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写堡斜道的诗句

中国古今地名大全

建议你查,下面我给你发下古今地名对照表.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直接按照首字笔画数查找:【二画】【三画】【四画】【五画】【六画】【七画】【八画】【九画】【十画】【十一画】【十二画】【十三画】【十四画】【十五画】【十六画】【十七画】【十八画及以上】【十一画】掸国——古国,在今滇缅边境,东汉时有使者来中国。

理番—一今名理县,在四川中部偏南。

清嘉庆时改杂谷直隶厅为理番直隶厅。

民国先改理番县,后于1945年改为理县。

琅邪一一春秋齐有琅邪邑,在今山东胶县南琅邪台西北。

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

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

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

汉治东武(今诸城)。

东汉琅邪国改治开阳(今临沂北)。

北魏治即丘(今临沂东南)。

隋唐有沂州琅邪郡。

从魏晋琅邪国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属琅邪郡(国)。

舂陵——①秦在今湖南宁远东北置舂陵。

后废。

孙吴复置于今宁远西。

隋并入营道县。

这一带地方唐宋等代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语。

②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枣阳南之地为舂陵。

东汉改章陵。

隋以枣阳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为名。

唐为昌州舂陵郡,天宝改郡名为淮安。

梧州——今广西梧州古为苍梧,唐置梧州,以苍梧为治所,始有此名。

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一作梅里,即泰伯城,在今江苏无锡东南。

传为泰伯所居地。

公元前560年诸樊迁吴前,此为吴都。

又江苏常熟东北亦有梅李,传为五代吴越梅、李二将戍地,渐成市集,即以为地名。

梓州——隋改新州为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为治所。

徽宗重和时,以梓州为潼川府,梓州路为潼川府路。

梓潼——汉末刘备分广汉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属四川)。

隋废。

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条所述。

旧梓潼县,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时为绵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①今陕西乾县一带,唐末置有乾州。

北宋后期废,旋置醴州。

自金代起仍名乾州。

民国以本州为乾县。

②清康熙时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国曾改乾县,旋为乾城镇,属吉首县。

乾陵——唐高宗与则天后合葬墓,在陕西乾县梁山。

已发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本春秋卫邑鄄,汉置县名鄄城,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

明并入濮州。

营丘——周封吕尚于齐,建都营丘,后改临淄。

见该条。

营州——北魏置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所辖之地均在今辽宁境内。

唐末地入契丹,改置营州于广宁(今河北昌黎),五代后唐时又为契丹所取。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此系关中与塞北间的交通要冲。

北宋又在宁夏同心南筑萧关以御西夏。

地在原萧关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有萨尔浒山,为努尔哈亦破明军处。

战胜后在山下筑城,名萨尔浒城。

黄——春秋时楚所灭嬴姓国,在今河南潢川西。

黄州——今,南朝齐为南安县,隋改黄冈县。

隋置黄州即以此为治所。

明清有黄州府。

民国废府。

黄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与中原诸侯会盟处。

黄浦——上海市内黄浦江旧称。

本为吴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宽广。

后经疏浚改流东北会吴淞江,代吴淞江为太湖下游入海干流。

黄天荡—一①今南京市东北一段长江,古有黄天荡之名。

韩世忠阻击金兀术于此。

②今苏州东南隅葑门外也有黄天荡,“黄”一作“皇”。

黄龙城——契丹黄龙府在今吉林农安。

宋岳飞“痛饮黄龙”之语,论者或以为岳飞误以燕京为黄龙城。

黄金台——所筑,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的北易水南。

今北京市、徐水、满城、定兴均有黄金台,乃后人依托。

黄陵冈——在今山东曹县西南废黄河北岸,元明时最为黄河险工所在。

黄鹄(鹤)山——即今武汉市武昌蛇山,传为仙人子安乘黄鹄而过之处。

孙吴时在此建黄鹤楼。

历代修建。

建长江大桥时拆除,迁其塔至高观山。

黄歇浦——上海市内黄浦江别称。

楚春申君黄歇与上海无关,黄歇疏凿黄浦事纯系后人误传。

焉耆——西域古焉耆国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

唐在其地置羁縻督府,为安西四镇之一。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曾建焉耆府。

民国废府。

焉支山——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永昌西、山丹东南,为山丹河与石羊河的分水岭。

曹——周同姓国,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后为宋所灭。

曹州——北周改西兖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济阴,在今曹县西北。

隋唐或称曹州,或称济阴郡。

金因治所受黄河影响,迁至北面的乘氏,亦称济阴,即今菏泽。

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泽。

清雍正时为曹州府。

民国废府。

曹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以北和东北一带。

瓠子河——古瓠子河,从今河南濮阳南分黄河水,先向东南到古巨野泽,干流在泽的西北面向东北流去,注入济水。

汉武帝时,河决瓠子,即濮阳方面的河堤决口,大量洪水经瓠子河灌进巨野泽,由泽向东南溢出,通于淮泗。

河决在公元前132年,堵塞决口在公元前109年。

盛京——清以留都沈阳为盛京,关外由盛京管辖,故又为大行政区名称。

盛乐城——北魏祖先所居在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即西汉定襄郡治。

其后又在故城东南两次筑新城,均称盛乐城。

堂邑——①古堂邑在今江苏六合北,先属楚,称棠邑;后入吴,为堂邑。

西晋堂邑郡即以堂邑县为治所。

东晋安帝时改名秦郡。

堂邑县在隋初并入六合县。

②隋于今山东聊城西北设堂邑县。

其地今分属聊城、冠县。

堂溪——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

战国属韩,以造铁兵器著名当时。

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的恒山,汉、宋避帝讳为常山(汉文帝、宋真宗均名恒)。

秦恒山郡,汉亦因而改常山郡(国),治元氏(今县西北)。

西晋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为今正定)。

隋为恒州恒山郡。

唐有恒(镇)州常山郡。

天宝中曾用平山,后又用恒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讳仍改常山。

常州——今江苏常州本晋陵郡,隋灭陈,改晋陵郡为常州,始有此名。

州治本为晋陵县,唐分出武进,二县同城。

明并晋陵入武进,清又增置阳湖,仍为二县。

民国合为武进。

今有常州市、武进县。

常德——宋孝宗时升鼎州为常德府,治武陵。

鼎州武陵此后一直指今湖南常德。

明清有常德府。

略阳——晋改广魏郡为略阳郡,治临渭(今甘肃天水县东北),北魏改治陇城(今泰安东北)。

隋废。

野王——今河南沁阳,古名野王。

战国韩地,汉置野王县,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为治所。

隋改野王县为河内县。

野狐岭——在今河北万全西北。

鄂州——隋改郢州为鄂州,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

从此郢州专指今钟祥,元改鄂州为武昌路.鄂县——秦鄂县即今湖北鄂城。

孙权改为武昌。

西晋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县,隋再并入武昌。

鄂渚——传古时在今武汉市黄鹤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鄂州因渚而名,遂以为鄂渚。

崖州——史籍所载崖州,均在海南岛,具体位置多变。

南朝梁所置,治今儋县西北,在海南岛北面偏西处。

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东北部的舍城(今琼山县东南)。

宋崖州则以唐振州改置,治宁远(今崖县崖城镇),在岛的南部。

以后明崖州也在此处。

民国改崖县。

今县治在旧崖县东。

参见“朱崖”、“琼州”。

崇——商代有崇国,为周文王所灭,在今河南嵩县北。

悬瓠——在今河南汝南。

东晋南北朝时兵争要地。

南朝宋移上蔡县治此。

隋唐为蔡州治所。

逻些——即逻娑,吐蕃国都,即今西藏拉萨。

铜堤——春秋晋有铜堤,在今山西沁县南,后置县。

历代多有,宋移治今沁县。

明与沁州合并。

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西北黄河东岸,1855年黄河大决处,地已坍入河中。

银州——北周置。

唐银州治儒林(今陕西榆林东南),有今榆林、米脂、佳县之地。

以后为党项拓跋氏所有。

符离——秦符离县在今安徽宿县东北,唐移至今宿县北符离集,后期移至今宿县。

元初并入宿州。

笠泽——太湖古名,一说非太湖,系今江苏吴江县一小湖。

后作吴江县与吴淞江的别称。

斜谷道——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陕西眉县西南,详见“褒斜道”。

猗氏——春秋鲁猗顿经营盐业致富,地在今山西临猗南。

象林——汉日南郡属县,在今以南武嘉河之南。

东汉末区连起兵建林邑国。

后西晋复置,北移寄治卢容(今越南顺化附近)。

东晋后为林邑所有。

象郡——秦在岭南所置郡,辖今广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商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於在今河南西峡县境,两地一带即商於。

商山——汉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商丘——商族所居,在今南。

商州——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县。

历代多有,辖境伸缩不定。

民国为商县。

章武——西汉黄河人海处,在今河北黄骅西南。

北齐废此县。

竟陵——秦汉竟陵县在今湖北潜江西北。

西晋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钟祥)。

东晋略为更动竟陵县治所在,位今潜江西南。

梁末撤销。

北周再置竟陵县,在今糊北天门,在旧县的东北面。

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门之竟陵县在复州沔阳郡内。

唐为复州竟陵郡。

五代后晋时,改竟陵县为景陵县。

清改天门。

望海蜗——明初筑堡防倭寇地,在今辽宁金县东北。

麻沙镇——在福建建阳西。

南宋至明以刻印书籍著名,称为“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国,即满刺加,见该条。

康——西藏四部之一。

大体即今昌都地区。

旧西康省简称康。

康居——西域古国,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康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

鹿耳门——在台湾省台南安平港北,昔为船舶出入之口,后因淤浅而废。

阏与——在今山西和顺。

马服君赵奢破秦处。

盖州——唐贞观时置,本为盖牟城,即今辽宁盖县。

清口——①即泗口,见该条。

②古汶水入济水之口亦称清口,在今山东梁山东南,从此以下的济水亦称清水.清州——宋大观间置清州,即今河北青县。

明改青县。

清河一一①汉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

东汉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

历代均置。

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

隋治清河,即今清河。

隋唐为贝州清河郡。

②南宋末置清河县,在今江苏淮阴西南。

后屡因河患迁移。

清乾隆时移治清江浦。

民国为淮阴县。

今为清江市、淮阴县。

清源军——五代南唐所置军号,治泉州(今属福建),领闽南地区,即留从效、陈洪进统治地区。

陈洪进归宋后废。

鸿沟——战国魏(梁)惠王所开中原运河。

从今河南荥阳以北引黄河水,向东流经开封以北(当时的开封离黄河有相当大的距离),再折而南流到淮阳东南入颍水。

颍水南流入淮,济、汴、睢、泗等水都可与鸿沟相通,故以鸿沟为中心,黄淮大平原上水道到处可通。

开凿时间约在(或约始于)公元前360年。

涿州——唐大历时分幽州置。

民国改涿县。

涿郡——汉涿郡治涿县,即今县。

隋有幽州涿郡。

唐幽州则为范阳郡。

淮西——①唐方镇,全称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领申、光、蔡三州。

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据淮西的吴元济。

②宋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常简称淮西、淮东。

淮西治寿州(今安徽风台),南宋治庐州(今合肥);淮东治扬州。

淮安——①今江苏淮安县,汉置射阳县,晋为山阳县,宋改淮安县。

元又为山阳。

民国为淮安。

②南宋后期改楚州置淮安军,治淮安,即今县。

后改州。

元为路。

明清有淮安府。

民国废府。

⑧隋以显州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阳(今河南泌阳)。

淮阳——今河南淮阳,周为陈国都城宛丘。

汉于此置淮阳国,后为淮阳郡。

隋唐为陈州淮阳郡。

民国改原陈州府治淮宁县为淮阳县。

淮阴——东魏置淮阴郡,辖今清江市及淮阴等县。

唐有楚州淮阴郡。

东魏时郡治怀恩在今淮阴西南。

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今淮安),淮阴县为其属县。

以后亦为淮安府属县,明改名清河县。

民国恢复淮阴县原名。

淮南——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

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

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

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

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

⑧宋有淮南路,治扬州。

后分为东西二路。

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

东西二路分界约在今安徽凤阳、和县一带。

渔阳——秦渔阳县在今北京密云西南,秦、汉、魏、晋、渔阳郡治此。

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

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

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

明省入蓟州。

淤口关——见“三关”。

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并非一地。

隋涪州原为合州,治石镜(今合川)。

唐涪州治涪陵(今县),地在隋涪州之东。

元省县入州。

清涪州不辖县。

涪县——西汉置县,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绵阳东涪江北岸。

涪陵——西汉涪陵县在今彭水,刘备在此置涪陵郡。

后废。

隋于此置彭水县。

其地在隋唐涪陵县东南。

隋唐涪陵县即今涪陵。

淡水一台湾岛西北部沪尾为淡水河口,本为港口,因淤浅衰落。

从淡水河口循台湾岛西岸而南,今新竹县,雍正时设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年)改为新竹县。

是年,又于沪尾东南的艋舯,设淡水县,为台北府治所。

日占时改为台北。

深州——隋深州治安平(今属河北)。

唐先天时治陆泽(今深县西)。

宋治静安(今深县南)。

明移治今县,省静安不设。

淄青——唐宝应元年(762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南迁青州(今山东益都)。

唐授为淄青节度使。

其后淄青常有淄、青、登、莱、齐、棣等州。

密州—一隋改胶州为密州,治所在今诸城。

明废。

梁门——在今河北徐水。

五代后周置梁门口寨。

宋为静戎军(澶渊之盟以前名)、安肃军(盟后改)治所,仍有梁门之称。

梁州——①《禹贡》九州之一。

②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辖地除陕南外,并南伸到川、黔各一部。

后世多仅有陕南。

魏治沔阳(今陕西勉县东)。

晋治南郑(今汉中)。

唐后期升为兴元府。

梁郡——汉建梁国,治睢阳(今商丘南)。

南朝宋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砀山)。

隋曾以宋州为梁郡,唐为睢阳郡。

梁溪——江苏无锡有梁溪,发源惠山,流入太湖,传东汉梁鸿曾居其旁。

今以梁溪为无锡的别称。

隋一一周时的姬姓国,在今湖北隋县。

春秋后期为楚附庸。

隆兴——宋孝宗升洪州为隆兴府,治今南昌。

参见“洪州”。

隆中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

东汉末诸葛亮隐此。

或传隆中在今河南南阳。

南阳汉时为宛,汉末在曹操手中,诸葛亮若在南阳,决非刘备所能罗致。

维州——唐维州在今四川理番县。

州治薛城在今县东北。

入吐蕃为无忧城。

宋为威州。

维扬——《尚书·禹贡》有“淮海惟扬州”之语,“惟”通“维”,遂以维扬为扬州别称。

明初曾称扬州府为维扬府,后改。

绵山——传晋介之推隐绵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东南,亦称介休山、介山。

绵州一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绵阳东)。

元废巴西县入本州。

清绵州辖有绵竹、德阳、梓潼等县。

民国废,以州为绵阳县。

绿林山——新莽末绿林军起义处,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近人又有为大洪山之说。

六出祁山主要内容

“六出祁山”已经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语出《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序言里,引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说诸葛亮“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于天时;而至六出祁山,则近乎人事[12],在这部小说里面,还有很多回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其中也不乏“六出祁山”的字眼。

自此之后,文学界、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就赞同或者找材料来证明诸葛亮六次北伐的史实。

阅《三国志》,其诸葛亮北伐只有五次,出祁山仅两次。

其具体情况如下:第一次,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以赵云、邓芝为疑军,兵发箕谷,而自己却率大军攻祁山,以马谡为前部先锋,领王平等五部军马浩荡而向秦川发动攻击,不想马谡不听节度,遂有街亭之败,虽然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降蜀,诸葛亮也迁西县千余家回汉中,但是二十一年后精心准备的第一次北伐总体上失败了[13]。

第二次,同年冬,大军出大散关,兵围陈仓,因蜀国大将曹真早有预料,已经安排郝昭部署军队做好了战前准备,双方激战二十余日,蜀军粮尽不得不撤退。

第三次,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遣陈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基本取得胜利。

第四次,再次出祁山,在双方交战中,魏将张郃被乱箭射伤致死,蜀军粮斤军退[14]。

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建兴十二年春(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由斜谷出,占据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百余天,诸葛亮因病去世。

对照前面综述中所提到的李星先生和殷克勤先生的论述,显然问题出在公元230年此次双方的战争,而根据历史记载,此年“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

司马宣王斥汉水,当会南郑。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当作武都)入。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15]。

蜀军方面,诸葛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为援,严阵以待[16]。

此次蜀军并没有主动出击,而是在今城固一带防御,即“亮待之于成固、赤坂[17]”,并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后因为天气的原因,大雨骤降,栈道断绝,魏国撤兵,蜀国的援军和粮草因为李严(平)两面三刀假传圣旨而没有运入汉中,双方就此罢兵。

显然,诸葛亮的北伐只是五次,两次围祁山,三出关中,“六出祁山”是小说为了彰显诸葛亮鞠躬尽瘁、忠于蜀汉的精神而默认了公元230年诸葛亮的军事行动而已,但“六出祁山”也因此成为其北伐的代名词。

古代栈道怎么修筑的

栈道又称阁道,就使用情况而言,有下列两种情况: 一种是置于建筑之间的空中通道,如西汉长安城中,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与桂宫、北宫之间所建的阁道。

有的文史资料中载及阁道架越城垣,即城内建筑和城外建筑之间在空中架阁道相通,由此可知,其下之支承架构的高度不会太低。

此外,在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釉陶坞堡明器中,亦可见到此种阁道形象。

不过宫殿之间的阁道系宫室建筑,离地较高,长度亦远,故建有屋顶及两侧护壁,以避风雨日照。

而坞堡阁道主要功能在于方便各碉楼之间的联手防卫,故仅有两侧之勾阑而无顶盖。

另一种是通行于悬崖峭壁之通道,如秦、汉时由关中越秦岭至巴蜀的山道险途。

其构造方式为先沿石壁开出宽1~2米石道,上横铺木梁木板。

或在崖壁上横向凿孔(口宽10厘米×20厘米、深50厘米),以插入粗木梁(间距约2米),并下加斜撑。

梁上再铺厚木板,又于路之旁侧加构铁链或木栏。

道宽约5~6米,可容车马并行。

其上部分亦可建以屋盖。

在栈道路面距谷底较近的情况下,梁下斜撑改用直柱支承。

这种措施对结构有利,但山洪过大时,易将支柱摧毁。

秦人修建的入蜀栈道至东汉末仍然保存并继续使用,如自关中通往汉中之子午道,以及其西之褒斜道;通大散关之故道,以及自围谷往傥光之骆谷道,均为商旅往来及军事运输的必经之途。

除此以外,尚有汉武帝征四川时所开之棘道栈道及黄河三门峡的漕运栈道等,均屡见于文史。

可惜此等栈道,多数在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毁于战火。

驿站在古代叫什么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并不多。

邮票上的两处驿站遗址,均属明代。

孟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在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外。

鸡鸣山驿在河北怀来,是我国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驿城。

【古代物流话驿站】 物流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由古至今,谈到古代的物流不免要提及到驿站。

驿站简单讲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以后功能逐步有所扩展,最后被新生事物取代。

辽宁地区出现文字记载的驿站是在唐朝。

宋代人著的《五经总要》中曾提到过唐代的营州道上所设的驿站:“因受(今朝阳市)东百八十里,九递至燕郡城(今义县),自燕郡城东行,经汝罗守捉(今北镇),渡辽河十七驿至安东都护府(今辽阳市)约五百里”。

这里所说的九递十七驿虽无具体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驿站的设置已经达到了辽东。

到了辽代,中京大定府至东京辽阳府之间设置了驿站,有十四处驿馆。

到金代时,则在上京会宁府至燕京之间,沿辽西傍海道设置了驿站。

为了适应军事需要,加强通信联络,金效仿宋王朝在辽宁地区建有的递铺。

递铺一般建在有驻军的主要交通线附近,好像一个方形的小堡,四角插着黑旗。

铺与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严密,具有军事性质。

这时的递铺和驿站归朝廷统属兵部领导。

驿站按照朝廷所规定的标准供应给过往官员的食宿和车马。

到了元王朝,由于疆域辽阔,发展交通,强化了驿站制度,这也成为它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这时驿站也叫“站赤”,实际“站赤”是蒙古语驿站的译音。

到了明代除开通沈阳至旅顺的驿站外,在其它干线道路上均设置了驿站。

这与元代只在两条大干线上设驿站是不同的。

在明代还设立了递运所,这些独立与驿站,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预付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之物。

由各地卫所管理。

递运所开始设于洪武元年(公元1376年),它的设置,是明代运输的一大进步,使货物运输有了专门的组织。

明代陆路运输,基本上是采取定点和接力的方法。

因此,递运所除担负驻地指定运输路线的任务外,还要做好海、河运输的集散工作。

清顺治帝入关后,建都于北京,称原来的都城盛京为留都。

盛京在全国仍然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盛京驿站也与其他省不同。

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

驿站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

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

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

盛京驿站基本上是沿袭明代驿站设置,,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而是根据交通状况而定。

铺递用以传递公文。

凡州县往来公文,都由铺递传送。

盛京的铺递遍布全区。

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

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

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

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

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驿站的接递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就要填写连排单。

公文限“马上飞递”的需要日行三百里。

紧急公文则标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样,按要求时限送到。

但不得滥填这种字样。

驿站管理至清代已臻于完善,并且管理极严,违反规定,均要治罪。

到了清代末期由于有文报局的设立开始与驿站相辅而行,继而废除了驿站,同时有文报局专司其事,以后又设邮政,而文报局也逐渐废止。

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

我国古代驿站各朝代虽形式有别,名称有异,但是组织严密,等级分明,手续完备是相近的。

封建君主是依靠这些驿站维持着信息采集、指令发布与反馈,以达到封建统治控制目标的实现。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局限,其速度与数量与今无法相比,但就其组织的严密程度,运输信息系统的覆盖水平也不亚于现代通讯运输。

可以说那时的成就也是我们现代文明的基础的一部分。

驿站与当今的邮政系统、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货物中转站、物流中心等等,是否有异曲同工之美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目的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报先帝(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也是为了以攻为守。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

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六出祁山在战略要义有很大作用概述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决策,是贯彻落实《隆中对》策,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有其重要战略意义。

得蜀取陇使蜀陇连成一片,扩大地盘,建立蜀陇战略基地,进可攻,退可守,有较大的军事回旋余地。

这一战略思想,在《隆中对》中早有设计,同时刘备集团很早就把凉州列入猎取版图之中。

《三国志·马超传》云:昔孙权派诸葛瑾索还荆州诸郡,刘备回答说“吾方图凉州,凉州定,凡尽以荆州还吴耳。

”为此,刘备早就想中“信著北土,威武并昭”的马超。

《三国志·马超传》云:“超走保诸戎……杨说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之心,若大军还,不严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超过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今甘谷),有其众,自称征西将军”。

“闻先帝于成都,命书请降”。

刘备得知,“先谴人迎超……以超为平西 将军,督服沮因,为前都亭侯”。

“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假节,章武元年(221)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乡侯。

”其目的是马超“信著北土”,重用马超“西和诸戎”,取其凉州,再挺进中原。

尤其汉中已得,诸葛亮再平取陇右,使蜀、汉、陇连成一片,据守蜀北大门,请孙权“以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清中原”,形成抗魏半包围圈,改变蜀汉仅据川蜀偏僻一隅、远离秦川中原,势孤力单的局面。

取陇保陇秦陇唇齿相连,取陇可打破曹魏得陇望蜀的美梦。

取陇右,入秦川是条坦道,要比穿子午谷、过褒斜道安全。

据当时荆州之失的蜀汉实力,诸葛亮所率北伐之师可谓蜀汉倾国而出,不能以军事冒险行动越秦岭以出秦川。

宜“治戍讲武”,边整边征,不断充实。

所以诸葛亮特别谨慎,扼去陇右,建立西线战略后防军事基地,“考微劳,甄壮烈,布所失于天下,励兵讲武,以为后图,戍士简练,民忘其败”,“休士劝农”,“植谷农桑”,操练军队,设计制造“木牛流马”,“戍阵齐而号令肃”,“以侯大举”,奇翻陇山,沿渭水挺进中原,心复汉室,成其霸业。

平取陇右以奇兵“六出祁山”,平取陇右,是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曹魏赤壁战败后,将主力防线布于长江、秦岭,尤其刘备占据荆襄,外接好孙权,故曹操更加紧长江防线。

关羽荆州之失,章武三年(223)蜀主伐魏败,曹魏以为“备已死,数多寂然无声”,故“略无备豫”。

诸葛亮迂回曲线运兵陇上,以复伏羲之氏族东徒都阵、秦人入关遂灭六国,周武王伐纣兴周之道,偷袭挺进中原。

因而建兴六年(228)首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判魏应亮,魏将姜维降蜀,使曹魏“朝野恐惶”,魏明帝曹亲驾长安坐镇指挥,命曹真率关右诸军防守,命张郃督步骑五万翻陇山西拒诸葛亮。

由此看诸葛亮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军事举策显然有其战略意义。

对尽快形成抗魏统一战线和抗魏统一战线和抗魏联军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①利用陇上居民多习武,善射骑,强悍勇敢善战的习尚,为蜀师补充兵源。

建兴六年(228)首出祁山退兵中,“拔西县千家还汉中”以充兵源。

②利用陇山才多将广之因素,纳录能征善战的勇将。

建兴六年(228)首出祁山,想方设法,纳录足智多谋、忠于汉室的忠臣良将姜维。

并倍加重用。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宛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常不如也。

其人凉州上士也。

’曰‘须先教中虎步五六千人。

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

’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观,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姜维传》。

诸葛亮建兴十二年(234)病殪五丈原后,姜维确成为诸葛亮“北定中原,心复汉室”伟大事业的接班人,一直督兵抗魏前线,一生戎马,欲血奋战,最后以生殉国。

③利用陇上土肥地广,粮食丰盈为蜀师补充军粮。

诸葛亮“陇上刹麦”当在是处。

④利用陇上繁茂水草,为蜀师繁息战马。

今“木门道”、“祁山堡”等三国古战场都传有蜀军的拴马湾。

今祁山附近盐官,三国时的卤城很早是西北著名的骡马市,该市暂无三国详细资料。

但可肯定,陇右良马是为蜀师所必须的军需。

⑤利用陇上众多民族和尖锐的民族矛盾,诸葛亮“西和诸戎,”建立抗魏民族统一战线,抵御魏兵。

建兴七年(229),亮遣陈式攻五都,阴平。

魏雍州刺史郭准率众欲击式。

亮自出至建威(今西和)准退还,遂平二郡。

诏策亮曰……降集氏羌,兴复二郡,威震凶暴,功熊显然……“《诸葛亮传》。

”亮建兴九年(231)围祁山,招鲜卑苛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诸葛亮传》。

建兴十四年夏四月……徒武督氏王苻健及氏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三国志·蜀书》。

比类例多不枚举。

⑥利用陇右突出的阶级矛盾,动员陇右人民一致反魏。

建兴六年首出祁山,“南安、安定、天水三郡叛魏应亮”《诸葛亮传》。

⑦利用陇右在居民中遗留的远古的传统文化、伏羲文化、周文化、先秦文化、儒家文化素养,号召陇右人民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狭天子以令诸侯,”“当讨逆之。

” ⑧利用丝路大道,企图一举进兵中原。

诸葛亮对此特别重视,建兴六年(228)首出祁山,立即派马谡抢先占据丝路古道龙口咽喉---街亭,结果马谡没有完成任务失守街亭,使诸葛亮出祁山,进中原的计划蓝图破灭,失去战机,故诸葛亮兵退汉中,“戳谡以谢众”。

英雄萨姆首次出击第一个隐藏点在第几关啊?

的没点题有啥用

第一个隐在开始的水中往下游能见到火箭炮第二个再要狙击时往左边的山谷走,东西,那你就要在绕一座山第三个在第2个隐藏地之后往回走有一堵城墙颜色与其他不同用第一个隐藏点见到的火箭打破会出来一些坠机的大头萨姆

六出祁山的简单概括不超过二十个字

请参考以下具体资料,希望对你有用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二画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

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

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

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

⑧秦汉郡。

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

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 地区。

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

秦末为匈奴所三画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

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

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

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

明废。

②古郡名。

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

春秋时名州来。

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

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

旋改北平行都司。

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

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

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黄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大仪镇——今江苏仪征东北,韩世忠破金兵处。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

唐薛仁贵等在此为吐蕃所败。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

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

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

1936年置靖化县,1953年改大金县,1960年改金川县。

大沫崮——山名,今山东费县西南。

大泽乡—一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

大昭寺—一在西藏拉萨中心。

七世纪建。

大胜关——①在河南罗山县南。

②南京西南大城港,朱元璋破陈友谅后,改为大胜港,在此置关。

大庾岭——五岭(湘赣与粤桂间的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之一,汉武帝时庾将军在此筑城,故名。

又名梅岭。

唐张九龄、宋蔡挺、蔡抗都曾修筑道路。

大雁塔——在陕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内。

652年唐玄奘建,原五层,时增至十层,今存七层,高64米。

大震关——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

唐中叶以后为防御吐蕃的要地。

大泥——今泰国南部北大年港一带古国,明人纪载常见。

大宛——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国都贵山城,在今卡散赛。

大食——唐称为大食,原语为波斯一部族名称。

大秦——亦作犁轩。

汉称罗马为大秦。

大夏——即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在今阿富汗北部。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脱离塞琉西王国独立。

公元前130年左右为大月氏所据。

后为阿拉伯人所并。

大西洋国——明人指葡萄牙。

大吕宋国——清初称西班牙为大吕宋,菲律宾的吕宋岛为小吕宋。

万年——古县名,汉置,与栎阳同城而治,在今陕西临潼北。

北周移治长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

隋造大兴城,万年亦随之而移,在今西安市。

万里桥——在今四川成都南锦江上。

万里长沙——古指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

又“万里石塘”、“万里石床”,意亦相同。

弋阳——今河南潢川西。

三国至隋唐有弋阳郡、弋阳县。

上元——唐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宁为上元县。

五代吴在此分置上元、江宁二县。

民国并入江宁县。

上谷——古郡名。

秦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

北魏废。

隋唐时的上谷郡即易州。

上京——①渤海上京龙泉府,即忽汗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

②辽上京临潢府,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⑧金上京会宁府,在今黑龙江阿 城县南白城。

上郡——古郡名。

秦汉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隋上郡即郎城郡,治今陕西富县。

唐上郡即绥州,治今绥德。

三个上郡及其治所,地望均不同。

上都——元上都开平府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上党——古郡名。

韩始置。

汉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东汉移壶关(今壶关北)。

隋唐上党郡即潞州,治上党,即今长治市。

历代辖境虽有变更,但均在晋东南。

上海——今上海市。

宋置镇。

元至元28年(1291年)置县(以为据)。

上庸一一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隋时移县治至今竹溪县东南,宋并入竹山县。

上蔡——周蔡国原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蔡国先迁新蔡,后迁州来(下蔡),遂得上蔡之名。

战国韩置上蔡县,南朝宋移治悬瓠,在今汝南。

隋改汝阳,另在今上蔡县地置上蔡县。

山左——山东省旧时别称,山指太行山。

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

山东——秦汉时指华山或崤山以东地区。

以后多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金改北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山东始成为政区名称。

元属中书省。

明置山东省。

山西——原为与“山东”相对的地区名称。

明置山西省。

山后——宋指今山西、河北两省内外长城之间地区,即代北、大同等地。

山阳——①今江苏淮安,晋山阳郡、山阳县在此。

②今河南焦作市东,汉置县。

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在会稽山之北得名。

秦置县。

隋改会稽县。

唐在此分置会稽、山阴二县。

民国并为绍兴。

山南——意为秦岭之南。

唐有山南道,旋又分为山南东道(治襄州,今襄樊市)与山南西道(治梁州,改称兴元府,今汉中)。

辖境南至重庆至岳阳间的长江以北地区。

山前——宋金以太行山以东、燕山及军都山以南地区为山前。

山阳渎——公元587年隋文帝所开江淮间运河,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至扬州市南入江。

川边——1914年置川边特别区,治康定,辖区包括今四川和西藏昌都地区。

1939年并入西康省。

广东——今广东省,秦在南海、桂林二郡境,汉属交州,三国吴分属广州、交州,唐属岭南道,宋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元分属湖广、江西二行中书省,明设广东省。

广宁——明广宁卫在今辽宁北镇,辽东镇在此地。

广西——今,秦在桂林、南海、象郡境,唐宋见“广东”条,元属湖广,明为广西布政使司,清为广西省。

1958年建壮族自治区。

广州——三国吴永安七年(264年)分交州置广州,辖境兼有今广西一部。

以后辖境逐渐缩小。

今广州市即古广州治所番禺。

广武——古城在今河南荣阳东北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中隔一涧。

为刘邦、项羽对峙处。

广信——明广信府,洽上饶(今属江西)。

民国废。

广陵——秦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

隋改江阳,治今扬州。

南唐恢复广陵原名。

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广固城一—今山东益都西北。

南燕都城,为刘裕所毁。

义兴——古县名,原称阳羡,隋改义兴,宋避太宗讳改宜兴。

又东晋时曾设义兴郡,治阳羡,辖今江苏宜兴、溧阳,隋废。

义阳三关一—南北朝义阳郡(治今)南有平靖(今信阳西南)、黄岘(今信阳南,宋以后名九里关)、武阳(今罗山县南)三关。

卫国一一西周初封时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迁楚丘(今滑县),后再迁帝丘(今濮阳)。

最后迁野王(今沁阳)。

公元前209年并于秦。

卫辉路(府)——北周置卫州,治朝歌,唐移治汲县。

1260年,元升为卫辉路,辖今豫北新乡等地。

明改卫辉府。

清兼辖今封丘、兰考一带。

民国废。

卫藏——西藏旧时别称。

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康(喀木)四部。

故称。

飞狐口——在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

又涞源县在隋唐辽、宋、金、元时名飞狐县。

小沛——汉沛县(今属江苏)别称。

小金川——发源于邛崃山,向西流到丹巴附近人大金川。

又为土司名,治今四川小金,清乾隆间改土归流,为懋功屯务厅。

小雁塔——在西安城南大荐福寺内。

唐景龙元年至三年(707—709年)建。

原十五层,今存十三层,高43.3米。

马邑——秦汉马邑县在今山西朔县。

唐置马邑县在今朔县东北。

清嘉庆时废。

又隋唐马邑郡即朔州,治善阳,即今朔县。

马陵——在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战国时田忌、孙膑破魏庞娟于此。

马嵬坡——在陕西兴平西。

子午道——从杜陵(今西安东南)穿南山(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安康县。

西汉末开。

南北朝时西移,自今西安向南至宁陕县。

掸国——古国,在今滇缅边境,东汉时有使者来中国。

理番—一今名理县,在四川中部偏南。

清嘉庆时改杂谷直隶厅为理番直隶厅。

民国先改理番县,后于1945年改为理县。

琅邪一一春秋齐有琅邪邑,在今山东胶县南琅邪台西北。

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

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

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

汉治东武(今诸城)。

东汉琅邪国改治开阳(今临沂北)。

北魏治即丘(今临沂东南)。

隋唐有沂州琅邪郡。

从魏晋琅邪国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属琅邪郡(国)。

舂陵——①秦在今湖南宁远东北置舂陵。

后废。

孙吴复置于今宁远西。

隋并入营道县。

这一带地方唐宋等代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语。

②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枣阳南之地为舂陵。

东汉改章陵。

隋以枣阳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为名。

唐为昌州舂陵郡,天宝改郡名为淮安。

梧州——今广西梧州古为苍梧,唐置梧州,以苍梧为治所,始有此名。

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一作梅里,即泰伯城,在今江苏无锡东南。

传为泰伯所居地。

公元前560年诸樊迁吴前,此为吴都。

又江苏常熟东北亦有梅李,传为五代吴越梅、李二将戍地,渐成市集,即以为地名。

梓州——隋改新州为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为治所。

徽宗重和时,以梓州为潼川府,梓州路为潼川府路。

梓潼——汉末刘备分广汉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属四川)。

隋废。

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条所述。

旧梓潼县,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时为绵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①今陕西乾县一带,唐末置有乾州。

北宋后期废,旋置醴州。

自金代起仍名乾州。

民国以本州为乾县。

②清康熙时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国曾改乾县,旋为乾城镇,属吉首县。

乾陵——唐高宗与则天后合葬墓,在陕西乾县梁山。

已发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本春秋卫邑鄄,汉置县名鄄城,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

明并入濮州。

营丘——周封吕尚于齐,建都营丘,后改临淄。

见该条。

营州——北魏置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所辖之地均在今辽宁境内。

唐末地入契丹,改置营州于广宁(今河北昌黎),五代后唐时又为契丹所取。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此系关中与塞北间的交通要冲。

北宋又在宁夏同心南筑萧关以御西夏。

地在原萧关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有萨尔浒山,为努尔哈亦破明军处。

战胜后在山下筑城,名萨尔浒城。

黄——春秋时楚所灭嬴姓国,在今河南潢川西。

黄州——今湖北黄冈,南朝齐为南安县,隋改黄冈县。

隋置黄州即以此为治所。

明清有黄州府。

民国废府。

黄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与中原诸侯会盟处。

黄浦——上海市内黄浦江旧称。

本为吴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宽广。

后经疏浚改流东北会吴淞江,代吴淞江为太湖下游入海干流。

黄天荡—一①今南京市东北一段长江,古有黄天荡之名。

韩世忠阻击金兀术于此。

②今苏州东南隅葑门外也有黄天荡,“黄”一作“皇”。

黄龙城——契丹黄龙府在今吉林农安。

宋岳飞“痛饮黄龙”之语,论者或以为岳飞误以燕京为黄龙城。

黄金台——燕昭王招贤所筑,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的北易水南。

今北京市、徐水、满城、定兴均有黄金台,乃后人依托。

黄陵冈——在今山东曹县西南废黄河北岸,元明时最为黄河险工所在。

黄鹄(鹤)山——即今武汉市武昌蛇山,传为仙人子安乘黄鹄而过之处。

孙吴时在此建黄鹤楼。

历代修建。

建长江大桥时拆除,迁其塔至高观山。

黄歇浦——上海市内黄浦江别称。

楚春申君黄歇与上海无关,黄歇疏凿黄浦事纯系后人误传。

焉耆——西域古焉耆国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

唐在其地置羁縻督府,为安西四镇之一。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曾建焉耆府。

民国废府。

焉支山——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永昌西、山丹东南,为山丹河与石羊河的分水岭。

曹——周同姓国,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后为宋所灭。

曹州——北周改西兖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济阴,在今曹县西北。

隋唐或称曹州,或称济阴郡。

金因治所受黄河影响,迁至北面的乘氏,亦称济阴,即今菏泽。

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泽。

清雍正时为曹州府。

民国废府。

曹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以北和东北一带。

瓠子河——古瓠子河,从今河南濮阳南分黄河水,先向东南到古巨野泽,干流在泽的西北面向东北流去,注入济水。

汉武帝时,河决瓠子,即濮阳方面的河堤决口,大量洪水经瓠子河灌进巨野泽,由泽向东南溢出,通于淮泗。

河决在公元前132年,堵塞决口在公元前109年。

盛京——清以留都沈阳为盛京,关外东北地区由盛京管辖,故又为大行政区名称。

盛乐城——北魏祖先所居在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即西汉定襄郡治。

其后又在故城东南两次筑新城,均称盛乐城。

堂邑——①古堂邑在今江苏六合北,先属楚,称棠邑;后入吴,为堂邑。

西晋堂邑郡即以堂邑县为治所。

东晋安帝时改名秦郡。

堂邑县在隋初并入六合县。

②隋于今山东聊城西北设堂邑县。

其地今分属聊城、冠县。

堂溪——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

战国属韩,以造铁兵器著名当时。

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的恒山,汉、宋避帝讳为常山(汉文帝、宋真宗均名恒)。

秦恒山郡,汉亦因而改常山郡(国),治元氏(今县西北)。

西晋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为今正定)。

隋为恒州恒山郡。

唐有恒(镇)州常山郡。

天宝中曾用平山,后又用恒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讳仍改常山。

常州——今江苏常州本晋陵郡,隋灭陈,改晋陵郡为常州,始有此名。

州治本为晋陵县,唐分出武进,二县同城。

明并晋陵入武进,清又增置阳湖,仍为二县。

民国合为武进。

今有常州市、武进县。

常德——宋孝宗时升鼎州为常德府,治武陵。

鼎州武陵此后一直指今湖南常德。

明清有常德府。

略阳——晋改广魏郡为略阳郡,治临渭(今甘肃天水县东北),北魏改治陇城(今泰安东北)。

隋废。

野王——今河南沁阳,古名野王。

战国韩地,汉置野王县,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为治所。

隋改野王县为河内县。

野狐岭——在今河北万全西北。

鄂州——隋改郢州为鄂州,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

从此郢州专指今钟祥,元改鄂州为武昌路.鄂县——秦鄂县即今湖北鄂城。

孙权改为武昌。

西晋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县,隋再并入武昌。

鄂渚——传古时在今武汉市黄鹤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鄂州因渚而名,遂以为鄂渚。

崖州——史籍所载崖州,均在海南岛,具体位置多变。

南朝梁所置,治今儋县西北,在海南岛北面偏西处。

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东北部的舍城(今琼山县东南)。

宋崖州则以唐振州改置,治宁远(今崖县崖城镇),在岛的南部。

以后明崖州也在此处。

民国改崖县。

今县治在旧崖县东。

参见“朱崖”、“琼州”。

崇——商代有崇国,为周文王所灭,在今河南嵩县北。

悬瓠——在今河南汝南。

东晋南北朝时兵争要地。

南朝宋移上蔡县治此。

隋唐为蔡州治所。

逻些——即逻娑,吐蕃国都,即今西藏拉萨。

铜堤——春秋晋有铜堤,在今山西沁县南,后置县。

历代多有,宋移治今沁县。

明与沁州合并。

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西北黄河东岸,1855年黄河大决处,地已坍入河中。

银州——北周置。

唐银州治儒林(今陕西榆林东南),有今榆林、米脂、佳县之地。

以后为党项拓跋氏所有。

符离——秦符离县在今安徽宿县东北,唐移至今宿县北符离集,后期移至今宿县。

元初并入宿州。

笠泽——太湖古名,一说非太湖,系今江苏吴江县一小湖。

后作吴江县与吴淞江的别称。

斜谷道——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陕西眉县西南,详见“褒斜道”。

猗氏——春秋鲁猗顿经营盐业致富,地在今山西临猗南。

象林——汉日南郡属县,在今越南岘港以南武嘉河之南。

东汉末区连起兵建林邑国。

后西晋复置,北移寄治卢容(今越南顺化附近)。

东晋后为林邑所有。

象郡——秦在岭南所置郡,辖今广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商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於在今河南西峡县境,两地一带即商於。

商山——汉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商丘——商族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南。

商州——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县。

历代多有,辖境伸缩不定。

民国为商县。

章武——西汉黄河人海处,在今河北黄骅西南。

北齐废此县。

竟陵——秦汉竟陵县在今湖北潜江西北。

西晋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钟祥)。

东晋略为更动竟陵县治所在,位今潜江西南。

梁末撤销。

北周再置竟陵县,在今糊北天门,在旧县的东北面。

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门之竟陵县在复州沔阳郡内。

唐为复州竟陵郡。

五代后晋时,改竟陵县为景陵县。

清改天门。

望海蜗——明初筑堡防倭寇地,在今辽宁金县东北。

麻沙镇——在福建建阳西。

南宋至明以刻印书籍著名,称为“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国,即满刺加,见该条。

康——西藏四部之一。

大体即今昌都地区。

旧西康省简称康。

康居——西域古国,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康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

鹿耳门——在台湾省台南安平港北,昔为船舶出入之口,后因淤浅而废。

阏与——在今山西和顺。

马服君赵奢破秦处。

盖州——唐贞观时置,本为盖牟城,即今辽宁盖县。

清口——①即泗口,见该条。

②古汶水入济水之口亦称清口,在今山东梁山东南,从此以下的济水亦称清水.清州——宋大观间置清州,即今河北青县。

明改青县。

清河一一①汉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

东汉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

历代均置。

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

隋治清河,即今清河。

隋唐为贝州清河郡。

②南宋末置清河县,在今江苏淮阴西南。

后屡因河患迁移。

清乾隆时移治清江浦。

民国为淮阴县。

今为清江市、淮阴县。

清源军——五代南唐所置军号,治泉州(今属福建),领闽南地区,即留从效、陈洪进统治地区。

陈洪进归宋后废。

鸿沟——战国魏(梁)惠王所开中原运河。

从今河南荥阳以北引黄河水,向东流经开封以北(当时的开封离黄河有相当大的距离),再折而南流到淮阳东南入颍水。

颍水南流入淮,济、汴、睢、泗等水都可与鸿沟相通,故以鸿沟为中心,黄淮大平原上水道到处可通。

开凿时间约在(或约始于)公元前360年。

涿州——唐大历时分幽州置。

民国改涿县。

涿郡——汉涿郡治涿县,即今县。

隋有幽州涿郡。

唐幽州则为范阳郡。

淮西——①唐方镇,全称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领申、光、蔡三州。

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据淮西的吴元济。

②宋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常简称淮西、淮东。

淮西治寿州(今安徽风台),南宋治庐州(今合肥);淮东治扬州。

淮安——①今江苏淮安县,汉置射阳县,晋为山阳县,宋改淮安县。

元又为山阳。

民国为淮安。

②南宋后期改楚州置淮安军,治淮安,即今县。

后改州。

元为路。

明清有淮安府。

民国废府。

⑧隋以显州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阳(今河南泌阳)。

淮阳——今河南淮阳,周为陈国都城宛丘。

汉于此置淮阳国,后为淮阳郡。

隋唐为陈州淮阳郡。

民国改原陈州府治淮宁县为淮阳县。

淮阴——东魏置淮阴郡,辖今清江市及淮阴等县。

唐有楚州淮阴郡。

东魏时郡治怀恩在今淮阴西南。

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今淮安),淮阴县为其属县。

以后亦为淮安府属县,明改名清河县。

民国恢复淮阴县原名。

淮南——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

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

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

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

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

⑧宋有淮南路,治扬州。

后分为东西二路。

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

东西二路分界约在今安徽凤阳、和县一带。

渔阳——秦渔阳县在今北京密云西南,秦、汉、魏、晋、渔阳郡治此。

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

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

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

明省入蓟州。

淤口关——见“三关”。

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并非一地。

隋涪州原为合州,治石镜(今合川)。

唐涪州治涪陵(今县),地在隋涪州之东。

元省县入州。

清涪州不辖县。

涪县——西汉置县,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绵阳东涪江北岸。

涪陵——西汉涪陵县在今彭水,刘备在此置涪陵郡。

后废。

隋于此置彭水县。

其地在隋唐涪陵县东南。

隋唐涪陵县即今涪陵。

淡水一台湾岛西北部沪尾为淡水河口,本为港口,因淤浅衰落。

从淡水河口循台湾岛西岸而南,今新竹县,雍正时设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年)改为新竹县。

是年,又于沪尾东南的艋舯,设淡水县,为台北府治所。

日占时改为台北。

深州——隋深州治安平(今属河北)。

唐先天时治陆泽(今深县西)。

宋治静安(今深县南)。

明移治今县,省静安不设。

淄青——唐宝应元年(762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南迁青州(今山东益都)。

唐授为淄青节度使。

其后淄青常有淄、青、登、莱、齐、棣等州。

密州—一隋改胶州为密州,治所在今诸城。

明废。

梁门——在今河北徐水。

五代后周置梁门口寨。

宋为静戎军(澶渊之盟以前名)、安肃军(盟后改)治所,仍有梁门之称。

梁州——①《禹贡》九州之一。

②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辖地除陕南外,并南伸到川、黔各一部。

后世多仅有陕南。

魏治沔阳(今陕西勉县东)。

晋治南郑(今汉中)。

唐后期升为兴元府。

梁郡——汉建梁国,治睢阳(今商丘南)。

南朝宋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砀山)。

隋曾以宋州为梁郡,唐为睢阳郡。

梁溪——江苏无锡有梁溪,发源惠山,流入太湖,传东汉梁鸿曾居其旁。

今以梁溪为无锡的别称。

隋一一周时的姬姓国,在今湖北隋县。

春秋后期为楚附庸。

隆兴——宋孝宗升洪州为隆兴府,治今南昌。

参见“洪州”。

隆中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

东汉末诸葛亮隐此。

或传隆中在今河南南阳。

南阳汉时为宛,汉末在曹操手中,诸葛亮若在南阳,决非刘备所能罗致。

维州——唐维州在今四川理番县。

州治薛城在今县东北。

入吐蕃为无忧城。

宋为威州。

维扬——《尚书·禹贡》有“淮海惟扬州”之语,“惟”通“维”,遂以维扬为扬州别称。

明初曾称扬州府为维扬府,后改。

绵山——传晋介之推隐绵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东南,亦称介休山、介山。

绵州一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绵阳东)。

元废巴西县入本州。

清绵州辖有绵竹、德阳、梓潼等县。

民国废,以州为绵阳县。

绿林山——新莽末绿林军起义处,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近人又有为大洪山之说。

古栈道是如何修建的

*********************************************************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多年前,第一次读到李白这首《蜀道难》,便被诗仙惊人的描绘力和万千气度所折服。

初冬的这次入川,偶然在一处展览馆看见了作为“蜀道”代表的古栈道的开凿演示,才算有了具体的认识。

首先,李白描绘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当是指以古秦国、或曰“包括长安在内的八百里秦川”为出发地、隔着巨大的秦岭山脉遥望蜀地而言的。

秦岭山系本来就是中国传统上分隔南北的大山脉,它以及与之相邻的大巴山脉,应该就是古蜀国通往中原一带,给多条蜀道均制造各处“天堑”的自然屏障。

古人没有大规模开山凿石的手段。

再遇到秦岭和大巴山“天堑”,筑路何其艰难

但是,人类社会生命的原动力如此强大,人、物的沟通需要逐渐不可阻挡,也不排除为了军事占领的目的而修建栈道以出奇兵。

于是,早期的蜀人、秦人还有陇人,或许还加上各种宗族和民族背景的军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层峦叠嶂的秦岭深涧幽谷之中,用斧、镐、木料和绳索,蚂蚁啃骨头般地在绝壁陡崖上开凿、铺设了绵延不断的栈道。

据说,栈道的总长度,占蜀道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上。

最初的栈道具体发端于何时也许已经很难考证。

未列入正史的传说时代,周武王伐纣时,据说就有来自南方和西北的庸、蜀、羌、髦、彭、濮等古国和古民族参战,这说明,早在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秦岭已经不可阻挡兵马。

至战国时,则已有文献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史记》)。

据说,秦昭襄王以范睢为相,开凿栈道,在悬崖绝壁间“穴山为孔、插木为梁”,铺上木板联为栈阁,形成独特的山间栈道。

二千多年前的这一杰出创举,是人类道路史上的一大奇迹。

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照不同的山系和水系走向,分别有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荔枝道、文川道、金牛道、米仓道和阴平道等古栈道先后建成,总长度当有数千公里。

有人说,中国古栈道是比万里长城更早的古代工程,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令人叫绝的是这些古栈道之间都有关联,简直形成一张古代秦岭附近的道路交通网。

正是由于这些栈道组成的交通网,较为富庶的古巴蜀之地才得以与秦川和中原之地联通,“得蜀者得天下”的名言才得以兑现。

学者甚至认为,当年如果没有多条彼此相连畅通的栈道,就很难出现强汉和盛唐。

栈道的修建方法,我拍摄的几张照片应该很形象地有所展现。

大抵是取道河流时,在水面三到八米高处的悬崖陡壁上凿方孔,孔中插入硬木梁,再依照岩石坚硬度的不同,选择单梁无柱式、平梁立柱式、斜柱式、多层平梁式等不同的支撑结构。

可以推论:岩石的质地越不佳,支撑水平木梁的结构就会较多、较复杂。

当间隔基本均匀的木梁架设好后,在平梁上铺设厚木板,或添加栏杆,最终组成的犹如空中楼阁的“天路”,难怪当地也有将栈道称为“栈阁”和“阁道”的。

历史上,有关栈道的故事有很多。

著名的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六出祁山”等,演绎多少大悲大喜的兵家计谋、或者惨烈奇绝的战争史诗。

不过,其中也有一条栈道,竟然还与一位女人有关,甚至它的名字也因此而来,这就是“荔枝道”。

杜牧有《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此事。

荔枝道原称间道,说是当年唐明皇爱妃杨玉环偏爱荔枝,宫廷在四川涪陵专门育有荔枝园,并特别修整四川涪陵至长安的道路,取道达州(今四川达县)的间道,从陕西西乡快马入子午谷,全程至长安不过三日,如此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新鲜如初。

杜甫曾写诗曰:“百马死山谷,至今耆旧悲”

*****************************************************************

写堡斜道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