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达摩祖师传鸟台词

一部关于达摩祖师的老电影

少林达摩公元6世纪。

印度高僧达摩跋山涉水,从天竺来中国传播佛家学说。

人昭寺为了争得达摩能在本寺传经,派以黑袍(徐向东)为首的武僧沿途拦截达摩。

但达摩决心已定,认为只有嵩山少林寺才是立足之地。

建康城内,以卢大人为首的一伙奸党准备谋害太子。

大将天羽为保护太子,出外搬取救兵,中途被黑袍杀害。

在内乱和外无援兵的紧急情况下,天羽之妻秋琴等人保护太子前往嵩山少林寺避难。

卢大人为斩草除根,派出大批精兵强将追赶。

嵩山少林寺得知达摩北上少林的消息,派出慧可迎接达摩禅师,路遇武僧黑袍并与其格斗,终于保护达摩到达少林寺。

这时秋琴等人也引走追兵,掩护太子安全到达少林寺。

在离少林寺不远的少山寺内,太子为躲避卢大人的追杀,假装老僧坐禅念经。

达摩在小宝的陪同下,也在此养伤。

卢大人一伙追寻到此,终于发现了破绽,眼看太子生命垂危,恰逢三秋和慧可赶到,一场大战,终将乱臣贼子杀败。

武僧黑袍露面,秋琴几尢是杀夫仇人,与黑袍杀在一起,秋琴被黑袍杀成重伤。

小宝手提宝剑大声质问黑袍为何杀死父亲后还要伤害妈妈,黑袍无地自容,引剑自杀。

达摩祖师什么时候来的中国

谁知道达摩祖师的故事,说来听听。

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漂洋过海到中国,途经广州、南京,然后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

有关达摩的传说故事很多,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一苇渡江”、“九年面壁”、“立雪断臂”、“只履西归”。

九年面壁: 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宽不过三米,长度约有两丈。

方方的洞门,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

洞前有一块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

真是:“此地无盛夏,空山听鸟鸣。

”达摩来到少林寺后,就把这个天然石洞做为自己修性坐禅的地方。

达摩在这个石洞中,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朝壁,双眼紧闭,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竟在达摩肩膀上筑起了巢穴来了。

(什么叫做入定呢

“入定”就是指坐禅坐到一定程度,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恶念,难念,外界的一切,对他没有干扰,这是形容高僧修禅的高度造诣),“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四肢,锻炼一下身体,待疲倦恢复后仍继续坐禅,那时达摩的规律是”上班坐禅,困倦打禅,饥饿吃饭。

“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公元527年 到536年,整整面壁了九年(或十年),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达摩面壁的传说。

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九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然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的形象,衣裳褶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之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址犹存。

达摩在少林寺修行多年,并于北魏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达摩到中国弘法大乘佛教之时,正值南北朝的分裂时代,社会治安极差,民心凋敝,原有的佛教教理偏重于追求个人名利,趋附权贵,造成世风日下,道德观念也俞来俞难以发挥制衡作用。

达摩行医济世,遍施爱心,在下层百姓中广结善缘,引起共鸣。

他救助了面临被焚噩运的麻风女小婵,在日久相处中小婵对达摩由感激而生爱情,给修心性的达摩带来不小的历练。

北魏国师流支三藏巧于言辞,善于为高官大户说经乞福,他以说法传扬自己,一时名声颇盛,因而对达摩的声誉鹊起心怀嫉恨,遂进谗言于梁朝君主梁武帝,使梁武帝对达摩这个乐于厮混民间,不先至皇宫拜见的和尚产生很大误解。

又知之达摩为求救助病势沉重的小婵差点误了梁武帝的召见,听信身边伴衲臣之言的梁武帝未能接受达摩“大爱的道理”。

达摩带来的全新禅理激怒了抱残守缺的大臣,他们伺机以诡计加害达摩。

遂将达摩困于一地牢之中,以火焚之,达摩临危若定,突围至长江。

面对滔滔江水和凶猛的追兵,以一束苇草为舟飘然渡过彼岸,众人大惊疑为神仙。

达摩一路来到北魏,继续寻找师傅指引的可以弘扬大道的地方,流支三藏发现嵩山少林寺颇似达摩所说的地方,为阻止达摩修行。

火烧少林。

是夜突降罕见的大雨,少林寺因而无恙。

达摩看到寺前的两株桂树顿明白他已经找到修行弘法的所在。

在少林寺的修行依然历经磨折,达摩教练众人武功以求强身健体。

练武之事竟惊动太子,太子希望与达摩精研禅理,流支三藏怕危及自己的国师之位,又起害达摩之心。

他令人教唆小婵初谙男女之事,用以诱惑达摩,幸而达摩灵智不泯,决心到山洞中面壁,斩断情孽。

达摩面壁九年,对禅学佛理和武功都有了更深的彻悟,而流支三藏对他的五次陷害反成就了大师的功德。

达摩把自己的所悟所得耐心地传给大弟子小四。

少林寺住持慧光感于达摩的功力,主动让出宝座给达摩。

达摩主持少林寺,开始了中国禅宗的兴起。

达摩经多方考验,收神光为徒,改名慧可,即禅宗二祖。

达摩觉得已完成了在中土弘法的大业,想返回久别的故国,他知道百姓和弟子们不舍他离去,就乘机假做中毒不治,溘然化灭。

灭渡二年后,有人见到只穿着一只芒鞋的达摩……再查看棺中果然无尸。

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的佳话传遍天下,流支三藏竟震惊得跌落山谷而死。

达摩祖师面壁十年的故事

“达摩面壁”的传说 小朋友,在嵩山少林寺后面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洞里有一片空地,据说是从印度的大和尚达摩修心养性的地方。

达摩每天坐在这里面对石壁,紧闭双眼,不讲经也不说法,只是专心修性,日子长了,小鸟落在他的望上筑巢了,他也一动不动,九年以后,达摩修成得道,就下山主诗少林寺去了。

现在寺中还供奉着“达摩面壁影石”。

传说是达摩面对石壁时间长了,石壁上就留下了他的形象,就像隐约可见的水墨画像。

后来清代人还为这个传说题写过面壁诗呢。

历史上真有达摩这个人吗

据历史记有此人,但是吃下了毒药死的说法是夸,他也就是一个懂得多的一个高僧而已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菩提达摩(梵Bodhidharma;

~536,一说528)】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

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

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魏,到处以禅法教人。

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五0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

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

有道育、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

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

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

首先是传说达摩到金陵(今南京)时和梁武帝的问答。

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

’达摩却说∶‘无功德。

’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

’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

’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

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

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

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达摩祖师洞达摩晚年的事迹,各传都未明确记载。

后人传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但又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嵚岭。

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

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据敦煌出土资料,古来作为达摩学说而传的许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说’似乎是达摩真正思想所在。

唐·净觉《楞伽师资记》的〈达摩传〉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由达摩弟子昙林记录而传出。

据昙林的序文说,他把达摩的言行集成一卷,名为《达摩论》;而达摩为坐禅众撰《释楞伽要义》一卷,亦名为《达摩论》。

这两论文理圆净,当时流行很广。

少林寺现在一般作为达摩学说的有《少室六门集》上下二卷,即∶〈心经颂〉、〈破相论〉(一名〈观心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六种。

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一名《大乘法论》)等,以及朝鲜梵鱼寺所刻《禅门摄要》上下二卷,日本·铃木大拙校刊《少室逸书》所收关于达摩诸论文。

这些著述内容大致都差不多。

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是以‘壁观’法门为中心。

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载(大正48·403c)∶‘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

’所谓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属于教的理论思考,行入是属于实践,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

理入和行入的名称,见于北凉所译《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第五。

但《金刚三昧经》说的理入是‘觉观’,而‘壁观’是达摩传出的独特禅法。

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习禅篇〉末对达摩禅法的评价说(大正 50·596c)∶‘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

’壁观禅法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即启发信仰时不离圣教的标准,构成信仰以后教人‘不随于文教’,即不再凭借言教的意思。

二入之中以理入为主,行入为助。

后世佛教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达摩禅法的标志,因它直以究明佛心为参禅的最后目的,所以又称禅宗为‘佛心宗’。

又有人因达摩专以《楞伽经》授人以为参禅印证,因而称它为‘楞伽宗’。

达摩洞达摩的师承已无可考,后人为追溯传统遂有种种说法。

《楞伽师资记》推求那跋陀罗为初祖,菩提达摩为二世,下以神秀为七世。

神会坚持南宗为正统,肯定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主张自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脉相承的。

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等又有西天世系的说法。

唐·智炬《宝林传》(成于801年)以印度自迦叶传至师子比丘为二十四世,继以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至菩提达摩为二十八世。

此说为五代南唐泉州静、筠二师所集《祖堂集》(成于952年)、永明延寿《宗镜录》(成于957年)所继承,又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成于1004年)和契嵩《传法正宗记》(成于1061年)所依用,后来即成为禅宗的正统说。

达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昙林等。

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亲事达摩四、五年,是达摩最初及门弟子之一。

他从达摩学了禅法,专重个人内心修持而少对人讲说。

他的事迹已不明,只有《景德传灯录》卷三等记达摩临终时自许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总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传说,可以想见其禅学程度之一斑。

僧副,俗姓王,太原祁县人,是达摩剃度的弟子。

南齐·建武(494~497)年间住钟山(今南京)定林下寺。

他忻慕岷岭峨眉的胜景,趁萧渊藻出镇蜀部(今四川)时随从入蜀,因而使禅法流行四川。

后来又回金陵(今南京),普通五年(524)寂于金陵开善寺,年六十一岁。

昙林自称是达摩的弟子,曾记录过达摩的‘二入四行说’。

〈慧可传〉中称他为林法师。

北魏·永平元年至东魏·武定元年(508~543)之间,他在洛阳和邺都参与译经事业,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昙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译场任笔受,是当时参加译经的重要人物。

他博学善讲,在邺都常讲《胜鬘经》。

周武灭法期间,他与慧可共同护持经典,被砍掉一臂,人称‘无臂林’。

昙林早年虽曾亲近达摩,但他以禅法与义学并重,因此后世所传达摩临终对在侧弟子们分别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说法,没有提及昙林。

昙林在传承达摩禅法上所记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于中国禅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编辑本段]史籍记载◎附一∶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九章(摘录)达摩雕像魏世禅师以菩提达摩为有深智慧,而其影响亦最大。

达摩称为中国禅宗之初祖。

唐代时晚出禅宗史记,所叙达摩平生,不可尽信。

兹姑不详辨。

惟今日所存最可据之菩提达摩史记有二。

一为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所载。

一为道宣《续僧传》之〈菩提达摩传〉。

杨炫之约与达摩同时,道宣去之亦不远。

而达摩之学说,则有昙琳所记之〈入道四行〉。

此文为道宣引用。

知其在唐初以前即有之,应非伪造。

兹据此诸书,略述菩提达摩之平生及学说如下。

菩提达摩者,南天竺人,或云波斯人。

神慧疏朗,闻皆晓悟。

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

其来中国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

在洛见永宁寺之壮丽,自云年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

而此寺精丽,遍阎浮所无也。

极佛境界,亦未有此。

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又尝见洛阳修梵寺金刚,亦称为得其真相。

达摩先游嵩洛。

或曾至邺。

随其所止,诲以禅教。

常以四卷《楞伽》授学者,以天平年(534~537)前灭化洛滨。

或云,遇毒卒。

(中略)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慧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

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可禅师每依此经说法,那、满等师,常赍四卷《楞伽》以为法要。

可师后裔,盛习此经。

达摩一派,因称为楞伽师。

按《续僧传》〈法冲传〉云,冲先于三论师慧暠听《大品》、三论、《楞伽》。

又以《楞伽》奥典,沉沦日久,所在追访。

‘又遇可师亲传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讲之。

(中略)其经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

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

专唯念慧,不在话言。

于后达摩禅师传之南北,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

后行中原,慧可禅师,创得纲纽,魏境文学,多不齿之。

领宗得意者,时能启悟。

’据此达摩一脉,宗奉宋译《楞伽》。

其学颇与时人不同。

因遭讥议。

慧可后裔亦自知其法颇与世异。

其讲《楞伽》,谓依‘南天竺一乘宗’,则知当世讲者,或有不依此宗者。

又〈法冲传〉叙《楞伽》师承,谓有迁禅师出《疏》四卷,尚德律师出《入楞伽疏》十卷,均‘不承可师,自依《摄论》。

’则‘依《摄论》’者‘不承慧可’,亦即非‘依南天竺一乘宗’也。

故此‘南天竺一乘宗’者,自有其玄旨,与迁禅师等之依《摄论》者不同。

而其玄旨何在,大为可注意之事。

‘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义。

何以言之。

南天竺者,乃龙树空王发祥之域。

佛法自大众部之小空,以至《般若》之大空,均源出南印度。

达摩据《续传》本南天竺人,故受地方学风之影响。

龙树之学,出于《般若》。

扫尽封执,直证实相。

此大乘之极诣。

不但与小乘执有者异趣,且与大乘言有者亦殊途。

《续僧传》〈习禅篇〉论僧稠与达摩两宗之禅法曰∶‘然而观彼两宗,即乘之二轨也,稠怀念处,清范可崇。

摩法虚宗,玄旨幽赜。

可崇则情事易显。

幽赜则理性难通。

’《续传》言僧稠习《涅盘》圣行,四念处法。

此谓稠师依《涅盘经》〈圣行品〉所载四念处法以修心。

《涅盘》虽为大经,而四念处法则原为小乘最胜之方便。

僧稠特重四念处法,故与达摩取法于大乘虚宗者不同。

故曰,即乘之二轨也。

四念处法,观身、观受、观心、观法,其阶藉所由,步骤井然。

故情事甚显,而易于遵行。

大乘虚宗,以无分别智,无所得心,悟入实相。

依此正观,立证菩提。

故其旨玄妙幽赜。

由常人视之,其理难通,必领宗得意,乃能启悟也。

《楞伽经》者,所明在无相之虚宗。

虽亦为法相有宗之典籍。

但其说法,处处着眼在破除妄想,显示实相。

妄想者如诸执障,有无等戏论。

实相者体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盘。

菩提达摩主行禅观法,证知真如。

因须契合无相之真如,故观行在乎遣荡一切诸相。

必罪福并舍,空有兼忘。

必心无所得,必忘言绝虑。

故道宣论又有曰∶‘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

大乘壁观,功业最高。

(中略)审其所慕,则遣荡之志存焉。

观其立言,罪福之宗两舍。

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二轮,帝网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

静虑筹此,故绝言乎。

’达摩所修大乘禅法,名曰壁观。

达摩所证,则真俗不二之中道。

壁观者喻如墙壁,中直不移,心无执着,遣荡一切执见。

中道所诠,即无相之实相。

以无著之心,契彼真实之理。

达摩禅法,旨在于此。

然所谓契者,相应之谓。

不二则相应。

彼无著之心,与夫真实之理,本无内外。

故达摩又拈出心性一义。

心性者,即实相,即真如,即涅盘,并非二也。

密宗曰,达摩但说心。

心性一义,乃达摩说法之特点。

而与后来禅宗有最要之关系。

(中略)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学者。

大鉴慧能则偏重《金刚般若》。

由此似若古今禅学之别在法相与法性。

然而不然。

达摩玄旨,本为《般若》法性宗义。

在史实上,此有六证。

(1)摄山慧布,三论名师,并重禅法。

于邺遇慧可,便以言悟其意。

可曰,法师所述,可谓破我除见,莫过此也。

(2)三论师兴皇法朗教人宗旨,在于无得。

达摩所教《楞伽》,亦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

(3)道信教人念《般若》。

(4)法融禅师,受学于三论元匠茅山大明法师。

而禅宗人认融为牛头宗初祖。

此虽不确,然《三论》与禅之契合可知。

(5)慧命禅师,曾着《大品义章》。

其所作〈详玄赋〉载于《广弘明集》中。

而禅宗之《楞伽师资记》,误以为僧璨所作。

可见宗《般若经》之慧命,与楞伽师之僧璨,义理上原少异致。

(6)法冲,楞伽师也。

然初学于三论宗安州慧暠,后学慧可之《楞伽经》义。

据上六事,可知北方禅宗与摄山三论有默契处。

二者均法性宗义,并崇禅法。

达摩禅法得广播南方,未始非已有三论之流行为之先容也。

且般若经典由于摄山诸师,而盛行于南方。

禅宗在弘忍之后,转崇《金刚般若》,亦因其受南方风气之影响也。

再者达摩原以《楞伽经》能显示无相之虚宗,故以授学者。

其后此宗禅师亦皆依此典说法。

然世人能得意者少,滞文者多。

是以此宗后裔每失无相之本义,而复于心上着相。

至四世之后,此经遂亦变成名相。

于是哲人之慧一变而为经师之学,因而去达摩之宗愈远。

《金刚般若》者言简意深。

意深者谓其赅括虚宗之妙旨。

言简者则解释自由而可不拘于文字。

故大鉴禅师舍《楞伽》而取《金刚》,亦是学问演进之自然趋势。

由此言之,则六祖谓为革命,亦可称为中兴。

革命者只在其指斥北宗经师名相之学。

而中兴者上追达摩,力求‘领宗得意’,而发扬‘南天竺一乘宗’本来之精神也。

◎附二∶印顺《中国禅宗史》第一章第一节(摘录)菩提达摩,简称达摩。

在后代禅者的传说中,也有不同的名字。

神会(762卒)的《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此下简称《南宗定是非论》),也是称为菩提达摩的。

神会引〈禅经序〉来证明房提达摩的传承,如《神会和尚遗集》(此下简称《神会集》,依民国五十七年新印本)所说,神会是以〈禅经序〉的达摩多罗为菩提达摩的。

因为这样,在传说中,或称为菩提达摩,或称为达摩多罗。

774年顷作的《历代法宝记》,就综合而称为菩提达摩多罗。

这是传说中的混乱糅合,并非到中国来传禅的菩提达摩,有这些不同的名字。

菩提达摩与达摩多罗,被传说为同一人。

达摩多罗或译为达磨多罗,菩提达摩也就被写为菩提达磨了。

Dharma,古来音译为达摩(或昙摩)。

译为达磨,是始于宋·元嘉(430前后)年间译出的《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是达磨(即昙摩)多罗——法救论师造的。

昙磨多罗论师与达摩多罗禅师,也有被误作同一人的。

如梁·僧佑(518 卒)《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萨婆多部记目录序〉,所载(北方)长安齐公寺所传,仍作昙摩多罗(禅师),而僧佑(南方)《旧记》所传五十三人中,就写作达磨多罗了(大正55·89a)。

神会(在北方)还写作达摩多罗与菩提达摩,而神会下别系,与东方有关的(781撰)《曹溪别传》,就写作达磨多罗。

洪州(马大师)门下(801)所撰,与江东有关的《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此下简称《宝林传》),就写为菩提达磨了。

从此,菩提达摩被改写为菩提达磨,成为后代禅门的定论。

达摩而改写为达磨,可说是以新译来改正旧译。

然从传写的变化来看,表示了南方禅的兴盛,胜过了北方,南方传说的成为禅门定论。

(中略)达摩传《楞伽》的如来(藏)禅,而引用《般若》与《维摩诘经》,可能与达摩的曾在江南留住有关。

《楞伽师资记》说∶还有一部十二三纸的《释楞伽要义》,现已佚失。

从前传入日本的,有《大乘楞伽正宗决》一卷,也许就是这一部。

当时,还有被认为伪造的三卷本《达摩论》,内容不明。

现在,被传说为达摩造而流传下来的,也还不少。

其中,如〈破相论〉一名〈观心论〉、〈绝观论〉、〈信心铭〉,这都可证明为别人造的。

现存的〈悟性论〉、〈血脉论〉等,为后代禅者所造。

没有标明造论者的名字,这才被误传为达摩论了。

达摩在中国的名望越大,附会为达摩造的越多。

道藏有《达摩大师住世留形内心妙用诀》一卷,达摩被传说为长生不死的仙人了。

世俗流传有《达磨易筋经》、《达磨一掌金》,达摩竟被传说为武侠、占卜之流了

这真是盛名之累。

[编辑本段]〔参考资料〕《续高僧传》卷十六;金鹤冲《菩提达磨大师传》;《禅学论文集》二、《禅宗史实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胡适〈菩提达磨考〉(《胡适禅学案》第一部);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卷;铃木大拙《禅宗思想史研究》卷二;柳田圣山《达磨の语录》;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RuthFuller Sasaki and Heinrich Dumouli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Zen》。

[编辑本段]相关传说达摩到中国,正是当时的北魏时期。

有一名国师菩提流支,很嫉妒达摩,多次加害都没有成功。

他叫人在达摩的饭菜里下毒,达摩知道有毒,照吃不误。

吃完后就从口中吐出一条毒蛇来。

直到有一天,达摩祖师已经确立慧可为佛法的继承人,他才决定圆寂。

就在菩提流支第七次下毒害达摩,达摩才被毒死。

他的弟子们将他用棺木安葬了。

也就在这一天,北魏的一个去西域的使臣宋云,走到葱岭一带,遇到达摩祖师,还与他问话:“大师,您将法传给谁了

”达摩祖师说:“你以后会知道的。

我要回印度去了。

”又脱下自己的一只鞋给宋云说:“你快点回去吧,你们的国王今天会死去。

”宋云回来后谈起此事,不相信达摩已死。

于是众人打开棺木一看,里面只有一只鞋子。

有人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已经有一百五十岁。

达摩的武功是如何练成的

中国少林武功起源于古代嵩山少林寺,并因而得名。

作为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少林武功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然而,据说少林武术起源于古印度,少林拳的创始人也是印度人——达摩。

达摩,这位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菩提,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

传说有一天,在印度修行的达摩问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

”达摩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中国。

他首先在南朝都城金陵晋见了梁武帝萧衍。

在会见期间,皇帝说:“我已经修复了许多寺庙和宝塔,并且建造了更多的寺庙和宝塔,我把我的许多宝藏给了尚哈(与佛教僧侣有着兄弟般的关系的人),而且为主要寺庙提供了大量土地。

我尽了一切努力, 我能得到什么呢?”达摩注视着皇帝,答道;“陛下,虽然您尽了所有的努力,可是您一点儿也没有获得公德。

”皇帝被激怒了,驱逐了达摩。

达摩感到在中国南方并不受欢迎,只好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

不久又来到嵩山,一看这里山青水秀,就在五乳峰的山洞中面壁修行。

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朝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

洞内静若无人,万籁俱寂,入定后,连飞鸟都不知道这里有人,竟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穴来了。

一年夏天,达摩发现自己刚坐下修炼不久,便不知不觉地打磕睡,他被自己的惰性激怒了,并且认识到打磕睡是绝不会达到佛教的终极境界的,于是,他用刀割断了自己的眼皮,扔出山洞。

此后不久,在达摩眼皮落地的地方长出一棵茶树,后来达摩的弟子们发现了这棵茶树,茶叶经过调制,可以帮助僧侣们在长期的修炼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自此以后,茶叶就成了修炼厅里必不可少的物品。

九年之后达摩功到业成,便开始出来传布大乘禅法,从此也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禅祖。

当年达摩终日静坐,不免筋骨疲倦,又加上在深山老林,要防野兽和严寒酷暑的侵袭,深感身体锻炼的必要性。

在向僧侣们传授禅宗时,僧侣们每天长途跋涉带着自己的食物来到达摩的山洞。

然而,达摩注意观察,发现他们学习新知识所取得的成绩很微小,他们的身体保持不住长时间修炼的僵硬状态,肌体是软的,并且已有许多僧人由于每天长时间盘腿而坐产生了血液循环问题。

有些僧人体力不支,坐下修行一会儿就昏昏欲睡,精神不振。

达摩认识到他们需要各种武功以克服长期打坐带来的影响。

达摩利用自己作为印度贵族所受的教育,根据瑜珈学研究了一系列的功夫。

这些功夫能够增加体内循环能量、提神和放松筋骨,而且强身健体。

后来这些功夫被学者称为“古典肌体变化学”。

同时,为了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达摩等人还仿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锻练身体的各种动作,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传授僧人,此即为“少林拳”雏形。

此外,达摩在空暇时间还练几手用铲、棍、剑、杖等防盗护身的动作,后人称之为达摩铲、达摩剑、达摩杖。

以后,他又吸取鸟、兽、虫、鱼飞翔、腾跃之姿,发展“活身法”,创造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罗汉十八手。

后来经过历代僧徒们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拳术,达百余种,武术上总称“少林拳”。

的确,把武术训练作为寺庙的主要课程似乎是令人难以理解的。

但历史表明,在当时,对僧人来说,寺院武术项目要比佛教的说教更重要。

无论关于达摩与武术的传说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虚构的故事,据考证,三千年来,印度西南部的确一直有习武的传统——这大概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地方都历史悠久。

武术在印度被称作“卡拉里帕亚”,意思是在角斗场上搏斗,它是在纳亚尔——一个组成封建领主军队的武士中兴起的。

为了维护名声被敌人损害的头领的荣誉,一名角头场上的冠军会与来自敌方的另一名冠军激烈拼杀,直到其中一个在这场智与勇的较量中死去。

有两部印度古籍都提到过它:一部是讲述战争技艺的《戴诺吠陀》,另一部是医学著作《寿命吠陀》。

传说中的达摩祖师是不是真的存在

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十月五日生,姓刹帝利,初名菩提多罗,后改为达摩多罗,达摩祖师为禅宗始祖,又称初祖,菩提达摩大师,达摩,或仅称菩提。

达摩祖师系天竺香至王之第三个儿子,于我国梁普通元年泛海至广州,渡江北上,到了现今之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后来遇到慧可法师,即付法传衣,后来祖师被恭为佛教第二十八祖也。

佛教禅宗系在印度时代的祖系,少林寺都有存记,其中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者,达摩祖师要说是属第一位。

师于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端坐而逝,即葬于今熊耳山,起塔于少林寺,又传云:于后魏孝明帝太和二十二年(即后三年)魏宋云奉使西域,遇祖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宋云问祖师欲往何处,祖师曰:往西天去。

根据传法正宗记略谓祖师乃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本名为菩提多罗,后遇到佛教第二十七祖师般若多罗而改名为菩提达摩,又传闻于梁大通二年十月五日圆寂,葬于今熊耳山,于梁武帝时制碑赞泽,唐代太宗谥为圆觉大师。

达摩祖师对于佛学之造诣可说无人能比,更是影响中国佛教最深之一位佛教祖师。

据传闻达摩祖师于嵩山少林寺传授佛学,更可以把冥顽不灵之人点化,可说是恶人,顽劣之份子经祖师之点化都是一心向佛。

又云祖师于嵩山少林寺传授武术,嵩山少林寺之武僧或俗家子弟于佛学及武学之造诣更是冠盖群伦,然而佛学为修心之法宝,武术为强身自卫之一项非常好之运动,祖师之佛学及武学于现代更印证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句格言。

台湾地方上有处供奉一尊菩提祖师,实际上即是达摩祖师,因祖师之全名为菩提达摩,但国人一般对祖师之尊称仅称达摩,这便是我国人对祖师之恭敬,庄严之称呼,而不敢称呼全号。

由于以上之尊称传至现今才被讹传“菩提”是另一祖师,这全是我国人对于祖师不敢称呼全号(名)以致才会被讹传为另一祖师,其实“菩提”,“菩提达摩”,或“达摩祖师”,或仅称“达摩”。

以上之称呼即是称呼祖师一人,而非讹传中之另一祖师。

江湖的意思

【释义】1。

江西湖南:唐朝时,禅宗马祖道一住在江西,各地学禅的人,都风起云拥到江西去访道;湖南石头和尚-------希迁,唐朝比丘,禅宗大德高僧之一,曹洞宗的创始人,著有,流传于世,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两人都是当时众望所归的大禅师。

由于天下僧侣不是到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就是湖南参访石头希迁,社会上就称参禅的人叫作‘走江湖’。

‘江湖’这两个字,古代本是指的江西马祖和湖南石头,沿用到后来,也称那些浪迹四方以杂技谋食者为‘走江湖’,其实,‘走江湖’指的就是过去禅者的云游参访。

2.江河湖海::“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范蠡 ]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 齐 为 鸱夷子皮 ,之 陶 为 朱公 。

” 宋· 姜夔 :“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 清 叶燮 :“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

”3.泛指四方各地::“太傅牺叔 士孙喜 清洁江湖之盗贼。

” 三国 魏 曹操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 宋 苏辙 之一:“流落江湖东复西,归来未洗足间泥。

” 清 钮琇 :“祗以早失父兄,性好博进,遂致落拓江湖,流转至此。

”4.指民间: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今江湖间俗语,谓钱之薄恶者曰悭钱。

”5.旧时指隐士的居处:东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南史·隐逸传序》:“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下。

” 清 方文 《寄怀鲁孺发天门》诗:“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好谈天下事。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他尽可以把这首诗拿去给 唐玄宗 看,说 李白 十分清高,身在魏阙而心在江湖。

”6.引申为退隐:唐· 贾岛 《过唐校书书斋》诗:“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 宋 王安石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

”7黑社会秩序:在现代的年代,江湖两个字远远不是表达狭义的地方了。

现代人说的江湖,往往是说的黑社会秩序。

8有人的地方: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出处】江湖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双与处于陆,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

此时,两条鱼便缅怀起往日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什么是江湖

人即是江湖。

什么是江湖

恩怨即是江湖。

江湖是美丽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江湖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师友至爱喋血黄沙,为报仇也只能十年面壁。

这就是江湖。

在江湖里,你可以和你的爱侣双剑合璧,共奏一曲“笑傲江湖”。

也可以凭着自己的绝顶聪明,找寻传说中的秘籍,练就绝世的武功。

或者开山收徒,成为受人景仰的宗师。

也可以打一把自己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成为传说中的孤独剑客。

等到完成了一些近于苛刻的条件,你就可以拜风清扬、张三丰、达摩祖师、王重阳、杨过这样的传奇人物,学到令人艳羡的武功。

而后古龙在一本武侠书中借杀手燕十三之口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成为惊世之言,至此,江湖的称谓为更多的人接受,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

最终,还是由古龙先生为江湖的称谓做了总结: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诚如斯言,记得徐克版的《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水墨山水、纯真作品,因为任我行“只要有人,就会有恩怨”变得沉重。

追溯庄子,历来以寓言的形式阐述玄妙的真理,可谓寸字寸金。

江湖,而非溪海,正因为溪水不能容纳更多,给人的感觉更是潺潺细水、清澈见底,我们不能忍心看到浑浊;海,又失之巨大,猛烈而骇人,心中只有敬畏,感觉望而却步。

只有江湖,才能真正表现意境,江有溪之隽永绵长、且有奔渤之势,复杂的水境泥沙混杂;湖,另有海之深沉,无穷的生命蕴涵之中。

人之悲哀,就在于江湖。

【“江湖”的词源 】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谈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庄子》张远山当代大陆学者的著作,我若非翻两页就看不下去,便是划上许多否定-性杠杠,以备一旦需要撰文批评,查找证据方便。

然而陈平原先生所-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不仅一口气读完,还划了不少肯定性杠杠-。

此书胜义颇多,如论侠客为何必佩剑、侠骨为何香如许,均予人启-发。

妙句也不少,如“‘山林’少烟火味,而‘江湖’多血腥气”;-“‘山林’主要属于隐士,‘绿林’主要属于强盗,真正属于侠客的-,只能是‘江湖’”;“中国文人理想的人生境界可以如下公式表示-: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

只可惜此书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言必称“江湖”,却未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词源。

一此书第七章《笑傲江湖》开篇曰:“谈武侠小说,无论如何绕不开‘-江湖’……‘江湖’属于‘侠客’;或者反过来说,‘侠客’只能生-活在‘江湖’之中。

这种近乎常识的判断,其实大有深意。

只是人们-很少深入探究为什么‘侠客’非与‘江湖’连在一起不可。

”随后对-“江湖”一词进行了词源学探索。

陈平原对“江湖”一词的释义是:“‘江湖’原指长江与洞庭湖,也-可泛指三江五湖。

”这一浮泛释义的症结在于,他找到的最早出处是-秦以后的《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述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他显然知道,这不可能是 “江湖”的词源,于是又自己加以-否定:“其中的‘江湖’即指五湖。

故《国语·越语下》又称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由于没能找到“江湖”一词的源头,陈平原的以下解说就不得要领了-:“有感于范蠡的超然避世,后人再谈‘江湖’,很可能就不再只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三江五湖,高适诗‘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杜-甫诗‘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杜牧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其中的‘江湖’,就隐然有与朝廷相对之意,即隐士-与平民所处之‘人世间’。

‘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从并非“江湖”一词之源头的西汉《史记》(尽管所述的是春秋末年-的范蠡),一下子跳到八百年后唐代诗人高适、杜甫、杜牧带有“江-湖”字眼的诗句,再跳到三百年后北宋范仲淹关于“江湖”的名言,-时间跨度千载以上,陈平原依然没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词源,因为-他找错了方向。

他应该到《史记》以前去找,而不是到《史记》以后-去找。

所有元素型的文化观念都必须到先秦典籍中找到源头才算数,-这应该成为学界的基本常识。

先秦之所以被称为轴心时代,就因为它-提供了后轴心时代的一切文化元素。

由于找错了方向,又实在无计可施,陈平原只好把“江湖”的词源问-题悄悄搁过一边,回到“笑傲江湖”本题:“《史记》为游侠作传,-没有使用‘江湖’这个词……唐人重新把侠客置于江湖之中,这一点-很了不起,基本上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发展路向。

……唐代豪侠小说中-已出现‘江湖’这个词,并把‘江湖’作为侠客活动的背景。

”〔2-〕由此一路向下,一直论到二十世纪的新派武侠小说,论到金庸小说-《笑傲江湖》。

由于对“江湖”的词源语焉不详,陈平原就给了读者-一个错觉,似乎“江湖”一词是迟至唐代豪侠小说才正式出现的。

二“江”、“湖”两字分开使用时单独成词,作为专名固然特指长江和-洞庭湖,作为共名固然泛指三江和五湖,然而“江湖”一词既不是“-江”、“湖”两个专名分开解释后的简单相加,也与“三江”、“五-湖”的共名无关。

在中国文化中,“江湖”是一个意义特殊的专名,-“江”、“湖”两字仅仅是词素,不能单独成词,也不能分开释义。

-更重要的是,“江湖”这一专名的特殊意义,决非从唐代豪侠小说到-当代武侠小说对此词的事后追加,而是唐代以前的先秦时代早就有的-:民间社会的江湖文化与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相对。

因此并非先有“-侠客”,后有“江湖”,而是先有意义特殊的“江湖”,后有纵横笑-傲的“侠客”。

这是因为,此词的真正词源出自始终不被儒家中国承-认为正式经典的中国文化第一元典《庄子》。

在《十三经》和所有先-秦典籍中,都没有出现过“江湖”一词——不过说有易,说无难,海-内外硕学博闻者若有异议,切盼教正。

《庄子》全书使用“江湖”一词凡七处,是汉语中最早出现的“江湖-”,按顺序依次如下: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内篇·逍遥游第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内篇·大宗师第六》,重言又见《外篇·天运第十四》)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内篇·大宗师第六》)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

(《外篇·至-乐第十八》,重言之异文又见《外篇·达生第十九》)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

(《外篇·山木第二十》)以上五条(两条略)中哪条是“江湖”的原始出处

抄一段-拙著中的旧文:庄子与韩非是针锋相对、不共戴天的两个先秦思想家,尽管庄子死后-数年韩非才出生。

但他们两个人的巨大天才,造成了中国两千年历史-中最大的两种力量:庄子左右了江湖文化,韩非主宰了庙堂政治。

—-—顺便一提,与庙堂相对的“江湖”一词,也源于《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的这个大葫芦寓言。

被人视为〃江湖〃一词出处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倒是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两个“江湖”虽然语意相近,毕竟还是第一个更符合后世通用的“江-湖”。

〔3〕 拙著《寓言的密码》之所以仅引两条,因为《庄子》内篇为庄子本人-亲撰,外篇为亲炙弟子据庄子遗稿与闻见整理编纂,杂篇为再传弟子-与庄门后学所发挥。

而且只有第一条直接论人(惠施),后四条(加-重言二条)皆以物(鱼、鸟、狐、豹)喻人。

所以我认为首条出现最-早,是“江湖”一词的真正词源。

江湖中国的通天教主庄子,无可争-议地拥有“江湖”一词的知识产权。

三陈平原说:“‘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实际-上是把伪经当成了真经。

出自《岳阳楼记》的范仲淹语,固然是关于“庙堂”、“江湖”的最-大名言,但它不仅不可能是“江湖”的词源,而且范 仲淹的儒家立场-使他更不可能把“江湖”的文化意义解释清楚,而是一定会对“江湖-”的真正文化意义进行歪曲和篡改。

儒家庙堂所推销的政治人格是忠君牧民的“君子”,道家江湖所弘扬-的文化人格是傲视王侯的“真人”。

“江湖”的文化意义,与范仲淹-的儒家思想根本无法兼容,所以范仲淹对“江湖”的解释完全不足为-据。

范仲淹笔下的“江湖”并非文化中国的真江湖,而是政治中国的-伪江湖——这个政治中国的伪江湖立意要消灭的才是文化中国的真江-湖。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揭示的只是因失意而暂处江湖的真-儒家的卑琐政治人格,却远未揭示那些安居江湖、乐处江湖、傲立江-湖的真道家的伟岸文化人格。

那些“每饭不忘君恩”的儒家,即使因不被帝王接纳或失宠于帝王而-暂处江湖,也不是真道家,充其量是伪道家,所以时刻想着钻营夤缘-进入庙堂。

真正的道家不可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是“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达摩祖师传鸟台词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