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愚诗钞》序文言文答案
能不能把具体的题目给出来?
我不知道题目,简单翻译下,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愚诗钞序(清)姚鼐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2],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3],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4],则必无与于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5],伸刚而绌柔[6],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7]。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其得之难也。
今世诗人,足称雄才者,其辽东朱子颖乎?即之而光升焉[8],诵之而声闳焉,循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纸上而不可御焉[9],味之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10],其惟吾子颖之诗乎?子颖没而世竟无此才矣!子颖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鼐年二十二,接子颖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子颖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11],三年而余归,子颖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
子颖自少孤贫,至于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12]。盖所蓄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督粮江南,校刻其集。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13],曰《海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译文:
我曾说文章的本源,本自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无外乎阴阳刚柔罢了。如果能体味到阴阳刚柔的精神(并能表现出来),都可以成就文章的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如果只取其中一端完全没有另外一端,刚、阳就会走向愤激乖戾,柔、阴就会变成颓废萎靡,这就对文章没有可取之处了。不过古时君子们称为文章之极致的境界,虽然要兼备二端,却也不能不在两端之中有所偏重。这是为什么呢?天地之道,阴阳刚柔和谐交融成就事物的合理存在,按规律变化又自然会生发出出人意料的表现,道理本来就是如此。这道理在天地万物之中表现出来,就高抬阳而下抑阴,伸张刚而曲屈柔,所以人体味到的天地精神也是如此。雄伟而刚劲直截的文章,必定高于温和而深沉柔婉的文章。能作温婉深沉之文的人才,不容易找到。但更为难得的,必定是能作天下雄文的人才。古今写诗的人多了,写诗又写的好的也多,但卓越超然足以称上诗中雄才的,一千多年中只不过几个人罢了。真难啊,这样的雄才太难得了.
现今的诗人,足以称得上雄才的,莫不是辽东朱子颖?一接触它就感到有光芒升起,诵读它就声气宏壮,顺着读下去就感到不可一世的勃然英气跃动纸间无可压制,回味它就发现奇思妙趣卓然独出其间,这只有子颖的诗能如此了吧?子颖走了之后世上竟然再无这样的雄才了!朱子颖是我同乡刘海峰先生的弟子,他做诗能取用先生的诗法又独出变化。我二十二岁时,首次在京师接触子颖,就知道他是那种天下绝然特出的雄才。从此相知几十年,屡经人世离合变化。子颖出任淮南运使,邀请我主持扬州书院,三年后我回了家,子颖也称病辞官而去,就再也没见过面。
子颖从小孤弱贫寒,直到他仕途腾达,他胸中精神情怀常显现于诗,读者可从中感受他的胸中块垒。子颖心怀积蕴还没有道尽就身死离世了。他逝后十年,他的长子现任白泉观察使,在江南督运粮食,校订刻印了他的诗集。我和王禹卿先生一同录排修订此集,名为《海愚诗钞》,共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作序。
注释: [1]《海愚诗钞》:朱子颖的诗集。朱子颖字海愚,其生平见前姚鼐《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注。[2]“有其一端”句:指阴阳刚柔只有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却完全没有。亡:无。[3]偾(fèn布)强而拂戾:紧张激烈而违逆乖张。偾:紧张,兴奋。拂戾:违逆不顺。[4]阉幽:蔽塞昏暗。[5]下:贬低。[6]伸刚而绌柔:扬刚而抑柔。[7]温深:温和深厚。[8]即:接触。[9]循之:顺着往下看。御:节制。[10]角立:卓然特立。按以上四句形容朱子颖诗的阳刚之美。[11]延:聘请、邀请。[12]蕴:积蓄。[13]王禹卿: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清代文学家,名画家;乾隆进士,官至云南临安知府。为文尚瑰丽,老归平淡。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此文所论,也是文学风格的阳刚阴柔问题。而据此文所论,又可见出作者于阳刚、阴柔二者,更欣赏阳刚之美。作者慨叹“雄才”难得,可见他心目中阳刚之美的境界是很高的。
海愚诗钞序(清)姚鼐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2],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3],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4],则必无与于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5],伸刚而绌柔[6],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7]。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其得之难也。
今世诗人,足称雄才者,其辽东朱子颖乎?即之而光升焉[8],诵之而声闳焉,循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纸上而不可御焉[9],味之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10],其惟吾子颖之诗乎?子颖没而世竟无此才矣!子颖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鼐年二十二,接子颖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子颖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11],三年而余归,子颖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
子颖自少孤贫,至于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12]。盖所蓄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督粮江南,校刻其集。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13],曰《海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注释:
[1]《海愚诗钞》:朱子颖的诗集。朱子颖字海愚,其生平见前姚鼐《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注。[2]“有其一端”句:指阴阳刚柔只有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却完全没有。亡:无。[3]偾(fèn布)强而拂戾:紧张激烈而违逆乖张。偾:紧张,兴奋。拂戾:违逆不顺。[4]阉幽:蔽塞昏暗。[5]下:贬低。[6]伸刚而绌柔:扬刚而抑柔。[7]温深:温和深厚。[8]即:接触。[9]循之:顺着往下看。御:节制。[10]角立:卓然特立。按以上四句形容朱子颖诗的阳刚之美。[11]延:聘请、邀请。[12]蕴:积蓄。[13]王禹卿: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清代文学家,名画家;乾隆进士,官至云南临安知府。为文尚瑰丽,老归平淡。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此文所论,也是文学风格的阳刚阴柔问题。而据此文所论,又可见出作者于阳刚、阴柔二者,更欣赏阳刚之美。作者慨叹“雄才”难得,可见他心目中阳刚之美的境界是很高的。
两句文言文翻译
沈瑀字伯瑜,是吴兴郡武康县人。父亲沈昶,侍奉宋建平王刘景素。景素图谋造反,沈昶已事先离开了他,当景素失败后他被判罪拘囚于监狱。沈瑀赴台省陈述请求才得以免罪,因此而知名。齐尚书左丞殷沵与他谈及政事,很器重他,对他说:“观察你的才干,应当处在我这职位上。”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听说过沈瑀的名声,举荐他担任府行参军,领扬州部传从事。当时建康县令沈徽孚仗势傲视沈璃,沈瑀依法纠察他,众人都害怕他的强硬作风。萧子良非常了解赏识沈瑀,即使是家事也都把它委托给沈瑀(去处理)。
子良去世后,沈瑀又侍奉刺史始安王萧遥光,遥光曾派他递送男丁,他递送的速度快却无人怨恨。于是让沈瑀专职主管州中刑狱事物。明帝派沈瑀筑造赤山塘,所花费的钱财比材料官估算的要少几十万。明帝愈加认为他不错。担任建德县令时,教每个成年男子种十五棵桑树、四棵柿树和梨树、栗树,成年女子减半数。人人都很高兴,不久树木成林。
后回国都担任了行选曹郎,随陈伯之军队到了江州。恰逢梁武帝起兵围攻郢城,沈瑀劝说陈伯之迎接武帝。伯之哭着说:“我的儿子还在都城。”沈瑀说“不如此则人情匈匈,都在想着改换门庭的计划;假如不早作图谋,大家分散了就难以集合”。陈伯之于是投降了梁武帝。当初,在竟陵王子良家的时候,很范云相处很好,南齐末年,曾住在范云家中,梦见屋子皆都涣然一新,仰天看屋顶的柱子写有"范云的宅第",于是后来跟梁武帝说起这件事情,武帝说:"范云到今天这地位,这是验证了你的梦啊!"当初梁武帝刚即位的时候,范云推荐了沈瑀,担任了暨阳县令兼尚书右丞,那时天下刚刚平定,陈伯之谈到可让沈瑀催促和监督运输,有利于军事国事。武帝也认为他有能力。沈瑀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后起用为余姚县令。县里有大姓虞氏一千多家,请求晋见的人就像街市上一样多,前后县令没有谁能禁止。自从沈璃到任后,不是诉讼就不让通报,违法者运用法令来约束。县境南部也有几百家豪门大族,子弟横行,互相包庇,老百姓很厌恶。沈瑀召唤其族中老年人担任石头仓监,年轻人补作县署仆役,那些人都在路上号叫哭泣,从此豪强销声匿迹。沈瑀刚来时,富有的吏员都穿着鲜丽的衣服来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沈瑀发怒说:“你们这班人是下等的县吏,怎么能擅自模仿贵人!”他要这些人全都穿草鞋粗布衣,整天侍候站着,有失足跌倒的,就加以捶打。沈瑀在卑贱时曾经到这里卖过瓦器,被富人羞辱,所以趁机报复他们。很多的士大夫和平民都为此怨恨他,乘机告状,只是由于他生性廉洁,不贪赃枉法,使得他们不能得逞.
后来他担任信威萧颖达的长史。他性情倔强,总是顶撞萧颖达,颖达怀恨他。天监八年,他趁着入府商议事情时,言辞又激切严厉起来,颖达变了脸色说:“朝廷任用你是做巡察的事吗?”沈瑀出来后,对人说:“我死了之后才算了,始终不可能倾斜着脸去听从他。”这一天沈瑀在路上被人杀害,人们大多认为是萧颖达谋害了他。他儿子沈续多次上诉。恰逢萧颖达不久也死了,案事没法追究到底。
一)子良甚相知赏,虽家事皆以委瑀:子良非常赏识瑀,甚至将家事都全部让他来负责处理;
二)善;欣赏,同意;
三)绳:处理,规定,约束;
四)瑀微时尝至此鬻瓦器,为富人所辱,故因以报焉:瑀以前偶尔会来这里卖瓦器,被富人嘲笑侮辱过,所以借机报复;
五)穷:彻底,完全。
孔子师徒们谈理想,习惯通过具体的行为或事件来做表达,而不是空泛泛地说将来要当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云云。有意思的是,徒弟们的表达一般是有情有景的,并且自述功业,比如“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比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连子路这样的“粗人”都文采飞扬;夫子的说法却相对质朴,好忽略过程而直达结果,或者通过相关的人或事反衬结果,如“吾与点也”的“莫春三月浴沂风雩”,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辞重于修己而非事功。
关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解释,前贤们各抒己见,有深有浅,就数杨伯峻先生粗枝大叶。《集注》谓:“老者养之以安,朋友与之以信,少者怀之以恩。”这种说法在后世通行。《集注》又说:“安之,安我也;信之,信我也;怀之,怀我也。亦通。”我同意这种说法。钱穆先生以为从第一说,须先进入第二说,即必人先安、信、怀我,然后才能建立安老、信友、怀少的事业,所以他也主张后者。朱子引程子语曰:“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大意是指,孔子表达的就是仁的思想,颜回的想法符合仁的基本要求,而子路离仁还有一段距离。在孔子的思想里,仁还是一个表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结合程子的意思,后者那个没有通行的说法反倒更显合适。
抛开这些都不说,我宁愿参照“我做事请你放心”的意思,这样“老者安之”就很清楚了,然后根据三种不同类型的对象给以对应的理解,这一句的意思就是:长者放心,朋友信任,少年人心生景仰崇拜。
孔子习惯的重于修己而非事功的表达法,在这里意不直指行为本身产生什么样的直接的社会效果,而在于行为本身得到什么样的社会评价。而老中青三代人的认同,不管认同的是孔子这个人还是孔子的行为,实际上代表了天下归心,这就是夫子心之所向。从孔子一贯的表达方法看他的性情,当是个相当自责的人,而自责的人不肯随波逐流,这也是孔子一生不得志的个人原因;说回来,夫子少言事功,也跟他少有成功的经历相关。这一切都是有联系的。
按照通行的说法,安之、信之、怀之是表现孔子理想中的功业的,这种说法不恰当的另一原因是把孔子架空了。我们看孔子,千万不要把他想象得太神明。这是一个“求通久矣而不得”的人,虽然他的“求通”不是渴慕富贵,但至少我们知道他确实缺乏实现理想的条件。对于这样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实际上也接近日暮途穷的人来说,积极的心态与艰难的人生之旅,构成了极大的矛盾在他身上。而这样一个处在矛盾中却又充满着理性的人,当远离权力中心的时候,他不会意淫政绩的辉煌,他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实现理想的条件。这个条件,在这一则里,叫“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想天下归心;在另一则里,叫“譬若北辰,众星共之”。
我注六经,都说自己诠释的孔子是真孔子,所以真孔子层出不穷,假孔子也层出不穷,凡自己不认同的都看成后者。于丹教授眼里的孔子近乎十全十美;李零教授眼里的孔子怀才不遇于时;傅佩荣先生眼里的孔子,胸襟宽广,精神家园丰富得不得了,是针对李零先生的理解而言;而我眼里的孔子很踏实,务实而不虚,也不吹大话,好象这跟他少有成功的经历,而本人又怀了极大志向的矛盾心理有关。所以我理解孔子的言志,类似“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一样,他渴望的是条件,而不是虚妄的功业;他相信有了这个条件,功业等事水到渠成。
海愚诗钞序文言文答案
我不知道题目,简单翻译下,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愚诗钞序(清)姚鼐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2],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3],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4],则必无与于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5],伸刚而绌柔[6],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7]。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其得之难也。
今世诗人,足称雄才者,其辽东朱子颖乎?即之而光升焉[8],诵之而声闳焉,循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纸上而不可御焉[9],味之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10],其惟吾子颖之诗乎?子颖没而世竟无此才矣!子颖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鼐年二十二,接子颖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子颖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11],三年而余归,子颖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
子颖自少孤贫,至于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12]。盖所蓄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督粮江南,校刻其集。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13],曰《海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译文:
我曾说文章的本源,本自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无外乎阴阳刚柔罢了。如果能体味到阴阳刚柔的精神(并能表现出来),都可以成就文章的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如果只取其中一端完全没有另外一端,刚、阳就会走向愤激乖戾,柔、阴就会变成颓废萎靡,这就对文章没有可取之处了。不过古时君子们称为文章之极致的境界,虽然要兼备二端,却也不能不在两端之中有所偏重。这是为什么呢?天地之道,阴阳刚柔和谐交融成就事物的合理存在,按规律变化又自然会生发出出人意料的表现,道理本来就是如此。这道理在天地万物之中表现出来,就高抬阳而下抑阴,伸张刚而曲屈柔,所以人体味到的天地精神也是如此。雄伟而刚劲直截的文章,必定高于温和而深沉柔婉的文章。能作温婉深沉之文的人才,不容易找到。但更为难得的,必定是能作天下雄文的人才。古今写诗的人多了,写诗又写的好的也多,但卓越超然足以称上诗中雄才的,一千多年中只不过几个人罢了。真难啊,这样的雄才太难得了.
现今的诗人,足以称得上雄才的,莫不是辽东朱子颖?一接触它就感到有光芒升起,诵读它就声气宏壮,顺着读下去就感到不可一世的勃然英气跃动纸间无可压制,回味它就发现奇思妙趣卓然独出其间,这只有子颖的诗能如此了吧?子颖走了之后世上竟然再无这样的雄才了!朱子颖是我同乡刘海峰先生的弟子,他做诗能取用先生的诗法又独出变化。我二十二岁时,首次在京师接触子颖,就知道他是那种天下绝然特出的雄才。从此相知几十年,屡经人世离合变化。子颖出任淮南运使,邀请我主持扬州书院,三年后我回了家,子颖也称病辞官而去,就再也没见过面。
子颖从小孤弱贫寒,直到他仕途腾达,他胸中精神情怀常显现于诗,读者可从中感受他的胸中块垒。子颖心怀积蕴还没有道尽就身死离世了。他逝后十年,他的长子现任白泉观察使,在江南督运粮食,校订刻印了他的诗集。我和王禹卿先生一同录排修订此集,名为《海愚诗钞》,共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作序。
注释: [1]《海愚诗钞》:朱子颖的诗集。朱子颖字海愚,其生平见前姚鼐《宋双忠祠碑文并序》注。[2]“有其一端”句:指阴阳刚柔只有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却完全没有。亡:无。[3]偾(fèn布)强而拂戾:紧张激烈而违逆乖张。偾:紧张,兴奋。拂戾:违逆不顺。[4]阉幽:蔽塞昏暗。[5]下:贬低。[6]伸刚而绌柔:扬刚而抑柔。[7]温深:温和深厚。[8]即:接触。[9]循之:顺着往下看。御:节制。[10]角立:卓然特立。按以上四句形容朱子颖诗的阳刚之美。[11]延:聘请、邀请。[12]蕴:积蓄。[13]王禹卿: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清代文学家,名画家;乾隆进士,官至云南临安知府。为文尚瑰丽,老归平淡。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
此文所论,也是文学风格的阳刚阴柔问题。而据此文所论,又可见出作者于阳刚、阴柔二者,更欣赏阳刚之美。作者慨叹“雄才”难得,可见他心目中阳刚之美的境界是很高的。
文言文翻译惜抱轩诗文集 游灵岩记的注释和翻译
游灵岩记
姚鼐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叠石为城墉,高千余雉①,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在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趋,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日“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中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②”云。
余初与朱子颖约来灵岩,值子颖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颖,为子颖他日之来也……姚鼐记。
[注]①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②政和:宋徽宗的年号之一。
1.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状如叠石为城墉(城墙)
B.度其高,当在岩之十九(十九丈的地方)
C.其岩谷幽邃(幽深)
D.值子颖有公事(公务)
2.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其状如叠石为城墉 周若环而缺其南面
B.僧出器,酌以饮余 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颖
C.名之曰“甘露之泉” 为子颖他日之来也
D.横出斜援,乃登 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灵岩高峻的一组是( )
①其状如叠石为城墉,高千余雉。
②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
③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
④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日“甘露之泉”。
⑤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趋,帷张而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本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游了泰山之后,接着去游灵岩。灵岩是座巨大的石山,周围像用石叠起的城墉,只有南边缺了,灵岩寺就在南边的柏树林中。
B.树林中积满了白雪,初升的太阳照在上面,好像透明的一样,积雪的寒光反射在寺庙的墙壁上,墙壁都好像在晃动了。
C.灵岩寺左右有很多竖立的石块,上面有很多古人的刻字,有的被人墁入壁中,有的却被人“取石为砌”,作者就看到砌上有“政和”的字样。言下有惋惜之意。
D.作者此次游灵岩,留下两个遗憾,一个是好友朱子颖因为公事繁忙未能一同前去;二是更加幽邃的琨瑞山,没有来得及看。作者在文章后半部分明确表达了这种意思。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B 4.D
5.(1)南边却有重重山峰遮蔽着它,很深的溪流环绕着它。
(2)柏树遮蔽了高岩,塞满了山谷,灵岩寺就在柏树林中。(意对即可)
请问这句文言文怎么翻译:其间兰艾同生,诚有不尽餍人心者,是嗤点之所自来。
唯汉儒之学,非读书稽古,不能下一语;宋儒之学,则人人皆可以空谈其间。兰艾同生,诚有不尽餍人心者。是嗤点之所自来。此种虚构之词,亦非无因而作也。
译文:
只是汉儒的学问,不是读书考古,不能下一句话;宋儒的学问,则人人都可以空谈。这中间兰草和艾蒿同生,确实有不能满足人心的地方,这就是讥笑指摘的由来。这种虚构的话,也不是无缘无故而起的。
全文译文:
朱子颖运使说:他镇守泰安的时候,听说有个读书士人来到泰山的深处,忽然听到从石壁中传出人的说话声说:“是什么地方的经书香,难道有转世的人来了吗?”又听到一声震响,石壁从中间裂开,现出了紫贝美玉装饰的宫阁楼阁,耸立山顶,有位年老的儒者顶冠束带下来迎接。士人惊怕奇怪,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回答说:“这是经香阁。”士人询问经香的意思,答:“这说来长了,请坐下慢慢听我讲来。过去孔子删定经书,传教万年,诸经的要义、精微的言辞,一代一代地传授下来。汉代的各位儒者,离开上古不远,阐释注解,大概能够窥见先圣的心,而且当时风俗淳朴,尚未流于凉薄,没有培植党羽争名的习气,只是各传老师的学说,实实在在地追溯渊源。流传到唐代,斯文的风气也没有改变。到了北宋,刻为注疏十三部,为先圣所嘉许。大儒们耽心新说日日兴盛,儒家经典学说将渐渐失传,所以建造这个阁来贮藏它。中间是初刻本,用五色王做成匣子,是尊崇先圣的遗教;配上历代官刻的本子,用白玉做成匣子,是显示帝王表彰的功德,都在南面。左右则是各家私刻的本子,每一部书成,必定取初印精好的,按照时代次序入藏这个阁中,用青玉做成匣子,是奖励钻研古籍的辛勤,都在东西面。并且用珊瑚做成书签,黄金制作锁钥。东西两边廊屋,用沈檀木做小桌子,锦绣做垫子。各位大儒的神灵,每年来观看一次,共同依次相坐在这阁里。后面三排房子,则是唐以前各位儒者解释经书义理之书,逐套编列,收入一个库房之中。除此以外,即使是著述高与身齐,声誉荣耀超出当代之上,总听任他自己贮藏于深山之中,不得进入这门一步,这是先圣的意旨呵。各种书籍每到子刻、午刻,一字一句都发出浓浓的香味,所以题名叫经香。因为一元旋转,二气交融,阴气起于午时的正中,阳气生于子时的夜半,圣人的心与天地相通。各位大儒阐发圣人的义理,它的精微深奥也与天地相通,所以互相感应。但必须是能传承这门学问的人才能闻到,其他人则不能。世上的儒者对这十三部经书,有的焚油膏以继日光,钻研仰望一辈子;有的深推曲解,吹毛求疵,百般抨击,也各自因为他的性情学识的根柢不同罢了。您四世以前做刻字工,曾经手刻过《周礼》半部,所以佘香还在,我得以知道您的来到。于是引导他遍看楼阁廊屋,用茶点果品来招待,然后送别说:”您善于自爱,这里是不容易来的呵!“士人回头一看,只有万峰直插天空,幽深不见人迹。按,这件事荒唐怪诞,大概是尊汉学者的寓言。汉代儒者以解释古书字句为专门的学问,宋代儒者以阐发经书的义理为重,好像汉学粗而宋学精。但是不明白古书的字句,义理又何从知道?一概诋毁排斥,把它看成犹如渣滓,这就未免像已经造成了华美的大车,而回头去斥责原始时没有幅条的车轮;得以渡过了迷津,立即焚弃宝贵的筏子。于是攻击宋儒的,又纷纷而起。所以我编著《四库全书》诗部总叙中说:宋儒的攻击汉儒,不是为讲解儒家的经书起见,不过求得胜过汉儒罢了:后人的攻击宋儒,也不是为讲解儒家的经书起见,不过是不平于宋儒的诋毁汉儒罢了。韦苏州的诗说:”水性自云静,石中亦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就是这个意思了。平心静气而论,《周易》从王弼开始改变旧的说法,是宋学的萌芽。宋儒不攻击《孝经》旧疏,因为词义很明显。宋儒所争的,只是今文、古文的字句,也无关于大旨,都可以暂且搁置不予议论。至于《尚书》、《三礼》、《三传》、《毛诗》、《尔雅》、各种注疏,都是根据古义,断然不是宋儒所能。《论语》、《孟子》,宋儒积累一生的精力,字斟句酌,也断然不是汉儒所能赶得上的。大概汉儒看重老师的传授,自有来源;宋儒崇尚心悟,研求容易深入。汉儒或考执著于旧文,过于相信传述经义的文字;宋儒或者单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勇于改动经文。计算它的得失,也还相当。只是汉儒的学问,不是读书考古,不能下一句话;宋儒的学问,则人人都可以空谈。这中间兰草和艾蒿同生,确实有不能满足人心的地方,这就是讥笑指摘的由来。这种虚构的话,也不是无缘无故而起的。
请问这句文言文怎么翻译:其间兰艾同生,诚有不尽餍人心者,是嗤点之所自来。
唯汉儒之学,非读书稽古,不能下一语;宋儒之学,则人人皆可以空谈其间。兰艾同生,诚有不尽餍人心者。是嗤点之所自来。此种虚构之词,亦非无因而作也。
译文:
只是汉儒的学问,不是读书考古,不能下一句话;宋儒的学问,则人人都可以空谈。这中间兰草和艾蒿同生,确实有不能满足人心的地方,这就是讥笑指摘的由来。这种虚构的话,也不是无缘无故而起的。
全文译文:
朱子颖运使说:他镇守泰安的时候,听说有个读书士人来到泰山的深处,忽然听到从石壁中传出人的说话声说:“是什么地方的经书香,难道有转世的人来了吗?”又听到一声震响,石壁从中间裂开,现出了紫贝美玉装饰的宫阁楼阁,耸立山顶,有位年老的儒者顶冠束带下来迎接。士人惊怕奇怪,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回答说:“这是经香阁。”士人询问经香的意思,答:“这说来长了,请坐下慢慢听我讲来。过去孔子删定经书,传教万年,诸经的要义、精微的言辞,一代一代地传授下来。汉代的各位儒者,离开上古不远,阐释注解,大概能够窥见先圣的心,而且当时风俗淳朴,尚未流于凉薄,没有培植党羽争名的习气,只是各传老师的学说,实实在在地追溯渊源。流传到唐代,斯文的风气也没有改变。到了北宋,刻为注疏十三部,为先圣所嘉许。大儒们耽心新说日日兴盛,儒家经典学说将渐渐失传,所以建造这个阁来贮藏它。中间是初刻本,用五色王做成匣子,是尊崇先圣的遗教;配上历代官刻的本子,用白玉做成匣子,是显示帝王表彰的功德,都在南面。左右则是各家私刻的本子,每一部书成,必定取初印精好的,按照时代次序入藏这个阁中,用青玉做成匣子,是奖励钻研古籍的辛勤,都在东西面。并且用珊瑚做成书签,黄金制作锁钥。东西两边廊屋,用沈檀木做小桌子,锦绣做垫子。各位大儒的神灵,每年来观看一次,共同依次相坐在这阁里。后面三排房子,则是唐以前各位儒者解释经书义理之书,逐套编列,收入一个库房之中。除此以外,即使是著述高与身齐,声誉荣耀超出当代之上,总听任他自己贮藏于深山之中,不得进入这门一步,这是先圣的意旨呵。各种书籍每到子刻、午刻,一字一句都发出浓浓的香味,所以题名叫经香。因为一元旋转,二气交融,阴气起于午时的正中,阳气生于子时的夜半,圣人的心与天地相通。各位大儒阐发圣人的义理,它的精微深奥也与天地相通,所以互相感应。但必须是能传承这门学问的人才能闻到,其他人则不能。世上的儒者对这十三部经书,有的焚油膏以继日光,钻研仰望一辈子;有的深推曲解,吹毛求疵,百般抨击,也各自因为他的性情学识的根柢不同罢了。您四世以前做刻字工,曾经手刻过《周礼》半部,所以佘香还在,我得以知道您的来到。于是引导他遍看楼阁廊屋,用茶点果品来招待,然后送别说:”您善于自爱,这里是不容易来的呵!“士人回头一看,只有万峰直插天空,幽深不见人迹。按,这件事荒唐怪诞,大概是尊汉学者的寓言。汉代儒者以解释古书字句为专门的学问,宋代儒者以阐发经书的义理为重,好像汉学粗而宋学精。但是不明白古书的字句,义理又何从知道?一概诋毁排斥,把它看成犹如渣滓,这就未免像已经造成了华美的大车,而回头去斥责原始时没有幅条的车轮;得以渡过了迷津,立即焚弃宝贵的筏子。于是攻击宋儒的,又纷纷而起。所以我编著《四库全书》诗部总叙中说:宋儒的攻击汉儒,不是为讲解儒家的经书起见,不过求得胜过汉儒罢了:后人的攻击宋儒,也不是为讲解儒家的经书起见,不过是不平于宋儒的诋毁汉儒罢了。韦苏州的诗说:”水性自云静,石中亦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就是这个意思了。平心静气而论,《周易》从王弼开始改变旧的说法,是宋学的萌芽。宋儒不攻击《孝经》旧疏,因为词义很明显。宋儒所争的,只是今文、古文的字句,也无关于大旨,都可以暂且搁置不予议论。至于《尚书》、《三礼》、《三传》、《毛诗》、《尔雅》、各种注疏,都是根据古义,断然不是宋儒所能。《论语》、《孟子》,宋儒积累一生的精力,字斟句酌,也断然不是汉儒所能赶得上的。大概汉儒看重老师的传授,自有来源;宋儒崇尚心悟,研求容易深入。汉儒或考执著于旧文,过于相信传述经义的文字;宋儒或者单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勇于改动经文。计算它的得失,也还相当。只是汉儒的学问,不是读书考古,不能下一句话;宋儒的学问,则人人都可以空谈。这中间兰草和艾蒿同生,确实有不能满足人心的地方,这就是讥笑指摘的由来。这种虚构的话,也不是无缘无故而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