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格言
五绝,人君胡秉言树高不忘根,说做有良心。
处世应诚恳,辉煌莫忘恩。
我是一个高中生。
想找一些名人名言,最好是那些激励人心的句子
2008年7月,美国游泳奥运会选拔赛上,24岁的艾力于了他梦寐以求的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但是,能赛却成了问题。
原来,6月份他在一项检查中被确诊患了睾丸癌。
在得到医生关于癌细胞暂时不会扩散的意见后,艾力克决定参赛。
“奥运会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想我可能永远不会忘记我走上奥运会游泳赛场的那天,不管我还剩多少天可活。
奥运梦想高于生命。
”学会运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奥运梦想高于生命。
奥林匹克梦想,是很多人毕生的追求
★家住重庆市大渡口区东风村特2栋的八旬老人陶志明,从58岁起开始参加自学考试。
作为一名高龄考生,自学各门课程的难度不言而喻。
据陶志明老人回忆说,刚开始他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4年内考完17门课程。
3年过去了,他报考的科目居然一门都没过,但老人从未想过放弃。
从第4年起,陶志明老人开始总结学习经验,当年就有两门及格,所有课程中最难的一门是《自然科学概论》,他一连考了7次才取得成功。
2002年4月,已经77岁的陶志明老人终于拿到了自己苦学18年的大专毕业文凭。
学会运用:没有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没有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再好的梦想也难以实现。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有这样一条规定:教授年满70岁便要被强迫退休。
理由是70高龄已没有精力和体力做研究或教学工作。
1943年,该校的植物学教授德格博士正好70岁,虽然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却不得不对他所留恋的一切说再见。
德格心中一直深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研制出一种特效药,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如今虽然退休了,他却不想让梦想也退休。
不久后,德格受聘于雷德里化验所的制药厂,作为顾问并担任独立研究工作。
两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
可他仍然不放弃希望,因为心中的梦想仍在向他召唤。
通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分离出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可以控制50余种严重病症,这就是著名的金霉素。
学会运用:梦想虽好,圆梦之路却十分艰辛坎坷。
欲使梦想成真,就必须具有圆梦的顽强意志和决心。
★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年少时,曾梦想成为剧作家,为了这个梦想,年轻的他离家只身去了哥本哈根。
无依无靠的他,颠沛流离,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放弃。
1835年,他试写了几篇童话,很受儿童喜欢,此后他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童话大师成了他的新梦想。
后来,他写出了《海的女儿》《丑小鸭》等许多著名童话,成为人们公认的世界童话大师。
学会运用:梦想,有时需要转弯。
一直坚持,或许是死胡同;可转个弯坚持,说不定会峰回路转。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意大利男孩在那波里的一家工厂做工。
他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
”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
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
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
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
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
学会运用:面对孩子的梦想,父母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梦想在孩子心里生根。
明确实现梦想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
奋斗 霍英东的历程(奋斗让他走向成功)霍英东,香港著名的房地产业巨子。
可谁又知道,霍英东先生的今天是由“价值七角钱”的苦力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呢
童年时的贫寒家境和成年以后的生活坎坷、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毅力,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奋斗性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
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饿得头昏眼花。
结束以后,霍英东投身于运输业,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开展了航运业,生意十分兴隆。
霍英东不满足于运输业已经取得的成就,又开始向房地产业进军,从此,房地产成了他致富的基础。
勤奋的门捷列夫(通过奋斗达到目标)俄国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从事化学研究,勤奋不息,硕果累累。
由于生活清苦和过于用功,门捷列夫在大学时期身体累垮了,住进了医院。
他偷偷地把书本纸笔带进病房,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学习。
到了晚年,他常常生病,视力衰退到半盲,双手颤抖到不能写字,但仍口授由秘书笔录编写自传,整理自己的著作。
临终前三个星期,他还参加讨论了乘飞艇到北极探险的计划。
门捷列夫就是以这样不断奋斗的精神,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著作,其中包括篇幅达数千页的著作。
轮椅上的霍金(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创立了新的宇宙学说,著有《时间简史》等书,被人们称为“当今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2年时间了。
他却支持到现在,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这与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息息相关。
1970年,霍金不得不借助轮椅,至今已有30余年之久,但他始终坚持物理学研究,甚至在丧失说话功能之后,仍然依靠机器工作。
北师大天文系教授何香涛在80年代初期曾参加霍金的学术报告会,当时霍金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与人交流也很不方便,但他始终坚持奋斗,刻苦钻研。
霍金大学时结识的朋友狄克斯说:“当霍金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他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不息的奋斗精神。
”十年写就《三都赋》(奋斗成全自我)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
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
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
”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
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
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
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
”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
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让奋斗成为生活的习惯(奋斗需要坚持)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致力于文学创作,但他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得力的亲戚可攀。
他向英国所有的出版社和文学刊物投稿,得到的却是743条退稿条。
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
他曾对朋友说:“不错,我正承受着人们难以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条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但我一旦获得成功,每一张退稿条的价值都将重新计算。
”后来,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他潜在的创作才能如大江奔涌,不可遏止。
到他1973年75岁逝世时,43年间他一共写了564本书,总计4000多万字。
他本人身高1.78米,而他写的书堆叠起来超过了两米。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
真理需要坚持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
”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
”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理,但因为缺少自信,而离开了真理。
柏拉图坚持真理的勇气就源于对事实的坚定信念。
通往真理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对真理坚持到底。
崔琦的“捷径” 崔琦是因为“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教授。
一个工程系的教授居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少见的事情。
崔琦最喜欢的格言之一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 1999年12月,崔琦在香港中文大学就成才问题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时语重心长地说,自己教书30年来接触的许多人都是在中国长大的理科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自信,而且往往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才去做。
相反,欧洲学生具有冒险精神,只要认为很有意思、很好、很有挑战性,就会踏踏实实地去做。
在演讲后与学生交谈中,大学生们最想从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大师口中得到一条成功的“捷径”,然而,崔琦教授从始到终的回答都是“坚持”两个字。
爱迪生的恒心爱迪生被世人誉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为人类提供了约二千项大小发明。
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加“恒心”。
为了寻找灯泡内的耐热材料,他先后试用了大约六千种纤维材料,最后找到了碳化竹丝。
第一盏竹丝灯虽然亮了1200个小时。
但他继续不断探索,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最后发展到钨丝灯,前后花了20年时间。
他为了把容易腐蚀的硫酸电池改造成镍铁感蓄电池,他从1900年开始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花了10年时间,进行了近五万次的试验才获成功。
名言:伟人们到达高峰不是靠突飞而来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酣睡的认晚不辞辛苦地坚持攀登的。
[美]朗费罗《圣奥古斯丁的梯子》
跪求
摘入五个话题各三件事,名人名言各五句。
吾辈在线等
1 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
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
做人要学会宽容。
宽容如水。
宽容,即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
宽容如水般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
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冷静、清醒。
什么是合作呢
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怎么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了。
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
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
我想,这主要是依靠高度同意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研究发现,乐观高手们所列出的烦恼事项,远低于一般人,而他们花在抱怨上的时间,也远少于一般人。
乐观的人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会花时间去推卸责任:“都是他的错……-”或唉声叹气:“为啥我老是这么倒霉?”乐观高手共同的态度是:现在没时间怨天尤人,因为正忙着解决问题。
而当你我少一分时间抱怨,就多一分时间进步。
这也正说明了为何乐观的人比较容易成功,因为他们的时间及精力永远用来改善现况。
所以,要培养乐观一点也不难。
请就从现在开始,把注意力的焦点从“往后看怨天尤人”,改为“向前望解决问题”就行了。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勤奋。
对一个成功的人生而言,保持勤奋大概是除立志之外最为重要的事了。
因为无论多么远大的志向,如果不能以勤奋的态度去落实,就永远无法变成现实,最终也只是“海市蜃楼”而已。
勤奋对于一个人如此重要,然而,他和人性中所有的优秀品质一样,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磨砺才能具备。
勤奋的来源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面临严峻的生活现实,不勤奋便会有沦落的危险,从而不得不勤奋,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习惯。
这种勤奋是因环境的压力而生。
一种是把勤奋当作修身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的去实行、去锤炼,这种勤奋因内心的力量而生。
但无论是哪一种来源,最终对勤奋品质的拥有是一样的。
当然,来自于内心的力量必然会更持久、更强大。
勤奋是一种长期的心理趋向和行为状态,而不是由一时一事所激发的短暂的冲动,因此,勤奋的养成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日积月累。
古人说:“吃的苦中苦,方知甜中甜。
中应该说说一个人要想有作为,就必须具备能吃苦地精神。
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高尔基苦难的童年为人熟知。
安徒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时也说:“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的生活才会有成就。
”吃苦是人生的立业之本。
如果说前辈的吃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逼出来的话,那么年轻一代则要靠“自觉吃苦”来养成。
所谓“自觉吃苦,一是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深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的道理,把吃苦当做磨炼自己意志的“磨刀石”,自觉投身于艰苦的生活和工作中,在磨练中积累吃苦的精神财富。
二是要自觉地找苦吃。
要挑艰苦的工作去做,并有意识地与苦为伍,敢于同艰苦的环境和困难较量。
三是要以苦为荣,以苦为乐。
一个以吃苦为荣乐的人,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
敢吃苦的人先苦后甜,是因为他们能吃苦而不会再吃苦;怕吃苦而不吃苦的人,先甜后苦,是因为他们怕吃苦而偏偏吃苦。
先苦后甜,是苦尽甘来。
这种苦是经验是财富是美好的回忆。
先甜后苦,是甜尽苦来,这种苦是教训。
享乐在先,能令人羡慕。
但这只是昙花一显,只有能吃苦才能幸福长久。
只要屈下腰,出把力,吃点苦总是会有收获和回报的。
天上掉馅饼的事别指望。
欢乐与痛苦相拌,艰辛与甜美共生。
今天的苦涩和艰辛就是明天的辉煌,世人只能在苦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甜前之苦包含勇敢,包含智慧,包含进取中的奉献精神。
它能苦出“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强者气魄,苦出“纵死犹如侠骨香”的英雄本色,苦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美好未来。
2三件事曾子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
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
”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
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
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改革开放之初,霍英东便率先投资祖国内地,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学到英东游泳馆……迄今为止,霍英东投资捐赠内地已超过50亿元。
而在众多内地投资中,以南沙的投入资金最为庞大,十年总计26亿元人民币,霍氏的不计回报的执着投入使南沙由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区3●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
——达·芬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高尔基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
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行不?希望能帮你
求大神推荐~刻在钢笔上写什么好
英文也可以,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6 7 8个字。
英文也不要太长。
Wisdom with you(智慧与你同行)
销售名人的姓名和事迹
李嘉诚李嘉诚目录一.李嘉诚简介二.辛酸的童年三.意大利偷艺 赚得千万归四.李嘉诚的爱情传奇五.李嘉诚用人之道的关键六.李嘉诚侃谈管理艺术七.李嘉诚给年轻商人的98条忠告八.李嘉诚做人经商之道九.李嘉诚14句经典成功格言[编辑本段]一.李嘉诚简介李嘉诚,男,汉族。
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五号的祖家(今属潮州市湘桥区)星座:狮子座生肖:龙绰号:幼时校友叫他“李大头”1. 家庭情况父亲李云经,母亲庄碧琴弟弟李嘉昭,已故,妹妹李素华已婚,妻子庄月明,跟李嘉诚诞下两子:长子李泽钜,已婚,妻子王富信,1996年,(李泽钜大女儿李燕宁出世,次女于2000年6月出生,2004年8月5日,李泽钜的第三个女儿出世,2006年李泽钜儿子出生,这是李嘉诚的第一个男孙。
)李嘉诚幼子李泽楷2.人生经历⊕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
⊕1932年,9月进入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投靠亲戚。
年底进入香港的中学读初中。
⊕1943年,父亲李云经病逝。
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李嘉诚当时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
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
⊕1948年,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的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
[1]⊕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在北角购入一幅地皮,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
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
⊕1963年,与庄月明女士结婚。
⊕1964年,8月长子李泽钜出生。
⊕1966年,10月次子李泽楷出生。
⊕1967年,左派暴动,地价暴跌,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
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8年,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会面。
⊕1979年,“长江实业”宣布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斥资6.2亿元,从汇丰集团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实业”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
⊕1986年,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
⊕1986年,5月1日李嘉诚母亲逝世。
⊕1986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会见了李嘉诚。
⊕1987年,联同2名华资大亨李兆基及郑裕彤,成功夺得温哥华86年世界专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90年,1月份,夫人庄月明女士突发心脏病逝世。
⊕1994年,所管理的企业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1999年,长江实业集团除税后盈利达1,850亿港元。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
3.历年得奖纪录⊕ 1981年,获委任为太平绅士⊕1981年,获选为“香港风云人物”⊕1986年,2月6日香港《信报》排出香港十大财团,长实系四家上市公司市值达三百四十三亿港元,名列榜首⊕1986年,3月25日香港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法学博士⊕1986年,被比利时国王封为勋爵⊕1986年,香港大学校监、港督尤德爵士授予李嘉诚名誉法学博士称号。
⊕1989年,1月1日获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1989年,6月获加拿大卡加里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12月15日港督卫弈信向李嘉诚颁发“商业成就奖”⊕1992年,4月28日北京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博士称号⊕1994年,被评选为1993年度香港商界“风云人物”⊕1994年,11月22日获《亚洲周刊》颁发的首届“企业家成就奖”⊕1995年,12月1日被(香港)“国际潮团联谊会”推举为大会名誉主席⊕1996年,第三期《资本》杂志公布香港华人富豪榜,长实系三间上市公司市值3,250亿港元,占全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3.7%,居华人财团榜首;个人资产600亿港元,并列全港华人富豪第2名⊕1999年,《福布斯》(Forbes)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位列第十,是亚洲首富⊕1999年,4月被英国《泰晤时报》选为千禧年企业家年奖大奖⊕1999年,5月被英文版的《亚洲周刊》,评选为亚洲区五十位最具权力人物之一⊕199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①1995年-1997年出任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②1992年被聘为港事顾问③1985年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员④1979年与霍英东等人出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董事4.公益事业1981年创立汕头大学,至今对大学的投资已过31亿港元(包括长江商学院)。
1987年,他捐赠5000万港元,在跑马地等地建立3间老人院。
1988年,捐款1200万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
并对香港肾赃基金、亚洲盲人基金、东华叁院捐资1亿港元。
1989年,捐赠1000万港元,支持北京举办第11界亚洲运动会。
1991年,李嘉诚向英国保守党捐赠10万英镑作竞选费用,引发英国两大政党争议。
2004年的印度洋大地震曾捐助300万美元赈灾。
1997年,北京大学100年校庆期间,李嘉诚基金会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新图书馆的建设。
1999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4千万港元予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将设于信德中心的持续及社区教育中心命名为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
2002年李嘉诚海外基金建立长江商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实行教授治校的商学院。
2003年11月MBA第一批学员入校,MBA学员GMAT入学成绩高居亚洲首位,现在已在北京 上海 广州等地设立学校,目前是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商学院之一,目标是用十年的时间进入世界十大商学院之列。
2004年南亚海啸,李嘉诚透过旗下的和记黄埔及李嘉诚基金会,共捐出300万美元予受灾人士。
2005年5月,李嘉诚向香港大学医学院捐出港币10亿元以资助医科学生及医学研究用,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称将重新命名香港大学医学院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易名,此次转名引起社会巨大争议。
2005年10月10日基金会与和记黄埔合共捐出50万美元予巴基斯坦地震灾民。
2005年11月,李嘉诚(加拿大)基金向加拿大多伦多圣米高医院捐出2500万元加币(当时约1亿6仟4百75万港元),兴建以他命名的医学教育大楼。
于2009年落成。
2007年3月,李嘉诚向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捐款1亿新加坡币(逾5亿港元),创立教育及学术发展基金,设立教授席及40个硕士奖学金等。
志在培育区内公共管治人才。
这笔捐款一半由李嘉诚基金会捐出,其余则由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分别捐出四分之一。
获捐款的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布巴尼表示,新增奖学金将惠泽中国大陆、香港、印度、越南、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新加坡学生亦可受惠。
继香港大学医学院后,新加坡国大校园内一幢建筑物,将其中一幢建筑物命名为“李嘉诚大楼”。
在新界粉岭的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亦是以他命名的。
校内不少设施的建设费用亦是由他捐赠的。
这包括学校在礼堂的冷气系统和建造校舍新翼之费用。
2008年3月十九日,李嘉诚致函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再以李嘉诚基金会、长江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的名义捐款一亿元人民币,用于为灾区学生设立特别教育基金。
加上此前李嘉诚教育基金捐出的三千万元人民币,李嘉诚捐款已达一亿三千万元人民币。
李嘉诚在信件中称,自四川省发生重大震灾以来,本人每日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并于灾后立即以基金名义认捐三千万元人民币(未计集团名下其他公司之捐款),冀能尽一分之力。
从过去一个星期以来报道所见,灾区同胞情况之惨重,感同身受,不禁怆然。
现再以基金会名义捐款四千万元、长江集团及和记黄埔集团各三千万元,合共一亿元人民币,捐款将获教育部配套,用于为区内受灾学生(包括大、中、小学)设立特别教育基金,使获得资助生活费及学费以作日后继续升学之用。
2009年4月22日,李嘉诚旗下长江集团、和记黄埔联合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捐赠人民币1亿元人民币。
[编辑本段]二.辛酸的童年李嘉诚的祖先原为中原人士,因灾荒而南迁至福建莆田。
后又因战火连绵不断而由世祖李明山带领全家迁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
从此李氏家庭同大批因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一起成了潮州各部落、各家族中的一支。
李氏家庭可以说是书香世家。
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曾经是清朝每12年选拔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一时传为佳话。
李氏祖居门前用于插贡旗的碑座,就是历史的见证。
因其家族人士治学风气甚浓,知书识礼,学问渊博,在乡村之中颇有名望,颇受村民尊重,故地位极高。
大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只要心里一旦有了宏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
所以李嘉诚一有时间就躲在小书房里,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去考虑问题。
即使有很多书他不能看懂或似懂非懂,但他仍能凭他的天赋和聪颖努力去领悟。
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好梦,他对那些精忠报国的有识之士敬佩不已。
然而美丽与祥和却是暂时的。
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这片宁静的土地。
整日整夜,日本的飞机对潮州地区狂轰滥炸,宁和而美丽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废墟。
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到香港。
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
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
他知道父亲是给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让生病的父亲能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
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
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度过这一难关。
父亲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
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
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他每天总是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伙子了。
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当今世界很多杰出的企业家都从事过推销工作。
推销是一门十分复杂而且不容易学会的工作。
李嘉诚酷爱读书。
每天白天工作之后,晚上他还要买些旧书来自学,学完的旧书再拿到旧书店去卖,再用卖掉的钱买“新”的旧书。
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节省了很多钱。
最初,李嘉诚向客户推销产品之前,心情总是十分紧张。
于是他就在出门前或者路上把要说的话想好,反复练习,从而成功地克服了紧张的心理。
渐渐地,李嘉诚发现自己不仅推销有术,而且大有潜力。
他那与生俱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适合于做推销员。
他总是能凭着直觉看出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物,并且能马上了解客户的心理和性格,从而定好相应的推销策略。
李嘉诚认为,在从事推销工作的时候,必须充满自信,而且要熟悉所推销的产品,尽最大努力,设法让客户感到你的产品是廉价而且优秀的。
很快,李嘉诚成了全公司的佼佼者。
但李嘉诚从来不喜欢高谈阔论,他认为从事推销工作,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勤劳,二是创新。
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李嘉诚18岁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李嘉诚的商业头脑,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而且也使李嘉诚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
同时,在推销过程中,也使他学会了宽厚待人、诚实处世的做人哲学,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本段]三.意大利偷艺 赚得千万归1957年春天,李嘉诚揣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
他在一间小旅社安下身,就及不可待地去寻访那家在世界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风尘仆仆来到该公司门口,但却戛然却步。
他素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
也许应该名正言顺购买技术专利,然而,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它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方肯出手。
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
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
李嘉诚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给李嘉诚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非法打工,不敢控告他。
李嘉诚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双眼却恨不得把生产流程吞下去。
李嘉诚收工后,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
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而知。
假日,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
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技术工人。
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李嘉诚满载而归。
随机到达的,还有几大箱塑胶花样品和资料。
临行前,塑胶花已推向市场,李嘉诚跑了好多家花店,了解销售情况。
他发现绣球花最畅销,立即买下好些绣球花作样品。
李嘉诚回到长江塑胶厂不动声色地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办公室,他宣布,长江厂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拳头产品,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
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
按理说,物以稀为贵,卖高价在情理之中。
但是李嘉诚明察秋毫,他认为塑胶花工艺并不复杂,因此,长江厂的塑胶花一面市,其他塑胶厂势必会在极短时间内跟着模仿上市。
倒不如在人无我有、独家推出的极短的第一时间,以适中的价位迅速抢占香港的所有塑胶花市场,一举打出长江厂的旗号,掀起新的消费热潮。
卖得快,必产得多,以销促产,比居奇为贵更符合商界的游戏规则。
这样,即使效颦者风涌,长江厂也早已站稳了脚跟,长江厂的塑胶花也深深植入了消费者心中。
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
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
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
果不出所料,很快,香港冒出数家塑胶花专业厂。
长江厂只是先行一步,等待它的,将是与同业的公平而无情的竞争。
大家都在抢占市场,而长江厂的现有规模,无法保证长江号在同业的龙头地位。
李嘉诚到亲友中集资招股,筹集的资金用于租赁厂房,添置设备。
他赴意大利考察塑胶花,同时对欧洲的企业结构和管理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
他深知私营企业财力单薄,发展缓慢。
他看好股份制企业,他决定分两步走。
第一步,组建合伙性的有限公司;第二步,发展到相当规模时,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有限公司。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
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
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李嘉诚塑胶花大王的美名,不仅蜚声全港,还为世界的塑胶同行所侧目。
[编辑本段]四.李嘉诚的爱情传奇李嘉诚先生已经连续多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称号。
关于他缔造商业神话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
然而,关于他感情世界的文章却极为鲜见。
为什么呢
李嘉诚不喜欢谈私人感情。
近日,笔者在陪同撰写李嘉诚传记的青年女作家丽妮采访李嘉诚时,总算对这位富豪的情感世界有了一点了解。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1928年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李嘉诚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李云经与妻子庄碧琴商议,决定带上李嘉诚、李嘉昭和李素娟三兄妹前往香港投奔妻弟庄静庵。
李嘉诚的舅舅庄静庵,是香港钟表业的老行家。
今日有关香港钟表业的著作,莫不提及庄氏家族的中南钟表有限公司。
庄家长女叫月明,比李嘉诚小四岁,聪明伶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月明在教会办的英文书院念书。
小月明一点也不嫌弃穷表哥李嘉诚,相反还十分同情他。
李云经发现香港是一个金钱至上的商业社会,于是告诫李嘉诚兄妹,要在香港生存下去,就要学做香港人。
而要与香港社会融为一体,第一步就是要过语言关,改掉潮汕口音,学好广州话。
从此,月明就成了李嘉诚的广州话老师。
表妹用心教,表哥认真学。
不久,李嘉诚便能用广州话与香港人交流了,月明十分高兴。
李嘉诚也发挥自己的长处,教月明学习中国古典诗词。
这一对“金童玉女”两小无猜、互相学习的情景,是当时庄家最为动人的风景。
那一段日子,也成了李嘉诚动荡童年中最温馨的回忆。
赤手空拳打天下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
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李云经又在这时病倒了。
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
”15岁的李嘉诚坚定地点了点头,李云经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去世了,李嘉诚自觉长大了许多,他明白,从此以后他要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了。
尽管舅舅表示要资助李家,但倔强的李嘉诚仍然决定中止学业,打工挣钱。
他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能出人头地。
舅舅表示支持他,因为舅舅自己也是十多岁就离开父母到广州打天下的。
不过,他仍然没有让李嘉诚进他的公司。
李嘉诚明白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他必须赤手空拳闯出一条路来。
月明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
她以优异成绩从英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进入香港大学,后来又留学于日本明治大学。
她的生活之路充满阳光和鲜花。
但难得的是,她从来没有嫌弃过表哥。
而且,她与李嘉诚两小无猜的纯真感情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转变为热烈的爱情。
她一直牵挂着在香港拼搏的表哥。
李嘉诚踏上谋生路后,不管是当茶楼的堂倌、还是当钟表公司的学徒,月明对李嘉诚都是一往情深,她在精神上对李嘉诚的慰藉和支持,鼓舞着李嘉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
“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李嘉诚的雄心壮志。
月明更加欣赏表哥,并为他感到自豪。
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再一次体会到世态炎凉。
危难之中,不变的是庄月明对表哥的一片赤诚之心。
爱情的力量,将历经磨难的李嘉诚锻造成不屈的男子汉。
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
1957年,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
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很快就成为“塑胶花大王”。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有情人终成眷属李嘉诚已经事业有成,他与庄月明的爱情也本该瓜熟蒂落,但好事多磨,若按世俗的眼光,他们并不门当户对。
月明出身富贵名门,受过高等教育,才貌双全;而李嘉诚出身寒微,只读过初中,虽然事业初成,但将来怎样还是未知数。
而庄静庵和李嘉诚母亲庄碧琴也表示反对。
转眼到了1963年,李嘉诚已经35岁,月明也已经31岁,他们对爱情的执著和真诚终于感动了庄静庵夫妇和庄碧琴,同时李嘉诚在商业上创造的奇迹也越来越让庄静庵感到惊奇,他们终于同意两人结婚。
在一片祝福声中,李嘉诚牵着庄月明的手,幸福地踏上了红地毯。
为了让爱妻住得舒适,李嘉诚斥资63万港元买下一幢花园洋房,这就是李嘉诚现在仍然居住的深水湾道79号3层住宅。
当时李嘉诚并不算大富豪,一下子拿出63万港元很不容易,所以有人说,这是他送给妻子的最好礼物。
婚后,庄月明加入长江工业公司,她流利的英语和日语、谦和勤勉的作风,深得同事的尊敬。
1964年8月和1966年11月,李泽钜和李泽楷兄弟相继出生,庄月明渐渐退居幕后,相夫教子,孝敬家婆。
在她的悉心教导下,李泽钜、李泽楷兄弟均勤奋好学,先后赴美国大学深造。
1972年11月,“长江实业”上市,这是李嘉诚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
庄月明出任执行董事,是公司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之一,李嘉诚不少石破天惊的决策,均蕴含了庄月明的智慧和心血。
但庄月明在公众面前始终保持低调,她很少露面,也不接受记者采访。
所以人们在谈论李嘉诚的“超人”业绩时,很少会提到庄月明。
其实如果李嘉诚的生命中没有庄月明,真不知他会变得怎样。
一生只爱你一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李嘉诚的事业如日中天。
庄月明别无所求,丈夫事业成功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1989年12月31日夜,李嘉诚携夫人出席在君悦酒店举行的迎新年宴会,夫妇俩容光焕发,是宴会上最“抢镜头”的一对伴侣。
不料翌日下午,庄月明却突发心脏病,于医院逝世,年仅58岁。
当时李嘉诚也才60出头,身体硬朗,精神奕奕,又是富豪,因此不乏主动示爱的美女。
香港不少富商都以绯闻为荣,但李嘉诚始终如一块白璧。
港人都知道李嘉诚和庄月明情深似海,所以至今竟无人向他提及续弦之事。
这些年来,李嘉诚获得了无数的名誉,这便是他的人品的最好证明。
[编辑本段]五.李嘉诚用人之道的关键出身寒门的李嘉诚通过半个世纪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商界名人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每当提起他的成功,李嘉诚总是坦然告知,良好的处世哲学和用人之道是他成功的前提。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在其长江实业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一个企业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管理和专业人才,而他当时的企业所面临的人才困境较为严重。
李嘉诚克服重重阻力,劝退了一批创业之初,帮助他一起打江山的“难兄难弟”,果断起用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员,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他制定了若干用人措施,诸如开办夜校培训在职工人,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出国深造,而他自己也专门请了家庭教师学习知识、自学英语。
在李嘉诚新组建的高层领导班子里,既具有杰出金融头脑和非凡分析本领的财务专家,也有经营房地产的“老手”,既有生气勃勃、年轻有为的香港人,也有作风严谨善于谋断的西方人。
可以这么说,李嘉诚今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和他回避了东方式家族化管理模式分不开的。
他起用的那些洋专家,在集团内部管理上把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带入长江集团,使之在经济的、科学的、高效益的条件下运作;而对外,李嘉诚不但把西方人作为收购的主要对象,而且让西方人作为进军西方市场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