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中国梦的励志文章

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3篇

  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些美丽的诱惑。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欢迎阅读!

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1:

  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20xx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 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 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 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 伟志向。

  1920xx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 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 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 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 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 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20xx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临 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 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 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 这才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典范,其实那个时代的革命者,学者恐怕都有这样的决心和历史使命感,只不过周这句话是少年之说,有据可查,他的一生更能应证这句话。我觉得这样的演讲稿除了回顾历史,更需要问问当今我们学习的目的。为了个人成就,为了家人,为了生活都没错,但是男孩子应该有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个多么艰辛漫长的过程,这也许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任重而道远。

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2:宋祖英

  出生山民家庭的湘西少女

  1966年8月13日(农历6月27日),宋祖英降临在湘西古丈县岩头寨乡李家村一个世代为农的普通山民家庭。上溯三代,宋家没有一个在音乐艺术方面的特殊表现的人才,宋祖英的降降临,改写了宋家的历史。那年是丙午年,肖马属狮子星座。从音乐史上说,八月是个孕育和产生音乐家的月份。法国着名小提琴家弗兰坦斯卡蒂诞生,贝多芬、舒伯特、李期特、瑞典音乐家萨彪西等都出生在八月。宋祖英注定一生与音乐有缘。。

  12岁宋祖英父亲去世

  宋祖英,从小就是妈妈的乖乖女,胆小老实本份听话,性格温和文静内向,从不惹事生非。童年的宋祖英曾经有过欢乐的时光,但这种时光弹指一挥间就匆匆而过。12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庭一下子失去了支撑点,抽掉了主心骨。柔弱的母亲,为了家庭和孩子,用瘦削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含辛茹苦,抚养三个孩子。宋祖英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骤然的变故,给幼小的宋祖英稚嫩的心烙下深深的烙印,从此,宋祖英失去了童年的消闲和乐趣。她是长女,要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分担生活的重负。她是个懂事的孩子。清晨,她早早起来,帮助妈妈做饭,洗菜,给弟妹穿衣服,忙完这一切以后,再去学校上课;放学后,洗衣扫地,挑水打柴……一个农家小女孩该作的事,她都会做,该男孩做的事她也会做。

  曾经艰难度日的宋祖英母女

  她的家乡交通不便,山高路陡,什么东西都靠肩挑背负。她永远不会忘记妈妈背着背篓,在弯弯曲曲陡峭的山间小道上蜗牛似爬行的景象;更不会忘记,妈妈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嗡嗡纺纱的剪影。多少次半夜醒来。宋祖英还看见妈妈轻轻摇动小纺车,捻织生活的五彩线,泪水的模糊了她的双眼。那时候,她还只是个湘西偏僻苗寨的小女孩,一个乡村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一个还离不开母亲的乖乖女。苦难的生活没有磨掉她的童稚和纯真,反而促使她更加向往新奇鲜活的世界。听树林里鸟雀欢快的鸣叫,到溪畔听淙淙叮咚的山泉,或是同母亲赶集,听青年小伙唱山歌吹木叶,都会给宋祖英带来不可名状的愉悦和欢欣。

  宋祖英爱唱歌,这是村里的乡亲和学校的老师同学早就发觉了的,这位平时文静寡言的小女孩,一到唱歌的时候,完全是另一副神态,活泼天真,浑身散射一股清纯激越的神情,令熟悉她的人常常惊诧不已。

  让宋祖英落泪的聋哑弟弟

  除了含辛茹苦的妈妈,宋祖英还有个聋哑弟弟。这个帅气的男孩

  除了含辛茹苦的妈妈,宋祖英还有个聋哑弟弟。这个帅气的男孩

  并没有因为姐姐的出人头地而改变自己聋哑的不幸。宋祖英也因此特别疼爱这个弟弟。宋祖英说弟弟特别乖、特别善良。宋祖英就算是多给弟弟零花钱,弟弟也不会朵花一分钱,而是把剩下的钱还给姐姐。让宋祖英感动不已。而弟弟也成为宋祖英人生道路上一个最大的牵挂。

  从山沟到北京

  1981年8月,古丈县歌剧团决定招收一批新演员充实队伍。这天,岩头寨乡中学来了两位陌生男子,这两位不速之客是为古丈县歌剧团招工而来的。命运之神就在这个艳阳高照的秋日,慷慨地将机遇送给了宋祖英。宋祖英告别了母亲,妹妹和弟弟,第一次远离家乡,成为古丈县歌剧团学员班一名新学员。一年后,歌剧团从18个学员中择优正式招了10名学员进剧团。宋祖英是当时考核的7个评委全票通过的唯一学员,这一年是1982年8月。宋祖英16岁。1984年12月,宋祖英正式从古丈县歌剧团调入湘西自治州歌舞团,这年正好18岁,宋祖英到州歌舞团不久,幸运之神又一次向她微笑。中央民族学院音舞系到湘西招收学员,招考人从北京千里迢迢跑到湘西歌舞团,挑选和考核学员。宋祖英明丽的气质和良好的自身条件,一下子就被来人看中,但真正要入学深造,还要经过文化考试的关口。初中没有毕业的宋祖英,这位在荒芜土地上长大的湘西姑娘,勇敢地迎接了命运的挑战。她拜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废寝忘食地啃书本好学习,人瘦了几圈,肉掉了几斤,最后她参加文化考试,居然通了这道险峻的关隘,宋祖英笑了,笑得灿烂。这位从小就历尽磨难饱尝生活艰辛的神奇女子,总于找到通向歌星之路的阶梯。

  1985年9月,宋祖英背着小背篓,就象当年的老乡沈从文,走出湘西,越过洞庭湖一个人到京城去闯世界。宋祖英走得自信,走得从容。一个山里妹子,在偌大的北京城是那么渺小,除了极少几个熟悉她的老乡,没有人知道有个叫宋祖英的人在北京。但几年以后,宋祖英光艳夺目地登上首都舞台,从此,全北京,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了宋祖英。

  后来宋祖英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研究生。1991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20xx年4月18日:海军党委给宋祖英记一等功;海军政治部给宋祖英调整专业技术等级到三级。

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3:乔丹

  乔丹,1963年出生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没有狂风暴雨,没有电闪雷鸣,只是普通新生命的哭声打破了沉寂。可是这一天注定被世人所铭记,因为这个小生命在往后的成长中,爆发出了另全世界球迷沸腾的能量。所以,这一天是一个纪念日,是神话诞生的日子。

  德罗莉斯和詹姆斯·乔丹共有五个孩子,迈克尔·乔丹排名第四,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乔丹是最小的男孩儿。

  老乔丹夫妇给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从小就有意识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种族自尊心,并注意给孩子们良好的家庭教养,教育他们要有礼貌、诚实并且尊敬老人。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当中,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哥哥姐姐和妹妹都安分守己,规规矩矩地生活学习,很让父母放心,唯独迈克尔·乔丹总是闹剧连篇,让父母头疼不已。

  的确,儿时的迈克尔·乔丹总会做出让大人惊出冷汗的举动。

  在他两岁时,有一天老乔丹正在自家后院用手电筒检查车子的发动机,没注意迈克尔好奇地在玩弄电线,小手触及了电线的接头,被摔出一米多远,差一点丧了小命。

  五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禁止他玩斧头,他不听。有一次他偷偷拿斧头到外面去劈柴,结果一不留神,斧头没砍中木柴,却砍到了自己的脚趾。他痛得又喊又叫,回到家里父母也没有办法,只好请来一位没有行医执照却自称是医生的邻居,这位“医生”上来就在乔丹鲜血淋漓的脚趾上浇了一大盏煤油,痛得他大喊大叫,但血却止住了。

  1970年乔丹7岁的时候,随家人搬到北卡罗莱纳州南部小镇威明顿。当乔丹一家到达威明顿时,当地的种族争端已趋缓和,社会环境相对比以前好得多。由于可供黑人孩子和白人孩子共同就读的联合学校还没有建好,迈克尔·乔丹兄妹五个的主要活动就是体育运动,他们玩篮球、橄榄球,有时比赛跑步、跳远。 在那里,老乔丹夫妇买下了一大块土地以供孩子们打球、骑自行车和举行摩托车比赛,而调皮的迈克尔却常常把自己翻进沟里。有一次,为模仿当时飞越驾驶摩托车的新闻人物,小乔丹骑着一辆摩托车,带着哥哥拉里,想冲上一个泥墩,飞越一条水沟,结果没有成功,两人都摔得皮开肉绽。乔丹想瞒过父亲,把伤疤用布遮了起来,但老实的拉里却“出卖”了弟弟。虽然受到父亲严厉的批评,但乔丹并没有就此住手,他又偷偷练习了好几次,直到老乔丹发现后,责令他将摩托车卖掉为止。

  迈克尔·乔丹的母亲说:“迈克尔是我所有孩子中最好玩闹的一个。他总是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如果有什么东西需要尝试,那他一定是第一个。他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约束。”

  乔丹的父亲也说过:“迈克尔总是故意跟我们作对。如果我们告诉他炉子烫人,不要碰它,他偏偏去碰它;如果他看见写有‘油漆未干’的电线杆,他会伸手摸摸它是不是真的没干。”“所有的孩子都会干上一些家务活,迈克尔时常耍小脾气,故意把他该做的事弄得一团糟,这常常令我们十分恼火。有一次我甚至发现他把自己的零花钱付给其他孩子而让他们帮助他做家务活。”

  乔丹怕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为什么怕水呢?这后面还有一段小故事。

  在他七岁那年,有一次和一个小伙伴下海玩水,在岸边浅滩上平躺着,享受着海浪的轻轻抚过。突然间一个回头浪把他们卷向大海深处,不会游泳的两个孩子吓傻了,拼命地挣扎,小伙伴竭力拉着乔丹向水下沉去。惊恐万分的乔丹拼命向岸边划去,可小伙伴却松开了紧拽着他的小手……乔丹眼睁睁地看着小伙伴溺死,从此使他对水总是敬而远之。

  “凡是到可能落下水的地方,我都会特别小心。”成年后的乔丹老实地承认,“如果是在游泳池边举行的大型酒会,人又很多,有可能意外将我挤落泳池的话,那我会远离池边。首先我会弄清楚哪一边较深,然后离远一点,就算是站在比较浅的一边,我也从不贴着边缘站。”

  青春期的到来使迈克尔·乔丹的生活麻烦频出。乔丹初中一年级时就被停学三次。一次是因为他离开学校去练习跳跃投篮,一次是因为他把一支冰棒扔在了叫他“黑鬼”的女孩头上;一次是因为与一个男孩打架,那个孩子把乔丹辛辛苦苦画在学校篮球场上的地线擦掉了。

  读初三时,迈克尔·乔丹打了他“平生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架”。一天下午,乔丹准备和同学一起打棒球,征得老师的同意后,他和一个要好的同学提早几分钟下课,到空地上去画线。正当二人开开心心地用粉笔画出了棒球场,准备招呼同学过来玩的时候,一个白人孩子过来问他俩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去上课。乔丹拍去手上的粉笔灰,回答说他们几个同学下课后要打棒球。谁知这个白人不屑一顾地说:“谁在乎你们这些黑鬼要干什么!”

  乔丹一听,顿时怒火中烧,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冲了上去,两人扭打成一团,直到闻讯赶来的其他同学将他们拉开。

  乔丹曾在CBA“60分钟名人访谈”节目中告诉主持人戴安娜·索亚说:“许多人都挑我的刺,并且在女孩子面前嘲笑我。他们嘲笑我的发型,嘲笑我好吐舌头及其他一些与众不同的生活细节。女孩子们也跟着起哄,这样,我无法得到她们的好感,也无法同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约会。”

  这导致乔丹在上十年级时成了兰尼高中选修家政课的少数几个男孩中的一个。他干家务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CBA“60分钟名人访谈”节目中,乔丹回忆说,当年几乎每个到他家里去的人都会看见他手拿吸尘器打扫卫生或整理衣物。这些事被传扬开来,使得人们把乔丹当成一个合格的好青年———一个敏感时代的合格青年———要知道,他并没有像许多同龄人一样,整日游手好闲,酗酒斗殴。

  成名后的乔丹说过这样的话:我想让人知道,迈克尔?乔丹是个人,而不是黑人或是白人。我应该是个先驱者,有时我会挺身而出,反对种族主义歧视。

  也许从乔丹的青春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找到这句话的来龙去脉。

  乔丹在学校读书时不愿意“多动脑筋”,更不愿意做那些烦人的家庭作业。整个小学和初中阶段,乔丹的学习成绩一直徘徊在B和C+之间,但他却非常热衷各种竞赛,从喜欢向各种各样的人挑战,在体育方面他向比他大一岁的哥哥拉里挑战;在学习上他与比他小一岁的妹妹斯琳比赛;在其他方面,他向自己的父母挑战。老乔丹终于彻底明白迈克尔不可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师后,决定亲自指导儿子在自家后院的简易篮球场上学习篮球规则。很快,乔丹就成为小学篮球队中的一员虎将。

  15岁时,乔丹身高长到了l米88,读高中20xx年级。父母对孩子的家教很严厉,所以乔丹尽管贪玩,学习成绩还可以,数学还能达到优秀。随着骨骼的发育,乔丹的运动天才日益显露出来,他也真正爱上了篮球,不过使他篮球技术产生飞跃的却是源于一段他至今仍铭记在心的耻辱。

  美国的高中篮球队分为两个级别,一队代表学校打比赛,二队则是陪练。迈克尔以为凭自己的本事完全可以进入一队打主力,于是他和好友罗里奥一起报了名。

  张榜那天,两人结伴到校体育馆去看榜,结果他的朋友榜上有名,而他把榜从头到后看了几遍也没找到自己的名字。放学后,迈克尔奔回家中,关上房门抱头痛哭。他的自尊心大大地受到了伤害。

  不过倔强的乔丹硬是去找教练,希望允许他随队训练,教练告诉他说:“你个子太矮,反应也不快,打篮球的前途不大。”迈克尔·乔丹失望而归。

  校队参加地区比赛时,迈克尔又来请求教练能随队看球。在他苦苦央求下,这位教练心软了,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过他必须为校队的队员看管衣服。

  为了看球,小乔丹只好抱着衣服进场。这段时间,乔丹开始苦练技术,他每天练4个钟头。前两个钟头跟二队练,后两个钟头与一队练。训练结束后他还给自己加码,一有时间他就会拍着球找个篮球架,挥汗如雨地练。这种习惯他后来一直带到NBA。刻苦的训练为乔丹打下了极为扎实过硬的基本功。一年之后,校队一队的大门再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他了。那时他个子长到1.91米,篮球技艺也日渐长进。

  乔丹以后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饱尝失意的我暗暗发誓,今后你再也不能遭受这样的折磨了。”

  这也是乔丹上进心和竞争意识超强的一剂强化针。当老乔丹夫妇看着两个儿子在自家后院的土篮球场上互相推搡、你争我夺的时候,他们没有立即意识到二人的手足之情是何等之深。在刚开始的时候,拉里总是在比分上超过乔丹,乔丹为此十分恼火。在乔丹开始读高中二年级时,二人在自家后院的篮球比赛这些比赛大多数都以互相殴击结束。那时迈克尔已初步形成了他个性中的一个基本因素:喜欢竞争。不管是什么比赛,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乔丹总是想方设法去赢,而且敢于接受任何挑战。乔丹认为竞争是神圣的,竞争练就了他永远超越自我的信念。而这次成长中的阵痛,是这种超强的竞争意识永远地刻在了乔丹的脑子里。

  少年时的乔丹当时只知道打球,却对如何开始自己职业篮球生涯的方法一窍不通。当时许多篮球新星首先要与大学篮球队签约,然后再渐渐提高名声。虽然有消息传出说,乔丹有望培养成一名职业选手,但他读到高中三年级时还没有进入各大学篮球队公开发布的最有前途的300名新手的名单中。

  对乔丹来说,在那时不引人瞩目当然很痛苦,但也有它的好处。因为乔丹不像那些年轻的体育明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压力。乔丹没有理由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明星、也不用担心因成绩不佳或表现不好而辜负了别人的期望。所有这些都给了乔丹正常成长的空间。

  在进入高中三年级前的暑假里,乔丹参加了阿巴拉契亚大学举办的篮球夏令营,之后又来到了北卡罗来纳大学篮球夏令营,这所夏令营的教头是北卡州最有名望的大学篮球教练迪思·史密斯。

  当时与乔丹同桌的男孩名叫布兹·彼得森,他和乔丹同打一个位置,二人配合十分默契,球技绝不亚于当时该州那些知名的大学球星。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们先在整个北卡州高中篮球赛中配合,随后又在北卡大学成为室友。在朝夕相处中,二人结下了真挚的友谊,成为极亲密的朋友。

  北卡州的篮球权威认为彼得森是一个出色的未来篮球明星。他已获选进入匹兹堡的豪威·洛芬克尔“五星篮球训练营”,在那里全美最优秀的高中篮球选手将得到全美最知名的教练的指点,而且可以接触到全美每个大学篮球队派出的物色新人的“伯乐”。在那里打球十之八九可望获得大学奖学金。

  乔丹并没有彼得森那样幸运,但他还是得到了当时迪思·史密斯的助手之一堪萨斯大学篮球教练洛伊·威廉姆斯的赏识,他是少数几个了解乔丹实力的人之一,他竭力推荐乔丹到“五星篮球训练营”学习。营地经理碍于威廉姆斯的情面,接受了乔丹,并在营内为他安排了一份临时工作,以便他能够挣足学费。

  乔丹没有接到该营举办的为期3周的第一届训练班的邀请,因为这一届是专为各球队未来的种子选手而安排的。但乔丹很快以自己的实力证明营地这种安排是何等的错误。乔丹很快就超过了一些各大学互相追逐的最有潜力的未来新星,而且连续两周获得营地最有价值的运动员称号。他也第一次看到了自己前面的希望。“就好像一个会魔力的人突然拍了拍我肩膀,并对我说‘你注定要成为人物,成为一个众目所瞩的伟大人物!’”乔丹回忆说。

  乔丹的母亲德罗莉斯回忆说:“在乔丹读高三的时候,就有许多人来到家里拜访,其中大多是大学里负责招收体育生的官员。而我们当时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因为我们没法知道究竟谁把乔丹看作是人,谁又把乔丹看作是篮球机器。”乔丹夫妇领着儿子先后参观了马里兰州、南加州、纽约州十几折大学,最后还是回到了位于卡佩尔山的北卡大学。

  德罗莉斯是个地地道道的北卡州人,但她的儿子却不愿承认自己也是个地道的北卡州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憎恶北卡州。”乔丹说,“我妈妈喜欢费尔·福特(毕业于北卡大学的NBA明星),但我却难以容忍他和北卡大学那帮家伙。”而等他真正亲自到北卡大学参观后,他发现一切都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乔丹最后决定进入北卡大学学习。

  1980年11月,乔丹正式宣布进入北卡大学学习。消息传出的那一天,乔丹家的院子里聚集了一大帮记者。德罗莉斯回忆说:“他们赖在那儿一直不走,直到我们同意接受来访。这次采访花了我们很长时间,记者们的问题更是稀奇古怪。”这种恼人的采访,在随后的日子里,尤其是在乔丹成名之后就再也没有终止过。

  北卡大学的篮球课是各高校篮球运动课程中最优秀的,有人称之为“大学篮球中的NBA”。史密斯专注于集体进攻战术,这种战术明显压抑了个人的突破能力,不管你是多么地杰出。

  乔丹加盟NBA后,曾有一个开玩笑地问道:“谁是唯一一个能够让乔丹每场得分低于25分的人?”答案是:“迪思·史密斯。”尽管如此,史密斯的战术仍不断被人模仿、学习。而且史密斯曾培养出像比利·坎宁、查里·斯科特、瓦尔特·戴雄斯、詹姆斯·沃斯、帕金斯以及乔丹这样的NBA巨星。更重要的是,他对球队管理有方,而且善于激励队员的士气。他的学生白天训练,晚上参加文化学习,而且都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并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史密斯在招收乔丹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个难得的篮球人才,但直到第一周的训练结束后,他才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乔丹的才能。在一次一盯一的防守训练中,史密斯认识到,“我们中没有人能防守住乔丹。”在秋季训练中,乔丹已能突破5个人的防守,直接上篮。

  庆祝乔丹走出北卡州的晚会在1981年12月3号举行。此前北卡大学队刚刚以78:70战胜了在高校队中排名第九的图尔萨队。“大学一年级学生迈克尔·乔丹终于破壳而出了,他将以自己的绝技独步球坛”,《杜尔海姆太阳报》记者阿尔·费塞尔森以此为题对这次并不热闹的小晚会进行了报道。在对图尔萨队的比赛中,乔丹15投11中,一人独得22分,还有一次断球和一次“盖帽”。在最后3节比赛中,乔丹只犯规了一次,投篮命中率达到65%以上。

  有些记者拿他的弹跳与戴维·汤普森相提并论;另一些人则说,他与前北卡大学的后卫费尔·福特不相上下。乔丹在解释他为什么在北卡大学有上乘表现时说:“我有基础,在高中时我们就按现在这种战术训练,所以在这里我没有多少新东西要学。”

  乔丹在这里学到的最好的东西就是自信心。“当我来到这里,我认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超级明星,而我将是最差的一个。等第一场球打完后(在这场球中乔丹独得20分),我才知道我丝毫不比这里的任何人差。”之后的乔丹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信心百倍。

  看过“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的人还看了:

  2.名人小时候的有趣的故事

  3.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5.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手抄报3年级

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3篇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