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有关冰和人诗句

关于冰的诗句古诗

在我凝望的那个,漫天大正在轻盈地起舞飞扬。

大飞扬在古老的冬天里,我看见所有的生命都在这白色的柔絮中幸福地迷醉。

北风在呼啸,大在飘飞。

沉默的黄土高原已在飘飞的大雪中沉默了千百年。

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在呼啸的北风中,总是紧闭着厚重的木门,使人感到北方的日子,总是那样的漫长而又寒冷。

飞扬的大雪在天地之间,以最原始的色泽,扑翅而来。

那些纷沓而至的记忆在不知不觉中就覆盖了岁月的旷野。

面对着历史的天空,我们飘飞的思绪,融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之中。

在巍峨的长城之上,飞扬的大雪好像飞扬起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刀光剑影在冷寂的雪光里若隐若现。

战马嘶鸣声在纷飞雪片之间飘近又飘远。

英雄射出的箭在射穿了滚滚的烽烟之后,又射落了无数个飘雪的冬天。

厚厚的积雪掩藏不住隆起在历史深处的苦难和壮举。

厚厚的黄土掩埋不了一个帝王的梦想和野心。

那些列队的秦俑站在两千多年前的风雪中,矜守着一种使命和光荣。

的是曾经的荣华和富贵;冰封千里的是曾经的辛酸和泪滴。

万里雪飘的是所有与幸福有关的往事;雪飘万里的是所有与爱情有关的诗句。

大雪飞扬在冬天的高处。

飞扬在时间无边的空旷里,以千古的素洁隐入了苍凉,隐入了历史。

那个千年的渔翁不知是否还独钓着一江寒雪;那个边塞诗人的梦,不知是否还如千树万树的梨花一样盛开……一片片的大雪飘落在我们生命的原野上,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将雪花般的梦幻珍藏

我们以怎样的姿态迎接着春天在一场大雪之后到来

站在江南的一座小桥上,我向着大雪飞扬的北方凝望。

飞扬的大雪就是我飞扬的渴望和梦想……

关于人生态度的诗句有哪些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

被人称为“药王”。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幼聪颖好学。

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

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

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

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

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

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

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

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

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

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

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7岁时读书,就能“日诵千言”。

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称为“圣童”。

但他认为走仕途,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就多次辞谢了朝廷的封赐。

隋文帝让他做国子博士,他也称病不做。

唐太宗即位后,召他入京,见到他50多岁的人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叹,便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

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

”皇帝还想授予他爵位,但仍是被孙思邈拒绝了。

高宗继位后,又邀他做谏议大夫,也未被允。

孙思邈归隐的时候,高宗又赐他良驹,还有已故的鄱阳公主的宅邸居住,就连当时的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文学大家都十分尊敬他,以待师长的礼数来侍奉他。

一次,卢照邻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名医能治愈疑难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呢

” 孙思邈的回答十分精彩,也足见其医学上的造诣颇深。

他答道:“对天道变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对人体疾病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根源于天道变化的规律。

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犹似轮转。

那么又是如何运转呢

天道之气和顺而为雨;愤怒起来便化为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发散就是彩虹。

这是天道规律,人也相对应于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吸精气,吐故纳新。

人身之气流注周身而成营气、卫气;彰显于志则显现于气色精神;发于外则为音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

阴阳之道,天人相应,人身的阴阳与自然界并没什么差别。

人身的阴阳失去常度时,人体气血上冲则发热;气血不通则生寒;气血蓄结生成瘤及赘物;气血下陷成痈疽;气血狂越奔腾就是气喘乏力;气血枯竭就会精神衰竭。

各种征候都显现在外,气血的变化也表现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吗

”孙思邈还对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

这就是孙思邈对于良医的要求。

其实,何止于医者,仅从为人的角度上来讲,恐怕要做一个有气度、有担当的人,也不悖此道吧

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

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

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伟大人物。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

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

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

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

”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

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

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

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

“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

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

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

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

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

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

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

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

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

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类。

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

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

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

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

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的故事于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 “品数既繁,名称多杂。

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

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

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

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

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

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

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

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

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

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

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

它们指的是什么

是否有区别

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

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

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

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

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

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

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

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

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

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

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

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

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

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

但究竟是什么样的

《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

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

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

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

李时珍早就研究它。

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

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

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

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

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

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

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

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

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

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

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

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

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

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

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

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

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

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

”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

”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

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当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

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

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

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

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

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攻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

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

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

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

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

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

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

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扁鹊,战国时医学家。

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

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

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

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

扁鹊(活动期公元前4世纪初)中国战国时期的医学家。

学医于长桑君。

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望、闻、问、切的四诊法。

他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国为“带下医”(妇科),至周国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秦国则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

后因医治秦武王病,被秦国太医令李醯妨忌杀害。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战国策.卷四秦二》里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佚。

济南郊区鹊山西麓有扁鹊墓,墓前石碑署“春秋卢医扁鹊墓”,并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整字样。

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

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

在邯郸听说当地尊重妇女,便做了带下医(妇科医生)。

在洛阳,因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专治老年病的医生。

秦国人最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儿科大夫,不论在哪里,都是声名大振。

一天,晋国的大夫赵简子病了。

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骇怕,扁鹊看了以后说,他血脉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不超过三天一定会醒。

后来过了两天半,他果然苏醒了。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到那里的百姓都在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就问是谁病了,宫中术士说,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

扁鹊问明了详细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便亲去察看诊治。

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混合使用之后,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

继续调补阴阳,两天以后,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否认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还有一次,扁鹊来到了蔡国,桓公知道他声望很大,便宴请扁鹊,他见到桓公以后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

”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

5天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

”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悦了。

又过了5天,扁鹊又见到桓公时说,“病已到肠胃,不治会更重”,桓公十分生气,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有病。

5天又过去了,这次,扁鹊一见到桓公,就赶快避开了,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时,可用熨药治愈;在血脉,可用针刺、砭石的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肠胃里时,借助酒的力量也能达到;可病到了骨髓,就无法治疗了,现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无能为力了。

”果然,5天后,桓侯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鹊,而他已经走了。

不久,桓公就这样死了。

可见,扁鹊的望诊技术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谓之神”的神医了。

在中医的诊断方法里,望诊在四诊当中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要达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寻常。

这三个例子都是非常有名的医学故事,“起死回生”、“讳疾忌医”的成语也出于此。

相传扁鹊名声过大,因为受到秦国太医李谧嫉妒而被其害死了。

中医学的一部经典之作《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所作,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黄帝内经》成书以后问世的作品,成书于汉代。

其内容深奥,是中医学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之一。

因此,古人将该书托名秦越人所著,也表示扁鹊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借其名以示书的重要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怀念。

扁鹊少年时期在故里做过舍长,即旅店的主人。

当时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长住的旅客长桑君,他俩过往甚密,感情融洽。

长期交往以后,长桑君终于对扁鹊说:“我掌握着一些秘方验方,现在我已年老,想把这些医术及秘方传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传。

”扁鹊当即拜长桑君为师,并继承其医术,终于成为一代名医,先秦时期医家的杰出代表。

扁鹊成名后,周游各国,为人治病。

由于其医术高明,又常为君主看病,受到当时秦国太医令李醯的嫉妒,后被李派的刺客刺杀身亡。

扁鹊具有高明的医术。

他的行医事迹及医学成就,可以反映出先秦时期的医药水平和医药特点。

先秦不少著作载有扁鹊的事迹,本文主要取材于《史记·扁鹊列传》。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

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

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如他晋见齐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

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

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

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

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

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

桓侯仍不予理睬。

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

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

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

《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

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

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

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

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

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

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在治疗方面,扁鹊能熟练运用综合治疗的方法。

其中,从治疗虢太子一例,他所用的方法有■砥石,即针刺法,还有热熨法和服汤药法等。

综合疗法为扁鹊行医时的主要治疗措施。

先秦时期,在临证中,医学尚未明确分科。

尽管《周礼》中已有兽医、食医、疾医和疡医之分,但这仅仅是在宫廷中的设置。

兽医、食医、疡医分别管理牲畜疾病、宫廷饮食调配和以刀剪割切的外科等事项。

除此以外的其他病证,都属疾医的范畴。

扁鹊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齐桓侯、虢太子等案例,都说明他是内科方面的能手。

扁鹊还能根据当地的需要,随俗为变地开展医疗活动。

当他游历到秦国时(今陕西咸阳一带),就专治小儿疾病;当他云游到邯郸(当时为赵国都城)时,又主要诊视妇科病证;而当他到雒阳(当时是周国的首都,今为河南洛阳)时,便主要从事老年人病证的治疗,多医治耳、眼等五官病证。

据记载,扁鹊还精于外科手术,而且应用了药物麻醉来进行手术。

扁鹊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不仅表现出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表现出高尚的医德。

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

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蹶证后,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患者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

从齐桓侯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

他认为对疾病只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初起阶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

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预防。

先秦时期,巫术有一定市场,并且已经成为医学科学发展的绊脚石。

扁鹊对巫术深恶痛绝,认为医术和巫术势不两立。

他的这些医疗道德思想,在《史记》中概括归纳为六条戒律,称为“六不治”。

这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病情严重到“形羸不能服药、藏气不定”等。

这是他治病的信条,由此也反映出他高尚的医疗品德。

他的医疗经验极其丰富,曾编撰过颇有价值的《扁鹊内经》9卷和《扁鹊外经》12卷,可惜均已失传,这是祖国医学的极大损失。

扁鹊无私地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门徒,他的徒弟子阳、子豹、子越等人都是有所成就的人。

后来在汉代出现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一书,有人认为是根据扁鹊的医术,尤其是关于脉诊知识而整理成书的,并且署名扁鹊(秦越人)所著。

近代还有人认为他的学说影响深远,形成了扁鹊学派。

注:发明创造处不能写《黄帝内经》,因为那不是扁鹊著的,可以也相关资料所以医神是C李时珍孙思邈是药王张仲景是医圣

有关鲛人的诗句

在我凝望的/那个/遥远的北方,漫天大雪/正在轻盈地/起舞飞扬。

大雪/飞扬在/古老的冬天里,我看见,所有的生命/都在这/白色的柔絮中/幸福地/迷醉。

北风/在呼啸,大雪/在飘飞。

沉默的黄土高塬,已在/飘飞的大雪中/沉默了/千百年。

镶嵌在/黄土高塬上的窑洞,在呼啸的北风中/总是紧闭着/厚重的木门。

使人感到,北方的日子/总是那样的/漫长/而又寒冷。

飞扬的大雪,在/天地之间,以/最原始的色泽/扑翅而来。

那些纷沓而至的/记忆,在不知不觉中/就覆盖了/岁月的/旷野。

面对着/历史的天空,我们飘飞的/思绪,融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之中。

在/巍峨的长城之上,飞扬的大雪,好像/飞扬起/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刀光剑影,在冷寂的/雪光里/若隐若现。

战马的/嘶鸣声,在/纷飞的雪片之间/飘近/又/飘远。

英雄/射出的箭,在/射穿了/滚滚的烽烟之后,又射落了/无数个/飘雪的/冬天……厚厚的/积雪,掩藏不住/隆起在/历史深处的/苦难/和壮举。

厚厚的黄土,掩埋不了/一个帝王的/梦想/和野心。

那些列队的秦俑,正站在/两千年前的/风雪中,静守着/一种/使命/和光荣。

千里冰封的,是/曾经的/荣华/和富贵。

冰封千里的,是/曾经的/心酸/和泪滴。

万里雪飘的,是/所有/与幸福/有关的/往事。

雪飘万里的,是所有/与爱情/有关的/诗句。

大雪/飞扬在/冬天的高处,飞扬在/时间/无边的空旷里。

以千古的素洁/隐入了/苍凉,隐入了/历史。

那个/千年的渔翁,不知/是否还/独钓着/一江的/寒雪

那个边塞诗人的/梦,不知/是否还

求玄幻小说中的各类天材地宝,仙药的具体名称。

锭(几十个):挖玄铁矿、炼制属性的晶1种(十几个)(金木水火土):做任务、分解装备得到,然后去特殊兑换处用一定比例换成大个的。

凝丹妖魂玉(几十个):打副本的奖励、特殊兑换处用妖魂印换妖魂玉巨力法阵(几十个):云雾山庄周半仙处炼制精钢石 金晶石 蕴魂丹 (逆天级)功用:救命(只要灵魂不灭,可重塑金身)材料:千年玄魂草一棵,万年一棵,千目妖兽内丹,极北寒冰髓一滴,得道液。

方法:此方非同一般,需先用真火把各种材料除得道神木液外全都融合,去芜存精,然后用得道神木液和成丸,直接吞服,放在内温养,时间越久,功效越强,在此丹作用下,只要不是身魂皆灭,就可经久久八十一天后,回归本源,重塑金身,破而后立,功力更上一层楼

炼器材料:千年温玉,玄海冰魄,百丈蚕丝九天玄铁星陨石 七叶灵芝. 九叶灵芝.绝天龙牙:由炼狱守护者之血以及玄天神石从而引发最终威力的绝天龙牙,具有逐火避炎之能。

玄天神石;万灵血(一万以上的不同生灵的鲜血);三星石(是天地间至硬的物质,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能炼化它):银河玄星石、河外玄星石、玄星石;冰魄;上善若水:天地间至柔的物质。

青云芝生於名山之阴,大青石间。

青盖三重,上有云气覆之。

味辛甘,以阴乾食之,令人寿千岁不老,能乘云通天见鬼神。

艺文类聚九十八。

案此以下十九条疑仙药篇佚文。

黄龙芝生於神山之中,状如黄龙。

味辛甘,以四时采,阴乾治。

日食一合,寿万年,令人光泽。

同上。

金兰芝生於名山之阴,金石之间。

上有水盖,茎出。

疑作赤。

入秋旬求之,饮其中水,寿千岁,耳目聪明。

同上。

苍山岑石之中赤云芝,状如人竖,竖如连鼓。

其色如泽,夏采之。

阴乾食之,令人乘云,能上天观见八极,通见神明,延寿万年。

同上。

丹芝生於名山之阴,昆仑之山,大谷源泉,金石之中。

同上。

火芝常以夏采之,叶上赤,下茎青。

赤松子服之,常在西王母前,随风上下,往来东西。

同上。

人芝生名山之阴,青盖白茎。

治乾食,日半合,则使人寿,入水可久也。

同上。

月精芝秋生山阳石上,茎青上赤。

味辛苦,盛以铜物,十月食之,寿万岁。

同上。

黑芝生於山之阴,大谷中,白盖赤茎。

味甘,秋采之,阴乾。

日食,令人身轻齿坚,与天地无极。

同上。

火芝案上已有火芝,疑有一误。

生於名山阳,其色黄泽,大如车盖。

同上金芝生於金石之中,青盖茎。

味甘辛,以秋取,阴乾治食。

令人身有光,寿万岁。

同上。

万年芝令人不老,延寿九千。

同上。

夜光芝出於名山之阴,大谷源泉中金石闲。

上有浮云翔其上,有五色,有目如两日。

同上。

白云芝生於名山之阴,白石上,有白云覆之,白盖二重。

味辛甘,小苦。

以秋采之,阴乾治食,日一合,不中风雷,令人色泽光也。

同上。

云母芝生於名山之阴,青盖赤茎。

味甘,以季秋竹刀采之,阴乾治食,使人身光,寿千岁,醮以牛脯。

同上。

叶芝生於名山之阳,及出央山大谷源泉水中。

赤盖白茎,上有两叶三实。

同上。

叶当作华。

鬼芝青盖长茎,阴乾屑之,日食五合,所见神明,令人长生。

同上。

有自然之龙,有蛇蠋化成之龙。

初学记三十、白孔六帖九十五、御览九百二十九。

田地既有自然之鱓,而有荇茎芩根土龙之属化为鱓。

御览九百三十七,又一千引{艹琴}根化为藓,当即此。

龟蛇潜蛰则食气,夏恣口而甚瘦,冬穴蛰而大肥。

初学记三十。

案对俗篇云:龙蛇蛟螭狙猥鼍蠡,皆能竟冬不食。

不食之时,乃肥於食时也。

语意同而文全异。

此当是佚文。

黄帝医经有虾蟆图,言月生始二日,虾蟆始生,人亦不可针灸其处。

御览四。

历阳有彭祖仙室,请雨必得。

御览十一。

左元放言,金华山可以合神丹,免五兵洪水之害。

御览四十七。

昆仑及蓬莱,其上鸟兽饮玉井,皆长生不死也。

御览二十。

井下脱泉字。

薏苡 有一味中药叫“薏苡”,与一个叫“薏苡明珠”的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指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的意思。

它来自一段历史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伏波将军)领兵到南疆打仗,军中士卒病者甚多。

当地民间有种用薏苡治瘴的方法,用后果然疗效显著。

马援平定南疆凯旋归来时,带回几车薏苡药种。

谁知马援死后,朝中有人诬告他带回来的几车薏苡,是搜刮来的大量明珠。

这一事件,朝野都认为是一宗冤案,故把它说是“薏苡之谤”。

白居易也曾写有“薏苡谗忧马伏波”之诗句。

薏苡作为一种中药,有其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中即有记载。

薏苡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其性味甘、淡、凉,入脾、肺、肾经。

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等功用。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又叫蛇舌草、二叶(芊字去千加律)、竹叶菜、蛇利草。

味微苦,甘,寒。

入胃、大肠、小肠经,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对痈肿、咽痛、蛇伤等有较强的解毒消痈作用。

一般用于治疗疮毒、咽喉肿痛、肠痈腹痛、毒蛇咬伤,也用于热淋涩痛、小便不利,治疗毒蛇咬伤时,可取白花蛇舌草15克,白酒250克,煮沸3~5 分钟,去渣,口服2/3(每日分2~3次服完),用1/3外敷伤口,敷药时先吸出伤口毒血,清洗消毒后用消毒棉垫覆盖包扎,然后用上述药酒浇湿敷料(以保持湿润为度)。

若不能饮酒者,可用清水煮沸后再加入适量白酒,但以白酒煮为佳。

浮小麦 治常常发怒,有时哭笑无常,整日心神不宁,有时甚至还伤人毁物,症名:妇女脏躁症药方: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意用汉末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良方“甘麦大枣汤”,。

从此,“浮小麦”一药便流行于世,并为历代医家治用至今。

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

各地均产。

收获时,扬起其轻浮干瘪者,或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晒干。

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凉。

归心经。

【功效】敛汗,益气,除热。

黄土汤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生,他著有《小儿药证直决》人们尊称他为“儿科之圣”。

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

一天,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开始抽筋。

皇帝见状十分着急。

这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

于是,钱乙被召进宫内。

皇帝见他身材瘦小,貌不出众,有些小看他,但既然召来,只好让他为儿子诊病。

钱乙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要过纸笔,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

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

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

” 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据我判断,太子的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症当用黄土。

” 宋神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正好这时太子又开始抽筋,皇后一旁催促道:“钱乙在京城里颇有名气,他的诊断很准确,皇上勿虑。

”于是,皇帝命人从灶中取下一块焙烧过很久的黄土,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汁。

太子服下一贴后,抽筋便很快止住。

用完两剂,病竟痊愈如初。

这时,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技术,把他从翰林医官提升为很高荣誉的太医丞。

据说北宋初年,南方有一富商的女儿,每逢行经腹痛剧烈,致形体日衰。

富商带她欲往京都寻求名医,到汴梁时女儿经期适至,腹痛难忍。

正遇一采药老人,仔细询问病情后,老人从药篓中取出白芷一束相赠,嘱咐洗净水煎饮服。

富商谢过,按法煎制,一煎服了痛缓,二煎服了痛止,再服几剂,来月行经安然无恙。

从此,妇女行经不舒,煎服白芷,在民间广为使用。

杜仲,以树皮入药,性温,味甘,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等症。

十二品莲台

有关冰和人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