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希伯来格言

最复杂的问题莫过于让一切变得简单。

希伯来语翻译。

达芬奇语录

【可9:24】我信

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林后3:4】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

【林后5:7】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

【加3:7】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提前1:5】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这爱是从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生出来的。

【来3:14】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

【来6:12】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

【来12:2】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雅1:6】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

【雅2:17】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雅2:22】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

【雅2:26】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彼前1:7】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彼前5:8】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它。

【约壹5:4】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

【罗10:9】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

经上说:“凡信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罗5:1】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

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

名人的格言给我弄几个

谢谢

因自尊心受损而萌发的怒气是冥顽的,直到最终也减退不了半分。

——桑塔亚那,美国哲学家 站着的农夫要比跪着的绅士高得多。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笛卡儿,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柯林斯托姆,澳大利亚作家 也许人类最真实的尊严就是能够轻视自我。

——桑塔亚那,美国哲学家 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随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记者、出版家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返回 ——别林斯基,俄国文艺批评家 牛顿 Sir Isaac Newton(英.物理学家及数学家): ????这极其美丽的宇宙系统,只能由于大智大能者的管辖下而产生。

????若无任何其他证据证明上帝的存在,单单大拇指这一项就可说服我相信。

????若我(对社会)曾有什么新贡献和新发现,那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而是我较有耐心研究。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美.物理学家): ????科学只能确定怎样,而不能确定该怎样。

其范畴之外,各种价值的判断仍是必需的。

????最美丽的东西是神秘的。

它是艺术与科学的根源。

????我们对生命只有两种看法:全非神迹,或都是神迹。

我相信后者。

特那 Dwight Dana(美.地质学家): ????科学与圣经没有实际的冲突,大自然与圣经两部书的作者都是同一位神。

????相信上帝,接受新知,你迟早发现一切原本就极之和谐,并不相互矛盾。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法.物理学家): ????在我的生平中,自然界的新奇令我如小孩般欢欣。

屈莫斯基 Noam Chomsky(美.语言学家): ????每提及意志及决心的问题,人类的科学茫无所获。

海灵顿 Michael Harrington(美.政治科学家): ????假如只有科技进步,社会毫不长进,这将是人类更大的不幸。

海森宝 Werner Heisenberg(德.物理学家): ????目前的科学观念仅可涵盖极有限的真理。

勒尼可夫 Paul Reznikoff(美.医学家): ????科学与宗教应该无冲突,因为它们的目的完全不同;科学寻找「什么」,宗教寻找「为什么」。

哈微 Walter Harvey(美.教师): ????大自然是一部上帝的著作。

特伟士 Elmer Davis(美.作家): ????没有人可用酒精灯证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美丽。

皮尔司 Charles Sanders Peirce(美.数学逻辑家): ????科学的推论不能掩饰其仅是较高的或然率而已。

霍瞿逊 Leonard Hodgson(英.宗教家): ????科学告诉我们到达目的的方法,而不能告诉我们目的的本身。

斐可克 Thomas Love Peacock(英.作家): ????我近乎认为思索科学的终极宿命是灭绝人类。

罗素 G.W. Russell(爱尔兰.诗人): ????不科学的人才会信唯物论,因为他们思想迟钝;大自然中遍满神的足迹,他们居然不察,可见眼目昏花。

但丁 Dante(意.诗人): ????大自然是上帝的艺术作品。

朴妲 William L. Poteat(美.教育家): ????科学给人能力而非目的。

若用于好的目的,它是个祝福,坏的目的则是个咒诅。

沙利文 J.W.N. Sullivan(美.数学家): ????否认宇宙有奥秘的人,非但不能陈述科学观点,且很快不能明白科学。

慕勒 Herbert J. Muller(美.生物学家): ????只有那些把人看为肥料的,才会满足于说人只是某些化学元素而已。

孟格 T. T. Munger(美.宗教家): ????科学不能决定来源,所以也不能决定归宿。

它对创造只提出局部的知识,所以对一切所造之物,也只有局部的知识。

林白 Charles A. Lindbergh(美.飞行家): ????科学家的悲剧是,不能保证自己的发现被用于有建设的目标上。

伯特勒 Samuel Butler(英.作家): ????真正的科学家是在寻找探索上帝的道路。

布什 Vannevar Bush(美.科学家): ????追求科学不是低贬灵界之事。

萨诺夫 David Sarnoff(美.工业家): ????原子能用于和平;但人自己仍是这地球上最大的奇迹和最大的难题 司马哈斯 Arthur F. Smethurst(英.学者): ????我们不能说半磅的美丽或两寸的勇敢,就知道用科学来描述艺术或道德有多荒谬。

朴平 Michael Pupin(美.发明家): ????看这些牛,请记得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还未发现青草怎样变为牛奶。

乃特 David Knight(美.地质学家): ????科学是人的活动,不是通往真理的坦途;身为凡人就是只能认识局部。

卡佛 George Washington Carver(美.发明家): ????我喜将自然界作为无限的广播站。

只要我们收听,上帝就不息地对我们说话。

朴柏 Sir Karl Popper(奥.科学哲理家): ????科学可说是有系统地过度简化的艺术。

蒙忒 Michel de Montaigne(法.散文家): ????有科学而无良知是灵魂的死亡。

司打尼斯劳 Stanislaus(波兰.监督): ????科学委实只是明智与理解。

可莱 Samuel Coley(英.宗教家): ????无神科学家学习自然只好似弥尔顿的女儿,能将希伯来文正确发音,而完全不理解它的意思。

蒙忒 Michel de Montaigne(法.散文家): ????不要干扰自然界,她较我们更了解自己的事。

狄斯拉里 Benjamin Disraehi(英.首相): ????人若只专注一面,常会将世上普通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有色眼镜窥视。

陶纳 R. H. Tawney(英.历史学家): ????人类会从大自然中汲取秘密,而用此知识来消灭自己。

亨利 Philip Henry(英.哲学家): ????认为科学与宗教实有冲突的人,不是对科学认识肤浅,就是对宗教无知。

格莱 Asa Gray(美.植物学家): ????科学建筑在信(宇宙间)有秩序,宗教建筑在信(宇宙间)有一位设立秩序的主宰,两者的信心不能划分。

拉克 David Lack(英.动物学家): ????很多人将科学与道德、真理、美丽、个人责任和良知混为一谈,其实科学并不研究这些,它的本质根本不是研究这些的。

韦特 J. Gustav White(美.心理学家): ????用显微镜观察人脑,找不到人心;用望远镜观察星球,也看不见上帝。

杨氏 Edward Young(英.诗人): ????不敬神的天文学家是疯子。

维丘 Rudolf Virchow(德.病理学家): ????科学与宗教并不冲突,因为两者分属不同范畴。

高希得勒 Arthur Koestler(英.文学家): ????科学在宇宙中寻求定律与秩序,所以在根本上也是宗教的活动。

倪黑 Joseph Needham(英.生物化学家): ????从事科学工作之处也是祈祷之处。

范氏 John Venn(英.数学家): ????人靠理性无法绝对客观正确。

洛斯坦 Jean Rostand(法.生物学家): ????依照现在的趋势,不久将会有人告诉我们,某些科学的错误较真理更有价值。

格言警句的英语怎么读

maxim 流传多年的民间智慧,譬如speech is silver but silence is golden.沉默是金axiom 公理,大家比较认可的,譬如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point is a straight line·两点之间直线最短wisecrack 俏皮话。

有嘲讽意思的 gild the lily=画蛇添足(原意是给金百合镀金)quip 俏皮话 和pun(双关语类似)kiss cub shaking paw----cub和paw都是狗熊崽子和熊掌的意思,那么在这里人去和狗熊这样交到,那么引申一步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idiom 习语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a willing heart 有志者事竟成there is will,there is way。

和上句一样。

proverb 习语用法和idiom几乎一样。

但是略微偏向于更智慧些高雅些的格言。

圣经旧约的一个章节【箴言proverbs】里面摘出来的警句就是这个字proverb。

主要收录了智者所罗门但父亲大卫王和其他希伯来祭司的赞美诗。

epigram 习语用法和idiom 类似更偏重与书面语希望回答令你满意。

尼采关于上帝的名言

发疯和去世在1889年1月3日,尼采开始显露出一些精神状况不稳的征兆。

有一天在意大利都灵街上引起公众骚动后,尼采被意大利警方带回。

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至今已无从得知,经常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尼采在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看见一匹马被马夫鞭打,突然上前抱住马的脖子痛哭道:“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啊

”,接着便瘫倒在地上(巧合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有一幕便是主角拉斯柯尔尼科夫看见马匹遭到鞭打的场景。

“上帝已死”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名言,此句在尼采《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出现了三次,后来又在其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出现。

“上帝已死”是尼采最常被误解的名言之一。

解释“上帝之死”并不能照字面所述而解释,尼采并不是说上帝在形而下的层面已死;相反地,尼采希望表达的是,上帝已经无法成为人类社会道德标准与终极目的。

尼采明白到上帝已死代表现存道德标准的危机,因为“当一个人放弃基督信仰的时候,他就把基督教的一套道德观从自己脚底下抽出来。

这种道德观完全不是不证自明的……当对上帝的信心这种基督教的主要信念被打破时,整个信仰就崩溃了:人的手中可以什么都没有。

(当一个人对基督的信仰被人推翻时,这个人就把他们自己那一套基督教的理念翻出来反驳。

这种证明的方法只是自圆其说……信仰上帝,这个基督教中心思想被彻底打破的一刻,本身基督教思想就是架空的了——换言之,这些人已经没有一点可以使用证明自己的教义的东西留下了)”上帝之死是说明人类再不能相信这种宇宙秩序的方法,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识别这种秩序是否真正存在。

尼采认为,上帝之死不单对人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更令人否定绝对价值——不再相信一种客观而且普世地存在的道德法律,把每个个体都包括在内。

这种绝对道德观的失去,就是虚无主义的开端。

这种虚无主义令尼采尽其努力去找出重估人类基本价值的方法。

意思是,尼采找寻的是比基督教价值更深入的宇宙观。

尼采相信,大部份人都不认同(或拒绝认识)“上帝已死”这种观念,因为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深层的恐惧或愤怒。

所以,当这种死亡被广泛认识之时,他们会觉得十分痛苦,然后虚无主义变得猖獗,而且相对主义会在人类社会中成为法律——所有事物都是被许可的。

这是尼采认为基督教相当虚无的部份原因。

对尼采而言,虚无主义是所有理想化了的哲学体系的必然后果,因为所有理想主义都有像基督教道德观一般的弱点——没有“基础”。

所以他形容自己为“地下工作者”,发掘地底下的通道。

《反基督:对基督教的诅咒》(Der Antichrist. Fluch auf das Christentum)是尼采最知名而又最具争议的著作之一,尼采在这本书中对基督教的道德观发起了论战式的批判攻势,后来世人将尼采视为是反基督教的狂热者的形象主要也是源自于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尼采集结了他在之前的作品里对于基督教的各种批评,但改以一种讽刺的写作风格表达他对于基督教伦理中奴隶道德腐败了高尚的古罗马道德的恶心和痛恨。

他举出基督教中的一些成分—例如福音书、保罗、殉教者、神父、以及十字军,认为那些都属于奴隶道德中的怨恨,认为基督教企图鼓吹软弱和不健康以牺牲掉那些更强壮的道德。

“ 上帝爱世人有一个先决条件,这就是世人要相信他;谁不相信这爱,他就给谁投去凶神恶煞似的眼神,以示威胁

”在这样极端的批判风格中尼采也不忘批评耶稣基督以及其他许多重要的基督教象征,这本书也因此抛弃了他其他作品中相对而言较为中立(虽然仍都很激动)的分析风格,转而采取全然事实的论战风格批判。

尼采并且提出一套“反基督”的道德以改造未来:重新评价所有的价值观。

例如, 尼采指出:. . . . . . ' 4. 上帝存在的条件 :“要是没有聪明人,上帝本身也不能存在。

”路德说过此话,说得在理;然而,“没有愚人,上帝更不能存在。

”这句话,善良的路德没有说过

血的真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个教徒在他的神学论调被驳倒时,便会说这样的话作为掩护︰“信教毕竟是件德行的事

”殊不知在基督教最完美的时期,却有惨无人道的宗教裁决所、杀人如麻的十字军,这些都表明了, 用血来写教义的残酷性,而教义中地狱的信仰,更是一种不道德的信念。

—— 尼采 , 反基督

箴言书1章1一4节经文含义

箴言书1章1一4节经文逐节详解(网上资料 主内共享):【箴一1】「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的箴言:」 〔吕振中译〕「大卫的儿子以色列王所罗门的箴言:」 〔暂编注解〕所罗门王以智慧闻名当日世界,据《王上》四32记载,他有神赐的极大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作有箴言、诗歌数千。

但他并非本书所收箴言唯一作者(看<参考资料>“作者“条”)。

“箴言”一词不仅指格言、谚语,还包括圣哲论道之作(例如五章)、对人生的观照和发明,以及谜语和警句。

2~6节是“箴言”二字的最好注释,中心思想是要人敬畏神(看7节注)。

“所罗门的箴言”。

箴言是日常生活的一些格言,目的是给人作生活的实际指引。

本书以所罗门为作者,但并不表示整卷书都是由他撰写的(比较二二17;二四23;三○1;三一1),他只是主要的撰写人。

虽然本书的作者不仅所罗门一人,但他所写的篇幅最长。

所罗门:所罗门的智慧足以令希伯来人一提智慧就联想到所罗门。

据王上4:32,他作了箴言三千句。

“箴言”一词的含义,见上述《序言》。

这写箴言或格言,表现了希伯来语诗歌平行韵律的特征。

所罗门有充分的资格写下这些格言。

他的智慧是世界的奇迹(王上3:12;10:23-25)。

他是殷勤地观察神的创作,与各国人民的交往又增加了他的知识和悟性(见王上4:29-34;王上10:1-3)。

1:1-7 引言。

【箴一2】「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分辨通达的言语,」 〔吕振中译〕「要使人晓得智慧和练达之事,能了解明达的训言,」 〔暂编注解〕“智慧”。

即实际和成功地运用知识。

“训诲”。

用言语(二四32)或责杖(二三13)施行的教导。

「训诲」:要求受教者的顺服,这顺服是出于敬畏神(7)。

智慧:是本书的钥字,出现过41次,希伯来语是hokmah,具有训诲(1:2,3)、分辨、通达(1:2;2:2)、灵明、谨慎(1:4)、学问(1:5)、知识等意思。

哲学所指的智慧,是源于对人生的全方位体验,是出于良善纯正之心的综合性、直观性的判断力,而不是简单的片面性、分析性的知识。

圣经强调若没有认识和信仰创造和统治万物的神,多么富有睿智的相对智慧,也不能成为绝对意义上真正而完全的智慧。

亦即,智慧与神息息相关。

与此相同,善恶祸福亦与神绝对相关。

并且,智慧良善与祝福均以神为中心而相连在一起。

以下图表指出了旧约的先知、祭司和哲学家是怎样强调人对神的基本态度——义和罪,并且也表明了义人就是素常行善,被神所认可的真智者。

由此来看,根本不可能有“良善而智慧的恶人”。

智慧(chokmah)。

在圣经中共出现141次,有许多含义:一,技能(出28:3;35:26;王上7:14);二,聪明、精明(王上2:6;3:28;伯39:17;赛10:13;29:14);三,世务的智慧(王上4:30;赛47:10);四,属灵的智慧(申4:6;诗37:30;90:12;箴10:31;赛33:6;耶8:9);五,神的智慧(诗104:24;箴3:19;耶10:12;51:15);⑥ 拟人化的属灵智慧(箴8:1-36;9:1-6);七,人类理想的智慧(诗111:10;箴1:2等)。

训诲(musar)。

其词根是yasar,意为“训诫、”、“训练”、“纠正”,有时指“责罚”。

Musar还表示训诲的结果,故基本上等于智慧。

增长智能是训诲的结果,但训诲来自神的启示。

圣经乃是这种训诲的真正基础。

2~4箴言书的目的是让读者认识智慧,并让智慧管理他或她的生活。

2~6明白箴言可得智慧(2节),和更多的智慧(5节)。

“智慧”一语在本书出现逾40词。

关于“智慧”的含义,看<参考资料>“《箴言》与智慧文学”条。

本书力劝人寻求智慧,因它比金银还宝贵(三13~14),不但可以防阻人落入败德坏行的陷阱,还能积极引人进入美善的崇高生活境界。

2-6本书目的是叫愚者及智者都受益。

【箴一3】「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 〔吕振中译〕「能领受训练于明智的处事,有公义和公平与正直,」 〔暂编注解〕“智慧……的训诲”。

训练人智慧地处事,以至他能达致成功。

“仁义”。

公义。

“公平”。

公正。

「使人处事 ...... 正直的训诲」:可作「在明智处事、仁义、公平、正直上接受训诲」。

换句话说,智慧包括道德上的要求。

智慧(sekel)。

与第2节的“智慧”不是同一个字。

Sekel 有“审慎”,“精明”,“见识”的意思。

希伯来语诗歌的特征是把同义词放在一起。

这些同义词应该理解为并列,而不是对比。

这种并列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主题,涵盖主题的各个方面。

【箴一4】「使愚人灵明,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 〔吕振中译〕「能使愚直人精明,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 〔暂编注解〕“愚人”指不能作正确道德抉择的人,有的译为“愚直人”,象《路加福音》十二16~21所记的那个财主,作者称之为“无知”,不是说他头脑迟钝,而是因为缺乏判断力,思想不成熟,对生命不肯深入探究其意义。

“灵明”指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箴言不但帮助聪明人,也能帮助愚直人。

“灵明”。

精明。

即免受误导的防卫。

“愚人”。

即没有主见、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

「愚人」:指毫无定见,易受摆布的人。

「灵明」:指不被误导走入歧途。

「谋略」:在此指有计划达到正当的目的;这字在其他地方可译作「计」、「诡计」(12:2; 14:17; 24:8),有坏的含意。

愚人:此词亦是把握本书的钥字,可以从四个角度考察其内涵:①“愚蒙”之人,容易被欺骗的人(14:15;15:21);②用来指愚笨顽固的人(32节;10:1,14;12:16;13:16;15:2;17:24;18:6;19:13;20:3;24:7;29:11);③与“愚顽”大致相同(7节;10:8;17:28);④指与神隔绝的心或对神无知的状态(17:7;诗14:1)。

灵明:意指“敏捷”、“奸诈”。

这里则指躲避恶人奸计的能力。

使少年人有知识:少年人因没有社会经验而不能慎重起见,容易采取轻率无谋的行动。

因此他们需要有“知识”,“知识”指经验性的知识。

灵明(`ormah)。

“审慎、精明”。

该词既可用于贬义,如出21:14(译为“诡计”),也可用于褒义,如这里和箴8:5,12。

4-6节说明本书的对象:愚人、少年人、智慧人。

《圣经》旧约里面律法书包括哪几记

犹太人,一个千百年来不停流浪,被欺压,被唾弃,甚至被屠杀的民族族群。

一个在中几乎被灭种的民族

到底是因为什么让这个民族如此多灾多难,几乎成了上帝的弃儿

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耶稣诞生之前,以“神的选民”的出现为起点。

“反犹太主义”一词虽然是从1879年才被提出来,但这一词所指的现象却早就存在了。

一些历史学家用其他的词来替换反犹太主义这个词,比如说对犹太人的厌恶或是简单的常用的对犹太人的憎恨。

历史学家还将反犹太主义的表现形式追溯到古埃及。

公元前3世纪,一个亚历山大港的名叫摩那索的埃及大主教在摩西率领犹太人出埃及事件发生1000年后,留下了一个不同于那个令人激动的希伯来传说的新报道,这个报道认为,不像中记载的那样——犹太人在神的引领下获得解救。

他声称,犹太人被驱逐出埃及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像其他到处游荡的衣衫褴褛的移民一样,他们患有各种各样的传染病,包括麻风病。

在摩那索看来,这,而不是犹太人那种将自己视为从大众中分离出来的“神之宠儿”(神的选民

)式的自视清高,才是犹太人避开其他人的根源,正因为如此,埃及人曾经有一次把他们当作贱民驱逐出境

公元4世纪的大主教约翰·屈梭多模是最狠毒的早期指控者一员。

他声称,自摩西时代以来,犹太人就抛弃了他们的信仰。

他把犹太教堂描绘成妓院,并把犹太人说成是醉鬼和贪食者。

他认为这些背信弃义、好色贪婪、残忍的犹太人玷污了所有的贞洁,还把自己的孩子烧焦后当作供品献给恶魔。

到5世纪,将犹太人与撒旦视为一体的思想已蕴涵在全欧洲的基督教教义中。

这为在中世纪把犹太人当作被驱逐者和亵渎者对他们进行道德上的诋毁和肉体上的迫害提供了背景。

在中世纪,归咎于犹太人的耸人听闻的罪行扩展到:在宗教礼仪中,为达到施魔法和治疗的目的而屠杀小孩;亵渎圣体,当人们还是从字面上理解圣餐面包和酒会变成耶稣的身体和血液这个信仰时这是一个极可怕的罪行;通过往井里投毒传播黑死病。

一个早期的针对犹太人的欧洲大屠杀发生在1096年,基督教徒聚集在德国莱茵地区的史派亚小城,组成了,在沃尔姆斯的犹太人得到消息,避难在大主教的邸宅中。

拿着武器的攻击者冲了进去,在把犹太人拖出去之前扒光了他们的衣服。

据说,一些人为了不让孩子受洗礼,亲手杀了他们。

在两天多时间内,共有800名犹太人被屠杀,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又有700名犹太人在美因兹死于非命,有谣言说犹太人为了逃避他们的折磨者就互相了结了性命。

虽然十字军东征的表面目的是为了把圣地从异教徒手中解放出来,但他们总是煽动对住在欧洲的犹太人的袭击。

1146年,的消息的传来引起了对在德国和法国许多小镇和城市的犹太团体的再次攻击。

12世纪末期,伴随而来的是对在英格兰——伦敦、约克郡、斯坦福和林恩的犹太人的大屠杀。

形成固定模式的反犹太人的大掠夺,惶恐的受害者不顾一切要逃离的恳求和集体自杀的爆发贯穿了13和14世纪,只要返回的标语一举起来,上述的情形就会反复出现。

19世纪末,对犹太人举行宗教礼仪时的屠杀的歇斯底里的控告越来越加剧,无论天主教会怎样通过引用圣经中不许杀人和触摸死尸的禁忌来缓和暴力倾向,集中焚烧犹太人成为人们泄恨的新途径。

当这种恐惧和憎恶达到顶点时,人们要求犹太人穿上特殊的衣服,这样他们就会即刻被认出:在德国是戴红黄帽子,在波兰是戴绿色的尖顶帽子。

很多年后,有趣的是,当新一代的当权者不再要求犹太人有所区别时,一些犹太人却坚持要保留他们外部的令他们与众不同的标志。

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统治下犹太人的优势地位有助于仇恨犹太人的势力推出一系列新的阴谋理论。

需要指出,人们已经怀疑犹太籍的国际金融家,通过微妙的操纵,对推翻沙皇统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对犹太人已存的怀疑使他们受到了普遍的谴责。

著名的西方大资本家,比如说美国的亨利·福特(1863—1947),就曾对世界范围内犹太人经济实力的强大提出了质疑。

在德国,从19世纪晚期开始盛行的反犹太主义政治趋势在大萧条时期,又再一次活跃起来,并声称犹太人需要对德国正处于其中的困境负责。

反犹太政党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奥地利也很活跃,他们把犹太人描绘成经济敌人,说犹太人加速了农村田园生活的消逝。

希特勒是凭借暴政和独裁崛起的,对犹太人来说,这是阴险狡诈的发迹史。

纳粹分子的企图很明确,那就是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们就曾明确表明,犹太人不允许加入德国籍,但在当时却没引起犹太人的足够重视,他们在去留之间犹豫不决,希特勒正是通过这种心理战术逐步实现了他的目的,而等到犹太人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1933年4月,拒绝购买犹太商店的货物成了导火索。

突击队员们怂恿大众在窗玻璃上贴标语、谩骂顾客和损毁财物。

非雅利安人不允许在政府、高校中供职,修改后的《遗产法》剥夺了犹太人对遗产的继承权。

然后在1936年颁布的《纽伦堡法》中,又重新定义了德国公民的含义。

2年后,即在波兰籍犹太青年因父亲被德国驱逐,一怒之下谋杀了一名德国驻法大使馆官员之后,德国开始行动了。

蓄谋已久之后,他们发起一场全国范围的反犹太暴力活动。

约有90名犹太人被杀,大量犹太教堂被污损,建筑物遭破坏,书籍及圣物被焚毁,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遭到逮捕。

这就是“水晶之夜”。

但这才仅仅是开始,从此大量犹太人被流放到德国东部的劳工营,1942年1月的万塞会议又通过了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最后解决法。

单从统计数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场屠杀的惨烈程度。

在二战中,大约有300万犹太人,连同为数众多的波兰人、吉卜赛人、同性恋者及共产主义者都被纳粹分子杀害在位于波兰境内的集中营里。

100多万人死于奥斯维辛,974,000人到于特列布林卡,600,000死于贝尔泽克,250,000于索比波,225,000死于切姆诺,及60,000人死于马伊达内克,他们大都是先被毒气熏死,然后焚尸灭迹。

虽然这些地狱般的地方所发生的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暴行被以后的文件详尽地证明了,且从那以后在其他地方还有类似的大屠杀,但是人们还是在心理上感到接受吃力,无法置信。

1948年,一个犹太人的国度诞生这个国家的诞生是充满艰难的,并且对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随之而来的流血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希伯来格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