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来鹄 诗词赏析
云形状奇特,变幻不常。
“夏云多奇峰”历来传诵的名句。
但诗的作者似乎对悠闲作夏云颇为憎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并不悠闲,用意又另有所属的缘故。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
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
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
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
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
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
“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
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
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
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
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
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
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
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
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
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
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
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
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呢。
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
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感到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似曾相识的。
古代诗歌中咏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劳动者的眼光、感情来观察、描绘云的,却几乎没有。
来鹄这位不大出名的诗人的这一首《云》,也许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
描写云的诗句
关于云的诗句: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
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
(唐陈师穆:《立春日晓望三素云》)12、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
(唐崔何:《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13、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
(唐董思恭:《咏云》)14、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
(唐杜甫:《云》)15、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唐杜牧:《云》)16、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
(唐杜牧:《云》)17、将比鹭鸶还恐屈,始思残雪不如多。
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
(唐贯休:《孤云》)18、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唐
描写“云”的古诗词有哪些?
诗用了很多典故不似杨枝天:白居易的樊素能歌善舞,特别杨枝著名,所以朋友们都叫她杨枝居易年老体衰时,深受其宠的美妾樊素便溜走了,白居易因而有诗句“春随樊子一时归。
”王朝云与樊素同为舞妓出身,然而性情迥然相异,王朝云愿意跟着到当时还比较落后的惠州,这种坚贞相随、这种患难与共,怎不令垂暮之年的苏东坡感激涕零呢
所以苏东坡用不似杨枝别乐天来赞她。
恰如通德伴伶元:晋朝人刘伶元老年的时候得了个小妾叫范通德,两个人感情很好,还经常在一起探讨文学问题。
后来还有“刘樊双修”这个词,用来称赞美满姻缘。
所以苏东坡用他们的故事来形容自己和王朝云。
阿奴络秀不同老:络秀姓李,阿奴是她的儿子。
《晋书•列女传》说,络秀不顾阻力嫁给心上人周浚,周浚后来以功封侯,生子有三:凯、嵩、谟,这个小儿子周谟小名就叫阿奴,三兄弟后来都做了大官,并居显位。
有一年的冬至,一家人聚在一起欢饮。
李络秀举起酒杯,对3个儿子说道:我们当初从北方渡江而来,缺少根基,本以为无所寄托,没想到你们居然都取得了富贵。
你们有了今天的成就,我还有什么需要担忧的呢
周嵩站起来说道:恐怕以后的情形不会像您所说的那样。
伯仁(周)顗志大而才疏,名气虽重,见识却很短浅,而且喜欢捕捉他人的过错。
这样做很难保全自身。
我生性耿直,也会为世所不容。
只有阿奴(周谟)平淡冲和,碌碌无为,以后应当守在您的身边。
苏东坡在这里反用其义,用阿奴比如王朝云为他生而夭折的儿子,用络秀比作王朝云,阿奴络秀不同老就是说阿奴(周谟)平淡冲和,碌碌无为,守在母亲的身边,但王朝云却命苦,生了儿子却夭折了。
颇以朝云的孩子夭折为恨。
天女维摩总解禅:苏东坡把王朝云比做天女维摩,说她学佛粗通佛学大义,象天女维摩。
经卷药炉新活计:王朝云到惠州后,可能是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平时不是念佛就是熬药,经卷药炉新活计说的就是她到惠州后的生活。
舞衫歌板旧姻缘:回忆从前,说她抛却了长袖的舞衫,专心念经礼佛,不离丹灶。
秦观曾经用巫山神女来比喻早上的云气(即朝云),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就反用秦观之意,说一旦仙丹炼就,王朝云将随他一起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去,那时她不会再如巫山神女那样为尘缘所羁绊了。
有关秋的诗句及赏析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词二首 刘禹锡鉴赏】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
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
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
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
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景随人移,色由情化。
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
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
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
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
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
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与酒有关的诗词和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本诗表达诗人在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荣辱和悲欢之后,仍然不能忘怀那十年前于长安呼风唤雨的得意,虽然它早已是过眼的烟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
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
所以诗人只能举杯销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
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关于月的诗句带赏析
1.《静夜思》作者:李白 年代: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 年代: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
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
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即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
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
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
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
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
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
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
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
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
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求关于箫的诗词及赏析
1、采菱歌鲍照惊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
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采菱时吹箫作歌的情景。
2、咏怀阮籍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篙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得末,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吹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市郊,战国时是魏国首都,叫大梁,有古迹吹台。
诗句中“箫管有遗音,”则说明远在战国时期以前,箫就为人们所喜爱,所流传,并建造吹台。
箫不但能单独吹奏,合奏,还可为歌舞者伴奏。
《咏怀》是一首古老的怀旧诗。
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落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词中描绘元夕之夜,到处火树银花,街上车水马龙,人们吹着笙、管、笛、箫,载歌载舞,民间欢庆闹元宵的热闹场面。
4、大诗人李白在《忆秦娥》中吟出: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用“箫声咽”描写伤别,寄托思情,可谓“箫声轻,情义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难舍难分的伤别意境。
然而,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经旧游》中一句:“凉月殷勤碧玉箫。
”又给我们以清爽淡雅之感。
烟花三月扬州城古迹颇多,有历代文人留下墨宝,其中有诗曰:“何处玉箫天似水,琼花一夜白如冰”。
玉箫琼花美不胜收。
5、伤友人悼吹箫妓 杜牧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6、箫 张祜清籁远愔愔,秦楼夜思深。
碧空人已去,沧海凤难寻。
杳妙和云绝,依微向水沉。
还将九成意,高阁伫芳音。
有关离情别绪的古诗词+赏析+作者简介。
共15首。
急需。
。
。
。
。
。
。
。
。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品赏析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
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
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
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由于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唐代便被谱成了《阳关三叠》,后来又被编入乐府,成为饯别的名曲,历代广为流传。
[3] 安西,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
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
主人的这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
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
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
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会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
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他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
“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仅仅只是属于行者的。
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
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
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4] 诗的前二句,作者运用了起兴的手法,这是自《诗经·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
后两句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
“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
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了。
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
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
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
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
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
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
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5]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
其母崔氏奉佛三十余载。
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
王维的名和字取于此。
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
《新唐书》本传说王维早慧,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
年十六、七,即往长安、洛阳游历,谋取仕进。
此期间写了一些游侠诗。
开元七年(719)七月,他赴京兆府试,中解头。
他是一位文艺全才,诗、文、书、画都很著名,又精通音乐,善弹琴、琵琶。
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等官,后弃官隐居。
开元十七年(729),在长安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
开元十九年,王维的妻子病故。
他从此不再续娶,一直孤居三十年。
芙蓉楼送辛渐 (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写的是汪伦来为李白送行的情景。
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叙事。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从诗中分析,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
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
不辞而别的李白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
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由于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他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之深,读者也可想而知了。
诗人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
用水流之深比喻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果诗人说,汪伦的友情真像潭水那样深,也是可以的,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刻意雕琢的味道。
而诗中的写法,好像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
口头语,眼前景,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读者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清廉居士,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
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
在此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入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
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
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
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
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
“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
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
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
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 岑(cén)参(shēn)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
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
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诗题是“送武判官归京”但这首诗表现的不仅仅是岑参和他朋友武判官的友情。
他描绘的是边塞将士集体送别归京使臣的慷慨热烈的场面。
“中军置酒”,不是岑参置酒,而是中军主帅置酒;鼓乐齐鸣,也不会只是岑判官和武判官对饮话别,而是边塞将士为归京使臣举行的盛大宴会。
因此,如果说表现了友情的话,那么,应该说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边塞将士对一位同甘共苦过的战友的情谊。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将士的团结精神和昂扬的斗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没有诗人刚到边塞时那种过于低沉而单纯的思乡之情,它已将怀念祖国的思乡之情,与保卫祖国以苦为乐的精神统一起来,因此它的基调是积极乐观、昂扬奋发的。
在艺术上,这首诗给人一种奇丽新奇的情趣。
之所以能达到这种艺术效果,一是因为诗人有长期边塞生活的基础,能准确地把握边塞风景的特点,写出它的奇处;同时因为诗人富于想象,善于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主观的体验和联想,而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上。
其次是它写景抒情极富变化。
诗人善于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写景抒情。
有时实写,有时虚写。
有时大笔挥洒,有时又精雕细刻。
先用比喻手法写清晨的雪景;再用反衬、夸张手法写雪天雪地;后用烘托、对比手法写暮雪。
从雪中的树、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军营,雪中的红旗,雪中的天山。
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外及里,又由里及外;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
立体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形象和诗人的丰富感情。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其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
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
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
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
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
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
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
真是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
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
“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
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
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为“慢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是推动人的代表,但因经常为歌妓写词,曾被一度认为是风流之人而仕途不佳,郁郁不得志过。
但后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踏莎行 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此词写离情。
梅残、柳细、草熏、风暖、暗示着离别。
征人之路,渐行渐远;闺中人的愁绪,愈益深重,直教人揪心落泪,肝肠寸断。
上阙从远行人着笔,写他途中见到恼人的春色而引发的愁绪。
旅舍周围的梅花已然凋谢零落,溪畔桥边的柳丝弱不禁风,起首二句写征人旅途中所见初春景象。
在这草春风暖的美好季节里,征人却不得不离家远行。
一个“摇”字既写旅途颠簸之苦,更写孤独跋涉心神不定的糟糕心情。
“离愁”二句直接表达心中离愁,随着离去的路途越来越远而愈益加重加深,宛如春水绵绵不断、无穷无尽。
此以春水喻愁,正如李后主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两个“渐”字,承接紧凑而又对比鲜明,形象真切,合符情理。
下阙转向闺中人,在心上人离开以后登高望远,遥念离人,泪眼迷茫,哀怨满怀。
起首三句生动描绘她登高远眺时脸上的表情,心中的感受。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工整的对偶,恰当的叠字,一个断肠美人儿的楚楚动人形象栩栩如生。
妙在“楼高莫近危阑倚”句,既似怨妇心中怨语,亦如远行人遥遥传来的劝慰。
结末二句由近及远,由人及景,意味幽远,意境开阔,是情景俱佳的警句。
哀而不伤俨然一幅隽永的写意画。
卓人月在《词统》中赞曰:“‘芳草更在斜阳外’,‘行人更在春山外’两句,不厌百回读。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云:“春水写愁,春山骋望,及切委婉。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赞曰:“‘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又:‘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此淡语之有情者也。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春水春山走对妙。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一望无际矣。
尽处是春山,更在春山外,转望转远矣。
当取以合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
天圣进士。
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