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和感想
1、仁者无敌译文: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阅读感想:读孟子的东西,的确可以发现很多真理,但总有一点我不是很喜欢,那就是太政治化了,处处都和政治靠边。
我们来看看他说出了多少好的思想啊
什么“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等等,这些思想都是非常深刻的,可最后却要落脚在“天下可运于掌”上。
最终,这些思想被统治者利用,反而成了一种“杀人武器”。
我真的很痛心,这不是孟子的错,孟子的出发点的确是“为民”,可是,他“为民的方式”却处处和统治者相扣,这点不像佛家和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站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理解生命本质,道家讲究“无为而治”,也是在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而唯独儒家,处处强调政治,强调“道之运用”。
从“仁者无敌”这一句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既然是要做“仁者”了,又何必和“无敌”挂钩呢
仁者就是仁者,仁者是和天地相通的人,是觉悟了的人,是有大道德的人,当我真正成了“仁者”的时候,我还有很多的生活方式,我可以去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去度化他人,去普度众生,我绝不会去和人“敌对”,这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
难怪外国人不太喜欢中国的“孔子学院”呢,这也正是因为儒家文化倡导的东西并非是“人人平等”。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译文: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阅读感想:撇开后面的“天下可运于掌”这句画蛇添足之语不谈,仅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两句,我应该给孟子打上满分了(可惜的是后面那句,所以,按照整体来讲,我只能给孟子打八十五分),从这一句里面,我看到了“孝”的本质。
什么是“孝顺”
现代人以为给父母一点点钱给父母一点点物质就是孝了,差得远呢,现在人是不孝的,是大不孝的。
孝是有层次的: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
这三个层次可以说是小孝、中孝和大孝,我们可以对照一下,我们做到了哪一层孝呢
我们把父母之身养好了吗
我们把父母之心养好了吗
我们把父母之志养好了吗
我为什么会从孟子说的这句话中想到孝呢
这正是因为我从这句话里面看到了“大孝”,看到了养父母之志的孝,我相信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父母的志向,如果我们做子女的能明白父母的这一志向,我们就要沿着他们的道路去走,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啊
看看现代的人都做了些什么
别说孟子说的这大孝,很多人连小孝都没有做到呢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父母的“身体健康”
我们有这个智慧吗
很多人都是把父母拖进医院,浑身插满管子,这份心自然是好的,可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智慧不够,而让父母在无形之中受苦,这真是大不孝啊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能知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长短。
阅读感想:凡事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的体会。
孟子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了对“生命的体验”,其实,生命说白了就是体验的过程,怎么体验呢
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融化进生命的海洋,我们自己去感受海面上的波涛汹涌。
我喜欢孟子说的这样的话,非常纯粹,非常简单,也非常深刻,里面没有涉及到一点点政治味道。
现在人大概是因为生活太好的缘故,都已经完全忘记了“体验”,而更多地是在“分析生命”,或是“观察生命”,遇到一点点不好的事情时,就怨天尤人;当遇到一点点好事情时,又狂喜不已。
我们的心总不能平静,心不能静就谈不上对生命的体验。
现代人都在追求外在的东西,而把“生命”和“生活”分开了,都向外追逐,把生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并忘掉了其实生命的主角应该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我经常说现代活得没有心了,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外在的物质,这样的人生肯定是不会幸福,就更谈不上对生命的体验了。
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与别人一齐欣赏音乐快乐,哪种更快乐一些呢
阅读感想:这是孟子问齐宣王的话。
孟子认为,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才有可能统一天下。
这里又涉及到了政治。
当然,单就这句话的本身来说也是非常智慧的,因为这句话的主旨意思就是“分享”,从佛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布施。
现代人已经弄不清楚财富的真正含义了,很多人以为抓住了“有形的物质”就叫财富,其实不是的,那只是“灰烬”而已,是虚假的相。
真正的财富是心灵的财富,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是谁也拿不走的。
我们要和人分享的是什么
是心灵财富,因为这种财富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能让生命回归。
起先我不太了解分享的快乐,当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质以后,我才发现,分享不但能给人带来幸福,还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现代绝大多数人都很自私,这种自私是极端病态的,即使我们拥有得再多,如果不去分享,也不活拥有幸福。
有关孟子的名言的感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
原文是这样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
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
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也说: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 富贵福泽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求的愿望。
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接受的。
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
人们都希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孟子却说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不愿贫贱忧戚,张载却说这是“玉汝于成”,帮助你成功。
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
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
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部中国历史,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
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
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
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
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这种精神,完成了撰写《史记》的伟业。
今天我们国家处在安定发展的时期,这一代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怀爱护。
安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中的多数人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对挫折困难的适应能力较差的弱点,有的甚至只因一些细小的挫折而犯罪以至自杀。
针对这种情况,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提倡自觉磨炼的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
孟子荀子名句解读,读书心得怎么写
《孟子》一书,余多年前已读过,事后总不肯再花时间多读几遍。
今再读时,迥然有新气象。
《孟子》一书的文字,可以说是浅白的,一般一章读下来,除了几个不认得的字之外,几乎用不着看什么注释,这种与《尚书》大相迥异的文字,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文字上出现重大的改变,可以说是当时的“白话文”吧。
除《尚书》、《易经》等书外,先秦著作中很多都是非常优美的作品,如《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
孟子的语言风格是干净有力,如快刀斩乱麻似的,滔滔不绝,极富雄辩。
虽然孟子所叙述的语言,大多为严肃的内容,但其生动的行文,使我在阅读时,不时感到笑不忍俊。
齐宣王是领教过孟子的本领的,孟子的滔滔雄辩只是使他想打瞌睡,所以孟子一找齐宣王,齐宣王未免弗乐。
孟子在《梁惠王下》中,对此便有极上乘的描写。
孟子从庄暴那里得知齐宣王爱好音乐,见到齐宣王时,便说:“听庄暴说大王爱好音乐,有没有呢
”,齐宣王见孟子发问,知道又来讲大道理的,便“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先摆明了立场:俺就是这号人,你怎么样
又有一次,孟子说了一大通仁义的话,齐宣王不耐烦了,便说:“大哉言矣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又一次挑明,俺就是有毛病,你咋的。
孟子未废很多笔墨,只是轻轻一带齐宣王的回答,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展现出来,这个人物使我想起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我是流氓,我怕谁”。
孟子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重民生的思想,光是这点,孟子的学说至今还富于强大的生命力。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
孟子的名言有哪些,谈谈感受和启迪
食色,性也。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食:食欲。
色:性欲。
本句大意是:食欲和性欲,这是人的本性。
食欲和性欲,是人的生理需求,谁也不可避免,所以说是人的本性。
虽然有时人为了更高的道德追求和事业追求,可以从意志上压抑和控制食欲和性欲,但这并不说明人本身没有这种需求。
我们可以用这两句阐述食欲和性欲是人的本性,还可以用来引申说明社会应该创造条件,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地满足人的这种本性要求,还可以用来引申表明人的意志坚强,能够为了更高的道德和理想,抑制和克服这种本性的需求。
国人皆曰可杀。
战国·孟轲《孟子·粱惠王下》。
本句大意是:全国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该杀。
这句多用于斥责,诅咒那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危害,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叛徒、内奸以及那些严重威胁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犯罪分子。
居移气,养移体。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这两句天意是:所处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度,所受的奉养可“改变人的体质。
作者认为:安居可以改变人奋斗不息的气质,使人变得懒惰,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养尊处优更会使人变得娇贵,经不起风攻雨淋。
因而人应不断地奋斗,有所追求,这样才能精力旺盛,自强不息。
这两句说明优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时也会给人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人们应当善于利用优越条件,而克服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对荀子、孟子名句中的某一句的感受和体会
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 (《荀子•天论》)。
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
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的控制、发行、征服自然的思想,“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
荀子的这一系列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它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解蔽》),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
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
“心”(思维)是认识的重要阶段,“也心,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荀子•解蔽》)。
认为,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蔽”的形式很多,有:“欲为蔽,恶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
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 (《荀子•解蔽》)要解蔽就须“知道”,“人何以知道
曰心。
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
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之谓虚” (《荀子•解蔽》)。
如做到了“虚壹而静”,也就可以达到“大清明”。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以为“行”高于“知”,“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荀子强调“实”是“名”的客观基础,提出了“制名以指实” (《荀子•正名》)的观点。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荀子•性恶》),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荀子•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荀子•性恶》)。
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 (《荀子•性恶》)。
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
“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荀子•礼论》)。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 4、礼论:“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
荀子提出, “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礼起于何也
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 (《荀子•礼论》)荀子认为,“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送死”、“祭祀”、“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养人之欲”)和“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饰,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 (《荀子•礼论》) 5、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
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能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荀子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居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并强调“学”的目的就在于“为”,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劝学》)。
1、仁者无敌 译文:奉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阅读感想:读孟子的东西,的确可以发现很多真理,但总有一点我不是很喜欢,那就是太政治化了,处处都和政治靠边。
我们来看看他说出了多少好的思想啊
什么“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等等,这些思想都是非常深刻的,可最后却要落脚在“天下可运于掌”上。
最终,这些思想被统治者利用,反而成了一种“杀人武器”。
我真的很痛心,这不是孟子的错,孟子的出发点的确是“为民”,可是,他“为民的方式”却处处和统治者相扣,这点不像佛家和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站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理解生命本质,道家讲究“无为而治”,也是在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而唯独儒家,处处强调政治,强调“道之运用”。
从“仁者无敌”这一句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既然是要做“仁者”了,又何必和“无敌”挂钩呢
仁者就是仁者,仁者是和天地相通的人,是觉悟了的人,是有大道德的人,当我真正成了“仁者”的时候,我还有很多的生活方式,我可以去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去度化他人,去普度众生,我绝不会去和人“敌对”,这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
难怪外国人不太喜欢中国的“孔子学院”呢,这也正是因为儒家文化倡导的东西并非是“人人平等”。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译文: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阅读感想:撇开后面的“天下可运于掌”这句画蛇添足之语不谈,仅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两句,我应该给孟子打上满分了(可惜的是后面那句,所以,按照整体来讲,我只能给孟子打八十五分),从这一句里面,我看到了“孝”的本质。
什么是“孝顺”
现代人以为给父母一点点钱给父母一点点物质就是孝了,差得远呢,现在人是不孝的,是大不孝的。
孝是有层次的: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
这三个层次可以说是小孝、中孝和大孝,我们可以对照一下,我们做到了哪一层孝呢
我们把父母之身养好了吗
我们把父母之心养好了吗
我们把父母之志养好了吗
我为什么会从孟子说的这句话中想到孝呢
这正是因为我从这句话里面看到了“大孝”,看到了养父母之志的孝,我相信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父母的志向,如果我们做子女的能明白父母的这一志向,我们就要沿着他们的道路去走,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啊
看看现代的人都做了些什么
别说孟子说的这大孝,很多人连小孝都没有做到呢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父母的“身体健康”
我们有这个智慧吗
很多人都是把父母拖进医院,浑身插满管子,这份心自然是好的,可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智慧不够,而让父母在无形之中受苦,这真是大不孝啊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能知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长短。
阅读感想:凡事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的体会。
孟子的这段话让我想到了对“生命的体验”,其实,生命说白了就是体验的过程,怎么体验呢
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融化进生命的海洋,我们自己去感受海面上的波涛汹涌。
我喜欢孟子说的这样的话,非常纯粹,非常简单,也非常深刻,里面没有涉及到一点点政治味道。
现在人大概是因为生活太好的缘故,都已经完全忘记了“体验”,而更多地是在“分析生命”,或是“观察生命”,遇到一点点不好的事情时,就怨天尤人;当遇到一点点好事情时,又狂喜不已。
我们的心总不能平静,心不能静就谈不上对生命的体验。
现代人都在追求外在的东西,而把“生命”和“生活”分开了,都向外追逐,把生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并忘掉了其实生命的主角应该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我经常说现代活得没有心了,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外在的物质,这样的人生肯定是不会幸福,就更谈不上对生命的体验了。
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与别人一齐欣赏音乐快乐,哪种更快乐一些呢
阅读感想:这是孟子问齐宣王的话。
孟子认为,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才有可能统一天下。
这里又涉及到了政治。
当然,单就这句话的本身来说也是非常智慧的,因为这句话的主旨意思就是“分享”,从佛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布施。
现代人已经弄不清楚财富的真正含义了,很多人以为抓住了“有形的物质”就叫财富,其实不是的,那只是“灰烬”而已,是虚假的相。
真正的财富是心灵的财富,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是谁也拿不走的。
我们要和人分享的是什么
是心灵财富,因为这种财富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能让生命回归。
起先我不太了解分享的快乐,当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质以后,我才发现,分享不但能给人带来幸福,还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现代绝大多数人都很自私,这种自私是极端病态的,即使我们拥有得再多,如果不去分享,也不活拥有幸福。
结合孟子观点或名言谈谈你对孟子的评价
孟子仁义为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很好
孟子的名言 简短点的
曰:“爱人不亲,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不得者皆反求,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
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
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