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关于课堂记笔记的名言

关于记笔记十分重要的名言警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记好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有哪几个方面

1、课堂笔记有助于巩固新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所的记忆东西也会逐渐遗忘。

那么作为小学生,他们很多东西都是在无意识中记忆,大多时候是凭兴趣感性地记忆东西。

虽然每节课我们教师都在研究教法、学法等,但也不能确保节节课精彩纷呈,吸引所有的学生,如果学生不专心听讲,或只听不记笔记,那么很多呈现在课堂上的东西就会昙花一现。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乱笔头。

”把笔记记在课本上,这样方便查找,也不容易丢失。

学生通过翻看课堂笔记,可以回忆起当时的课堂情景,从而有助于帮助理解掌握知识。

起初,我在班级实验时,很多学生没有记笔记的意识,为了让他们了解笔记的重要性,于是我有意识地围绕笔记设计课堂作业,结果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又没有做笔记的学生一筹莫展,像这样几个来回,学生们揣摩出了老师的用意,上课时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时刻握着笔。

学生通过整理、阅读课堂笔记有效地加强了记忆,巩固了新知。

比如学生晨读时,书上所做的笔记也会随之引入眼帘。

渐渐地,课文里那些重点、要点知识在有意无意中便识记下来。

2、课堂笔记有助于锤炼学生的语言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

记笔记过程要求个体维持一种合适的内部心理定向,从而具体地操作知识信息。

因时间有限,空间有限,学生随堂在书上做笔记,不可能长篇大论,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一一记下,也不能乱写乱画,最后搞得自己也看不清。

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师生发言,边要筛选、提炼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即思忖着该怎样言简意赅地记载,作业时如何规范完整答题。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会用短语或四字词语概括要点。

如学习《少年》一课时,学生能用“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奋勇向前、斗志昂扬”等词语概括少年的特点。

不再像先前那样在书上密密麻麻地写一大堆,现在笔记做得简洁明了,干净整洁。

日积月累,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更是锤炼了他们语言书面表达能力。

3、课堂笔记有助于提高学生速写能力,检查学生听课效率对中年级的学生而言,硬笔书写刚刚起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一再要求学生慢慢写字,不要慌,结果很多学生书写速度过慢,达不到要求。

如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我班学生近三分之一的人答卷时感到时间紧迫,来不及细细阅读思考,结果失掉了本可以得到的分数。

发现问题后,我想:四十分钟的阅读课,大部分时间花在读书上,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不能把学习要点同步记载

这既是考查学生是否在听讲,也是对学生写字速度的检验。

本学期我就开始计划借助课堂笔记来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听课效率。

开始,平时那些上课开小差的学生或写字慢的学生特不适应,要么笔记“丢三落四”,要么跟不上讲课节奏来记笔记,于是我在全班明示:任何人不许抄他人笔记。

他们着急了,不得不专心听讲,不得不加快速度写字。

如今最见成效的是我班学生书写速度提高了许多,第一单元测试,全班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试卷,再也不用担心学生做不完题目了。

而学生们呢,熟能生巧,他们觉得记笔记很有意思,自己能像老师开会那样,快速记录,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不再觉得做笔记对他们是一种负担。

4、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想老师们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如果老师不提具体要求,自觉的学生仅仅读几遍课文而已,不自觉的学生这样的作业对他来说如同虚设。

即使老师提出预习要求,如果不进行反馈检查,学生完成效果也不理想。

出现这种现象,源于我们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很多学生读书没有目的,一读而过。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

”如果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只要一拿书,他就会动笔写写画画,总想在书上留点东西。

比如像在我们班上有的学生在午休自读课外书时,时不时画一画,写一写,因为他们体验到了“厚书读薄,薄书读厚”的快乐。

久而久之,学生在语文课堂笔记的实践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了自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切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堂笔记的策略笔记主要记录的是思维方法以及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我们考查小学生课堂笔记的常用方法,不尽人意。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做课堂笔记呢

我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圈点勾画预习、初读课文时,一般要求学生用统一的符号圈出生字新词或四字词语,【 】方括号表示词语,短横线表示生字。

勾画出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或重点的语句,常用的符号有“﹏﹏”线 或“ ”线。

而用“

”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语句。

用“︱︱”线作为分段标记。

这样,学生在预习、初读课文时既能按要求完成目标,又能省时,把主要精力花在熟读课文上。

2、抓关键词做批注精讲课文时,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可是学生有那么多的感悟,况且有时学生的见解出现偏差,怎样做笔记呢

于是我要学生边听边注意从老师对学生反馈评价和老师的小结性的语言中抓关键词记在勾画的句子旁。

《万年牢》教学片断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师:这里的“万年牢”是指什么呢

生1:我认为这里的“万年牢”就是说糖葫芦的味道好。

师:“糖葫芦的味道好”你从哪读出来的

生1:“吃一口让人叫好”就是说他的糖葫芦很受人欢迎,人们吃了还想吃。

如果味道不好的话人们怎么会叫好呢

师: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有感情朗读)师:啊

听了你的朗读,糖葫芦的味道好极了,我的口水快要流出来了。

(学生大笑)师: “万年牢”仅仅指味道好吗

生2:“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说明父亲做的糖葫芦放很长时间都不坏,这就是万年牢。

”师:她说“放很长时间都不坏”还可以怎么说

生3:就是说父亲做的糖葫芦能保质保鲜,这就是“万年牢”。

生4:父亲做的糖葫芦味道好,又能保质保鲜,就是说他手艺高,做的糖葫芦质量好,好像万年都不坏,这就是万年牢。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体会出了“万年牢”就是指糖葫芦的质量好。

这个教学片断中,学生从几个方面解读“万年牢”,但不难发现最后落脚点就在“质量好”这个关键词上。

所以学生只需在旁批注“质量好”这个词即可。

3、摘录板书鉴于我们小学生目前做课堂笔记的能力有限,所以我常常把课文的重点、学生经典的感悟以及与课文紧密相关联的信息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这样学生从中摘录,而且要求学生与老师同步书写。

如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在学生介绍巴金的过程中,我在课题旁板书 4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再如学习《小松树》一文,最后学生感悟“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这句话时,我分别叫三个学生在黑板写上自己的这些经典的感悟:“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只有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这些是要花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一般放在开课时或者课要结束时板书,这样便于学生做笔记,不会影响听课,顾此失彼。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对小学生而言,帮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教师的扶持和检测少不了。

总之做笔记的宗旨,就是进行知识转移。

因此,做笔记时要以大脑为主帅、思维为中心、理解为标准、重点为获取,变老师和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该让自己怎样去做笔记。

一、明确做笔记的宗旨做笔记的宗旨,就是进行知识转移。

因此,做笔记时要以大脑为主帅、思维为中心、理解为标准、重点为获取,变老师和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该让自己怎样去做笔记。

二、 把握做笔记的时机做笔记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

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是老师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三、 注意做笔记的方法课堂笔记要注意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二是利用短语、数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语文、英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便于复习时查找;四是数理化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地理,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即可。

四、 注意笔记的方式课堂笔记一般分三种情况来记:一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老师所讲授内容的重点记下来;二是一些重要的经典原话,定义、公式、论点、论据、结论、概念、时间、地点等,必须准确照抄;三是对不懂的问题和疑点,也要原样记下来,课后去研究、思考、查对和询问。

五、 注意笔记内容记笔记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像“速记员”一样,一切都记;二是像看电影一样,一切都不记。

笔记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内容:一是老师讲的重点、要点、难点与疑点;二是基本理论和公式的解释、说明、推导与结论;三是基本观点、论据、论证及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事实、实例;四是老师对某些新问题的新见解及老师对问题的分析思路、方法和技巧。

六、 分清主次体课堂上做笔记,最值得提醒和反复强调的就是要分清哪是主体、哪是次体。

“听”与“想”是主体,做笔记是次体。

一定不能“满堂记”和“满板记”,要保证自己去听懂,想好了再记。

七、 不要只强调记得“漂亮”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的“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的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地向四周同学询问。

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本末倒置了。

八、 课后及时补充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迫,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当时可能漏记,下课后应尽快抽时间去补充。

对课堂上所记的混乱部分,最好重新整理、归纳,这也是加深理解和强化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

九、 尽量规范笔记有的学生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这个本,明天那个本;或是今天一张纸,明天一张纸。

最后所记笔记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也不全。

做笔记应尽量规范,最起码每科一本,这样用起来就方便。

十、 不要抄别人的笔记有的学生比较懒惰,自己课堂上不愿做笔记,下了课去抄别人的笔记。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锻炼自己的总结综合能力。

一定要记住,笔记要自己写。

自己做的笔记对自己才有学习效果和意义。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上只有短短的45分钟,老师却要讲那么多的内容,要想全都记住,除了用脑子以外还得准备一个笔记本,记下老师讲的提纲以及重点内容以便日后复习,很多时候课堂笔记已经成为了一种学习方法而不仅仅只是记笔记。

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

如果我们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课堂笔记。

则恰恰可以弥补听过容易遗忘的不足。

因此,记笔记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做好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成绩呢

你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你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面

课堂笔记主要记以下内容:1、 老师列出的提纲。

你应该很清楚的知道你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的课堂笔记一字不落的记下,所以你只需要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就可以了。

2、 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

3、 课本上没有,但却是老师补充的内容。

4、 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你个人需要加强的知识。

5、 记疑点。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并记得课后及时和老师沟通。

6、 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智力培养和解题技巧培养都有好处。

7、 记总结。

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课堂笔记的内容应当简洁扼要,最好做到既有观点、又有材料;既有主干,又有枝叶。

所以课堂笔记在记录的过程中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1、 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 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可用代号。

3、 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4、 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 要学会使用不同的颜色的笔,如有蓝色和红色两支笔,你可以用蓝色笔记录,重要的内容如:概念、公式、定理用红色标注出来,这样便于以后复习时只需看一下提纲就可以进行联想了。

当然,不是记录过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课堂笔记记好之后还要懂得如何使用:1、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对着笔记本在脑海中回忆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实在想不起来再看课堂笔记。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减缓对知识的遗忘。

2、 课后要结合复习做好笔记整理工作:补充笔记中的省略部分,将简化符号复原,对重点部分要核实,未听懂部分弄懂,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

3、 经常对照笔记,回忆老师讲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便于运用。

如何记好语文课堂笔记

关于中学生听课记笔记,这似乎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但实际上仍然是个问题,且是个不小的问题。

从微观上看,这里头关系着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从宏观上看 ,又涉及到科学精神的有无、治学态度的优劣等与人的一生的发展都有影响的大问题。

具体说来,有三个问题 需要澄清和解决。

第二,听课笔记记在哪里为好

这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学生也是老师教的)认为要备一个专门的听课笔记。

我自己在校读书时,老师也是这么规定的。

现在,我每逢接手的从下一级学校输送上来的新生,他们也大多已养成了同样的习惯。

而我则主张将笔记记在书头,亦即课本上为好。

因为记在书上,一是方便(便于记、便于看、便于复习),二是快捷(原文的题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把该记的记在旁 边即可),三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

第三个问题是记什么,怎么记

这就更不统一了,往往是各行其是。

例如,有的教师只顾自己讲,而不去 顾及学生记不记,该记哪些东西,怎么个记法。

有的老师边讲提示学生该把哪些东西记下来。

却从来不管学生 记得到不到位。

而我则认为指导学生记书头笔记是语文学法指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对此作详细的科学的指导,且宜在初中或高中的起始阶段进行。

我把语文笔记该记的内容大致分为十个方面,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注意释义补缺纠错记相关。

划重提要标疑析难评优劣。

1、注音。

包括生字、容易记错的字、多音字的古文中的异读字。

将汉语拼音记在被注的那个字的上边,并 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同时注视所注的拼音。

这样,一旦课文读熟,上述那些字的正确读音也就熟记在心了。

2、释义。

包括生词、多义词及部分含义较深或较隐晦曲折的句子的解释。

在文言文学习中,注释的重点是 一些较难的实词虚词,而不必记录整个句子的译文。

对一些较难较为关键的词理解了以后,翻译句子以至全文 应该是随口而出随笔而就的能力。

因此,只记录教师口译的译文而不注释文句中关键性的实词虚词的解释,是 极不科学的笔记方法,对学习古文,对以后的发展都极为不利。

注释文字书写位置的原则是就近,即尽可 能记在被释词句的旁边,以便阅读课文时被注视。

若注释的文字较多,原文旁边记不下或记下去因文字太多书 写太密而不清晰时,可记在相对较近的空白处,注释文字与被注文字之间可划一直线相连接。

也可记录在课本 原注释的后面。

但必须记在原文的同一页上,而绝不能记到另一页上去。

3、补缺。

即补充原注释的不完整之处。

例如,高中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坚明约束的注释为 :坚,固定。

明,明白。

坚明作约束的定语。

约束,名词。

坚明约束本来就是个难理解的短语,而课本 这样注释,学生仍难于明白。

尤其是约束的注释,仅说作名词,那么具体解释为什么呢

我就让学生边听 边记,将原注的最后一个句号改为逗号,再在逗号后面写上条约、约定字样,将原注补充成为:约束, 名词,条约、约定。

这样既当即解决了这个词的含义,又为以后的查阅和复习提供了在案的记录。

4、纠错。

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包括选文以及选文的注释和练习的编写等,虽是经过了众多高水平的教材 编辑的反复斟酌,且有权威的语文专家把关,与一些课外阅读文本相比,质量高得多,但仍难免有个别的不妥 之处。

如高中第三册《韩非子·五蠹》对@①腊而相遗以水中的遗字的注释为遗,旧读wei,@ ②赠。

查《辞海》可知,kuì@③是@④的异体字,而@④又是馈的繁体字,kuì @③和@④现统一写作简化字馈。

由此可见,@②是一个由kuì@③想当然地简化 出来的不规范的字,是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简化字表》上查不到的杜撰的字。

我在讲课时,把这一 情况一一向学生讲清楚,并要求他们自己去查有关工具书证实,并将课本原注的这一错误改正过来。

这样做, 不仅仅是纠正了一个注释,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记相关。

就是用知识延伸和拓展的方法,补充记录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

比如,高中 第一册开篇是李健吾的游记体散文《雨中登泰山》。

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李的诗文,自然不知道李为何 人。

我在简要介绍作者的同时,要求学生在课文标题下的作者姓名后面写上(1906-1982)现代戏剧家、翻译家 ,主要译作有《莫里哀喜剧集》等。

又,课文中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四句诗,其中会当凌绝项,一览 众山小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也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干脆在讲授课文之前先用十来分钟 时间介绍杜甫诗《望岳》的全文,并要求学生将这首诗及有关的注释用蓝红两种笔记录在课本《雨中登泰山》 标题上面的将近有半页纸的空白处。

虽然,我还要求学生当场背诵这首诗,但过后仍有可能遗忘;一旦遗忘, 翻开课本便是。

6、划重。

即用直线、水浪曲线或圆圈划出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

如散文中表文眼的句子,议论文中表明 作者中心论点的句子,单元知识短文中的一些要点。

还有,注释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也该划出来,以便引起重视。

7、提要。

即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提示课文或段落、或句子的要点。

这一工作常常与上述第6项结合起来进行 ,先在原文上作上线条、小圆圈之类的标记,再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要提示的文字。

例如,目前通用的高中语文 教材每一篇课文的正文前面都有一个预习提示,这是教材编辑为方便学生预习而写的辅导性文字。

我要求 学生在自学课文时,先从编辑写的预习提示入手,以便把握预习的重点,然后再根据提示去预习正文 。

当然这样做一段时间以后,也可以将顺序倒过来试试,以考察自己的阅读水平,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不管采用哪一种顺序,预习提示的同时,要学生在旁作上提示性的文字。

当然,这已是对提示的 提示了,故应极为简洁。

《雨中登泰山》的预习提示共有四段文字,我指导学生在各段旁分别写上了 体栽和主题、写作特点之一,景物特征、之二,线索和顺序、之三,角度(远、近,动、静,俯 、仰,全景、局部)。

这样,预习提示所述的课文要点就概括、凸现出来了,学生自然会了然于心,也 就是我们常说的书越读越薄的技巧。

又如,上文第6点提到的散文的文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等语句,光划 出来是不到位的,还必须在旁注上文眼、中心论点之类的文字。

8、标疑。

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疑问。

一是阅读者自己尚不能一下子完全理解,可在旁打一 问号,再寻找时机向老师请教或查阅有关书籍解疑。

二是,文章本身的问题,这当然是极少见的,但不是绝对 没有。

如《雨中登泰山》第一段第四行,原文为: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 细细读来,愿望后面的冒号似乎不妥,果然,到96年教材再版时,已经删去。

10、评优劣。

与古人的评点相似,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写下自己对原作的看法、评价以及感受、启发 等等。

既可以是针对全文的,也可以是针对某个词句的;既可以是侧重于思想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侧重于写 作方法方面的;既可以褒,也可以贬。

到第二次第三次阅读时,可能会与初读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 那往往表明对原作的理解有了深入,认识有了提高,应再次及时记下。

如此这般,久而久之,阅读理解和分析 评价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快的提高。

总之,我教学生记书头笔记,不仅规定必须记,而且非常具体地告诉他们 记什么,怎样记,尤其是刚开始时,连记在什么地方,字的大小也不忽略。

特别是学文言文,要记的东西多, 若记的处所不当,或字太大就没地方写,或成为一片糊涂账,最终连自己也没法看。

我就在黑板上先抄上 一小段原文,再作书头笔记的示范。

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记且会记,起初的几次课后,我还把学生的课本收起来 一一批阅,一旦发现问题,把学生找来,当面指导。

这样不厌其繁地指导,是否认真过头或曰小题大作呢

我 以为否。

眼下的中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往往是被动学习,忙于应付,而一些做学问的基本功,则往往阙如。

指导学生做好语文书头笔记,并检查督促,使之养成习惯,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能力,对他们以后的可持续发 展,其作用不可估量

一些小本子,除了记课堂笔记,记零花钱的收入,还有写日记,还可以干什么(不要画画,记名人名言)

1)老师多次重复一记 2)老师的板书一定要记。

3)要会找重点,要能在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记笔记。

4)复习时,要仔细认真的看,如果有不明白的马上问,并在旁边进行补充。

1).紧跟老师的思路 课前认真地进行了预习,并不是说听课时思想就可以放松了。

我们应当认真听讲,紧随老师讲课的思路。

一位同学总结了这样的方法: 1.认真听讲,紧随老师讲课的思路(何为重点,何为难点……); 2.没听懂先做个记号,课后再说,先跟上老师的讲解; 3.尽量将老师讲的知识当堂消化; 4.听课时大脑要如同参加考试一样机敏、紧张。

5.记好笔记,笔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二是听课时不懂的地方。

总之,老师的思路,是一节课的精华。

抓住了老师的思路,也就等同抓住了一节课的精华。

(2).前松后紧法 所谓“前松后紧”,是说听课时前几分钟不妨松弛一点,后头再紧张起来。

一节课45分钟,一天好几节课,要想每节课自始至终紧张、专注地听讲,说实话也难。

为此,全国高考河北省理工类第三名高峰同学认为,听课时不妨前松后紧。

他说,有的同学上课时一开始还能集中精力,可上到半截就开始走神;而老师上课时往往一开始是回顾以前所讲内容并引入新的内容,这些往往比较简单,接下来才是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可偏偏此时不少同学已经是心不在焉了。

因此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刚上课时先放松一点,后半节课再紧张起来。

据心理学家研究,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续20~25分钟。

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会下降。

有人对高一100名同学(50名男生,50名女生)就听课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查,大多数同学认为一节课45分钟太长,45%的同学认为30~40分钟为宜,37%的同学认为20~30分钟最好,甚至有13%的同学主张一节课在20分钟左右。

这样,注意力可持续时间与正常教学一节课45分钟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如果听课是“前紧后松”,前半节课尚能保持注意力,到了后半节课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松劲。

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恰恰相反,后半节才是重头戏。

所以,听课不妨前松后紧。

(3).有重点地记下老师讲课的内容 对于不同的学科,记笔记有不同的记法。

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一些概念和定理,书上都有,而且内容完整、语句严谨,科学性与逻辑性都很强,所以不必记。

就着重记老师对概念的解释,理解上要注意的地方以及解题的技巧等。

政治课上,主要记老师在解释名词、概念时比书上讲得更通俗、更形象的地方,再记一些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要点,从而帮助自己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语文课主要记课文的时代背景、写作特点,某些词语的用法以及老师补充的有关内容,外语课则主要记词汇的各种用法和区别等,总之,课堂笔记主要是记老师关于教材中重点、难点的分析阐谜和对某些内容的归纳总结,记老师的解题思路或者是老师的独到见解。

特别是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和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理解不一致的地方,更需要记下来,以便课后研究比较。

这样学习知识印象最深,得益最大。

(4).整理笔记“七步法” 我们在学会记笔记以后,还要学会整理笔记。

因为只有经过整理的课堂笔记,才能成为清晰、有条理、好用的参考材料。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顾佳飞同学,创立了一套“整理课堂笔记七步法”,很有实用价值。

这七步是: 第一步,忆。

“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

实在忆不起来,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

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第二步,补。

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的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

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文字等情况。

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

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

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教学(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第四步,编。

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第五步,分。

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

如,以语文为例,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

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第六步,舍。

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第七步,记。

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

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本笔记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

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高中记笔记用什么本子好

文(一本儿即可),记一些小知识点,字词读音,成语,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摘抄一些你喜欢的名句。

数学(最好两本儿),一本主要记上课的的重点难点,公式,解题思路;另一个本子记一些平时考试的错题,和习题中你认为经典的题,和老师说得好题。

英语(最好两个本)一个记课上的知识点,另一个记错题。

物理化学生物也是最好都分别准备两个。

关于政治历史地理,,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我高中学理的

关于课堂记笔记的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