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感悟
1.如果唐朝有类似的竞赛,那么李白和杜甫谁得第一?元稹和白居易呢?小李杜呢?——所谓文无第一。
2.如果唐朝有类似的竞赛,那么比赛的题目怎么选择?是写田园还是写边塞,是写大唐气象还是写国破家亡(出题人不要命了),还没去过边塞的王维怎么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要是题目格局小了,岑参高适他们恐怕会罢赛吧。——诗歌创作总是基于诗人的阅历和感悟。
3.如果南宋有类似竞赛,评价北宋的诗词,谁得第一?我肯定选苏轼,但如果评委是李清照,那么苏轼恐怕排不了好名次,因为李清照认为苏轼的词太不注重音律了,她认为周邦彦的词最好。——所谓诗无达诂,每首诗词各人的理解就不同,评委的不同喜好对最终结果影响很大。
4.在电视节目上即兴作诗,必然是对客挥毫的秦少游更有优势,闭门觅句的陈无己们基本无法参加这样的比赛,但是其实我们很难说究竟是一字不改更好还是仔细推敲更好。——能写诗的本来就少,出口成章的更少,参加节目的门槛太高。
5.我更觉得诗词是一件比较私密的东西,诗人们创作诗词,不是为了竞赛,而更多地是记录自己的生活,抒发情感,联系友谊。一些诗写好了,流传下来,后人读了,在自己身上又找到共鸣,这时诗词才脱离了私密性,成为我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诗人不是为了写诗而成为的诗人,而是有宣泄感情的需要才写诗,而后被旁人称为诗人。陆游还不乐意别人称他为诗人呢,他想作将军,想征战沙场,所以,当仗还没打,战事就结束了的时候,他从前线回来,路过剑门关,才会说:“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他不想当诗人,但是他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媒介却是诗,或许没实现梦想的'陆游是不幸的,但对于读诗的后人来说,是幸运的。
说这段的意思是,其实不用想着通过电视节目,寻找古典诗词的创作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兴许还不乐意上节目呢,而真有这样的节目,呈现出的诗也不一定是好诗。相反,像现在这样也挺好,通过所谓的“背诗”,又有教授们宣传、讲解诗中典故和背后的故事,从而重新引起大众对诗的兴趣,营造好的氛围,这才有诗歌创作的土壤。有了好土壤,普通大众耐心等待好作品就是。
《中国诗词大会》热播
央视近日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在引起收视热潮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古典诗词图书的阅读。
内在的文化,将我们与过去相连接,并因而拥有一种“产生新时间”的能力,在寻找心灵原乡的同时,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
新春伊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第二季热播,能记诵2000多首诗词的女高中生惊艳大众,很多人在微信中玩起了“定制专属诗”……传统诗词,以这样的形式让人们感受诗心、让时代浸润古意。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渴慕,由此可见一斑。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统的箭,说到底是射向未来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来传承发展,才能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故事,告诫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勉励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俯拾即是、信手拈来的用典,正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
戚戚于“故园何处”的浓浓乡愁,痛心于文物被拆的历史记忆,痴迷于古典名著的精神追求……涌动在现代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是文化的“还乡”与“寻根”。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井喷”,需求增加也凸显“供给侧”的不足。当前,对于开掘传统文化,还存在“三化”的`问题。一是“功利化”,忽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公益性、教育性,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招牌赚钱牟利;二是“庸俗化”,恶搞戏说历史事实,大肆解构历史名人,任意颠覆文化常识,扭曲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三是“简单化”,不顾时代特征,不辨精华糟粕,对传统文化盲目推崇、照搬复制。那些既无历史又无文化的新建古城、古镇,那些唯利是图、喊出天价的私塾、读经班,一拥而上争抢名人出生地,荧屏充斥胡编乱造历史剧,都是这“三化”的现实表现。凡此种种,非但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反而让文化失色、让传统蒙尘。
应该说,传统文化植根于历史语境,原样照搬到现代社会,很可能水土不服。更何况,传统从来就不是一个僵死的概念,正如历史学家所说的,我们总是在“发明传统”。从15世纪到19世纪,西方文化的创新,也正是通过古今对话来变革政治理念、调整经济政策、重新平衡政治秩序,由文化复兴迎来全面复兴。放眼中国,学者费正清曾指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具有“改革的能力”,能“通过重新树立其理想”,使这个古老国家生存下来。追寻传统并非一味复古,而是需要对传统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传统文化的枝丫嫁接到现代中国的植株,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激活“价值基因”。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奇迹,却也伴随着心理失衡、价值失序、行为失范等问题,而矫正价值航向、涵养价值共识,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市场需要注入“以义为利”的道德血液;面对庸俗的拜金主义,社会需要标注“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建设山明水秀的美丽中国,政府需要树立“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面对一些人精神苦闷、价值虚无的“现代病”“西方病”,当今中国道德的重建、价值的重塑、心灵的重整,都离不开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想理念的润泽与滋养。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舒展“生活场景”。传统文化既不该仅仅置于展厅,更不该胡乱堆放库房,前者只适于观赏赞叹,后者更无异于明珠投暗,而是应该真正成为融汇于日用伦常中的“活的文化”。流动时代,亲亲为大,“常回家看看”承欢父母膝下;陌生人社会,与人为善,给保洁大姐、快递小哥一个笑脸;网络世界,慎独慎隐,让虚拟空间更清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理应如此交融。我们不可能回到穿汉服、着唐装的时代,摆几本线装书、放几个假古董只是附庸风雅,更遑论风水堪舆、求签问卦之类。让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活场景,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才是最好的传承与发展。
哲学家认为,内在的文化、意识,将我们与过去相连接,并因而拥有一种“产生新时间”的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需要回溯所从来处,开掘精神的河床、寻找心灵的原乡,最终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
当老师让我们看“中国诗词大会时”,我就特别特别期待。
我看过《成语大会》,《谜语大会》,但我没看过“诗词大会”。
我一开始以为,诗词大会是答词语的。之后我才发现,前面还有一个“诗”字,我立刻改变了我的想法,应该是答古诗词的。
打开电视,观看节目。我看到了一个7岁的小女孩,她真的是对答如流,得了113分,她答对的题,有些我还不知道呢,真了不起。
其中,那道关于“花落知多少”的题我是最最喜欢了,我觉得这首诗表达了哀而不伤的情感。
有一位选手是来自俄罗斯的友人。我万万没想到,这位来自俄罗斯的友人,居然把中国的古诗背得如此熟练!但是,就因为他最后写了一个繁体字,失败了。
下一位选手是彭超,陈老师专门给我们讲过,他小时候因为碰到了高压电线,两只胳膊没有保住。但他身残之家,高考时,以600多分的成绩考入四川法学院。真令人佩服!
他虽然非常瘦弱,但他答题却很顺利,遇到难题都能迎刃而解,看来,他的文化底蕴丰厚。
《中国诗词大会》,让我学到了许多古诗词。古诗,是中国的一种巨大的财富,我也要多背,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
2月7日晚,16岁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夺冠。她最后的对手,曾获得第三届汉字听写大会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中国成语大会年度总冠军的彭敏难免遗憾。
"如果我能再拿下一个冠军,最后就是一个“三冠王”了。我在报名的时候的确有这样的期待。"电话那头,彭敏对《新华每日电讯》说。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主研发的第4个"大会"。
"最早根据现代人提笔忘字的现象,为了唤起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设计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来我们想,既然汉字可以成功,那么一个词语、一首诗词呢?"阚兆江说。
《中国诗词大会》原本是频道总监阚兆江一开始最担心的一个"大会"。因为诗词和人人都要写的字,常跟日常生活的成语不同,自古为文人雅士所爱,容易曲高和寡。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3
最近,我看了一个 电视节目 ,叫《中华好诗词》,感受颇深。
节目中有好多能熟背3000多首 诗歌 的 女博士 们,从她们身上充分显示了诗歌对人的影响,她们个个朴素,沉稳,特别是总决赛中的两位女博士,让我印象深刻:李冰洁,身穿白色的 旗袍 ,看起来像 弱不禁风 的林黛玉,戴着眼镜,说话时声音婉转动听,有着 薛宝钗 式的 幽默感 。。 王颖 ,号称冷面杀手,不喜欢笑,但是常常把对手吓出一身冷汗。背诗时,她喜欢轻轻 踱步 ,她不仅会背诗,还喜欢写诗,一上场就吐口而出一首自编的 小诗 ,既押韵又好听。正是应了古人那
句老话熟背 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节目中还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的年纪虽然小,但是却能把 《长恨歌》 背的滚瓜烂熟,还能背诵好多我都没有听说过的古诗。连 范增 老师都对她很佩服,提出如果她能在3个月内将 《离骚》 和杜甫的《秋兴》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就收她为弟子!太羡慕她了,这么小的年纪, 就能够成为范增老师的弟子,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看完这个节目,我觉得平时我背诗时还是太不熟练,真正到比赛的时候,有些背过的诗一时就想不起来了,尤其是当需要只背诵其中一句的时候,往往整篇都忘记了。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背诗,不仅要背熟,而且要理解作者,理解作者作诗的意境。 这真是一档好的节目,中华的诗词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 遨游 在诗歌的海洋吧!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4
前不久,热播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我于近日补完了全集。
钱穆先生曾言:“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而今天,从这样一档节目中,我感受到的恰恰就是这种温情与敬意。
诗词是众多历史文化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却几乎囊括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
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所处的世界里,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期盼,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忧虑,有“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的热闹,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别离,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有“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志向,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勤勉,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气节,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豁达,有“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的领悟,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更替……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姜闻页小妹妹用这句诗来表达不须以输赢胜负来鉴定其对诗词热爱的拳拳之心。
文无第一,在这样一场与其说是竞技不如说是互相交流的大会中,我看到的是一种良性的、开放的文学态度,以及现代中国人对情感根源的追寻和精神世界的寄托。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诗词大会第一季的第九场比赛。
个人追逐赛的赛制是积分制,选手答对题目的同时百人团有多少人答错,选手即得多少分。在人民警察王纪波答题时,曾连续多题出现5以下的得分,甚至有一次问到“古代烽火的作用”时,百人团全部答对,唯一一次出现了令人惊叹的零分。不论男女老少、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外国友人,一致选择了正确答案。董卿笑语:“这对百人团来说是一个圆满,但对王纪波来说却是个零。”然而王纪波回答:“我非常荣幸,这个零能够出现在我答题的时候,与有荣焉!”
作为一名警察,工作是“一地鸡毛收拾起”,愿望是“三更月色不提防”。他说,“希望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即便因此而没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同样,大家都答对了,正是说明“诗词已经深入大家的骨髓了,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这一年来,无论我多少次回忆起这个场景,总是忍不住泪盈满眶。
要怎样的胸襟与气魄,才能震荡出这样剧烈的共鸣?要怎样的自信与追求,才能引起人这样深重的感动?要怎样的学识与远见,才能在短短几秒内喷薄出这样厚积的感慨?
徜诗词之海,求吾心居安。
今日,我也想对诗词及我所钟爱的文化说一句: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前路尚远,珍爱历史,溯文化之源,此中有真意,当惜少年时。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5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近一边看节目,一边背诗,挺开心挺充实的。不过目前进入了一个混乱状态。就是背的诗越来越多,一不留神就混搭起来了。想要努力的把它们各自归成一家实在困难。看来我的背诗还是处在一个很低浅的阶段。缺少对作者以及历史背景的了解。如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进入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上下求索兮路漫漫,寤寐钻研兮曙光现。
自从几日前开始关注《中华好诗词》,像是着了魔一般,应是把第一期从头到尾看了个遍,又网购了十几本词集,加上本来就有的唐诗宋词诗经等,可够我看了。这几日来就是早上第一节课和晚睡前两个小时,都是在读诗。下班回到家里,我和儿子都赖在床上,我读我的诗,儿子看买给他的绘本,时不时的指出一些感兴趣的动物给我看,我们就这样,依依呀呀的能赖两个小时还多呢。白天在学校没课的时候,就躲在小屋里一手捧着书一手拿字典,细心研读关于《小学生守则》观后感400字3篇关于《小学生守则》观后感400字3篇。真是字字珠玑啊。跟我们的古诗词相比,今人所写之文章,实在是应该谦逊一些。
那几位明星擂主都是蛮可爱的。最受欢迎的应该属喻恩泰。我觉得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当然首先他是明星,参演了著名的《武林外传》等影视作品,其次他是博士,更让众粉丝们崇拜,通过这个节目,又知道这个博士并不是徒有其名,真的是实实在在外修内敛货真价实,从心底里生出许多敬佩来。我是真的希望所有的明星都是这水准。屈居第二的钉子户就是左岩了。左岩就吃亏在之前没有喻恩泰出名,如果她也像喻恩泰一样的有名气,那么,她绝对会在好诗词的舞台上闪瞎所有人的眼睛。恩泰兄恐怕就得屈居绿叶了。不过,左岩已经是巾帼不让须眉,富有诗书千万卷了。
作为一个老师,我内心里十分希望有公众影响力的明星大腕儿们抽空都来参加这个节目,并不为提升知名度,因为本身他们就已经够有名气了。打个比方:我的学生们近期很喜欢张杰的歌曲,试想一下,如果张杰兄也来参加中华好诗词的话,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力啊,我敢肯定,孩子们会十分迫切地观看《中华好诗词》。况且全中国喜欢张杰的何止千人万人?名人的一举一动所能传递出的力量,胜过老师苦口婆心的千言万语。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没有谁是青春不朽的。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在真实的年龄段里,使生命散发出智慧的光芒。长得帅气美丽固然使人赏心悦目,若仅仅是金玉其外,倒不如秀外慧中更加长久。(不指任何人)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所以才一本接一本的买书读书,希望能通过先辈们的著作汲取一二为我所用,然而越是读,越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读了几日的诗词之后,更是觉得自己这许多年来放着自家的宝贝不要,硬生生的读什么“世界名著”、“外国文学经典”真是可笑可悲。还好,书,什么时候拿起来都不算晚。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董卿老师的开场白,一年一度的《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了!我和爸爸都以激动的心情看着期盼已久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感觉全身都被这个节目所震撼。
在这个节目中,我最喜欢陈滢,而爸爸最喜爱陈更。我认为陈滢有把握,所以一直支持陈滢。但陈莹面对这么厉害的选手,还是遗憾离场。最终还是被陈更这位老将过五关斩六将,夺得了最后的总冠军。
在这期节目中,我认识了很多选手。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坚持不懈,有的奋发图强,还有的能书善画。我认为不光是选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时光。时光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我们就应该珍惜。向每一位选手和百人团的所有选手一样勤奋努力。
“这个春节《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美好的诗词时光……” 随着董卿老师的结束语,我和家人都喜爱的这个节目结束了。虽然节目停止了,但诗词永远刻在我心中。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7
诗词大会又开始了,让你看看我的观后感吧!
第一个是王天博,他的女朋友也来了,他的女友用古诗词给他加油,是"往事知多少,"百人团中有30人出了错,所以他是我最有印象的一个人。
里面的大卫开玩笑说他自己是"老人家",所以大卫变成了"老卫"了,他也是难忘的人。
王天博的女友旁边的人观察了他们好一会,他们两个眉目传情,好生羡慕,王天博的成绩一直向上,124分,第7题答错了。第二个是薛玉,一开始就一个简单的题得了35分,两个题得了66分,但答了10题,得了192分,收场了,后被李子琳200多分超过了。
最后李子琳以217的成绩得到了与上届擂主的pk权利,最终打败了上届擂主,成为新擂主。
他们都很有能力,我要向他们学习。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8
制作第一季时,颜芳和她的团队整整工作了600多天,修改了20多版。20xx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曾获得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综艺栏目奖。
为了第二季更进一步,制作团队在20xx年又付出了更多努力。
创新不易,靠的是电视人的觉悟,为电视人的志气而战。作为国家电视台,也有责任去担当。阚兆江说。
第一季的时候出题范围局限在唐宋,第二季入选节目的诗词则从《诗经》到毛爷爷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中国文学史。
内容设置是《中国诗词大会》最大的难点。作为一档大众电视节目,诗词太简单和太难都吸引不了观众,必须做到熟悉又陌生,不能离观众太远,也不能离观众太近。
比如有一道题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说的哪个节日,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在说重阳节,这时候观众就会有知识上的满足感,能把观众黏住,让他有参与感,形成一种与节目与选手的互动。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9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上,来自上海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美少女武亦姝夺冠。其实,这场比赛中其他选手都很强,女博士陈更更是已经担任过几期擂主。不过,由于比赛题型并不局限于记忆类的填空选择,而是从历史、社会、生活等层面同时考察选手的综合能力,攻擂者自身知识范围的局限,就成为追逐赛中的.致命短板。最终稳定发挥的武亦姝成为最终攻擂者,而在第二轮与百人团的飞花令对决,以及第三轮的擂主决战中,对手的失误也将这个小才女送上了冠军的宝座。
武亦姝是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在读高中生,她的诗词储备量大,让她一战成名的那次飞花令主题字是“月”字,武亦姝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后,被提醒这句诗重复了。飞花令有时间限制,非常考验参与者的诗词积累和心态。而武亦姝不仅没慌,还微笑着迅速脱口而出《诗经》里《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句诗里包含四个“月”字。在决赛中,她又是9道题无失误打破了自己的纪录,以“酒”为题的飞花令里,她连说三句酒字诗,而并没有要求对手也同样对擂三句,即便如此,最后还是获胜。
赢了《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顿时成为“网红”,不少观众大赞其“腹有诗书气自华”,“喜欢诗词大会的主要原因就是场上的选手都很淡然,心中有诗、爱诗,不为名利。”
还有网友表示通过节目受益良多,“感谢诗词大会使我体会到了现代语言难以描绘的情感。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有的网友则替夺得亚军的彭敏可惜,“他已经是《中国成语大会》和《汉字听写大会》的双料冠军,差一点就能赢大满贯了。真是遗憾”。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0
中央电视台20xx年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已经落下帷幕,是央视科教推出的一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档好节目,最近一月,由于我女儿喜欢该节目缘故,所以从每天晚上八点钟开始,我们全家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在比赛开始后,我们努力与台上的选手同步答题,只能偶尔答对几题,我连续看了几场,深深地被选手所吸引。
我常被选手们的精彩答题和二位老师的点评所陶醉,随着老师的点评,脑子里常常浮想联翩,《诗词大会》用轻松的、愉悦的、有看点的电视节目形式,特别是有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担任主持,著名学者康震老师、郦波老师、蒙曼老师、王立群老师担任点评嘉宾。评委老师的点评,画龙点睛,幽默文采飞扬的语气,由简入难地带我们进入诗词的世界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们陶醉。在比赛中,节目很容易唤起我们学生时代曾经背诵过的诗词,成长中的记忆,让我们有更多的人生思考与感悟,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央视此举,对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诗词知识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次舞台尝试,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等,这些熟悉又脍炙人口的诗句在我的脑海中翻腾,意境显露,带来无穷的遐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精髓,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如节目开场白所讲,诗词是传颂古今的歌唱,是感动天地的情怀,是创造末来的力量,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唤醒了我们每一个家庭最温暖的记忆,中国诗词大会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让我们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诗词会塑造一个独特的你,会影响你变成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传播中国最美的诗词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举办的很精彩,它深深的吸引了我,感染了我,带我体会最经典的中华诗词风范。愿我们在工作后,利用闲暇之余时间,去看看类似节目,她能陶冶我们心灵,生活会更充满诗意,岂不妙哉?
勇夺《中国诗词大会》首擂
早在2022年高考前,成都商报就报道了彭超的故事,一时引来社会大众的关注。
彭超家住攀枝花米易县,6岁时他在一工厂玩耍,不慎触摸到变压器,因此失去双臂。
之后在父亲彭昌富的悉心教育和帮助下,逐渐学会用脚握笔写字、刷牙等。
2022年,彭超首次参加高考,但遗憾的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
去年,再次走上高考战场。最终,彭超考出了603分的好成绩,被四川大学法学院录取。
近日,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首期节目中,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擂主,被称为“古诗词学霸”。成都商报曾多次报道彭超的故事,他幼年失去双臂,连续两次参加高考,去年以603分的成绩被四川大学法学院录取。
彭超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说,不如意时,自己经常通过读诗来找到鼓励和感动,很多力量来自平常大量阅读逆境题材诗歌,他最喜欢的一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
无臂小伙
首次亮相答题夺得擂主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推出的又一档文化节目。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脱颖而出,成为首期节目四个攻擂者之一。
绿色短袖衬衫、黑色长裤,学生气的彭超以一身朴素的装扮出场,两边空荡荡的袖管让他显得与众不同。节目主持人董卿在听了彭超的故事和他用脚参加高考考出603分的高分后,给出了一个大大的赞,“你很棒,你站在这里,用一种乐观和坚韧的态度面对你的人生,给了很多人鼓励。”
第一道题是从“夜钓江独入雪连雨寒”几个字中找出一句诗,彭超没有一丝犹豫,给出了正确答案“独钓寒江雪”;第二道题是从“依南笑绿又春桃花江红风岸”中找出诗句,他快速给出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答案……接下来,彭超一路过关斩将,连续答对剩下的所有诗词题目,击败对手成为本场的擂主。但彭超的擂主并不稳当,依据赛事规则,现场的.百人选手团中产生了另一位挑战者,即答题正确率最高、用时最少的高手——北大理工科博士生陈更。
两人需要根据评委老师现场画的图来猜测所指的诗歌,谁最先抢答对5道题,便成为最终的擂主。一开始,陈更就遥遥领先,连续四次抢答成功,只能用脚来按抢答键的彭超无奈苦笑,“我还一道题都没抢呢。” 最后关头,几乎已经失去信心的彭超竟然逆袭,连续抢答成功,以5比4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首期节目的擂主,被董卿赞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按照赛事规则,在今晚播出的节目中,彭超将会以擂主身份守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