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关于赛龙舟的名言名句

端午节赛龙舟人们团结的名言

1、端午龙舟赛 节日更精彩2、做文明XX人办精彩龙舟赛!3、弘扬中华优秀端午文化 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4、携手迎盛会 齐心创和谐5、龙腾虎跃,雷霆万钧,无与伦比,万众一心。

6、竞速时代,xx最帅,团结友爱,不可阻碍7、永远的冠军 不屈的精神8、扬帆起航,劈波斩浪,xx龙舟,谁与争锋。

9、迎端午 赛龙舟 人人当好东道主!10、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11、汨水欢歌笑迎八方宾客 龙腾盛世喜结四海情谊12、体验端午源头巫风民俗 感悟龙舟故里楚韵湘风13、快乐赛龙舟,赛出你的精彩.14、水龙江中游,快了划出来!15、快乐龙舟,划向未来!幸福之舟,激情之浆,手握激情,划向幸福!16、迎盛会人人有责 创文明贵在行动!17、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18、民族节日 普天同庆端午节19、迎端午 赛龙舟 人人当好东道主!20、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21、做文明观众 树赛场新风22、!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xx隆重举行!23、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平安的端午节24、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 端午快乐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是哪个国家的人,他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楚国人,屈原的千古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0-11] 。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欣赏端午赛龙舟你会想起屈原的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端午节有关的来历和风俗古诗俗语名言的

一、端午节的习俗: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端午的鸭蛋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5、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将艾叶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二、端午节诗歌诗句:1、(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4、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5、七律.端午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三、相关谚语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

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

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

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蛤蟆蝌蚪躲端午。

(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

(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

(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

(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江苏)

逆水赛龙舟的歇后语

逆水赛龙舟——力争上游。

有关自强不息的人物资料和名言警句

名字由来: 黄龙溪古名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

建安24年(公元216),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象牙,黄龙所属之地,昔属武阳,今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黄龙溪。

民间风俗 黄龙溪迄今保留着正月表演火龙灯、狮灯、牛儿灯、幺妹儿灯、四月初八放生会、端阳节赛龙舟,还有代代相传的府河号子、民间儿歌、童谣、谚语,扯响簧、翻筋斗、踢毽子等。

古镇至今保留着打更的习俗,按时辰鸣锣报时从亥时(晚九点)起打更,每个时辰打一更,直到卯时(早上五点),共打五更,一更鸣锣一声,二更鸣锣两声,依次类推。

夜深人静之时,清脆的打更声会让你睡得分外香甜。

关于中秋节的谚语、名言警句

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

(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到中秋,赛摸秋(鄂西·土家)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挂失果实不视为偷。

俗信,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

中秋歇后语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读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你会联想到哪些人物的事迹或名言警句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一生忧国忧民,不屈服恶势力。

当看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被昏庸的楚怀王所接受,而强大的秦军又终于打败楚国时,他满怀悲愤地于汨罗江投河自尽,终年六十二岁。

据史料记载,屈原为春秋时期楚怀王时人,其倡联齐抗秦,举贤授能,但遭贵族反对,后遭馋去职,惨遭流放。

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破楚国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殉国。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之,有的划船争渡于江上打捞屈原尸身。

有的投粽入江,谓鲛龙鱼虾饱则不食其尸。

此后成赛龙舟及吃粽子之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求节日对于民族有何关系的名言(急)

传统节日与民族的文化认同仲富兰近来,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话题在媒体上形成了热门话题。

继去年亚洲某国家正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祭”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为传统节日呼吁之后,在今年的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纷纷建议,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我国法定节日和假日。

有不少民俗学者近日还建议:应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通过官方干预,复兴传统节日。

他们认为,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很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五大传统节日,被规定为法定假日。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还是各家各户乃至全民族都喜欢参与的节日,能发挥涵养中华民族之根,弘扬民族之魂的作用。

还有人认为要建立一个经济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做支撑,过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但也有不少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明显的农耕时代特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

由于平时工作的繁忙和劳累,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是温馨浪漫,是彻底放松,是过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个性。

但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正好相反,旅途的劳累和社交的应酬,老套的习俗和势利的攀比,经常使人的个性淹没在世俗的共性之中,将人搞得疲惫不堪,毫无乐趣可言。

衰落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值此沸沸扬扬的保护中国民俗节日和传统节日必然衰落的议论声,笔者无意加入这两种意见的争论,只是想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向学者通人请教。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历史上政治、文化、宗教、特别是经济等诸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尽管各个节日产生的背景各异,但一般而言,一经产生,它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一种节日风俗的产生,与民族心理特征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年年相袭、代代相传。

以过春节而言,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

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表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

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岁时节令”的具体内容,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的节日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它是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的。

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经看到了十分完备的古代历法纪年。

与古老的天文、历法、节气、物候知识组成一个硕大的复合系统。

古人说“四时八节”,其中二十四节气时令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

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

几千年来,保持着农耕文化生产生活节奏与大自然季节气象的节律、生态环境完美和谐的特征。

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追求。

回望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几乎都与太阳与月亮的运行有关。

历史上民俗节日的排定,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这几乎是中国农耕社会过节的最基本的约定俗成标记。

望日月圆,是一个月的十五。

古代秦汉时期的方士、道家测算月历时,另有“三元”之说,认为“天官”之神主管“赐福”,生日在正月十五,是为“上元”,于是古代约定每一年的第一个望日为“上元节”,大庆大祭,发展成为“元宵节”。

又认为“地官”之神主管“赦罪”,生日在七月十五,是为“中元”,古代约定为“中元节”,家家举行祖先大祭,成为大节。

又认为“水官”之神主管“解厄”消灾,生日在十月十五,是为“下元”,古代约定为“下元节”,也曾发展为节日。

最值得注意的是八月中秋,本来“仲秋”只指八月,后因八月望日正是三秋之中,于是八月十五成为“中秋节”。

天上的一轮满月,可以使壮夫垂泪;每年的新春佳节,天涯海角的游子都要回家团聚。

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节日文化。

应当说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宝贵的非物质遗产。

中国人思维与记忆的符号代码。

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排列月日,十分繁复,许多被看作是吉日或祭日的日子,难以记忆逐渐消失;但是,人们却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

于是就有了“正月正”大年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巳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天贶节,俗称“晒虫节”;“七月七”七夕节,俗称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

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其中“五五端阳节”、“九九重阳节”被看作是除年节以外的重大节日。

为什么要有节日呢

不过节,地球不是照样转动,太阳不是每天升起又落下吗

是的,我琢磨这个“节日”的最根本的意义,还是在这个“节”字了。

它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节奏律动有关。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在以农立国的国家里,节日的起源往往与农事活动有关。

“四时八节”,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城乡人民共度的民俗节日,它们的起源都离不开农事活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春夏秋冬,时序推移,人们的生活要有节奏,并以此来适应大自然的节奏。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民间的节日正是体现着这生活的节奏。

节日之所以出现,除了种种动听的传说,美妙的阐释之外,最基本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辛勤劳作的人们,需要调剂、休息和娱乐,节日是民众为调节自己的生活而自然形成的一系列缓冲机制,人们也正是通过各种传统的节日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与祝愿以及对未来的向往。

可以说,节日是人类共有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需要,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民间节日。

现实的巨大反差传统的岁时节日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期和特定的文化活动,春节、元宵、清明……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节日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是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的,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总之,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及道德风貌等,传统节日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的“根”。

说传统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一回事,但现实中的巨大的文化反差又是一回事。

事实上,新时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有许多传统节日如今变成“美食节”,或者是商人促销的“推销节”,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

为拉动消费,劳动节、国庆节变成了黄金周,春节是“吃喝节”,“三·八”妇女节是购物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更是商家的必争之日。

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或者简单的物质消费。

大家都知道,人们对节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情感价值是节日里最主要的核心,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讲表现得更为鲜明,更具特色,比如老百姓必定要吃的中秋团圆饭和春节年夜饭,即使不能来也要“千里共婵娟”,心也是要在一起的,这也是中秋节和春节产生和被重视的原因,这个需求是一种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是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聚而不散的最大的精神内核。

一个节日是有很多载体的,它必需有传说,必需有故事,比如中秋节有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端午节有屈原投江。

二是它必须有活动和仪式,如歌舞、赛龙舟、踏青、登高、插柳、插艾、插茱萸等等。

每一个节日都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这些都是能创造和表现出中华民族那种文雅、雍容、浪漫的气质。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些节日是与大自然相和谐的,是天人合一的,在这些节日里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需求,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中断了,有些甚至已经名存实亡。

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内涵被人们忘记了,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中秋节是要赏月的,古时过节,人们在种满桂花树的院子里赏月,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对月高歌,把酒问天,是非常美的。

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亮起来的城市,到处是闪耀的霓虹灯和林立的高楼大厦,被遮挡住的月亮不容易看到了,人和月亮疏远了,所以人们赏月这种兴趣也就渐渐地淡了。

二是人们没有自觉地认识到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节日不过就是吃点好东西,穿些好衣裳,由于忽视了这些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些节日被我们人为地淡化了,尤其是进入商业化社会以后,传统节日被推向了市场,成了商人赚钱的一个时机,这样的结果使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断了,这是我们追求物化的结果。

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内涵被掏空了,注入了商业内容,贴上了“经济”的标签。

鞭炮禁止了,年味儿也淡了,随着节日兴趣的衰减和节日氛围的日益稀释,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变得单薄苍白。

现在很多时候老百姓过节时常常感到很失落,最多的感慨就是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不知道节该怎么过了,这种失落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

许多人还埋怨年轻人,其实是埋怨不得的,它和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紧密相联,摒弃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夕之夜就是年夜饭;中秋节就是月饼;端午节成为粽子的展销,元宵节成为汤圆的展示……你说,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即便它再有悠远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美好的仪式,老百姓也不会拿它当回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再多的学者通人、民俗专家出面呼吁,请求国家立法保护,效果又会如何呢

真是发人深思。

传统节日蕴涵的文化认同在不同文化中,传统节日都是特定文化的一种表征,带有自身文化的特色。

比如,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就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圣诞节与宗教传统紧密相关,春节则是农耕文明和家族主义的产物;圣诞节是在宗教纪念日展开,体现为公共场所中的群体性狂欢,春节则在收获后的农耕间歇期进行,体现为私人空间中的家庭聚会;圣诞节表达的是对人格神的崇拜,春节表达的则是对农业神和祖先的感激,等等。

这种差别使过节成为不同的族群表达各自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中国人对过春节的兴趣和热情已经大大减少了,常常会听到人们对年味儿淡了所发出的无奈感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圣诞节在中国民间似乎已经逐渐成为部分民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种文化景观的背后,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很明显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动一切力量来营造这些文化庆典的火热氛围。

然而,中国民间并不缺乏节日文化资源,而且从经济的可开发性来看,这些节日也并不比洋节差,在缺乏西方文化传统的中国,洋节应该是处于劣势的。

如此一来,洋节在中国民间的盛行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

文化认同的问题只有在不同文化相遇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也就是说,只有在面对不同于自己的“他者”时,人们才会有“我是谁”的问题意识。

通常的情况是,在不同文化的比照之下,对“我是谁”的追问非常容易在排他性情感的驱使下强化文化的自我认同,并表现为通过贬损其他文化来强调自己文化的优越性。

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情况是,当他者异常强大并被想象为学习或模仿的榜样时,就可能使人们过分美化他者,甚至造成对自己的过度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爱恨交加”的自我认同。

从本质上来看,洋节在中国民间的兴起,正是这种特殊自我认同的具体表现,虽然它是以比较温和的面貌出现,而没有过多地表现出对自己文化的明显厌弃。

当然,如此看待当前中国民间的过洋节现象,似乎有过度解释和小题大作之嫌,毕竟现在已不同于洋节初兴之时,人们更多是抱着对异国风俗的好奇来“过把洋瘾”,而且,他们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已经被商家与媒体推到了兴高采烈过洋节的狂欢之中了。

但是,不加思考与过度反思同样是有害的,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文化自觉的民族会在以文化多元为基本特征的世界中健康发展。

因此,对于那些热衷于过洋节的中国人而言,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是极为必要的。

这种思考不仅应该针对过洋节本身,而且应该在根源上对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就需要培养民众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使其以理性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和他人的文化。

就当前我国的总体发展而言,物质文化上的相对落后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然而,尽管西方发达的物质文化不断刺痛我们的自尊心,但是奋起直追并不意味着必然要以放弃作为民族根底的精神文化为代价。

或许我们不必过多指责民众对洋节表现出的热情,但是,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却是必要的。

我认为,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是一个根本性的任务。

唯有如此,理性的文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民族文化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对过节模式要革故鼎新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形成了自己有节律的排序,并分别拥有各自的丰富内涵,所以中国这部万世一系的“农家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它本身连同它的重大民俗节日都应当列为重点保护的对象。

它将继续保持着它固有的文化活力。

我以为眼下最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

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用来承载民族认同感的,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从去年“百余委员建议增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到考虑将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世遗”等等,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时候,惯性地用“法”、拿制度来铺设复兴的道路,却忽略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渊源的守护。

薪火相传的节日总有一些含情脉脉的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使人间充盈着温情与暖意。

传统节日彰显的仪节繁复、风雅精致、彬彬有礼、视教养为文化生命、有高度审美的民族标识背后是高度的传统文化认同。

如端午节缅怀屈原,龙舟竞渡,民谣所唱:“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这种类似的节日自豪感遍及古典文化的每个角落。

我们在怨尤现代人“崇洋节”时应该看到:正是不少人对自身文化的认知缺乏热情,在文化理念上缺乏自信,才使得传统节日“土气十足”。

文化自信心的强弱又与吸纳外来文明的能力成正比,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方有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而不至于“弃我崇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国人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高速公路、手机、电脑等办公通讯用具的使用,由此带来的便利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却也增加了每一个具体生命的负荷;各种名利场上风风火火赶场的窘迫,就业、职称、升迁与养家糊口的种种压力,加上日常的柴米油盐,迎来送往……徜徉于城市的街头,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一路上的好景色没仔细琢磨,回到家里还照样推碾子拉礳……再也不能这样活

”人们在疲于奔命中渴望能有一点闲暇,放下一颗浮躁的心;渴望走出钢筋水泥的喧嚣城区,在大自然的静谧中细品一回人生滋味……总之,渴望生活多一点余裕。

对传统节日的过节模式来一番革故鼎新,关键是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

春节是“法定”了,假日经济也如火如荼了,但春节文化传统的复兴仍任重道远。

如果清明不上坟,中秋不赏月,重阳不登高,这样的“法定”假日能复兴什么呢

文化是相连的,文化也是衍生的。

缺乏文化自觉状态下全面、系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法定”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一次文化操演——因为节日,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的节日总是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联系在一起的,无法靠制度的壁垒延传。

我们要寻找、恢复的是历史遗响,唤醒遗存的民间文化。

如果只是固执于自己的传统,而没有对新的异己文化吐故纳新的本领的话,传统节日文化只能贫困、萎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三千年前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度。

节日的流传是漫长历史选择的结果,社会发展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也要发展。

如果我们不改进过节的节日理念和方式,依然吃喝当头、人情送礼当道,那么,即使法定了传统节日,无非是又给了我们一个吃喝的借口和人情往来的理由、无非让商家多了几个狂欢节,把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阉割殆尽,使之成为不伦不类的经济猎物。

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理性的文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复兴传统节日、重建礼乐神州才不只是梦想。

如果只求热闹,只问经济,忽略节日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自觉,我们该拿什么复兴传统节日呢

目前我国的法定假日中,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三个“黄金周”,只有春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其他的传统节日,虽然民间有所保留,但并未被规定为官方法定节日。

根本出路在于革新传统节日的过节模式,让传统节日更放松休闲,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娱乐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更加符合现代人对节日的需求。

而传统节日法定化,只是将传统节日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而已,根本无法改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好或者厌烦。

既然人们对传统节日缺乏兴趣,想通过官方干预,让传统节日法定化,达到复兴传统节日的目的,自然无从谈起。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关于赛龙舟的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