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王安石变法》翻译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以下内容来源于百度知道><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起这个职务.”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可信任吗?经术方面不可信任吗?吏事方面不可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官,(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数术,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数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如果满意请您采纳如果您还有问题可以继续追问我谢谢!
文言文《取材》,作者王安石
原文:
夫工人之为业也,必先淬砺其器用,抡度其材干,然后致力寡而用功得矣。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道,世之急务也,自古守文之君,孰不有意于是哉?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必欲得人称职,不失士,不谬举,宜如汉左雄所议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为得矣。
所谓文吏者,不徒苟尚文辞而已,必也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张,然后施之职事,则以详平政体,有大议论使以古今参之是也。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以今准古,今之进士,古之文吏也;今之经学,古之儒生也。然其策进士,则但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类皆小能者为之;策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使通才之人或见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排于俗。故属文者至相戒曰“:涉猎可为也,诬艳可尚也,于政事何为哉?”守经者曰:“传写可为也,诵习可勤也,于义理何取哉?”故其父兄勖其子弟,师长勖其门人,相为浮艳之作,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也。何哉?其取舍好尚如此,所习不得不然也。若此之类,而当擢之职位,历之仕涂,一旦国家有大议论,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更著律令,决谳疑狱,彼恶能以详平政体,缘饰治道,以古今参之,以经术断之哉?是必唯唯而已。
文中子曰:“文乎文乎,苟作云乎哉?必也贯乎道。学乎学乎,博诵云乎哉?必也济乎义。”故才之不可苟取也久矣,必若差别类能,宜少依汉之笺奏家法之义。策进士者,若曰邦家之大计何先,治人之要务何急,政教之利害何大,安边之计策何出,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不直以章句声病累其心。策经学者,宜曰礼乐之损益何宜,天地之变化何如,礼器之制度何尚,各傅经义以对,不独以记问传写为能。然后署之甲乙以升黜之,庶其取舍之鉴灼于目前,是岂恶有用而事无用,辞逸而就劳哉?故学者不习无用之言,则业专而修矣,一心治道,则习贯而入矣,若此之类,施之朝廷,用之牧民,何向而不利哉?其他限年之议,亦无取矣。
译文:那工人的为业的,一定要先淬磨砺他们的工具,选过他的才干,然后用力少而用成功了。圣人对于国家的,一定要先遴贴他的贤能,训练考核名实际,然后使用逸而事以成功了。所以用人之道,社会的当务之急啊,从古代守成的君主,谁不有意思在这吗?然而他们之间能有的人,失去的人不能没有了,称职的有关的,错误推举的人不能没有了。要想得到别人称职,不失士,不荒谬的举措,应该按照汉左雄所建议学生考试制度、文官考核表奏为得到了。
所谓文吏的人,不只是为了崇尚文章而已,一定是通晓古今,学习礼仪法,天文人事,政治改革,然后使用的职责,就把详细平政体,有大议论使以古今参考是对的。所谓诸生的,不只是取训练句读而已,一定的熟悉典章礼制,明制度,君臣礼仪,当时朝政沿袭,然后使用的职责,就以装饰治国之道,有大讨论则以经术断的是的。
因为现在准古,现在的进士,古代的文吏的;现在的经学,古代的儒生啊。然而他策试进士,就只因为章句声病,如果崇尚文章,类都小才能之人;经学的策略,只是因为记问为能,不要求大意义,类都被鄙视的能力的。让人看见通才的拉拢当时,崇高的人或被排斥在社会。所以写文章的人到互相告诫说“:阅读可以做的,诬陷艳可以还了,在政务为什么呢?”遵循经典的说:“传写可以做的,背诵可以勤奋的,在义理又取呢?”所以他哥哥勉励他的子弟,师长勉励他的学生,相为浮艳之作,以追赶时好而取得社会资本。为什么呢?他的慈善尚且如此,是习惯使然。象这样的例子,而当提升的职位,历的官场,一旦国家有大讨论,建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另外制定法律,在审理疑难案件,他们怎么能把详细平政体,装饰治国之道,以古今参考,以经术断的吗??一定是唯唯诺诺而已。
文中你说:“文在文呢,如果做说的吗?一定的贯穿于道。学习吧学习吗,广泛地说的吗?一定要有益于义。”所以人才不可随意取了很久了,如果差别类能,应当稍微依照汉朝的笺奏制度的意义。策考进士的人,如果说国家的大计为什么先,治理国家的重要事务急什么,政治教育的利弊还大,安定边境的计策办出,让他以时务的所应该说的,不只是因为章句声毛病他的心。经学的策略,应该说礼乐的增减不宜,天地的变化如何,礼器的制度为什么还,各傅经义来回答,不只是因为记问传写做能力。然后签署的甲乙以升降的,希望他们取舍的鉴灼在眼前,这难道有什么用,事没用,告别安逸而去慰劳呢?所以学生不学习没有用的话,就事业专门就修了,一个心理治疗方法,那么习惯而进入了,象这样的例子,施的朝廷,使用的牧民,为什么向而不利于呢?其他限制年龄的讨论,也没有选择了。
文言文《王安石传》的全文翻译
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江四抚州)人,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曾(此处应没有“巩”字)带着自己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对这些文章很是称赞。提拔他到考中进士的前列,任命他为淮南判官。按照旧例,在地方任期已满的官员允许献上自己的文章申请在朝廷任职,只有王安石没有这样做。调到鄞县作知县,又到舒州作通判。文彦博担任丞相,因为王安石的恬淡甘于作低等官职推荐他,王安石请求不要越级提拔自己,以免激起争相追求提拔的风气,欧阳修推荐他做谏官,王安石都以祖母年高为借口推辞了。欧阳修因为觉得王安石急需朝廷俸禄,又向朝廷请求,任命王安石为群牧判官,改任度支判官。
王安石的议论文章高深奇丽,能用许多文辞来证明他的观点,对自己的信仰很坚定,慷慨有改变世俗风气的志向。于是上奏了一万字的奏章,其大意概要为:“如今天下的财力越来越穷困,风俗越来越衰败,根源在执政者不懂得法度,没有效法先王的政策。效法先王的政策,是效法他的出发点(本意)而已。效法他的出发点,那么我的改革变更,就不至于让天下人大惊失色,不至于让天下人都张嘴来反对我,因为我的政策本来就是符合先王的政策。借助天下人的力量增长国家的财力,取国家的财力来供给国家的用度;治理天下从古代开始,没有因为财力不足而担心的,值得担心的是没有增长财力的方法。”
起初,朝廷的任命多次下发,王安石都推辞不接受,大臣们都认为他是无心做官,都遗憾自己不认识他;朝廷每次要任命名声好的官员,都担心他不接受任用。等到王安石上升的时候,听说的人没有一个不高兴的。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爱卿你的才能,都以为你只懂得经理学术,不懂的政治事务。”王安石回答说:“经术学问正是用来处理政务世事的,但后来很多所谓“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庸俗之人,因此世上俗人才都以为经学不能辅佐治世罢了。”皇上又问:“既然这样那么你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王安石答道:“改变劣习风俗,树立法规,是现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认为是这样的。于是开设增置三司条例司机构,任命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并负责。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等变法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派遣提携推举各类官员四十余人,分派颁布执行新法。御史中丞吕诲论述王安石十大过失,皇上因此贬吕诲外出任官,王安石推荐吕公著代替他担任原职。韩琦的规谏上疏承到皇上那儿,皇上有所感觉醒悟,想听从他的意见,王安石自己请求离开。司马光代皇上答复他的辞官诏书,上面写有“天下士人大夫群情汹涌,黎民百姓纷纷骚动”的话,王安石大怒,抗拒诏书自我申辩,皇帝谦恭的安慰辞谢他,命令吕惠卿颁布旨意,韩绛又劝皇上留下王安石。王安石入朝答谢,因此借机向皇上进言说朝中内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拉帮结党的状况,并且说:“皇上想要靠先王的正道来战胜天下流习恶俗;因此与天下恶俗做个轻重权衡,如果流俗恶习占上风,那天下人就都从流习了;如果陛下您的权力大,那天下人将都会归顺陛下左右的。权力与东西互相为轻重权衡,即使千钧重的东西,增加损失的不过是写钱财罢了。现在奸邪之人想败坏先王治世正道,来阻碍陛下的行动,于是皇上您与流俗恶习争权的时候,增加金钱开支,发挥的作用很小,而天下的权力将转移道流习恶俗一边了。这才是新法纷纷扰扰的原因。”皇上认为有道理。于是王安石急需负责政事,韩琦的进谏没有成功。
王安石的《取材》怎么翻译?
翻译:
木工做工,一定要先磨炼他的工具,挑选,度量材料,然后才能用力小而得到功效.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一定要先谨慎地选拔优秀的人才.考核他们是否名副其实,然后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并且事情也能办好.所以选拔人才的办法,是当今最要紧的政务.自古以来遵守成法的君王,谁不重视选取人才的办法呢 然而在这之中得到人才的有,失去人才的也不能说没有;称职的人才有,选错了人才也不能说没有.(如果)一定想要得到称职的人才,不失去人才,不错误地选拔,应该像汉代左雄所说的"儒生考汉儒经学,执掌文书法令的官吏考公文知识"这才算选拔对了人才.
所谓文官,不仅仅是崇尚文章的辞藻,一定要通晓历史和现状,学习礼制法度,(懂得)天文现象,人事变迁,政治教化的更改,然后用于职务,那么就可以周密而公正地处理政事,对重大问题的讨论.(他)能用古今的事例采参照.所谓的诸生,不只是学习解释词义记诵句读,也一定要学习法典礼制.通晓制度和表现君主威严的各种礼节,仪式.政策的沿用,继承,然后用于政务.而给治国的方针政策寻找理论的依据,对重大问题的讨论,就可以用儒家经典中的方法去判断.
用当今采比照古代,现今的进士,就是古代的文官;现今的学习儒家经典的,就是古代的儒生.然而(现在)通过策问考试的进士,只凭着(懂得)文章的章节和句子的声韵和应避免的弊病(做官),只崇尚文辞,类似能力小的人做的事;通过策问考试的儒生,只凭着死记书本的学问为能力,不求掌握经典的大旨和要义,类似肤浅幼稚的人的能力.(这样反而)使得事理通达,有知识,有才能的人,有的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多余的;才能超出当时一般的人,有的被世俗排斥.所以写文章的人甚至相互告诫:"博览群书是有所作为的,华丽的辞藻是值得崇尚的,对于政治有什么可以考虑的呢 "研究经学的人说:"转抄可以有所作为,死记硬背的事可以努力去做,对于经书中的大丈,道理又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呢 "所以他的父亲和兄长勉励他的孩子和弟弟,老师和长辈勉励他的弟子,都相互写肤浅华丽的习作,用采追求当时人们的爱好来博取名誉声望,为什么呢 (是囤为)他们的取舍爱好是这样,所学的东西(使他)不得不这样.
像这样的一类人,如果选拔他担任某种职位,进入官场,一旦国家有对重大问题的讨论,站在朝堂,宫廷之上,修改礼乐制度,修订法律条令,审判疑难案件,他又怎么能周密而公正地处理正事,给治国的方针政策寻找理论依据,用古今的事例参照,用经典学术判断呢 他一定是随声附和,不置可否的.
文中子说:"文章啊文章,难道是写文章就算完事了吗 一定要贯彻圣人的思想.学习啊学习,难道一定要广泛地背诵吗 一定要运用经书中的要义啊."所以选才不随便选取(这样的事)也很久了.一定要区分他们的德行和才能.那就应该依照汉朝考笺奏,家法的办法.通过策问考试的进士,一定要说:国家的大计什么是最优先的,治理百姓的事务什么是最紧急的,政治教化的利害什么是最大的,妄定边疆的政策从哪里采,使他把当时的事务中应当说的说出来,不只用文章章节句子的声韵和应避免的弊病耗费他们的心血.通过经学考试的人,应当说:礼乐制度的改变怎样才适宜,天地万物的变化怎样,礼仪器物的制度崇尚什么,各级教官的经义对答,不只是凭着死记硬背,转抄作为能力.然后写上甲乙的名次,根据名次来升官或降级,也许可能把人才的取舍明白摆在眼前,这怎么能够厌弃有用的办法而采取无用的办法,放弃轻松的办法而采用劳累的方法呢 所以求学的人不学习无用的言论,那么学业就会专门而完善,一心治理道德学问,那么就会学习贯通而学透.像这样,用在朝廷,用在治理百姓方面,到哪里不会有好处呢,其他任职的年限和资历,也是不足取的.
原文:
夫工人之为业也,必先淬砺其器用,抡度其材干,然后致力寡而用功得矣.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道,世之急务也,自古守文之君,孰不有意于是哉?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必欲得人称职,不失士,不谬举,宜如汉左雄所议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为得矣.
所谓文吏者,不徒苟尚文辞而已,必也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张,然后施之职事,则以详平政体,有大议论使以古今参之是也.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以今准古,今之进士,古之文吏也;今之经学,古之儒生也.然其策进士,则但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类皆小能者为之;策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使通才之人或见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排于俗.故属文者至相戒曰“:涉猎可为也,诬艳可尚也,于政事何为哉?”守经者曰:“传写可为也,诵习可勤也,于义理何取哉?”故其父兄勖其子弟,师长勖其门人,相为浮艳之作,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也.何哉?其取舍好尚如此,所习不得不然也.若此之类,而当擢之职位,历之仕涂,一旦国家有大议论,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更著律令,决谳疑狱,彼恶能以详平政体,缘饰治道,以古今参之,以经术断之哉?是必唯唯而已.
文中子曰:“文乎文乎,苟作云乎哉?必也贯乎道.学乎学乎,博诵云乎哉?必也济乎义.”故才之不可苟取也久矣,必若差别类能,宜少依汉之笺奏家法之义.策进士者,若曰邦家之大计何先,治人之要务何急,政教之利害何大,安边之计策何出,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不直以章句声病累其心.策经学者,宜曰礼乐之损益何宜,天地之变化何如,礼器之制度何尚,各傅经义以对,不独以记问传写为能.然后署之甲乙以升黜之,庶其取舍之鉴灼于目前,是岂恶有用而事无用,辞逸而就劳哉?故学者不习无用之言,则业专而修矣,一心治道,则习贯而入矣,若此之类,施之朝廷,用之牧民,何向而不利哉?其他限年之议,亦无取矣.
文言文《王安石改字》的翻译
王安石改字
原文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选自《容斋续笔》卷八)
译文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而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译文:从京口到瓜洲,只须坐船横渡一条长江。诗人泊船瓜洲,问首眺望,他定居的钟山离这儿并不远,只隔着几重青山。现在正是早春时节,春风吹拂,春草萌生,要不了多久就会绿透大江南北。明媚的春光,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明月啊明月,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重回故乡呢?”
译文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而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而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而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王安石《取材》必欲得人称职,不失士,不谬举的翻译
译文:要想得到别人称职,不失士,不荒谬的举措。
《取材》王安石(节选)
原文:
夫工人之为业也,必先淬砺其器用,抡度其材干,然后致力寡而用功得矣。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道,世之急务也,自古守文之君,孰不有意于是哉?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必欲得人称职,不失士,不谬举,宜如汉左雄所议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为得矣。
译文:
那工人的为业的,一定要先淬磨砺他们的工具,选过他的才干,然后用力少而用成功了。圣人对于国家的,一定要先遴贴他的贤能,训练考核名实际,然后使用逸而事以成功了。所以用人之道,社会的当务之急啊,从古代守成的君主,谁不有意思在这吗?然而他们之间能有的人,失去的人不能没有了,称职的有关的,错误推举的人不能没有了。要想得到别人称职,不失士,不荒谬的举措,应该按照汉左雄所建议学生考试制度、文官考核表奏为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