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都会经常找一些中外名人励志传记故事来看,那么中外名人励志传记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外名人励志传记故事:梁漱溟不议人非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有一条“取象于钱,外圆内方”的处世座右铭:如果认为这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事,就应像铜钱中的方孔那样方正,应该坚持,然而对人的态度,就应和若春风,也就是要“圆”。话好说,可要完全做到却并不容易。1941年3月,民盟在重庆秘密成立,大家公推黄炎培为主席。一年多后,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民盟将由秘密转为公开,正式宣布自己的政纲时,黄炎培却迫于国民党当局的压力,坚持辞去主席一职,并要求为他领导的“职教社”参加民盟保密。显然,黄炎培没有做到自诩的“外圆内方”,被人诟病为“外圆内也圆”。有人问和他一起合作共事的梁漱溟:“您对黄炎培怎么看?”问者希望听到梁漱溟更多的评价,但梁漱溟只淡淡地答了一句:“是我崇敬的前辈喽,我们和而不同,亲如兄弟。”梁漱溟的做法,让很多人肃然起敬。
梁漱溟与黄炎培一直是患难与共、亲密合作的朋友,共同为中国民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梁漱溟之所以深受信任和尊重,是与他不议人非的交际品德分不开的。他从不对朋友揭短,不在背后议论人的长短,包括在家人面前。这里,面对他人对黄炎培的“颇有微词”,他却没有指手画脚,而是用“和而不同”的得体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梁漱溟不议人非的交际原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外名人励志传记故事:陈建斌不忘人恩
当年,陈建斌在中戏上大学时认识了回校讲课的姜文,姜文演的《红高粱》让陈建斌有了偶像。可是,属于新疆定向生的陈建斌,毕业后不得不回到乌鲁木齐话剧团工作,剧团根本没有话剧要排,整天没事做,陈建斌感觉自己四年大学白上了,郁闷不已。姜文建议他通过考研再次杀回北京,来北京考研的第一天,姜文就找到他,并请他吃饭。席间,姜文与他边吃饭边说:“我觉得你挺棒的,别放弃!”受到自己偶像的鼓励和肯定,陈建斌发誓一定要混出个样来!后来,陈建斌如愿考上了中戏的研究生,还得到过姜文的不少指点,正式走上了演艺之路。20xx年11月,陈建斌破天荒成为“金马三料影帝”后,首先不忘的是感恩姜文:“他是影响我一生的人,当初我心灰意冷,已经对演戏不抱什么希望的时候,是姜文的一顿饭,一句话,让我没有放弃,走到了今天。”
姜文当时已经是大明星,而陈建斌只不过是来北京考学的小演员而已,受到姜文的如此礼遇,怎能不让初出茅庐的陈建斌感动万分,信心大增。但陈建斌更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在取得巨大成功后,还念念不忘姜文的知遇之恩,那“一顿饭,一句话”,至今刻在陈建斌心中。相信姜文听到后,也会颇感欣慰的。两个人友谊又怎能不与日俱增!
中外名人励志传记故事:契诃夫
俄国小说家、剧作家契诃夫44岁生日那天,老朋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双手呈上一块古色古香的刺绣作为他的生日礼物。契诃夫一看,有些责备地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这是一件珍品,价格不菲,应当放到博物馆里才是。”
“那么我该送你什么呢?在这样一个为你的生日祝福的日子里,总不能没有表示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真诚地说。
“既然一定要送,那我也就不客气了,送我一双袜子吧。”契诃夫说得一本正经。朋友们则面面相觑。契诃夫接着补充道:“我忙于创作,而我的妻子是个演员,也不擅长照料我的生活。当我告诉她:‘亲爱的,我的袜子破了,右脚的大拇指头都已经露出来了。’她却很聪明地说:‘那你把右脚上的换到左脚上不就好了。’”说着说着,契诃夫哈哈大笑起来。朋友们也被契诃夫夫妇的既简朴又幽默的生活情趣逗乐了。
从对待生日礼物的态度,可以窥见契诃夫的生活态度。他虽是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但他乐于过着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与朋友相处也是真诚质朴的。质朴的人生活最简单,生活简单了就不会拖累工作,就会专心一意地工作,所以,契诃夫为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学财富。
中外名人励志传记故事:总统的继母
这个家穷得什么都没有。家里的小男孩在他亲生母亲死后,看来没好好洗过一次澡,穿过一件干净的衣服,睡过暖和、舒适的床。继母到这个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洗了个热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床上铺好松软的厚被褥。男孩看她的目光仍然是陌生的,但不再带有敌意了。
“没什么。”继母对孩子的父亲说,“我知道他妈妈活着的时候很能干,肯定不会让她的孩子这样邋里邋遢的。我不能让孩子觉得我比不上他的亲生妈妈。”
男孩个子很高,但经常填不饱肚皮,很瘦。继母虽然也为买不起有营养的食物而难过,但她总能把现有的粗糙食物做得可口。男孩的身体壮实起来,个子也长得更高了。
继母对孩子的父亲说,“我知道他妈妈活着的时候很能干,肯定不会让她的孩子挨饿。我不能让孩子觉得我比不上他的亲生妈妈。”
男孩辛辛苦苦砍来的木材被其他孩子偷走了,男孩很气愤,甚至想和偷东西的人打架。继母劝住了他,还给他讲了个故事,说有个猎人,发现自己设的捕兽套捕到的猎物总是被人偷走,他一开始很生气,后来知道偷他猎物的人没有捕兽套,他就把自己的捕兽套送给了对方。当他有一次在森林里受伤,生命垂危的时候,这个人救了他。
男孩答应不再报复,继母这时又出门去了,回来后对男孩说:“他以后不会再偷你的木头了。”不知道继母是怎样做到的,反正那个顽劣出名的小霸王,从此不敢再偷男孩的木材了。
“没什么。”继母对孩子的父亲说,“我知道他妈妈活着的时候很能干,也很善良。我想她肯定要教她的孩子做一个好人,但也肯定不会让她的孩子受欺负。我不能让孩子觉得我比不上他的亲生妈妈。”
家里穷得没法供男孩上学,孩子的父亲也从来没有打算让孩子读书识字,对他来说,孩子到一定的年龄就是干活的工具,就得做工赚钱——这里的其他孩子都是这样的。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示了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孩子的央求不听,继母的话也不听。而这个男孩天生聪明勤奋,哪怕干了最苦最累的活,稍有空闲,立即就会捧起仅有的几本书看个没完。为此,他还挨过父亲不少打。
终于有一天,荒凉的大山沟里来了一位老师办流动学校,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继母坚定地迎住了父亲恼怒凶狠的目光,迎住了父亲扬起的粗大的巴掌,护住了男孩,送他上了学。
继母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妈妈活着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你读书。她平时从不敢顶撞你爸爸,家里什么事都是你爸爸做主,但在这件事上,她就要做主让你读书。我不能比不上你的亲生妈妈。”
男孩成人了,要到外面自立门户闯荡去了。他含泪来向继母告别,问继母:“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得来,我以后怎样才能报答您呢?”
继母说:“傻孩子,我想你妈妈活着的时候也肯定不会要你什么报答。对她来说,只要你以后有出息,就是最好的报答了。我不能比不上你的亲生妈妈,我只要能亲眼看到你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就什么都满足了。”
男孩走了。继母说这话的时候,年纪还不算太大,但山林里恶劣的生活条件和长年累月艰辛的操劳,使她看上去非常衰老。她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少年,能不能活到满足地看到男孩有出息的那一天。再说,她也不知道男孩以后会成为怎样的人,在她看来,男孩只要不像这里的许多人,一辈子种田、砍柴,就是很大的出息了。
很幸运,她活着看到了这一天。她不但感到满足,还感到了骄傲。这个男孩就是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