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中国梦的励志文章

历史上既励志又悲情的人物故事两则

历史上既励志又悲情的人物故事两则

导语:从历史角度来看,励志人物数无胜数,但是既励志又悲情的人物有哪些呢?接下来跟着365句子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既励志又悲情的人物故事一:大禹

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其启山治水的故事深入人心。禹被神化以后成了控制水的神明,大禹治水定都于古代安邑(今山西夏县禹王乡),民间到处都有禹王庙供奉禹王。

禹己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精神!也是人们心中改天换地的神性英雄!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有个帝王叫尧。尧是一个不幸的帝王,大旱之后又碰到了洪水。根据历史记载,那时有过的一次大洪水,时间长达22年之久。全中国都受到了洪水的灾害,情形可怕极了。

大地到处都是一片汪洋,人们只得扶老携幼,四处漂泊。尧忧心如焚,但却想不出办法来解救人们的痛苦,便召集各方官员商议对策。官员们推举鲧去治水,天子尧当时就十分担心,因为他知道,鲧不愿意接受众人的意见,可是除他之外,又无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了,尧只好让鲧试试。鲧治水九年,丝毫没有成绩。

他治水靠的是用泥土筑堤堵塞洪水。这种方法在洪水小时,还能收到些效果,但在洪水大时就无济于事了。水不但填塞不了,反而越长越高。有些堤防被冲垮,泥土冲到了下游,淤塞了河道,以前洪水不泛滥的地方也泛滥起来了。故鲧治水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舜做天子的时候,他任命鲧的儿子大禹去治理洪水。大禹继承父志,深入到各部落了解情况,并认真地总结了他父亲失败的教训,他发现光是筑堤叠坝,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洪水的问题,如果不把洪水疏导到固定的河道中去,坝筑得再高也没有用处。于是大禹断然采取了修堤堵水与疏通河道相结合治水方法,终于使洪水驯服,百川归海。

相传大禹为治水走遍天下。他在治水达十三年中,攀山涉水,察看地形,丈量土地,竖立标帜。他不断地调查研究、不断地征询意见,认为必须分别情况开渠凿道,疏理江河,让水流出去。

山西省河津县西北的龙门山,横亘在黄河中游,在河水奔腾直下时,它恰恰堵塞了河水去路,河水只能从山脚下一条很窄的河道穿过,每逢上游洪峰来临,水就溢涌四野,酿成水灾。大禹在那里观察地形后,就带领大家开凿龙门山。当时工程极其艰巨:夏天烈日当空,山石烁人;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再加上毒蛇猛兽的侵扰,更是苦不堪言。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开出了一道豁口,水畅通了。

在开凿龙门山后,禹又治理了黄河平原的九河。《尚书.禹贡》中记载,当时黄河流至下游后“播为九河”。《尔雅.释水》中指出“九河名太史、复釜、马颊、胡苏、徒骇、简、洁、钩盘、鬲津(今漳卫新河)”。

孟子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拂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灌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黄河的中下游区域流经黄土高坡地带,它饱含泥沙,故夏秋两季时常洪水泛滥。“禹疏九河”说的就是这一带的事情。当时大禹顺水势之自然,三过家门而不入,把主流干道加深加宽,使“水由地中行”,上流有所归,下流有所泄,使“九河”不至为患,东方水患得到治理,于是人民可以“降丘宅土”,发展农业生产。故孟子曰:“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大禹顺着水势,引滔滔洪水往低洼处疏导,终于使白浪滔天的黄河平原平静了下来。“禹疏九河”的传说就是这样来的。《禹贡》说“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大约在今德州、沧州之间。故大禹在德州留下了诸多的遗迹和可歌可泣的故事。

如:他在十三年治水的悠悠岁月中,大禹率领百姓日夜与水搏斗,疏通江河,兴修沟渠,风里来,雨里去,脸变得又黑又瘦。为治水,他手脚上都长出了老茧,指甲磨光了,人得了大病,腿也变瘸了。

又如,大禹娶妻后三日就离家去治水,在十三年中,他好几次路过家门,听见自己孩子的哇哇哭声,都没有去看一眼。

大禹的这种自责、自励、自强、自己征服自己的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与困难作斗争。

历史上既励志又悲情的人物故事二:黄巢的故事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很欣赏黄巢是因为他的诗,《全唐诗》仅仅收录了他三首诗,但每一首都很经典,特别是那个境界、霸气,读起来酣畅淋漓,爽得很。一个造反的贼首,其诗作能够收录《全唐诗》,本身就是一朵奇葩。但其诗的确写得太好了,不收录又实在说不过去。

以前,喜欢归喜欢,也就是一知半解,也不去了解诗作的历史背景,仅仅就是一种感觉而已。

但是,了解了这几首诗的历史背景,再来读这几首诗,就不一样了。

黄巢出身于盐商家庭,这就跟家里有矿一样,应该是富裕得很。他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

黄巢五岁时,他的父亲与老翁正在为菊花连句,老翁搜肠刮肚找不到合适的句子,黄巢在一旁,却随口回答说:“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父亲就责备他,老翁却说:“他能诗,但不知道轻重,可以让他再写一首。”

黄巢就回答道: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就是收录到《全唐诗》,黄巢五岁时所作的《题菊花》,简直是霸气侧漏,关也关不住。一个五岁的孩子,开口就是为百花总首,天赐赫黄衣,闭口就是“我如果为青帝,就让菊花跟桃花一起盛开。”这气魄,真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青帝,居东方,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凭啥就让菊花自己单单在秋天开放,小小的黄巢就不服这个事,要做青帝,改变这个不合理的现象。

可是,如此才气的黄巢,长大后却一直不走运,屡屡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不第,这很浪费情感,心情自然不爽。于是乎,黄巢又做了一首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哪里是冲天香阵,简直是杀气腾腾,要一举扫灭京城长安。片片菊花瓣就是攻城陷阵将士的铠甲,这气势就是活脱脱的“冲天大将军”。

有这等气魄和理想,又善于骑马射箭,咋能把《四书》、《五经》读好,去参加八股文的科举考试呢?去考一个武状元倒是蛮不错的。

屡试不第的黄巢,满怀愤恨,一怒之下写下《不第后赋菊》,就离开了长安,继承祖业,成为了盐帮的首领。

一晃到了乾符元年(874年),全国连年发生水旱灾害。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就在长垣县聚集数千人,揭竿而起,开始造反,声势浩大。

此时的黄巢,已经五十五岁,天生喜欢动乱的他,实在憋不住,也就在次年,875年,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起义军声势日益浩大。

随着形势的发展,唐朝廷采取招抚分化的策略,王仙芝欲接受朝廷招安,与黄巢之间出现分歧,起义军的势力受到了削弱。

在王仙芝死后,黄巢被推举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

黄巢率领义军转战南北,四次渡过长江、两次渡过黄河,最终攻入都称长安。

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进入太清宫,次日,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

但此时的唐朝,尽管开始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唐朝势力的联合围剿下,黄巢还是最终失败了。

中和四年(884年),黄巢的外甥林言看到大势已去,就斩杀了黄巢等人欲投降唐朝廷,但最终也被杀掉。

黄巢率领的起义军轰轰烈烈,严重打击了唐朝官僚体系,动摇了唐朝封建制度的基础。但由于黄巢生性残暴,观念狭隘,嗜杀无辜,攻克长安以后,不思进取,没有及时消灭分镇关中的唐朝禁军,又缺乏经济政策,最终导致了失败。

黄巢的英勇善战,类似于项羽,但嗜杀成性也与之相同;虽然粗通文墨、年龄较长,却不像刘邦那样,是一个宽厚的长者。关键的是没有形成一个完美的团队,没有稳固的根据地,一直处在游击战的状态。在进入长安之后,没有做出适当的战略调整和规划,最终遗憾地以失败结束了其悲壮的一生。

最后还是以黄巢的《自画像》诗,作为一个结尾,其中的味道,我们一起来仔细品味吧。

自画像

黄巢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历史上既励志又悲情的人物故事两则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