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诗经 扬之水·扬之水 诗经唯美短句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诗经 扬之水·扬之水》,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诗经:扬之水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

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

终鲜兄弟,维予二人。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注释:

1、扬:激扬。一说悠扬。

2、楚:荆条。

3、鲜:缺少。

4、言:流言。

5、诳:欺骗。

6、信:诚信、可靠。

译文:

激扬的流水哟,

不能漂走成捆的荆条。

我娘家缺少兄弟来撑腰,

只有我和你相依相靠。

不要信别人的闲话,

别人骗你总有花招。

激扬的流水哟,

不能漂走成捆的木柴。

我娘家缺少兄弟来关怀,

只有我二人相依相爱。

不要信别人的闲话,

别人实在不可信赖。

赏析:

此主题或以为闵无臣,或以为淫者相谓,或以为将与妻别,临行劝勉之词,或以为兄弟相规,但都根据不足。细味诗情,乃是一个妇女对丈夫诉说的口气。古时男子除正妻外,可以纳妾,又因做官、经商等常离家在外,是否沾花惹草,妻子多管不着。但礼教上对妇女的贞节则看得很重。如果丈夫听到关于妻子的什么闲言碎语,是一定要管的;而如果以前夫妻感情很好,他对妻子也很喜爱,那么此时他将会感到非常苦恼。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对误听流言蜚语的丈夫所作的诚挚的表白。

《诗经》中的兴词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凡束楚、束薪,都暗示夫妻关系。如《王风-扬之水》三章分别以扬之水,不流束薪、不流束楚、不流束蒲来起兴,表现在外服役者对妻子的怀念;《唐风-绸缪》写新婚,三章分别以绸缪束薪、绸缪束刍、绸缪束楚起兴;《周南-汉广》写女子出嫁二章分别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翘翘错薪,言刈其蒌起兴。看来,束楚、束薪所蕴含的意义是说,男女结为夫妻,等于将二人的命运捆在了一起。所以说,《郑风-扬之水》只能是写夫妻关系的。

此诗主题同《陈风-防有鹊巢》相近。彼云:谁侜予美,心焉忉忉。只是《防有鹊巢》所反映是家庭已受到破坏,而此诗所反映只是男子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妻子劝慰他,说明并无其事。如果将这两首诗看作是一对夫妇中的丈夫和妻子分别所作,则是很有意思的。

此诗抒情女主人公是忠贞、善良的,同丈夫有着很深的感情。她因为娘家缺少兄弟,丈夫便是她一生唯一的倚靠,她把丈夫看作自己的兄弟。在父系宗法制社会中作为一个妇女,已经是一个弱者,娘家又力量单薄,则更是弱者中的弱者。其中有的女子虽然因为美貌会引起很多人的爱慕,但她自己知道:这都不一定是可靠的终身伴侣。她是珍惜她的幸福的家庭生活的。但有些人却出于嫉妒或包藏什么祸心,而造出一些流言蜚语,使他们平静的生活出现了波澜。然而正是在这个波澜中,更真切地照出了她的纯洁的内心和真诚的情感。

此诗运用了有较确定蕴含的兴词,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第一句作三言,第五句作五言,与整体上的四言相搭配,节奏感强,又带有口语的韵味,显得十分诚挚,有很强的感染力。

J458.COM编辑推荐

诗经 唐风·扬之水

《诗经:唐风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

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注释:

1、扬:激扬。

2、凿凿:鲜明貌。

3、襮:绣有黼文的衣领。

4、沃:曲沃,地名,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5、既:已。君子:指桓叔。

6、云:语助词。

7、皓皓:洁白状。

8、绣:刺方领绣。鹄:邑名,即曲沃;一说曲沃的城邑。

9、粼粼:清澈貌。形容水清石净。

10、命:政令。

译文: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水底的白石更显鲜明。

想起了白衣衫红衣领,跟从你到那沃城一行。

既然见了桓叔这贤者,怎不从心底感到高兴。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冲得石块更洁白清幽。

想起白内衣和红绣领,跟从你到那鹄城一游。

既然见了桓叔这贵人,还有什么值得去忧愁。

激扬的河水不断流淌,水底的白石更显晶莹。

当我听说将有机密令,怎么也不敢告诉别人。

赏析:

要说清楚这首,必须牵涉到当时的一段历史。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曲沃在当时是晋国的大邑,面积比晋都翼城还要大。再加上桓叔好施德,颇得民心,势力逐渐强大,晋国之众归焉。过了七年,即公元前738年,晋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而欲迎立桓叔。当桓叔想入晋都时,晋人发兵进攻桓叔。桓叔抵挡不住,只得败回曲沃,潘父也被杀。作者有感于当时的这场政治斗争,在事发前夕写了这首诗。《毛诗序》云:《扬之水》,刺晋昭公也。昭公分国以封沃,沃盛强,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将诗的创作背景交待得很明白。

后人对此诗的主旨和作者,有不同的意见,今人程俊英采严粲《诗缉》言不敢告人者,乃所以告昭公之说,在《诗经译注》中认为这是一首揭发、告密晋大夫潘父和曲沃桓叔勾结搞政变阴谋的诗。诗中的素衣朱襮、素衣朱绣等都是就潘父而言,说这些本都是诸侯穿的服饰,而他也穿起诸侯的衣服,并进一步推测该诗作者可能是潘父随从者之一,他是忠于昭公的。但今人蒋立甫认为这样理解,恐于全诗情调不合,他引陈奂《诗毛氏传疏》之语桓叔之盛强,实由昭侯之不能修道正国,故诗首句言乱本之所由成耳,认为诗中的素衣朱襮、素衣朱绣等都是就桓叔而言,是由衷地希望桓叔真正成为诸侯,他也推测该诗作者可能是从叛者,但并不忠于昭公,而是站在桓叔一边的。宋朱熹的说法比较平稳,以为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是为桓叔。后沃盛强而晋微弱,国人将叛而归之,故作此诗。

蒋立甫之说似更合理。因为根据程俊英的说法,潘父与桓叔合力谋反既然是密事,他不能堂而皇之地公开穿起诸侯的衣服去见桓叔。这等于泄密。而桓叔见其僭越之服,自然会有看法。所以,素衣朱襮、素衣朱绣诸语,不可能是对潘父的一种描写,而是就桓叔而言,是对桓叔早日能成为诸侯的一种热切盼望。

诗以扬之水开篇,是一种起兴,并以此引出人物,暗示当时的形势与政局,颇为巧妙。而诗的情节与内容,也随之层层推进,到最后才点出其将有政变事件发生的真相。所以,此诗在铺叙中始终有一种悬念在吸引着人,引人入胜。而白石凿凿与下文的素衣、朱襮在颜色上亦产生既是贯连又是对比的佳妙效果,十分醒目。并且此诗虽无情感上的大起大落,却始终有一种紧张和担忧的心情,在《诗经》中也可以说是别具一格。

黄河之水天上来全诗

黄河之水天上来全诗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1、高堂:父母。

2、悲白发:为鬓发斑白而伤感。

3、朝如青丝暮成雪:形容时光匆促,人生短暂。青丝,黑色的头发。暮成雪,到晚上黑发变白。

4、得意:指心情愉快,有兴致。

5、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思是金钱不足贵,散去还会来。

6、会须:应该。

7、岑夫子,丹丘生:李白的朋友岑勋、元丹丘。

8、侧耳听:侧着耳朵听,形容听得认真、仔细。侧,一作倾。

9、钟鼓馔玉:代指富贵利禄。钟鼓,古时豪贵之家宴饮以钟鼓伴奏。馔玉,形容食物珍美如玉。

10、寂寞:默默无闻。一说被世人冷落。

11、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指三国时魏诗人曹植,封陈王。宴平乐,在洛阳的平乐观宴饮。

12、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指酒美价昂。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斗,盛酒器,有柄。恣欢谑,尽情寻欢作乐。谑,喜乐。

13、径须:只管。

诗意: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赏析: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未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出之,不特生动,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是何等豪举。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所以说古人寂寞,也表现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古来酒徒历历,而偏举陈王,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中,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样写便有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纸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于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回到说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赏析

此曲写作者在维扬抒发的抚今追昔之感慨。首句“锦帆落天涯那答”是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次句“玉箫寒、江上谁家?”中,“寒”字用得十分传神,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这支小令着重表现维扬的今昔不同。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全曲抒发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伤感。

诗经 玄鸟

《诗经: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

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注释:

1、玄鸟:黑色燕子。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契建商。

2、宅:居住。芒芒:同茫茫。

3、古:从前。帝:天帝,上帝。武汤:即成汤,汤号曰武。

4、正:同征。

5、方:遍,普。后:君主,此指各部落的酋长首领。

6、奄:包括。九有:九州。传说禹划天下为九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南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

7、先后:先王。

8、命:天命。殆:通怠,懈怠。

9、武丁:即殷高宗,汤的后代。

10、武王:即武汤,成汤。胜:胜任。

11、旗:古时一种旗帜,上画龙形,竿头系铜铃。乘:四马一车为乘。

12、糦:同饎,酒食。

13、邦畿:封畿,疆界。

14、止:居住。

15、肇域四海:始拥有四海之疆域。四海,《尔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或释肇为兆,兆域,即疆域。

16、来假:来朝。

17、祁祁:纷杂众多之貌。

18、景:景山,在今河南商丘,古称亳,为商之都城所在。

19、咸宜:谓人们都认为适宜。

20、何:通荷,承担。

译文:

天帝发令给神燕,生契建商降人间,

住在殷地广又宽。

当时天帝命成汤,征伐天下安四边。

昭告部落各首领,九州土地商占遍。

商朝先王后继前,承受天命不怠慢,

裔孙武丁最称贤。

武丁确是好后代,成汤遗业能承担。

龙旗大车有十乘,贡献粮食常载满。

千里国土真辽阔,百姓居处得平安,

四海疆域至极远。

四夷小国来朝拜,车水马龙各争先。

景山外围大河流,殷受天命人称善,

百样福禄都占全。

赏析:

此是祭祀殷高宗武丁的颂歌。《毛诗序》云:《玄鸟》,祀高宗也。郑笺云: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郑玄的意思是《毛序》所说的祀是合祀,而他所讲到的雊雉之异,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是这么一回事: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据今人的研究,商是以鸟为图腾的民族,雊雉之异的传说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不无相关。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则是关于商的起源的最珍贵的早期文献资料。传说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吞下燕卵之后生下的。《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上古典籍中对此传说有相当多的记载。《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鸟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诒,如何喜?《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此外如《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尚书中候》,《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补引《诗含神雾》等纬书也记录了这同一传说。更有意思的是:传世的晚商青铜器《玄鸟妇壶》上有玄鸟妇三字合书的铭文,其含义表明作此壶者系以玄鸟为图腾的妇人。玄鸟是商部族的崇拜图腾,天命玄鸟的传说正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审视这一神话,可发现它作为一种原型,有其典型意义。有关鸟卵生子的传说长期流传于东北地区,如《论衡-吉验》: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清太祖武皇帝实录》:长白山,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其果入腹,既感而成孕。高丽李奎极《李相国文集》中亦有鸟卵生子的传说,与《魏书-高句丽传》所记之事略同。而据傅斯年考证,商部族正是发迹于东北渤海地区。

由此可见,所谓的雊雉之异是为了显示高宗武丁的中兴而造出的神话,它正基筑于商民族的玄鸟图腾信仰。商至盘庚而迁殷,发展兴旺,政局稳定。盘庚死后,传位二弟小辛,小辛不幸三年而亡,又传位三弟小乙,小乙即位十年而亡。其时殷道又衰,小乙之子武丁立,用傅说为相,伐鬼方、大彭、豕韦,修政立德,终使国家大治。诗云:龙旗十乘,大糦是乘。郑玄笺曰:交龙为旗,高宗之孙子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无所不胜服。乃有诸侯建龙旗者十乘,奉承黍稷而进之者,亦言得诸侯之欢心。十乘者,由二王后,八州之大国与?中原部族建立联盟后,统以龙为标志,龙以建旗。商族在东北兴起后,南下黄河流域,进而控制诸夏。高宗武丁时,中原各部族以车载稻米进贡。诗云: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则不但是中原诸夏部族,即使是氐、羌等四边民族也纷纷进贡朝见。武丁功业之隆,于此可见。

诗的最后两章,承第五章末句以归肇祀而来,写后稷祭祀天神,祈求上天永远赐福,而上帝感念其德行业绩,不断保佑他并将福泽延及到他的子子孙孙。诗中所述的祭祀场面很值得注意,它着重描写粮食祭品而没有提到酒虽然也是用粮食制成、,这大约也表明后稷所处的尧舜时代酒还没有发明吧。据《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则中国酒的发明在夏代,此诗的叙说当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旁证。而烧香蒿和动物油脂这一细节,恐怕也是后稷所创祀典的特殊之处。上帝居歆云云,则反映出当时可能有人扮的神尸来享用祭品,可供研究上古礼制参考。全诗末尾的感叹之词,是称道后稷开创祭祀之仪得使天帝永远佑护周民族,正因后稷创业成功才使他有丰硕的成果可以作为祭享的供品,一结赞颂的对象象仍落实在后稷身上,而他确也是当之无愧的。

诗经 武

《诗经:武》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

耆定尔功。

注释:

1、於:叹词。皇:光耀。

2、竞:争,比。烈:功业。

3、允:信然。文:文德。

4、克:能。厥:其,指周文王。

5、嗣:后嗣。武:指周武王。

6、遏:制止。刘:杀戮。

7、耆:致,做到。尔:指武王。

译文:

光耀啊,周武王,

他的功业举世无双。

确实有文德啊,周文王,

能把后代的基业开创。

继承者是武王,

止住残杀战胜殷商,

完成大业功绩辉煌。

赏析: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武王克商,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又据《礼记-乐记》记载,孔子曾说《大武》再成而灭商,可知《武》是《大武》乐舞二成的歌。《武》之乐舞,表现的正是武王牧野克商的历史事实。史载武王十一年二月,周武王率兵伐商,进至商国都城朝歌南郊之牧野,纣王发大军相抗。周师大将军吕尚领先锋武士挑战,殷军前部倒戈而自攻其后,武王大军乘机掩杀过去。纣王大败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殷商灭亡,周武王成为天下最高君主。毫无疑问,这一战争的胜利成功是周代最大的业绩,周武王为周代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最高的功勋。所以《武》诗一开头,就以最高亢最雄浑的歌喉对周武王做出了赞颂:於皇武王!无竞维烈。殷商末年,纣王荒淫暴虐,厚赋税以盘剥国人,造炮烙酷刑以镇压异己,嬖爱妇人妲己,宠信佞臣费中、恶来,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微子数谏不听而亡去,比干强谏而被剖心,箕子佯狂为奴亦遭囚。纣王的倒行逆施,令百姓怨愤,令诸侯寒心。因此,周武王伐商,是一场反抗暴政的正义战争,是符合民意、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它必然得到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的普遍拥护与欢迎、响应。此篇《颂》诗对周武王完成克商大业的赞美,尽管是站在周王朝统治者立场上的,但也是同时代民众心声的反映,令人感到真实可信,不像后世郊庙歌词虚应故事的陈词滥调那么惹人厌烦。

在唱出开头两句颂歌后,诗人笔调一转,饮水思源,怀念起为克商大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周文王来。文王被纣王囚禁羑里,因其臣闳夭等人献宝物给纣王而得赦免,他出来后献洛西之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伐崇戡黎,建立丰邑,修德行善,礼贤下士,深得人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之。他为武王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使灭商立周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其功德不能令人忘怀。允文云云,真是情见乎词。

诗的最后三句,直陈武王继承文王遗志伐商除暴的功绩,将第二句无竞维烈留下的悬念揭出,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深有一波三折之效,使原本呆板的《颂》诗因此显得吞吐从容,涌动着一种高远宏大的气势。可以说,此诗是歌功颂德之作中的上品。

当然,《颂》诗的本质决定了它必定具有一定的夸饰成分。武王伐商,诗中声称是为了遏刘,即代表天意制止暴君的残杀,拯民于水火。但战争是残酷的,所谓圣人号兵者为凶器是也,牧野之战,《尚书-武成》有流血飘杵的记载,《逸周书-世俘》亦有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的说法。所以崇尚仁义的孔子不免对之感到有些遗憾,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他老先生的话也不能说没有启发。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唯美诗经句子。

从文学角度看,此诗成功地应用了对比、顶真、叠字等修辞手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其成熟性令人惊奇。先写神圣的祖先诞生和伟大的商汤立国,目的是衬托武丁中兴的大业,以先王的不朽功业与武丁之中兴事业相比并,更显出武丁中兴事业之盛美。宅殷土芒芒毕竟虚空,不及邦畿千里之实在;正域彼四方只是商汤征伐四方事业的开始,而武丁时却是肇域彼四海,四夷来归,疆域至广。这看似重复的语句,却有根本上的差别,其妙用令人啧啧叹赏。诗中武丁孙子,重复一遍形成转折,这是颂歌转折的关键,把中心转到了武丁身上,并表明了武丁是伟大的商汤后裔,中心开花,承上启下,结构上极其整饬。最后几句中,四海来假,来假祁祁顶针与叠字修辞并用,以补充说明四方朝贡觐见之众多,渲染武丁中兴事业之成功,也有曲终奏雅、画龙点睛之效。此外全诗善以数字作点染,四方、九有、十乘、千里、四海、百禄云云,各尽其妙。

此篇为祭祀颂诗,整诗写商的受天命治国,写得渊源古老,神性庄严,气势雄壮。由此来设想这一祭祀场面的话,当是何等的声势浩大,音调宏亮。

诗经 绵

《诗经:绵》

绵绵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冗,

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

乃疆乃理,乃宣乃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

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

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

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

乃立应门,应门将将。

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

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注释:

1、瓞:小瓜。人以瓜的绵延和多实比周民的兴盛。

2、土:读为杜,《汉书地理志》引作杜,水名,在今陕西省麟游、武功两县。武功县西南是故邰城所在地。邰是周始祖后稷之国。沮、漆都是水名,又合称漆沮水。古漆沮水有二:一近今陕西邠县,就是后稷的曾孙公刘迁住的地方;一近今陕西歧山,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太王迁住的地方。以上二句是说周民初生之地是在杜水、沮水和漆水之间。

3、古公亶父:就是前注所说的太王。古公是称号,犹言故邠公。亶父是名。

4、陶:窑灶。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复、穴都是土室。这句是说居住土室,像窑灶的形状。

5、家室:犹言宫室。以上二句是说亶父初迁新土,居处简陋。

6、朝:早。走:《玉篇》引作趣。趣马是驱马疾驰。这句是说亶父在早晨驰马而来。

7、率:循。浒:厓岸。

8、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以上二句是说亶父循西来之水而到岐山下。

9、姜女:亶父之妃,姜氏。

10、胥:相,视。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

11、周:岐山下地名。原:广平的土地。膴膴:肥沃。

12、堇:植物名,野生,可以吃。饴: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堇菜和荼菜都略带苦味,现在说虽堇、荼也味甜如饴,足见周原土质之美。

13、契:刻。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龟甲先要钻凿,然后在钻凿出来的空处用火烧灼,看龟甲上的裂纹来断吉凶。占卜的结果用文字简单记述,刻在甲上。契或指凿龟,也可能指刻记卜言。

14、曰止曰时:止言此地可以居住,时言此时可以动工,这就是占卜的结果。

15、乃:古文为乃。慰:安。这句是说决定在此定居。

16、乃左乃右:这句是说定居之后又划定左右隙地的用途。

17、疆:画经界。理:分条理。

18、宣:言导沟洫泄水。亩:言治田垄。

19、自西徂东:西东指周原之内,举西东以包南北。徂:始。

20、周:徧。以上二句是说周原之内无人不担任工作。

21、司空:官名,营建的事属司空职掌。

22、司徒:官名,调配人力的事属司徒职掌。

23、缩:束。版:筑墙夹土的板。载:读为栽。缩版以载:言竖木以约束筑墙的板。

24、庙:供祖先的宫室。翼翼:严正貌。

25、捄:聚土和盛土的动作。陾陾:众多。

26、度:向版内填土。薨薨:人声及倒土声。

27、筑:捣土。登登:捣土声。

28、屡:古娄字,读同偻,隆高。削屡是说将墙土隆高的地方削平。冯冯:削土声。

29、鼛:大鼓名,长一丈二尺。敲鼓是为了使劳动着的人兴奋。以上二句是说百堵之墙同时兴工,众声齐起,鼛鼓的声音反不能胜过了。

30、皋门:王都的郭门。

31、伉:高。

32、应门:王宫正门。

33、将将:尊严正肃之貌。

34、冢土:大社。社是祭土神的坛。

35、戎:兵。丑:众。攸:语助词。这句是说兵众出动。出军必须先祭社,所以诗人将两件事连叙。

36、肆:故。殄:绝。厥:其,指古公亶父。愠:怒。

37、陨:失。问:名声。以上二句是说古公避狄而来未能尽绝愠怒,而混夷畏威逃遁,仍然保持声望。

38、柞:植物名,橡栎之一种。棫:白桵,小木,丛生有刺。

39、行道:道路。兑:通。以上二句言柞棫剪除而道路开通。

40、混夷:古种族名,西戎之一种,又作昆夷、串夷、畎夷、犬夷,也就是犬戎。駾:奔突。

41、喙:困极。以上二句言混夷逃遁而窘困。

42、虞:古国名,故虞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芮:故芮城在今陕西省朝邑县南。质:要求平断。成:犹定。相传虞芮两国国君争田,久而不定,到周求西伯姬昌平断。入境后被周人礼让之风所惑,他们自动地相让起来,结果是将他们所争的田作为闲田,彼此都不要了。

43、蹶:动。生:读为性。这句是说文王感动了虞芮国君礼让的天性。

44、予:周人自称。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疏附:宣布德泽使民亲附之臣。

45、先后:前后辅佐相导之臣。

46、奔奏: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

47、御侮:扞卫国家之臣。以上四句言在文王时代我周有这四种良臣。

译文:

拖拖拉拉,大瓜连小瓜,

当初我们周族,杜水沮漆是老家。

古公亶父,把山洞来挖,

把地洞来打,那时候没把房子搭。

古公亶父,早晨赶着他的马,

顺着西水岸,来到歧山下。

和他的姜氏夫人,来找地方重安家。

周原土地真肥美,堇菜苦菜都像糖。

大伙儿有了商量,神的主张刻在龟板上,

说的是:停下、立刻,

就在这儿盖起房。

住下来,心安稳,或左或右把地分,

经营田亩划疆界,挖沟泄水修田塍。

从西到东南到北,人人干活都有份。

叫来了司空,叫来了司徒,

吩咐他们造房屋。

拉紧绳子吊直线,帮上木板栽木桩。

造一座庄严的大庙宇。

盛起土来满满装,填起土来轰轰响。

登登登是捣土,凭凭凭是削墙。

百堵墙同时筑起,擂大鼓听不见响。

立起王都的郭门,那是多么雄伟。

立起王宫的正门,又是多么壮美。

大社坛也建立起来,开出抗敌的军队。

对敌的愤怒不曾消除,民族的声望依然保住。

拔去了柞树和棫树,打通了往来的道路。

混夷望风奔逃,他们尝到了痛苦。

虞芮的争吵要我们来评,文王感动了他们的天性。

我们有臣僚宣政策团结百胜;我们有臣僚在前后保扶我君;

我们有臣僚睦邻邦奔走四境;我们有臣僚保疆土抵抗侵凌。

赏析:

这是周人记述其祖先古公亶父事迹的诗。周民族的强大始于姬昌时,而基础的奠定由于古公亶父。本诗前八章写亶父迁国开基的功业,从迁歧、授田、筑室直写到驱逐混夷。末章写姬昌时代君明臣贤,能继承亶父的遗烈。

诗经 板

《诗经:板》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圣管管。不实于亶。

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

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

老夫灌灌,小子蹻々。

匪我言耄,尔用忧谑。

多将熇々,不可救药。

诗共八章,每章或十句或八句,按十字句章与八字句章前后交替的方式构成全篇,除首尾两章外,各章皆以诞字领起,格式严谨。从表现手法上看,它纯用赋法,不假比兴,叙说生动详明,纪实性很强。然而从它的内容看,尽管后面几章写后稷从事农业生产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却仍不能脱去前面几章写后稷的身世所显出的神奇荒幻气氛,这无形中也使其艺术魅力大大增强。

诗的第一章写姜嫄神奇的受孕。这章最关键的一句话是履帝武敏歆,对这句话的解释众说纷纭,历来是笺注《诗经》的学者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毛传把这句话纳入古代的高禖古代帝王为求子所祀的禖神、祭祀仪式中去解释,云:后稷之母姜嫄、配高辛氏帝帝喾、焉。古者必立郊禖焉,玄鸟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郊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d、,授以弓矢于郊禖之前。也就是说高辛氏之帝率领其妃姜嫄向生殖之神高禖祈子,姜嫄踏着高辛氏的足印,亦步亦趋,施行了一道传统仪式,便感觉怀了孕,求子而得子。唐代孔颖达的疏也执此说。但汉代郑玄的笺与毛传之说不同,他主张姜嫄是踩了天帝的足迹而怀孕生子的。云:姜嫄之生后稷如何乎?乃禋祀上帝于郊禖,以祓除其无子之疾,而得其福也。帝,上帝也;敏,拇也。祀郊禖之时,时则有大神之迹,姜嫄履之,足不能满履其拇指之处,心体歆歆然,其左右所止住,如有人道感己者也。于是遂有身。这样的解释表明君王的神圣裔传来自天帝,是一个神话。然在后世,郑玄的解释遭到了王充、洪迈、王夫之等人的否定。现代学者闻一多对这一问题写有《姜嫄履大人迹考》专文,认为这则神话反映的事实真相,只是耕时与人野合而有身,后人讳言野合,则曰履人之迹,更欲神异其事,乃曰履帝迹耳。他采纳了毛传关于高禖仪式的说法,并对之作了文化人类学的解释:上云禋祀,下云履迹,是履迹乃祭祀仪式之一部分,疑即一种象征的舞蹈。所谓帝,实即代表上帝之神尸。神尸舞于前,姜嫄尾随其后,践神尸之迹而舞,其事可乐,故曰履帝武敏歆,犹言与尸伴舞而心甚悦喜也。攸介攸止,介,林义光读为愒q、,息也,至确。盖舞毕而相携止息于幽闭之处,因而有孕也。闻一多的作品赏析是可取的。还有两点:一、足迹无非是种象征,因此像王夫之等人那样力图在虚幻和事实之间架桥似乎是徒劳的。二、象征的意义是通过仪式的摹仿来完成的,舞蹈之类都是摹仿仪式,而语言本身也可以完成象征的意义,如最初起源于祭仪的颂诗;正是由于语言的这种表现能力的扩张,神话才超越了现实,诗歌乃具有神奇的魅力。

诗的第二章、第三章写后稷的诞生与屡弃不死的灵异。后稷名弃,据《史记-周本纪》的解释,正是因为他在婴幼时曾屡遭遗弃,才得此名。此篇对他三次遭弃又三次获救的经过情形叙说十分细致。第一次,后稷被扔在小巷里,结果是牛羊跑来用乳汁喂养了他。第二次,后稷被扔进了大树林,结果正巧有樵夫来砍柴,将他救出。第三次后稷被扔在了寒冰之上,结果天上飞来只大鸟,用温暖的羽翼覆盖他温暖他。初生的婴儿经历了如此大的磨难,终于哇哇哭出了声,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整条大路上,预示着他将来会创造辉煌的业绩。那么,对于后稷遭弃这一弃子之谜,历代经史学家有许多解释。贱弃说在鲁诗中就已产生,刘向《列女传》和郑玄笺都执此说。另一较早的说法是遗腹说,首先由马融提出。此后,苏洵持难产说,朱熹持易生说,王夫之持避乱说,臧琳持早产说,胡承珙持速孕说。另外又有晚生说、怪胎说、不哭说、假死说、阴谋说等等。近世学者则多从民俗学角度出发,各倡轻男说、杀长说、宜弟说、触忌说、犯禁说等。英雄幼时蒙难是世界性的传说故事母题,一连串的被弃与获救实际上是仪式性的行为。古代各民族中常有通过弃置而对初生婴儿体质作考验或磨练的习俗,这种做法名为暴露法Infantexposure、,弃子传说则是这种习俗遗迹的反映,弃子神话正是为了说明一个民族的建国始祖的神圣性而创造的,诞生是担负神圣使命的英雄具有神性、最初所必经的通过仪式,他必须在生命开始时便接受这一考验。而所有的弃子神话传说都有这么一个原型模式:一、婴幼期被遗弃;二、被援救并成长为杰出人物;三、被弃和获救都有神奇灵异性。此诗第三章中的弃子故事,自然也不例外。这一章除了叙事神奇外,笔法也可圈可点,对此前人也有所会心,孙鑛说:不说人收,却只说鸟去,固蕴藉有致。俞樾说:初不言其弃之由,而卒曰后稷呱矣,盖设其文于前,而着其义于后,此正古人文字之奇。均见陈子展《诗经直解》引诗的第四至第六章写后稷有开发农业生产技术的特殊禀赋,他自幼就表现出这种超卓不凡的才能,他因有功于农业而受封于邰,他种的农作物品种多、产量高、质量好,丰收之后便创立祀典。这几章包含了丰富的上古农业生产史料,其中讲到的农作物有荏菽、麻、麦子、瓜、秬、秠、麇、芑等。对植物生长周期的观察也很细致,发芽、出苗、抽穗、结实,一一都有描述。而对除杂草和播良种的重视,尤其引人注意。这说明周民族已经开始成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甲骨文中,周字写作田四格中各有一点、,田是田地,四点像田中密植的农作物,可见周民族的命名是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据史载,弃因善于经营农业,被帝尧举为农师,帝舜时他又被封到邰地。弃号后稷,后是君王的意思,稷则是一种着名的农作物名。周人以稷为始祖,以稷为谷神,以社稷并称作为国家的象征,这一切都表明周民族与稷这种农作物的紧密联系。那么对于稷具体究竟是哪一种谷物的问题,唐宋人多以为稷即穄,是黍的一种,清代经学家、小学家则普遍认为就是高粱,这几乎已成定论。今人又有新说,认为它是禾的别名,也就是粟,去种皮则称小米。这几章修辞手法的多样化,使本来容易显得枯燥乏味的内容也变得跌宕有致,不流于率易。修辞格有叠字、排比等,以高密度的使用率见其特色,尤以实实格式的五句连用,最富表现力。

8、诞:迨,到了。弥:满。

9、先生:头生,第一胎。如:而。达:滑利。

10、坼:裂开。副:破裂。

11、菑:同灾。

12、不:丕。不宁,丕宁,大宁。

13、不康:丕康。丕,大。

14、寘:弃置。

15、腓:庇护。字:哺育。

16、平林:大林,森林。

17、会:恰好。

18、鸟覆翼之:大鸟张翼覆盖他。

19、呱:小儿哭声。

20、实:是。覃:长。訏:大。

21、载:充满。

22、匍匐:伏地爬行。

23、岐:知意。嶷:识。

24、就:趋往。口食:生恬资料。

25、蓺:同艺,种植。荏菽:大豆。

26、旆旆:草术茂盛。

27、役:通颖。颖,禾苗之末。穟穟:禾穗丰硬下垂的样子。

28、幪幪:茂密的样子。

29、瓞:小瓜。唪唪:果实累累的样子。

30、穑:耕种。

31、有相之道:有相地之宜的能力。

32、茀:拂,拔除。

33、黄茂:指黍、稷。孔颖达疏:谷之黄色者,惟黍、稷耳。黍、稷,谷之善者,故云嘉谷也。

34、实:是。方:同放。萌芽始出地面。苞:苗丛生。

35、种:禾芽始出。褎:禾苗渐渐长高。

36、发:发茎。秀:秀穗。

37、坚:谷粒灌浆饱满。

38、颖:禾穗末稍下垂。栗:栗栗,形容收获众多貌。

39、邰:当读作颐,养。谷物丰茂,足以养家室之意。

40、降:赐与。

41、秬:黑黍。秠:黍的一种,一个黍壳中含有两粒黍米。

42、麇:赤苗,红米。芑:白苗,白米。

43、恒:遍。

44、亩:堆在田里。

45、任:挑起。负:背起。

46、肇:开始。祀:祭祀。

47、揄:舀,从臼中取出舂好之米。

48、簸:扬米去糠。蹂:以手搓余剩的谷皮。

49、释:淘米。叟叟:淘米的声音。

50、烝:同蒸。浮浮:热气上升貌。

51、惟:考虑。

52、萧:香蒿。脂:牛油。

53、羝:公羊。軷:读为拔,即剥去羊皮。

54、燔:将肉放在火里烧炙。烈:将肉贯穿起来架在火上烤。

55、嗣岁:来年。

56、昂:仰,举。豆:古代一种高脚容器。

57、登:瓦制容器。

58、居歆:为歆,应该前来享受。

59、胡臭亶时:为什么香气诚然如此好。臭,香气;亶,诚然,确实;时,善,好。

译文:

当初先民生下来,是因姜嫄能产子。

如何生下先民来?

祷告神灵祭天帝,祈求生子免无嗣。

踩着上帝拇趾印,神灵佑护总吉利。

胎儿时动时静止,一朝生下勤养育,

孩子就是周后稷。

怀胎十月产期满,头胎分娩很顺当。

产门不破也不裂,安全无患体健康,

已然显出大灵光。

上帝心中告安慰,全心全意来祭享,

庆幸果然生儿郎。

新生婴儿弃小巷,爱护喂养牛羊至。

再将婴儿扔林中,遇上樵夫被救起。

又置婴儿寒冰上,大鸟暖他覆翅翼。

大鸟终于飞去了,后稷这才哇哇啼。

哭声又长又洪亮,声满道路强有力。

后稷很会四处爬,又懂事来又聪明,

觅食吃饱有本领。

不久就能种大豆,大豆一片茁壮生。

种了禾粟嫩苗青,麻麦长得多旺盛,

瓜儿累累果实成。

后稷耕田又种地,辨明土质有法道。

茂密杂草全除去,挑选嘉禾播种好。

不久吐芽出新苗,禾苗细细往上冒,

拔节抽穗又结实;

谷粒饱满质量高,禾穗沉沉收成好,

颐养家室是个宝。

上天关怀赐良种:

秬子秠子既都见,红米白米也都全。

秬子秠子遍地生,收割堆垛忙得欢。

红米白米遍地生,扛着背着运仓满,

忙完农活祭祖先。

祭祀先祖怎个样?

有舂谷也有舀米,有簸粮也有筛糠。

沙沙淘米声音闹,蒸饭喷香热气扬。

筹备祭祀来谋划,香蒿牛脂燃芬芳。

大肥公羊剥了皮,又烧又烤供神享,

祈求来年更丰穰。

祭品装在碗盘中,木碗瓦盆派用场,

香气升腾满厅堂。

上帝因此来受享,饭菜滋味实在香。

后稷始创祭享礼,祈神佑护祸莫降,

至今仍是这个样。

赏析:

中国传统歌源远流长,但以叙事为主的史诗却一向不发达,因此《诗经》中为数不多的几篇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便受到今人的充分关注。《大雅》中的《生民》一篇,就是这样的作品。

《毛诗序》说:《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它是一首周人叙说其民族始祖后稷事迹以祭祀之的长诗,带有浓重的传说成分,而对农业生产的详细描写,也反映出当时农业已同畜牧业分离而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事实。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

威仪卒迷,善人载尸。

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

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注释:

1、板板:反,指违背常道。

2、卒瘅:劳累多病。卒通瘁。

3、不然:不对。不合理。

4、犹:通猷,谋划。

5、靡圣:不把圣贤放在眼里。管管:任意放纵。

6、亶:诚信。

7、大谏:郑重劝戒。

8、无然:不要这样。宪宪:欢欣喜悦的样子。

9、蹶:动乱。

10、泄泄:通呭呭,妄加议论。

11、辞:指政令。辑:调和。

12、洽:融洽,和睦。

13、怿:败坏。

14、莫:通瘼,疾苦。

15、及:与。同寮:同事。寮,同僚。

16、嚣嚣:同聱聱,不接受意见的样子。

17、维:是。服:用。

18、询:征求、请教。刍:草。荛:柴。此指樵夫。

19、谑谑:嬉笑的样子。

20、灌灌:款款,诚恳的样子。

21、蹻蹻:傲慢的样子。

22、匪:非,不要。耄:八十为耄。此指昏愦。

23、将:行,做。熇h、熇:火势炽烈的样子,此指一发而不可收拾。

24、懠:愤怒。

25、夸毗:卑躬屈膝、谄媚曲从。毛传:夸毗,体柔人也。孔疏引李巡曰:屈己卑身,求得于人,曰体柔。《尔雅》与蘧蒢、戚施同释,三者皆连绵字。

26、威仪:指君臣间的礼节。卒:尽。迷:混乱。

27、载:则。尸:祭祀时由人扮成的神尸,终祭不言。

28、殿屎:毛传:呻吟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殿,《说文》作念;屎,《说文》作吚。

29、葵:通揆,猜测。

30、蔑:无。资:财产。

31、惠:施恩。师:此指民众。

32、牖:通诱,诱导。

33、埙:古陶制椭圆形吹奏乐器。篪:古竹制管乐器。

34、璋、圭:朝廷用玉制礼器。

35、益:通隘,阻碍。

36、辟:通僻,邪僻。

37、立辟:制定法律。辟,法。

38、价:同介,善。维:是。藩:篱笆。

39、大师:大众。垣:墙。

40、大邦:指诸侯大国。屏:屏障。

41、大宗:指与周王同姓的宗族。翰:骨干,栋梁。

42、宗子:周王的嫡子。

43、戏豫:游戏娱乐。

44、渝:改变。

45、驰驱:指任意放纵。

46、昊天:上天。明:光明。

47、王:通往。

48、游衍:游荡。

译文:

上帝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

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

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

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

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

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

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

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

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作笑话儿戏。

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

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

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作昏愦荒唐。

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

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

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

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

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

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

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

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

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

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

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

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

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赏析:

这首诗据《毛诗序》记载,是凡伯刺厉王之作。西周从夷王起,即衰落不振。厉王执政,朝纲大坏,民不堪命。《国语》曾记邵公谏厉王弭谤一事,就是对其暴虐无道的真实反映。正如邵公所言,尽管当时厉王在国内对敢言者采取了监视和屠杀的严厉手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们还是用种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这首相传为凡伯郑笺说他是周公之胤,入为卿士;魏源《古诗源》说他就是《汲冢纪年》中的共伯和、所作的讽刺诗,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

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贞可鉴。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至于全词多用正言直说,也使其更具后代谏书的作用,作者心胸之坦荡、感情之激切于此可见一斑。而叠字的多处运用、比喻对照的生动工整等,又使它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性。这首《板》与另一首《荡》同以讽刺厉王着称后世,以至板荡成了形容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专用词,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见。

诗经 生民

《诗经: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

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不拆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祀,

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

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

禾役穟穟,麻麦幪幪,

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

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

维穈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

恒之穈芑,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

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

取萧祭脂,取羝以軷,

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胡臭亶时。后稷肇祀。

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注释:

1、厥初:其初。

2、时:是。姜嫄:传说中有邰氏之女,周始祖后稷之母。

3、克:能。禋:祭天的一种礼仪,先烧柴升烟,再加牲体及玉帛于柴上焚烧。

4、弗:祓的假借,除灾求福的祭祀。

5、履:践踏。帝:上帝。武:足迹。敏:通拇,大拇趾。歆:心有所感的样子。

6、攸:语助词。介:通祄,神保佑。止:通祉,神降福。

7、载震载夙:或震或肃,指十月怀胎。

诗经 扬之水·扬之水 诗经唯美短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