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欣赏名言书法

四字励志名言书法作品有哪些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

板桥是他的别号。

他生于一六九三年,卒于一七六五年,祖籍江苏扬州兴化县人。

他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

他工诗词、擅文章、精于书法、绘画,尤其擅长画竹,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清代时期乾隆年间著名书画家和诗人。

他的“三绝”诗、书、画中,怪异之作俯拾即是,甚至连他的创作论亦颇奇谈怪论。

他时时好发寄语,称自己的作品是“掀天揭地之文,震雷惊电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

”故此,他又被人们称之为“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八怪”(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鳝、郑板桥、李方膺、罗聘),在当时这八位艺术家在政治态度、生活作风、书画创作等方面都不同于社会流俗,他们的为人有明显个性,他们的作品,有独创风格,他们的书画就形成了“扬州画派”、“扬州八怪”,而郑板桥更是 “八怪”之中的佼佼者。

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三个帝王。

在科举道路上,历经了三个阶段: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他四十三岁那年,也就是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考中进士,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他五十岁时出任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任知县。

后因赈灾事触忤上司而辞官,寓居扬州,后以卖画为生。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立身名言。

板桥的“难得糊涂”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呢。

相传,清乾隆十六(1751年),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今潍坊市)做县令已历年,当时潍县归莱州管辖。

他早就听说莱州郊外的文峰山上有一通《郑文公碑》,此碑在我国书法由隶转楷的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公务繁忙,他一直无暇去看。

是年9月19日,郑板桥到莱州办完公事,天色尚早,经人指点,他爬上山,找到了这块通碑。

他如获至宝,就聚精会神地欣赏研究起来,直到夜幕降临,碑上的字迹再也看不清才只好作罢。

当他回过神来,举目四望漆黑一片,才感到为难了,下山的路不熟悉,无法下山。

可在这荒山野岭怎么过夜呢

寻思好久,忽然发现山上有一处灯光。

于是,他便摸黑朝灯光方向走去。

到了跟前,见是一所宅院,他叫开门,房主人是一位老者。

他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和来意,看来,房主人对他早有所闻,热情欢迎。

吃过晚饭,二人便叙谈起来。

从国事到民事,谈得很投机。

最后,房主人提出,他有一方石砚,尚无砚名,请郑板桥留下墨宝。

他欣然应允。

房主人拿出一方长方形巨砚,并备好笔墨纸张。

当郑板桥思考砚铭内容时,才对房主人说:“你看,我只顾和您说话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您的尊姓大名呢。

”房主人说“我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尊姓大名,只不过是糊涂老人罢了。

”郑板于是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

主人看过,心灵有所触动,于是说出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他在乾隆朝中为官数年,后来因不满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腐败行为,自己又无回天之力,于是便辞官归隐山林,颐养天年。

郑板桥听完,感到意犹未尽,见四字下尚有空白,于是又写下了:“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 “难得糊涂”四个字它是一种愤激之词,这就是说,一个清醒的决看不惯当时世俗的黑暗,只有使自己变得糊涂,才能免生闲气。

但正直的人又总是糊涂不起来,故而糊涂就更难得了。

郑板桥想糊涂又糊涂不了,原因在于他又是极聪明之人,什么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无法糊涂。

本来,不糊涂却要装糊涂,这就很难。

尤其是什么时候该糊涂,什么时候该清醒,这个方寸就不易把握。

所以板桥慨叹“难得糊涂”

这“难得糊涂”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多少叹息,多少沉重,多少忧伤,又有多少不满,多少牢骚在其中。

故尔,“难得糊涂”的智慧,实际上包含着一种韬光养晦的世故,或者叫作应世技术。

当人处在某种险恶的形势下,而又对这种形势无可奈何时,“糊涂”的智慧,可以起到一种应付时局,摆脱困厄的作用。

也能寄寓于许多哀痛与沉重。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正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哲理睿智的启迪。

其实,“难得糊涂”是哲人面对芸芸众生的执迷而发的机言智语。

它犹如禅宗的偈语,是需要用心体悟的。

板桥想让人们从中悟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太深于世故,太精于钻营,不要一味去争,不能功名利禄总是放不下。

“糊涂”一点,能让人得到一种安宁,一种轻松,一种坦荡,一种悠然,一种自在。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此言一出,就成了珍品,故此当时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鸿儒巨商,都恭恭敬敬的把“难得糊涂”书为条幅,悬挂于厅堂之上,奉为格言警句,顶礼膜拜。

清官为民不染尘,是郑板桥做官的准则,他在五十岁时,出任山东范县知县,后调任潍县知县(今山东潍坊市)知县七年。

他在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断案公正,为当地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

比如,遇到荒灾之年,他日夜勘察民情,为保全百姓性命,他来不及向上级申报,就果断地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再如,他还曾“捐廉代输”,用自己的俸禄替贫苦百姓交纳赋税。

为此他作过很多诗词,如:《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等,都是忧国忧民之佳作。

郑板桥居官谨慎,唯恐不了解民情而办错事,他做官一心有功于国,有德于民,关怀人民,同情百姓,这些思想在他的题画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有所表露。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他居住在县衙里,夜间无眠,听到风吹修竹发出了萧萧的声音,由此产生联想,想到民间的疾苦;并且感慨深沉地表示,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县官,无力解民这倒悬,可是百姓的种种苦难却是沉重地萦系在自己的心头的。

郑板桥在任潍县知县时,为帮助灾民度过荒年,他大兴工役,修城凿池,以工代赈,招来饥民就食赴工;以尽封当地豪坤粮仓,并令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流供应,就这样救活灾民无数。

这些政绩在郑板桥的行书代表作《修城记》中详细记述。

《修城记》的碑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天地有春必有秋,国家有治必有乱。

”板桥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部分:“潍县地界海滨,号称殷富,一旦有事,凡张牙利吻之徒欲狼吞而虎噬者,潍其首也。

”对潍县的公正评价和讲了修城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本县先为之倡。

首修城工六拾尺,计钱三百六十千。

”板桥以身示范,带头捐资修城。

第四部分:“其余各任各段,各修各工,本县一钱一物概不经手。

”板桥用了“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分段包干修城,而自己则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修城记》通篇仅用了200多字,就全面阐述了修城的宗旨和修城的重要意义。

时至今日,这篇《修城记》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辞官隐居画清竹,是郑板桥的最终归宿。

郑板桥在知县任上,因替百姓诉讼,办赈济,如实上报灾情,减免农民一切赋税,开国库放粮救灾。

但由于其他地方官员为了邀功而隐瞒灾情,郑板桥是正直的官员,不肯为虎作伥,终因他为赈灾之事遭到了“大吏”的指责和大户的反对。

他也深感自己“无回天之力”了,只好“放一著,退一步”了。

于是,便在乾隆十八年(1753)愤然辞去县令,回到老家扬州,当年他已六十一岁了。

当他去官之日,潍县百姓倾城而出,含泪相送,使他倍受感动,板桥对潍县父老惜别依依,曾画竹题诗留别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藁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 作为地方官,板桥离开范县时一尘不染,告别潍县时又两袖清风,这坚贞高洁的情操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在他走后的许多年里,潍县的百姓家里都供设他的画像,以表达敬慕之情。

郑板桥回到家乡江苏省兴化县(今兴化市)后,小住一段时间,便到扬州寓居,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精于绘画,尤其擅长画竹。

画出了得意的画幅,他又喜欢题上一首诗,或是写上几句话,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说出来,也往往记述有关的事情,或者引发一些议论来。

他的题画诗极富特色。

与画相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语言清新、质朴,用句生动、传神;诗中常见哲理警句,如珠似玉,莹莹生辉。

或写兰、竹,或写菊、石,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渗透着画家浓厚的情感意识,读之令人回味悠长。

郑板桥为什么愿意画竹

这是因为竹子有很多可爱之处。

它具有青翠挺秀的形貌,可供观赏;它的笋芽可供食用,枝干可制器物,叶子可作药材,有着多种实用价值。

此外它还具有好多可以用来比喻人品的特质:枝干中空,这叫做“虚心”;节段挺直,这叫做“劲节”;经霜不凋、迎风傲雪,有耐寒的操守;没有秽气,不招虫蚁,有洁净的品行;如此等等。

于是,竹子便成为人们理想的品德的象征和寄托,被称作“君子”,被视为“良友”,故而文人画竹,蔚为风气。

郑板桥画竹,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既不同于宋人文同的茂密,又不同于元人吴稹的丰腴,而是简净疏朗,挺拔刚劲。

他多用简笔能在一枝一叶、三竿两竿之中传神写意,显示性灵,气韵,也显示他自己的思想和性格。

笔墨越简,越要求准确、精炼,越要求高度的概括集中和适当的夸张突出,必须匠心独运,惨淡经营,才能收到“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

郑板桥努力去追求这种境界,他有一首《题竹》诗,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

冗繁删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他一面创作,一面思考,删除只表现形貌的繁枝冗梢,保护能传达神韵的劲节秀叶,笔下不断地出现新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待到往往因为新颖而感到生疏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成熟,道出了画家自己“四十年画竹枝”的艺术经验,概括了艺术发展的规律

郑板桥的原名和代表作是什么?

百科名片原名郑燮,清代画家、家。

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画史。

汉族,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

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

他提出了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 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

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板桥画兰,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 兰之烂漫天性。

板桥画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有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

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广大知识分子, 劳动人民视为珍宝,不惜重金争购,广为流传。

郑板桥画扇 相传,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曾在潍县当县令。

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

郑板桥赶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

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

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

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

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

古代陶瓷为何三个脚

中国古瓷器的历史悠久。

青瓷的制作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可见历史久远。

在古瓷器制作过程中包括选料、加工、制胎、上釉等多道工序。

如果我们略加深入就会发现古瓷制作的历史是一部简介的中华史,它几乎记载着两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

现将对古瓷器的看法分项展开说明,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不分项展开说明是不容易说清楚的。

其实说清是很难的,因此在这里只是提示一下而已,因此在古瓷的学识和看法上还是太浅薄了,比如:绘画的纹饰、从故事画到寓意画、从崇拜的图腾到山水画。

有亭台楼阁,也有山水;有战争的,也有祥和的;有书画的,也有舞乐的;有农耕的,也有渔民捕鱼的渔家乐等。

这些绘画即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追求,也记述了历史。

在古瓷器上对人物的描绘,也有瓷器器形上的需要,配合时代恰如其分。

由于学识有限,在这里只能提示一下。

一、从内容上看从器形高达到一米的瓶、罐、龙缸,小到水滴、鸟食罐、围棋子等。

有军用、有皇帝御用、有官用、有民用等。

从绘画上就更多了,如三英战吕布、萧何月下追韩信、周亚夫细柳营、杨家将、刀马人等。

这些画面有的是成套的军事故事,有的描写男耕女织,有的描写渔家乐,有的描写手工业,有的描写教育,如美人带子,孔子讲学等,有描写幸福的福、禄、寿。

有写佛教道教的祭天祭地,如八宝、杂宝、三星图、八卦图。

有供欣赏用的博古图,有文人雅士的文房四宝图,也有文房四宝的器物,有琴、棋、书、画图,有画松竹梅的岁寒三友图。

有访朋问友的携琴访友图。

有介绍故事片段的金陵十二钗。

有介绍各路神仙的八仙、八老、九老敬见图,有文人贤士图。

有计算日、月、天、地的运转图。

有人们渴望平静和管住水患的海八兽,有祈盼吉祥平安的饕餮图。

有各种各样的寓意生辉的纹饰图案,有华夏历史上历代崇拜的多种图腾:龙、鹰、狮、蝉、鸟等。

有文字、有诗赋和文章,有史料的记述。

我们可以通过这五颜六色的画面看到从天到地,从古到今形形色色,包罗万象的图案和造型。

在今天我们欣赏这些瓷器时如同看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历史,中国古瓷从另一个侧面为华夏文明提供了证据和资料。

当然说瓷不可能不联系到陶是瓷之前的泥塑艺术。

二、从造型方面看 中国几千年历史是世界上惟一能够有记载可查的历史。

在远古时是用石器造崇拜物和用具、工具的。

从玉石的雕刻中就可以看到当时的崇拜物;当出现陶器时,同样讲这些器物造出来,要知道在夏、商、周三代就用陶器制作这些器物了;再后来,发展到瓷器时代,由于在可塑性上取得了成功,所以又将陶器和青铜器、玉器的制作品用陶瓷做了下来。

因此能够将历史保留下来最多的是瓷器,反映历史面最多的也是瓷器。

这与瓷器不腐、不烂的特点有关,与中国历史上的厚葬,视死如生有关。

过去上至帝王、贵族,下至族户,家家有墓地;隐居人士、商富人家,户户也有墓地。

古时人们观念上要求的厚葬恰恰是将一些瓷器埋入了地下,再加上视瓷为贵重物品采用了窖藏,又如:洪水、山体滑坡等掩埋的原因造成了中国地下的瓷器特别多的特点。

但如果不是瓷器是一种永不腐蚀品,也难以保护下来。

瓷器的造型有缸、罐、瓶、碗、盘、碟,有供器香炉、斗、琮,有供欣赏摆设用的花插、花瓶;文房用具笔、砚、洗、水滴,有水具,也有盛具;有转心瓶,也有把玩的鼻烟壶;有壁砖壁画,也有皇帝用品;有军事用的和符、令牌、印章;有文武大臣上朝用的瓷制朝珠、瓷制笏扳,有供奖励用的赏赐品,有供宫廷用品,也有生活用品,有的是按夏、商、周的习俗制作的崇拜品,赏品、图腾,有进贡的赐给品等。

可谓之只要是历史上发生的用品,在瓷器的造型上几乎都可以寻找到,可以说看古瓷造型就可以了解以部分中国崇尚史和文明古国的形体审美史。

三、从陶瓷绘画上看从画工上看,可以从古瓷器上看到一部很完整的绘画史。

在古陶器上有世界上最早的点绘、涂抹的抽象画。

在古陶器上只涂抹几下或雕刻几刀就出现了似像非像的艺术画面。

在古瓷器上有的只用几笔却勾绘出了大写实,大写意的画面,图案。

如:勾画出的马、牛、羊、花鸟、山水、草石、人物等,十分美丽可爱,给人以越看越爱看,感人肺腑,意境深远的感觉。

从画工上看有的用大笔,有的用小笔,也分中锋运笔和小笔点触;有大笔勾勒,有小笔双勾线,有飞白、留白、拔白。

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中国绘画的各种皴法。

在分水青花中清朝的康熙时期就用一种青料在画面上表现出远山近水,远近分明的五层次,甚至十二层次的青花瓷器,在分水青花中用了透视法,使单色的青花瓷器在一个很小的画面上表现出远近的远山、近水,水在房前的山水画。

这种青花瓷器在康熙时期是非常成功的青花瓷,如果将一个瓶子或罐子展开看那就是一尺或几尺的单色古画页。

利用釉的色彩在古瓷器上画出了墨彩、三彩、五彩、粉彩、珐琅彩,不单有中国的国画、写实、写意、功笔、木刻、剪纸画,也有国外传入中国的西洋画、油画,画工有粗犷的,有细腻的,但笔法都娴熟流畅。

看古瓷器上的画简直是一部中国的绘画史,也是华夏儿女给世界人类的一部绘画史册。

古瓷器上的绘画及图案纹饰,对研究中国绘画和学习绘画来说是一个极好的鉴赏品种,也是一块收藏绘画艺术的宝地。

古瓷上的绘画是绘画行业的一个大的族群。

四、从文字款识上看书法 在中国古瓷器中的题诗题词和款识上,有一部分是名人书写的,如皇帝笔迹,名书法家的笔迹;有的是仿名人的,如仿王羲之的,怀素的等等。

也有的画家书法家直接写在瓷器上的,还有的是名人仿前朝名人的;有唐诗、名言、名句,也有长篇的兰亭序;有花好月圆,也有写学习写故事的;有赞美语,也有警句;有教育家孔子的名言,也有皇帝、大臣的名言;有祭天祭地的,也有世界历史的。

中外名言都可见到,有寄托语,还有冥器上应用的句子;有记载历史的;有祈盼幸福吉祥的。

有象形字、甲骨字、梵文字、西夏文、古汉字、少数民族的字;有中文,也有外文;有凸雕字、阴刻字;有印、压的花款字;有毛笔字,也有其他笔法的字。

有大楷、小楷、又有草书。

从书法的角度看中国古瓷器是中文、外文、佛教用文、民族文都有,真是多种多样。

要欣赏文字,学习书法,从瓷器上可以得到很多营养。

瓷器上的书法是仿笔迹最认真的书法;也是名人在瓷器上写的最认真的书法作品。

在中国古瓷器上正、草、隶、篆都可见到,可看到文字的演变,又可看到书法的发展。

因此古瓷上有历史痕迹,而书法写在瓷器上也有历史价值。

所以一般来说有文字记载的古瓷器是比较贵重的。

写在古瓷器上的书法文字是一份永不褪色、不腐蚀、可天长日久摆放的书法作品,是写在摆设品上的书法字帖。

而有些瓷器上不但有长篇的文字,还有在写文字的器物上绘着画。

这种配画的作品非常珍贵,往往是仿大书法家和大画家的作品。

有的还配有印迹和年代。

真可以说是收藏这样一件古瓷器即收藏了古瓷器又收藏了画页字帖。

欣赏之很有品味,临摹之心能纯洁,拥有之心能满足。

五、从古陶瓷器的分类看 古瓷器的分类很早,也有很严格的标准。

这种分类不但是窑口的分类,也是封建社会和君主制的社会等级分类;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分类,有权者与佣人间的区别,老少,男女的区别,公用与私用的区别;文武、军事、生活、祭天、祭地分类十分明确。

如宋代的古瓷中人们评出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还有龙泉、德化、吉州窑等。

又如有单色釉、青花瓷、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等等。

真可谓:大分有年代、窑口,小分有釉色,细分有应用等级。

瓷器中的供器有琮瓶、香炉、熏炉、斗等;生活用品有盆、碗、盘、碟、缸、罐等。

还分琢器和圆器(即立件和卧件),官用瓷(官窑)和民用瓷(民窑)。

官用又分皇帝御用品、把玩品、宫用品、妃用品、赐品、赏品。

公用品又分玩赏、陈设、贺寿瓷、庆典瓷等。

这些古瓷对造型、纹饰有严格的制作规定。

如明朝以后皇帝用五爪龙,后宫用团龙、团凤、团马,平民百姓不能用。

黄色釉为宫廷专用。

武官用狮子、虎、豹、熊等,文官用麒麟、鹤、锦鸡鹰、鹭鸶等。

有供军用的合符、令牌,有供文人用的文房四宝,这些瓷器的纹饰都有严格的要求。

也有方便生活,含有科技水平的倒流壶、温水壶、保温壶,饮酒用的公平杯、爵杯,这些器物官用的加工精良,款写得清楚,往往一件宫廷用品会经过层层挑选,才能送到宫中。

可以通过古瓷分类来考证研究历史文化的发展。

古瓷器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是国宝,也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从类型的应用上不但可分出多种,还可分出国内瓷和外销瓷,从画工上可分国画瓷和西洋画瓷。

因此说古瓷器分类不单反映出了中国的历史,也反映出了其他国家的历史,从古瓷器的分类中还可以研究部分世界史。

六、从绘画的人物中看服饰装束 古瓷器上所画人物的装束是很有讲究的。

因为中国古瓷历史长久,涉及面广,很多人物装饰都是有的放矢,是按历史人物当时的装束绘画的。

宋代是宋代的画法,元代是元代的画法,明清也有各自的画法,他们都是按本朝情况画本朝的服饰装束。

但他们画前代的历史人物也基本是按历史原貌画上去的。

其人物服饰、动作、佩戴、骑具、用具、手持物,都是按当时规定绘画的,如元代多画西域胡人装束,骑装束以草原游牧为多;明代画汉人,以中原和江浙及长江一代的服饰为主,多穿丝、棉制品;画军人装束有盔甲战袍,文人以长衫乌纱帽,画仕女身穿长袖锦衣,头梳高发髻,面部清秀;画坏人张牙舞爪,身穿衣服不整;画好人面善端正,穿着得体整齐;画小孩嬉戏顽皮,花衣宽裤,头戴小帽,衣着好看。

有冬装,有夏装,有长衫,有短衣;有的飘逸,有的板挺;有的一看衣着就知道是历史上的哪个人物,是文,是武,是凶,是善。

依据年龄的不同,地位的不同,衣着就有变化。

应该说古瓷器上的绘画也是一部中国历史的服饰装束展,是一部军事,政治,官用,民用的服饰图集,是古代官民的服饰模特大图册。

这对于服饰的研究和历史服饰的考证,有着千年不变的纪实作用,其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不可估量。

因此世界很多国家的服饰在中国古瓷中有反映。

中国古瓷器上绘画人物服饰是擦不掉的,不腐蚀的。

因此可视为世界之宝,无价之宝。

七、看古陶瓷器的雕塑艺术 中国古瓷器在有瓷以来就有雕塑。

在古陶器那就更早了。

其实陶瓷的本身就是用泥土做的雕塑品,初期是以压条纹和来复线圈为主,但后来就在古瓷器上雕塑出动物、植物,以致山水、人物。

这些瓷器都十分珍贵。

在中国古陶器中不但有各种各样的雕塑,而且还有成套的人物故事雕塑。

在这些古瓷雕塑中包括了当时的习惯,人们的追求,其图案的雕塑十分美丽古朴。

如回形纹,钱币纹等。

在清朝的乾隆时期有仿朱漆大棒槌瓶,上雕有十八罗汉斗悟空,人物表现十分生动,给人以每个人都在动的感觉,表情及动作真实,整个画面十分美丽,就连手的骨节、肌肉、眼神都雕的很准确到位,画面的整体布局及所表现人物的突出部位也很圆满,这就是古瓷雕塑的水平。

在一些古雕瓷中利用了各种雕刻的技术手法,显得技艺娴熟。

刀法老练流畅。

在古瓷中可以看到雕、刻、印、压、剔、挖、抠、挑、粘、贴、堆、塑等多种手法,有凸雕、阴雕、透雕等。

清代的转心瓶中,就用了高超的技法,使瓶内外分两层,有透雕,有浮雕,又可转动,这是泥和火的艺术杰作,非常成功。

远在唐宋时期就有人物、动物雕塑,如骆驼、人物、牛、马等,还有倒流壶、保温盘、温壶等,这些瓷器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和乐趣,孔明碗告诉人们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三国故事。

古瓷雕塑不但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也给古瓷带来了发展和扩大,它给人类雕塑留下了一笔财富和历史资料。

看古瓷雕塑能看到雕塑技巧,也可看到雕塑的发展史,它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品味细腻的表现手法。

古陶瓷雕塑技艺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有用瓷器雕塑的人物族群,它给考古者、艺术家、雕塑家、收藏鉴赏家、学习雕塑的人们留下了一块见习,欣赏的圣地。

八、看古瓷器的烧造与建筑 从考古中可发现中国的古瓷,不但有生活用品,观赏摆设品,把玩品,还有大量的既美丽又适用的建筑品。

如考古中发现的古陶砖挂着彩釉,还有彩釉壁砖、彩釉艺术雕塑品、镇墓兽、上下水道用的贴釉面砖等等。

在一些古老的城镇,如北京、西安等,都有宫殿建筑物。

这些建筑上有挂釉的琉璃砖瓦,有镶嵌墙上,屋顶上,廊柱上的瓷釉吉祥物。

有盛备用水的釉陶瓷龙缸、大缸,有放在门口的狮子,麒麟座墩;有大型廊柱;有彩釉壁砖、地砖,封檐用的彩釉瓦当,有照壁墙用的艺术砖;有九龙壁。

可以说古陶瓷中应用在建筑方面的古瓷很多,它给古建筑带来了美的感受。

这些古瓷建材,美丽耐用,给建筑增加了五颜六色的色彩,增加了艺术的氛围。

今天,建筑用瓷非常广泛,从下水管道、洁具,洗浴器,到电器绝缘、化工防腐防酸,以及生活上的防水防腐等都有了瓷材料,进入了人民生活的许多领域。

可以说古瓷在建筑上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瓷建材的应用。

这个功劳与中国古代发明的陶瓷分不开,这是中国古陶瓷传承的结果。

是中国古陶瓷在建筑业的贡献。

九、看古陶瓷器上的民俗民风 从古陶瓷的造型和图案绘画上,可以看到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民俗民风。

他们的雕塑和绘画人物的表情与服饰,摆设与手持物,山石等都很细腻的反映了各朝代的民俗民风。

在瓷器上绘画和瓷雕塑的人物,房子,山村,桥梁,青砖白墙,亭台楼阁,坐骑及时代的习俗等等,都能反映出当时的民俗民风。

如元代的服饰与唐代的不同,唐代的人身穿绢纱,脸形胖,而元代的人身穿西域服饰,看上去缺少了飘逸感。

从元代的胡人乐舞扁瓶上可以看到当时草原牧人的舞姿和乐器,看出对舞的热爱。

清代美人带子中的仕女装束典雅,坐在桌旁的椅子上,桌上摆着书画或文房用品,一个或几个童子玩耍,有瓶镜摆设,意在告诉人们一个有知识的女子,她可以教好带好小孩,小孩能参加科举。

有的放风筝,有的手持锣鼓,有的放鞭炮,有的打拳练脚,有的下棋,有的看书画,将民俗民风表现得十分浓厚。

有的画童子手持莲花,有的给人以尚文尚武;有的画寿星意在祈盼长寿,敬老爱幼,有麻姑献寿,有麒麟送子,有李白醉酒,有的画渔家乐等。

在这些绘画和造型中因制作年代不同,而服饰和人物组合也不同,画面的点缀也不同,这都是当时民俗民风影响造成的。

如明早期和元代绘画的仕女用铜镜子梳妆打扮,而清末画仕女用的却是水银玻璃镜子,如此种种很多,都反映了时代的风尚。

在内容上也十分丰富,有杨家将,有四郎探母,有穆桂英、花木兰,有唐太宗,有西厢记,有桃花扇、牡丹亭,有男耕女织,在渔家乐中有垂钓、训鱼鹰、网捕等丰收景象。

有的画吉祥如意,福禄寿,有画牡丹显得富贵,有画竹子显得生活节节高,有万年青的松柏,有山石风景,有村庄白天和月下,有的上供神佛,有雕塑的关公、观音神像,有的代表追求,有的代表祈盼。

还有的是为了镇宅。

民间风俗多种多样。

在古瓷中利用动植物的特征及生灵制造出美妙的寓意,也利用这些动植物的谐音创造出了很多寓意生辉的图画。

在古瓷器上反映各朝各代的风格,这对研究古代民俗民风民族文化,是一个极好的园地。

瓷器上包括了中华大地许多民族的民俗民风,因为在中国的很多省都曾经有烧瓷的窑口,也在许多省考古中发现陶瓷。

另外在一地烧的瓷,也可能在商业流通中流往外地,也可以由外族外地到有瓷窑的地方定做,因此,有瓷器的地域是全国性的。

中国古瓷是中国民俗民风的史册,也是中国多民族的民俗、民风组合的多元体记载。

十、看古陶瓷器的鉴赏 由于古瓷器涉及面广,因此只要是一个对本职业工作热爱、有敬业精神的人,就可以挑选一个和自己行业有关的古瓷器来欣赏。

如:搞建筑的,可选建筑方面有艺术的砖瓦瓷雕梁画栋;搞军事的有三英战吕布,刀马人的瓶罐,有鬼谷子出山,有周亚夫细柳营;搞办案的法律人事可选三堂汇审;搞体育的有婴戏图踢毽子、摔跤、打马球;搞艺术的有文房四宝、诗画及书法;农民可收藏耕织图、吉祥图、庆丰收,祈盼丰收的麒麟回头见日;爱交朋友的有携琴访友图,爱吟诗的有诗配图,搞科学的有倒流壶,吹响的水哨,喝酒的高足杯,公平杯。

各行各业的收藏者从瓷器的造型和纹饰上几乎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收藏品和欣赏品,都能从瓷器上寻找到本行有关的古瓷器和乐趣,找到陶冶情操的雅兴。

今天可以说全世界有很多人在研究中国古瓷器,欣赏中国古瓷器。

这些收藏者,鉴赏者,将进一步给中国古瓷器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利益。

总论中我写了十个方面的问题,其实何止这十个方面。

如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常常对发掘现场,用陶瓷进行断代分析等也都应用了瓷器。

在中国目前盛世中,要学习,要玩耍,欣赏研究古瓷的人很多,将来还会更多。

中国有几句古语:一句是“干什么吆喝什么”,一句是“欣赏心爱品陶冶情操”,还有一句“心爱品是无价之宝”。

那么可问一句古瓷中对哪个行业没有涉及

对瓷器的古香古色谁不喜欢,只要爱好,必然收藏。

面对中国古瓷收藏热潮已经到来的今天,人们都渴望手中有一件或几件古瓷留作欣赏,当作宝物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谁又能尽快的学习到对古瓷的鉴赏呢

为此笔者采用中国最传统快速学习法--口诀式学习法,将古瓷鉴赏编成册,作为初读快学者实践前的学习资料。

看古陶瓷工艺制作示图,了解制作… 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认识古陶瓷,鉴别古陶瓷,应该对古瓷制作有所了解,这对鉴别古瓷器的帮助非常大,非常必要。

如:知道在古瓷器制作中因当时的技术条件的限制,在制作底时的挖足、削足和现在不一样。

在鉴别中就会尽量发现和当时制作工艺相关的情况。

如:不平、跳刀、削刀痕迹。

知道古瓷器中的立件是分几块对接制作的,在鉴别时就会去想办法看是否有对接痕迹。

为了能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在本册中用图示方法将古瓷制作情况简单介绍。

通过看图了解古瓷制作工艺,初学者做到看古瓷制作图,知其工艺技术,知其特色来历。

有利鉴别真假,方便学习见效快,掌握其鉴别本领。

1.看古代制瓷图如同和古人在一起看图识图如听讲,感受真诚不空想。

似与古人在一起,山地采矿取料场。

运料选料全过程,淘料练泥见识广。

注解看图学习即快又好,一目了然,比任何书本学习都快。

省时、省力、又直观。

2.细看古代制瓷图知其工序制胎切口修足中,古时窑工动作清。

修胎晾坯荡釉忙,制作粗绘细画精。

入炉烧窑出炉选,陶瓷外运苦窑工。

注解看图要用心细看,按顺序看,才知古时的制瓷过程,给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看古代制瓷图,才知道古瓷存在的特点和原因看图才知窑工难,工具用具笨拙缠。

全知古瓷制作法,鉴瓷才把古意还。

注解看制作图时,对古时的工具、用具,制瓷手法真正了解,才能较好的学习到古瓷的制作过程,掌握古时瓷器上存在的痕迹特征和来历,对鉴别古瓷很有帮助。

王羲之真水无香书法欣赏

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

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

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

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

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

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

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

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

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

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

”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

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

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

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

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

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

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

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

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

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

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

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

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

“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

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

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

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

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

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

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

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

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

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

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

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

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

”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

向。

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

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

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

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

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评审书法的好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评论者的主观因素往往起决定作用。

首先爱好不同,酸甜苦辣各有所好。

有的人喜欢纤细秀美,有的人喜欢厚重粗狂;有的人偏爱端正静气的楷书,有的人偏爱生动流畅的行草。

其次,文艺修养有深浅,审美趣味有高低。

有的人追求写实,有的人追求写意;有的人推崇传统,有的人推崇创新。

编辑本段书法欣赏的条件第一、欣赏者应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俗者见俗”。

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结论。

同一件书法作品,也会由于欣赏者的素养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书法本身可以说“既单纯又复杂”,它单纯到仅以黑白两色的变化和调度去征服欣赏者;但其本身又是一个多维结构。

要深入理解一件作品,有赖于多方面的知识结构。

应该从广泛的社会知识、人生的各种角度、各个层次去理解作品。

书法也如其它艺术一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它与各种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有密切联系。

其间错综复杂,变幻莫测;书法还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文字学、鉴定学、心理学、生理学、民俗学、历史、美学及音乐绘画等。

它还与其它艺术门类互相交融、借鉴。

所以,对书法的鉴赏,你越是知识丰富、阅历广博、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就越深刻,得出的评价和结论也就越中肯准确。

第二、欣赏者对书法应有广泛深刻的体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名言。

意思是你对众多的剑器有鉴赏的经历,自然就能辨识其优劣;你会弹奏多种曲调也就懂得了音律。

书法也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你不了解它的基本规律以及发展也就无从给以准确的评价和欣赏。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经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就产生了书法艺术,甲骨文就是先用毛笔书写然后契刻的,有的刻后还用毛笔填朱或填墨。

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演变经过了甲骨、篆、行、草、楷各个发展阶段,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和书家。

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这样伟大的书法家,流传下数以万计的千古不朽的宝贵遗产,可以说是异彩纷呈。

对于这些,我们虽然无法一一实践,但是,对于书法发展的基本概况,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书家应有一定了解。

对目前书法发展的状况和流派也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对各种书体的特点、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而且要学习研究一两种书体,通过学习、研究、分析、比较掌握书法的基本规律,提高对书法美的感受能力。

看得多,融汇得多,研究得深,眼界就提高得快,对欣赏和评价就越有发言权,否则书法欣赏就无从谈起。

一个不辩欧、颜、柳、赵,不知苏、黄、米、蔡的人是无法进行书法欣赏的。

马克思说:“如果你要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书法欣赏何尝不是如此

第三,欣赏者要掌握一定文房四宝知识及其发展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一件好的产品出现都离不开得心应手的工具或设备。

书法作品的产生同样与文房四宝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了解和掌握中国笔、墨、纸、砚的发展及其性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金文是用泥制范然后翻铸而成。

这些与后来用笔写出的有着明显的不同。

即使都是以笔书写,由于笔的性能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线条也有所区别。

王羲之书“兰亭”用的是鼠须笔,茧纸,与今天我们用羊毫笔生宣写出来的就不同。

何况从古至今制笔所用的材料、方法不下百种。

另外纸的品种性能也花样繁多。

其他方面,如墨、砚的改革、装裱的方法形式、质量也都影响着书法作品的效果和质量。

所以,我们在欣赏和评价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时就不能不涉及和研究作者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编辑本段书法欣赏的步骤和方法(一)整体把握引用了白蕉先生的一句话“学习的标准,就是欣赏的标准”。

学习书法先从基本点画开始,然后学习结体,再是章法布局。

而欣赏书法作品,与创作相反,欣赏必须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继而深入内核。

正像看一个人,一见面“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

这里主要指“神采”。

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有者方可绍于古人”。

在观神采后,再兼之于形质,此为欣赏书法的诀窍,而斤斤于点画者是难以得其真谛的。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首先应能从整体上感染欣赏者,如果失去了整体美,局部的“美”也失去意义。

并预示着这幅作品的失败。

要把握整体,就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作品的整体布局、意味都会在一定空间距离外闪现出来。

有些作品每个字的笔画、结体还不错,甚至还有一定的功力,而整体却相当凌乱,就像合唱队里的各声部演员,不管高、中、低音,都扯着喉咙唱高八度,即使每个人的声音都高亢、优美,但失去了旋律,也就失去了音色和谐的美。

书法作品的整体美,即一幅作品的章法布局之美。

集点画成字,集字成行,由行联篇,构成章法。

章法安排是否做到均衡协调,照应严谨,如一队队有组织有纪律的士兵;或似大小错落疏密有致、夜空中闪烁明灭的星辰;或行间茂密左右映带,或空旷疏朗上下呼应。

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章法布局是一个重要因素。

章法集众字而成篇,以整幅为一体,在书法技巧中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又与运笔的节奏、墨韵的变化、笔力和气势、结构和意境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幅作品就是一个整体,它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伸缩、开合以至用笔的轻重疾徐,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在笔势的管束下,组合成一个均衡统一的整体。

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终篇笔意顾盼、首尾呼应,偃仰起伏、似欹反正。

血脉相连、一气贯注。

所以在布局上达到了上下承接、左右呼应、通篇团聚不散的艺术效果。

章法的布局美又在于它符合自然美的法则,妙在各得其所。

如苏东坡的《寒食帖》,通篇结构大小、长短、疏密等变化迷离,在有意无意中流露出一种不事雕琢的意趣。

反之,过于工整、齐平而无变化,杂乱无章而乏气韵,以及一些过于拘塞或过于疏散的章法就不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局部分析章法是从整体上看书法作品的印象与效果。

它包括了书法作品的正文与落款、分行与布白、落款与印章等多方面的关系处理。

但是,作为整体效果是由局部的、单个的字与线条构成的,如果单个的局部的字与线条不美,那么整体的美也就无从谈起。

应该说“单个的线条是美的,组合得好,就达到了更高的美”。

在这里我们把“局部分析”分字法、笔法和墨法三个方面来谈:1、字法。

字法即字的结构安排,也就是“集点画成字”。

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这就是理想的字法。

历来书家都把字的结体列为书法技巧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为章法再美,只是一个形式感的问题,而字的结体不好,也难称得上好的作品。

唐代孙过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 其精妙处,指出了每个字都应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违”与“和”。

“违”即变化,“和”即统一,要在错综复杂的结体变化中求得整体上的统一。

中国汉字几经变革,各种书体也都有自己的结体规律,历代书家都有关于结体的论述。

作为书法欣赏者应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才能对书法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

如楷书有唐欧阳询的《大字结构三十六法》,明李淳进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都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

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研究行书结体的优秀范本。

出自宋人之手的《草诀百韵歌》也为后代所广为流传。

总的来说,行草书中“违”的成分多些,楷隶篆中“和”的成分多些。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现代已有人将篆隶以草法为之,以强调“抒情达意”,这样的篆隶“和”的成分就大大减少,也颇具时代特色。

即所谓“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传”之理。

现代“流行书风”中所谓“丑书”也是以多种艺术形式和丰富的结字变化追求一种“从多种矛盾中求统一,又从统一中制造一定的矛盾”的构字技巧,使作品呈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虽至今争议不绝,但作为一种尝试,也不妨在争论中让欣赏者做出抉择,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

我们在欣赏时要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评价它以丰富和提高欣赏技能。

2、笔法。

从字面上看是用笔的方法。

从书法欣赏的角度讲,应该是以正确的用笔写出形态规范的点画。

点画自然因书体的不同而不同。

但是古往今来的书评中都认为 “凡是能给人以美感的用笔(线条或点画)都应是有力度的”。

这种力度,在传统书学中称为“笔力”。

判断点画有无“笔力”——也就是书法线条的审美条件,主要是以“圆”和“涩”为标准的。

圆,是一个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概念。

圆的线条饱满、结实,具有浮雕感,能表现出充实圆劲的力度。

圆的线条是中锋用笔的结果,即古人所说“令笔心在点画中行,令笔心自点画中出”写出来的笔画。

“映日视之,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

”也就是古人“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 所比喻的效果。

如果用笔偏侧(指一偏到底),写出的线条(点画)则扁、薄、浮、弱,抛筋露骨,就无美感可言。

再谈“涩”。

涩者,不浮滑,不流畅之谓也。

用在书写中的用笔上,就是线条冲破纸面的阻力,挣扎奋进的艺术效果,笔锋在纸面上遇到阻碍和抵抗,而笔迟涩进。

这种阻碍与反阻碍表现的越充分,线条就越显示出本身的力感。

如前人所提到的“屋漏痕”,不仅是圆的,而且也是涩的。

因为屋漏的水沿着墙壁(土墙)下流,不是像在平整光滑的玻璃上面没有阻力,而是在毛糙的墙面上并有沙粒和土灰的阻力,使下流的水线产生了或左或右、直中见曲、似滞还流的水痕,这正契合了书法线条涩的表现。

“圆”和“涩”也是有内在联系的。

圆是中锋用笔,涩也是要笔锋直立,人为地制造逆势涩行。

古人有“横鳞竖勒”之说,意思是写横要像逆向刮鱼鳞一样,产生一定的阻力;写竖像骑马奋力前行,而又要用缰绳勒马控制,是一种蓄势的前进。

刘熙载说:“笔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涩而涩矣。

”这样的线条,不轻滑,不飘弱,而有沉着、凝重、苍劲老辣的效果。

另外,书法线条的节奏感也是评价和欣赏作品的重要条件之一。

书法线条的节奏也像音乐中音的长短、高低、快慢一样,不能平铺直叙。

体现在书法上,不但表现在线条的长短、轻重上,还表现在行笔的快慢上。

无论是何种书体,运笔都不是“匀速”运动,而是随着书者的情绪和章法的要求调节运笔的快慢,使欣赏者从作品中受到书者情绪的感染。

当然,各种书体都有本身的特定的规律和标准。

正如《书谱》中所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无论是学习还是欣赏书法都应学习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律,既要分清主次,又要能灵活运用,方能进入书法欣赏之堂奥。

3、墨法。

墨法即用墨的技巧。

是书法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课题。

“字本与笔,而成于墨”“肉生于墨,血生于水”,没有墨色的变化、配合,用笔效果就难以达到。

字缺乏血肉,也就没有了生命。

所以清包世臣说:“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也”。

唐孙过庭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也点出了用墨的关键处。

“燥”、“润”、“浓”、“枯”又是矛盾的法则。

用墨不可太枯,枯笔多了则燥;又不可水分太多,湿度太大会肥浊不清。

杜甫诗云:“墨气淋漓幛犹湿”,就是理想的用墨。

即使过许多年,也好像刚写出来的一样,精气神采不可磨灭。

“不善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已淹淹无生气矣”。

墨大致可分为浓、淡、干、湿、焦五种,但也不能过分悬殊,应在看似变化不大的墨色中,写出使人感到变化极为丰富而又保持“润”的特点,才是理想的用墨。

编辑本段书法欣赏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为书法欣赏,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应注意几个具体问题,归纳如下:(一)、稳定注意书法欣赏要充分发挥“注意”的作用。

“注意”就是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人在“注意”时能清晰地观察、反映所追求的事物,而远离其它事物,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

它受人的个性、兴趣、信念的制约,在具体欣赏书法时,必须把其感受、思维、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集中到作品中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任何一幅作品,我们一眼就可以扫过去,甚至也评论一番,但这不能算是真正的欣赏。

艺术欣赏要有一段时间用来感受、思考、理解,从而加速心理活动的运转,尤其是对于有着巨大艺术容量的作品,更应反复观赏、玩味,方可有所得。

宋《续书断》中记载,一次欧阳询出行看到索靖写的碑,第一次大体看了一下就过去了,第二次经过时,先是坐了下来仔细的品味,越看感觉越好,干脆就住了下来,在碑旁过了三天三夜才肯离去。

这足以说明一件好的作品,只有仔细观赏品味才能体会其深刻艺术内涵。

此故事也是“稳定注意”的绝好范例。

(二)、多欣赏原作探索书法美,提高欣赏水平,必须多看原作,因为印刷品多是由大的原作缩小印刷的,一米或几米的作品缩印成只有十几厘米或几厘米大小,往往失真。

如同真实的风景和风景的照相比较一样,从一张风景照片上是无法体验到走进真山实水中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的。

而我们面对书法原迹,既可远观,又可细加品赏,用笔技巧墨色变化都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三)、多读书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与学识和阅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要想提高欣赏水平和层次必须有多方面的学养的支撑,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多方面的知识,都应通晓。

因为不但书法内容既深又广,而且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美学原理是相通的。

所谓“字外功”、“画外功”、“功夫在书外”的说法,其中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

(四)、书法创作实践要能鉴赏书法,不但要学习书法,还应亲自进行书法创作实践,只有书法家才能敏锐地感觉到书法作品中那些细微的美妙之处,就像只有诗人才能在诗作中感受到那种难以言状的、震撼人心的微妙之处一样。

没有对创作的深刻体验就难以获得书作中最深层的意蕴。

以上只是谈了书法欣赏中几个主要方面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目的是为学习书法的老年学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这些所谓的方法规律很具体,但实质上还是较为抽象的原则。

它不像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那样有具体的工具和手段,这也是书法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

所以,理解和掌握这一品评欣赏标准的程度如何,与欣赏者对书法这门艺术的接触和认识的深度有关,与其书法造诣的高低有关,还与其字外的知识修养和个性气质有关。

至于书法欣赏更深的层面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王羲之的真水无香书法欣赏.应从整体欣赏到局部欣赏.一是整体欣赏:欣赏整体美,看章法布局.集点画成字,集字成行,由行成篇,构成章法整体.二是局部欣赏:看字法,笔法,墨法.理解和掌握这一品评欣赏标准的程度如何,与欣赏者对书法这门艺术的接触和认识的深度有关,与其书法造诣的高低有关,还与其字外的知识修养和个性气质有关。

至于书法欣赏更深的层面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书法需要怎样评论

我自己收集了一些欣赏书法妙语集锦,列举一二,更多请看一般认为评价一件书作应从以下三的方面去考虑, 即书法艺术的美学要素:用笔、 结字、章法。

当然从更高层次的美学要素是气,是神,是韵,是情,是整体的格调,意境。

也就是所谓的“功”和“性”“功” ,指功力、技巧,即指对一定的法度对笔画、结构、章法等的把握。

“性” ,指性情、风格,即指其中寄托的意趣、情操、学识、修养和感情。

从线条本身具有的美,同时考虑线条组合的美, 从点、线、面等等出发,不过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摘录部分古今书法大家对书法欣赏的名言,以飨书界道友们。

王羲之说:“一点所失,若美人失一目。

一画之失,如壮士失一肱。

不可不慎” 唐太宗赞王羲之其字“烟霏洁露,若断而连”,赞王献之的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称为“书圣” 的王羲之,他的书法秀美典雅,而有人却站在壮美的立场上说他的作品“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 ,“有女郎才,无丈夫气” 。

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评钟蒜书法“如云鹊游天,群鸿戏海”,评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阀”唐·张怀瓘在书论中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 “每书欲十迅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又说:“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每作一折,如屈折钢钧;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节奏自见。

孙过庭在《书谱》中曾经指出:“伯英不真,点划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乍显乍晦,若行若藏。

”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说:“柳公权师欧(阳询),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又说:“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宋朝米芾还风趣地说:“沈辽排字,蔡襄勒字,苏轼画字,黄庭坚描字,他自己是刷字”宋代朱长文说:“惟公(即颜真卿)合篆糟之义理,得分棣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评欧是“杰出当世,显名唐初,尺犊所传,人以为法,虽戎狄亦慕其声。

”认为欧阳询的楷书,是“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铮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

”评柳公权是“博贯经术,正书及行,皆妙品之最,草不失能,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

又说:“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

外夷入贡,皆列署货贝日:‘此购柳书’。

”苏轼曾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又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决一,不为成书也。

” 把神放在首位。

元代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中云:“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康有为作为碑派代表,极力鼓吹北碑,称颂魏碑之美,“北魏碑无不佳者” 。

而对以妍美见长的帖派书家董其昌的书法大力抨击,贬低。

“局束如辕下驹,骞怯如三日新妇” 。

邓石如先生说:“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

”清包世臣也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至数字,大如一行至数行。

一幅至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

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险,章法要变而贯。

”另外我从网上收集到一篇关于书法欣赏的,写得不错,估计对您有用:书法欣赏的心理过程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书法艺术欣赏是以书法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认识活动。

其认识的主体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合的人,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受制于他的社会地位、世界观、文化素养、以及他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

书法欣赏的客体是作品。

它是作者主观情感结合汉字形体加工而形成的艺术品。

书法艺术欣赏是一个动态的认识过程,其运行机制是复杂的,为了便于讨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准备阶段要进行书法艺术欣赏,首先要具备审美心境。

心境是指一种微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往往与主体的需要相联系。

因此,主体要想进入审美欣赏过程,必须使自己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作品。

这时,作品不再是单纯的物理因素(纸和墨的结合),而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欣赏作品就是进行情感交流,而这种交流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

二、感知阶段感知阶段是欣赏者感觉、知觉作品,从形式即作品的“形”上把握作品的阶段。

主要了解作者的表现技巧,感受作品的造型空间。

书法被称为造型艺术,其造型空间不同于生活中的空间,它需要想象的介入,“三分字,七分裱”就是指装裱能使作品的造型空间独立出来,让欣赏者更容易进入想象。

欣赏作品的造型空间,要求我们立体地看作品,具体说来,一幅作品,笔墨是实,布白是虚。

实不是平板的,而是立体的、有层次的,书法讲究中锋用笔,是为了求得笔画产生圆、厚的立体感。

讲究用墨,为的是求得层次的变化。

虚不是空虚,是“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段。

如齐白石的画,几只玲珑剔透的虾活跃在画面上,背景一片空白,却令人遐想联翩,似乎碧波荡漾,晶莹透明。

书法讲究布白,就是虚的运用,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其布白往往耐人寻味,好象是摄影作品中幻化的背景,虽然看不出具体的内容,但可以令你感受到丰富多采,在它的衬托下,“前景”更加突出。

只有理解“虚”,才能更好地理解“实”。

“知白守黑”就是这个道理。

懂得了虚和实,就可以感受作品的造型空间,主体的注意范围不同,所感受到的造型空间也随之变化。

好的作品,随意截取一个范围,其造型都是美的。

如取作品中的一行,一个字,甚至是一个点画。

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

”三、理解阶段书法艺术作品是作者提炼生活,得到意象,并运用书法艺术表现技巧加以物化的结果。

主体可以根据作者物化的痕迹去追溯他的意象,把握作品容。

明代的祝枝山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

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作者“喜”“怒”“ 哀”“乐”的情感不同,他的作品也相应地具有“舒”“险”“敛”“丽”等不同形式。

理解作品,就是通过作品外在的静止的形式,想象作者创造的动态过程。

“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作者的情感,以深入理解作品。

通过理解所得到的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科学的数据,而是与欣赏者记忆表现象有关的具体形象。

孙过庭《书谱》中有段话: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 据槁之形……看到作品的形式----悬针垂露,得到的是意象----奔雷、坠石、飞鸿、骇兽等。

由于书法作品内涵的丰富性,主体可以形成关于作品多层面的印象,但没主次,不够鲜明,但由此可以刺激好奇心和求知欲,深入了解作品。

四、再创造阶段再创造是主体在对作品多次感知,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将作品内容进行综合,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新的意象的过程。

主体感知作品时,得到的是作品形式的表象,在理解作品时,得到的是作品内容的表象,这些表象都暂时储存在主体头脑中,没有规律,不成系统。

再创造就是把头脑中的表象按一定的规律组织成有机体。

这时,记忆表象反复闪现,不断筛选, 保留那些主要的、接近客体本质的表象。

这些表象不断冲突,相互渗透,终于融合成一个新的整体----主体头脑中的意象。

新的意象是主体在欣赏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创造而形成的。

因此,不可能与作者的意象完全相同,它具有创造性,它常常超出作者本身,甚至是作者创作时并未意识到的或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评张旭的草书:“如神虬腾霄汉,夏云出嵩华。

逸势奇状,莫不可测。

”朱长文从张旭草书中得到的意象是直冲云霄的“神虬”嵩山华山之上的“夏云”他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而创造出意象。

新的意象是主体再创造的结果。

不同的主体,因其心理定势不同,即使同一幅作品,所得到的意象也不尽相同。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前面谈到的张旭的草书,朱长文得到的意象是“神虬”“夏云”。

如果现代人得到“升空的火箭,飞行的导弹”的意象,甚至是听觉方面的,如的士高音乐,.也是正常的.五、共鸣阶段共鸣是指审美主体与客体的思想感情契合相通和谐一致的心理现象。

在书法艺术欣赏活动中,主体头脑中的意象一旦形成,主体会从意象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二者有部分相同或相似。

这一部分会在头脑中不断加强、扩张,其余则不断减弱、消失甚至隐去。

进入高峰状态时,主客体会完全契合一致,达到物我同一。

这时主体头脑中充溢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自身与作者相同的思想和情感会迅速提高、发展,主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会伴随着强烈的审美愉悦。

这种感受会转化为审美经验,在以后的欣赏与创造中起指导作用。

《宣和书谱》卷十四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欧(指欧阳洵)路靖(指索靖)碑,初过而不问,徐视乃得之,至卧碑下不忍去。

欧阳洵经过索靖所写的碑,“初过而不问”,是还没有进入审美心境;“徐视乃得之”是索靖的名气的作用下,他强迫自己进入心境后对作品有所理解;“至卧碑下不忍去”是欧阳洵与索靖的书法产生共鸣,他全身心投入其中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伴随有愉悦的情感是“不忍去”的原因。

这时他从索靖的书法中将会获得审美经验,指导以后的创作。

马克思说过:[1]“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

”书法艺术创造也是这样,它不仅创造艺术作品,也造就它的欣赏者。

这样看来,加强对书法欣赏的研究,将有利于书法的蓬勃发展。

欣赏名言书法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