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传 文言文翻译
吕蒙字子明,祖籍汝南富陂。年少时去南方,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多次参加讨伐少数民族政权山越的战斗。吕蒙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邓当参加战斗,邓当发现以后大吃一惊,大声指责吕蒙,让他回去,吕蒙不答应。回去后,邓当向吕蒙的母亲告状,吕蒙的母亲很生气,要惩罚吕蒙,吕蒙说:"不到老虎洞中去,怎会捉到小老虎呢?"母亲悲伤无奈地认同了吕蒙。
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事务时,入驻吕蒙的屯兵之处。当时鲁肃还是轻视吕蒙的,有人对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显扬,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您应该去看望他。"鲁肃随即去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坐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后拜访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拜为朋友后离开。
当时吕蒙屯军与成当、宋定、徐顾非常的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后,他们的儿子都还很小。孙权想把这三人的军兵,全都给吕蒙。可是吕蒙坚决的辞让,说这三位将军勤劳国事,为国家战死,国家还是不应该为了暂时的利益而忘记这些孤儿。接连上书三次,孙权才同意这一做法。吕蒙又找到了几位老师,让他们辅导这些孩子,他对国家、朋友的操心大概都是这个样子。
文言文《赵歧传》的翻译
《赵歧传》
原文
赵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也。岐少明经,有才艺,娶扶风马融兄女。融外戚豪家,岐常鄙之,不与融相见,仕州郡,以廉直疾恶见惮。永兴二年,辟司空掾。议二千石得去官为亲行服,朝廷从之。会河东太守刘祜去郡,而中常侍左悺兄胜代之,岐耻疾宦官,即日西归。京兆尹延笃复以为功曹。
先是中常侍唐衡兄玹为京兆虎牙都尉,郡人以玹进不由德,皆轻侮之。岐及从兄袭又数为贬议,玹深毒恨。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戬逃避之。玹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时安丘孙嵩年二十余,游市见岐,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岐惧失色,嵩乃下帷,令骑屏行人。密问岐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济。”岐素闻嵩名,即以实告之,遂以俱归。嵩先入白母曰:“出行,乃得死友。”迎入上堂,飨之极欢。藏岐复壁中数年,岐作《厄屯歌》二十三章。
后诸唐死灭,因赦乃出。三府闻之,同时并辟。九年,乃应司徒胡广之命。会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公卿举岐,擢拜并州刺史。岐欲奏守边之策,未及上,会坐党事免,因撰次以为《御寇论》。
灵帝初,复遭党锢十余岁。中平元年,四方兵起,诏选故刺史、二千石有文武才用者,征岐拜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请补长史,别屯安定。大将军何进举为敦煌太守,行至襄武,岐与新除诸郡太守数人俱为贼边章等所执。贼欲胁以为帅,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
及献帝西都,复拜议郎,稍迁太仆。及李傕专政,使太傅马日磾抚慰天下,以岐为副。日磾行至洛阳,表别遣岐宣扬国命,所到郡县,百姓皆喜曰:“今日乃复见使者车骑。”
曹操时为司空,举以自代。光禄勋桓典、少府孔融上书荐之,于是就拜岐为太常。年九十余,建安六年卒。敕其子曰:“我死之日,墓中聚沙为床,布簟白衣,散发其上,覆以单被,即日便下,下讫便掩。”岐多所述作,著《孟子章句》、《三辅决录》传于时。
译文
赵岐字邠卿,是京兆长陵人。赵岐少年时就读通了经书,颇有才艺。出仕于州郡,因其廉洁刚正疾恶如仇而让人害怕。桓帝永兴二年,被征召为司空掾,上书建议二千石官员可以去官为父母亲服丧,朝廷采纳了。正碰上河东太守刘祜离任,而以中常侍左悺之兄左胜代之,赵岐鄙视痛恨宦官,当天就弃官回乡去了。京兆尹延笃又请他来担任功曹。
在这之前,中常侍唐衡的哥哥唐玹任京兆虎牙都尉,同乡认为唐玹不是凭自身才德晋升的,所以都瞧不起他。赵岐及其堂兄赵袭又多次说些贬斥唐玹的话,唐玹就恨他们恨得咬牙切齿。桓帝延熹元年,唐玹任京兆尹,赵岐怕祸事临头,就与侄子赵戬逃避他。唐玹果然收捕赵岐家属宗亲,用重法来陷害他们,全部杀害了他们。赵岐便逃难四方,江、淮、海、岱,没有他不曾去过的地方。自己隐瞒了姓名,在北海的集市上卖饼。这时有位安丘人叫孙嵩的,年纪二十多岁,在集市上游玩,见到赵岐,一看就觉得不是一般人,停下车子喊赵岐上车同行。赵岐一惊,孙嵩就拉下车帷,让骑从们赶走行人,秘密地问赵岐说:“我看你不是卖饼的人,我一问脸色就变了,人没有深重的冤苦怎么就亡命天涯呢?我是北海孙宾石,全家百口,势能相救。”赵岐平日就知道孙嵩的名字,就把事实原委都告诉了他,于是一起回了家。孙嵩抢先一步汇报母亲说:“我出去走走,竟得到一位可以以命相托的朋友。”迎进客厅,饭菜招待,十分高兴。孙嵩把赵岐藏在复壁中好几年,赵岐作《厄屯歌》二十三章。
后来唐玹一帮人都死绝了,赵岐遇赦才重见天日。朝廷三府听到后,都来征召他。延熹九年,他才应允了司徒胡广的征召。这时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朝廷,公卿推举赵岐,提拔他任并州刺史。赵岐准备呈奏谈守边御敌的策略,未及上奏,就碰上党事而被免职,于是把它撰写编排成专论《御寇论》。
灵帝初年,又遭党锢之禁十多年。中平元年,兵乱四起,下诏挑选曾经任过刺史、二千石而有文武之才可以任用者,于是征召赵岐为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请求让他补长史之缺,另外领一支兵马屯驻安定。大将军何进又推举他为敦煌太守,行到襄武,赵岐和新任命的各郡太守数人都被叛贼边章所获。边章要胁迫他为主帅,赵岐说假话敷衍才得以避免,辗转回到长安。
到献帝西都长安时,他又被任为议郎,不久升迁为太仆。等到李傕专政,派太傅马日磾抚慰天下,以赵岐为副使。马日磾行至洛阳,上表另遣赵岐去外地宣扬国命,所到郡县,百姓都高兴地说:“今日竟能重新看到朝廷使者的车骑。”
曹操这时任司空,推举赵岐代替自己。光禄勋桓典、少府孔融上书推荐他,于是就地任命他为太常。九十多岁时,在建安六年去世。吩咐他的儿子说:“我死之日,在墓穴中聚沙为床,以布为席,给我穿上白衣,头发披散席上,再用单被盖起来。当天下葬,下葬完就埋。”赵岐有很多著述,有专著《孟子章句》及《三辅决录》传于当时。
译文:
第三段:后来唐玹一帮人都死绝了,赵歧遇赦重见天日。朝廷三府听到后,都来征招他。延熹九年,司徒胡广聘他,他才应允。这时,正赶上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朝廷,公卿推举赵歧,提拔他任并州刺史。赵歧准备奏上一本防守边疆的策略,还未来得及献上,恰逢因为党锢的事情而被罢免,于是撰写编排为《御寇论》一书。
第四段:灵帝初年,又遭遇党锢之禁上来年。中平元年,各地兵起,(皇帝)下诏挑选曾经任过刺史、二千石而有文武才能可以任用的人,于是征聘赵歧为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时,请求补(赵歧)为长史,另外领一支人马屯驻安定。大将军何进又推举赵歧为敦煌太守,走到襄武,赵歧和新任命的诸郡太守多人都被叛贼边章等人抓获。叛贼想要胁迫赵歧担任元帅,赵歧说假话敷衍才得以避免,辗转回到了长安。
文言文《赵歧传》的翻译
第三段:后来唐玹一帮人都死绝了,赵歧遇赦重见天日。朝廷三府听到后,都来征招他。延熹九年,司徒胡广聘他,他才应允。这时,正赶上南匈奴、乌桓、鲜卑反叛朝廷,公卿推举赵歧,提拔他任并州刺史。赵歧准备奏上一本防守边疆的策略,还未来得及献上,恰逢因为党锢的事情而被罢免,于是撰写编排为《御寇论》一书。
第四段:灵帝初年,又遭遇党下诏挑选曾经任过刺史、二千石而有文武才能可以任用的人,于是征聘赵歧为议郎。车骑将军张温西征关中时,请求补(赵歧)为长史,另外领一支人马屯驻安定。大将军何进又推举赵歧为敦煌太守,走到襄武,赵歧和新任命的诸郡太守多人都被叛贼边章等人抓获。叛贼想要胁迫赵歧担任元帅,赵歧说假话敷衍才得以避免,辗转回到了长安。
李叔明传文言文翻译
摘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18912298.html
李叔明,字晋卿,是四川阆中新政人。本来姓鲜于,是世代的大家族。他的哥哥李仲通,字向,天宝末年当京兆尹、剑南节度使。兄弟二人都有学问,乐善好施。李叔明是科举考试明经科选拔出来的,当杨国忠的剑南判官。乾元年间,当了司勋员外郎,作为汉中王李瑀的副使出使回纥,回纥慢待李瑀,李叔明责备他们说:大国之间交好,让贤王出使。你们的可汗,是唐朝的女婿,居功自傲,合适吗?回纥可汗因此增加了礼节。回朝复命,升任司门郎中。
东都洛阳收复后,担任洛阳令,优待安抚难民,被称为能吏。升任商州刺史、上津转运使。升任京兆尹,长安有歌谣说:前任京兆尹名声赫赫,众人瞻望顺从,后任京兆尹和善,众人瞻望如故。很久以后,因病辞官,升任太子右庶子。崔旰扰乱成都,李叔明出任昂州刺史。崔旰入朝,李叔明即升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治所迁移到梓州。
大历末年,有人说李叔明本来姓严,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外姓人家,冒充鲜于姓,请求恢复严姓。皇帝下诏许可。李叔明当初不知道,认为是丑化自己,上表给皇帝请求宗姓,列出属藉。代宗皇帝允许了。
建中初年,吐番袭击火井,抢掠龙州,攻陷了扶、文、远三个州。李叔明分派五名将领分路攻击,赶走了他们,因功加封检校户部尚书。梁崇义违抗命令,皇帝下令李叔明带兵出三峡,激战荆门,打败梁崇义的军队,襄州平定,升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德宗皇帝到兴元,他拿出家产帮助军队,把家里的布匹和钱全部献给皇宫,被皇帝加封太子太傅,封蓟国公。当初,东川经历战乱和士兵抢掠,乡村和城镇一片荒凉,李叔明治理了二十年,安抚百姓发展生产,百姓于是安定下来。后来回京都,因为有脚病,皇帝赐给他锦辇,下令太监抬着他上朝拜见,升任他做尚书右仆射。后来他年老请求退休,改任太子太傅退休。贞元三年,逝世,谥号襄。当初,李叔明与李仲通都当过京兆尹,又兼任御史中丞,并节制剑南,又与儿子李升都兼大夫,四川人推崇他们一家是名门。
李叔明向来厌恶道教和佛教的弊端,他上奏说:佛教是空寂无为,道教是清心寡欲。如今众人内心迷信这些表现在外面,让农民工人男男女女放弃工作回避劳役,所以农桑不兴,军费日益减少,国家和军队的财产受到损耗。我请求把本行政区寺庙分成三等,道观分成二等。上等寺庙留下僧人21人,上等道观留下道士14人,每降低一等,减少7人,都选择有德行的人留下,其余让他们还俗为民。德宗认为好,认为不只四川东川一个行政区,可以当成天下的法律,于是下令尚书省讨论。都官员外郎彭偃说:讲究王道的为政之道,改变人心为上,顺从人心为次,不改变不顺从为下。现在道士有名无实,世俗之人很少有人看重,扰乱政令较轻;僧人和尼姑贪图钱财,都是天下不法之徒,他们躲避劳役,为乱较大。现在李叔明的请求虽然好,但是没有改变人心,也不是顺从人心。天生众人,一定有一个职业;游手好闲吃白食,是王法所禁止的。所以贤良的人领受爵禄,不出色的上交租税,这是自古的常理。现在僧人、道士不耕田能吃饭,不织布能穿衣,一个僧人的衣食,一年无忧无虑需要三万,五个农夫不能达到。举一个僧人来计算天下,他们的费用不可计量。让我说僧人道士年纪未满五十岁,可以命令他们每年交绢四匹,尼姑和女道士交绢二匹,杂役与百姓相同;超过五十岁的免除。因为人五十岁后,欲望已经衰退,何况还有戒法检查他们的性情呢!刑部员外郎裴伯说:衣服,来自蚕桑;食物,来自农耕;男女,是繁衍后代。但是,如果两个宗教都禁止,国家又下令,从旁协助,是给外国提供了不经过法律反对中国礼义习俗的借口。古书上说:女人十四岁能做母亲,四十九岁断绝生理机能;男人十六岁能做父亲,六十四岁断绝生理机能。我请求僧人、道士一率限制年龄在六十四岁以上,尼姑和女道士年龄在四十九岁以上,允许终身出家,其余的都还俗,官府按人口分给土地。收取废弃的寺庙和道观为学校。讨论结果虽然上奏,没有实行。
李叔明的儿子李升,以少卿身份跟随德宗皇帝到梁州,李叔明严令他以死报国,所以李升有功,被提拔为禁军将军。贞元初年,改任太子詹事。因为郜国公主事件受牵连,被贬官任罗州别驾。
李叔明向来生活豪华侈奢,在四川聚集财产,扩建房舍扩大田产。他死后数年,子孙骄纵,财产败光。世上流言说家产多的人要以李叔明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