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论语唯美句子带翻译

求论语一句话翻译哦

又找了一些资料,或许这样更清晰一些。

————————————————孔子在评论歌颂舜接受尧禅让帝位而使天下平的《韶》乐时,说“尽美啊

又尽善。

”在评论歌颂周武王战胜商纣王的《武》乐时,说:“尽美啊,只是未尽善。

” “美”是对艺术的审美评价和要求“善”是对艺术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和要求。

孔子崇尚礼教,因而政治上赞扬尧舜的“礼让”。

《论语》中称“至德”者有 二,一赞周之先祖左公□父长子泰伯,一赞文王,皆因 其出于揖让。

因此,对于歌颂“礼让”的《韶》乐,他极力加以赞美,认为不仅在艺术上是“尽美”的,而且在思想上符合他理想的道德伦理观念,因而也是“尽善”的。

对于违反其政治思想、歌颂以武力取天下的《武》乐, 孔子则认为它虽然在艺术上“尽美矣”,但在思想内容 上却由于并非表现“至德”,所以“未尽善也”。

徐志刚先生注:“孔子认为武王伐纣虽顺应天意民心,但毕竟经过征战,故说‘未尽善’。

”孔子主张仁爱,厌恶战争,根据当时评价的对象来说,“美”指得是美学标准,乐很优美,“善”指得是社会标准,至德。

论语中有关于“义”的句子有哪些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

人焉叟哉

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

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

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

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

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谛之说。

子曰:“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

何谓也

”子曰:“不然。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

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

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也。

从之,纯如也,徼如也,绎如也。

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

”子曰:“汝器也。

”曰:“何器也

”曰:“琏瑚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

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

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

吾与汝弗如也。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伥。

”子曰:“伥也欲。

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

”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

”子曰:“未知。

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

”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

”曰:“未知。

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

或乞醢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庚。

”冉子于其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汝画。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汝得人焉尔乎

”曰:“有澹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

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

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

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

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

”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间然矣

”子罕第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

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

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

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

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

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

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

”子谓颜渊曰:“惜乎

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改之为贵。

巽与之言,能无说乎

绎之为贵。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祈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是室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

夫何远之有

《论语》中关于“自省”的句子有哪些

对于《论语》,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曾经是强迫自己去读,因为高中语文老师要求严格,不读的话,上课叫起来很尴尬。

那时倒不觉得怎么,但是在老师的强迫下,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可以不用老看别人的翻译了。

现在对于这些古典书籍不那么恐惧了,甚至还觉得有点亲切感。

去年年底,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下飙升,一时网上议论的沸沸扬扬,一月份我去买这本书,就已经重印了七次,看后觉得心里压抑了好久的东西自己表达不出来,但是书中表达出来了。

对于《论语》,书店的书更多的是学者压人式的讲法,而《论语心得》这种亲切的讲法一下将读者拉近了,我们好像就是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

正如书中说,论语不同与励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诲,而是一幕幕场景,像话剧一样来看最有意思。

《论语》当中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形象,和学生探讨问题总是和颜悦色,是商量的语气,尽管孔子比他的学生要大好多岁。

想想现在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又要看幻灯,又要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真是感慨良多啊。

仁是《论语》当中出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定义,只有两句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其他的解释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

对于君子,书中也没有给出定义,而是将其与小人做了多次对比。

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总是将答案留给学生,现在又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

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摘录几段我喜欢的句子。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

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

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

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

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现出来的则是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闲。

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

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

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

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

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那么在今天这个社会,怎样成为一个君子

我想不妨从倡导“恒心”开始。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有了多元选择,我们在兴奋、激情的驱使下,在众多选择中摇来摆去,难以决定。

这是缺乏“恒心”的表现。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

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

一个人说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耻。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

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

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

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

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

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决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个角度,是君子有天下使命,不管这个地方是奢华的还是简陋的,对他来讲只是一个外在环境而已;第二个角度,就是君子的内心有一种恒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边熠熠生辉,繁华似锦,他自己生命里面的气场可以去改变一个简陋的地方。

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皇侃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可见,“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

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言论辑录,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而于丹教授却以她自己方式更通俗地为我们广大群众解读了这本著作,从而使得这本千百年来的著作能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

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好朋友呢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

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

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

因为他的人格可以反映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

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

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是第二种好朋友。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

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这就是孔老夫子所称道的三种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说的三种坏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什么是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

那当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

这个正好反着,这个不是脾气特别暴躁的朋友,是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

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也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会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呀,你要是万一走了你什么什么就丢掉了。

至于的三种,所谓友便妄,是最坏的一种朋友。

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

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

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

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

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在这一辈子里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内心是应该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标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不见得这个朋友作出多么伤大雅的事情来,哪怕就是一个苗头,他可能就觉得说这个人做我的朋友以后可能是我的危险。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那么,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论语》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的语录。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怎么翻译,“为”是什么意思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潜心学习,沉浸在其优美的音律之中,以至于三个月的时间吃饭都不曾感到肉的滋味。

并感慨地说:“不曾想到音乐的美妙意境竟然达到了如此神妙的境界啊

”这里的为应该是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论语唯美句子带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