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劝人改邪归正的格言

形容“一个人改邪归正”的句子有哪些?

迷途知返 翻然改进 浪子回头金不换 改头换面

请问有没要劝人改邪归正的古文

王充《论衡》逢遇篇操常贤,仕宦无常遇不贤,才也;遇不时也。

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

或高才洁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遇,在众上。

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进。

进在遇,退在不遇。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

故遇,或抱洿行,尊於桀之朝;不遇,或持洁节,卑於尧之廷。

所以遇不遇非一也:或时贤而辅恶;或以大才从於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浊;或无道德而以技合;或无技能,而以色幸。

伍员、帛喜,俱事夫差,帛喜尊重,伍员诛死。

此异操而同主也。

或操同而主异,亦有遇不遇,伊尹、箕子,是也。

伊尹、箕子才俱也,伊尹为相,箕子为奴;伊尹遇成汤,箕子遇商纣也。

夫以贤事贤君,君欲为治,臣以贤才辅之,趋舍偶合,其遇固宜;以贤事恶君,君不欲为治,臣以忠行佐之,操志乖忤,不遇固宜。

或以贤圣之臣,遭欲为治之君,而终有不遇,孔子、孟轲是也。

孔子绝粮陈、蔡,孟轲困於齐、梁,非时君主不用善也,才下知浅,不能用大才也。

夫能御骥騄者,必王良也;能臣禹、稷、皋陶者,必尧、舜也。

御百里之手,而以调千里之足,必摧衡折轭之患;有接具臣之才,而以御大臣之知,必有闭心塞意之变。

故至言弃捐,圣贤距逆,非憎圣贤,不甘至言也。

圣贤务高,至言难行也。

夫以大才干小才,小才不能受,不遇固宜。

或以大才之臣,遇大才之主,乃有遇不遇,虞舜、许由、太公、伯夷是也。

虞舜、许由俱圣人也,并生唐世,俱面於尧。

虞舜绍帝统,许由入山林。

太公、伯夷俱贤也,并出周国,皆见武王;太公受封,伯夷饿死。

夫贤圣道同,志合趋齐,虞舜、太公行耦,许由、伯夷操违者,生非其世。

出非其时也。

道虽同,同中有异,志虽合,合中有离。

何则

道有精粗,志有清浊也。

许由,皇者之辅也,生於帝者之时;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并由道德,俱发仁义,主行道德,不清不留;主为仁义,不高不止,此其所以不遇也。

尧溷,舜浊;武王诛残,太公讨暴,同浊皆粗,举措均齐,此其所以为遇者也。

故舜王天下,皋陶佐政,北人无择深隐不见;禹王天下,伯益辅治,伯成子高委位而耕。

非皋陶才愈无择,伯益能出子高也,然而皋陶、伯益进用,无择、子高退隐,进用行耦,退隐操违也。

退隐势异,身虽屈,不愿进;人主不须其言,废之,意亦不恨,是两不相慕也。

商鞅三说秦孝公,前二说不听,后一说用者:前二,帝王之论;后一,霸者之议也。

夫持帝王之论,说霸者之主,虽精见距;更调霸说,虽粗见受。

何则

精遇孝公所不欲得,粗遇孝公所欲行也。

故说者不在善,在所说者善之;才不待贤,在所事者贤之。

马圄之说无方,而野人说之;子贡之说有义,野人不听。

吹籁工为善声,因越王不喜,更为野声,越王大说。

故为善於不欲得善之主,虽善不见爱;为不善於欲得不善之主,虽不善不见憎。

此以曲伎合,合则遇,不合则不遇。

或无伎,妄以奸巧合上志,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

窃簪之臣,亲於子反,鸡鸣之客,幸於孟尝。

子反好偷臣,孟尝爱伪客也。

以有补於人君,人君赖之,其遇固宜。

或无补益,为上所好,籍孺、邓通是也。

籍孺幸於孝惠,邓通爱於孝文,无细简之才,微薄之能,偶以形佳骨娴,皮媚色称。

夫好容,人所好也,其遇固宜。

或以丑面恶色,称媚於上,嫫母、无盐是也。

嫫母进於黄帝,无盐纳於齐王。

故贤不肖可豫知,遇难先图。

何则

人主好恶无常,人臣所进无豫,偶合为是,适可为上。

进者未必贤,退者未必愚;合幸得进,不幸失之。

世俗之议曰:“贤人可遇,不遇,亦自其咎也:生不希世准主,观鉴治内,调能定说,审词际会。

能进有补赡主,何不遇之有

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佑之有乎

” 进能有益,纳说有补,人之所知也;或以不补而得佑,或以有益而获罪。

且夏时炉以炙湿,冬时扇以火。

世可希,主不可准也;说可转,能不可易也。

世主好文,己为文则遇;主好武,己则不遇。

主好辩,有口则遇;主不好辩,己则不遇。

文主不好武,武主不好文;辩主不好行,行主不好辩。

文与言,尚可暴习;行与能,不可卒成。

学不宿习,无以明名。

名不素著,无以遇主。

仓猝之业,须臾之名,日力不足。

不预闻,何以准主而纳其说,进身而托其能哉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於涂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

”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

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

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仕宦有时,不可求也。

夫希世准主,尚不可为,况节高志妙,不为利动,性定质成,不为主顾者乎

且夫遇也,能不预设,说不宿具,邂逅逢喜,遭触上意,故谓之遇。

如准主调说,以取尊贵,是名为揣,不名曰遇。

春种谷生,秋刈谷收,求物物得,作事事成,不名为遇。

不求自至,不作自成,是名为遇。

犹拾遗於涂,摭弃於野,若天授地生,鬼助神辅,禽息之精阴庆,鲍叔之魂默举,若是者,乃遇耳。

今俗人即不能定遇不遇之论,又就遇而誉之,因不遇而毁之,是据见效,案成事,不能量操审才能也。

累害篇第二 凡人仕宦有稽留不进,行节有毁伤不全,罪过有累积不除,声名有暗昧不明,才非下,行非悖也;又知非昬,策非昧也;逢遭外祸,累害之也。

非唯人行,凡物皆然,生动之类,咸被累害。

累害自外,不由其内。

夫不本累害所从生起,而徒归责於被累害者,智不明,暗塞於理者也.物以春生,人保之;以秋成,人必不能保之。

卒然牛马践根,刀镰割茎,生者不育,至秋不成。

不成之类,遇害不遂,不得生也。

夫鼠涉饭中,捐而不食。

捐饭之味,与彼不污者钧,以鼠为害,弃而不御。

君子之累害,与彼不育之物,不御之饭,同一实也,俱由外来,故为累害。

修身正行,不能来福;战栗戒慎,不能避祸。

祸福之至,幸不幸也。

故曰:得非己力,故谓之福;来不由我,故谓之祸。

不由我者,谓之何由

由乡里与朝廷也。

夫乡里有三累,朝廷有三害。

累生於乡里,害发於朝廷,古今才洪行淑之人遇此多矣。

何谓三累三害

凡人操行,不能慎择友,友同心恩笃,异心疏薄,疏薄怨恨,毁伤其行,一累也。

人才高下,不能钧同,同时并进,高者得荣,下者惭恚,毁伤其行,二累也。

人之交游,不能常欢,欢则相亲,忿则疏远,疏远怨恨,毁伤其行,三累也。

位少人众,仕者争进,进者争位,见将相毁,增加傅致,将昧不明,然纳其言,一害也。

将吏异好,清浊殊操,清吏增郁郁之白,举涓涓之言,浊吏怀恚恨,徐求其过,因纤微之谤,被以罪罚,二害也。

将或幸佐吏之身,纳信其言,佐吏非清节,必拔人越次。

迕失其意,毁之过度;清正之仕,抗行伸志,遂为所憎,毁伤於将,三害也。

夫未进也,身被三累;已用也,身蒙三害,虽孔丘、墨翟不能自免,颜回、曾参不能全身也。

动百行,作万事,嫉妒之人,随而云起,枳棘钩挂容体,蜂虿之党,啄螫怀操岂徒六哉

六者章章,世曾不见。

夫不原士之操行有三累,仕宦有三害,身完全者谓之洁,被毁谤者谓之辱;官升进者谓之善,位废退者谓之恶。

完全升进,幸也,而称之;毁谤废退,不遇也,而訾之:用心若此,必为三累三害也。

论者既不知累害(所从生,又不知被累害)者行贤洁也,以涂博泥,以黑点缯,孰有知之

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

处颠者危,势丰者亏,颓坠之类,常在悬垂。

屈平洁白,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固庸能也。

伟士坐以俊杰之才,招致群吠之声。

夫如是,岂宜更勉奴下,循不肖哉

不肖奴下,非所勉也,岂宜更偶俗全身以弭谤哉

偶俗全身,则乡原也。

乡原之人,行全无阙,非之无举,刺之无刺也。

此又孔子之所罪,孟轲之所愆也。

古贤美极,无以卫身。

故循性行以俟累害者,果贤洁之人也

极累害之谤,而贤洁之实见焉。

立贤洁之迹,毁谤之尘安得不生

弦者思折伯牙之指,御者愿摧王良之手。

何则

欲专良善之名,恶彼之胜己也。

是故魏女色艳,郑袖劓之;朝吴忠贞,无忌逐之。

戚施弥妒,蘧除多佞。

是故湿堂不洒尘,卑屋不蔽风;风冲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

如是,牖里、陈蔡可得知,而沉江蹈河也。

以轶才取容媚於俗,求全功名於将,不遭邓析之祸,取子胥之诛,幸矣。

孟贲之尸,人不刃者,气绝也。

死灰百斛,人不沃者,光灭也。

动身章智,显光气於世;奋志敖党,立卓异於俗,固常通人所谗嫉也。

以方心偶俗之累,求益反损,盖孔子所以忧心,孟轲所以惆怅也。

德鸿者招谤,为士者多口。

以休炽之声,弥口舌之患,求无危倾之害,远矣。

臧仓之毁未尝绝也,公伯寮之溯未尝灭也。

垤成丘山,污为江河矣。

夫如是市虎之讹,投杼之误,不足怪,则玉变为石,珠化为砾,不足诡也。

何则

昧心冥冥之知使之然也。

文王所以为粪土,而恶来所以为金玉也,非纣憎圣而好恶也,心知惑蔽。

蔽惑不能审,则微子十去,比干五剖,未足痛也。

故三监谗圣人,周公奔楚。

后母毁孝子,伯奇放流。

当时周世孰有不惑乎

后《鸱鸮》作,而《黍离》兴,讽咏之者,乃悲伤之。

故无雷风之变,周公之恶不灭;当夏不陨霜,邹衍之罪不除。

德不能感天,诚不能动变,君子笃信审己也,安能遏累害於人

圣贤不治名,害至不免辟,形章墨短,掩匿白长;不理身冤,不弭流言,受垢取毁,不求洁完,故恶见而善不彰,行缺而迹不显。

邪伪之人,治身以巧俗,修诈以偶众。

犹漆盘盂之工,穿墙不见;弄丸剑之倡,手指不知也。

世不见短,故共称之;将不闻恶,故显用之。

夫如是,世俗之所谓贤洁者,未必非恶;所谓邪污者,未必非善也。

或曰:“言有招患,行有召耻,所在常由小人。

”夫小人性患耻者也,含邪而生,怀伪而游,沐浴累害之中,何招召之有

故夫火生者不伤湿,水居者无溺患。

火不苦热,水不痛寒,气性自然焉,招之

君子也,以忠言招患,以高行招耻,何世不然

然而太山之恶,君子不得名;毛发之善,小人不得有也。

以玷污言之,清受尘而白取垢;以毁谤言之,贞良见妒,高奇见噪;以遇罪言之,忠言招患,高行招耻;以不纯言之,玉有瑕而珠有毁。

焦陈留君兄,名称兖州,行完迹洁,无纤芥之毁;及其当为从事,刺史焦康绌而不用。

何则

众好纯誉之人,非真贤也。

公侯已下,玉石杂糅。

贤士之行,善恶相苞。

夫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

夫如是,累害之人负世以行,指击之者从何往哉

请问有没要劝人改邪归正的古文

陈实与 梁 上 君 子 东汉时期,在颍川有个县官叫陈实,他办事公正,很有声望。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溜进了陈实的家里,躲在房梁上,被陈实发现了。

他没有喊叫,装着没有看见一样。

他穿好衣服后,就把儿孙们叫醒来到自己住的房间里。

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 你们长大了一定要爱惜名声,努力向上,从严要求自己,不能做那些损害别人的事。

有些人原来并不坏,而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染上了坏习惯,又不及时改正,慢慢地变坏了的。

这些人如果严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君子的。

陈实说到这里,马上用手指向房梁上边说: 你们看,梁上的那位君子堕落到了这般地步,是慢慢地变成的啊

躲在梁上的小偷听到后,又惭愧,又惊慌,连忙从房梁上跳下来,向陈实磕头认罪。

陈实的儿孙们要找绳索捆绑小偷,但被他制止了。

陈实见小偷苦苦求铙,便说: 看你这个样子,并不像个坏人,你大概是因为生活上贫困,才不得不这样做的吧

说完,让家人取出两匹绸缎,,送给小偷,劝他改邪归正。

小偷痛哭流涕,感恩不尽地一再表示今后决不当小偷了,要重新做人。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梁上君子这句成语。

梁是房梁,君子是古代对有教养的读书人的称呼,用在这里含有幽默的意思。

梁上君子被用作小偷、窃贼的代称。

后来梁上君子还用来比喻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脱离实际的人。

形容一个人改邪归正的句子

1、输,不丢人。

怕,才丢人。

2、奋斗中你必须学会的

1.学会放弃。

放弃你不想做的事,放弃你不擅长的事,放弃你做不到的事。

2.学会闷骚。

有些事情,无需争辩,表面服从,偷偷反抗。

3.学会示弱。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着,哭了再起来。

4.学会装傻。

装傻是时尚,博取同情,坐他人的车,走自己的路。

3、就算失败了,我会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因为决定放弃的那一刻,我才是真正的失败。

4、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5、没有谁是一无是处,只是看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这些出自心灵鸡汤~初中的时候全班轮流看的书~

劝人改邪归正的格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