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军事名言将在外君命由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句话最先出自哪儿

君命有受 君命,就主的命令;受,就是接受的意思。

孙武在《兵法指出,“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意思是说,有的道路不要走,有的军队不宜击,有的城堡不应攻,有的地方不必争。

甚至“君命有所不受”,即就连君主的命令有些也可以不予接受。

常言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然而,孙子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颇具反叛性的命题。

其实,孙子所说的“君命有所不受”是有条件的,那么,哪些君命可以不接受呢

按照战争规律分析,有必胜的把握,即使国君说不打,坚持打是可以的;相反,没有必胜把握,即使国君说一定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

十分明显,孙子所说的“君命有所不受”,必须以战争客观规律和战场实际情况为准绳,核心是实事求是,灵活指挥。

这里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东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的一天,吴、楚两国军队在柏举摆开阵势,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请示阖闾说:“楚国的将军子常很不仁道,他的部属都没有誓死拼战的意志,我们先向他进攻,必获全胜

”阖闾不同意。

夫概又说:“做人臣的见到合理的事情应立即去做,不必等待君命,说的就是现在这种情况。

” 于是,夫概不顾阖闾的反对,自行率领部下5000人首先攻击子常的部队。

结果楚师溃散,子常逃奔郑国。

显然,这种情况下的“君命有所不受”应当是允许的。

孙子还有一句名言:“将能而君不御。

”也就是说,对于有才能的将领,国君不必控制,放手让他们去干。

就是要允许“君命有所不受”。

与“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意思相近的古代名句 要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

乱命有所不从,算不算

名人名言的将在外后面一句是什么?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嫂溺叔亦援之以手,为大忠而灭恩义,是以前堂杀妻,盖事态非常,应变从权,不可拘束于死理,此乃古人之明训也。

“将在外君有所不受”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 孙子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合交,绝地无留地则谋,死地则战。

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打仗的一般法则是:主将从国君那里接受使命,征集民众和组成军队,(在行军作战中)如遇毁圮难行之圮地,慎勿驻扎;如遇四通八达的,则注意结交邻国;如遇环境险恶生存困难的绝地,就不要停留;如处不易找到出路的围地,就需设计免难;如陷走投无路的死地,那就需要奋力作战以死里求生了。

(二)〔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 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译文:有的道路可以不走,有的敌军可以不打,有的城邑可以不攻,有的土地可以不争,国君的命令也并不是件件都必须听从。

(三)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

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译文:所以,将帅若能精通上述各种应变策略之运用及其产生的不利,就算懂得如何用兵了。

将帅若不精通这些策略的运用及其产生的不利后果,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充分发挥地理条件的有利作用。

用兵作战,若不懂得如何运用上述各种应变策略的方法,虽然也知道这五个有所不所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

(四)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译文:所以,明智的人思考问题,必须同时兼顾利和害两个方面。

充分考虑到利的一面,所从事的事业才能顺利完成,充分考虑到害的一面,祸患才能预先排除。

(五)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译文:所以,要用对敌不利的事去伤害它,使其困屈;用一些小事去驱使调动它,使其频于应付;用小利去引诱它,而使其疲于奔走。

(六)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译文:所以,用兵打仗的一般法则是:不要侥幸指望敌人不来袭我,而要依靠自己随时应付敌来的充分准备;不要侥幸指望敌人不来攻我,而要依靠自己有着使敌人不敢攻我的强大实力。

(七)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译文:将帅有五个致命的弱点:只知硬拼,就有被杀的危险;贪生怕死,就有被掳的危险;刚忿急躁,就有被轻侮的危险;清廉自好,就有被污辱的危险;宽仁爱民,就有被烦扰的危险。

以上五点,是将帅的过失,也是用兵的灾害。

军队败没和将帅被杀,都由上述五危引起,是不可不予充分重视的。


军事名言将在外君命由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