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温故而对什么名言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之类似的名人名言有什么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孔子游春节选阅读答案

孔子游春(节选)颜回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1.“息”字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A.呼吸时进出的气;B.消 息;C.停止;D.休息;E.滋生、繁殖;F.利钱、利息。

“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息息相关”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

(将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2.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个有关水的成语: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3.孔子从水有 、有 、有 、 这四个方面论水,借水喻人,是为了教育他的弟子做一个具备水这些品格的人,发人深思。

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

孔子的确是一位 (用文中的四字词语)的老师啊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5.读了本段文字后,我在做人方面受到的启迪是:6.写一句你知道的关于孔子的名言:阅读答案:1.C;A2.水滴石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答案不唯一)3.德行、情义、志向、善施教化;善施教化4.列举的省略5.要学“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答案不唯一)

语文的定义

基本定义 语文的定义: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哲学] 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这些内容其信息原意因语言文字固有的释义格韵等特性可能受到限制改变或得到发挥变化)。

在我国台湾省该科目被称为“国文”而不是“语文”。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

(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语言和文学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

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

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

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

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

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

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学好语文,要注意培养 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

我希望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能为你的语文之路,垫石铺地,为你的语文大厦添砖加瓦,为你学习铺上一条通天大道。

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

两千年前的“文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正说明了“好”、“乐”对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神支柱,朋友,如果你现在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没关系,你可以从“0”开始。

培养兴趣,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课外知识都可以。

这样,慢慢积累,在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当一个才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者就是如此容易。

你还可以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等。

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社会价值的认识。

”正如刚才说的,你可以参加社交活动,那有人便会问了,如果赢了,当然会使我们斗志高昂,兴趣更浓烈,而相反,则会挫伤我们的积极性,对语文反感,那岂不是适得其反吗

我可以肯定回答:“不会的”。

这样看你如何认识结果的价值。

正如所说,会信心百倍去学好语文,如果失败了,可以自我检讨,是哪里做得不好,“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你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去弥补,才会做得更好。

学习兴趣是基础的话,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建筑师。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

叶圣陶认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

由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

农村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

那怎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从学习实践中,文章作品中去领会。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们的学习之中。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则又给我们敲响要“学”“思”结合的警钟。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许多的名人对学习做出了总结,我们不妨一试(但不可盲目)。

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我们从学习中去总结,比如说,在一个幽静的地方,我们不妨坐下静静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类,不但更能愉悦心情,而且还增深了印象。

如果说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建筑师,那好的学习方法则是精美实用的建筑材料。

说学习方法,“语”为话语,“文”为文字。

其实与学习习惯有许多交叉之处,比如:抄录精彩片段,吟诵古诗,随时写下精彩瞬间,等等都是好的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重要的就是积累与运用,上面的那些方法都是积累的重要手段。

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可用在诸多方面,譬如:社交、写作、演讲……无不与我们密切相关,有人学习语文很有一套,但运用时却是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

其实学的目的就是用,这是纲。

由于方法因人而异,我就不多讨论了

我相信亲爱的朋友你定会有锦囊妙计的。

好的学习习惯,兴趣很浓,方法很对,若没有语文学习能力那还是无济无事。

学习能力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很难懂,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找到突破口,我们理解一句话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语境,这样你才会将难题迎刃而解。

学习 要重识基础能力巩固,首先要谨记一些写法、修辞及符号的用意,只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才可去拔高。

“欲速则不达”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你的恒心。

上述皆为本人愚见,多为浅薄之言,其实每人都有他的一本经,都有一套未发掘的(有的当然发现了)学习秘籍。

朋友,当你看完这篇文章后,掩卷沉思时,希望能使你有所受益。

为语文功底差的人,改变现状,为功底好的人锦上添花。

语文,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

深味人间真情,在语文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体悟人生真谛,在语文的妙笔下闪耀理性的熠光;历经社会百态,在语文的书卷上嬉笑怒骂;徜徉自然之乐,在语文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

走进语文,感受名著文化的熏陶魅力,语文温馨的人文关怀等着您; 走进语文,触摸每位吧友心灵的欢乐与哀伤,语文独特的视角期待着您; 走进语文,丝丝书卷气与忱忱关怀心撞击你的思想与胸臆,语文浓缩千年文化积淀陶醉着您。

走过一段长长的路,背后弥漫的是模糊的云烟。

品品语文,寻找逝去的岁月,释放跃动的心声,拨开云雾见日月,畅想前所未有的高远境界。

丝丝问候与关怀融化了你的烦恼与忧愁,点点滴滴的积累与记忆成就了你人生的飞跃。

吟一首短诗,博得满堂喝彩; 写一篇美文,赢得大家青睐; 问一个问题,收获无限精彩; 分一份心得,回报汩汩清流。

此谓语文的魅力

钻文学,品美文,彰显大家风范; 读《三国演义》,看《红楼梦》,引人无数情思; 读读神话、童话,驰骋想象的空间; 背背诗词、骈赋,扣住文化的脉搏。

一篇散文,在缠绵绯恻中体会肝肠寸断的凄苦; 一出戏剧,在曲折迂回中迭出动人心魄的震撼; 一首诗歌,在含蓄凝练中读出超脱凡世的清远; 一部小说,在潮起潮落中成就惊世骇俗的向往。

语文,厚硕的双翅,激人永远搏击长空; 语文,心灵的回响,引人走向高贵的殿堂; 语文,几许清风熹雨,给人云开月朗的爽洁。

踏过一片海,用广博的知识激起片片微澜;采过一丛花,在智慧的碰撞中迎来缕缕清香;有过一个梦,决定从这里启程…… 走进文学,探索文化,在心灵的光盘上镌刻语文的美妙,一份恒久,一份轻松,笑问人生,夫复何求

因为字数关系,其他详情见 O(∩_∩)O谢谢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上下册历史总结分点总结(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思想,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乡土史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故:旧的 而:就(承接) 可:可以 以:凭借 为:成为“温故而知新”有四解。

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三为,温故,知新。

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也是我认为正确的解释,是指通过回味历史,而可以预见,以及解决未来的问题。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能力。

合并这四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像这样融汇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对于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朱熹的解释长期以来被看作是经典。

他说:“故者,旧所闻。

新者,今所得。

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

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论语集注》)着眼于教育学的解读,把“温故而知新”视为为师的重要条件。

平心而论,朱熹的理解应该说是对的,但如果仅此而已,恐怕又是不够的。

孔子的言说都是有其情境和针对性的。

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统摄了孔子对待整个传统、对待一切知识形态的态度。

他是通过言说“为师”的具体事实来阐发其认识论的一般。

语文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回:,最得意的学生 发:发挥【译文】说“我和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贝和疑问, 就像一个愚笨的人。

可是,我注意观察他课后的情况、却发现他 很能发挥我所讲的内容,并不愚笨啊。

【读解】 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 愚笨,其实却很聪明。

有句俚语说得生动:“面带猪相,心头撩亮,’ 可惜颜回没有照片留下,我们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

告诉我们:“洪钟无声,满瓶不响。

”俗话说”满 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 是不少。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 绩最好的。

而往往是所请的“小聪明”。

有句名言:“,大巧若拙。

”苏东 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生动形象吗

论语第二章

【原文】2·1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

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原文】2·2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1)诗三百:诗,指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

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孔子说:“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

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

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2·3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

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原文】2·4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原文】2·5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

(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

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

”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

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

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2·6孟武伯(1)问孝,子曰:“(2)。

”【注释】(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

武是他的谥号。

(2):其,代词,指父母。

疾,病。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

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

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

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

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2·7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

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

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

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

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

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1)色难:色,脸色。

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

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2·9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

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

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这一章讲和方法。

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

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原文】2·10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

人焉廋哉

”【注释】(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

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原文】2·11子曰:“(1),可以为师矣。

”【注释】(1):故,已经过去的。

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

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原文】2·12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1)器:器具。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评析】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

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

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原文】2·13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

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评析】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

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原文】2·14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原文】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

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2·16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1)攻:攻击。

有人将“攻”解释为“治”。

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

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2·17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

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2·18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

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

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

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

尤,过错。

【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

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

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评析】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中还有“”的观念。

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

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原文】2·19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2)对曰: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

直,正直公平。

错,同措,放置。

枉,不正直。

【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

”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

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

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

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

“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原文】2·20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

”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

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

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

”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

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

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2·21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

”子曰:“(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1)或:有人。

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

”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

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

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

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编辑本段]【原文】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什么行走呢

”【评析】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

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2·23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

”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

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

”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

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评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

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

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

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

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原文】2·24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

见义(3)不为,无勇也。

”【注释】(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

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

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

《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

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

“勇”,就是果敢,勇敢。

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温故而对什么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