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中国梦的励志文章

收集东北经典方言

    本人关于东北方言的毕业论文


东北方言,是指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汉语,亦可特指东北地区的某些特定的汉语,如常用于小品演出的“东北话”等。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类方法,可将东北方言细分为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和冀鲁官话。东北官话主要分布于除辽东半岛及鸭绿江下游地带、乌苏里江部分流域、中俄边境个别地区以外的绝大多数东北地区。东北三个省会的语言(沈阳话、长春话、哈尔滨话)也都是属于东北官话。可以说它是东北方言的主体。同北京话相比,在语言词汇,乃至听感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胶辽官话是分布在辽东半岛及鸭绿江下游地带、乌苏里江部分流域的主要方言。其中,大连话就是典型的胶辽官话。而冀鲁官话的分布范围则很窄,仅存在于中俄边境的个别地区。东北方言尽管分属于三种不同的官话大方言区,但其内部还是有着较为一致的特点。就像沈阳话和大连话,虽然分属于东北官话和胶辽官话两个不同的方言片区,不过在外地人听来,它们却有着相同的“东北味儿”。


其实在汉语中,东北话与普通话还是很接近的,例如哈尔滨话就是高度接近于普通话的,因而交流时也障碍较小。不过从东北北部的黑龙江省到南部的辽宁省,虽然人们之间几乎不存在语言交流的困难,但这“东北味儿”却在向逐渐变重的方向发展。这里的“味儿”所指的便是声调(包括调类和调值)。别看东北人对于声母、韵母的差异不甚计较(在东北方言中,几乎所有以R开头的声母都读成了以Y开头的声母,如本人ben(读三声)ren(读二声),吃肉ci(读一声)you(读四声)等;一部分词语中的uan则变成了an,如卵石lan(读三声)shi(读二声)、暖气nan(读三声)qi(读四声)等),可对语音中的这个存在物——“味儿”却非常敏感,并且还用它将东北方言也分成了三大块儿:黑龙江、吉林一带本地人的话——臭糜子味儿,沈阳一带的话——苣荬菜味儿,非纯粹昌、乐滦县话,以及靠近长城外一带的话——老呔味儿(也称花老呔味儿)。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东北不同地区汉族人到达东北的时间有所不同造成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主要介绍一下东北方言中的辽宁省锦州方言,以便大家对东北方言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和了解。


辽宁省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的一个省面积约十五万一千平方公里。全省居民以汉族为主,其次还分布着满族、蒙古族、回族和朝鲜族等少数民族。17世纪中叶,清政府入关后颁布禁垦令,限制汉人出关。当时广大农民,特别是华北地区的农民,身受封建剥削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威胁,多冒着生命危险逃往关外垦荒。嘉庆(19世纪初)以后,禁垦令被迫废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饿居民更是纷纷自海陆两路大量迁入。从海上迁入的先到辽东半岛和辽河平原一带,随后逐步扩展到省内的东南部及东部地区。从陆路迁入的则先定居在省内的西部,并慢慢扩及到了北部和其他地区。在今天看来,辽南地区的口音更近似于山东,而辽西地区的口音更接近于河北的东部。


在辽宁地区的语音系统中,辽西片区的方言是最具独特的,这其中包括了盘锦、锦州、葫芦岛和阜新的小部分。清朝时,北方的满族南移,八旗中的正白旗在此落户,跑马回地,占庄为王。时间一长,南北相融,满汉联姻,在语言上,也相应出现出现了相互混杂、互相兼容的新局面。一冲、二短、三有劲儿,就成了辽西话语中最显著的特点。一冲,就是说话有力量,斩钉截铁,往往以一个字就可以表达这个说话人的意思,特别是问答问话时更是这样。像“行不行?”“行!”“去不去?”“去!”“要不要?”“要!”“那是谁?”“我。”等等,这种说法与河南话有些相类似。二是句子短,惜字如金,比如饭店的服务员问你盘子里的菜还用不用时,往往会这样说:“吃不吃?”“不吃。”“撤!”而不像南方人一样把句子拉开拉长:“先生,这菜你还吃不吃了?”“不吃了。”“不吃了,那我就把托盘给您撤下去好吗?”其实,句子短正是满族话的最主要特点。满族人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区,又是马背上的民族,说话自然就会简练。南方人说辽西话硬,听起来不是很礼貌,而这恰恰又是辽西话比较突出的特点。三是有劲儿、气足,说起话来高腔儿大嗓儿,听起来令人振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不用扩音器也能传出老远。有些农村妇女叫孩子,只站在门前喊那么一嗓子,全村都能听得到:“三儿,回来吃饭了——”。这可能就是因为东北人身高体壮的关系吧!另外,在方言土语上,辽西话与北京话也有一部分相通之处,比如儿化音,人们都感觉是北京的专利,其实辽西这里用的也很多。例如“小三儿、上班儿、当官儿”等等。语音上,辽西一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一句话的尾音上扬,这也是区别于其它地区方言的一个最主要特点。而在这个特点上也以女孩儿为最,特别是在问句中,几乎上扬在三度以上。这其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的便是锦州方言,说起话来上调的味道很重,几乎全部都从舍的根部发音,很能使人感到东北语言“费力”的特点。


林焘先生在谈北京官话时认为:调值是汉语语音中相当敏感的成分,是一般人从听感上判断两个方言是否相似常用的标准。这里所说的调值就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是声调的实际读法。在一句话中,通常以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来表现。所以又称句调。句调主要是在句末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同时它又是贯穿在整个句子中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锦州方言中,陈述语句、疑问语句、感叹语句和祈使语句等四种语句的句调。


一、陈述语句


他要是不来,你就再去一趟。(42调)


他什么活动都没有参加。(55调)


老师已经告诉我们了。(轻声)


大伙儿都说老张头儿是个厚道人儿。(36调)


我买了一盆玫瑰花儿。(55调)


等会儿,我回家给你取(读qiu三声)去(读qie轻声)。(55调)


他早走了。(42调)


你应该去看看他。(44调)


这就是伟大的奇观。(44调)


那小子,纯粹是个败家子儿。(214调)


在此类语句中,句调调值与普通话的调值相差一个左右,读起来区别不太明显,基本上与普通话相同。


二、疑问语句


你都上班呀?(67调)


你上哪儿去(读qie四声)了?(67调)


王小萌,你干啥(读ha二声)呢?(67调)


啥破玩意儿,咋这么不好使啊?(66调)


三儿,你在哪儿呢?(66调)


难道我是小孩儿啊?(67调)


这是你弟弟?(66调)


你吃饭了没呢?(66调)


你怎么这么样儿啊?(66调)


你咋不知道着急呢?(67调)


疑问语句中的句调基本较高,说出来感觉音位偏上,在听者听来语气比较硬,交谈时很容易使人产生误会。


三、感叹语句


这也太好了!(66调)


天安门多雄伟啊!(216调)


这东西也忒贵了!(66调)


这是什么味儿啊!(66调)


这衣服多漂亮啊!(66调)


哎我的天儿啊!(56调)


喂,妈呀!(67调)


多少次了,咋还这么没脸呢!(66调)


这双鞋也太不舒服了!(55调)


你可拉倒吧啊!(66调)


感叹句的调值也相对比较高,但不似疑问句厉害仅在句末语气词上显现出来。


四、祈使语句


你别说了,行不!(55调)


王老师,你给我们讲个故事呗!(55调)


妈,带我去呗!(55调)


可得抓紧时间啊!(56调)


大家快过来啊!(56调)


你可得好好干哪!(56调)


快去救火!(55调)


麻烦你帮帮我呗!(66调)


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啊!(56调)


你少说几句吧!(55调)


在这类句型中,句调调值基本保持与普通话相同,读起来比较省力。


通过上面这些句子,我们不难看出,锦州话的句调调值普遍较高,很多陈述语句说出来的时候更接近于感叹句的语气,所以很多外地人都认为锦州人的话语中无陈述句。那么,距离锦州不远的辽宁省省会沈阳,话语中的句调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陈述语句


他要是不来,你就再去一趟。(41调)


他什么活动都没有参加。(44调)


老师已经告诉我们了。(44调)


大伙儿都说老张头儿是个厚道人儿。(35调)


我买了一盆玫瑰花儿。(44调)


等会儿,我回家给你取(读qiu三声)去(读qie轻声)。(41调)


他早走了。(41调)


你应该去看看他。(44调)


这就是伟大的奇观。(44调)


那小子,纯粹是个败家子儿。(213调)


二、疑问语句


你都上班呀?(44调)


你上哪儿去(读qie四声)了?(44调)


王小萌,你干啥(读ha二声)呢?(35调)


啥破玩意儿,咋这么不好使啊?(213调)


三儿,你在哪儿呢?(213调)


难道我是小孩儿啊?(41调)


这是你弟弟?(41调)


你吃饭了没呢?(41调)


你怎么这么样儿啊?(44调)


你咋不知道着急呢?(41调)


三、感叹语句


这也太好了!(41调)


天安门多雄伟啊!(213调)


这东西也忒贵了!(41调)


这是什么味儿啊!(41调)


这衣服多漂亮啊!(44调)


哎我的天儿啊!(41调)


喂,妈呀!(213调)


多少次了,咋还这么没脸呢!(213调)


这双鞋也太不舒服了!(41调)


你可拉倒吧啊!(41调)


四、祈使语句


你别说了,行不!(41调)


王老师,你给我们讲个故事呗!(41调)


妈,带我去呗!(41调)


可得抓紧时间啊!(44调)


大家快过来啊!(44调)


你可得好好干哪!(41调)


快去救火!(44调)


麻烦你帮帮我呗!(44调)


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啊!(41调)


你少说几句吧!(44调)


从这几组典型句子中,我们发现沈阳人说话主要以降调为主,无论在陈述句,还是在感叹句等其他句式中,句末调值通常会降得很低,给人一种波澜不惊的感觉。有的时候不仔细辨别,特别容易把几种句式之间弄混淆,察觉不出说话人的真实语气。


在了解过沈阳话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北京话语中句调的调值。虽然在语音体系上锦州话与北京话的近似度较大,但是具体到句调上依然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可以说,北京话一出口又是别一番滋味儿。


一、陈述语句


他要是不来,您就再去一趟。(51调)


他什么活动都没有参加。(513调)


老师已经告诉我们了。(55调)


大伙儿都说老张头儿是个厚道人儿。(35调)


我买了一盆玫瑰花儿。(51调)


等会儿,我回家给您取去。(51调)


他早走了。(51调)


您应该去看看他。(55调)


这就是伟大的奇观。(55调)


那小子,纯粹是个败家子儿。(214调)


二、疑问语句


您都上班呀?(51调)


您上哪儿去了?(55调)


王小萌,您干什么呢?(55调)


啥破东西,怎么这么不好使啊?(51调)


三儿,您在哪儿呢?(55调)


难道我是小孩儿啊?(55调)


这是您弟弟?(55调)


您吃饭了没呢?(51调)


您怎么这么样儿啊?(55调)


您怎么不知道着急呢?(35调)


三、感叹语句


这也太好了!(55调)


天安门多雄伟啊!(214调)


这东西也忒贵了!(51调)


这是什么味儿啊!(512调)   


这衣服多漂亮啊!(512调)


哎我的天儿啊!(55调)


喂,妈!(55调)


多少次了,怎么还这么没脸呢!(55调)


这双鞋也太不舒服了!(55调)


您可拉倒吧啊!(55调)


四、祈使语句


您别说了,行不!(55调)


王老师,您给我们讲个故事呗!(55调)


妈,带我去呗!(55调)


可得抓紧时间啊!(55调)


大家快过来啊!(55调)


您可得好好干哪!(512调)


快去救火!(55调)


麻烦您帮帮我呗!(512调)


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啊!(512调)


您少说几句吧!(55调)


北京话在广义上就可以定义为普通话,因而与真正意义上的普通话的调值差别不大。但在正宗的老北京话较普通话还是多了些曲折,听起来较为婉转,习惯将调值叠加在一起念出来。


经过对锦州方言、沈阳方言和北京话等三种话语句调的简单举例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同属于东北话的锦州方言与沈阳方言,虽然在某些单字的发音上是相同的,但一旦融入到句子中后,由于调值的不同,使一些字似乎改变了读一音。锦州方言的调值较高听起来更接近二声,而沈阳方言则更类似于四声。在与北京话的比较中,锦州方言的语气较硬,句调升高或降低后便即时停止,不似北京话在一些句子中调值类似于普通话上声的读法,婉转曲折。


近几年来,随着以赵本山、高秀敏(已故)、潘长江等喜剧演员为代表的 ,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小品、电视剧热播全国,人们也开始逐渐对东北方言、东北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和热切的关注。东北话富有幽默感,具有亲和力,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几乎不存在困难。因而学说东北话也成为了当今的潮流。锦州方言做为东北方言的一部分,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在现在热播的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饰演的角色所用的话语语气模仿的就是锦州方言。不过较东北其他地区方言而言,锦州方言还是较难模仿的,句子句调过高,说起来吃力,也成了学习锦州方言的主要障碍。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贸易的不断往来,东北方言区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多,在锦州地区,人们的话语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很多人说话的句调不再趋于上挑,而是更加接近于普通话的调值。而普通话的推广,也使得锦州方言中本来就不是很浓的东北味儿也变得更淡了些。锦州方言的发展是时代进步所造成的必然趋势,但如果可以在发展的同时保留住自身的特色那么它将会更加受人们所喜爱。


参考文献


曲彦斌.关东方言土语.2004年8月第一版,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1-11,57-60


秦海燕、曹凤霞.东北方言的话语模式研究.2008年5月第一版,山东:齐鲁书社,2008年.1-20,202-220


马思周、姜光辉.东北方言词典.2005年5月第一版,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3


聂志平.黑龙江方言词汇研究.2005年5月第一版,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02年7月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9-85


胡明扬.北京话初探.2005年11月第三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程妮娜.东北史.2004年7月第一版,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262-280


辽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教研室.辽宁语音说略.中国语文 ,1963 ;第1-6期

收集东北经典方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