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自护其短文言文翻译

《自护其短》文言文的"北土亦有此物否"是什么意思?

北方也有菱角吗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原文出自江盈科的文言文《雪涛小说·知无涯》。)

翻译:

有个人是从出生以来就不认识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寓意:

这个故事讽刺了做事不注重实际,不懂装懂的人。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出丑。或: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不懂的东西,要实事求是,虚心向人请教,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实有的时候只有诚实,虚心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别人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学习,才能得到真知识!

作者介绍:

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渌萝。桃源人。其祖父伯玉、父亲风翎均“课于农”。江盈科从小聪慧,明万历五年(1577)入县学为生员。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自为诸生,名已隆隆起”。但是,此后于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两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而归。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与公安袁宏道同榜进士及第。八月,授长洲(今江苏吴县)县令。长洲属三吴,“赋税之重,甲于天下”。江盈科同情百姓,常因催科不力而遭“长官詈骂”。为缓解人民“京解诸役”之苦,置役田二千余亩以资役费。任职六载,贤令名声远播。万历二十六年(1598),先报吏部主事,旋因李应策劾奏江盈科“以征赋不及格”而改官大理寺正。是年冬离京,奉命恤刑滇黔。两年后升户部员外郎并主试四川。三十二年七月,擢四川提学副使。次年八月,病逝于四川。后归葬桃源苏溪。江盈科为政体察下情,兴利除弊,是一位难得的贤吏。他所著《王者所天在民论》,认为“民为王者之天,王者之心”。王权表露形迹,天下民众总是设法逃避;而民权表现的是心,却无迹可寻,民心向背,关系社稷的存亡,力量无比。因此,为官者必然“不敢忽民,不忍残民,不能一瞬息忘民”。他批评当时的朝政腐败:“宫中黄金高如斗,道旁死人不如狗。民苦君乐不忍闻,分明藉资与敌手”。袁宏道赞叹江盈科“痛民心似病,感事泪成诗”。在文学上,江盈科参与创立公安派,贡献巨大。他为文主张“元神活泼”,写真性、真情、真我,被袁氏兄弟称为诗文“大家”。传世著作有今人黄仁生博士辑校、由岳麓书社出版的《江盈科集》。其事迹留存史册,除桃源县志有记载外,其它如: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二史部十八传记类存目四,钦定大清一统志巻二百八十常徳府,江南通志卷一百十三职官志名宦二江蘇二府,湖广通志巻五十乡贤志,云南通志卷十八下之二,贵州通志卷四十五艺文,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五经籍考和明清其它笔记小说中,均有专项专条记载。

自护其短的注释

(1)北人:北方人

(2)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壳内果肉可以制成淀粉。

(3)仕:当官 于:在……。

(4)啖(dàn):吃。

(5)并壳:连同壳一起吞下。

(6)或:有的人。

(7)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8)去:去掉。

(9)欲:想。

(10)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11)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12)而: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13)席:酒席。

(14)坐:因为,由于。

(15)以:用来。

(16)其:这。

注:“者”在文言文中常用用法有两种:(1)特殊指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助成“者”字词组(短语),可以译成“......的”“......的人”“......的事”“......的东西”“......的原因”等。(2)作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不翻译;用在句尾,与“若”“似”相应,表情貌,译成“似的”“的样子”。

译文:有个北方人生来就不认识菱角,在南方做官,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他连同壳一起吃。有人说:“吃菱角须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就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同壳一起吃的事情(文中“者”这个字翻译为“事情”)是想要用来清热。”问的人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在水中而说是土里产的,这是硬要把不知道弄成知道。

(1)北人:北方人

(2)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壳内果肉可以制成淀粉。

(3)仕:当官 于:在……。

(4)啖(dàn):吃。

(5)并壳:连同壳一起吞下。

(6)或:有的人。

(7)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8)去:去掉。

(9)欲:想。

(10)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11)此坐:这是因为。

(12)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13)而: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14)席:酒席。

(15)坐:因为,由于。

(16)以:用来。

(17)其:这。

注:“者”在文言文中常用用法有两种:(1)特殊指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助成“者”字词组(短语),可以译成“......的”“......的人”“......的事”“......的东西”“......的原因”等。(2)作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不翻译;用在句尾,与“若”“似”相应,表情貌,译成“似的”“的样子”。

自 护其短的文言文的意思。

自护其短bai: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du不识菱者,仕于南zhi方,席dao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回“啖菱须答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有一次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哪里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

北人:北方人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仕:官,做官

啖:吃

或:有人

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去:去掉

欲:想

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此坐:因为

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而:表顺承

席:酒席

以:用来

寓意:这个故事是说一些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强词夺理,结果更被人取笑和看不起。

自护其来短意思是:掩盖源自己的短处

原文:

北人bai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du食菱,并壳入口。zhi或曰:“食菱须去dao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译文: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自护其短来: (北人食菱)源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bai仕于南方,席du上食菱,并壳入zhi口。或曰:“啖菱须去壳dao。”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有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文言文:自护其短翻译

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到处都有.”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出处《新世说》

[编辑本段]解释

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要用来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编辑本段]道理

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强强辨别,护其短处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编辑本段]带点字

1.并:一起。

2.去:去除。

3.欲:想要。

4.坐:因为。

5.或:有的人。

6.而: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啖:吃。

10.北人:北方人。

11.以:用来

12.强:本文中指“硬是”

有一个小样的在北方出生鸟,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是菱?傻呼呼地跑到外地南方那疙瘩去上班,和别人吃饭的时候吃到菱这个东西,并且得了喝地把菱角放到嘴里,然后别人告诉他:“吃这个玩意吧,必须得先把壳给扒掉。”他在那没面子啦,就要掩饰一下自己啥也不知道呀,白话到:“我可不是不知道咋吃啊。我把壳一起吃了,是想清清汤胃去去火,斯达舒1234胃必治。”别人说鸟:“你们北方那疙瘩有这个东西嘛?”他吹:“我们那疙瘩满山遍野全是这玩意呀。”

PS:这玩意是长在水里地,这个大三泡。

自护其短 文言文 的寓意

这个故事讽刺了做事不注重实际,不懂装懂,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强词夺理的人。它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出处:

江盈科《雪涛小说·知无涯》

中的《自护其短》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有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自护其短: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有一次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哪里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

北人:北方人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仕:官,做官

啖:吃

或:有人

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去:去掉

欲:想

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此坐:因为

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而:表顺承

席:酒席

以:用来

寓意:这个故事是说一些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强词夺理,结果更被人取笑和看不起。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这是一篇选自《雪涛谐史》的短文,说的是一个为官者为自已的无知辩护,反而贻笑大方。无知本无错,世间万物无穷无尽,怎能样样知晓?再渊博的学者,也会有所知有所不知。错就错在不懂装懂,错就错在有人纠其错而不知错,坐强不知以为知。

现实中犯以上错误的为官者也不乏其人。为官者不懂装懂就会犯下瞎指挥、乱指挥的错误,就会造成决策的失误,就会造成人民财产的浪费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就会损害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防城港市委书记新上任,就在地处防城区长滩一带,建起了一个号称“大西南批发市场”。市场建成开业时很是“红火”,开业庆典请来自治区领导助威,庆祝晚会请来大腕助阵。为建该市场,仅在农行就贷了3800多万元。可开业不久,市场就一蹶不振了,再也没作它用,闲置至今,在此项目兴建前就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但该书记力排众议,3800万就这样灰飞烟灭。据报载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每年至少在1000亿以上,这数字怎能让国人不痛心不流泪。造成决策错误,当然不能排除其他的因素,但如果为官者懂得市场规律,懂得因地制宜,懂得决策前要先论证,懂得自己的决策关系到一方百姓的穷富,懂得自己的才智是有限的,那他至少不会妄下决策。

居官者是最容易犯“护短”的错误的,因为是官所以说出的话要有权威性;因为是官所以要表现出见多识广;因为是官所以帮其护短者也大有人在,居官者也因此容易犯视“短”不见的错误。可见,“护短”的危害是巨大的,对己会造成“一叶障目”,难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提升修为。对工作会造成决策失误,损害公共利益。

总之,“自护其短”的思想和行为是要不得的,因为它有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贻患无穷。无论是做官还是 做人,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此才会不断地求得发展。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有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

北人:北方人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仕:官,做官

啖:吃

或:有人

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去:去掉

欲:想

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此坐:因为

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而:表顺承

寓意:这个故事是说一些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强辞夺理,结果更被人取笑和看不起。

自护其短(《雪涛小说·知无涯》)这个文言文怎么翻译,求学霸指点。

家乡是在北方的人却不认识菱角,因为生活在南方。宴席上吃菱角,连同外壳一起吃下去了。

有的人说:“吃菱角需要出去外壳。”

这个人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同外壳一起吃,是想要清除热毒。”

有提问的人说:“北方有这种东西吗?”这个人说“到处都是。”

自护其短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