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几个村
【鹤城镇】据《青田县志》记载:“城北太鹤山白鹤洞有双白鹤,年年产子,故得名为鹤城。
”另据《永嘉郡记》记载:“青田双白鹤,年年生子,长便飞去。
”《太平寰宇记》引丘相鹤经云:“青田之鹤,即此山所产。
”又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552—554)的《鸳鸯赋》亦云:“青田之鹤,昼夜俱飞。
”杜甫有诗云:“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
”可见鹤城原是群鹤翔集的洞天福地。
自唐睿宗景云二年(711)青田置县以来,鹤城镇一直是县治所在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建立鹤城镇。
1992年5月将原城郊区的前仓、金田、外旦、湖边4乡并入。
镇政府驻鹤城东路109号。
辖13个社区 西门 东门 宝幢 清溪门 问鹤 水南 塔下 鸣山 月里湾 花园降 新建岭?官塘 侨中39个行政村 外旦 朱金 大李 崇福 郑坑下 前仓 鹤东 坦下 圩仁 泥湾 魁市 石郭上 石郭下 平风 金田 黄降?陈山 北岸 石臼 仁塘湾 下司垄 湖边 陈学 白浦 上岸?南湾 湖口 一村 二村 水南 平演 油竹上村 油竹下村 东赤 彭括 雅岙 小口 秋炉坑 麻宅?【山口镇】位于县政府驻地以南9公里。
因地处四都港、方山坑和小平坑三条溪流的汇合点,古称“谷口”或“三口”。
后又因四周环山,地处溪水的出口处,易名“山口”。
清时属二都,民国时为山口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和油竹乡合并称竹山乡。
1952年大田、朱坑、下陈、陈半山、彭山、大安、驮寮背、山口、牛寮坦、小平坑、方岩下等11个村划出设立山口乡。
1958年改为山口管理区。
1961年改为山口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85年4月15日改为山口镇。
1992年油竹乡并入。
镇政府驻山口村。
辖1个居民区 山口4个行政村 山口 大安 雅陈 太田?【温溪镇】位于县政府驻地以东10公里。
清时属永嘉县安竹乡,清末至解放前二年均称安溪乡。
因瓯江上游滩多水端,至安溪和瓯海潮汛汇合,水流趋于缓和,遂成平安之溪,故得名“安溪”。
当地方言“安”与“温”近音,且又旧属温州,因此改为温溪。
1948年1月划入青田县,仍称温溪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为温溪乡。
1958年沙埠、东岸2乡并入,同年10月成立温溪管理区。
1960年7月沙埠、东岸划出另立公社。
1961年改为温溪公社。
1964年建制为温溪镇。
1992年原属温溪区的东岸乡和港头乡并入。
镇政府驻处州街16号。
辖8个居民区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第六 第七 第八22个行政村 温溪 温溪新村 学神 尹山头 东岸 大垟下 周岙 沙门 吴岙 林岙 西湖 汛桥 洲头 沙埠 塘里岙 高岗 港头 新垟 大头田 龙叶 寺下 小峙?【东源镇】位于县政府驻地以北20公里。
清时属十一都,民国时为东堡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称富源乡,同年9月改名仍为东堡乡。
1952年改为小源乡。
1958年10月改称为小源管理区。
1961年10月由驮溜、小源、上叶、红光、项村、武池、下堡、黄山头、后降等大队组成小源公社,至1978年中共青田县委为缅怀周恩来总理于1939年1月给东源小学创立的题词,报请中共丽水地委批准,改名为东源公社。
1985年9月改为东源镇。
1992年平桥乡并入。
镇政府驻东源村。
辖13个行政村 东源 红光 项村 武陵 下堡 平桥 周庄 周济 桃山 莲树坑 平溪 西溪 驮龙?【船寮镇】位于县政府驻地以北14.5公里。
清初称十都,清末为荷池乡。
解放前称荷塘乡,均以船寮附近的洪府前村宋皇妃故宅辟有荷池数里而得名。
1949年建政时由船寮、徐岙、姜岙等村组成乡政府,称徐岙乡。
1956年与赤岩、黄言、洪府前、白岸、水井头等5村组成的洪府前乡合并,定名船寮乡。
1958年改称船寮管理区。
1961年春,大垟乡的康畈、小垟、大垟、滩头、仁川、西岸、雷石等8村划入,称船寮公社。
1983年复改为船寮乡。
1985年改为建制镇。
1992年石盖、芝溪、大路3乡并入。
镇政府驻船寮村。
辖1个居民区 新开垟40个行政村 船寮 王巷 洪庵 大路 白山 叶庄 石头 章庆 小金 圩头 业川 业鸟 水井头 洪府前 黄言 赤岩?舒庄 徐岙 姜岙 白岸 康畈 大垟 滩头 仁川 西村 雷石 上枝 外湖 石才 成太寮 上田*) 朱店前 垟肚 芝溪 戈溪 陈合 石盖口 石盖 洪岙 下七步?【北山镇】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29公里。
清时称七都,民国时为北山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白岩、北山2乡。
1958年改为管理区。
1961年2管理区合并称北山公社。
1985年撤乡置北山镇。
1992年6月张口、坑底2乡并入。
镇政府驻白岩村。
辖30个行政村 白岩 北山 肖山 仁村 黄库 泥垟 九山 郎回 大岩下 少后 泉山 下长坑 张口 张坪 箬坑 坳头 半岭 底垟 张岙 橘圩 阜口 东垟 济根 叶段 格坑 陈村 坑底 上隆 高桥背 李坑?【海口镇】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27.8公里。
传说古时候东海潮水涨至此而得名海口,意为大海之口。
清时属十三都。
解放前此地长期作为海口区,曾一度改为海口镇。
1949年5月解放属海口区。
1952年成立海口乡。
1958年秋公改为海口管理区。
1961年称海口公社。
1982年改称海口乡。
1992年东江乡并入。
同年撤乡建制。
镇政府驻山口村。
辖13个行政村 海口 麻埠 界阜 高沙 鹿山 南岸 泗洲埠 海林 南江 东江 和合 平山 凉亭脚?【腊口镇】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41.5公里。
清时为十八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初,设浮石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分设浮翼、石帆2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2乡合并,仍称浮石乡。
1949年11月浮石乡政府建立,驻石帆村。
1950年8月撤销浮石乡。
分设石帆、浮翼2乡。
1952年4月大坑、坑口乡建立。
1956年4月大坑、坑口2乡并入浮翼乡。
1956年11月改称浮翼管理区。
1961年10月改称浮翼公社,同时将“翼”字改为“弋”。
1983年11月复称浮弋乡。
1993年8月撤浮弋乡置腊口镇。
镇政府驻龙山头村。
辖2个居民区 石帆同心 石帆振兴21个行政村 龙山头 腊口 坑口 上京 腊溪 张庄 平斜 大坑 北坑 浮戈 武垟 瑶均 陈山埠 青竹 高坟岗 石帆 虞宅 石塔 阳山 外垟 垟岙?【高湖镇】位于县政府驻地以北22.5公里。
清时属十二都,解放前称湖川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称高湖乡。
1956年春,与大云寺、旦头山2乡合并,改为高云山乡。
1958年改称高湖管理区,同时将大云寺、武池、下堡、项村等地划入东源乡。
1961年改名为高湖公社。
1983年复称高湖乡。
1992年良川乡并入。
1995年改为建制镇。
镇政府驻高湖村。
辖10个行政村 高湖 东三 西圩 桐川 角坑 坦头山 良川 内冯 外冯 五源山?【仁庄镇】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12公里。
清朝时称四都,民国时为四外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时属四外乡。
1955年析彭山、外垟、阮垟、半坑、金垟、仁庄等7个村另置仁庄乡。
1958年大田乡的冯垟、罗溪、林山等村划入,改为仁庄管理区。
1961年改为仁庄公社。
1992年仁庄、小令、吴岸、垟心4乡合并,成立仁庄乡。
1998年撤乡置镇。
镇政府驻仁庄村。
辖3个居民区 第一 第二 第三20个行政村 仁庄 新彭 冯垟 罗溪 林山 吴岸 雅林 八源 庄垟 塘古 横培 小令 石砻 南木宕 孙山 夏严 垟心 莲头 垟坑 东坪?【章村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42公里。
清时称十六都,解放前属章村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分设赵庄、章村、吴村3乡。
1955年重将赵庄、吴村2乡并入,仍称章村乡。
1958年改为章村管理区。
1961年改为章村公社。
1983年复改称章村乡。
1992年黄寮乡并入。
乡政府驻章村村。
辖16个行政村 章村 黄山头 颜宅 吴村 旺山 平塔 小砩 赵塘 新民 上寮 黄里 黄庄 黄寮 黄肚 竹章 王金【舒桥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38.5公里。
因据传说,舒桥最早的人由福建迁入,姓舒,并在双溪口兴建一座石板桥,得名“舒桥”。
清时为十七都,民国时称叶店乡。
1949年5月解放,建政为舒桥乡。
1958年改为舒桥管理区。
1961年改称舒桥公社。
1992年王岙乡并入。
乡政府驻舒桥村。
辖22个行政村 舒桥 章岙 交垟 罗西 古竹 古竹岙 高茂 根山 箬鸟 沙坑 西武头 阮坑 叶村 叶店 夫人山 陈山?大弄底 王岙 蔡坑 章巷 道彭 章杉【贵岙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北8公里。
原属温州管辖。
1948年1月划归青田。
1949年5月解放后,分设塘后、贵岙2乡。
1955年2乡合并(部分划入孙坑乡),仍称贵岙乡。
1958年改为贵岙管理区。
1961年为贵岙公社和孙坑公社。
1983年分设贵岙、孙坑2乡。
1992年6月孙坑乡并入。
乡政府驻贵岙村。
辖15个行政村 贵岙 下坑 小双坑 上贵 卓山 塘后 洪岩头 金菖罗 东山 孙坑 大双坑 呈山 下贵 黄山 荷金?【石溪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6.5公里。
清时属五都,民国时称五下乡。
1949年解放后,建政为石溪乡。
1952年分为石溪、国垟2乡。
1955年仍合为一乡。
1958年改为石溪管理区。
1961年称石溪公社。
1983年复称石溪乡。
乡政府驻石溪村。
辖8个行政村 石溪 吴山 金泉 黄山垄 国垟 张山 下坦 溪口?【小舟山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北12公里。
原属永嘉县黄坦乡。
1948年1月划入青田。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葵山、小舟山2乡。
1958年2乡合并,称为小舟山管理区。
1961年改为小舟山公社。
1983年改称小舟山乡。
乡政府驻小舟山村。
辖9个行政村 小舟山 郑山 葵山 丁坑 黄员平 新建 上山炉 西平 平峰降?【祯埠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31.5公里。
驻地祯埠村历来是一个大码头,来往的船只都在此逗留,由此得名。
清时为十四外都。
民国十九年(1930)后建祯埠乡。
1949年5月解放,建政时仍称祯埠乡。
1955年李村、锦水2乡并入,仍称祯埠乡。
1958年改为祯埠管理区。
1982年恢复原乡名。
乡政府驻小群村。
辖8个行政村 小群 马岭脚 王村 岭下 桢埠 兆庄 陈篆 锦水?【祯旺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37公里。
因驻地在祯旺村,故名祯旺。
清时属十五都,解放前为祯旺乡。
1949年解放后改建政仍称祯旺乡。
1955年吴畲乡并入。
1958年改为祯旺管理区。
1961年改为祯旺公社。
1983年复称祯旺乡。
乡政府驻桢旺村。
辖8个行政村 桢旺 吴宅 山寮 上垟 吴畲 陈须 谷甫 应章??【万山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以北22公里。
因地处群山之巅,云雾缭绕而得名。
1949年6月富源乡分为乌坭塘乡和富源乡。
1952年4月乌坭塘乡分为圩平乡和万山乡。
1956年4月日1日万山乡和圩平乡合并为万山乡。
乡政府驻孙窟村。
辖6个行政村 孙窟 乌泥塘 孙岸 陈吴了 光乍坑 万山?【黄垟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北18公里。
清时属十一都,民国时属富川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称黄垟乡。
1956年峰山乡并入,同时把上西坑和桥公2村划入万山乡。
将峰山乡的屋基村划入永嘉县上横乡,又将上横乡的底项、金龙、朱岩、五台山、尖背等5村划入,仍称黄垟乡。
1958年改称为黄垟管理区。
1961年改为黄垟公社。
1983年复称黄垟乡。
乡政府驻石坪川村。
辖8个行政村 石坪川 峰山 金坑 石坑岭 金坑口 外黄垟 底黄垟 底项【季宅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28公里。
清时属十二都,民国时称雁衢乡。
1949年解放后建政时仍称雁衢乡。
1951年为潘山、黄山2乡。
1957年2乡合并,驻地设在季宅村,改为季宅乡。
1958年又分为三房、黄放口2管理区。
1961年2管理区合并为季宅公社。
1982年复称季宅乡。
乡政府驻黄放口村。
辖6个行政村 黄放口 季宅 皇山 引坑 潘山 下庄?【海溪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34公里。
清时属十四都,解放前为海溪乡。
1949年解放后建政西园、正教寺2乡,将余山、李山、平山、横路等村划入东江乡。
1953年西园、正教寺2乡合并,仍称海溪乡。
1958年改为管理区。
1961年改为海溪公社。
1962年舒桥公社的南岭村并入。
1983复称海溪乡。
乡政府驻海溪村。
辖10个行政村 海溪 西园 黄畈 横树岗 石垟巷 乌楼 西坑边?马岙 大元 余山?【高市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20.5公里。
清时属十三都,解放前为高市乡。
1949年解放后建政时分别成立雄溪乡、高市乡和东源口乡。
1955年实行并乡时,除戈溪村划入芝溪乡外,将东源口、雄溪2乡并入高市乡。
1958年秋改为高市管理区。
1961年又改称高市公社。
1983年复称高市乡。
乡政府驻高市村。
辖9个行政村 高市 东源头 水碓基 东源口 西源 黄山 练岙 雄溪 洞背?【巨浦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以西21.5公里。
清时称七都,解放前为莒浦乡。
1949年5月解放后至1951年底未曾建政。
1952年成立西坑、徐山、城门、莒浦4个乡。
1956年将“莒”改为“巨”字。
1959年西坑、徐山2乡7个大队合并,称为上鸟管理区。
同时将城门、巨浦2乡8个大队合并,称为巨浦管理区。
1961年2管理区合并,成立巨浦公社。
1983年复称巨浦乡。
乡政府驻巨浦村。
辖11个行政村 巨浦 王谢 坑下 徐山 西坑 枫桥 驮垄 城门 范村 湖云 下湾?【万阜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34公里。
清时属九都,解放前称万阜乡,以驻地万阜村得名。
1949年5月解放后建立万阜、蒲州2乡。
1956年2乡合并仍称万阜乡。
1958年改为万阜管理区。
1961年改为万阜公社。
1983年复称万阜乡。
乡政府驻新庄村。
辖8个行政村 新庄 白岩前 垟斜 蒲州 富塘 云山背 万阜 柘垟?【汤垟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18公里。
清朝时称四都,民国时属四内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属吴岸乡。
西天坑等7个村由吴岸乡析出与西天乡的3个村合并成立汤垟乡,驻地在汤垟村(别名野客寮)。
1958年改为汤垟管理区。
1961年改为汤垟公社,驻地迁至洪口村,公社名称不变。
1983年复称汤垟乡。
乡政府驻洪口村。
辖7个行政村 洪口 汤垟 洋寮 干坑 小佐 西天 西天坑?【方山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以北13.5公里。
清朝时属二都,民国时为方山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分设方北和方南2个乡。
1956年2乡合并仍称方山乡。
1958年改为方山管理区。
1961年调整为方山公社。
1983年复称方山乡。
乡政府驻石前村。
辖11个行政村 石前 根头 周岙 裘山 垟塘 后金 马车坑 奎岩庄 邵山 龙现 松树下?【吴坑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北16.5公里。
属永嘉县黄坦乡。
1948年1月划归青田。
1949年5月解放建政为吴坑乡。
1958年改为吴坑管理区。
1961年调整为吴坑公社。
1983年复称吴坑乡。
乡政府驻吴坑村。
辖10个行政村 吴坑 石洞 平岩 泉城 大仁 章山 东溪 下垟 塘坑 平岸?【仁宫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11.5公里。
清时称六下都,民国时为六仁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时成立仁宫、彭湖、小奕3乡。
1956年彭湖、小奕2乡并入,称为仁宫乡。
1958年桃坳村划入,改名仁宫管理区。
1961年又划入孙山村,改为仁宫公社。
1983年改称仁宫乡。
乡政府驻仁宫村。
辖11个行政村 仁宫 桃坳 孙前 密溪 小奕 寺岙 朱山 大奕?钓滩 彭湖 红花?【章旦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
清时称三外都,民国时为三外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分设项元、外路、章旦3乡。
1955年项元、外路2乡并入,仍称章旦乡。
同年10月析出外路等村,另置城南乡。
1958年改为章旦管理区。
1961年周山大队划归阜山公社,同时改为章旦公社。
1983年改称章旦乡。
乡政府驻龟背。
辖8个行政村 章旦 歇马降 兰头 双垟 李黄 双旦 阿旦 朱坑下?【阜山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13公里。
清时称三内都,民国时为阜山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仍名阜山乡。
1953年分为阜东、阜西2乡。
1956年2乡合并,改为阜山集体农庄、1958年又改为阜山管理区。
1961年将章旦管理区的周山村划入,改为阜山公社。
1983年复称阜山乡。
乡政府驻阜山村。
辖21个行政村 阜山 坑边 岗下 前王 红富垟 安店 周宅?陈宅 岙底 朱岙 周山 双溪 龙隐村 岭峰 金竹垟?圳下?季山 垟坑 垟村 周村 周西坑?【岭根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37.5公里。
清时分属七、九两都,民国时称岭根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立岭根、林坑2乡。
1958年2乡合并,又将张岙乡的牛头村划入,改为岭根管理区。
1961年调整为岭根公社。
1983年改革者称岭根乡。
乡政府驻岭根村。
辖12个行政村 岭根 韩山 牛头 吴山埠 黄驮山 滩坑 小衙?铁沙济 外处基 驮田坪 石柱 林坑〖浮弋乡〗因驻地在浮弋村,故名浮弋公社。
清时为十六都,民国时称浮弋乡,解放后建政时属于浮石乡。
1955年与大坑、坑口2乡合并,仍称浮弋乡。
1958年改为浮弋管理区。
1961年调整为浮弋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腊口镇。
〖王岙乡〗清时称十七都,解放前为叶店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为王岙乡。
1955年曾并入舒桥乡。
1958年分出称王岙管理区。
1961年改为王岙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舒桥乡。
〖石帆乡〗清时称十八都,解放前为石帆乡。
解放后属于浮石乡。
1955年合作化时,由石帆、外垟、垟岙、石浦、塔山湾、高坟岗、陈山埠、瑶均、武溪、虞宅、黄山头、太保庙等地组成为石帆乡。
1958年改为石帆管理区。
1961年改称为石帆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舒桥镇。
〖黄寮乡〗清时属十六都,解放前为东山乡。
解放后建政时在黄寮村,称黄寮乡。
1952年全乡分为黄肚、黄寮,连云寺3乡。
1955年重将黄肚、连云寺2乡并入,仍称黄寮乡。
1958年为便得群众,驻地迁至坑垠村,改称坑垠管理区。
1961年又改称为黄寮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章村乡。
〖良川乡〗清时为十二都,解放前属湖川乡。
1949年解放后建政为康川乡。
1952年将万济、岭头、上黄、外黄、底坑等5村划出成立外黄乡。
1956年重将外黄乡并入。
1958年改为良川管理区。
1961年称职为良川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高湖镇。
〖平桥乡〗清时为十一都,民国时称富川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为平桥乡。
1956年春将底项村划入黄垟乡,将平桥、周庄、周济、平山、莲树坑5个村并入小源乡,撤销平桥乡。
同年科将原5个村从小源乡分出,重立平桥乡。
1958年改为平桥管理区。
1961年将平溪、西溪、驮龙3村划入,改称为平桥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东源镇。
〖东江乡〗清时为十四都,解放前属于海溪乡。
1949年5月解放仍属海溪乡。
1952年分出建立为东江乡。
1958年改为东江管理区。
1961年定名为东江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海口镇。
〖芝溪乡〗清时属十三都,解放前称芝溪乡属海口区。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仍为芝溪乡。
1958年11月成立芝溪管理区。
1961年改为芝溪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船寮镇。
〖石盖乡〗清时属十三都,解放前属芝溪乡。
1949年5月解放初属海口区的芝溪乡。
1952年另立石盖管理区。
1961年秋改为石盖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船寮镇。
〖大路乡〗清时为六上都,解放前称六上乡。
1942年6月22日日寇入侵该村时,当地群众激于义愤,奋起抗击,后曾一度改为忠义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为大路乡。
1955年和大垟、小金2小乡合并为大金乡。
1958年大垟、康畈2地划出,改为大路管理区。
1961年为大路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船寮镇。
〖孙坑乡〗驻地在孙坑村,得名。
民国时属温州管辖。
1948年1月与温溪同时划归青田。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时属塘后乡。
1955年由塘后乡划出,连同东山、叶坑、大双坑、下贵、呈山、后山、荷龙、黄山、金龙隆等村另设孙坑乡。
1958年改称孙坑管理区。
1961年为孙坑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贵岙乡。
〖东岸乡〗本乡大部分地区原属温州管辖。
1948年1月划归青田。
1949年解放后,成立周岙、东岸、沙埠3乡。
1958年3乡同时并入温溪管理区。
1960年7月沙埠、东岸及周岙乡部分由温溪划出,单独成立尹山头公社,驻地设在尹山头村。
1980年10月尹山头村划入温溪镇,公社驻地迁往东岸村,故名东岩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温溪镇。
〖港头乡〗清时为一都,解放前称港头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仍为洪头乡。
1958年改为港头管理区。
1961年秋又改称港头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温溪镇。
〖湖边乡〗清时为五都,民国时称湖边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成立白浦、湖边2乡。
1955年白浦乡撤销,将陈学、白浦、京岙、上岸等地划入,仍称湖边乡。
1958年改为湖边管理区。
1961年为湖边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鹤城镇。
〖金田乡〗清时称五都,解放前为五下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分陈山、仁塘湾2乡。
1958年仁塘湾乡合并,同时将贵岙公社的白岩后大队划入,改名陈山管理区。
1961年调整为陈山公社。
1981年地名普查时以行政区域与驻地名称不统一,故改为现名。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鹤城镇。
〖外旦乡〗清时称三外都,民国时属三外乡。
1949年5月解放,建政时属章旦乡。
1953年改属外路乡。
1955年由下郑、郑坑下、文头、外路、李山、大降后、朱坳、大丘、大路、金山下、上岙、水南、泥湾、石郭等村组成城南乡。
1956年将石郭、泥湾划归平演乡, 1958年改为管理区。
1961年改称城南公社。
1981年8月因重名以片村惯称改为外旦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鹤城镇。
〖前仓乡〗清时属一都,解放前称港口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分属圩仁、油竹、城南3乡。
1955年由洪山、平风寨、坦下、后山、鲍坦、山头、泥湾、圩仁、平演等村组成平演村乡。
1958年将魁市、石郭2村划入,改为平演管理区。
1961年改称平演公社,驻地在平演村。
1982年4月平演村划归鹤城镇,改为前仓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鹤城镇。
〖坑底乡〗清时称七都,民国时属妙厚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时为坑底乡。
1956年将李坑乡并入。
1958年为坑底管理区。
1961年改称坑底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张口乡〗清时称七都,民国时为妙厚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分设阜口、张岙、张口3乡。
1955年阜口、张岙2乡并入。
1958年改为张口管理区。
1961年改为张口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双垟乡〗清时分属三内都和七都。
解放前岭头、石门头、杨村、乌云山等地归北山乡,其余部分归阜山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分设双溪乡和周垟乡。
1956年2乡合并,各取一字称双垟乡。
1958年改为双垟管理区。
1961年又改名为双垟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油竹乡〗清时称二都,民国时为没竹乡。
1949年5月解放后由山口、油竹2乡建为竹山乡。
1952年分出,由油竹上村、油竹下村、下岙、赤岩、东堡、彭括、驮山、叶山、半坑、小口、秋炉坑等11个组成油竹乡。
1958年改为油竹管理区。
1961年调整为油竹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山口镇。
〖小令乡〗清时称四都,民国时属四外乡。
1949年解放后建政为孙山乡,驻地迁至小令。
1958年改为孙山管理区。
1961年改为孙山公社。
1981年改为小令公社。
1983年改为乡建制。
1992年并入仁庄镇。
〖吴岸乡〗清朝时称四都,民国时属四内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为吴岸乡。
1958年改为吴岩管理区。
1961年改为吴岸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仁庄镇。
〖垟心乡〗清朝时称四都,民国时属四内乡。
1949年5月解放后建政为垟心乡。
1954年并入仁庄乡。
1958年分出成立垟心管理区。
1961年改称为垟心公社。
1983年恢复乡建制。
1992年并入仁庄镇。
云南方山望江岭作文300字
今天,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方山。
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我们来到了传说中清爽宜人的方山。
那里有山林1.07万亩山主峰四方平正,宛若广阔的平台,所以取名方山。
山上,如织的松林,如吼的松涛,使人感到无比的心旷神怡。
其间有诸葛营、望江岭、七星桥等十三个景点。
我们先驱车来到诸葛营。
四周吹来的徐徐秋风,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抛在脑后。
我们观看着四周,各种各样的农家乐、民宅呈现在眼前。
他们的房屋上挂着牛头、虎头,还有各式各样的圆盘、四周墙上的壁画,体现了他们纯朴的民风;类似于板报的廊画,更体现了他们党的意识十分坚固,不可动摇
走了许久,我们来到了“量身门”,他不仅量身,而且还量心,许多同学都进去了,想试试,可是“谁能过”那道门只有邓淑文能过,其他人只能混个“魔鬼身材”。
12点整,饥肠辘辘的我们来到了餐馆。
因为我们是第一个进去的,所以我们被分到了一班,跟他们吃。
可我们进去一看,着实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地上铺满了松针,上面有碗筷,导游说让我们在这儿吃。
菜一上来,不到三秒钟时间,盘内的食物一扫而光,我边吃边想:大概奶奶那一辈人也是这样的吧
今天,我才体会到“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来历了。
我们路过松林的时候,正处正午,太阳正火辣呢
可一进松林,什么火辣,什么劳累,一举抛在脑后。
大家都一起拾松子,捡垃圾,即使再苦再累,我们也会会心一笑。
最后一站是雷达兵的营地,在表演的节目中,最精彩的应该是表演军姿,齐刷刷的动作,无人不惊叹;洪亮的口号,无人不佩服。
我们随导游去看所谓的雷达,它传递的光波速与光速相同,主要用来控制飞机用的。
我们满怀欣喜地回到家,在路上还回味着刚才的一幕幕。
此刻我的心情只能用一首清道光年间广南府训导王安延慕名游历方山之后作的《苴却怀古》来表达:绝塞蜻蛉汉著名,当年问路此南征。
荒营处处埋铜鼓,野菜家家种蔓菁。
天谴一江争险要,户存十马验兹生。
风流我欲瞻遗像,那得词堂似锦城
有浙江省青田的介绍没
请风景对
给2035年的鹤山作文
太鹤山是青田县家喻户晓最著名的山。
它座落在鹤城镇的北面,那里的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绿树成阴。
可美丽了
那里的石头奇形怪状,形态各异,千姿百态。
形状多得数也数不清。
太鹤山上有很多景点,有仙鹤、环翠寺、试剑石、鹤池……我最喜欢的是仙鹤。
仙鹤栩栩如生,有的张开翅膀展翅欲飞,有的抬起一只脚单脚独立,还有的抬起头来仰天长啸。
真漂亮呀
春天,太鹤山上的小草和它的朋友笋芽儿,一起从土地里钻了出来。
小鸟在美丽的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一位歌唱家在唱着优美的歌声在呼唤着万物。
秋天,太鹤山上的树木都变黄了,好像装上了金黄色的衣服。
落叶满天飞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自由地飞翔在大树下。
太鹤山是大自然赏赐给我们的宝藏,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