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有什么鸟类
鄱阳湖已知鸟类310种,其中典型的湿地鸟类(水鸟)159种。
按居留型分,留鸟45种,冬候鸟155种,夏候鸟107种,迷鸟3种。
有13种为世界濒危鸟类。
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54种,其中I级保护动物10种:白鹤、白头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白肩雕、金雕、和遗雕;II级保护动物44种,如小天鹅、、白枕鹤、灰鹤、沙丘鹤、白额雁、白琵鹭等。
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保护鸟类有153种,占协定保护鸟类种数227种的67.4%;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保护鸟类有46种,占协定保护鸟类种数的56.8%。
游鄱阳湖湿地公园作文
难忘鄱湖之旅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达362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逾100亿元,总体布局主要划分为:一城、七区、两廊:“一城”即鄱阳湖文化水城,“七区” 即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青山湖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区、鄱阳湖文化水城管理服务区等,“两廊”即白沙洲景观大堤至长江防洪大堤的绿色廊道和县城、上头湖、青山湖、珠湖之间的蓝色廊道。
鄱阳县濒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素有山有林麓之利,泽有蒲渔之饶的美称,被誉为鱼米之乡、富饶之洲。
鄱阳湖湿地是亚洲最大的湿地,是5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栖息繁衍地,是极其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在省委、省政府打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构想下,鄱阳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中国湖城”的战略构想,其核心内容是以生态良好的湖资源为重要依托,以打造中国湖城品牌为努力方向,以建设湖产业名城、湖旅游名城、湖宜居名城为内容,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
其中湖旅游是中国湖城的特色,以鄱阳湖旅游开发为龙头,利用鄱阳湖品牌、亚洲最大湿地、候鸟王国、千湖之城的优势,建立全省最大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打响中国湖城品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上升国家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欣赏、宣传秀美的母亲湖,保护一湖清水。
自己人组织57名驴友于5月29日成功开展了“情系鄱湖、浪漫之旅,欣赏鄱阳湖最美丽的风景”宣传活动。
我们一行分乘四叶扁舟,穿梭于浩瀚鄱湖,沿途寻找了落星墩的美丽传说,探秘了老爷庙的神秘故事,亲近了洞子李的美丽天使,参观了马鞍岛的美丽渔村,揭开了火焰山的神秘面纱。
不仅宣传了鄱湖,欣赏了美景,体验了愉悦,感受了幸福,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乘船境遇,可以说痛并快乐着,将终身难忘。
渔船驶出落星墩不久,湖面逐渐宽阔,风力逐渐增大,波浪亦随之增高。
我们四条渔船只能匍匐前行,船身随着波浪跃起来落下去,左侧不停地遭受风吹浪击,摇摆得厉害,我的心也开始忐忑不安起来,但还是不停地安慰自己:“自己人是幸运的,自己人的每一位朋友都很幸福,不会有任何闪失”。
大概行进了40分钟即到老爷庙,下船后,我本打算讲解老爷庙的神秘故事,但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快步奔向殿堂,十分虔诚的、一一跪拜每一尊菩萨,祈求保佑自己人鄱湖之旅一路平安。
离开老爷庙,我们疾驰洞子李鸟岛,一路微风拂面,甚是清凉,只觉波浪不惊。
远望左边群山连绵起伏,仿佛船向前进,山往后移。
右侧一望无际,水天一色,真可谓“海到尽头天为岸”。
近观湖水清澈见底,亦现涟漪波光,随船荡起的浪花四散而去,汇成激流,接着消失在湖面之中。
偶尔能见鱼鹰独立枝头,摇晃着脑袋紧张地张望着。
船行1.5小时即到洞子李鸟岛,护鸟员老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介绍了鸟岛的发展情况,并引领我们走进了丛林深处,亲近了美丽的天使,抬首仰望,只见群雁齐飞,遮荫蔽日,蔚为壮观,有的昂首挺胸、展翅翱翔,有的抖动双翼、翩翩起舞,有的伸长颈脖、大声鸣叫,有的“唆”地窜起来,又悄然落下去……。
我们在此短暂逗留,直奔下一站马鞍岛。
参观马鞍岛必经老爷庙,当船返航再过此庙时,风浪明显增大,我们只有迎风破浪,缓慢而行,一号船在前开路,另三条已成犄角之势紧随其后。
前面一浪高过一浪,顿觉船头时而腾空,时而“砰”地落入水面,我的心再一次收缩了,急忙站立船头,面对后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紧随的三条渔船,只见三号船头时而高高跃起,后重重地跌入湖面。
见此情景,我的心已提到嗓子眼了,几乎喘不过气来,心想:“难道这真的是中国的百慕大吗
”。
我不敢有半点松懈,眼牢牢地盯着船队,只有三条都在我视线内,方可放心。
此时,任凭风吹浪打,我全然不知,懂你大哥、大嫂、雪儿、依溪等关切地叫我躲入船舱避避风浪,我只轻轻地回应道:“没事,你们休息吧”。
望着眼前,我禁不住双手合十,祷告上苍,保佑我们顺风顺水,平平安安。
曾有几次征求懂你、如歌意见,是继续前行,还是折船返航,在两位大哥的鼓励和船老大的怂恿下,最终决定还是继续前行。
因为这次浪漫之旅,来不得半点闪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深知自己人都很有素养,会团结一心、相互鼓励,定能攻坚克难。
直至三条船均超过领队,都平安无事,我才想到自己没合一下眼睛,顿觉疲惫,随即钻入船舱稍作休息,但也只是闭着眼睛,心里还是想着我的好朋友们,因为我身为组织者之一,倍感使命光荣,但更觉责任重大。
参观了渔民新村,探秘了渔村风情后,我们则顺利返航,久违的太阳此时也悄然露出笑脸,仿佛盛赞我们自己人的英勇果敢。
时至夕阳西下,我们昂首船头,纵情雀跃,争相与落霞携手,与落霞相拥,与落霞齐欢。
初中七年级语文版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的)
一、海市蜃楼在平静无风的海面、湖面或沙漠上,有时眼前会突然耸立起亭台楼阁、城郭古堡,或者其他物体的幻影,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宛如仙境,这就是海市蜃楼,简称蜃景。
蜃景不仅能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柏油马路上偶尔也会看到。
蜃景的种类很多,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颜色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
蜃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同一地点重复出现,比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上空经常会出现蜃景;二是出现的时间一定,比如我国蓬莱的蜃景大多出现在每年的5、6月份,俄罗斯齐姆连斯克附近蜃景往往是在春天出现,而美国阿拉斯加的蜃景一般是在6月20日以后的20天内出现。
自古以来,蜃景就为世人所关注。
在西方神话中,蜃景被描绘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凶兆。
我国古代则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汉武帝曾率人前往蓬莱寻访仙境,还屡次派人去蓬莱寻求灵丹妙药。
现代科学已经对大多数蜃景作出了正确解释,认为蜃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所谓蜃景就是光学幻景。
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
气温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数蜃景形成的气象条件。
就拿下蜃的形成来说吧。
夏季沙漠中烈日当头,沙土被晒得灼热,因沙土的比热小,温度上升极快,沙土附近的下层空气温度上升得很高,而上层空气的温度仍然很低,这样就形成了气温的反常分布,由于热胀冷缩,接近沙土的下层热空气密度上层冷空气的密度大,这样空气的折射率是下层小而上层大。
当远处较高物体反射出来的光,从上层较密空气进入下层较疏空气时被不断折射,其入射角逐渐增大,增大到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这时,人要是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下蜃。
柏油马路因路面颜色深,夏天在灼热阳光下吸收能力强,同样会在路面上空形成上层的空气冷、密度大,而下层空气热、密度小的分布特征,所以也会形成下蜃。
2、罕见的绿色阳光阳光不都是白色或者白里稍带微红和微黄色的吗
怎么会是绿色的呢
阳光有时确实是绿色的,不过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只有两三秒钟,有时还不到一秒钟,所以能看到绿色阳光的人并不多。
1979年 7月20日的黄昏,波兰快艇运动员乌尔班齐克率领“晨星号”帆船从旧金山经赤道驶过波利尼西亚,夕阳正缓缓地堕入大海。
满天的晚霞将海面染上了一层淡红,红色的天空,红色的水面,水天一色,正在甲板上的舵手陶醉在这美妙的景色之中。
忽然,就在太阳将被海面浸没的一瞬间,金色的火球突然喷射出耀眼的像绿宝石发出的鲜艳夺目的绿色光芒,犹如一道绿色的闪电划过天际,使周围的一切都被绿色所笼罩,甲板上的舵手不由得惊叫起来,可是等其他船员跑上甲板,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时,落日的余晖仍和往常一样,哪有什么绿光
第二天,全体船员在日落半小时都上了甲板,可是绿色的阳光没有出现。
不甘心的船员连续观察了几天,终于又有几位船员看到了这神秘的绿色阳光。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这些光波有长有短。
中午时,太阳光在空气里走过的路程比早、晚时短,这时只有少量的最易散射的紫、青、蓝等短光波被飘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所拦阻,这样的阳光,人的肉眼是感觉不到颜色的,所以看起来太阳光是近似白光,或者白里稍带微红和微黄色。
在清晨或傍晚时分,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特别大,遇到悬浮在大气中小尘粒、小水珠的拦阻机会也大。
这时,短光波就被强烈地散射掉。
只有那些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才能透过这些大气中的微粒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平时只能看到“落日夕阳红似火”的情景。
但是像地球一样成曲面的大气,仿佛是一个一端向上的“气体透镜”,当太阳光穿过时,这层大气使白色光折射而发生色散。
当太阳靠近地平线,太阳光几乎呈水平方向穿过大气层时,这种折射引起的色散最明显。
夕阳落下时,红光最先没入地平线下,随后消失的是橙光和黄光。
虽然此时地平线上还留有绿光、青光、蓝光和紫光,青光、蓝光、紫光波长较短,在大气中尘埃的强烈散射作用下,变得很弱,人的肉眼几乎看到,只有比较强的绿光,能够到达人的肉眼,并且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所以看到的阳光就是绿色的啦。
淇河古诗
8大原因导致我国七成江河湖泊被污染 记者从正在江西召开的全国首届内陆湖泊暨鄱阳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由于八大负面原因,目前我国江河湖泊70%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陈邦柱在会上以太湖为例,谈及内陆湖泊的污染情况。
地处长三角的太湖不仅为江苏、上海提供了发展之水,也孕育了太湖流域的繁荣,他们以土地面积占全国的0.4%、人口的3%,创造了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财政收入16%的奇迹。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人口膨胀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湖泊生态系统结构正在遭受破坏,近些年来已经连续发生了湖泊萎缩、功能退化、水质污染、湿地减少等现象。
陈邦柱还谈到,与之类似,目前我国江河湖泊70%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与会专家认为,内陆湖泊产生的问题主要有八大原因:在经济发展阶段受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人口膨胀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快了湖泊环境的恶化;受不当政绩观影响,生态建设开发主体与治理主体不一致,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难以保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缺乏整体规划,部门与地区利益冲突,各自为政,一事多人管和多事无人管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体制机制严重违背了湖泊的自然规律,不利于各种问题的解决,已成为湖泊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湖泊法律法规缺位,现有法律法规执行不严,环境监管不力,造成出现违法追究处罚的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的现象,一些建设项目未经评估就开工建设,影响了湖泊生态平衡;科学研究不够,缺少科技支撑,研究力量分散,形成不了合力;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大规模盲目围垦,导致湖泊缩小得不偿失;湖区用水过度,导致湖泊萎缩,土地沙化,水质下降,环境变差;工业化、城市化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和乡村农药、化肥的过度超标使用,造成了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