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搬家的句子有哪些
[法]法布尔《昆虫记》——第十八篇《蟋蟀》居住在草的蟋蟀,差不多和一样有名气的。
它们在有数的几种模范式的昆虫中,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只占有这其中的一项,是不足以让它们成就如此大的名气的。
一位动物故事学家拉封丹,对于它只谈了简单的几句,仿佛并没有注意到这种小动物的天才与名气。
另外,还有一位法国寓言作家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故事,但是很可惜,太缺乏真实性和含蓄一些的幽默感。
而且,这位寓言作家在这个蟋蟀的故事中写到:蟋蟀并不满意,在叹息它自己的命运
事实可以证明,这是一个多么错误的观点。
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曾经亲自研究过蟋蟀,观察过它们的生活情况,哪怕仅仅是一点表面上的观察与研究,都会感觉到蟋蟀对于自己的住所,以及它们天生的歌唱才能,是非常满意而又愉快的。
是的,这两点所给它们带来的名气真的足以让它们感到庆幸了。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处,他承认了蟋蟀的这种满足感。
他写到: “我的舒适的小家庭,是个快乐的地方, 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 在我的一位朋友所做的一首诗中,给了我另一种感觉。
我觉得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更具有真实性,更加有力地表现出蟋蟀对于生活的热爱。
下面就是我的朋友写的这首诗: 曾经有个故事是讲述动物的, 一只可怜的蟋蟀跑出来, 到它的门边, 在金黄色的阳光下取暖, 看见了一只趾高气扬的蝴蝶儿。
她飞舞着, 后面拖着那骄傲的尾巴, 半月形的兰色花纹, 轻轻快快地排成长列, 深黄的星点与黑色的长带, 骄傲的飞行者轻轻地拂过。
隐士说道:飞走吧, 整天到你们的花里去徘徊吧, 不论菊花白, 玫瑰红, 都不足与我低凹的家庭相比。
突然, 来了一阵风暴, 雨水擒住了飞行者, 她的破碎的丝绒衣服上染上了污点儿, 她的翅膀被涂满了烂泥。
蟋蟀藏匿着, 淋不到雨, 用冷静的眼睛看着, 发出歌声。
风暴的威严对于它毫不相关, 狂风暴雨从它的身边无碍地过去。
远离这世界吧
不要过分享受它的快乐与繁华, 一个低凹的家庭, 安逸而宁静, 至少可以给你以不须忧虑的时光。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认识一下可爱的蟋蟀了。
我经常可以在蟋蟀住宅的门口看到它们正在卷动着它们的触须,以便使它们的身体的前面能够凉快一些,后面能更加暖和一些。
它们一点儿也不妒嫉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各种各样的花蝴蝶。
相反的,蟋蟀反倒有些怜惜它们了。
它们的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一样,那种有家庭的人,能体会到有家的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时,都会流露出一样的怜悯之情。
蟋蟀也从来不诉苦、不悲观,它一向是很乐观的、很积极向上的,它对于自己拥有的房屋,以及它的那把简单的小提琴,都相当的满意和欣慰。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蟋蟀是个地道正宗的哲学家。
它似乎清楚地懂得世间万事的虚无漂渺,并且还能够感觉到那种躲避开盲目地、疯狂地追求快乐的人的扰乱的好处。
对了,这样来描写我们的蟋蟀,无论如何,总应该是正确的。
不过,仍然需要用几行文字,以便把蟋蟀的优点公之于众。
自从那个动物故事学家拉封丹,忽略了它们以后,蟋蟀已经等待了很长的时间了,等待着人们对它加以描述,加以介绍,加以重视。
它们的朋友——人类忽略了它们。
对于我,一个自然学者而言,前面提到的两篇寓言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乃是蟋蟀的窠穴,教训便建筑这在上面。
寓言作家在诗中谈到了蟋蟀的舒适的隐居地点;而拉封丹,也赞美了它的在他看来是低下的家庭。
所以,从这一点讲,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毫无疑问,就是蟋蟀的住宅。
它的住宅,甚至吸引了诗人的目光来观察它们,尽管他们常常很少能做注意到真正存在的事物。
确实,在建造窠穴以及家庭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的了。
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固定的家庭,这也算是它辛苦工作的一种报酬吧
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它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
因此,它们的隐避场所得来的方便,在放弃它的时候,也并不会觉得可惜。
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
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做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有很多的昆虫,它们长期在埋伏地点伏着,等待着时机,以捕获自己等待已久的猎物。
例如,虎甲虫。
它常常挖掘出一个垂直的洞,然后,利用它自己平坦的、青铜颜色的小脑袋,塞住它的洞口。
如果一旦有其它种类的昆虫涉足到这个具有迷惑性的、诱捕它们的大门上时,那么,虎甲虫就会立刻行动,毫不留情地掀起门的一面来捕捉它。
于是,这位很不走运的过客,就这样落入虎甲虫精心伪装起来的陷阱里,不见踪影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蚁狮。
它会在沙子上面,做成一个倾斜的隧道。
这里的牺牲者是蚂蚁。
蚂蚁一旦误入歧途,便会从这个斜坡上不由自主地滑下去,然后,马上就会被一阵乱石击死。
这条隧道中守候猎物的猎者,把颈部做成了一种石弩。
但是,上面提到的例子统统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避难所或是陷阱而已,实在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经过辛辛苦苦的劳作构造出的家,昆虫住在里面,无论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春天,或者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冬令时节,都让昆虫无比地依赖,不想迁移到其它的任何地方去居住。
这样一个真正的居住之所,是为了安全以及舒适而建筑的,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的,而并不是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家是为了狩猎而建的。
或是所谓的“育儿院”之类的延期行为。
那么,只有蟋蟀的家是为了安全和温馨而建造的了。
在一些有阳光的草坡上,蟋蟀就是这个隐逸者的场院的所有者。
正当其它的或许正在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是卧在露天地里,或许是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的昆虫正为没有一个稳定的家庭而烦恼时,蟋蟀却成了大自然中的一个拥有固定居所的优越的居民。
由此可见,它是有远见意识的。
要想做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不过,现在对于蟋蟀、兔子,最后是人类,已经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了。
在与我的住地相距不太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的,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被修整过。
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
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更聪明一些。
如果,有些地方没有任何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所有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更聪明得多。
在选择住所时,它常常轻视那些偶然碰到的以天然的隐避场所为家的种类。
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
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
凡是这样的地方。
都被视为佳地,要优先考虑选取。
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而成的洞穴,因为,这些洞都不合适,而且它们都建造得十分草率,没有安全保障。
有时,其它条件也很差。
总之这种洞不是首选对象。
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点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
除去人类以外,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高超。
即便是人类,在混合沙石与灰泥使之凝固,以及用粘土涂抹墙壁的方法尚未发明之前,也不过是以岩洞为隐避场所,和野兽进行战斗和大自然进行博击。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种非常特殊的本能,大自然单单把它赋予了这种动物呢
最为低下的动物,但却可以居住得非常完美和舒适。
它拥有自己的一个家,有很多被文明的人类所不知晓的优点: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躺避隐藏的场所;它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同时,在属于它自己的家的附近地区,谁都不可能居住下来,成为它们的邻居。
除了我们人类以外,没有谁可以与蟋蟀相比。
令人感到不解和迷惑的是,这样一种小动物,它怎么会拥有这样的才能呢
难道说,大自然偏向它们,赐予了它们某种特别的工具吗
当然,答案是否定的。
蟋蟀,它可不是什么掘凿技术方面的一流专家。
实际上,人们也仅仅是因为看到蟋蟀工作时的工具非常柔弱,所以才对蟋蟀有这样的工作结果,建造出这样的住宅感到十分惊奇的。
那么,是不是因为蟋蟀的皮肤过于柔嫩,经不起风雨的考验,才需要这样一个稳固的住宅呢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因为,在它的同类兄弟姐妹中,也有和它一样,有柔美的、感觉十分灵敏的皮肤,但是,它们并不害怕在露天底下呆着,并不怕暴露于大自然之中。
那么,它建筑它那平安舒适的住所的高超才能,是不是由于它的身体结构上的原因呢
它到底有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的特殊器官呢
答案又是否定的。
在我住所的附近地区,分别生活着三种不同的蟋蟀。
这三种蟋蟀,无论是外表、颜色,还是身体的构造,和一般田野里的蟋蟀是非常相像的。
在开始时,刚一看到它们,经常就把它们当成田野中的蟋蟀。
然而,就是这些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同类,竟然没有一个晓得究竟怎样才能为自己挖掘一个安全的住所。
其中,有一只身上长有斑点的蟋蟀,它只是把家安置在潮湿地方的草堆里边;还有一只十分孤独的蟋蟀,它自个儿在园丁们翻土时弄起的土块上,寂寞地跳来跳去,像一个流浪汉一样;而更有甚者,如波尔多蟋蟀,甚至毫无顾忌,毫不恐惧地闯到了我们的屋子里来,真是不请自来的客人,不顾主人的意愿。
从八月份到九月份,它独自呆在那些既昏暗又特别寒冷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唱着歌。
如果再继续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些问题,将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那些问题的答案统统都是否定的。
蟋蟀自然形成的本能,从来也不为我们提供有关答案的原因所在。
如果寄希望于从蟋蟀的体态,身体结构,或是工作时所利用的工具上来寻找答案,来解释那些答案,同样是不可能的。
长在昆虫身上的所有的东西,没有什么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满意的解释与答案,或者是能够让我们知晓一些原因,给不了我们任何有力的帮助。
在这四种相互类似的蟋蟀中,只有一种能够挖掘洞穴。
于是,我们可以得知,蟋蟀本能的由来,我们尚不可得知。
难道会有谁不晓得蟋蟀的家吗
哪一个人在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没有到过这位隐士的房屋之前去观察过呢
无论你是怎样的小心,脚步是如何地轻巧,这个小小的动物总能发觉,总能感觉到你的来访。
然后,它立刻警觉起来,并且有所反映,马上躲到更加隐避的地方去。
而当你好不容易才接近这些动物的定居地时,此时此刻,这座住宅的门前已经是空空如也了,很让人失望。
我想,凡是有过如此经历的人,谁都会知道,如何把这些隐匿者从躲藏处诱惑出来的方法。
你可以拿起一根草,把它放到蟋蟀的洞穴里去,轻轻地转动几下。
这样一来,小蟋蟀肯定会认为地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这只已经被搔痒了,而且已经有些恼怒了的蟋蟀,将从后面的房间跑上来。
然后,停留在过道中,迟疑着,同时,鼓动着它的细细的触须认真而警觉地打探着外面的一切动静。
然后,它才渐渐地跑到有亮光的地方来,只要这个小东西一跑到外面来,便是自投罗网,很容易就会被人捉到。
因为,前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经把我们这只可怜的小动物的简单的小小头脑给弄迷糊了,毕竞它的智力水平是何等低下啊
假如这一次,小蟋蟀逃脱掉了,那么,它将会很疑虑,很机警,时刻提高它的警惕性,不肯再轻易地冒险,从躲避的地方跑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选择其它的应付手段了。
比如,你可以利用一杯水,把蟋蟀从洞穴中冲出来。
想起我们的孩童时代,那个时候真的是值得人怀念与羡慕。
我们跑到草地里去,到处捉拿蟋蟀这种昆虫。
捉到以后,就把它们带回家里。
就把它们放在笼子里供养。
采来一些新鲜的莴苣叶子来养活它们。
这真是一种莫大的童趣啊
现在,回过头来谈谈我这里的情况吧。
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它们,我到处搜寻着它们的窠穴。
孩童时代发生的事情,就仿佛昨天刚刚发生过一般。
当我的另一个小同伴——小保罗——一个在利用草须方面,可以称为专家级的孩子,在很长时间地实施他的战略战术之后,忽然,他十分激动而兴奋地叫起来:“我捉住它了
我捉住它了
一只可爱的小蟋蟀
” “动作快一点儿,”我对小保罗说道,“我这里有一个袋子。
我的小战俘,你快快跳进去吧,你可以在袋子里面安心居住。
里面有充足的饮食。
不过,有个条件,那就是,你可一定不要让我们失望啊
你一定要赶快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一些我们渴望知道而且正在苦苦寻觅的答案。
而这些事情中,需要你做的头一件便是:把你的家给我看一看。
”二、它的住屋 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不注意的话,就会不为人知地隐藏着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
在这里,即便是下了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的。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有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隧道按照地形的情况和性质,或是弯曲,或是垂直。
差不多如同定律一样,总是要有一叶草把这间住屋半遮掩起来,其作用是很明显的,如同一所罩壁一样,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避在黑暗之中。
蟋蟀在出来吃周围的青草的时候,决不会去碰一下这一片草。
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很宽敝。
这里就是它们的一座平台,每当四周的事物都很宁静的时候,蟋蟀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了。
多么温馨的促夏消暑音乐啊
屋子的内部并不奢华,有暴露的,但是并不粗糙的墙。
房子的住户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去修整太粗糙的地方。
隧道的底部就是卧室,这里比别的地方修饰的略微精细些,并且宽敞些。
大体上说,这是个很简单的住所,非常清洁,也不潮湿,一切都符合卫生标准。
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我们考虑到蟋蟀用来掘土的工具十分简单,那么可以说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了。
如果想要知道它是怎样做的,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大的工程的,我们一定要回溯到蟋蟀刚刚下卵的时候。
蟋蟀像黑螽斯一样,只把卵产在土里,深约四分之三寸,它把它们排列成群,总数大约有五百到六百个。
这卵真是一种惊人的机器。
孵化以后,它看起来很像一只灰白色的长瓶子,瓶顶上有一个因而整齐的孔。
孔边上有一顶小帽子,像一个盖子一样。
去掉盖子的原因,并不是蛴螬在里面不停地冲撞,把盖子弄破了,而是因为有一种环绕着的线——一种抵抗力很弱的线,它自己会自动裂开。
卵产下两个星期以后,前端出现两个大的蛴螬,是一个呆在襁褓中的蛴螬,穿着紧紧的衣服,还不能完全辨别出来。
你应当记得,螽斯也以同样的方法孵化,当它来到地面上时,也一样穿着一件保护身体的紧紧的外衣。
蟋蟀和螽斯是同类动物,虽然事实上并不需要,但它也穿着一件同样的制服。
螽斯的卵留在地下有八个月之久,它要想从地底下出来必须同已经变硬了的土壤搏斗一番,因此需要一件长衣保护它的长腿。
但是蟋蟀整体上比较短粗,而且卵在地下也不过几天,它出来时无非只要穿过粉状的泥土就可以了。
用不着和土地相抗挣。
因为这些理由,它不需要外衣,于是它就把这件外衣抛弃在后面的壳里了。
当它脱去襁褓时,蟋蟀的身体差不多完全是灰白色的,它开始和眼前的泥土战斗了。
它用它的大腮将一些毫无抵抗力的泥土咬出来,然后把它们打扫在一旁或干脆踢到后面去,它很快就可以在土面上享受着阳光,并冒着和它的同类相冲突的危险开始生活,它是这样弱小的一个可怜虫,还没有跳蚤大呢
二十四小时以后,它变成了一个小黑虫,这时它的黑檀色足以和发育完全的蟋蟀相媲美,它全部的灰白色到最后只留下来一条围绕着胸部的白肩带,它身上生有两个黑色的点。
在这两点中上面的一点,就在长瓶的头上,你可以看见一条环绕着的,薄薄的、突起的线。
壳子将来就在这条线上裂开。
因为卵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见这个小动物身上长着的节。
现在是应该注意的时候了,特别是在早上的时候。
好运气是关爱带来的,如果我们不断地到卵旁边去看,我们会得到报酬的。
在突起的线的四周,壳的抵抗力会渐渐消失,卵的一端逐渐分裂开,被里面的小动物的头部锥动,它升起来,落在一旁,像小香水瓶的盖子一样,战俘就从瓶子里跳了出来。
当它出去以后,卵壳还是长形的,光滑、完整、洁白,馆子似的盖子挂在口上的一端。
鸡卵破裂,就是小鸡用嘴尖上的小硬瘤撞破的;蟋蟀的卵做得更加巧妙,和象牙盒子相似,能把盖子打开。
它的头顶,已经足可以做这件工作了。
我们上面说过,盖子去掉以后,一个幼小的蟋蟀跳出来,这句话还不十分精确。
它是非常灵敏和活泼的,不时用长的而且经常颤动的触须打探四周发生的情况,并且很性急地跑来跳去。
当有一天,它长胖了,不能如此放肆了,那才真有些滑稽呢
现在我们要看一看母蟋蟀为什么要产下这么多的卵。
这是因为多数的小动物是要被处以死刑的。
它们常遭到别的动物大量的残忍的大屠杀,特别是小形的灰螅蜴和蚂蚁的杀害。
蚂蚁这种讨厌的流寇,常常不留一只蟋蟀在我们的花园里。
它一口就能咬住这可怜的小动物,然后狼吞虎咽地将它们吞咽下去。
唉,这个可恨的恶人,请想想看,我们还将蚂蚁放在比较高级的昆虫当中,还为它写了很多的书,更对它大加赞美。
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自然学者对它们很推祟,而且其名誉日益增加。
这样看来,动物和人一样,引起人们注意的最绝妙的方法,就是损害别人。
那些从事十分有益处的清洁工作的甲虫,并不能引来人们的注意与称赞,甚至无人去理睬它们;而吃人血的蚊虫,却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同时人们也知道那些带着毒剑,暴躁而又虚夸的黄蜂,以及专做坏事的蚂蚁。
后者在我们南方的村庄中,常常会跑到人们的家里面弄坏椽子,而且它们在做这些坏事时,还像品尝无花果一样高兴。
我花园里的蟋蟀,已经完全被蚂蚁残杀殆尽,这就使得我不得不跑到外面的地方去寻找它们。
八月里在落叶下,那里的草还没有完全被太阳晒枯干,我看到幼小的蟋蟀,已经长得比较大了,全身已经都是黑色了,白肩带的痕迹一点也没有存留下来,在这个时期,它的生活是流浪式的,一片枯叶,一块扁石头,已经足够它去应付大千世界中的一些事情了。
许多从蚂蚁口中逃脱而残生的蟋蟀,现在又作了黄蜂的牺牲品。
它们猎取这些旅行者,然后把它们埋在地下。
其实只要蟋蟀提前几个星期做好防护工作,它们就没有这种危险了。
但是它们从来也没想到过这点,总是死守着旧习惯,仿佛视死如归的样子。
一直要到十月末,寒气开始袭人时,蟋蟀才开始动手建造自己的巢穴。
如果以我们对养在笼子里的蟋蟀的观察来判断,这项工作是很简单的。
挖穴并不在裸露的地面上进行,而是常常在莴苣叶——残留下来的食物——掩盖的地点。
或者是其它的能代替草叶的东西,似乎为了使它的住宅秘密起见,这些掩盖物是不可缺少的。
这位矿工用它的前足扒着土地,并用大腮的钳子,咬去较大的石块。
我看到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蹬踏着土地,后腿上长有两排锯齿式的东西。
同时,我也看到它清扫尘土将其推到后面,把它倾斜地铺开。
这样,就可以知道蟋蟀挖掘巢穴的全部方法了。
工作开始做的很快。
在我笼子里的土中,它钻在下面一呆就是两个小时,而且隔一小会儿,它就会到进出口的地方来。
但是它常常是向着后面的,不停地打扫着尘土。
如果它感到劳累了,它可以在还没完成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特别无力地摆动,一副倦怠的样子。
不久它又钻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劳作。
后来,休息的时间渐渐加长,这使我感到有些不耐烦了。
这项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已经完成了。
洞口已经有两寸多深了,足够满足一时之需。
余下的事情,可以慢慢地做,今天做一点,明天再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蟋蟀身体的长大而加大加深。
如果冬天的天气比较暖和,太阳照射到住宅的门口,仍然还可以看见蟋蟀从洞穴里面抛散出泥土来。
在春天尽情享乐的天气里,这住宅的修理工作仍然继续不已。
改良和装饰的工作,总是经常地不停歇地在做着,直到主人死去。
四月的月底,蟋蟀开始唱歌,最初是一种生疏而又羞涩的独唱,不久,就合成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奏乐,每块泥土都夸赞它是非常善于演奏动听的音乐的乐者。
我乐意将它置于春天的歌唱者之魁首。
在我们的荒废了的土地上,在百里香和欧薄荷繁盛的开花时节,百灵鸟如火箭般飞起来,打开喉咙纵情歌唱,将优美的歌声,从天空散布到地上。
而呆在下面的蟋蟀,它们也禁不住吸引,放声高歌一曲,以求与相知者相应和。
它们的歌声单调而又无艺术感,但它的这种艺术感和它生命复苏的单调喜悦相协调,这是一种警醒的歌颂,为萌芽的种子和初生的叶片所了解、所体味。
对于这种二人合奏的乐曲,我们应该判定蟋蟀是优秀中的胜者。
它的数目和不间断的音节足以使它当之无愧。
百灵鸟的歌声停止以后,在这些田野上,生长着青灰色的欧薄荷,这些在日光下摇摆着芳香的批评家,仍然能够享受到这样朴实的歌唱家的一曲赞美之歌,从而伴它们度过每一刻寂寞的时光。
多么有益的伴侣啊
它给大自然以美好的回报。
三、它的乐器 为了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很坦率地对蟋蟀说道:“把你的乐器给我们看看。
”像各种有价值的东西一样,它是非常简单的。
它和螽斯的乐器很相像,根据同样的原理,它不过是一只弓,弓上有一只钩子,以及一种振动膜。
右翼鞘遮盖着左翼鞘,差不多完全遮盖着,只除去后面和转折包在体侧的一部分,这种样式和我们原先看到的蚱蜢、螽斯,及其同类相反。
蟋蟀是右边的盖着左边的,而蚱蜢等,是左边的盖着右边的。
两个翼鞘的构造是完全一样的。
故乡练习题及答案
9 故 乡 【基础练习】一、选出下列各组中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萧索(sù) 阴晦(huì) 篷隙(xì) 寓所(yù)B.刺猹(zhā) 闰土(rùn) 祭器(jì) 獾猪(huān)C.鹁鸪(ɡū) 玲俐(línɡ) 潮汛(xùn) 脚踝(huái)D.鄙夷(bǐ) 嗤笑(chī) 愕然(è) 髀间(bì)二、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A.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 )B.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C.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 )D.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 )三、结合句意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 )2)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 )【综合练习】四、阅读理解。
1.课文中说闰土“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那么记忆上的闰土是怎样的?请说说使闰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作者对中年闰土进行了哪些描写?举例说明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为什么“打寒噤”?“厚障壁”指什么?这样的比喻表现“我”怎样的心情?4.20余年之后,闰土见到童年的好友“我”时,应该是“欢喜”的,为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探究练习】 《故乡》的结尾写“我”及宏儿均已离开故乡,而宏儿还在想念水生,如果宏儿在1949年回到故乡会怎样?发挥想像,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9 故 乡一、D 二、A.比喻 B.比喻 C.借代 D.比拟、夸张三、1.看不起 2.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四、1.身材是现在的一半,手红活圆实,脸是紫色的圆脸,头上一顶小毡帽,颈上是明晃晃的银项圈。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2.外貌语言、神态、动作。
如“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3.因为两颗心灵被“老爷”这个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
“厚障壁”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表现我失望、痛苦的心理。
4.20多年贫困生活,使闰土感到痛苦、难堪和自卑。
昆虫记读后感之泥水匠蜂
1、这篇文章读之新鲜舒心,生动活泼,这与作者善用拟人化手法、语言饶有趣味不无关系。
比如说“舍腰蜂不用敲开人们的大们,询问一正在主人是否同意它们和大家同住在一个屋檐正在,便自作主张,举家迁移进来,冲击并且定居正在来享受生活”,这是使用了一连串人物动作的语言词语来描写舍腰蜂搬家的过程,显得意趣盎然。
作者还用“小客人、小家伙、小傻瓜”这样本来是称呼人的昵称来称呼舍腰蜂,读起来必然另有一番情味;另外文章中作者对于舍腰蜂心理活动的描写也很精彩,揣测多次使用描写人物心理的词如“吃惊、诧异、着急、不知所错之类的失意的表情”等等,这样使其具有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让人感觉是在和它平等对话,觉得现时接近了距离,好像能感觉到舍腰蜂的心理活动一样,这样的对昆虫进行心理活到的描写的很生动。
泥水匠蜂——舍腰蜂:它喜欢把巢盖在烟囱里(底下必须有火炉,因为泥水匠蜂怕冷)。
就连这个家的主人都注意不到它(它还是个异常安静的小昆虫)。
可是法布尔却连它的房子的结构,样式以及它每一天的行踪都描述的一清二楚,而且还说每个泥水匠蜂的巢都不一样(可见他这样观察了多少次)
而且法布尔为了研究更多的昆虫,成功爬上了冯杜山(法国最高的山之一,难以攀爬却风景优美)34次
以至于我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个感想就是:法布尔太辛苦了,但是为了再看一下(何止一下)他所喜爱的昆虫们,还是那么努力着。
我们丰衣足食,也不用向法布尔那样辛苦,那为什么我们还没有他努力呢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又生动让我了解了舍腰蜂且感想深刻。
父亲挑书 阅读答案
1 开篇点题,前后呼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 不能去掉呗,有了前面的修饰语才更能突现出父亲沉稳的性格3 夸张,体现出父亲对作者所寄予的希望4 当然不是书,是父亲对子女的爱以及希望
描写“打扫卫生”的句子有哪些
散文标题的作用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4、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如何分析散文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题目在所有的文章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散文作品自然也不例外。
甚至,因为散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典雅,韵味无穷,其标题内涵一般比较丰富,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无论是品读散文还是写作散文,都需要特别关注标题的作用。
那么,散文标题在文章中有何作用,以及如何把握散文标题解答试题呢
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任林举《岳桦》(全国卷2)、楚岩《老屋》(天津卷)、和谷《司马祠》(北京卷)、《画家黄永厚》(江苏卷)等,这些作品,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
阅读中我们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
雷抒雁《彩色的荒漠》(全国卷1)、杨振声《书房的窗子》(湖北卷)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
阅读中,我们更要注意通过对象前面的修饰语,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含义,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林斤澜《春声和春深》(上海卷)这类的标题则属于关系命题,阅读时我们应该从二者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推敲和理解。
从而真正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例1《云南看云》(片段)③云南的云给人的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的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
……④近两个月来本市连续的警报,城中二十万市民,无一不早早的就跑到郊外去,向天空把一个颈脖昂酸,无一人不看到过几片天空飘动的浮云,仰望结果,不过增加了许多人对于财富得失的忧心罢了。
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给我们云南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
……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
……出路打算也都是只顾眼前。
大家眼前固然都有了出路,这个国家的明天,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
我们如真能够像卢先生那么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的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我以为这才像是一个艺术家最后的目的。
正因为这个民族是在求发展、求生存,战争已经三年,战争虽败北,虽死亡万千人民,牺牲无数财富,可并不气馁,相信坚持抗战必然翻身。
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壮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
我们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们要发展,要生存,还要为后来者设想,……分途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
【试题】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素朴、单纯。
云南的“云”的象征意义:始终坚守一个庄严伟大的理想——把个人的发展统一到国家民族发展的同一目标上:抗战必胜(抗战到底)。
【解析】第一问不难,据第3段第一句话即可得出;第二问象征意义要根据全文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概括。
重点在第四段,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我们在把握文章的写作对象及对象的特征,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加以整合。
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张炜《木车的激情》(浙江卷)、周劼人《寂静钱锺书》、张炜《耕作的诗人》(广东卷),这些标题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如“激情”“寂寞”,这是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我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而如“耕作”这样的动词,也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劳动的踏实、辛苦和苦苦追寻的感情,阅读时对“耕作”的含义和作者的感情自然也应该全面把握。
例2《耕作的诗人》(节选):①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
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想象他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
也许这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③……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
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只能如此。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
他在它们中间。
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
⑤托尔斯泰……是一个贵族,后来却越来越离不开土地。
于是,他的情感就更为朴实和扎实,精神与身体一样健康。
这就启示我们: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健康,一个写作者也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工作。
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分开。
偶有一点劳作,也像贵族对待乡下的粗粮一样,带出一份好奇和喜悦。
今天,也恰是这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
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⑥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溶解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非凡的发现。
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试题】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的耕作图长久地吸引了作者,他认为托尔斯泰与土地须叟不可分离的关系是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
②揭示文学创作与体验生活的关系,批判当下纤弱、虚假、远离生活的创作风气。
③耕作能给予我们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④高度礼赞了托尔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创造精神。
对他的写作态度和方式表示赞美。
【解析】本文始终围绕“耕作”二字描写托尔斯泰的,这两个字既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高度评价,应结合原文内容,从这两个方面作答。
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周国平《记住回家的路》(山东卷)、张笑天《上善若水》(江苏卷)等,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
理解前者,需联系定语“回家”,读出它的表层和深层含义,能更好地把握其哲理;理解后者,需进一步弄清此“水”的宽泛意义和具体环境,则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认识。
例3《上善若水》(片段):⑤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
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
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
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⑨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
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
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
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
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试题】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参考答案】①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②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③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解析】多层含义的探究,需要把握住作者写了哪几个侧面,文章重点的第⑤⑨段中透露出了相关的信息,结合着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们可以从都江堰本身、建造者以及历史上为都江堰尽力的人身上概括出相应的层义来。
4、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如课文《荷塘月色》,作者在月下绕着荷塘而行,围绕着荷塘和月色展开描写,其主体内容就是先写月光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以及荷塘的四周,使文章线索明确,结构清晰。
而09高考题中任林举《岳桦》(全国卷2)、楚岩《老屋》(天津卷)、杨振声《书房的窗子》(湖北卷),不仅点出文章写作的对象,而且标题同样具有文章线索的作用,在结构思路上也有着重要作用。
例4、《书房的窗子》(片段)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
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于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
一句话,它打通与你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
我独喜欢北窗。
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③……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
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
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
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
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
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
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
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
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试题】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试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解析】要了解某一对象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可以先看标题、开头和结尾,再看文章每段的大意。
本文以“书房的窗子”为题,自然紧扣窗子展开,而窗口,既是作者视力所及的范围,又是自己所思所感的起点,文章描述和思索的主要内容都与“窗子”有关。
因此,“窗子”(文中是“北窗”)就是“线索”。
同时,结构上,作者紧扣此线索,有条有理地展开了写作的内容,条理清晰。
(二)学以致用菜花孙犁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
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
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
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
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
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
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
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今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
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
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
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
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蜜蜂儿。
这也是一种菜花。
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
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
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
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
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
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地光明。
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
这是天赐之物。
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
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
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
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
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一九四六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
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
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
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
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
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
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
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幅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
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
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
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
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
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
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
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
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1988年5月2日灯下写讫【试题】阅读下面的一篇散文,回答文后1~2题:1、作者一共写了三种菜花,请分别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它们的特点。
2、本文以“菜花”为题,却写到了自己的父亲,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1、白菜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无香无味,色彩单调,耀眼光明萝卜菜花:白中带紫,清冷独秀油菜花:十里花香,蜂群轰鸣,一片金黄2、一是父亲的油菜田里开满了菜花,父亲死在油菜尚未结籽之时,故而自然联想到父亲。
二是父亲如同菜花一般,是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却也开出了自己的花,值得儿女尊敬。
记叙文阅读中常见题型之一,就是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常常用这样的形式提问:“为什么用这样的标题
”“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
”“可否替换一个标题
”学生常常会迷惘,这样的题目从何下手。
其实,这样的题型是有章可循的,标题无非有这样几个作用,通常两到三个作用组合。
我们来看:1、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
例:南京中考题《蔷薇几度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蔷薇花”象征了老人淡然、不强求的品质。
《不要让一粒沙成为你的阻碍》,标题运用的比喻的手法,把小困难比作“一粒沙”。
《那扇门》,标题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指生活中的“门”,又指孩子的“心门”。
2、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
例:鲁迅《一件小事》,标题交代文章写作内容——一件小事。
3、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
例:胡适《我的母亲》,标题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我的母亲。
4、交代写作顺序。
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交代文章写作顺序——空间顺序。
5、交代文章主题、情感。
例: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标题交代文章表达的情感——对爸爸妈妈的热爱。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例:位梦华《旅鼠之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7、是文章行文的线索。
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以花开花落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