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恋爱中的诗句
1、一寸相万绪,人间没个处。
李冠《花》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击鼓》3、深知身在情长在。
——《暮秋独游曲江》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7、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木兰花》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9、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1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13、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鹧鸪天》14、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15、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虞美人》1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诉衷情》1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旧题苏武诗》18、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1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寄人》20、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1、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22、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江陵愁望有》2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24、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5、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
——《山亭柳》26、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2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2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八六子》30、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1、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3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新添声杨柳》3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3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题春绮遗像》35、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卜算子》36、一行写入相思传。
——《塞鸿秋》3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38、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39、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4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玉楼春》4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浪淘沙》4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43、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琴歌》44、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留别妻》45、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吟咏唱和》4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曹雪芹《枉凝眉》4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5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红豆词》5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5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53、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其三》5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56、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千秋岁》5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5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踏莎行》5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6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秋风词》6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鹧鸪天》6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6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秋风词》6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65、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室思》66、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台湾竹枝词》67、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鹧鸪天》6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69、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应天长》70、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7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7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关于爱情的唯美句子,列如“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这样的古风较浓的句子。
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是年少,韶华倾负。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主席有一首写三达白骨精的诗,是什么/
在中国文化传播史上,诗词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
中国是诗的国度,数千年来,诗人们创造出无数美不胜收、传诵千古的诗歌。
中国古代的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形式。
中国最早的诗歌先后有四言、五言、七言、骚体等,其中又分古诗、律诗、绝句等。
诗歌到了唐朝发展为鼎盛时期;唐朝以后,又以宋词、元曲等韵文形式出现。
无论是哪种形式,诗歌中总离不开动物的形象。
换句话说,借用各种动物形象,是诗人咏志抒怀的一种非常得体的形式。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约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成书,共收作品305篇,其中大部分为民间歌谣。
这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古代我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些诗歌中,就不乏运用动物形象的作品和语句。
众所周知的《诗经》的开篇便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成了恋人的象征。
《诗经》中还有许多诗是以动物冠名的,如《硕鼠》、《鸡鸣》等等。
在《中国历代诗歌选》[i]所收的《诗经》39首诗歌中,共有31首直接谈到了动物(间接涉及动物的如“车”、“狩猎”等不计在内),占所选诗篇的80%。
诗中所涉及的动物有马、牛、羊、鸡、鸠、鼠、熊罴、蚕、蟋蟀、狐狸、鸱鸮 (猫头鹰)、蠨蛸(喜蛛)、鱼、燕等。
有些动物在一首诗里多次出现。
如果说《诗经》中的大部分诗为民间诗人所作,其间所用动物形象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那么先秦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在其诗作中所运用的动物形象就与民歌中的动物有所不同了。
例如,屈原在其代表作《离骚》中,就使用了这样一些动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等等。
在屈原的诗作中,还有这样的名句:“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见《涉江》)。
在这两名诗中竟写出了鸾、凤、燕、雀、乌、鹊6种鸟。
在两汉乐府中,运用动物形象的诗句更多。
在长诗《焦仲卿妻》中,利用孔雀和鸳鸯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而其开头便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其结尾则是:“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在《古诗十五从军征》中,有“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的语句。
在《江南》一诗中,专门刻画了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场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短短的7句诗中,竟有5句是写鱼的。
在这一时期中,与动物有关的著名诗句还有:“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古诗步出城东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行行重行行》)等。
在历史人物曹操仅存的二十几首诗中,运用动物形象的不在少数,如《龟虽寿》里,就写了3种动物:“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他的诗篇里,还有这样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蒿里行》)“熊罴对我尊,虎豹夹路啼。
”(《苦寒行》)我们再看看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句。
李白的名句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下江陵》)“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长干行》)而在著名的《蜀道难》一诗中,竟有“鱼凫”、“鸟道”、“六龙”、“黄鹤”、“猿猱”、“悲鸟”、“子规”、“狼与豺”、“猛虎”、“长蛇”10处动物形象。
诗人杜甫的诗句中,动物形象更多,著名的诗句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佳人》)“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呼风》)“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寄韩谏议注》)“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
”(《古柏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白居易的长诗最有名,他为后人留下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等,为后人所经常吟诵。
各种动物形象,在他们及其他唐代诗人的诗句中到处可见,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引用了。
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宋词中动物形象也随处可见,如著名词人欧阳修就写过这样的词句:“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阮郎归》)在这首词里,作者一连写了3种动物:马、蝴蝶、双燕。
大词人苏轼为后人留下了这样一些名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蝶恋花》)“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在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有这样的词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辛弃疾在一首词中竟然写进三种动物:“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在他的另一首词中,也有三种动物:“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元代盛行散曲,它是韵文的新兴形式。
诗人在散曲中仍然离不开对动物形象的使用。
这里仅举马致远的《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的一首小令,竟有两种(昏鸦和瘦马)动物形象。
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古代诗人的作品。
其实,当代诗人在其作品中也同样使用动物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里我们仅以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为例。
早在1925年毛泽东写的第一首《沁园春·长沙》中就有这样的词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含有动物形象,如:“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菩萨蛮·黄鹤楼》)“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忆秦娥·娄山关》)“快马加鞭未下鞍。
”“万马战犹酣。
”(《十六字令三首》)“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唱雄鸡天下白。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温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七律·冬云》)“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到处莺歌燕舞。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描写公鸡的诗句
(1)大公鸡身上长满油亮的花羽毛,像披着一件锦衣似的,它叫起来:“喔枣喔!”那威武的样子,确实像个“金号手”。
(2)白公鸡竖着鸡冠怒气冲冲地扇着翅膀,伸着长长的脖子箭似的向前冲去。
突然,怪叫一声,弓着腰,脖子上的毛像扇子一样散开了,腾空而起向花公鸡扑去。
(3)黄公鸡昂首曲颈,正在引吭(háng)高歌,犹如一位初次登台的男高音歌唱家,神采飞扬。
(4)两只公鸡展开双翅,伸长脖子,脖子上的羽毛直立起来,好像古代战士们手中的盾牌。
它们都是怒目圆睁,瞧着对方,头不停地抖动着,时而伏地,时而抬起,身子还随着对方不停地转来转去,它们都在寻找进攻的机会。
(5)好漂亮的大公鸡
它浑身通红,脖子上的羽毛金灿灿的,像是耀眼的锦缎,又像是火红的朝霞;鸡冠子高高的,眼睛亮亮的,多威风啊
(6)我家院子里有一只神气的大公鸡,它又高又大,它穿着一身漂亮的花衣服。
它有一双圆圆的眼睛,长着尖尖的嘴巴,头顶上长着一个火红的鸡冠,特别引人注目。
形容悲凉的诗句有哪些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猛虎行 汉无名氏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
兔 李峤 上蔡应初击,平风远不稀。
目随槐叶长,形逐桂条飞。
汉月澄秋色,梁园映雪辉。
唯当感纯孝,郛郭引兵威。
虫豸诗·巴蛇 元稹 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
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
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
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
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
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
巴山昼昏黑,妖雾毒蒙蒙。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
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
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马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羊 李峤 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夜玉含星动,晨毡映雪开。
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
鸡 徐寅 名参十二宿,花入羽毛深。
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
峨冠装瑞玉,利爪削黄金。
徒有稻梁感,何由报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