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中国梦的励志文章

沈艳燕:家乡遇难我要强大自己

“油菜花开了,我们的新房建起来了,扎酒飘香,歌舞飞扬……”歌舞声飘扬在四川羌族山寨上空,翻过山岭、湖泊将羌族人的祝福献给祖国和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山寨里是沈艳燕和她亲爱的绣女们,谁也不曾忘记,这里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  同样,谁也不会忘记,地震后沈艳燕放下经过艰难打拼、已红红火火的事业回到家乡,帮助乡亲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以自救,甘当羌族人的“造血干细胞”。

  说起自己的性格,沈艳燕调侃地说:“就是太善良。”因为善良,她吃过亏、受过苦。然而,在每一次人生拐点出现的时候,她愣是凭借着一股子韧劲和决心,实现了人生的深度,更走出了人生的广度,就是这样一个“弱女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走上人生更更高远的平台。

  第一个决心:丢了“金饭碗”不怕 我要锻炼自己

  生长在四川最边远山区里的女娃,走出大山到城里生活是沈艳燕的父辈对她们这些山里孩子的最大期望。她没有让家人失望,通过努力考进了四川绵阳一家有国家背景的军工厂工作。本来看似安稳的“金饭碗”还没有端稳五年,却遇上了99年工厂体制改革,撤销生产线,她眼巴巴地下岗了。

  沈艳燕一下子迷茫了。虽然拿着每月300多元的政府补贴,但是已经29岁并且带着孩子的沈艳燕不想就这样“废”在家里。

  她开始找工作。作为国企下岗职工,她起先想去当白领,然而经过一番竞聘后,最后竟然连饭店打杂的活都找不到。当谈到她下岗后的第一份工作时,她说当时下定了决心先从基层做起,给自己一个目标,一定要成为这家公司办公室里的一员。从扫地洗碗工做起,几个月后她就升到了酒店大堂。多年后回忆起当初的这段经历,如今已经贵为董事长的沈艳燕依旧一度哽咽,可见当时这个“弱女子”心中的隐忍与委屈。

第二个决心:做生意遇骗子 我要改变自己  因为在酒店的锻炼,沈艳燕有了经验和人脉。紧接着她向亲戚借钱采购家乡土特产,与当地大企业的劳保部门合作,干得小有起色。没过多久,她就自己租了一个门面做起了小生意,而且还把家里的债给还了。

  然而老天的第二次考验紧接着降临了,就在生活步入正轨的时候,沈艳燕由于没有经验,被骗子骗走了一万元的货物。她在银行门口垂着泪很是伤心,但是脑子里却依然在自问:“既然做生意会被骗,那么我就做一种不会被人骗的生意。什么生意不会被骗呢?”

  此时正好一个人推着三个花圈经过她面前,沈艳燕眼前一亮:“对,就做殡葬生意。送人花圈还要被人骂呢,谁会来骗我呢。”

  但殡葬生意对一个“弱女子”来说绝对是个挑战。解剖死人、为死人守夜、更衣等等培训内容,这些无数普通女孩无法想象的事情,她都做到了。当面对“死人”而不恐惧的时候,她知道自己离成功不远了。当记者问到她是如何做到的,沈艳燕说:“想到下岗、被骗这些事情,我就觉得一定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强大起来。”

  第三个决定:回报国家 我要贡献自己

  直到开了七家殡葬连锁店,同时也带动了不少下岗女工就业,沈艳燕的生活似乎又再一次稳定了。她有了房有了车,收入也上了百万,并获得国家的认可。

  人总是在比较中获知自己的不足,进而激励自己更加进步,沈艳燕也一样。一次她去北京领奖,接触了更多成功的企业家,沈艳燕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创业企业家相比,我创造的利益和社会效益太少了。”于是,虚心的沈艳燕咨询各方,找到了一条带动更多人就业的道路----家政服务。

  当时和沈艳燕一起下岗的厂里职工有三千多人,她一想到做家政能够解决这些人的生计问题,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做家政,带动更多人就业。”沈艳燕暗下决心。

  不久后,“五辆火车皮载着川妹子进京务工”的消息随即被各大媒体报道。姐妹们有了奔头,沈艳燕觉得很幸福,虽然她开家政公司的收入和支出刚好维持平衡,但是家乡的姐妹们却有了崭新而美好的生活,沈艳燕回忆着姐妹们的现状,不禁开怀大笑。

第四个决定:家乡遇难 我要强大自己   “5.12”大地震,沈艳燕正在四川绵阳,她的家乡是受灾区。

  地震给她很大的震撼。当时所有人都希望去第一线帮忙救助,而绵阳殡仪馆每天送来的遇难者却无人打理,她当即下令,让自己所有殡葬公司员工都到绵阳殡仪馆义务处理遇难者。

  沈艳燕随即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亲手抬走了150具同胞的尸体。在志愿工作完成后,她回到了家乡,面对着满目疮痍、让人不忍直视的乡土,沈艳燕想做点什么,可她却感到一阵无力。

  看着乡亲父老无助而麻木、仿佛世界坍塌了的样子,沈艳燕非常心痛。日常,除了帮助他们做心理疏导之外,她还做起了“文化保护志愿者”。当听到羌族文化岌岌可危的消息后,她立即带人走访了上千户人家,收集整理“羌族文化”,并在保护“羌族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与受灾者的沟通,转移他们的伤痛。

  沈艳燕说:“我也曾尽力的资助过一些遭受灾难痛苦的兄弟姐妹,但总是自愧自责,自己能力差、资源少,援救时间太短,援救面太窄,不能使受难的弟兄姐妹,长时间、大面积的受到资助,直到恢复元气,再现勃勃生机。左思右想,回忆起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一句古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整个灾区人民就像一位重症患者,如果能在全国各民族抢救输血的同时,努力生产自救,调补造血功能,将会迅速康复、再显生命活力。”

  想到这些,沈艳燕便一头扎进平通河畔的山沟里,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组织平通、锁江、豆叩三镇羌族妇女学习刺绣,并开展刺绣比赛。“这三个镇有5万人左右,约有4万羌族群众,而参加刺绣的妇女上万名。”沈艳燕说。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上万名绣女绣出了大量作品,均由沈艳燕出资回购。

  经历过灾难的人们,在国庆60年来临之际感悟更深。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及各方对灾区人民的帮助,和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沈艳燕决定办一场“祝福祖国传承文明,献礼祖国60华诞的羌绣感恩行会展”。她从回购的绣品中选出了60副作品进行全国巡展,她希望在表达感恩社会之情的同时,能够宣传羌绣,“为灾区人民增加经济收入。”

  沈艳燕用这些举动,帮助灾区人民转移了伤痛,抒发了情感,掌握了技能,找到了一条生存致1的路。而沈艳燕自己也将弘扬传承羌族文化、推广羌绣艺术作为自己坚守的事业。

  记者曾在妇联组织的“女性创业之星”颁证典礼上见过沈艳燕,她的一身羌服让人过目难忘,尤其在北京最热的月份,那穿着厚厚羌服的女企业家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成为了企业家,获得了国家的奖励,她依然很低调,照相永远都站在不起眼处,说话也极温和。但是只要有宣传羌绣的机会,她的那股韧劲就透了出来。

  和沈艳燕在一起时,你会觉得她在干实事,而且是怀着感恩的心用心在做。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东西,就叫决心,一种踏实开拓、锲而不舍的决心,一种誓要将羌族文化发扬传承,为乡亲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

励志故事

沈艳燕:家乡遇难我要强大自己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