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张孝基仁爱的翻译
许昌有个士人叫张孝基的,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不成才,便骂着把他赶走了。富人生病将要死了,把家产全部托付给孝基。孝基按规定礼节为富人办了后事。过了许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讨饭,孝基见了,同情地说道:“你会灌园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让我灌园而有饭吃,很高兴啊!”孝基便叫他去灌园。富人的儿子能自食其力了,孝基有点奇怪,又说道:“你能管理仓库么?”答道:“让我灌园,已出乎我的意料,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好啦。”孝基就叫他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很顺从、谨慎,没犯什么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像以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参考译文
许昌这个地方有一个读书人,名字叫张孝基,同乡土的一个有钱人见张孝基为人正直诚实,就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于是张孝基就和富人的女儿结婚了。 那个富人有一个儿子,但是儿子品行不端,经常赌博,还时常出入城里的酒楼和妓院,挥霍家里的钱财,败坏家里的名声。富人用尽了办法,还是不能使儿子悔改,后来把儿子赶出了家门,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富人后来得了重病,张孝基和妻子尽心照料他,给他请医生买药熬药,可就是不见好转。有一天,富人把张孝基叫到床前,对他说:“我这人命苦,虽然有万贯家财,可是我儿子不争气,我不得不另找一个财产继承人。我暗中观察你很多年,觉得你人品不错,就决定把这个家托付给你。我怕是活不了几天了,今天我就把家里的事交待一下,死也就安心了。” 于是,他让管家拿出账本和家里的金钱财宝,一样一样讲给张孝基听。张孝基一一记下,还答应一定帮他管好家里的事。过了些日子,富人真的死了。张孝基遵照老人的嘱咐,把家里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很多年以后,张孝基去城里办事,看见一个乞丐正跪在马路边要饭,仔细一看,原来是富人的儿子。于是就走上前问:“你能浇灌菜园吗?” 富人的儿子回答:“如果浇灌菜园能让我吃饱的话,我愿意。” 于是张孝基就把他带回家,让他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就让菜农教他灌溉菜园子。富人的儿子很认真地学,不久就已经做得很好了。张孝基觉得富人的儿子正在一点一点变好,想给他一些新的工作,就问他:“你能管理仓库吗?” 富人的儿子说:“能够浇灌菜园子,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劳动吃饭;如果能管理仓库,我是多么幸运呀!” 此后,富人的儿子很认真地管理仓库,半年时间里从没出过任何差错。于是张孝基就教他管家里的账目,富人的儿子不久也学会了。张孝基觉得富人的儿子已经能够独立管理家里的一切事物了。 有一天,张孝基对富人的儿子说:“你父亲临死的时候,托付我帮他管理家里的田产、财物,现在你回来了,也学会独立做事了,我想我该把这个家还给你了。” 富人的儿子接管了家里的事以后,勤俭持家,还经常帮助村里的穷人,成为乡里的一个好人。
词解
1.许昌士人张孝基,取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 ●不肖:不成才 ●斥:指责,斥责 ●逐:赶 ●且:将要,快要 2.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 ●付:交付,托付 ●如礼:按照规定礼节、仪式 ●恻然:同情的样子 3.“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 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 ●灌:灌溉 ●就:本义为“接近”此指“得到” ●稍:渐渐 4.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 ●怪:对…感到奇怪 ●出:超过 望:希望,盼望 5.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 ●颇:很 驯谨:顺从而谨慎 ●徐:慢慢地 ●故态:旧的坏习惯 6.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委:委托 ●归:归还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翻译,求高人。
答案有: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
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
3.曹植聪慧
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
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
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
6.杨亿巧对
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
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3.生儿子。
(二)学习
8.承宫樵薪苦学
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9.桓荣勤学不倦
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
10.宋太宗学书
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3.王羲之。
11.催景俘拜师
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
12.为人大须学问
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13.读书五失
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
14.颜回好学
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
(三)仁爱
15.张孝基仁爱
1. 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
16.陈实与“梁上君子”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17.赵简子元日放生
1.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3.鸠4.担当、胜任。
18.3邓攸弃儿保侄
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3.①死②逃跑③死
19张之万马
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
20.王安石辞妾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
21.宋仁宗忍饿
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羊的风气。3.①近来②匹配、比较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
22.范仲淹罢宴
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3.顾荣施炙
1.①讥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给(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24.逆旅主人无情
1.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
(四)诚信
25.陆元方卖宅
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
26.岑鼎
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3.①相信②诚信4.因为若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丢失了;若不献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
27.杨万里与“诚斋”
1.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诚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
28.和氏壁
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
29.幽王击鼓
1.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多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3.失信于诸侯。
(五)品性
30许生端方
1.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说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
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
32.范文正正直
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他③放在范仲淹怀里(内,同“纳”)。3.之当以[之]还汝。4.不自私,不贪利,为人正直。
33.王安国直言
1.①同“耳”,罢了②立刻③表情严肃2.①难道他的事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吗?②何况自己干这种事呢?③还不如远离花言巧语的人④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
34.海瑞清廉
1.①死②做官③只有④罢了2.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3.①4.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35.吕蒙正不记人过
1.①过失②这③假装④立刻⑤还是⑥再2.懊悔没有彻底追问。3.①吕蒙正②朝士③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
36.梁鸿尚节
1.①猪②别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评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现”③拜见④指代“我”。4.假的,伪态;先一日出城迎拜(北军)矣。
(六)文艺
38.米芾索帖
1.①到②交换③抓住④立刻2。①蔡攸思想上对这事感到为难②如果不听从我,我不想活了“见,我”。3。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文徵明等,选取其中三位即可。
39.赵孟过扬州
1.①到②他,指代赵子昂③提④说、道2。①大多是不满意;②把酒器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
40.欧阳修不喜释氏
1.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辩”2。①一定板着脸看对方②却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命名呢?③因为鄙贱它。
41.唐伯虎识破术士
1.①我②看过③只④省悟2。①为什么不自已干②没有像你这样的③烁出(金银)后各得一半④每天到家来3。意为在河边挑了水当场要卖给人,比喻玩弄把戏。
42.朱文公爱骗
1.①重②直接③发④严重⑤立刻⑥没有人⑦拿2。①好几年依靠细竹竿着我(行走)②我不想惩罚他,只想追讨那首诗。
43.章亨书绝壁
1.①到②古代八尺为一仞③拍④往后2。①章子厚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②用毛笔蘸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3。动;踩。
44.李白之死辨误
1.①弯下身子②编③也④写⑤死⑥大概2。①因为喝醉了酒乘船在长江里行驶②李白的病很危急③让我给它作序3。①4。杜甫。
(七)政事
45.隽不疑之母
1.①总是②同“无”2.①因②做、担任3。①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了?②说话跟平时不一样4.①平反出狱②平反冤狱。
46.徐有功秉公执法
1.①不久②有人③坚持2.①呈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脱(罪行)④怎么可以因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47.王翱秉公
1.①设备②禀报③几案④最终2.①女婿坚持不放走②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母亲③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如同振落枝叶④十天后才回家。
48.私恩与公法
1.①荤菜②你③第二天④逮捕2.双方述说着从前相交友好的情况,很快乐。3.①给、替②是。4.察觉灾难要临头了。5州;郡。
49.晋平公游于河
1.①回答②罢了③句首助词,无义④因为⑤大概、恐怕。2.①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并跟他共享这欢乐?②不要担忧没有人才。3.①承接②承接③转折④转折4.对的。有才能的人到处都有,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要真心获得他们。
50.子产不毁乡校
1.①于之,在那里②减少③发2.①来议论朝廷要员的好坏②他们所认为厌恶的,我就改掉它③怎么能废掉它呢?④我听到这些言论就把它当作良药。
51.董阏于法无赦
1.①回答②发疯③赦免2.①山沟极深,陡得如同墙壁②人就没有谁敢触犯它③为何不能治理好呢!3.宽恕;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八)奇闻
52.商陵君养“龙”
1.①一下子②假装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2.①商陵君养它并使它温顺②就跟着商陵君认为它是神③夜里穿透墙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
53.钱货入瓶
1.①只②点头③似④惊讶2.①人们对此感到奇怪②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3.掩盖;更加;分明。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后而更加显露出来(指坏事)。
54.田真兄弟
1.①只有②众③枯黄的样子④控制⑤分开2.①树木是同一株②这是人不如树③走向;不久将走进棺材,意为不久将死。
55.樵夫毁山神
1.①发出②求③答应④等候⑤庙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将⑨回合⑩逃跑⑾跟上去⑿慰劳⒀骂、斥责⒁最终2.①靠打柴为生②就头也不回地走了。3.之;因告[之]以夜所闻见。4.①狼狈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瀣一气(选择其中两个填入)
56.奇鹰
1.①锋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鹰很不相同②设置的网像云一样布满,火烧的烟盖住天空。3.须臾。
57.雉鸟报复
1.①不多时②配偶2.①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因为被官司牵连而倾家荡产④鸟也是这样的⑤而雉鸟的报复后果更惨了。3.放着;没有;放在一旁如同没有看见听见的样子。
58.桑中生李
1.①苗②离开③回头④是⑤隔2.①于是(把它)种在那里②有个眼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复明。3.马跑得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的目标。
59.县令捕蝗
1.①适逢②却③欺骗④说⑤不久⑥责问⑦大概⑧公文,此指发送公文⑨没才能2.①(泰兴)县官无话可说②就在对方公文的未了(写了首诗)回复他。3.都不负责任。
60.天敌
1.①老人②追③死④原来⑤只⑥尿2.①过了一段时间出来②动物害怕它的天敌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答案翻译
1.黄琬巧对
黄婉小时侯聪明,祖父黄琼做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黄琼把听见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招他问日食遮了多少。黄琼思索答案却不知道日食情况。黄婉当时7岁,在旁边:“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话回答诏书。
2.神童庄有恭
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可以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认为他大气夸奖他,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应声对道:“惨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堤防堤防。”
3.曹植聪慧
陈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数十万字辞赋,他还擅长写作。太祖读了曹植的文章之后曾问他:“你是请人代笔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儿出口就能谈论,提笔就能写出文章,请父亲当面试试,看是否请人代笔?”当时,恰逢邺城铜雀台落成,曹操把儿子都带上台去,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曹植落笔如飞,转眼即成,而且写得很值得欣赏,太祖对曹植的才能惊叹不已。曹植天性随和,不让人敬畏,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打扮也都不追求华丽。每次去见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但曹植都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受曹操宠爱。太祖去攻打孙权,派曹植留守邺城,并告诉曹植说:“我以前作顿邱令时,只有二十三岁。想想当年的所作所为,我至今也不后悔。你如今也二十三岁了,也应当努力啊!”曹植一方面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还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人的辅佐。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把曹植立为太子。然而曹植做事我行我素,言行上又不注意修饰,饮酒也没有节制,而以后成为文帝的曹丕却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给他说好话,因此曹丕被立为太子。曹植有一次乘车在御街上行驶,从司马门径直出宫。太祖知道后非常生气。守卫司马门的官也因罪被处死。从此以后太祖加重了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太祖一方面担心自己死后出现祸患,一方面因为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更是袁绍、袁术的外甥,因此捏造罪名,把杨修杀了。曹植心里更加不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太祖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兼征虏将军,想派他去解救曹仁。为此太祖专门敕令告诫曹植,曹植却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太祖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
4.鲍子难客
齐国姓田的(权臣)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饭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 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来享用。”所有食客高声附和。 鲍家男子年龄二十岁,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种 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约,互相成为食物,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吃,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肉,岂不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吗?”
5.曹绍夔捉“怪”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一个老和尚屋里的铜磬,常常自己会发出低沉 的声音.半夜,寺中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来,铜磬也跟着幽幽地响,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灵在飘荡,老和尚神情悸动,恍惚不宁,以为妖怪作祟.时间一 长,老和尚给吓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绍夔前来看望.谈起铜磬作怪的事,曹绍夔觉得很奇 怪,仔细察看铜磬,与别的铜磬并无两样.这时,寺庙里开饭,饭堂里响起 钟声,那磬也跟着发出"嗡嗡"声响.老和尚又惊惶不安起来.旋即,钟停 了,那声音也停止了.曹绍夔见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虚地 对老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若能捉妖,别说一顿酒,就是你天天 来,我也请你!" 曹绍夔诡谲地笑道:"捉妖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太客气." 第二天,老和尚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个精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铜磬挫了好几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这是……" 曹绍夔说:"哪里有什么妖怪呢 是因为磬和寺里的钟标准音相同,钟 一响,它也就随着响起来.现在挫了几道口子后,和钟的标准音不同了,磬 就不会自己响起来了." 老和尚终于明白了,拍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怪不得,每次钟一响, 铜磬也响,原来鬼怪是它."这时,钟又响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鸣了,老和尚的病也就好了
6.杨亿巧对
一天,寇莱公在中书省,和同事做对子为乐,,写下了 :“水底日为天上日”,没人能对,一次恰逢杨大年来办事,大家就请他对,大年答到:“眼中人是画前人。” 在坐的人都说对的好。
7.解缙敏对
解缙曾经跟从皇上游内苑。皇上登上桥,问解缙说:“这该怎么讲?”解缙回答说:“这叫一步一登高。”等到下桥,皇上又问他,解缙回答说:“这叫后边又比前边高。”皇上非常高兴。有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宫中夜来有喜事吗?你可作一首诗来.”解缙于是说:”君王昨夜降金龙.”皇上于是说:”是个女儿.”解缙便说:“化作嫦娥下九重。”皇上说:”已经死了.”解缙又说:“料是世间留不住。”皇上说:”已经把她投到水里了.解缙又说道:“翻身跳入水晶宫。”皇上本来打算用诡辩的话难住他.等听到这诗,深深叹服解缙的才思敏捷.
8.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是琅邪姑幕人,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替别人放猪为生.乡里徐子盛懂得<春秋>这本经书, 给几百个学生教授<春秋>.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讲习诵读,很喜欢,于是忘记了他的猪就听老师讲经书。猪的主人很奇怪他怎么还不回来,就来找他.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要用板子来打他。众位学生一起阻止,才没有打他。于是就留承宫在门下学习。上山打柴,吃尽苦头,几十年里,就精通了这本经书.
9.恒荣勤学不倦
当初恒荣遭遇非常事变,与同族的叫恒元卿的同处于饥渴困顿之中,但恒荣勤学不辍,元卿讥笑恒荣说:"你只不过是白费气力罢了,什么时候能再用上啊!"恒荣笑着不回应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叹道:"我就象农家人一样目光短浅,哪里料想到学习能有这样的好处啊!"
10.宋太宗学书
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有军发,深得其法 这一句不太清楚,大概是说他学某种体的书法学的很好』 王著在韩林苑当侍书。皇帝处理政事之余还喜欢炼书法,好几次派内侍拿自己写的书法给王著看,王著次次都说(写得)不好,于是太宗就努力的临摹学习‘后来(太宗)又拿书法来询问王著(的意见),王著还是像先前一样说(书法写得不好)。有人问他的意图,王著说:“虽然写得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好,恐怕圣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那之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古,世人都认为这是王著规劝他的得益。
11.崔景偁拜师
我当初在京城认识景偁,和(他)结交为朋友,景偁按照长兄的礼节来对待我。几年后,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礼物,请求作(我的)徒弟。我感到惭愧并谢绝了,没有接受(礼物)。(景偁)说:“我师从您,并不是图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写世俗的文章,也不是个庸俗的人,我是希望我有希望做您的学生啊.”
12.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 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 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 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 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13.读书五失
清朝的袁文清(从来不知道清朝有个袁文清,但直到一个袁江,字文涛)曾经说:“我小时候读书有五个过失:泛泛的浏览但没有什么选择,这样问题就是知道得多但是没有什么要旨;喜欢古人的言行,思想总是保守,不敢远望,这样的问题就是学说正统但是没有什么创意;收集材料、笔记过于死板,一个材料没有说完就老是改开头,这样的问题就是作无用功;听说别人的优点,总是马上学习、模仿,这样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地追求太高的目标;喜欢学习写作,没有能够保留下底稿,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
14.颜回好学
颜回29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去。孔子哭颜回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15.张孝基仁爱翻
许昌的士人张孝基,娶了同里的富人的女儿为妻。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不贤能,富人痛斥并驱逐了他。富人病得快死时,将家财都给了张孝基。孝基按礼仪为他料理了后事。很久以后,富人的儿子在路上乞讨,张孝基看到他,同情的说:“你会浇园吗?”富人的儿子回答:“如果凭浇园能有吃的,我就非常幸运了。”张孝基让他浇园。富人的儿子能够凭自己的力量,孝基很奇怪,又对他说:“你能管仓库么?”回答说:“能够浇灌田园,已经喜出望外了,何况管理仓库呢?我更加幸运了。”孝基让他掌管仓库。富人的儿子非常谨慎驯服,没有过失。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改过自新,不再像以前一样,于是将他父亲的财产都归还给他了。
16.陈实与“梁上君子”
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有一年闹饥荒,有一个偷盗的人进入他的屋子,在梁上等候。陈实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子(孙子)起来,严肃地训斥他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恶的,只是习惯了成为习性,于是就成了这样子。”儿子(孙子)说:“成了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大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赔罪。陈实告诫他说:“看你的形貌,不像大恶之人,应该反省自己为好。”看他好像很穷,于是命人给了他二匹绢。从此县中没有偷盗的人了。
17.赵简子元日放生
有邯郸的民众在正月元旦这一天将他们捕获的野鸡献给简子。简子很高兴,赏赐给了他们很多东西。门客问简子为什么重赏。简子说:“在正月元旦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一种恩德。”门客说:“民众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他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人们捕猎他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您的恩德是弥补不了犯下的过失的。”简子说:“你说得对。”
18.邓攸弃儿保侄
邓攸是晋国人。邓攸的弟弟很早便过世了,留有一个小孩,算是孤儿了。正值社会动乱,北方的胡人入侵首都,抢夺牲口。邓攸带着妻子孩子逃亡他乡。吃光了食物,胡人再次逼近。邓攸对妻子说:“我的弟弟死得早,只留下了一个孤儿。现在如果我们带着两个小孩子逃命,大家都会死。不如我们放下我们的孩子,带着弟弟的孤儿逃走吧。”妻子听后泪如雨下。邓攸安慰她说:“不要哭了,我们还年轻,日后还会有孩子的。”妻子听后也就同意了。
19.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张之万,养了一匹红马,非常神勇,曾经日行千里,却没有气喘吁吁。有一个军人看见非常喜爱,派人来买,张之万不答应。那人一定要买,张之万无奈,于是让那人牵了去。没过几天,马被送了回来,张之万很奇怪,询问缘故,那人说:“刚刚骑上去,就被马掀了下来。连连换了几个人,都被掀了下来。这匹马是劣马,于是退回来。”张之万求之不得,于是退回了钱收回了马。等到张之万乘马时,非常温驯,和以前一样。原来是这匹马希望跟随主人。
20.王安石辞妾
王安石为知制诰在嘉佑六年,当时他的诸弟皆已成立,家中负担不象过去那么重了,当时他还任工部郎中、纠察在京刑狱,官职与俸禄都有提升,已经步入社会上层了,因此贤惠的吴夫人也想让丈夫享受一下上流社会的待遇,偷偸为他买了一个妾侍奉左右。大概王安石家中当时既无姬妾,又无丫环侍女,因而看到家中出现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子非常吃惊,忙问她是什么人。这一女子告诉他是夫人令其侍奉左右的,王安石便明白怎么回事了,又问她姓氏家世,何以至此,她则答称本为军中大将之妇,由于丈夫运米失舟,按照规定必须陪偿,结果用尽全部家产也不够,只好将她卖掉抵债。王安石对她的悲惨境遇十分同情,又问夫人用多少钱将她买来,她言是九十万。这个数字对于王安石来说也不算小,他却将这一女子的丈夫唤来,令其夫妇相聚如初,并将九十万尽赏他们。
21.宋仁宗忍饿
一天早上,宋仁宗高兴之余,对身边的大臣说:"晚天晚上我睡不着,于是就觉得肚子很饿,特别想吃烧羊!"大臣听到后即问:"那圣上何不吩咐小的去取些来?"仁宗听后说道:"你听说过在皇宫里只要什么事情都索要,臣民百姓也会效仿的吗?我是真的担心如果这次我向你们索取要了,你们以后就会连夜宰杀,以备我急要了!那么久而久之,就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宰杀很多畜生呀!何不忍下一时的饥饿,而不去无止境的屠杀呢?
22.范仲淹罢宴
范仲淹镇守邠州时,闲暇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开始举杯饮时,看见数十个带孝的人正在准备装殓之物.他马上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客居此处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准备出殡葬在近郊,可是棺椁等物尚未齐备.范仲淹很伤感,立即撤掉了酒席,厚厚地救济了他们,让他们能完成装殓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感动的流下眼泪的.
23.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时,应别人的邀请去赴宴。在宴席上,他发觉烤肉的下人对烤肉垂诞,很想吃几块。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让下人吃。同席的人都耻笑他有失身份。顾荣说:“一个人每天都烤肉,怎么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南流,每当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在顾荣左右保护他,顾荣感激的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受炙人”。
24.逆旅主人无情
在京城里一种住店,客人来了,给他一间房,便可歇息,早晨到了,客人出去办事,晚上回来睡觉,什么生活上的事皆是客人自便,但是月租还是挺贵的,如果不给那么多钱,就会吃官司。如果生了病的客人,就要赶他走,如果病危了,虽然还有些气息,还没死,就把他丢弃街头,还要霸占他的钱财。怀孕的妇女被店主认为是不吉利的,绝对不会让她住。这种住店非常的薄情寡义。但是这种店主绝不是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因为是在京城,鱼龙混杂,所谓形势使然
25.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洛阳卖一套房子。家人们要把它卖出去,买房子的人求见,于是元方告诉他说:“这房子很好,就是没有泄水于外的处所。”买房子的人听了,立即推辞不买了。子侄们为这说了埋怨他的话,元方却说:“如果我不说的话,我就是在欺骗他。”
26.岑鼎
战国时代,齐国出兵攻打鲁国,索要岑鼎。鲁国国君偷梁换柱,把另外一个鼎献与齐 君,然后请求订立互不侵犯条约。齐君不 相信这个鼎是真品,提出附加条件:如果 柳季说是真的,我们就接受。鲁君只得派 人去请柳季。柳季说:您把岑鼎看作镇国 之宝,而我把食用看作安身立命的根本。 现在您想毁坏我的信用,保全您的岑鼎, 我难以从命。鲁君无奈,只好献出岑鼎。
27.杨万里与“诚斋”
杨万里,字廷秀,是吉州吉水人。绍兴二十四(1154年)中进士,做了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当时张浚被贬谪在永州,正比们辞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访都不能见到,写信尽力请求才被召见。张浚用使心意正直诚恳的学问(即儒家中庸之学)教导勉励她。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
28.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又一块宝玉。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所以这块玉就被成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29.幽王击鼓
周朝定都丰、镐,接近西戎人。周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使戎人来到,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戎人曾经来到,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来到,衰姒非常高兴,笑了起来。幽王想让褒姒笑,因此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人。到了后来,戎人真的到了,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
30.许生端方
道光年间,姑苏渡的桥畔,有一个书生正在渡河。书生姓许,二十岁,风度翩翩,很有才气,举止儒雅没有戏言,有古代贤士的风范。三更时,看到岸边火焰冲天,锣声人声震得让人心惊,知道是店铺失火了。许生为他叹息。刚刚抬头看,看到窗中跳下一名女子,肌肤洁白,身上没有穿衣服,掉落在船头,几乎被女子吓得掉在河中,许生正色道:“姑娘受惊了。”女子十分惶恐,看到了俊朗的书生,想要跳河。许生劝阻她说:“既然躲避了火,为何又投河呢?”于是用被褥裹住她的身体,拿着蜡烛坐在那等待天明,眼睛没有看其他地方。火灭后,东方已经发白,女子的父亲知道了拿着衣服到舟中,女子穿上衣服,拜谢许生,回去了。
31.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的亲人萧氏子到京城,拜见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次日,萧氏子着盛装前来赴宴,以为王安石定会设盛宴款待。时间已到中午,萧氏子感到非常饿但又不敢离去,又过了一段时间,主人才让客人入座,水果蔬菜之类都没有准备,客人心里已经感到很奇怪。酒过三巡,才上来两块胡饼,接着上了四份切好的猪肉,不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仅菜汤之类而已。萧氏子平素很娇纵,不再吃饭,只吃了胡饼中间一小部分,剩下饼的四周都不吃。王安石将饼的四周都取过来自己吃了,萧氏子感到非常羞愧,便回去了。
32.王安国直言
王安国性格直率,疾恶如仇。王荆公一开始职务为参知政事,闲暇的时候因为阅读晏元献公的词而笑着说:“做宰相怎能做这种小(志气)的词?”平甫回答:“晏元献公也只是偶尔因为得意之事而这样,在工作上哪能如此。”当时吕惠卿作为馆职(疑为招待意)也坐在一旁,正经说到“为政必须先端正自己的言词,何况(不详)”平甫正色道“发表不正经言词,还不如小人。”吕惠卿因此认为和这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疏远二人。
34.海瑞清廉
都御史海瑞,在官舍死了。同乡做官的人,只有在户部做事的苏民怀一人。苏民怀检查清点他做官的俸禄,竹箱子里有八两银子,麻布两丈,几件旧衣服罢了。这样的都御史又有几个?王凤洲评价他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伙。”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着评论吗?
35.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副宰相),进入朝堂(百官治事之所)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36.梁鸿尚节
梁鸿家庭贫困然而他推崇节操,博览群书,没有不知晓的事情。读完书,就到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牵连到别的人家。于是寻访被烧的人,问他们损失的财务,把自己的猪作赔偿怀给主人。他的主人的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为做工勤奋,老人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批评主人,而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于是,开始敬佩梁鸿,把猪怀给他,梁鸿不接受。
37.蹇材望伪态
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元军的将军。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于是作了一块大锡牌,上面刻着:“大宋的忠臣蹇材望。”而且用两片银片凿出小孔,在上面写上:“得道我尸体的人,希望为我埋葬,还希望为我祭祀,题目为‘大宋忠臣蹇材望’。这银子是用来作为替我埋葬的费用。”每天把锡牌和银子扎在腰间。只等待元军到达湖州城。则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乡人以及平日往来的人,人人都同情他。正月初一,元军入城,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人们都说他被淹死了,不久元军骑马归去,才知道早一天出城迎拜,就得到了本洲的知府。
38.米芾索贴
米芾诙谐机智,在真州,曾经到菜攸的船上,菜攸拿出收藏的王石军的《王略贴》展示。米芾惊叹,相求想用他的画来交换,菜攸思想上对这件事感到为难。米芾说:“你如果不听从我,我不想活了,马上跳入江中自杀。”于是大叫,抓住船的船舷准备跳江,菜攸立刻把画给他。
39.赵孟富过扬州
元朝昌盛的时候,扬州有个姓赵的,富裕而且好客。他家有个明月楼,人们写的春联,大多是不满意的。一天,赵子昂经过扬州,主人知道了,把他邀到明月楼上迎接,用盛晏款待他,所有的器具都是银质的。酒席吃到一半,拿出纸笔相求做一幅对联。子昂纳起笔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拿到后非常开心,把酒器全部撤下把它们全部赠给赵子昂。
40.欧阳修不喜释氏
欧阳修不喜欢佛教,谈佛教的读书人,欧阳修定板着脸看对方,而欧阳修年幼的儿子字“和尚”,有人问:“你既然不喜欢佛,却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命名呢?”欧阳修说:“因为都鄙践它,如今用牛驴的名字为小儿子命名。”提问的人大笑,而且佩服他的辩解力。
41.唐伯虎识破术士
有个术士求见唐伯虎,极力地说修炼的好处。唐伯虎说:“如此高妙的道术,为什么不自己干?反而要赐予我?”术士说:“只恨我自己浅福!我看过的人很多,有福气的人,没有像你这样的.”唐伯虎笑着说:“我只有仙福,在城北有一间房间,非常僻静,你到那边修炼,练出以后各的一半。”术士还没有省悟,每天到家来,拿出一个扇子求唐伯虎题诗,唐伯虎写道:“破布衫中破布裙,碰到人就会说会炼银,那为何不烧一些自己用?玩弄把戏罢了。”
42.朱文公受骗
朱熹的脚有病,曾经有个道士为他热敷,都市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重谢他。并且赠他一首诗,说道:“好几年靠着细竹竿扶着我行走,一针就觉得有特殊的功效,出门住着拐杖儿童会嘲笑,不再是以前的匍匐而行。”倒是拿到诗后便直接走了,没有几天,脚上的病又发作了,比没有用热敷时更严重。立刻派人寻找道士,已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处了,朱熹感叹道:“我不想惩罚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怕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
43.章淳书绝壁
章淳曾经和苏轼一同游南山,到了仙游潭,潭的下面面临着万丈悬崖,两岸非常的狭窄。章淳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苏轼不敢,章淳踩着险石下去,用毛笔蘸着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说“苏轼、章某来此”苏轼拍章淳的背说:“章淳往后得志,必定能杀人。”章淳说:“为什么?”苏轼说:“能自己拼命的人必能杀人。”章淳大笑。
44.李白之死辩误
世间很多传言李白在当涂采石,因为喝醉了酒乘船在长江里行驶,看见月亮的影子便弯下身子去取。于是便淹死了。因此当地有个“捉月亭”。我查阅李阳冰作的《草堂集序》说:“阳冰作地方官,李白的病很危急,草稿有万卷,手集还未编写,躺在床上写稿纸,让我为他作序。”后来李华写《太白慕志》也说:“写《临终歌》而死。”于是世间的谣传不能相信,大概与杜甫因为喝白酒牛灵而死是相同的。
45.隽不疑之母
隽不疑巡视下属各县,省查囚犯有无冤情,回来后,他的妈妈总是问隽不疑:“有没有平反?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如果隽不疑平反的人多,母亲就很高兴,笑着给他夹菜吃饭,说话与平时不一样。如果没有平反出狱,母亲就不开心,不给他吃饭。因此隽不疑做官,严厉却不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