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人民公社化时期名言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意思是说:我听说有国有家的人,东西少并不可怕,怕的是分配不均;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心不安。

因为财富分配不均匀了,就无所谓贫穷;和睦相处,就不觉得东西少了;人皆乐道,就不会产生危机,倾国毁家了。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平均思想,一种天下为公、无处不均,无处不公平的物质资料的分配方法,以此达到民安、国泰的目的的思想。

这样就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这些曾经让中国人饱受平均主义之苦的大事件。

认为孔子是在宣扬一种平均主义思想,是不行的。

但是,也有人站出来为孔子说话,说这不是宣扬平均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句话有不同的含义。

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平均主义之嫌呢

我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把这句话放到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它无疑是一种平均主义。

而到了现在,我认为它还是一种平均主义的思想。

下面我就对此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

1、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全国有8亿左右农村人口,他们都是一些低收入的群体,其物质购买力与上个世纪60、70年代相差不多。

其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差距使他们在中国的社会群体中占了下风,城乡差距过大,收入低。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应该实行平均主义呢

答案显然不是,现在的乡镇企业要想兴起,必须筹集资金到有能力的人的手中,利用有限的资源,这样企业才能成长、壮大。

如果把资金分散开来,分到各家各户,那么这些资源还能再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吗

这个应该没人敢打包票。

2、中国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现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技术短缺。

而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有资金的投入。

因此,必须集中一定的社会资金,而这当中肯定会有人反对自己应得的资产被占用,他们要求平分财富。

显然这样是不行的。

办大事必须集中大量的资金。

如果宣扬一种平均思想,那么我们的企业还要不要干下去呢

3、在中国现在的情形下,一部分有欲望的人是很想平均主义的念的。

但如果从中国的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万万不行的。

现在的中国还没有能力按平均分配,真的要搞的话,那么中国就真的要再受一劫了。

孔子思想不可忽视,它能对中国社会影响这么久远,其能量不可低估,但亦非全盘接受,凡事有两面。

如果能在当今社会用其精髓、去其糟粕,也是大有好处的。

好又多是根据哪个名句产生的

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最早出现要回溯至上世纪60年代。

四川农村有一句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天府之国,田多粮多,鼠多猫亦多。

农人养猫,为的是灭鼠护粮。

所以,黄猫也罢,黑猫也罢,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的同乡和战友刘伯承,每逢大战在即,经常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句话。

邓小平作为刘伯承的老战友兼同乡,对于刘帅常说的这句家乡话,自然十分理解,他将其从军事领域引入到整个社会领域。

1962年,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应对饥荒和自然灾害,自发产生了包产到户、责任田等各种各样的生产形式。

这些变化,在党内引起较大争论。

1962年7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包产到户”问题。

1962年7月7日,邓小平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谈到了农业生产管理政策的调整问题,他引用刘伯承经常说起的四川谚语:“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

他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 (见《怎样恢复农业生产》,《邓小平选集》第1卷)这是邓小平最早在正式场合阐述“白猫黑猫”论这一重要观点,并第一次公之于众。

后来讹传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黑猫黑猫”这个比喻却被指责为“唯生产力论”,遭到批判。

“白猫黑猫”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邓小平认为,搞理论争论,就会贻误时机,错过发展机遇。

空洞的争论无济于事,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应该大胆地实践,大胆地试,先不要下结论,干了再说。

邓小平这句“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风趣幽默、释理简明的话语把改革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化繁为简,不啻给了社会思维的一副清醒剂。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政治思想路线的改变,“白猫黑猫”论成为了中国将社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理论标志。

从此,“白猫黑猫”论贯穿了中国整个改革开放,激发了全民的整体的潜能,在乡镇企业、特区、私营经济、证券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看这一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1980年末的有关统计显示,坚守在人民公社阵营里边的产量不增不减,包产到组的地方增产10%到20%;包产到户的地方增产30%到50%。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白猫黑猫”论也随之扩大到世界,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

1992年春天,88岁的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和珠海。

也就在那一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成为坊间最流行的话语。

2001年,APEC首脑峰会上,这句话成为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开场白,寓意亚洲现在最需要的是发展。

人民公社化时期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