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1.找出文中描述观潮盛况的句子。答:“江岸幕次相连,轿马无顿处。”
2.翻译下列句子。
(1)大者五六幅,小者一两幅,已有挂红者。期间亦有小儿在潮内弄水。
译文:大的旗帜(有)十几尺宽的,小的旗帜(也有)二到五尺宽,已经有了身披红色的旗帜(准备下水)的弄潮儿。在这岸上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有几个少年却已在钱塘湖里玩水了。
(2)江岸幕次相连,轿马无顿处。
译文:观潮人从江边到岸上一层层的密布着,是轿子和马都没有停顿的地方。
3.《观潮》描写重点在于观潮盛况中的军民同乐景象,本段文字的描写侧重是封建官吏乘观潮之机搜刮民膏,捞取钱财。你看“时也称众多赏月排会”,这时候百姓就有了许多被称作“赏月”的摊派,百姓们看个月亮也要叫你出钱。
1.安抚在浙江亭上看潮,弄潮人各有钱酒犒设。江岸幕次相连,轿马无顿处。
2.(1)大船挂五六幅旗,小船挂一两幅旗。也有挂红旗子的。这中间也有小孩子在潮水中戏耍。
(2)江岸上的帐幕依次相连,轿子和木马都没有停驻的地方。
3.本段文字较为简略,描述了水手弄潮所用的棋子以及观潮的盛况。而周文中把弄潮而刻画得极为生动形象突出了他们艺高胆大的特点。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1.找出文中描述观潮盛况的句子。答案是“江岸幕次相连,轿马无顿处。”
2.翻译下列句子。
(1)答案是:大的旗帜(有)十几尺宽的,小的旗帜(也有)二到五尺宽,已经有了身披红色的旗帜(准备下水)的弄潮儿。在这岸上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有几个少年却已在钱塘湖里玩水了。
(2)答案是:观潮人从江边到岸上一层层的密布着,是轿子和马都没有停顿的地方。
3.《观潮》描写重点在于观潮盛况中的军民同乐景象,本段文字的描写侧重是封建官吏乘观潮之机搜刮民膏,捞取钱财。你看“时也称众多赏月排会”,这时候百姓就有了许多被称作“赏月”的摊派,百姓们看个月亮也要叫你出钱
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一) 通假字:
通假 读音 字义 例句 出处
要——邀 yāo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具——俱 jù 详尽 具答之 《桃花源记》
有——又 yòu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八分有奇 《核舟记》
诎——屈 qū 弯曲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衡——横 héng 横着的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甫——父 fǔ 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
简——拣 jiǎn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与——举 jǔ 选拔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矜——鳏 guān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曾——层 céng 重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阙——缺 quē 中断 略无阙处 《三峡》
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
(二) 词类活用:
类型 例句 出处 解释
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对……感到诧异
名词作状语 复前行、听妇前致词 《桃花源记》 往前、上前
形容词作动词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穷尽,走到头
名词作动词 有仙则名 《陋室铭》 有名气
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陋室铭》 有灵性
使动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使……杂乱
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使……劳累
名词作动词 不蔓不枝 《爱莲说》 长枝蔓、长枝节
名词作状语 箬蓬覆之 《核舟记》 用箬蓬
名词作状语 石青糁之 《核舟记》 用石青
名词作动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戴着高帽、长满胡须
名词作动词 居右者椎髻仰面 《核舟记》 梳着椎型发髻
名词作形容词 其色墨 《核舟记》 黑的
意动用法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以……为亲人、
以……为子女
形容词作名词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也》 老年人、中年人、幼童
形容词作名词 造化钟神秀 《望岳》 神奇、秀丽的景色
意动用法 一览众山小 《望岳》 认为……小
使动用法 恨别鸟惊心 《春望》 使……受惊
形容词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 《三峡》 飞奔的马
形容词作名词 空谷传响 《三峡》 回声
形容词作动词 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 坠落
名词作动词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散步
名词作状语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观潮》 用银、用玉
形容词作动词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观潮》 穷尽
名词作动词 皆披发文身 《观潮》 画着文彩
形容词作动词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变白
名词作动词 客此 《湖心亭看雪》 客居
名词作状语 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在夜里
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三) 一词多义:
之 a.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为 a.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b.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替
b.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c.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c. 无丝竹之乱耳:取消主谓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 d. 为宫室:做。这里指雕刻。
e. 中轩敞者为窗:是
d.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f.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属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焉 a. 不复出焉:兼词,从这里。
b.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c. 属引凄异:连接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里,怎么
舍 a. 便舍船:离开 志 a. 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b. 屋舍俨然:房屋 b.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寻 a. 寻向所志:寻找 奇 a.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特
b. 寻病终:不久 b. 八分有奇:指零数
可 a. 高可二黍许:大约 云 a.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说
b.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b. 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行 a. 复前行:走 闭 a. 是故谋闭而不兴:封闭,阻塞
b. 大道之行也:施行 b.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曾 a. 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 虽 a. 老妪力虽衰:虽然
b. 荡胸生曾云:重叠 b. 虽乘奔御风:即使
自 a.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绝 a. 沿溯阻绝:断,中断
b.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 绝崦多生怪柏:极
c. 自康乐以来:自从 c. 哀转久绝:消失
与 a. 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观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b. 天下之伟观:景观
c. 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和 能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b. 以此夸能:能力,本领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e.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词,和
仅 a.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势 a. 势极雄豪:来势,气势
b.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更 a.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一 a. 上下一白:副词,全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b. 惟长堤一痕:数词,一
白 a. 上下一白:形容词,白色的 者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人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名词,酒杯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的标志
(四) 古今异义
类型 例句 古义 今义 出处
词义转移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指食物的味道好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好象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悉如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问所从来 从……来 从过去到现在 《桃花源记》
词义缩小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法定的配偶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走投无路的境地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不够,不充足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诣太守,说如此 代词,指桃花源的情况 这样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散步很远的香气 《陋室铭》
词义转移 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平民、百姓 《陋室铭》
词义转移 宜乎众矣 应当 合适 《爱莲说》
词义转移 罔不因势象形 顺着、就着 因为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罔不因势象形 模仿 指一种动物 《核舟记》
词义转移 佛印居右 在 居住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长 修理、修建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男有分 职业、职守 过分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女有归 女子出嫁 返回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盗窃乱贼而不作 造反 没有秩序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造化钟神秀 聚集 指一种计时的器具 《望岳》
词义转移 良多趣味 确实,实在 好 《三峡》
词义扩大 四时俱备 季节 时间 《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 晓雾将歇 消散 休息 《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 夕日欲颓 坠落 变坏 《答谢中书书》
词义消失 相与步于中庭 院里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罢了 耳朵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肥沃 《观潮》
词义转移 海涌银为郭 外城 指一种姓氏 《观潮》
词义转移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马 骑马 《观潮》
词义转移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举枪 指一种体育器材 《观潮》
词义缩小 人物略不相睹 人和物 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 《观潮》
词义转移 江干上下十余里 岸,边 干燥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余拿一小船 撑,划 用手或其他方式抓起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用毳衣炉火 火炉 炉子和火/炉子中的火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仍怜故乡水 爱 可怜 《渡荆门送别》
古今异义的类型: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色彩变化、词义消失。
(五)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 倒装句:
(1) 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宾语前置)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定语后置)
(4)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定语后置)
(5)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
(6)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
(7) 吴儿善泅者数百。(定语后置)
(8)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状语后置)
(9)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状语后置)
(10)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
(11)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状语后置)
(12)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乌重胤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原文】
乌重胤,潞州牙将也。元和中,王承宗叛,王师加讨。潞帅卢从史虽出军,而密与贼通。时神策行营吐突承璀与从史军相近,承璀与重胤谋,缚从史于帐下。是日,重胤戒严,潞军无敢动者。宪宗赏其功,授潞府左司马,迁怀州刺史,兼充河阳三城节度使。
会讨淮、蔡,用重胤压境,仍割汝州隶河阳。自王师讨淮西三年,重胤与李光颜掎角相应,大小百余战,以至元济诛。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转司空。蔡将有李端者,过溵河降重胤。其妻为贼束缚于树,脔食至死,将绝,犹呼其夫曰:“善事乌仆射。”其得人心如此。
(选自《旧唐书·列传一百十一》)
【翻译】
乌重胤,是潞州的牙将。元和年间,(契丹人成德(河北正定)军节度王武俊(735年-801)长子继任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759年-809年)之子)王承宗反叛朝廷,朝廷派军队加以讨伐。潞帅(昭仪节度使)卢从史虽然已经出兵,但暗中与王承宗互通消息。(因为)当时(宦官左)神策军行营中尉吐突承璀与卢从史的军队相近,(所以)他与乌重胤谋划到卢从史的营帐抓捕他。这天,乌重胤(进行全军)戒严,潞州军队没有敢轻举妄动的。唐宪宗嘉奖乌重胤的功劳,封他为潞州府左司马,升任怀州刺史,兼任河阳三城节度使。
(后来)恰逢讨伐淮州、蔡州(两地的叛军),唐宪宗命令乌重胤(率军)逼近叛军边境,又将汝州划归给(他节度的河阳)。自从朝廷军队征讨淮西开始的三年间,乌重胤与(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互为犄角,互相配合,(经过)大小一百多次战斗,最终吴元济被杀。乌重胤因功加封检校尚书右仆射,接着转任检校司空。(当时)蔡州的叛将(吴元济部)有一个叫李端的,渡过溵河投降乌重胤。他的妻子被叛贼抓住绑到树上,脔食至死(将她的肉切成小块一块一块地吃掉,一直到她彻底死掉),(李端的妻子)在将要断气时,还高喊她丈夫道:“好好侍奉乌重胤仆射!”乌重胤得人心就像这样。
文言文 观奕 原文及翻译及阅读答案
观奕
【原文】
予观奕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馀。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奕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奕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奕者之不若己。
【译文】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过错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错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果实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错,自己检查自己的过错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阅读答案
你指的阅读题目是以下这些吗?
观奕
【原文】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平生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言讫,溘然长逝。
【译文】
某太史喜欢下棋,自夸说:“我一生没有输过棋。”人们都认为他很神,太史也自命为弈秋。别人下棋的时候,他都在旁边观看,时而托着下巴,时而摇手,好像有什么深刻含义似的,别人摸不到他的深浅,有的人请他指点一下棋局,他就淡淡一笑,轻轻地走了,好像很瞧不起那个下棋的人。
等到病危弥留之际,他的儿子跪在床前说:“希望得到父亲大人的神秘的棋谱。”某太史说:“傻儿子,我何曾有什么棋谱啊。”儿子说:“假如没有棋谱,你又怎么能不败呢?”太史说:“要是说一点有什么棋谱的话,我就教你三个字,是‘不下棋’。我这一辈子没有与别人下过棋,所以是一辈子没有输过啊。”说完后,就与世长辞了。
一、人皆神之 神( )
或请与手谈一局 或()
无何尝有谱 尝()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 及()
二、翻译句子
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
三、太吏某的做法可取吗?联系事实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
一、神:以……为神,认为很神。
或:有人。
及:等到。
尝:曾经。
二、我平生不和别人对局(下棋),所以我一生就没有败局。
三、太吏某的做法不可取。他只会纸上谈兵,对人指手画脚,并无真才实学;他世故圆滑,装模作样。(若从正面肯定其人,则不得分)
另:
这种态度当然不可取,装模作样只会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空谈不如实干,空谈者更没有资格批评实干的人。现实中如同某太史这样的人并没有绝迹,大有人在。(理由充分即可)
原文
予观奕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馀.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奕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奕之优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奕者之不若己.
翻译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过错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错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过失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错,自己检查自己的过错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既然这样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我不知道你要生命题目的答案啊。
观奕
【原文】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平生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言讫,溘然长逝。
【译文】
某太史喜欢下棋,自夸说:“我一生没有输过棋。”人们都认为他很神,太史也自命为弈秋。别人下棋的时候,他都在旁边观看,时而托着下巴,时而摇手,好像有什么深刻含义似的,别人摸不到他的深浅,有的人请他指点一下棋局,他就淡淡一笑,轻轻地走了,好像很瞧不起那个下棋的人。
等到病危弥留之际,他的儿子跪在床前说:“希望得到父亲大人的神秘的棋谱。”某太史说:“傻儿子,我何曾有什么棋谱啊。”儿子说:“假如没有棋谱,你又怎么能不败呢?”太史说:“要是说一点有什么棋谱的话,我就教你三个字,是‘不下棋’。我这一辈子没有与别人下过棋,所以是一辈子没有输过啊。”说完后,就与世长辞了。
一、人皆神之 神( )
或请与手谈一局 或()
无何尝有谱 尝()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 及()
二、翻译句子
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
三、太吏某的做法可取吗?联系事实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
一、神:以……为神,认为很神。
或:有人。
及:等到。
尝:曾经。
二、我平生不和别人对局(下棋),所以我一生就没有败局。
三、太吏某的做法不可取。他只会纸上谈兵,对人指手画脚,并无真才实学;他世故圆滑,装模作样。(若从正面肯定其人,则不得分)
另:
这种态度当然不可取,装模作样只会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空谈不如实干,空谈者更没有资格批评实干的人。现实中如同某太史这样的人并没有绝迹,大有人在。(理由充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