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宫俊名人名言、茅盾名人名言、马云名人名言、李敖名人名言、匡匡名人名言、王朔名人名言、
怀疑。
—— 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从来对吗
—— 中国现代、政治评论家鲁迅怀疑名言我相信法律,却怀疑法官。
—— 台湾作家,评论家李敖知识贫乏最能让人生出许多怀疑。
——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第二继承人总是受到怀疑和怨恨。
—— 古代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证据告诉我们该把怀疑集中到哪一点。
—— 关于怀疑的名言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 意大利诗人但丁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
—— 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
—— 西班牙作家乌纳穆诺您不能失去信仰,不能因为怀疑而毁灭那伟大的爱。
—— 波兰19世纪作家显克微支《崇高的爱》怀疑名言一个从不怀疑生活方向和目标的人,绝对不会绝望。
—— 法国作家莫里亚克我常常怀疑我是小人物,因为我常常忘记自己是大人物。
—— 台湾作家,评论家李敖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 女作家,原名励婕安妮宝贝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
—— 英国诗人乔叟关于怀疑的名言怀疑并不是缺点。
——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 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多数人的失败,都始于怀疑他们自己在想做的事情上的能力。
—— 英国历史小说家和诗人司各特望采纳谢谢
求吴子尤的经典语录
20世纪出生的天才作家里,女的只有一个,张爱玲;男的就是我,子尤。
” “这个年代值得见的作家,就是李敖”(在李敖来访期间的采访) “我并非崇拜他(李敖),只是欣赏他。
在这一点上,我和李敖一样不随便崇拜任何人。
”(在李敖来访期间的采访) “我和李敖是强者对强者”(在李敖来访期间的采访) “不用病撑腰,我也是很牛的。
“这本书是我15岁的一个写作总结。
书中,我只选了一篇与病有关的文章。
这本书的颜色,应该是金色的,我最喜欢金色的阳光。
”(对于《谁的青春有我狂》的介绍) “一次手术,两次胸穿,三次骨穿,四次化疗,五次转院,六次病危,七次吐血,八个月头顶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
” 语录。
吴子尤,(1990——2006.10.22),高大帅气的子尤,很早就显示了在文学上的天赋。
他4岁听故事,5岁学相声,6岁看卓别林电影,8岁开始作文,9岁开始写诗,曾获“世纪杯”、“春蕾杯”征文大奖。
著有《谁的青春有我狂》。
中国古代人对爱情的认识(看法)
月风花:中国古代的爱情(讲座)谈恋爱我是外行,但谈论恋爱我还可以。
其实象我这样的年龄站在这里与你们探讨这个问题我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似乎谈恋爱应该是年轻人的专利。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有些人来讲,他们一生都在谈恋爱,比如,少年人有早恋,青年人有热恋,中年人有婚外恋,老年人有黄昏恋。
世界上一些大人物在这方面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象雨果、歌德、罗素、萨特、郭沫若、郁达夫、李敖,毕加索也可以,希腊船王奥科西斯等等。
雨果5岁就开始谈恋爱,歌德80多岁的时候还爱上了一个18岁的姑娘,生命力真是旺盛。
而且有些人生来就似乎是为谈恋爱来的,比如徐志摩、叶塞宁。
这些人好象都是男生。
不过女的也并不逊色比如伊莉莎白泰勒、索菲亚罗兰、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乔治桑、莎乐美、刘晓庆。
好了,咱们书归正传。
我要谈的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的爱情问题。
我没有见过这方面的资料,不知道是不是有专著。
我只是通过我的阅读范围来谈这个问题。
从总体来看,中国历史上的美好的爱情少之又少、乏善可陈。
我们可以数得上来的也就几个,象范蠡与西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梁鸿与孟光、李隆基与杨玉环、李清照与赵明诚、陆游与唐婉、沈复与芸娘。
即使是这些人,也并不真正美满。
象范蠡与西施这一对,传说的成分大一点,再说即便不是传说,那他们俩人为了国家的利益自己牺牲得太多太多。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传说的成分也不小,而且据说后来司马相如还变了心。
梁鸿与孟光两口子在我看来都很难说有爱情,因为梁鸿当初娶孟光是冲着孟光的丑去的。
孟光是中国古代出了名的丑女。
后汉书上说她黑肥丑绝。
梁鸿这种动机很可疑,他是以丑为美呀,还是这个人本来就有点变态。
不论哪一种,他们夫妻之间是否有爱情都让人不敢肯定。
再说李隆基与杨玉环,这一对也很可疑。
因为杨玉环进宫的时候是28岁,而李隆基已经62岁。
一个少妇与一个老翁能产生爱情吗
也许杨贵妃有特别的嗜好那就另当别论了。
陆游与唐婉最后离了婚,使唐婉郁郁而死。
李清照与赵明诚、沈复与芸娘,这两对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中年丧偶。
赵明诚和芸娘早早死了。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他们这些人的爱情美则美矣,満却未必,就是说美而不満。
当然美满的爱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是随处可见的。
下面我把中国古代的文学和历史的爱情问题归结了几个方面,我们分着谈。
1、 早熟与早衰。
在爱情上我们中华民族其实是一个早熟的民族。
得出这个印象是我读《诗经》的结果。
这种早熟可以分三个方面,一是情感模式上。
我们的老祖宗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基本上完全具备了我们现代人所具有的所有的爱情情感模式。
比如追求象《关睢》、《蒹蕸》、《汉广》。
比如思念象《卷耳》、《君子于役》、《采葛》。
比如热恋象《木瓜》、《野有死麕》。
比如一见钟情象《绸缪》。
比如约会象《静女其姝》。
比如男女相互欣赏的象《伯兮》。
比如弃妇诗象《谷风》、《氓》。
比如悼亡诗象《绿衣》。
比如讲男女忠贞的象《柏舟》。
比如失恋诗象《狡童》。
一是我们古人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十分成熟深刻。
这与同时期的西方相比,非常明显。
这种成熟深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忠贞《柏舟》、对对方的尊重《关睢》、认识到美好的爱情可遇不可求《汉广》《蒹蕸》、爱情要以物质为基础《木瓜》、《静女其姝》。
(西方古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的故事。
)一是对于爱情的表现,也非常之成熟。
诗经的高度的艺术成就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爱情除了早熟之外还有早衰呢。
因为中国历史发展到宋朝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礼教也发展到了最成熟最完备最严格也最残酷的地步。
尤其是对妇女的控制限制和压迫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是大、男女授受不亲等等都出来了。
中国妇女的裹脚就是从紧挨着宋的五代开始的。
从此,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勇敢、大胆、健康、奔放、饱满、酣畅、淋漓的爱情故事了。
文学中不少。
但其中的主人公多是下层社会的人物。
象范蠡与西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样属于社会最上层的人物的恋爱故事再也不见了。
回肠荡气一唱三叹的故事也有,象《西厢记》、《红楼梦》等,但与诗经里边的爱情比,其大胆热烈的程度是差得很远了。
从北宋开始,这个界限非常明显。
唐传奇中的爱情还让人感到十分痛快、决绝、过瘾。
一到了宋,立马就显得疲软了。
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牛郞织女、梁祝、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全部出在宋之前,就很说明问题。
2、 悲剧与喜剧。
从中国古代历史的角度看,爱情悲剧多于喜剧。
从文学角度来看,爱情喜剧多于悲剧。
二者合起来,单纯从数量上看,是喜剧多于悲剧。
如果从对于人们的震撼力来看,悲剧要远远大于喜剧。
先说悲剧。
上面提到的的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无一例外地都是悲剧。
另外象《孔雀东南飞》、《搜神记》中的《韩凭妻》、唐传奇中的《霍小玉传》、《长恨歌传》、《莺莺传》、《任氏传》、《步飞烟》等,明三言二拍里的一些故事,最著名的当然是杜十娘,再加上清朝的红楼梦。
数量并不多。
这些作品里所展现的爱情悲剧基本上或则是美丽的爱情不能成就美满的婚姻,或则是男子始乱终弃,或则是恶势力硬生生拆散爱侣。
再说喜剧,简直可以说数不胜数。
唐传奇里的有一些;元杂剧里有一大批,明戏剧小说里有一大批;聊斋志异里有一大批。
最著名的有西厢记、牡丹亭等。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喜剧的剧情结构给人的感觉都是一个模子。
奇怪的的是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有许多根本就没有爱情。
象西游、三国、水浒、金瓶梅、封神演义、隋唐演义、岳飞传、醒世姻缘传、三侠五义、境花缘、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还有一些公案小说等等。
清朝的一些才子佳人小说里面好象有一些爱情,但在我看来都是一些伪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
象平山冷燕、玉娇梨、好裘传、绿野仙踪、野叟嚗言、儿女英雄传等等。
为什么喜剧对人的震撼力不如悲剧大,我认为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的现实社会中根本没有高质量的、和谐美满幸福的爱情和婚姻的案例。
反映到文艺上,文人们只能通过虚构来弥补现实的贫乏。
那些喜剧中的大团圆,或是通过科举高中、或是通过灵魂不灭、或是假托狐鬼神仙、或是借助皇家或大官的权威来成就,没有一个是完全通过主人公自身的努力而造成。
也因之,人们从虚幻中得到的满足总不如在现实中受到的挫折对自己的印象深。
这是爱情悲剧之所以比爱情喜剧更能震撼人的一个原因。
3、 开放与封闭。
(见与不见)在中国的古代爱情作品中,呈现出这样一个现象,他们所描写的爱情是开放与封闭并存的。
或者说开放与封闭是中国古代爱情的两面。
一种爱情是如红楼梦里所描写的那样,当事双方遮遮掩掩,羞羞搭搭,吞吞吐吐,腻腻歪歪,就是不明说,在行为上表现得极为小心谨慎拘谨封闭。
一种爱情是如三言二拍里描写的那样,男女双方见面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同居再说。
聊斋志异里也有一大批这样的。
而这两种爱情描写结合的最典型的是西厢记。
在西厢记里,张君瑞和崔莺莺交往的过程中,先是崔莺莺谨守礼法,对张丝毫不加辞色,甚至加以斥责。
后来又忽然主动地投怀送抱,表现出极为强烈的反差。
这一点我想也是与中国古代的封建礼法有关的。
中国古代对于妇女是要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有十四藏六亲之说。
男女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这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男女双方对对方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感,尤其女方对男方(大老虎)。
另一后果是因长期的阻隔而产生的极度的对对方的渴望。
对于受封建礼法禁锢较深的官家上层女子来说,恐惧感会占上峰。
对于受教育较少的下层妇女来讲,渴望的成份要更大一点,因其受束缚少故也。
我们看古代的爱情小说,心理描写极少,几乎没有。
这与古代男女交往少有很大关系。
中国古代是先结婚后恋爱,哪里会有那么多的爱情心理呢。
直到红楼梦才开始有了一些,但与西方同类小说比,就太小儿科了。
所以,中国古代爱情小说中出现的开放与封闭的矛盾是由当时社会的见与不见的现实造成的。
这在现在看来,当然是不好的。
但反过来讲,男女长期不见也未必全是坏事。
两个人谈恋爱,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尤其一个单位的,再好也会觉得乏味了――怎么又是你。
西施也看成东施了。
相反,如果不经常见面,会给双方以充分的想象的空间,那么东施也会被你想象成西施。
这也是网恋的吸引人之处。
所以,我认为古代不发生爱情便罢,一旦发生,其质量必高于现代人。
因其干柴烈火故也。
象卓文君新寡,以前与司马相如见都没见过,就跟着人家跑了。
现有,汉乐府民歌里的上邪、有所思说的多绝,也是这原因。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李白诗有名言:“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
”唐传奇《步飞烟》里的话:“生得相亲,死亦无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这样的话到了宋以后就已经没有了。
只有衣带渐宽终不悔、天崖何处无芳草、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了。
到现在更只剩下:曾经有一段真正的爱情摆在我面前……这叫什么。
爱情正在经受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