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好句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
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层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
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
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阳关雪》赏析:采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说明统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权,因而不可能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
与下文的“九洲画风黯然”,“阳关再也难享用温醇的诗句”,文人大多成了“谪官逐臣”,“阳关坍弛了”等内容相照应。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都江堰》赏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都江堰的细细浸润、节节延伸、灵动和谦卑。
运用对比的手法,把都江堰和长城作对比,凸显其独特和神圣。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
“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
他既然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优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
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木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
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
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
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三峡》赏析:这段话运用想象、联想、比喻、烘托等修辞手法,描绘了小时候对“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误解。
虽是误解,却是如此美丽,让人忍俊不禁。
作者的描述是灵动的,栩栩如生的,运用丰富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表现当时心中的情景。
●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厶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沈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江南小镇》赏析:作者选取河道、石桥、民居、水、埠头、乌篷船等江南小镇的典型景物,表达自己对江南小镇的美好印象。
接下来将江南小镇与湘西小镇对比,表现其畅达平稳。
最后结合历史写江南小镇的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娓娓道来之间将我们也带去了那古朴的江南小镇。
●西湖给人以疏离感,还有别的原因。
它成名过早,遗迹过密,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过多,结果,成了一个象征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
游览可以,贴近去却未免吃力。
为了摆脱这种感受,有一年夏天,我跳到湖水中游泳,独个儿游了长长一程,算是与它有了触肤之亲。
湖水并不凉快,湖底也不深,却软绒绒地不能蹬脚,提醒人们这里有千年的淤积。
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几乎有点不真实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西湖梦》赏析:这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西湖,西湖在作者笔下就像一个急于得到认证的老人。
作者从历史阐发西湖给人以疏离感。
原因有二:一是过于玄艳的造化,无法与之进行家常性的交往(难以真切);二是成名过早,遗迹过多,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过多(难以贴近)。
●在文化人格结构上,他们是缺少皈依的一群。
靠传统
靠新潮
靠内地
靠国际
靠经济
靠文化
靠美誉
靠实力
靠人情
靠效率
他们的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点依稀朦胧。
他们最容易洒脱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种洒脱的孤独。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赏析:这段话采用一连串的反问,表现上海人这个群体自身的矛盾。
上海人依附的东西似乎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作者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上海人洒脱的孤独,带着点冷嘲热讽的味道。
●可惜,讥刺上海人的锋芒,常常来自一种更落后的规范:说上海人崇洋媚外、各行其是、离经叛道;要上海人重归朴拙、重返驯顺、重组一统。
对此,胸襟中贮满了海风的上海人倒是有点固执,并不整个儿幡然悔悟。
暂时宁肯这样,不要匆忙趋附。
困惑迷惘一阵子,说不定不久就会站出像模像样的一群。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赏析:将至尾声,作者的笔触似乎没那么冰冷了。
作者写其他人的目光和上海人的态度,表现上海人并不随波逐流的特性,为下文期待上海人更广阔的视野更独立的人格做铺垫。
●把这一切都说完了,老信客又告诉他沿途可住哪几家小旅馆,旅馆里哪个茶房可以信托。
还有各处吃食,哪一个摊子的大饼最厚实,哪一家小店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信客》赏析:简洁干练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一连串的排比中表现出老信客的为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他对自己的工作极其负责,所以对年轻的信客也事无巨细地交代。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废墟》赏析:这段话运用排比、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废墟的态度。
作者的视角独特,澎湃的激情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字里行间浸透了作者复杂而丰沛的思想感情。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
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
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
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废墟》赏析:作者运用一系列的例子来阐述悲剧,而作者眼中,废墟文化就是悲剧文化。
一连串的排比读来气势汹涌,充满感染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问一下文化苦旅哪一段修辞手法最多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的对比艺术赏析余秋雨先生作为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他把学者的渊博与作家的才华融于一炉,让情感挟裹着独到的见识在“人文山水”间遨游,使哲理感悟充满了睿智的光芒。
因此,他的《文化苦旅》也便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道特有的风景。
翻开书本,扑面而来的是那浓郁芳馥的文化氛围,作家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批判的眼光,感悟大千世界,认识人类自身,从而使作品显示出非凡的魅力。
而对比艺术的运用,不能不说是起到了强有力的推波助澜、烘托渲染的作用。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显示了作家机智的文化感悟。
散文是抒情艺术,不能不与作者主体意识联系起来。
它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同时,更侧重于表现作者的‘自我’情感,主体精神世界。
每一篇散文作品都是作者个性的张扬,学习、精神、情操等最真实、最具体的展示。
在《文化苦旅》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作家的足迹遍及祖国大地,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余秋雨先生主体精神的流露,对祖国山水超人的文化感悟,而这种流露和感悟又往往给人以启迪、震撼,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家独到的见识。
这里以《都江堰》的第一部分为例。
在这一部分里,作家把长城和都江堰进行了美轮美奂地对比。
对比之前,余秋雨匠心独运,不仅没有贬低长城,反而把长城歌颂到了一个至高至上的境地。
“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长城,已不能从地域上来界定了,它不只属于中国,它是世界文明的象征。
说长城“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古老的长城,还是历史的见证。
中华民族所有的屈辱与苦难、成就与辉煌,它都历历在目。
没有了长城,到哪里去找这样公正刚直的巍巍证人。
先褒后比,难度增加了,但惟有这样跌宕回环的文势,才越能显示作家机敏的才华,独特的感悟和非凡的技巧。
你看他不慌不忙地来一个“但是”,引出下文气势非凡地对比。
首先从时间上对比。
“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这跟后文的“一查履历,长城还是它的后辈”遥相呼应。
形象地印证了都江堰领先于长城。
其次从规模上对比。
“长城宏大”,都江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两者比较,不相上下。
第三从社会功用上对比。
长城因“早已废弛”应该自叹弗如,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又“沉着地”为“有了重大灾难”的我们民族提供庇护和濡养”惟其这样,“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都江堰,实实在在地是“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啊。
功勋卓著、流芳千古的都江堰,岂是长城比得了的
最后从意义价值上对比。
都江堰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是“灵动的生活”的文明,它“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有乡间母亲般的胸襟。
哪像半是排场半是胆怯的长城摆出一副“僵硬的雕塑”的姿态,等着人们的修缮呢。
都江堰,一个鲜活的流动的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精灵,长城,能比得了吗
长城和都江堰都是我国两个著名的工程,本来毫无人气、灵气可言,但作家卓尔不群的文化感悟加上反复地对比,使得都江堰尽显了古老而又年轻的飒爽英姿、风流本色。
其实,《文化苦旅》中每篇精美散文都有这样的感悟,诸如《洞庭一湖》里的贬官文化,《莫高窟》圣洁、玄秘的底蕴, 《贵州傩》里令人神往的傩祭傩戏等等,连人们司空见惯的夜雨在作家的笔下也显出了恢弘的蕴涵和无限的魅力。
(见《文化苦旅·夜雨诗意》)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显示了作家鲜明的情感体验。
《文化苦旅》 读者看散文,除了能看到作家的文化感悟外,还可以透过作品看出作家的情感体验。
书中这样的对比并不鲜见。
《风雨天一阁》中藏书家范钦和其侄子范大澈的对比,范钦跟书法大师丰坊的比较,就表露出余秋雨对范钦的发自肺腑的敬佩与惊叹;《西湖梦》里有一段围绕着生命主题美的对比,“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和白鹤,而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贴着自己的本体生命”,这儿流淌的是作家对三位古人由衷的赞美。
《华语情结》中一个又一个叫得出姓名跟叫不出姓名的华裔后人的描写,也无一不是倾注着作家饱满真诚的挚爱和钦敬。
《道士塔》中,通过对比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更多的情感体验应该是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对祖国辉煌灿烂文化的被毁的切肤痛心。
还是把目光退回到1900年5月26日清晨。
当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早起清除积沙,突然,他发现了满满实实一洞的宝物。
当时中国的官员是如何对待这些绝世珍宝的呢
“王道士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
县长稍稍掂出了分量。
甘肃学台、金石学家的叶炽昌建议藩台把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运费不低,官僚们又犹豫了。
”当中国官员的客厅里“茶香缕缕”的时候, “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
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
”珍藏的宝物,精明的外国人趋之若鹜,而中国官员全然不当一回事,没能形成一张最最基本的保护网。
于是,“一箱子,又一箱子。
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
吁—一车队出发了。
”“……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更可恨的是那该死的“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强烈地对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不仅是读者,只要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拍案而起,余秋雨先生写到这儿,当然愤慨了,激怒了,他痛心疾首、义愤填膺:“诺大的中国,竞存不下几卷经文。
”但事实已经发生,作家只得无奈地悲怆:“我好恨”。
“我好恨”,三个字单独成行,力透纸背。
作家恨什么
恨王道士为了几块银元而拱手送宝,恨中国官员目光短浅,恨外国冒险家廉价掠夺我国珍藏,恨自己未能早生几百年……虽然恨的内容作家并没有直接写出,但作家鲜明的个体爱憎,读者是能透彻地体悟到的。
这,就是对比艺术的效果。
《文化苦旅》读后感《文化苦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说中国文化是太平洋的话,那么余秋雨就是一个航海家,而我也勉强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随者。
一路上,余秋雨引领着我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深思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陈景润那样在字母的世界中遨游,可以说是飞翔,从山脚飞向山顶,从江南飞向那更远的地方。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道士塔。
青砖黄泥,这再普通不过;细细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机,可是这也是一种耻辱。
道士塔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
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
伤心欲绝
经历如此难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个三峡吧,离开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刘备罢了。
也许三峡之流正是为了这两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争流着。
放眼现在,三峡大坝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国人逐渐满足了自己对能源的需求,这无不是三峡的功劳。
无论怎样,三峡蕴藏着无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点儿跌宕而已。
对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无休止的,那是因为人生也是个无休止的边界。
就正如智者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
”同样不在乎你有多聪明的头脑,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内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闭上眼睛,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
《文化苦旅》-作者简介编辑本段 《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中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
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在内地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
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
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史稿》 ,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其学术可见一二。
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机构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余秋雨著名的散文集、回忆录还有《山居笔记》 、《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
参考资料 [1] 凤凰读书
求《文化苦旅》好段及该段赏析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
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层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
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
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阳关雪》赏析:采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说明统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权,因而不可能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
与下文的“九洲画风黯然”,“阳关再也难享用温醇的诗句”,文人大多成了“谪官逐臣”,“阳关坍弛了”等内容相照应。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都江堰》赏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都江堰的细细浸润、节节延伸、灵动和谦卑。
运用对比的手法,把都江堰和长城作对比,凸显其独特和神圣。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
“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
他既然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优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
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木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
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
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
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三峡》赏析:这段话运用想象、联想、比喻、烘托等修辞手法,描绘了小时候对“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误解。
虽是误解,却是如此美丽,让人忍俊不禁。
作者的描述是灵动的,栩栩如生的,运用丰富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表现当时心中的情景。
●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厶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沈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江南小镇》赏析:作者选取河道、石桥、民居、水、埠头、乌篷船等江南小镇的典型景物,表达自己对江南小镇的美好印象。
接下来将江南小镇与湘西小镇对比,表现其畅达平稳。
最后结合历史写江南小镇的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娓娓道来之间将我们也带去了那古朴的江南小镇。
●西湖给人以疏离感,还有别的原因。
它成名过早,遗迹过密,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过多,结果,成了一个象征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
游览可以,贴近去却未免吃力。
为了摆脱这种感受,有一年夏天,我跳到湖水中游泳,独个儿游了长长一程,算是与它有了触肤之亲。
湖水并不凉快,湖底也不深,却软绒绒地不能蹬脚,提醒人们这里有千年的淤积。
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几乎有点不真实了。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西湖梦》赏析:这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西湖,西湖在作者笔下就像一个急于得到认证的老人。
作者从历史阐发西湖给人以疏离感。
原因有二:一是过于玄艳的造化,无法与之进行家常性的交往(难以真切);二是成名过早,遗迹过多,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过多(难以贴近)。
●在文化人格结构上,他们是缺少皈依的一群。
靠传统
靠新潮
靠内地
靠国际
靠经济
靠文化
靠美誉
靠实力
靠人情
靠效率
他们的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点依稀朦胧。
他们最容易洒脱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种洒脱的孤独。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赏析:这段话采用一连串的反问,表现上海人这个群体自身的矛盾。
上海人依附的东西似乎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作者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上海人洒脱的孤独,带着点冷嘲热讽的味道。
●可惜,讥刺上海人的锋芒,常常来自一种更落后的规范:说上海人崇洋媚外、各行其是、离经叛道;要上海人重归朴拙、重返驯顺、重组一统。
对此,胸襟中贮满了海风的上海人倒是有点固执,并不整个儿幡然悔悟。
暂时宁肯这样,不要匆忙趋附。
困惑迷惘一阵子,说不定不久就会站出像模像样的一群。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赏析:将至尾声,作者的笔触似乎没那么冰冷了。
作者写其他人的目光和上海人的态度,表现上海人并不随波逐流的特性,为下文期待上海人更广阔的视野更独立的人格做铺垫。
●把这一切都说完了,老信客又告诉他沿途可住哪几家小旅馆,旅馆里哪个茶房可以信托。
还有各处吃食,哪一个摊子的大饼最厚实,哪一家小店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信客》赏析:简洁干练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在一连串的排比中表现出老信客的为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他对自己的工作极其负责,所以对年轻的信客也事无巨细地交代。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废墟》赏析:这段话运用排比、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废墟的态度。
作者的视角独特,澎湃的激情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字里行间浸透了作者复杂而丰沛的思想感情。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
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
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
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
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废墟》赏析:作者运用一系列的例子来阐述悲剧,而作者眼中,废墟文化就是悲剧文化。
一连串的排比读来气势汹涌,充满感染力。
文化苦旅《腊梅》的句子赏析
1冬夜,一钩新月天如水.我踏雪访友,叩开了晓晴家的院门.刚进门,便闻得冷香脉脉,叫人好不心旷神怡.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株红梅傍池而栽.月下,柔柔月光与昏黄灯光静静地流泻在这株梅上.褐色梅枝清峻古健,欹长枝条上弥漫起伏着连绵的“红云”;红梅朵朵,小巧精致,片片幽香轻轻弥漫,飘散在朦胧月色之中.我出神地望着那梅,竟舍不得再移动脚步.有一句古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今日才算体会到其中的意境. 2因为是白天,那梅便更显得超尘脱俗.抑或含蓄,抑或冷傲,抑或温静,抑或清高;袅娜亭亭,吐着幽香;含情脉脉,欲诉还羞.梅的高洁与隽雅给这寂寥的寒冬增了几分情趣,添了几分暖意. 3我忽然想起了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的词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再转头望望瓶中之梅,处艳世而不卑微,亦不争春斗艳,她只是默默地在人们需要花香之时,送来了花香.待到春色满园,她或许已凋零,但她依然微笑.这便是梅的高洁之处,这便是梅的不凡之处. 4在这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赶在秋寒中绽放的花瓣儿,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娇嫩.这校园一角的腊梅在人不经意间开放了,没有浓郁的花香,真是孤芳自赏啊. 雨中的腊梅朦胧中透着妩媚,静静地展现着她的风姿. 5腊梅花开放于百花凋零的严冬,花姿优美,花香浓烈.每至寒凝大地,风雪载途之际,腊梅打破植物界的沉眠凋敝,以其对生命和自然的特殊钟爱如火如荼地开放.群生的万头攒动,繁花如云,香气酣畅,沁心夺魂;单生的枝枝劲节,卓尔不凡,笑傲一方风雪. 6 花,仅仅是一枝刚开的花,但在这儿,是沙漠驼铃,是荒山凉亭,是久旱见雨,是久雨见晴。
7 花瓣黄的不夹一丝浑浊,轻的没有质地,只剩片片色影,娇怯而透明。
8 月光下的腊梅尤显圣洁,四周暗暗的,唯有晶莹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
求文化苦旅的内容简介
《文化苦旅》是一本著名的文学作品,相信我们很多人都阅读过,它是余秋雨老先生的第一部散文合集,其中包含了历史、文化散文,还有的就是一部分回忆性散文。
“文化苦旅”,就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其中一个“苦”字,抒发了余老对中华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传神逼真地透露出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写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细细品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一部“苦涩的”文化史。
余老先生,1946年出生于浙江,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史学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
对于作者余秋雨先生,我们就不多作介绍。
余老先生《文化苦旅》一书,是一部游记类的散文,与他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比起来,其中的经历并不是那么的惊险,也并不像《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里的亲身涉险,用平和的心和舒缓的游历,缓缓道出了中华文化的悠远和深意,作者鲜明地写出了文化的深刻内涵,用细腻的笔触把文化刻录的淋漓尽致。
《文化苦旅》上下共有37篇,书中《道士塔》、《阳关雪》、《柳侯祠》、《莫高窟》、《白发苏州》、《江南小镇》、《风雨天一阁》、《上海人》、《庙宇》、《都江堰》、《牌坊》、《笔墨祭》、《信客》等多篇散文充满了灵性、悟性和责任,尤其是开篇的《道士塔》,但凡每一位中国人,读完之后,我们都会有一种愤怒——一种对王道士无比的愤怒和对当时中国官员的憎恨;我们都会萌生出一种伤痛—— 一种对中华文物损失的伤痛和落入外国人之手的辛酸。
如今,我们还要到外国的博物馆才能看到古老的中国文物,就像英法联军掠夺焚烧圆明园一样,给我们无法弥补的伤痛。
而这些,也许就是余老“文化苦旅”四字中文化之“苦”的深刻表露吧,体现了“苦”的缘由,“苦”的所在,“苦”的境遇。
《文化苦旅》,开创了“文化散文”的先河,引领散文走向了新的高度,给读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赏读《文化苦旅》这一文学名著,我们能够看出余老突出的写作艺术和技巧,还有整齐的语言和精心的对比参照;散句、对偶、反复、顶真、回环、排比、比喻等和心理、环境、动作、肖像描写等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使文章伸缩有度,进退自如,语音感染力强烈,概括完整大气。
《文化苦旅》的思想精魂就在于一个“苦”字,在内容上鲜明地表现为对于我们五千年的古老文明的深刻反思和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人格生动的体现。
在我们对古中国文化拥有一种“苦涩”的感受之外,我们还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深感自豪、敬重和无限的热爱之情。
《文化苦旅》的思想核心在于一个“苦”字,那么“苦”之所在呢
有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我觉得具体而深刻。
“文化苦旅”之“苦”表现为:第一,中国文化历史命运之苦;第二,中国文人的艰辛之苦;第三,进行文化探索的历程之苦。
以上几方面“苦”,深刻地体现出中国文人和中国文化的精神所在,可能这些就是余老先生《文化苦旅》标题构思的用意所在吧。
余秋雨老先生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他用简洁的文字,把中国文人、中国文化,缓缓地向我们到来,我们不仅能够学到余老独特的写作技巧和广阔的构思空间,我们还能了解到古老的中国文化,更深一步的体悟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