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为人处世的励志文章精选
导语: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算事。这里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篇教人为人处世的励志文章,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最高级的分寸就是说话得体》
1
每一个人都喜欢和有分寸的人交往、共事。
古话说:“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
我们都喜欢和优秀的人结交,因为一个优秀的人对自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会把握做人的分寸,会克制自我欲望。
与有分寸的人结交的舒适感,源自于他们待人接物的那份分寸感。
做人有分寸,懂得进退有度。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和我们完完全全一样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有自己的底线,因此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
所谓的亲密关系,也只是最小距离,而不是无距离。
一个寒冷的冬季,两只十分困倦的刺猬,天气寒冷迫使他们,通过抱团来相互取暖。
可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尖尖的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刺痛的难受让它们怎么都睡不舒服。
因此,两只刺猬决定选择分开了一段距离,可是这样又实在是冷得难以忍受,无奈还是得抱在一起。
折腾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这就像我们的人际关系一样,在一段关系当中,彼此的优缺点会因亲密度的增加,而被无限放大。
彼此的刺会扎到对方,如果强行闯入他人的舒适区,不但不会拉近彼此关系,还会令他人反感,使你们之间的关系恶化。
只有在相处关系中学会把握分寸,做到进退有度,才能更好地维持一段感情。
2
行事有分寸,懂得留余地。
鬼谷子曰:“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为人处世最容易吃的亏,就是不懂分寸。
为人骄纵傲慢,自以为是,刻意地去表现自己,这样不仅得不到别人的赏识,还容易得罪别人。
《三国演义》记载着这样的一段故事:
著名文学家杨修,是世人公认的聪明绝顶、才思敏捷的人才。
有次陪同丞相曹操,一起去游览新建成的一处园子,游览后曹操什么话都没说,就在大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活”字,就走了。
负责修建园子的官员们莫名其妙,聪明的杨修却领悟了曹操此举之意,马上告诉他们那些官员:“门中加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丞相是嫌这门开得太大了,要改小一点。”
还有一次,有人给曹操送去了一盒酥,曹操提笔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
杨修看到后,立刻自作主张地将那一盒酥饼分给大家吃掉了,还振振有词地说:“丞相写这一合酥,就是说一人一口酥的意思呀。”
杨修利用他的才智多次这样耍小聪明,引起了曹操的反感和嫉恨。
直到后来,曹操带兵在汉中与诸葛亮交战,战事极不顺利,又赶上连降大雨,因此大军一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天傍晚,部下问曹操今晚的夜行口令是什么,曹操随口说了声“鸡肋”。
杨修听到这个口令后,立刻劝将领们收拾行李,准备撤退。
将领们问他为什么,他说:“鸡肋这东西,吃着觉得没味,不吃丢掉又觉得浪费,丞相用这作今夜口令,表明他打算放弃这里了。”
曹操得知此事勃然大怒,以扰乱军心罪处死了杨修。
杨修的确很有才,但他逾越了自己身份该有的界限,一味地去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失了分寸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
因为没有人喜欢与强化自己、弱化别人的人结交。
一个做事有分寸的人,能够理清自己的职能范围,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去做,而没有分寸去表现自己,丢掉的是为人的那份谦卑。
行事有分寸的人,懂得什么时候该去表现,会为自己留有余地。
和一个有分寸的人共事,不会害怕他会张扬跋扈破坏集体、团队,因为他始终会保持着那份谦卑,做事会留有余地。
3
最高级的分寸是说话得体。
梁元帝说:“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人们都非常乐意和言行得体的人交往。
一个得体的人说话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去触及他人的界限,知道别人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话。
作家贾平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朋友有口吃,说话很慢。有一次路上遇到了一个人问路,不巧的是这个人也有口吃,所以朋友一言不发看着他。
过后我问他为什么不说话告诉他,朋友答道:“人家也有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会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他。”
何时说话,何时沉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而最好的标准就是得体二字。
说话得体是对他人的尊重和深切关怀,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去说话,知道拿捏分寸,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古语有云: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在生活中,经常有这种人自以为和朋友很熟,毫无分寸对待朋友,喜欢和朋友肆意地开玩笑。
可每一次都会开过头,会伤害在场的某些人,导致场面气氛很尴尬,自己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时间久了,就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因为他没有分寸感,不懂得顾及他人感受,说话不得体,无意识地让人难堪,这样的人不适合我们去深交。
人际交往中,说话要点到为止,不评人不议人,适当保持该有的沉默,才是对对方的尊重。
懂得分寸,做事懂得权衡轻重,与人交往知进知退,说话会顾及他人,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水平。
有分寸的人是高情商的人,与他们交往会让人觉得舒服。
他们举止有度、说话得体,会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给他人留出适当的空间。
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的相处中,分寸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因为关系好,就丢弃了该有的分寸。
篇二:《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三样东西》
有位哲人说过:我们很少去想我们拥有的,却总是想着自己缺失的,这种倾向实在是世上最令人不幸的事之一。
因为这样的想法,早已违背了我们追求幸福的初衷。只要把眼光放回当下,就会发现,那些最好最珍贵的东西,其实一直都在自己身边,等着你去发现,去把握。
要想过好这一生,就要先学会珍惜这三样东西。
1
惜时
曾在后台收到过一位读者的留言,说自己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时间太多。
一问才知道,原来她刚毕业工作不久,除了上班,还有一大把的业余时间,又找不到喜欢的事情做,只能每天宅在家里追剧、刷手机。“觉得生活太无聊,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才好。”
听到这样的烦恼,只能莞尔一笑。但也不是不能理解,类似的阶段,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那时的我们,总觉得人生漫长,时间也像流不完的水。
可总有一天,现实会以它最真实的姿态提醒我们: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觉得有时间。
在我开始写作之后,对此体会犹深。毕竟人到中年,工作家庭两头顾已是忙碌不堪,要想再挤出时间来写作就变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xiaoba365.com]。为此,我时常不得不加班熬夜,只希望能让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有时我也会想,如果自己年轻时能早点醒悟,把那些浪费掉的时间用来学习写作,现在也许能抵达的就是另一个不同的高度了。
可惜没有如果。时间只会一往无前,不为任何遗憾与惋惜而停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及时努力,不再错过。
陶渊明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这一辈子真的不长。就算活到100岁,真正清醒的时间也不过2万多天,曲指可数。在这短暂的一生里,是过得碌碌无为,还是精彩从容,正是取决于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
你要知道,浪费时间的人,时间也在蹉跎他。只有当你懂得珍惜时间,时间才会给你最好的回馈。
2
惜缘
佛语有云:万法皆生,皆系缘份。人生,最奇妙的是缘份,最难得的也是缘份。
有人做过这样一道计算题:每个人一生将遇到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都会各自失散。
茫茫人海,相逢不易,相知更难。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段情,才更值得我们用心以待,认真守护。
去年,我的一位好友,在遭遇女儿严重的叛逆期之后,毅然决定辞去公司高管的职位,回家陪读。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她却显得十分平静,说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对女儿的照顾,现在正应是好好弥补的时候。
庆幸的是,在她的全心陪伴下,女儿不仅变得懂事乖巧了许多,一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和谐与融洽。她说,通过女儿这件事,也提醒了她,不要再习惯性地把目标定在远处,而是要多关心关照好眼前人,身边情。
相逢即是缘。
对于偶然邂逅的陌生人,多一点友善和尊重,不要吝惜一个简单的微笑。对于陪伴身旁的朋友爱人,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要吝惜一句温暖的问候。
即使告别终有时,但这一生,能在相遇时彼此善待,相别时亦勿伤害,就是对彼此最好的成全。
种善缘,结善果。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所有的缘份,才能不负遇见,不负此生。
3
惜福
我们都渴望成为有福之人,但什么才是真正的福份?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经常抱怨连连。有天,他的怨言被一位老者听见了,走过来问他:“你为何这样抱怨?”年轻人向老者叙述着自己的不幸:“没有钱,没有工作,穷得连饭都吃不上。”
老者笑着说:“我用1000英镑买你的双手,你卖吗?”“不卖!”“我用10000英镑买你年轻的生命?”“不卖!”年轻人这次回答得更斩钉截铁。问到最后,老者忍不住哈哈大笑:“你看,你的生命明明就值这么多钱,可你却一直在说自己贫穷!”
喜欢抱怨自己一无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心态,就是觉得自己被生活辜负太多。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能健康平安的活着,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福份。
说到底,生活并没有我们所期待的那么好,但也没有所想像的那么糟。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一样,都需要经历各自的苦和难,也将因此而收获属于各自的欢喜和快乐,而最终你手中所拥有的,其实就是你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生活。
有得有失,才叫人生;把握得住,才是福分。
正如有人说的那般: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对于生活中的得失烦恼,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珍惜。在该吃苦的时候坦然吃苦,自能在该享福的时候安心享福。
不要等失去后再来后悔,更不要苦苦纠结于得不到的种种。
要记得,你认真对待时间,你善待身边的每个人,你珍重自己的健康,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就是对人生最好的态度。
懂珍惜的人,才配拥有。
篇三:《真正的朋友,可遇不可求》
1
诗人汪国真说:“友情是相知。当你需要的时候,你还没有讲,友人已默默来到你的身边。他的眼睛和心能读懂你,更会用手挽起你单薄的臂弯。因为有友情,在这个世界上你不会感到孤单。”
生活中,来来往往那么多人,可以结交为朋友的不在少数,可是真正称得上相知的友情却不多,能够与你一起经历困苦,一同对抗风雨的更是难得。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陪你吃饭喝酒,对你侃侃而谈的朋友从来不缺,但真正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会随时随地倾听你心声的人却少之又少。
所谓,千金难买,是知己;千里难寻,是真情。真正的朋友,就是一辈子的知己,可遇不可求,漫漫人生路,能拥有一两个,已经是岁月最大的恩赐。
2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一直觉得,每天对你笑脸相迎,极尽所能夸耀你的人,不一定就是出于相知。
真正的友谊,应该是纯粹的,没有那么多花言巧语、阿谀奉承,有的只是一颗陪伴的真心,一份相交的赤诚。
在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当时很多人都赞他琴声美妙,琴技高超,但是伯牙知道,没有人是真正的懂他的琴声,他自然也不在乎这些人的评价,他也在游历的途中一直寻找着自己的知音,寻找一个真正懂他琴声的人。
一次,他乘船到了汉阳江口,因为风浪太大,于是就将船停在一个小山下面,到了晚上的时候,风浪渐渐平息,云开月出,夜色朦胧,伯牙的心境也变得十分纯净,于是就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琴弹奏起来。
但是一曲未终,琴弦却断了一根,他停下来四处望,见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男子站在月光下,男子微笑解释自己只是个打柴的,路过听见琴声就站在那里听,伯牙就问他是否能说说自己刚弹的曲子。没想到此人竟然真的知道此曲,于是就请他上船,换上琴弦重新弹奏,而这个男子也都能解出伯牙弹到之处的情感和表达的心意。
伯牙十分高兴,请教了他的名字,就是我们后来都知道的钟子期了。两人就开始谈论起琴法和乐理,越弹越投机,觉得相见恨晚,于是结拜为兄弟,后分开了。
二人约定第二年再次相见,当时伯牙如约来到了约定的地点,却不见钟子期,一打听,才知道钟子期已经病逝了,并且临终前让人将自己的坟墓修在江边,到了相会的时候就能听见伯牙的琴声了。伯牙十分伤心,在钟子期坟前弹奏一曲《高山流水》,曲毕,对着钟子期的坟墓说自己再无知音,琴声也不会再有人能听懂,就摔碎了琴离开了,从此也再不愿为任何人弹琴。
3
俗话说,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真正的朋友,交的是心,讲的是真,而不是客套的寒暄,虚伪的奉承;真正的朋友,谈的是惺惺相惜,处的是无言的默契,即便是相隔千里,许久没有联系,依然保持初衷,默默地关注。
真正的友情,从不会因距离而疏远,更经得起现实的考验,当你春风得意时,不谄媚,不嫉妒;当你遇事落魄时,鼓励你重拾信心,坚持与你同舟共济。总之,无论是顺境或逆境,都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时光流年,岁月浅浅,有真正的朋友陪伴,生活将会少一些孤独无助,多一些安心自在;少一些艰难心酸,多一些温暖欣慰。
人这一辈子,可以有很多错过,但是真正的朋友,千金难买,可遇不可求,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拥有了。风雨人生路,如果有幸遇见值得用真心去交往的人,请记得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