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镇的党建工作
一、完善机制体制,发挥城市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 社区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终端”,是传递党政关爱的桥梁。
各社区要切实履职尽责,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实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要加强社区居委会体系建设,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机制,引导社区多元建设主体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
要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明确软、硬件建设标准,积极争取发改委和财政部门增加投入,发挥市场多元主体作用,多渠道落实资金,大力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开展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居民会议、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要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工作,探索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整合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协调处理群众利益问题,加强社区舆情掌控,强力推进网络问政,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在城市社区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重大舆情报告、疏导与防控机制,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要着力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构建社区工作监督管理机制,围绕人、财、物管理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制度和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制度等,着力形成自律与他律、要求与制度相衔接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二、改善民计民生,发挥社会救助的保障兜底作用 保障社会底线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是时代赋予的最紧迫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基本民生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务。
各社区务必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改善民生入手,切实构筑底线公平。
要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做好城市低保对象调查、认定、审核、资金发放等工作,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要制订社区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置小组和应急小分队,组织相关应急预案演练、人员培训和相关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切实增强社区灾害应急处置及防灾减灾能力。
要加强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劝导和生活救助,引导其到救助管理站求助,同时加强辖区内精神病人基本情况调查,逐一建卡立档,强化监管,确保管控万无一失。
要大力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攀穷亲”、“结穷对”、“帮穷户”,对社区困难群众进行帮扶。
要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搭建社区居民自助互助平台,增强社区扶贫济困作用。
要重视福利彩票销售,积极配合开展福彩销售进社区工作,大力搞好公益宣传,树立“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福彩公益形象。
要建立健全监督保障和工作评价体系,推行“乡、村两级联查联审制”、“城乡低保听证评议制”、“票决制”、监督员制度和资金发放打卡直发制度,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社会救助的申请、调查、审批、公示等程序,不断增强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使社会救助工作真正成为阳光操作、对象准确、管理规范、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
三、深化服务内涵,发挥公共服务的利民惠民作用 为民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本质。
各社区务必把为民、利民、舒民、安民、娱民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努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确保居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要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大力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搭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网络和社区服务热线等服务平台,为推进社区服务奠定基础。
要健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网络,落实促进就业服务政策,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技能培训机制,对城镇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基本技能培训服务,积极开展创造“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促进和吸纳下岗职工在社区就业。
要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警察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组织开展以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体,专职和义务相结合的巡逻守望、安置帮教、守楼护院等活动,认真做好对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努力打造平安社区。
要着力打造宜居社区,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建立健全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业主管理和物业服务“三驾齐驱”的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格局,完善社区环保听证制度和环境卫生考核评比制度,探索建立社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为居民提供卫生环保、物业管理、日常综合维修和绿化维护等基础性服务,促进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
要切实贯彻娱民宗旨,以社区市民学校为载体,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努力打造文明社区。
要建立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行就业信息、致富信息、家政服务信息等居民需求的信息公布制度,为辖区居民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
要强化为老服务,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大力发展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老年医疗保健、社区老年文化体育教育、社区老年参与社会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向社会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要切实改进服务方式,大力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依托社区工作站无偿为群众提供代理服务,主动为民解难,切实为群众提供方便。
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文体和教育服务、社区公共安全和商业服务体系,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需求的生活服务圈,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
要加强社区服务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创先争优活动,以“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目标,从社区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党员岗位承诺、设岗认责、志愿服务等活动,推进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加强培育建设,发挥社会组织的补充协同作用 社会组织具有凝聚城乡居民有效参与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
各社区务必大力扶持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逐步构建政府服务机制同民间服务机制互联、政府服务功能同民间服务功能互补、政府服务力量同民间服务力量互动的公共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提供服务”的积极作用。
要推行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备案制度,消除社区社会组织成立门槛,发展社区自治和服务多元主体,活跃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改善社区社会组织管理。
要协调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的自助和互助性服务活动;帮助部分社区社会组织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要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强化章程的核心地位,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现代组织制度,推动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努力扩大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要着力推进社会组织创先争优,充分利用社会组织职能和资源优势,结合“先锋岗”、“示范岗”创建等活动,搭建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慈善捐款”等公益事业,积极做好反映公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帮扶弱势群体等工作,树立“诚信自律、服务社会、开拓创新、特色品牌”四个新形象,切实提高社会组织美誉度和公信力。
五、夯实工作基础,发挥社区队伍的支持支撑作用 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
各社区务必高度重视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精神面貌好、整体素质优、工作作风实、创新能力强的社区人才队伍,为社区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要加强社区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努力提升队伍“战略思维、科学发展、开放创新、执行落实、沟通协调”五大能力,培育“顾全大局、真抓实干、亲民爱民、勤奋学习、清正廉洁”五种作风,提高社区工作效能。
要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准入制度,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开发,加快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步伐,加大社区配备和使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力度,积极开展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拓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范围。
要普遍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搭建社区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开辟社区志愿服务基地,连通社区志愿服务供需渠道,组织和指导社区志愿者广泛开展社区救助、助残、优抚、居家养老、再就业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
要推行社工人才和社区志愿者注册、培训、时间储蓄和“星级”评定表彰等管理制度,提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要建立社区工作队伍档案数据库和社区人才储备制度,使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向专业化、知识化不断迈进。
要通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帮扶服务,对残疾流浪儿童、精神病人、艾滋病病人、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和社会功能缺失人员进行疏导和矫治,帮助他们修复功能、回归社会。
(作者系四川省达州市民政局局长)
求一篇2022年社区信息工作考核细则。
。
在线等采纳
委、市政府对社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西园区办特制定2022年工作规划如下:一作思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会议精神为指针,以群众路线教育为指导,以抓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推行社区党组织网格化为切入点,以开展“双联双包双进”和创建“示范社区”等主题活动为载体,以社区自治为核心,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围绕创建“五型社区”,打造“幸福西园”目标,突出民生、立足服务、创新思路、打造特色,努力把西园建设成为肇东市“人文名区、宜居家园、生态都市、幸福新城”。
二、工作目标为推进“幸福西园”建设,办事处在2022年将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网格化设置模式,在有3名以上党员的单元楼栋成立功能型党小组达80%以上,每个社区党总支培养引带典型3个以上;每个社区至少组建5支以上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每月开展好“服务日”活动,切实把各类志愿者服务工作作为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争取协调开发商为西太平社区提供办公活动场所一处,使办事处所属9个社区都有固定的办公活动场所,场所拥有率达100%,年度被考核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达到“十有”标准。
全年力争4个社区争创市级文明社区,4个社区争创绥化市级文明社区,1个社区争创省级文明社区,办事处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市级先进党委和市级先进单位。
三、主要措施1、实施“幸福社区”党建服务工程,在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上求突破一是加强干部党员教育。
办事处以抓中心组和党员干部的学习为重点,注重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的落实,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以点带面,推动全办的理论学习工作。
在抓常规学习的同时,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继续以社区市民学校为载体,实行中心组成员理论学习联系点制度,一个中心组成员联系一个社区,指导和协助社区制定学习计划,担任义务政策宣讲员。
聘请由社区居民担任的宣讲员,宣传和讲解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知识等。
二是抓好“五支队伍”(即“百名社区干部队伍、百名协会会员队伍、百名志愿义工队伍、千名党员干部队伍、千名社区能人队伍)的管理,着力培养党员先锋典型。
积极打造“功能型支部、复合型党员”,做到:管好党员,点上做精;建好支部,线上做深;强化领导,面上做实。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培养党员典型上下功夫,在发挥党员典型引带上求实效,每个社区党总支培养引带典型3个以上,突出环境建设、扶贫济困、安全稳定、文体活动、便民服务等方面;推进“能人兴区”战略,每个社区培养兴区典型2个以上,积极发挥能人在社区建设中牵动作用,努力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
三是狠抓网格党组织和网格服务队伍建设。
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在有3名以上党员的单元楼栋成立功能型党小组达80%以上。
配齐配强由网格支部书记+网格党小组长+党员义工组成的网格日常服务团队,组建50支以上的党员网格服务队伍,建立全天候联系服务制度,及时向服务对象发放联系卡,告知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经常性的开展为民便民服务活动。
每个社区党总支着力培养党员先锋典型10名,以此来带动“功能型支部、复合型党员”的特色创建。
四是强化软弱党组织整改工作。
完善党员居民议事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并通过开展“五个一”工作,即研究一次整顿思路,过一次组织生活,走访慰问一批党员群众,办一件民生实事,解决一个突出问题,以推动整顿工作落到实处。
2、实施“幸福社区”效能建设工程,在加强制度和群团服务上求突破一是抓好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制、办事公开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同时建立由党代表、人大代表以及老干部、基层群众代表组成效能建设巡查组,定期组织进行巡查和民主评议,以加强效能督查和绩效考核,真正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从政行为的有效机制。
二是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民主自治行为,继续完善社区居委会自治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居务公开制度、社区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和居委会干部守则、工作责任制等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实行依法自治,照章管理。
同时建立社区民情恳谈会,社区民事协调会,社区民意听证会,社区民主评议会“四会制度”以提高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保证基层民主自治的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基层民主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三是抓好网络服务建设。
进一步完善办事处门户网站及各社区的区域网络建设,各社区要建立便民服务信息中心,收集供求信息,通过网络服务搭建居家生活服务圈,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服务。
四是加强工、青、妇、武和人大工委工作。
工会要大力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工作,积极开展扶贫解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贫困职工学生资金要达5万元。
携手医疗机构利用春秋两季对辖区内的已婚育龄妇女及下岗职工进行免费义诊,使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爱。
要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继续完善基层工会委员会,发展会员200人。
团委青教工作要以“社区青少年学校”为依托,以寒暑两假活动为载体,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通过共青团建团日和“五四”运动纪念日为契机,开展道德行、文明行等系列活动,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
妇联要开展庆祝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和低碳家庭创建工作活动,开展4次妇女维权及困难女童慰问活动。
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及时摸清辍学、留守等各类儿童底数,掌握率要达到100%,并开展各类活动四次以上。
武装部要积极做好民兵整组和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工作,圆满完成市武装部安排的民兵训练和征兵等各项工作。
人大工委要完善社区代表活动站和组织代表进社区工作,建立人大代表定期联系群众、接待群众的规章制度,做好选民与群众反映问题情况的记录,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办理和答复。
3、实施“幸福社区”廉政建设工程,在加强社区廉政风险防范上求突破一是要强化干部党员廉洁从政意识教育。
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典型教育,收看警示教育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洁身自好,全年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不少于10次。
二是加强廉政文化进社区建设。
通过开展廉政主题演讲,开展廉政书画展,打造廉政长廊、廉政楼道,举办廉政文艺演出等,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不断提高社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社区居民的廉洁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
三是要加强政务居务监督机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制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面推进社区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强化监督制约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用权行为,加强对社会救济款物发放的监督,在低保户的申报、廉租房的审定、扶贫煤、救济款的发放等敏感事项上,要做到公平、公开、透明,保证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树立机关和社区干部“公正、廉洁、高效、为民”的良好形象。
4、实施“幸福社区”民生工程,在社区救助和保障服务上求突破一是做好低保、廉租房申报和各项救助物资的发放工作。
严格落实居民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分类施救”的原则,以推行规范化管理为重点,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做到“四个严格”即:严格初始入户调查,严格规范审批程序,严格民主评议公示,严格把住入口,畅通出口。
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
加强救助和慈善捐赠宣传力度,发动更多爱心企业参与慈善捐赠。
调动辖区商会、驻区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对辖区生活困难的“三无老人”、“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贫困大学生和重大疾病或残疾等困难人员及家庭开展结对帮扶,要结帮扶对子200户,募集捐助款和生活物资金额要达到50万元;全年要发放补贴人数达到1400人。
三是完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
及时掌握辖区劳动力资源的供需情况,建立基本情况数据库,积极与市内外企业用工单位对接,开展服务介绍、再就业培训、培植就业岗位等工作,为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拓宽就业渠道,创建充分就业型社区。
全年举办下岗再就业培训2次,安置辖区居民创业就业全年实现400人以上。
四是扩大志愿者义工队伍。
扶贫助弱志愿者义工队伍要到达200人以上,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关爱空巢老人及残疾人,送温暖献爱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邻里感情,促进社区和谐。
五是做好居家为老工作。
要着手培育发展托老托幼、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业,提升养老服务业规模档次,每个社区建立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5、实施“幸福社区”文明创建工程,在社区文化服务和安全稳定上求突破文体工作要积极抓好社区市民学校、市民党校、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发挥文体协会作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书法文化、廉政文化、激情广场、邻居节、社区居民运动会和社区工作宣传等社区文体活动,开展好居民运动会、健身操、乒乓球、台球等比赛,不断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要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加大社区组建健身操队伍的推进力度,各社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室外健身站点,满足居民就近就便的健身需求,力争年末消灭健身操空白点社区。
要积极发掘辖区内有文艺天赋的人才,充分发挥文体协会作用,以社区重大节日为契机,深入广场、庭院、周末大舞台进行演出,开展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街边文化、庭院文化、楼道文化,打造西园区文化亮点,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安全稳定工作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开展创建“安全居民楼院”的评选活动,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检查,增强社区居民的遵纪守法自觉性;要完善民事调节服务站和民情倾诉站建设,做好居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要贯彻信访条例,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信访责任制,重视信访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一般矛盾纠纷不出居委会,大矛盾不出区;要加强对各类不稳定人员的监管和帮教工作,及时与他们对接,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使居民对社区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满意。
6、实施“幸福社区”生态工程,在社区优美人居环境服务上求突破要加强“低碳社区”宣传活动,采取张贴环保公益广告、开展环保专题讲座和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低碳社区”的重要性,教育社区成员做好环境保护、楼院保洁工作,爱护自己的家园。
要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清理城市“牛皮癣”和开展巷道卫生清理整治会战活动5次以上。
各社区要常年设置“保洁护绿”人员,建立社会公德巡查队伍,对社区环境实行长效管理。
要完善社区休闲文化广场建设。
协调相关部门完成办事处,西湖小区,福园小区,松辽社区广场为重点的四处休闲广场的打造,扩大活动和绿化面积,更新活动设施。
要推进西太平社区办公及活动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在年底协调完成。
加强辖区危房监控力度,要对平房区危房户进行细致的摸底踏查,建立危房户登记档案、确定包保责任人、设立危房监控点,确保危房居民安全。
加强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指导管理力度,今年要组织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40个,完善好小区业主委员会内部相关制度,协调沟通物业、业主委员会、业主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预防、处理和化解小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相关矛盾和纠纷。
7、实施“幸福社区”创新管理工程,在社区经济保障服务上求突破一是全力抓好社会抚养费收缴工作。
加大对超生户排查力度,实现社会抚养费应收尽收。
二是狠抓经济保障工作。
以“双联双包双进”活动和实施“能人兴区”战略为重点,加强推行社区“三位一体”管理体制,探索推行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职社区党委委员制度”,凝聚社区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类组织,强化共驻共建工作水平,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展扶贫助弱、劳动就业、社区文化、环境保护等活动建设,保障困难居民生产生活和社区民生服务活动开展,提升“幸福社区”经济服务水平。
三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鼓励社区干部和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招商引资。
要改变过去坐地招商,向走出区域主动招商转变,要与外界建立长期友好的信任合作关系,努力牵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兴业,营造出办事处上上下下招商的良好氛围,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常抓不懈,并取得新的成效。
四是探索开展第三产业工作。
调研并探索开展好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居保洁、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托幼托老、运送搬家、钟点保姆、物业管理的便民利民的服务,提升社区的自身服务和自身造血功能。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社区要提高认识,强调职责,细化措施,把规划中的各项工作排出时间表,列出进度推进表。
办事处党委和社区“两委”每月要研究一次社区工作,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工作顺利推进。
社区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和社区党总支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工作制度,联系领导要经常深入社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
要把计划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推动社区规划顺利实施。
(二)严格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
做到人人有指标,事事有人干,要密切配合,共同关心形成上下齐心,上下联动,共同参与、左右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三)及时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创新。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社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要善于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创新社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
要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带动,积极创建社区工作示范点,培育和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抓点带面,不断提高社区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完成任务。
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性地对社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要建立社区工作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要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制度,坚持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完成工作目标。
武威南的设施建设
一、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现状及活动开展情况干部在离退休过程中,组织关系相应的发生了转移,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混编到所在单位党支部,企业离休干部统一划至老干部局,建立专门党总支和支部,退休干部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地社区。
从杜尔伯特县离退休干部队伍结构变化趋势看,截至2022年底,离休干部120人,其中党员103人,分别归属于县企业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党支部和各党委混编支部。
全县退休干部党员995人,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90.6%,并且仍以每年近100人的数量增加,其中处级退休干部党员22人,成立了原县处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划归县委老干部局党总支管理;科级以下退休干部党员973 人,划归居住地社区党总支和乡镇、村党组织管理。
(一)离休干部党建工作坚持开展。
离休老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平均年龄达到84.5岁,虽然在发挥作用方面有所减弱,但老干部离休不褪政治本色,依然坚持组织生活。
在县属企业关停并转的过程中,企业离休干部组织关系统一划转至老干部局党总支,成立了企业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党支部,选配了支部班子,确立了办公场所,县委老干部局班子成员专人负责联络组织,支持党支部结合实际开展活动。
党支部坚持定期开展学习,支委为卧床党员送学上门,坚持开展入户走访送温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观考察等活动,支部曾获得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大庆市百面红旗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混编到所在单位党支部,由支部负责召集组织生活,提供走访慰问、参观考察等服务管理,离休干部党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加本单位的组织生活。
(二)退休处级干部支部活动日趋活跃。
在处级退休干部纳入老干部局管理范围后,考虑到组织关系分散在各社区,集中开展组织生活有一定困难,将其组织关系统一转至老干部局党总支,成立了原县处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配齐配强了支委班子。
在开展组织生活的同时,注重发挥原县处级干部丰富的领导经验、政治优势和威望优势,在关心下一代、党风廉政建设、司法公正监督、群众性协会组织领建等方面发挥作用。
原县人大副主任刘玉森同志任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十年,工作兢兢业业,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县门球协会在原县人大主任李泽春、原公安局政委何树森的带领下,会员队伍不断扩大,各级各类门球训练、比赛活动常年开展,为其他协会组织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退休干部党员引领特色支部健康发展。
从2002年开始,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相继转入泰康镇7个社区党总支102个党支部。
退休干部党员继续保持先进性和为党工作的热情,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和带领支部委员及广大党员,积极开展特色支部创建活动。
目前,7个社区党总支已经建立文化活动、校外辅导、法律援助等特色支部38个,占支部总数的37.2%。
西城社区文化活动站党支部在退休干部党员邱淑华带领下,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把组织生活与健身娱乐结合起来,每天坚持先学习一小时后再开展戏曲、歌舞、棋牌等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
退休干部党员马洪君组织退休教师常年在蒙古族实验小学、第二中学等学校开展校外辅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
(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初见规模。
以泰康镇为例,每个社区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设1名格长、2名网格员,网格长负责本网格的全面工作,网格员负责具体工作,同时设立了以离退休党员为骨干的楼栋长、单元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层级负责网络,逐步实现排查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服务全方位,基本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有矛盾纠纷及时化解,需要服务及时到位。
二、老干部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离休干部进入“双高期”和退休干部不断增加,离退休干部的思想状况也日趋活跃和复杂,对政治参与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更加突出,活动方式更加多样化,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离退休干部自身问题。
一是老干部党员年龄大,患病多。
离退休干部党员年龄普遍较高,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因长年患病、行动不便,人户分离、居所多变、外出频繁等情况逐步增多,不能经常参加和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的老党员在逐年增加,影响了党内组织活动的开展。
二是部分退休干部党员有心理落差。
不能正视退休后角色转换的现实,有明显的失落感,觉得社区党组织建设薄弱,人多事杂,环境条件差,不愿到社区和其他党员一起开展活动。
三是有些退休干部党员思想滑坡。
存在“离退休万事休”的思想,自行降低党员标准,放松自我要求,认为退休后就不用和在职时一样参加组织生活了,甚至连党费都不愿按时足额上缴。
四是少数离退休干部对组织生活存在认识误区。
有些党员干部参加了各类协会和兴趣小组等团体活动,以为这些就是组织生活,用文体活动来代替组织生活。
(二)组织建设问题。
一是离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建设问题。
从班子建设看,离休干部已不存在“后继队伍”问题,因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等原因,支部班子成员的选择面越来越窄,活动能力越来越差,活动次数越来越少。
二是退休干部没有专门支部。
各社区多按区片建立党支部,支部中包含大中专毕业生、转业军人、退休干部等成分,人员构成年龄跨度大,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从老年人身心特点出发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三是社区支部班子配备不强。
各党支部书记多数由各居民委主任兼任,支委班子虽能配齐,但很难配强,影响和制约了支部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水平提升。
四是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单一。
一些社区的工作人员对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认识不高,抓支部建设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经验缺乏,方式方法单一,不能吸引离退休干部积极参加活动。
有的仅限于收党费,开一两次会,活动开展很少,离退休干部没有归属感。
(三)环境条件问题。
一是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人员偏少。
各社区除主任外没有编制,仅有的几名工作人员多从乡镇干部中调派,各委主任多由所在社区居民聘任,“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从社区主任、工作人员到各委主任忙于社区各种工作,投放到支部建设方面的精力少。
很难抽出工作人员专项负责管理支部日常工作,多数支部组织学习主要靠书记召集和大家自觉。
二是缺少活动场所。
现在社区办工用房面积偏小,比如杜尔伯特县泰康镇七个社区办公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仅能维持日常办公需要,缺少专门的支部学习、活动场所。
各支部开展活动多与驻区单位协调,场所不固定,有的支部会议甚至开在支部书记家里。
三是活动经费不足。
各社区党建经费由县财政拨付,每个社区均达到两万元以上,但仍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各委主任兼任支部书记没有专项补贴,退休干部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每月仅有100元的交通通讯补贴。
三、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和改进的措施在新形势下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探索灵活有效的活动方式,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在离退休职工乃至老龄事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条件,在保证离退休干部党员享受党员权利的同时,引导他们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一)整合力量,建立统一的涉老服务管理机构。
着眼于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的实际,为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在引领老龄事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工作效率,建议将老干部局、老龄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科室、社区部分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涉老服务管理部门,划拨专项经费,为离休干部党员、退休干部党员和其他老年人提供服务。
(二)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组织部门要把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加强对老干部党组织建设的领导,定期听取汇报,积极研究解决老干部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逐年解决社区机构编制、干部配备、党组织活动场所、经费等问题,为支部正常开展活动提供应有的保障。
二是建立特色支部。
各社区党总支和村级党组织可以打破区域限制,根据退休干部党员的工作经历、特长和身体情况建立特色支部,发挥老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助学、宣讲、保健等多方面开展活动,以实际效果为群众带来实惠。
三是选好配强领导班子。
重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选配党性强、威信高、讲奉献、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老同志担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委员,重视学习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班子配置,最大限度的调动工作积极性。
注重年龄梯次搭配,培养和储备后备人才,保持支部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完善各类制度。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完善走访、困难帮扶、送会送文上门等制度,做到组织集中学习与个别沟通相结合,集中活动与个别走访相结合,联系制度与组织关心相结合,以多种形式与党员保持联系,把党员纳入有效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引导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三)增加投入,加强阵地建设。
一是保证支部学习活动场所。
为各社区和村级党组织退休干部特色支部划设固定学习场所,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整合县级老干部活动中心、体育场、文化馆等公共资源,向离退休干部免费开放,发展壮大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阵地,满足支部党员日常学习和开展活动的多样性需要,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活动拓展更大空间。
二是增加党建经费。
在原有资金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加投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用于老干部党支部组织学习,开展活动,购买学习资料,保证支部学有资料、活动有经费。
对担任支部书记的退休党员干部,适当增加补助标准,不断调动他们兼职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倡导文化养老,结合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兴趣与爱好,适时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各类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将支部活动与各类比赛相穿插,寓教于乐,在过好组织生活的同时不断增强他们的体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积极作用。
一是推选退休干部党员担任支部书记。
退休党员干部时间充裕,经验丰富,精力犹在,要注重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鼓励他们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余热。
二是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多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引导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党的历史、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组织他们开展传统教育、执纪监督、民事调解、创建文明城市、政策咨询、爱心助困助学、校外辅导、技术服务等各项活动;发挥他们在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关心下一代、抗灾救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创新开展党建活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参与“党建进楼院,宗旨进心中”活动。
把离退休干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和在职党员编入楼栋党小组,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带头帮扶困难家庭,带头协调邻里关系,带头维护社会治安,带头创建文明楼院和文明家庭。
二是开展“党员义务奉献日”活动。
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承诺”活动,组织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志愿者栽花种草、清理小广告等义务劳动,使党员牢固树立“凡事讲党性、为人重品行、处处作表率”的思想,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社区工作更加生机盎然。
三是积极推进共驻共建工作。
在社区建立“事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明共创、活动共办”的共驻共建新机制过程中,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与辖区各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做到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联搞,文体活动联谊,共倡文明新风。
社区对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着力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养、激励保障、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正派、年富力强、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和群众贴心人,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二、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根据党内有关文件规定和当前农村实际,村党支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好以下职责:(一)推动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带领农民致富。
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为农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领导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搞好生产服务和资源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密切联系群众。
经常深入到村民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听取群众对村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
坚持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村民群众有序参与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四)维护农村稳定。
加强村民群众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道德素质和集体观念。
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人民调解、计划生育和农村社会保障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五)加强村党支部建设。
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
带头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组织开展“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
组织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增强党员主体意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
负责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
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抓好对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三、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机制(一)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改革和创新选拔任用制度。
选拔任用村党支部书记由镇、街道党(工)委具体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不同村情,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镇、街道党(工)委委派等方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优秀人才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
思想政治素质好,就是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较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带富能力强,就是有知识、有见识,思路宽、点子多,懂经营、会管理,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协调能力强,就是热爱农村、对农民有感情,善于运用民主、法律、示范和服务的方法做群众工作,妥善处理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大力推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
(二)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级领导班子成员。
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本村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也可以从区直部门和镇办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派。
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采用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的办法建立联合党组织,从中择优选拔村党支部书记。
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贫困村、工作薄弱村任职。
(三)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加强跟踪培养,严格日常管理,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尽快成长成才,优秀的要及时通过推荐和参加选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
要把发展党员、选拔后备干部、培养实用人才和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在优秀青年和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不断为农村党组织注入新鲜力量。
四、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机制(一)整合培训资源。
由组织部门牵头,统筹民政、农业、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涉农部门培训力量,对涉农培训资金“打包整合”,形成培训工作合力。
发挥区、镇(办)党校主阵地作用,运用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党校等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和资源。
积极探索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培训。
(二)丰富培训内容。
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
(三)改进培训方式。
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式和手段,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开展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巡回宣讲活动,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
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历教育,提升文化层次。
(四)落实培训措施。
把村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总体规划,及时制定村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抓好组织实施,每年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
区委每年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培训经费按每人不少于300元的标准列入区财政预算。
其他村干部由镇、街道党(工)委每年组织培训一次。
五、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报酬保障制度加大财政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保证村党支部书记及其他村干部工作报酬随着村级经济实力增强逐步提高。
逐步达到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报酬不低于我区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村委会主任工作报酬比照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报酬标准实施,其他村“两委”干部工作报酬不低于我区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的60%。
建立报酬结构补贴制度。
村党支部书记报酬结构补贴由基本补贴、绩效补贴、奖励补贴三部分构成。
基本补贴调整到每人每月500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每人每月600元,由区财政统一拨付到各镇、街道村干部工资专户,按月发放到人。
绩效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由各镇、街道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发放。
奖励补贴由各镇、街道依据年度工作考核情况和“双述双评”结果,按照村党支部书记总数15%的比例确定优秀等次,推荐上报区委组织部,经审核把关后,提交区财政局备案,对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村党支部书记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的奖励补贴,所需经费由区财政负担。
村干部的职数配备,本着交叉兼职、精干高效、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以行政村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配备,一般配备3至5名。
六、建立村党支部书记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在自愿参保的前提下,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逐步为在职村党支部书记办理社会养老保险。
对2008年12月31日前已经正常离任的村党支部书记,从2022年1月起,累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9年以上18年(含18年)以下的,每月给予100元的生活补贴;累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8年以上的,每月给予200元的生活补贴。
具体审批程序为:1、个人申报。
先由个人写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包括本人基本情况、任村党支部书记起止时间(要求准确到月份)、证明人等。
2、村党组织初审。
根据个人申报,村党组织查阅有关资料后运用“4+2”工作法研究确定名单并上报镇、街道党(工)委。
3、镇、街道党(工)委审批。
镇、街道党(工)委组织专门人员,对村党组织上报人员情况逐一进行调查审核。
审核时,要征求纪检、综治部门的意见,对程序不规范、条件认定有异议、原始材料档案不全或存在其他问题的暂缓或不予审批。
审核完毕后,镇、街道党(工)委召开会议研究审定,并建立台帐进行管理。
4、上报名单。
镇、街道党(工)委将符合条件人员名单分别报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劳局。
5、补贴发放。
区财政局将补贴资金拨付至各镇、街道,由各镇、街道发放至每一位符合条件人员手中。
七、健全村党支部书记关爱帮扶制度各级党组织要关心农村基层干部,对他们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多一些帮助,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定期体检制度,每两年由区委统一组织为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体检,所需费用由区、镇(办)两级财政承担。
建立生活困难村干部慰问帮扶制度,对生活困难的村干部,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走访慰问,在生产生活上予以帮助。
建立村党支部书记谈话谈心制度,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定期与村党支部书记谈话谈心,沟通思想,疏导情绪,及时发现、帮助解决问题。
八、拓展党支部书记成长空间总结完善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招录镇办公务员的做法,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镇办公务员、镇办事业编制人员力度。
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人选,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建立健全定期表彰村党支部书记制度,结合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和“三定三创”表彰活动,定期对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表彰和奖励。
注重树立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九、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由镇、街道党(工)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和各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因素,科学设置各村党支部书记年度岗位目标和年度办实事项目,向本村党员群众公开作出承诺,年初建立岗位目标台账,年中加强督促检查,年终由镇、街道党(工)委组织开展“三票评议”,召开村级“两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述职,从群众、党员、组织三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价,量化为相应的星级。
评议结果作为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激励保障措施的主要依据,严格兑现奖惩。
十、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村党支部议事规则,明确村党支部书记决策重大事项的范围和程序,推行“4+2”工作法和家庭联户代表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强化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述职、任前廉政谈话、诫免谈话、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保证村党支部书记始终处于有效监督。
同时,积极推进党务、村务公开。
村党支部的工作事项要向党员和群众公开,重点公开支部工作目标、决策内容和程序、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管理、民主评议党员、补助贫困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等内容,接受党员和村民监督。
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形成发现、调整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的机制。
十一、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一)落实工作责任。
镇、街道党(工)委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经常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和村级班子现状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立完善区、镇(办)党员领导干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制度,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
要在区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纪委、宣传、农经、民政、财政、人事、劳动、共青团、妇联、扶贫开发等部门密切配合,把教育培训、集中整顿、激励保障等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积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支持,帮助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
要在全区村级组织推广“4+2”工作法和家庭联户代表制度,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不断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水平。
(三)加强财力保障。
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村党支部书记及其他村干部工作报酬、离任村党支部书记生活补贴所需费用按规定渠道和标准发放,不足部分由区财政安排,并监督镇、街道财政统一发放到村干部个人账户。
(四)创造良好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在作出决策和部署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
要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大力精减会议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实实在在为村党支部书记减负,让他们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
要推动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
镇办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具体指导,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大胆开展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注意总结推广村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要大力宣传、弘扬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树立村党支部书记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关心、尊重、支持、爱护村党支部书记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