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中国梦的励志文章

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

  那些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让我们看完后都会觉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那么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毛泽东

  1941年6月3日,雷电交加,雷电劈死了一个县长,这妇女就借题大骂:“咋不叫这雷劈死毛泽东呢!”基层干部们立即抓了这妇女,并声称要枪毙她。消息传到毛主席耳里,毛主席立即约见这位妇女,问明原因。该妇女声泪俱下,陈述了缘由:公粮任务太重,又逢3年旱灾,交了公粮,已颗粒无存。主席得悉后,非但没有责怪她、报复她,临行时,还让通讯员把自己的口粮和自养的一头奶羊送给了她,以解燃眉之急。接着,党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周恩来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任弼时

  1920xx年末,任弼时在上海主持江苏省委工作时,被租界当局逮捕。他乘巡捕不注意,吞掉了身上的文件,只被搜出一张月票,而票面上写的使用人住处已是火灾中烧掉的房子,无从查对。外国警探怀疑有假,便使用电刑,竟在他背上烙出两个拳头大的窟窿。任弼时苏醒后仍坚不吐实,这种顽强态度使捕房更感到他像共产党,继续关押拷打。幸亏周恩来领导的特科通过关系营救,才使他获释。

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许世友

  许世友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对大刀他特别钟爱。

  许世友曾是和尚,在少林寺是舞刀高手。他常奉师父之命,给师兄弟表演刀功。一次,一股百人的流匪包围少林寺,许世友手持双刀,大开山门,流匪上来一个他杀一个,上来两个他杀一双,十个八个一齐上,许世友右劈梅花,左扫残叶,又追又闪,又刺又防,三挑两戳,十几个流匪做了刀下鬼。其余的流匪吓得大喊:“天神下凡了!天神下凡了!”纷纷逃走。

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孙毅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给人们留下了多少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至今让人难以忘怀。由于李德一句话,用一根木棍和两条腿走完二万五千里的“孙胡子”孙毅,就是一位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

  孙毅,原名孙俊华,1920xx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从小家境贫寒,他小学没有读完,便被迫四处漂泊,给人家干活,生活一直没有着落。

  1920xx年夏,孙毅来到河南开封报名参军,被编入河南陆军开封补充营第一连。在旧军队的四五年中,孙毅结识了一位后来对他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的朋友――赵博生。

  作为一名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的军人,赵博生1930年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一职,奉命南下参加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二、第三次“围剿”,均遭失败,被困于江西宁都。当时,部队薪饷没有保障,物质生活菲薄,加上瘟疫蔓延,北方士兵不服水土,几个月中便死去了几千人。赵博生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越来越不满。九一八事变后,他曾请求北上抗日,被蒋拒绝。这让他对蒋彻底失去了信心,而对共产党产生了好感,为了拯救这支部队,他一直都在寻找共产党。1931年10月,在中共秘密组织的帮助下,赵博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孙毅转战来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参谋处,当上了中校参谋。因为两人同系河北老乡,所以赵博生常常以老大哥和知心朋友的身份和孙毅聊天,有意无意地谈起工农红军的事。有一天,赵博生对孙毅说:“根据地对二十六路军散发的传单和路边墙上刷写的标语中,有一条‘二十六路军的弟兄们,要想真正抗日反帝,就要联合红军,到红军中来’的标语,不知老弟看到了没有。”

  孙毅回答说:“看到了。”

  赵博生继而说:“我们所住的、穿的,全是工人做成的,我们所吃的也全是农民流着血汗耕种的,离开了工农劳苦群众,我们是一刻也不能生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想着工农劳苦大众的利益,我看红军才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队伍,我们不如去联合红军一同抗日。”

  在旧军队奔波了多年的孙毅,此时也已彻底认清国民党政府反动和腐败的真面目,因而对红军队伍充满向往。

  当年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等人率第二十六路军1.7万人在驻地江西宁都县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暴动”,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被编为红五军团。季振同任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赵博生任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孙毅任十四军侦察科长,随后又调任红十四军第四十一师参谋长。就在这个时候,他把自己原来的名字改成了孙毅,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取“杀敌为果,致果为毅”的意思。1933年1月8日,赵博生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宁都金狮渡战役中壮烈牺牲,孙毅无比悲痛。

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常州,他自幼体弱多病,但读书非常用功,成绩优异,小学尚未毕业,便考入常州府中学堂。他博览群书,历史上的英雄好汉,给他留下了“最强烈的印象和记忆”,激起他对清朝统治者的憎恨和反抗精神。

  在1920xx年年底,他毅然离开故乡常州,进了武昌外国语学校。1920xx年春,他又北上到了北京,考进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1920xx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这是瞿秋白一生政治生涯的开始。他判若两人,一反历来埋头书斋的文弱气质和内向性格,在超强度的体力支付和神经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忍住病肺吐血的痛苦,在酷热中奔波于街头,联络、组织、演讲……

  1920xx年5月,瞿秋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20xx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瞿秋白回国后,为党的理论建设和宣传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国民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1920xx年1月回国到1920xx年7月这段时间里,瞿秋白负责主编党的理论刊物,及时地给工农群众指引斗争方向。他是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也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也是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研究中国革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人。

  1935年2月11日瞿秋白不幸被捕。敌人逼他投降就范,但他坚决拒绝,并在狱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就是国家前途的光明。”6月18日,国民党宣布枪决令,他视死如归,说:“人生有小休息,也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他高唱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向刑场,慷慨就义,死时仅36岁。

  瞿秋白提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着作,其中许多重要作品收入了《瞿秋白选集》、《瞿秋白文集》。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

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方志敏

  公家的钱,该怎么花?方志敏烈士给我做了一个榜样。

  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曾是模范根据地的创建者。作为根据地最高首长,他规定,从自己开始,所有干部一律减衣缩食,每天只有四分钱菜金。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做演出服,便从红军在白区缴获来的物品中要了一块绒布。方志敏知道后,马上把妻子批评了一顿,并要求她立即送回。

  方志敏也有不“抠门”的时候。那时,部队向外购买一支枪,要花50块银元“天价”。买一批枪,花掉的钱堪称巨资,他一点不含糊,果断批准。

  1935年初,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陷入危机,途中还被国民党军队追击包围,饥疲不堪的方志敏不幸被两个国民党兵发现。他们猜到方志敏正是共产党的省主席,满以为自己赚大发了,可从他身上捞到“金银珠宝”。

  一个自称是“老出门儿”的兵痞在他的裤脚、衣缝仔细地捏了起来,认为肯定有金戒指之类,可是一无所获。见此状况,另一个兵挥动手榴弹叫道:“快把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

  方志敏丝毫没有畏惧,而是轻蔑地说:“共产党的官不像国民党的官那样个个有钱!”

  后来,两个兵搜到累瘫也只搜到工作所用的一块怀表和一直钢笔,此外分文没有。他们只好商定将怀表和钢笔卖的钱均分。

  方志敏被囚后,叛徒孔何宠以少将参议的官职和每月有500块大洋薪俸来引诱他。面对“高官俸禄”的诱惑,方志敏不为所动,他痛斥孔何宠:“无耻的东西”,并严厉拒绝:“我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

  当时,还有朋友出于仰慕送来钱物,方志敏马上转送狱中病饿的难友。国民党送来让他交代的笔纸,他用来写出许多宝贵的文稿,并秘密托人通过鲁迅等关系转送给了党组织。

关于革命家的励志名人轶事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