,排放也很讲究。

刀、叉和勺子排放有序,一般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喝汤时调羹向外舀,这样可以避免滴漏,从调羹的侧面喝汤,不能发出声音。

喝汤可以将汤碟朝外倾斜,以使调羹舀其最后一滴汤。

餐具正确的摆放姿势如上:1.餐巾、2鱼叉、3主菜叉、4沙拉叉、5汤杯及汤底盘、6主菜盘、7主菜刀、8鱼刀、9汤匙、10面包及奶油盘、11奶油刀、12点心匙、叉、13水杯、14红葡萄酒杯、15白葡萄酒杯。

吃鱼的刀叉要小些,左手握鱼叉,叉齿朝下。

鱼刀是用来剥离鱼肉,将鱼肉推到鱼叉上。

吃肉类的刀叉最大,握刀的右手食指应放在刀背上,离刀柄一英寸远,刀齿朝下。

色拉的刀叉也有专用的,是叉刀中最小规格的。

蜗牛钳的使用很简单,将蜗牛夹起,用特别的勺将肉拉出。

刀勺在右边,叉和餐巾在左边,液体在右边,固体在左边。

餐具都是从外侧向内侧依次使用的。

餐具一旦拿在手上就不能再碰到餐桌;如果中间想休息,又不想拿走盘子,就应该将刀叉交叉放在盘子里呈钟表8点20分方向,刀子在下,叉子在上,叉齿向下,使刀叉看上去像个倒着的V形;就餐结束,不想再要食物,刀叉平行斜放在盘子里,刀叉头指向10点钟的方向。

酒杯根据酒的品种不同,分成烈酒杯、红酒杯、香槟杯、干邑杯、啤酒杯、鸡尾酒杯等。

喝白开水有专用的水杯。

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

玻璃杯摆右上角,最大的是装水用的高脚杯,次大的是红葡萄酒所用的,而细长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视情况也会摆上香槟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如上图)。

三、尊重法国的饮食传统当您在享受着酒与菜品的完美结合时,就像享受一曲完整的交响乐,回味无穷。

这正应验了亨利四世的名言:“佳肴美酒,人间天堂。

”法国人对于饮食有近乎宗教般的虔诚,而这种虔诚之心绕梁千载,弥久不散。

这种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食不厌精的饮食传统,同时也创造出饮食时尚。

法国菜是这世界上尾翼可以和中国菜相提并论的菜系。

法国人对饮食的讲究程度绝对可以与我们中国人相媲美,甚至可以说她们在把饮食视之为艺术上又胜我们一筹。

法国人除了对食物讲究色香味外,还特别追求进餐时的情调,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烛光、典雅的环境等等。

法国人甚至将饮食赋予哲学的意义,他们认为个人饮食应符合各自教养与社会地位。

法国人还将同桌共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

有一位被称为“世界级膳食家”的人曾说:“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气氛,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个性。

”看看法国人的美味佳肴以及用餐方式,不由得会让人想起克莱德曼手指下流淌出来的串串音符,浪漫而隽永,让你充分领略法式大菜散发馨香的艺术情调。

曾经有食客将餐馆法国菜拍照曝在社交网站上,此举惹恼了法国顶级餐馆的厨师,他们认为 此举有侵犯知识产权之嫌。

法国米其林星级餐馆对顾客不好好享受美食,感受用餐的良好氛围,只顾拍照的做法很不满,认为这些人不懂礼仪。

法国主厨认为,美食照片上载社交网站同许多人分享,食物就失去新鲜感,无法让人“惊喜”,而且,用手机拍照,很难拍得好看,也无法完美呈现厨师精心料理的食物。

在餐馆、酒店等公开场合,注意不要当着法国人的面对餐桌上的食物拍照,以注重餐厅服务员和厨师的感受。

三、法国人的宴请习惯法国人极少邀请朋友和家人到餐馆吃饭。

他们习惯邀请客人到自己家里吃饭,可以不着急,慢慢地用餐。

法国人吃饭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享受这种私密的氛围和家常原汁原味的美食。

每逢周日,去郊外烧烤对法国人也很重要,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吃烤肉和烤沙丁鱼,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情感,其乐融融。

如果您被法国人邀请去吃家宴,一般需要在做客前准备好一束鲜花和礼物。

吃饭时,最好向主人夸赞几句主妇做的菜。

旅游会议主持开场白

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人化自然与自然拟人化、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

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

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现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

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

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

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

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

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了。

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也就是一种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

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

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

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

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

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

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

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

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

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

正所谓“造园无成法”。

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

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

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

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

相反,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

在说入世与出世,在诸多西方园林著作中,经常提及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

《圣经》中所描绘的伊甸园和中国人所幻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摆脱了幻想而一步一步贴近了现实。

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了。

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超脱尘世的幻觉,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

羡慕神仙生活对中国古代的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秦汉时代的帝王出于对方士的迷信,在营建园林时,总是要开池筑岛,并命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象征东海仙山,从此便形成一种一池三山的模式。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使社会动乱分裂,士大夫阶层为保全性命于乱世,多逃避现实、纵欲享乐、邀游名山大川以寄情山水,甚至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时便滋生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

陶渊明的《桃花园》中便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

这深深影响到以后的园林。

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退隐,便营造宅院,以安贫乐道、与世无争而怡然自得。

因此与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园林只适合少数人玩赏品位,而不象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多人进行公共活动。

中西园林间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只能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

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

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

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

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她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

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ぁ考试大。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

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

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

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

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源”。

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科班的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ぁ考试大。

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

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

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

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

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总上所述,仅仅只是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更精髓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挖掘,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浩瀚宇宙。

而未来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未来世界的美也要靠我们去创造了,肩上的担子并不轻。

我们更应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一光荣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中西方园林比较浅析摘要:从中西方的园林发展史中来观望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不同点,主要从园林的文化、布局、建筑以及中西方在游览园林过程中的审美差异来突显出中西方园林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园林 文化 差异我国的造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与此同时,在世界园林中,西方园林因其不同的风格也备受观注,二者有共性也有差异。

—、中西方园林文化的共同点中西方都将美妙的园林看成是人间天堂中国有句名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如果说杭州是自然风光占去一半的位置的话,那么苏州则大半是人工化的园林了。

私家园林已体现了“天堂”的意味,那么皇家园林就更不用说了。

这与西方的观念是相似的。

因为在英文中“天堂”这个词来自古希腊文的Paradeisos,而这个词又来自于古波斯Pairidaeza,意为“豪华的花园”。

“豪华的花园”等于“天堂”,这种观念几乎全人类都是相同的。

同时中西方都将园林看做是权力的象征和政治的情感寄托。

二、中西方园林文化的差异1、世界观的差异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

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

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较西方发达得多,这种思维方式注重总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观点。

儒道两家都注重从总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老子、孔子都注重观察事物时的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

古代中国人把这种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

与西方清晰客观的雄辩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有道佛之风范,参禅悟道,却始终没有一句明确回答。

中国园林正有这种味道,如同中国画写意多于工笔,中国人讲究和谐,“乐者,天地之和也”,因此在造园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互生,成为中国园林一大特色。

西方园林方正严谨,直道轴线,一览无遗。

而我国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在遮遮掩掩中即使是小园亦可拉出很大景深,其中奥妙正在于藏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2、自然观的差异:中国哲学传统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易传》提出天人协调,其《象传》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又《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节制自然须符合它自己的法则,辅助自然应适度,效法自然的造化功能而不过分,并用以成就万物而无欠缺,都是人对自然既进取又维护,适度而和谐,不同又必互动而变化。

崇尚自然的思想在中国建筑中首先表现为中国人特殊的审美情趣。

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虽然一方面是基于人性的尺度,但与崇尚自然的思想也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造园的要旨就是“借景”。

“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风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织成曲。

”可见,中国传统园林正是巧于斯,妙于斯。

明明是人工造山、造水、造园,却又要借花鸟虫鱼、奇山瘦水,制造出“宛若天开,浑如天成”之局面。

尤其是江南园林,越是小园越讲究自然之美。

白居易在庐山建草堂,赋诗曰“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壶,右手擎五弦……倦鸟得茂林,涸鱼还清泉,舍此欲焉往,人间多艰险。

”这种中国文人的理想,化为人间烟火,使成了私家园林。

即使皇家园林,亦比西方皇家园林有着更多闲情逸趣。

三、中西方园林布局的差异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总体布局上的最大区别,在于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筑。

以法国宫廷画院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平面构图上很强调园林中部的中轴线,园林内的林荫道、花坛、水池、喷泉、雕像。

小建筑物、小广场、放射性的小路等都围绕着这根中轴线,强调这根中轴线来进行布置。

在这根中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则布置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物也就控制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物。

显然,这种园林的基本指导思想来自理性主义,是“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

中国的园林则不同。

园林建筑既要满足游人观赏自然风景的需要,又要成为被观赏的自然景色中的一个内容。

这也就是说,它们兼有观景与点景的双重功能。

因此园林建筑要与山、水、植物很好的协调起来。

因此在总体布局上,四、中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人类最初是栖息在树木上和洞穴中的。

自从人类建造了房屋后,就远离了风雨蛇兽的侵袭,极大地改善了繁衍生息的条件,这是人类跨入文明史的重要一步。

<相当长的时期内,中西园林建筑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独立发展,很少有交流的机会,这形成了形态迥异、个性差别极大的东西方建筑。

只有到了近现代,随着中西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融合,中西园林建筑不仅与各自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大相径庭,而且也更多地趋向于一致性。

中国园林建筑中深刻浸润着中国的艺术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玲珑精致,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园林中多处体现着虚实、区隔、藏露等,这些原则在中国山水画中都有体现。

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

传统士大夫奉修齐治平为圭皋,不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他们涵泳情性,默思玄览,修炼“内宇宙”,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

他们将广大的宇宙囊括进内心,或者说他们将内心的修养性命做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即把它当做宇宙。

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

这些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

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

>中国园林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西方园林建筑使用砖的技艺独步天下;欧洲园林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这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关,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令人十分信服的解释。

多山的中国并不缺少石头,万里长城除了夯土外,即多多使用石材;森林茂密的欧洲也不缺少木材,欧洲最初的园林建筑即经历过伞状树枝棚时期。

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在园林建筑材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园林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开放、轩敞、一览无余。

这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深藏不露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西方园林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庶几可窥得全貌。

即使加上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

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的多维审视才可获取整体轮廓,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

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

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一律圈以围墙。

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即使有,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

五、中西方游览园林过程中的审美差异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中、西方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

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

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认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

综上所述,中西园林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璀璨明珠,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不同,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西园林的交融,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只有真正把握住中西园林的差异性,汲取其艺术的精髓,才能科学地继承古典园林的优秀成果,开拓崭新的现代园林新局面。

园林同建筑一样,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

世界各地都有形式各样的园林存在。

园林的建造是为了满足人们向往自然、享受自然之美的需要,因此园林的审美功能相比建筑更加突出。

什么是园林呢

园林是经过人力加工过的自然场景,是运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创建的人类生活的境域,是由山水、花木、建筑组合而成的具有诗情画意、供人颐养和游览的综合艺术品。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建造、园林、城市规划分册)中的解释说: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

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疗养胜地都纳入了园林范围。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西方古典园林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

对待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在造园思想和艺术手法上也就有很大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思想和技术闻名世界。

从大处说,五岳名山(泰山、衡山、嵩山、华山和恒山)、黄山以及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和九华山)等经过历代修造经营,都可以算是大型的自然园林了。

人们提到的园林,更多的还是说古典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如中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博物馆”。

如今圆明园的华丽早已不在,而从颐和园和避暑山庄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皇家园林那宏大的规模,自有金碧辉煌的皇家气派。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是用人工的力量仿造自然的景色。

正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相对于皇家园林,苏州的私家园林更能体现这一点。

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中的精华。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妩媚多姿,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

古城苏州,园林众多。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除此外,网师园、怡园等也颇负盛名。

“意境”是中国园林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园林作品常取富有诗情画意或是历史典故含义的名称,园林景观、建筑与装饰中的匾额、诗词书画作品相映生辉共同营造出具有文化品位的的审美意境。

富有中国特色的亭、台、楼、榭、轩、阁等古代建筑,假山、长廊,花墙、透窗,无不体现出特有的风格。

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景方法使用,又把水、建筑、植物等景物,移动的游人,甚至日出、日落,云、雨、雪、风,朝阳、明月都融入了园林之中。

水中倒影、渔舟唱晚、古寺钟声、鸟唱蝉鸣、残荷夜雨,哪一个不是一幅写意的山水

日本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学习了中国,但更多的体现了禅宗的思想——枯山水。

枯山水是日本脱胎于中国园林的延伸,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西方的传统审美观认为,自然美不是最理想的美,必须经过人工的改造才能达到完美。

正如法国著名的造园大师勒·诺特所说:“要强迫自然接受均匀的法则。

”这也成了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

中西方古典园林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

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

“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订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这就是西方造园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

而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标准则是“天人合一”。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如果说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是“人工模拟自然”,而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则是“人工改造自然”。


人间天堂 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