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最短的名人名言
囊萤映雪、汗牛充栋、废寝忘食、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一、囊萤映雪白话释义: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朝代:元作者:贾仲名出处:·《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翻译:虽然无汗马睡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动二、汗牛充栋白话释义: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
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充:装满。
栋:房屋。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出处:·《柳先生集·卷九·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翻译:他写了一封信;在那充斥房屋;出则汗牛和马三、废寝忘食白话释义:也说废寝忘 餐。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非常勤奋专心。
朝代:南北朝作者:王融出处:·《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翻译:还详细说明废寝;斜日晷忘餐四、凿壁偷光白话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朝代:晋作者:葛洪出处:·《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炽不逮;衡乃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书。
”翻译:匡衡,字稚圭;勤奋学习而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而严重不足;衡乃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书。
五、悬梁刺股白话释义:后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股:大腿。
朝代:西汉作者:刘向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翻译:苏秦)读书想睡觉,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流到脚。
如何做到保持平常之心
佛教作种曾经几乎成为我国全民宗教的文化,传播时间两千多个春夏,范围遍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对我国的语言词汇必然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经常使用的很多词,如“献身”、“习气”、“方便”、“障碍”、“一刹那”……本来就都是佛教名词。
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是我国词汇宝库中的明珠。
在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竟有200多条是与佛教有关的
【味同嚼腊】《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
于横陈时,味同嚼腊。
”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
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
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单位】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
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
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
”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
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
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
【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
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
富翁惊问何故
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
”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
”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
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
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
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
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
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
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
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
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皆大欢喜】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
如《维摩诘经· 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又如《法华经· 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
”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
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挂羊头卖狗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曾说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市)也。
”但形成现代流行的这则(挂羊头,卖狗肉)谚语,则是佛教禅宗。
《五灯会元· 卫州元丰院清满禅师》说:“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
你等诸人,闻恁么事,岂不寒心
”后来用“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招牌来兜售低劣的货色。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
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
”又如金·万松老人《从容录》:“本要以毒攻毒,长庆只解顺水推船。
”“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
【看风使帆】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
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
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
”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
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
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
“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
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
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同时,佛教又说因果必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
如《因果经》说: “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
”《涅槃经·陈如品》说:“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有原因必有结果。
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借花献佛】佛说法时,诸天散花。
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
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
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
“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
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
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
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
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
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
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
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贼难防】本为禅语,见《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
师曰:识得不为冤。
”按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
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
如《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 六内贼者,譬六爱欲。
”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
后因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难防范。
【森罗万象】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万物。
如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或者简直不算事。
”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 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
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
马祖道一禅师指出:“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
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五灯会元》卷三)所谓“一法”,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一心”而言。
佛教主张“三界唯心”,反对“心外取法”。
“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
【聚沙成塔】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
语出佛典。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
象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
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
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
【醒醐灌顶】“醒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
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佛教常用“醒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Pan”、“佛性”等。
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
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
”(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醒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如唐.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醒醐灌,坐受清凉乐。
”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醒醐灌顶,甘露滋心。
”【镜花水月】亦作“水月镜花”。
《大日经》等佛经载有十喻:幻、阳炎、梦、影(谓镜中之形像)、乾达婆城(海市蜃楼)、响、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旋火轮。
密宗以此十喻观想此世界虚幻不实,而离贪染执著。
故此中“镜”乃指镜像,“花”指虚空花。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鹦鹉学舌】《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
’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由无智慧故。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的“顿悟”,反对在语言文字上拾人余唾。
“鹦鹉学舌”,即使学得维妙维肖,也无补于事。
后因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没有自已的见解。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
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 挑水等日常劳作。
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
正式创立农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怀海 (720-814) 禅师。
怀海,福州长乐人,出家后师从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扬禅宗二十多年。
他制了禅寺中的集体劳动制度,称为“普请”法。
怀海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参加劳动。
执事僧见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农具,请他歇息。
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农具,竟然不肯吃饭。
“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
”事见《五灯会元》卷三。
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日常劳动,都是佛法。
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
也有利于寺院经济的自给自足,增强僧侣的勤劳习惯。
此外,劳动能够活动筋骨,益寿延年。
怀海本人活到九十五岁的高龄,便是明证。
【一报还一报】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
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
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
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
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 “报应”说不同。
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
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翠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乃一报还一报。
”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一刹那】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
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 “刹那无常”。
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末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十恶不赦】“十恶”是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
“十恶”的具体内容,如《未曾有经》说:“起罪之由,起身、口、意。
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
是为十恶,受恶罪报。
”行“十恶”而程度严重的,据说要受大苦报。
如《南史·高逸传论》指出:“今则十恶,坠及五无间地狱,刀树剑山,焦汤猛火。
”与“十恶”相反的,称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所谓“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
我国古代刑法中出现“十恶”的名称,始见于《隋书·刑法志》,晚于佛教。
刑法“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不在论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恶及故犯者不赦。
”因此,俗有“十恶不赦”之说,谓罪大恶极,不可原宥。
【三头六臂】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
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
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
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法苑珠林》卷九)。
后来,人们就用“三头六臂”来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
【习气】犹言习惯,系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意向。
如宋·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陆游《抄书诗》:“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
”“习气”多含贬义。
如谓“官僚习气”、“流氓习气”等。
“习气”一词出于梵语Vasana, 谓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包括“名言习气”、“我执习气”等。
正如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所说:“言习气者,心现行气分重习所成。
”习气相续到成熟时,能招生死果报。
法相宗认为:断除了烦恼的“种子”,伏除了烦恼的“现行”之后,还存在烦恼的“习气”。
“习气”在烦恼中程度较轻微,但是难以断除。
隋·智顗《四教仪》卷八谓:“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
”这就是说,二乘罗汉还有“习气”,只有佛才能完全断除“习气”。
【不即不离】“不即不离”指物体若分若合或人际关系即不亲热也不疏远。
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
“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
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
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谓见到似乎是怪异的现象,不大惊小怪,安然不动,自然无事。
本见于禅宗典籍。
如《五灯会元. 泐潭英禅师法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后俗语中多用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牛鬼蛇神】牛鬼,传说为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
或连称为牛头阿傍。
《楞严经》卷八谓:“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
”又《五句辛经》谓:“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
”蛇神,即佛教所说“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相传它是人身蛇首的乐神,护卫佛法。
后在俗语中衍为“牛鬼蛇神”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杜牡对同时代诗人李贺的评价:“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李长吉歌诗序》)比喻诗文、作品的虚幻怪诞。
又如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牛鬼蛇神,纷然满纸,不复可以寓目矣。
”也比喻歪门邪道、阴暗丑恶的东西。
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至于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无般不有,这都是我领教过的。
【火中生莲】比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得到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源出佛教《维摩诘经. 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俗而行禅,稀有亦如是。
”谓火中生莲是难得的,在有俗的世间行禅亦是难得的。
俗语中常比喻稀有难得的事物。
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宋. 苏轼《陆莲庵》诗:“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
《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
”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
”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
”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
【正宗】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
宗,指禅宗。
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
《云峰悦禅师语录序》:“不受然灯记莂。
自提三印正宗。
”宋陈师道《清岩化禅师疏》:“绍云门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
”后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
【功德无量】佛家泛称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了生死、度众生等一切善事为功德。
惰慧远《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解释:“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磐,能度众生,名之为功。
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
”如请僧人做佛事,称为“做功德”;护法神吉祥天女,称为“功德天”;礼敬佛、法、僧“三宝”,称为“种功德田”等。
一桩善事圆满结束,称为“功德圆满”。
【本来面目】指不加饰伪的真相。
“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
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
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当下大悟。
“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
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
【因果】佛教用以说明一切事物联系、影响和生灭变化的基本理论之一。
释迦牟尼曾驳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无因有果、有因无果、无因无果等说法。
宋知礼《妙宗钞》谓:“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
”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
隋智Kal《摩诃止观》卷五之下谓:“招果为因,克获为果。
”因又称因缘,果又称果报。
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
佛教的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
“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师地论》卷三八)是因果说的主要特点。
随着佛教的弘传,因果报应之说深入民间。
今广泛运用因果一词,泛指原因和结果及其内在联系。
如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
”【导师】最早见于佛经,其本义是引路人。
如《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
”佛为让众生迷途知归,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
正如《佛报恩经对治品》所说:“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磐经,使得无为,常得安乐。
”菩萨亦可称“大导师”。
如《华严经》谓:“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
”今通常指在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的老师。
【劫后余生】佛教认为世界经历一次“成住坏空”的循环,为一大劫。
在“坏劫”之末,世界将发生大火灾。
此时,地狱、人间等下界众生均修习“无觉无观”而躲避到色界三禅天──光音天。
于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旷,七日并出,劫火从地狱一直烧到色界二禅天。
待世界进入新的一轮循环又重新生成时,光音天的部分众生陆续进入下界,地狱、人间等重又充满了各类众生。
这就是佛经所描绘的“劫后余生”的。
图景。
【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
如宋·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别具只眼”顾名思义,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
在佛书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罗(Mahes-vara)竖生在额头上的那只“顶门眼”。
《在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
”神话小说中“灌口二朗神”的三只眼的形象,当源于此。
那只“顶门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论》卷五)。
意即超尘脱俗、非同一般的。
【忍辱】梵语Ksanti,音译“羼提”,意即“忍辱”。
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
所谓“六度”(又名六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这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的。
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
”《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象《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
俗话说:“逆来顺受”(语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十二),也就是这个意思。
对出家修行者来说,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修“忍辱”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
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
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
这就没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
所以忍辱,关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败。
今引申为有事业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击和困难而不能忍受,则将一事无成。
孔子曾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见《论语·卫灵公》)。
忍辱一词在《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引申为“忍辱负重”,形容一个人忍受屈辱并承担重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
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
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
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
”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
”意义升格了。
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
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
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
”“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
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
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
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
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
“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
【单刀直入】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
《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
’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
’”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接了当,不兜圈子。
【净土】“土”即国土、世界。
佛教认为,“土”是由“心”而现的,心秽则现“秽土”,心净则现“净土”。
一类业报相类似的众生共同感现一个国土,称为“依报”。
众生的心识和业报千差万别,因此,国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无穷无尽。
净土相对于秽土而言,其间没有生死烦恼、污浊痛苦。
也称为佛土、清净世界。
经上说到的净土很多,如西方净土、弥勒净土、灵山净土、密严净土、琉璃净土等。
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净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一般所说的净土,即特指阿弥陀佛依其 “四十八愿”所建立的西方净土.《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经中还描绘了西方净土的胜妙景像。
唐白居易《画西方帧记》也说:“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
”净土思想从汉末即传入中国。
东晋慧远在庐山创建莲社,弘扬净土法门。
后形成净土宗,专以念佛求得往生西方净土,是流行最广的宗派。
俗语中或把未受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美好之地称为净土。
【现在】《俱舍论》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时,名为现在。
”意谓事物正在发生作用的刹那间,谓之“现在”。
《维摩诘经· 弟子品》谓:“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又《金刚经》谓:“现在心不可得。
”无住、不可得,均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刹那变迁,不可滞留。
佛教还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
如《百喻经· 煮黑石蜜浆喻》:“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今常用“现在”一词,泛指目前、此刻。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
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
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
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
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
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
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着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
《法华经· 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
”佛教为了救渡众生出于苦海,指出了一个超越生死的“彼岸”作为修行的归宿。
苦海是由无数恶业造成的。
那么,要出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回头修一切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民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是劝人去恶向善的话。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用了孔子的哪一句名言
会当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应当。
凌:登上。
两句写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周围的其它山峰便都在脚下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常以“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要描写大海的名人名言 描写大海波澜壮阔之类的。
不只是带有海字的,要是描写海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郭沫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俄)莱蒙托夫《帆》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爱—— (美)狄金森《蓝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关于钱塘江的名言名句
苏轼《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十七日观潮】(宋)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忆钱塘江】宋诗-李觏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钱塘江潮】罗隐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秋过钱塘江】贯休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
【塘江待潮】宋诗-胡仲弓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
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
帆影林端见,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吴越,相峙两含情。
钱塘观潮全宋诗-刘黻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钱塘江潮】宋诗-释文珦初闻万马声,渐觉似长城。
远自三山起,高连两岸平。
凌风添怒势,映日作虚明。
若是吴胥魄,如何渡越兵。
【钱塘江上】宋诗-杨蟠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
客心兼浪涌,时事与潮生。
路转青山出,沙空白鸟行。
几年沧海梦,吟罢独含情。
【钱塘江】宋诗-朱继芳极浦无高树,苍茫只远空。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
两岸东西浙,千帆来去风。
中原山色外,残梦逐归鸿。
【酒泉子(十之十)】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涛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赵鼎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
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
儿戏笑夫差。
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
雷驱电炽雄夸。
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
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
俗眼但惊嗟。
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
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明张田一首】潮去潮来春复秋,钱塘江水通湖头。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来不断流。
【登子胥庙因观钱塘江潮】明方行吴越中分两岸开,怒涛千古响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践终非霸主材。
岁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壮丽我重来。
鸱夷铁箭俱安在,目断洪波万里回。
【月望后至海宁州登海塘观潮】清阮元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盐官十之五。
我来盐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
潮不推行直上飞,水不平流自僵竖。
海若凭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
马衔高坐蛟鼍舞,拔箭倒发钱王弩。
须臾直撼塘根去,摇动千人万人股。
如卷黑云旋风雨,如骋阵马斗貔虎。
如阴阳炭海底煮,如决瓠子不能御。
三千水击徙沧溟,十二城堕倒天柱。
气欲平吞于越天,势将一洗余杭土。
吁嗟乎,地缺难得娲皇补,大功未毕悲神禹。
此是东南不足处,岂为区区文与伍。
沧海桑田隔一堤,鱼龙黧首相邻处。
我皇功德及环瀛,亲筑长防俾安堵。
全用金钱叠作塘,不使苍生沐咸卤。
迩来龛赭涨横沙,却指尖山作门户。
雁齿长桩十万行,鱼鳞巨石三层础。
王充论前有古迹,枚乘发后无奇语。
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词人心乐帝心苦。
【晚渡钱塘江】清王荫槐罗刹江声殷似雷,扁舟摇兀怒涛堆。
身从大地孤鸥泛,潮挟群山万马来。
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阳哀。
古怀牢落真无懒,呼取余杭酒一杯。
【钱塘观潮】清汤金钊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
盛气已吞文种墓,余波犹上子陵台。
底教金寇全师去,合借钱王射手来。
欲写壮观愁笔弱,银山饱看只空回。
【钱塘观潮】清林以宁气以三秋肃,江因九折名。
海门环凤阙,半曜拱神京。
舟楫三都会,鱼盐百货盈。
凉飙随舵发,新月傍船行。
共指潮生候,争看雾气横。
篙师屏息待,渔子放舟迎。
海外千山合,江边万谷鸣。
蜃楼惊变幻,鲛室忽晶莹。
鱼沫翻珠佩,腥涎喷水精。
玉山高作垒,雪浪俨如城。
似有冯夷鼓,长驱掉尾鲸。
前茅从赤鲤,后队亦青旌。
自可吞溟渤,何烦洗甲兵。
蛟宫图广袤,蚁垤敢争衡。
久欲寻天汉,频思访玉清。
乘槎常不达,浮海竟无成。
近睹三江险,方知六宇平。
奇观书短韵,尺幅海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