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100句心学语录
王阳明100句心学语录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心即理也。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0.“夫学贵得之于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
心学大师王阳明名言有哪些
知行合一, 知.1疑问:守仁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不过里面似存在辩证法的成分,他提知行合一似乎也很接近马哲的唯物论. 那么他的心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他的哲学体系在现在有什么意义?是否已经过时了?答:首先,可以肯定在说,阳明先生的哲学思想永远也不会有过时的时候,因为他的所有思想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实际体验,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中. 其次,他的心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阳明先生一生都在倡导的事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样,那就是“致良知”.有人怀疑说“知本无不良,何须加个良字”.这只是个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因为要是不加上个良字,便不能很好地给学生解释八条目里的“致知”.这是外话,且不说.“致良知”的工夫在“存善去恶”,在时时省察克制,就是要时时注意自己心中孳生出来的“恶”,一旦意识到自己生了“恶”,就要毫不留情地克去.这样日积月累就能达到“明明德”的境界.明明德就能无善恶.“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善恶相对,无恶自然也就无恶.无善恶也就无私欲,无私欲就是廓然大公,廓然大公者合于天道,合于天道者,圣人也! 简单概括地说,阳明的心学体系就是成圣成贤的心法. 另外,.“知行合一”是阳明针对当时出现的“知而不行”“行而不知”“吾必先知而后行”的不良学习风气而提出的“补时救弊”的一个观点.其实也是从心上说来.因为他自己也说了“(知行合一)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便自有个行在……”.要点在“会得时”三字.要心中真正知道才行.要说“似乎也很接近马哲的唯物论”不准确,但也不是错. 心学在现在有什么意义?我认为现如今正是非常需要阳明心学的时候.阳明最重要的哲学观点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个观点可能会让外人难以接受.但是其实很好理解.给个例子:先生游南镇,一友指院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干?”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心之外”--传习录下.这个例子说明阳明并非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而是从此物与我心的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存在.他认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我心内之事物.既然所有都在我心,那么“亲民”“爱物”自然就是然自然而然的事了.(这里补充一下,民不是与官相对的民,而是一国之人为民的民) 若真能人人都做到“亲民”“爱物”那么这个世界会美丽到什么样子? 现实一点说,若是当官的能够学习并接受一点阳明的思想,日思“为善去恶”,那么我们社会中的官场腐败当然就能够少一点! 阳明先生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圣贤吗?别人说的永远不算,你要真正想知道答案就认真地去读下《传习录》并真正试着照先生所说去做一下看看吧!个人补充:知行合一讲的是注重实践.与唯心唯物哲学基本立场(意识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意识)无关.
列举王阳明心学的利弊
心学网议摘录:甲外没有物乙:没人的意物一样
甲:不是心生是什么
因为世人外物啊,相由心生不能理解。
乙:相由心生是的,无心就无相,无相就无物。
甲:是因为不理解,世人很难相信。
认物为己。
唯物论,唯的什么
乙:心外无物,人有共同认知才有物的存在
甲:不是,心外没有物,有的只是心中之物。
乙:照心学看,意识是物,是首要物了甲:意识不是物
是心
乙:心外无物,心才是最真实的物吗
甲:心不是物,我说过了,心和物,都是性。
自性,也就是意识。
乙 :照你这么说,这世界无物也可说吗
甲 :是无物,只有心。
乙 :己心造物,物就实存
甲:我生于心,物存于我乙:心才是世界真相,心生一切
甲 :是。
乙:心生一切等于道生一切吗
乙:心最象道
甲 :是乙:宇宙中只有道而无有其它
甲:是。
道。
乙::心是道,无其它
甲 :是。
万物也是道。
乙 :人心生物,物由心生
甲:是。
相由心生。
三界唯心。
乙:无我就什么都没有
心是一切
甲 :心就是一切再议: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是科学的吗
置疑,人的本心能包含宇宙万物所有的理
玄,诚然有“道生万物,万物存道,道是物,物是道。
”一说,心即道,一个人的心不能完全代替道。
科学已证明人心之外有物,心这时不见这物那时可见这物。
人的无私本心就能通达宇宙万物中的所有道理
可不会讲话的幼儿能通宇宙万物中的道理吗
不能,人的见识是由感知与思维获得的,还有的是靠他人传授获得的。
有人相信先天意识,先天意识也有局限,先天意识是局限在大伙儿意识中的,百年前人们信天圆地方,那时人的先天的天圆地方意识是错的。
有深究王阳明心学的朋友,给我讲解一下其思想。
感谢
其它的东西我都不想多讲。
用心做事,错了吗
用心做人,错了吗
用心工作,错了吗
用心写字,错了吗
用心创新,错了吗
用心发明,错了吗
难道我们:用物做人,行吗
用物做事,行吗
用物工作,行吗
用物写字,行吗
用物创新,行吗
用物发明,行吗
人呢
“我”即是人啊
“我”就是现象(个体)人类第一次接地气的东西。
不是大共相,如“物质”这样的假东西,我们在实在界找不到“物质”这个东西(任何一般属性(universa/attribute)都不是实体)(任何以共相的方式来断定其属性的(predicated universally)东西都不是实体,而类形式(species form)即便是共相,也不是以共相的方式来断定其属性的)。
“我”又是人类整体的每一个个体。
我就是自主决非自在自为(主客对话两个我)。
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实阳明先生是天人合一性的心学“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传习录》下)。
阳明先生“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命题。
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说的提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有其原因和理论基础,而更主要的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致良知”这一理论形式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政治实践,圆融为一;把孟子的心体良知与大学的工夫以致知和合同一,包容了宋学本体——工夫的全部内容。
王阳明先生强调实行,要求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吾心良知之天理,包含着积极的入世精神和经世界想。
王阳明先生教育思想出发,认为其核心内容为“明人伦”的“尽心之学”,其社会意义在于“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安矣”,即贯穿和熔铸着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王阳明先生还凸显和肯定了“躬行”在“知”、“学”、“穷理”中的作用,并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和“笃实之功”,反对只“知”不行的“着空”学风,倡导“实学”。
这无疑是开启了明清之际以经世致用的基本内容的实学思潮的先河,但因王阳明的“尽心之学”在本质上过分地突出了其良知道德理性的价值,忽略了知识理性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合理性,从而妨碍了其“尽心之学”所蕴含的经世改用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