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翻译甲:亮答曰……乙:亮少有……
标准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甲)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乙)诸葛亮年轻时就有出众的才华,宏伟的气度,他身高八尺,容貌伟岸,当时的人都认为他不同寻常。时逢汉朝末年战乱动荡,跟随着叔父诸葛玄避难到荆州,亲自在田问耕作,不求显身扬名.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就三次到草庐之中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深感刘备姿态威武、才德出众,于是就推诚相待、倾吐忠言,相互结下深厚的情义。到魏武帝南征荆州时,刘琮率全州投降,而刘备失势且人马很少,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时二十七岁,就进献奇计,亲自出使束吴,向孙权求援。孙权早已很佩服敬慕刘备,又看到诸葛亮儒雅过入,非常敬重他,随即派遣三万军队来援助刘备。刘备得以同魏武帝交战,大败魏军,乘着胜利形势克敌制胜,长江以南地区全部平定。后来刘备又向西夺取了益州。益州平定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皇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A.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B.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C.时人异焉() D.身使孙权()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信义著于四海躬耕于野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亮少有逸群之才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国险而民附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以亮有殊量
小题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2)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小题4:[甲]文中诸葛亮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什么?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5:从[乙]文看“跨有荆益”的方针是怎样实现的?(2分)
小题1:A、兴旺富裕 B、资助 C 、感到很奇怪 D 、亲自
小题2:A
小题3:(1)百姓哪个敢不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呢?(2)至此诸葛亮深明刘备确实雄姿杰出,立即坦诚相见,为他谋划,两人的情谊一天天深厚起来。
小题4: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最终目标: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小题5:诸葛亮献策,求助吴国,保住荆州,后来刘备率军向西取得益州。
小题1:试题分析:“殷”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致,有“殷实”之意。“资”是注解中的重点词语,应译为“资助”。“异”在此句中是意动用法,应译为“感到奇怪”。“身”根据语境应译为“亲自”。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 A均为“在”。B前为代词,后为助词。C前表转折,后表顺承。“到”,D前引导目标,后译为“认为”。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这两个句了中的关键词有“箪食壶浆”“深谓”等。“箪食壶浆”中的“箪、壶”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深谓”中的“谓”在此句中可译为“知道”,因此“深谓”可译为,深知,深明。翻译时要注意关键字要翻译完整,不可遗漏关键字的意思。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审题后读原文可知,前半部分是对形势的分析,后半部分是总结归纳,指出了方针和目标,其中内政和外交上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最终目标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点评: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理解原文内容,找到答案范围,并抓住关键语句,根据理解提取出切题的答案。注意问什么答什么,不可多答,更不能少答。
小题5:试题分析:“跨有荆益”的实现办法从[乙]文看应在后半部分寻找答案,具体来讲应是在“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中提取或概括出答案,根据理解及对历史情节的掌握,我们可以概括出诸葛亮献策,联吴抗曹,保住荆州,大破其军,乘胜克捷,亮助备又西取益州。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寻找到答案的提取范围,结合题干要求综合思考,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 急急急
文言文:断句的话多读文言文读出语感要么就靠翻译
翻译逐字解释然后调整语序使句子通顺再看看缺不缺少成分如主语宾语
思想感情就多读文章读多了意思就明白了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但是要注意隐含的思想联系作者当时处境吧
现代文比文言文简单 读懂 至少三遍然后再做题
这道题怎么做:文言文对比阅读。
1.(1)击鼓进军
(2)追击、追赶
(3)方法(原则、道理、规律)
2.C
3.(1)已经战胜,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2)小利益、小祸难不值得辱没我的本领。或:小的利益(好处)和小的祸患,是不值得辱没我们的技艺(才能)的。
4.知礼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5.都主张作战时要详察敌情(知已知彼),把握战机,后发(不轻举妄动,要抓住有利时机,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