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五篇大概500-600字
只能为你奉上以下几篇,请你参考:读《论语心得》有感(三)(5篇)标签:读《论语心得》有感,读《论语》感受二是简明实用。
于丹说的比较谦虚,她说:“做《论语》的考据,我没有资格和水平。
我做的不是学术的解读,而是大众传播。
制片人万卫告诉我,我讲的要让15岁以上的人都听得懂,都喜欢听。
”历史悠久的《论语》,博大精深,有的人用其一生去研究,去宣扬,也有的人走进了象牙塔里,不能自拨,甚至失去了自我。
看不懂原著的我是本着实用性原则读于丹《论语心得》的。
于丹对于我犹如上图儒生对于孔子。
于丹书名起的也好,叫作《论语心得》,一家之言,讲的是个人感受和理解,我的理解是告诉人们我不是专门研究《论语》的报告,人们无须枉加指责,愿意看就看,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去一边凉快去,从而免去了许多麻烦。
我想她的本意更注重实用吧,人们觉得开卷有益才愿意读下去,也易于被接受,必竞搞学术研究人不多。
她从积极的角度出发解析《论语》,给人以启迪。
如说到乐观的人生态度时,用半瓶酒比喻,乐观主义者看到酒还有半瓶,悲观主义者看到酒已经失去了半瓶。
一件事情思考的角度不同,处理的结果也将不同,一个人经常用乐观的心态考虑问题,自然少去很多烦忧。
孔子说:“以德报怨”,“德”是靠不断提高修养获得,一个人工作,生活中常遇到“不讲究”人对你做出不讲究的事,你如何对待呢
于丹说:“那些对不起你的人,你用正直坦荡对他们就够了。
”有道理啊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
自信心是内心变得强大的源泉,学生时代就开始信奉“不经你的同意,没有人能使你自觉低劣。
”我句名言伴随我度过多少个春秋,多少个不眠之夜现在已无从记得了。
依然是我心中的明灯。
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一个人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很难,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也不易,何必强行约制自己,老是自省、思齐人活的就太累了,有时要随心所欲的,可不是随心纵欲,心之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我这样认为。
人是应当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所谓的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于丹解读说:"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
这是当代社会特别应该提倡的一种职业化的工作态度。
"工作中这样人太多了,记得过去曾有一个同事,心眼儿好,爱管闲事,逢人点头哈腰,乐于助人,同事间有求必应,常帮忙完成同事工作,荒芜了自己的田,自然常遭到领导的批评。
自己我们常说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个道理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哪个单位没有“小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啥人都防,对待小人你不防不行啊,即使以德去做,也是防的一种形式吧。
于丹的结论:“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
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
”工作中还是少些这样的人为好啊
标签:读《论语心得》有感,读《论语》感受《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在我看来如此深奥的道理,由于丹出神入化的讲解,同广大读者一样茅塞顿开,心灵产生触动。
《论语》是经孔子弟子整理的孔子的言行,也就是说其本身源于生活,虽然年代久远,所表达的思想光芒依然璀璨,与现代我们的心灵相通。
于丹的分析,深入浅出,显示了深厚的国学造诣。
看她的心得我主要有两点体会;一是觉得通俗易懂。
她用朴素的语言娓娓道来,用她的话说是:“《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阐述中引用的寓言传说或励志故事。
例如:在讲解《论语》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时引用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治牙病猝死的故事,因为四十年前陪母亲治牙病引发心脏病,她的母亲死在牙科的手术椅上的一幕在她幼小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结,结果在治牙病时随她母亲而去。
说明人要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在讲解“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时,通过“三个裁缝开了三家裁缝店”的小故事,说明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从容淡定,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在讲到“损者三友”时引用了“晏婴和他的车夫的故事”告诉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
用"国王寻找快乐"这一西方寓言。
诠释一种生活,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紧密的联系。
讲到“恕”引用的是“老和尚背女子与小和尚过河”的故事,说明“仁者不忧”。
即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的道理。
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解释“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时引用铃木大拙的书中一则“茶师和浪人决斗”的故事。
结果不会武功的茶师心灵的勇敢,从容、笃定的气势取得了胜利。
当看到“此时浪人噗通就给他跪下了,说,求您饶命,您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武功的人。
”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标签:读《论语心得》有感,读《论语》感受 一口气读完了网上下载的于丹的《论语》心得,收获不少,也颇有感受。
《论语》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国人一直对《论语》推崇之至,作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影响了中国2500多年。
从小就听说过《论语》,晓得"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也曾多次想静下心来认真读读,结果都是半途而废,文化水平有限,缺少耐心和"爱心"。
只是能背诵些像“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名言佳句。
记得小时候我是把孔子当坏蛋看待的。
原因是母亲没上过一天学,一是家里穷上不起学,即使上得起老人也不会让女孩子上学的,他们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
母亲又是“小脚”,在我的记忆中这“小脚”给母亲生活和劳作带来很多不便。
母亲说是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也就是说受"孔老二”思想的毒害,所以在我儿时头脑里一直对所谓的“孔圣人”深恶痛绝的。
我是在毛主席他老人家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出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
他老人家用枪杆子、政治和经济的力量改变了中国人,依靠唯物主义,辩证法,可以改变了国人的精神,推翻封建统治。
他打倒了孔子。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批林批孔”、“打倒孔老二”的吼声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中学时是喜欢鲁迅的,觉得他是爷们,他用激烈的言词,大声得呼喊惊醒沉睡的中国人。
他塑造的孔乙己、闰土,祥林嫂等形象根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社会,那个作为思想枷锁的《论语》,是那个用所谓的“仁义道德”(鲁迅语)来禁锢人们的思想的《论语》。
我喜欢看历史,真正意义上认识孔子,了解些《论语》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了。
越来越觉得孔子实在是了不起,对中华文明有着深刻影响的《易》、《书》、《礼》、《诗》和《春秋》等是他整理的,论语》也非同一般的书,是他的一家之言。
儒家思想只所以统治中国2000多年自有他的道理所在。
我认为“仁”是儒家思想核心。
颜回是孔丘最得意的弟子,他问“仁”时,得到的答案是“克己复礼”,“仁”是一个境界,而非实在的修身途径。
孔子喜欢韶乐,认为听这种乐可以提高人的修养水平,所以才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由于乐对于阶级统治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甚至可能制约统治者,所以他们并不强调乐。
孔子的儒家学说和佛家、道家其他学说不同之处在于,他完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让人们绝对服从统治阶级的管理,就是所谓的“礼”。
这种学说最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阶级统治,所以统治者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
后来我渐渐明白,其实孔子很冤枉,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为了为奴化人民,对孔子本人进行了包装,即:给他一个“圣人”的高帽。
像现在的药品广告一样,吹的神呼其神,似乎世上没有治不了的病了。
孔子的思想并非是万能的,正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他老人家语录满天飞,被林彪之流说成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一样。
历代统治者把孔子思想中有利于阶级统治的部分拆成一个碎片一个碎片来宣传,于是成语词典里又增加了不少内容。
再加上韩愈、朱熹等人的吹捧,大家渐渐忘记将孔子的话整体理解,不再记得仁是什么,也不知道礼乐是什么,从而造成儒家思想越来越衰败,留下的仅仅是三纲五常等糟粕。
到了近代这种所谓的儒家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民主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有毛主席、鲁迅等伟人的口诛笔伐,当然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孔子要背起黑锅,遭殃了。
《论语》也被当作封建统治的思想枷锁尘封起来,管他有没有科学合理成分。
改革开放以来孔子思想又抬起了头,在儿子的课本里看到了《论语》的一些经典名句,曾和儿子一起背诵,拿着课本考儿子。
其实就《论语》一书对文化程度不高的我来讲读懂很难,之乎者也的读一会就要困,最后只求对片语的理解了。
觉得很有道理,不深不透。
当今时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受到强烈冲击,彷徨、困惑、迷茫、抑郁症者明显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应运而生,并成席卷全国之势。
我在朋友的推荐下也急忙下载看了起来,一发不可收了。
标签:论检查,检查工作,检查工作是必要的,没有谁会怀疑其必要性.检查的目的简单说就是发现问题、查找不足、促进工作。
检查本身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工作,然而实际操作上往往变了样,检查失去了实际意义而流于形式,使有些检查变得很虚伪。
月检、半年检、年终检、随机检,检查的不可谓不勤;听汇报、测评、谈话、抽查,检查的形式不可谓不少;专项查、全面查,检查的内容不可谓不多。
检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五花八门,花样翻新。
然而,很多单位或部门的检查却变了样,检查失去了真的目的。
“要检查了”,早早的下通知告知,有的列出详细的检查内容,“没拉屎先把狗叫来”,亦是一片风雨欲来之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做好迎检准备
做好接待准备
还是检查者怕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怕真的检查出问题
好像不检查别人体现不出干工作了;不检查基层不知上级是做啥的。
结果是你好,我好,全都好。
许多检查都是有惊无险,但是之前却紧张地不知所以。
因为要检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这里我说的是应付检查的能力提高了,没暴露出来的工作的缺陷发展了。
也有个别人借检查拉关系,走后门,炫耀权力,以检查为名达到其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有的检查是声势浩大,上级威风凛凛,下级战战兢兢。
看看布置好的成果,听听准备好的汇报。
通常情况下,早已布置的天衣无缝,准备的滚瓜烂熟,只等领导心情好不找事,点头首肯,心里的石头就落了地。
报上、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表演,所以我认为一些领导生来就是表演天才,佩服
有的领导检查或者说视查是大车小辆,前呼后拥,众星捧月一般。
到了旅游季节,这样场面会见的更多,前面警车开道,行人车辆分分被迫避让;道口警察站岗,何惧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到基层是一走一过,会见的人是早都安排好的,基层领导只为上级负责,为自己的政绩着想,报喜不报忧。
据说林区人工资最初太低,就是当年个别地方官只求“奉献”、不言困难、吹嘘的结果。
还有的个别领导借检查、学习、考察之名,玩遍山山水水,成市乡村,国内国外;吃腻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地方特色小吃。
坐的是高级轿车,住的是高档宾馆,玩的色胆包天,无法无天了,最后落个、或将要落个可耻下场。
孩子们挺累标签:不放寒假,孩子压力大,孩子们挺累"儿子"期末考完试,只放了五天假。
儿子很高兴,说要好好玩玩。
狱里出来的一样
现在的孩子学习也真够累的
既然是放假了应轻松度过,不能再给孩子学习的压力。
五天来儿子过的开心。
因为她能充分休息,早早就睡下,早晨七点多才起床,觉睡足了,起床后做自己盼望的喜欢的事,看小说,看电视,上网听歌,总之就是不再“学习”,我十二分的认可、举双手支持。
她在网上不喜欢聊天和玩游戏,这点让我比较放心。
十几岁的孩子多么美好的的年龄,本该在这一年龄里发生许多“淘气”的事,感受生活,增长知识,增长阅历,无拘无束,尽情欢乐,尽情玩耍。
然而他们却不能,室内的花朵一样,少见阳光,少见雨露,更经历不到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应试教育啊,距所谓的素质教育太远
作为家长谁都希望孩子成才,健康成长,谁也不希望孩子变成耐不了风雨的温室的花。
但是很多事情对家长来说却很无奈,人家的孩子都在校学习,你不能休学在家吧
人家孩子只争朝夕,落实着学校、老师的安排部署,你家孩子就任其自由
要知道上重点班、上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看的可都是分数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们很幸福。
穿的、吃的花样翻新,应有尽有,即使家庭困难,也不“难为”孩子。
相反我说他们并不幸福,他们活的很累,将来长大了更是。
他们有太多压力,太多的诱惑,太多的“关心”,还有太多的责任
我倒觉得我们这代人活的比较幸福,小时兄弟姐妹多,温暖多多,乐趣多多,疯玩疯耍,随心所欲。
吃的是没现在孩子好,都较瘦却非常健康,那时小伙伴们很少有生病的,即使生病了也多是感冒发烧很少打针,吃药。
在校内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校外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共同理想,共同的目标,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等友爱,处处显现人间真情
比较而言,我还是认为现在的孩子挺累
什么是儿童诗励志诗词
1.生》(路遥著)马云18岁高考落榜,开工,这时看到路遥的小说《人生》小说中的主人公高加林锲而不舍地参加高考使马云很受鼓舞,再次高考时就考上了杭州师范。
马云说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就是杭州师范,因为在这里,他找到了自信。
他在多次演讲中提到这段经历。
路遥的另一本小说《平凡的世界》同样激励了一代人。
2.《活法》(稻盛和夫著)稻盛和夫并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并且是唯一在世的,他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
稻盛的很多思想与松下幸之助及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一脉相承,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教思想都丰富契合。
马云与稻盛作为中日顶尖级的企业家,惺惺相惜,马云对稻盛非常推崇。
现在市面上关于稻盛和夫的书很多,真正经典的则主要是这本《活法》。
年轻的稻盛职场生涯多舛,曾想去参加黑社会。
老年功成名就,则又出家,去当了一年和尚。
关于人生与做事的很多思想都裨益于青年。
3.《人生的弱点》(卡耐基著)在马云创业的年代里,励志书还不像今天这样泛滥成灾,当时流行的几本,今天都成为了经典,或者可以称为古典。
其中首推《人性的弱点》,它算是励志书的奠基之作,以后的书都是走它的套路与模式,它张扬的资本主义奋斗精神,为那个时代的中国青年打了一剂强心针。
马云很少提到这本书,但他早期的一些做事和说话的方式,都可以看到受这本书的影响。
4.《吃透曾国藩》(谷园著)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式励志书,虽然是围绕曾国藩的格言来展开,但却包罗了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方法论和人情事理。
阿里巴巴事实上在由一个创业企业向稳定型企业转型,在价值观上,马云越来越重视传统,他把这本由互联网同仁写作的书推荐给一些员工。
5.《智慧书》(葛拉西安著)与《论语》等中国古代经典一样,这本西方经典也是语录体的,但不同的是,西方人对人性的描述更加冷峻、无情。
它讲,没有什么比一个善良的人更容易愚弄,人应当有鸽子的温柔和毒蛇的狡诈。
这样的文字在这本书里俯拾皆是。
国学大师季羡林讲,他积九十年人生经验认识到这个世界确实是有坏人的。
商场如战场,其中坏人尤多。
马云提醒员工,对人性恶要保持警惕。
国学有什么坏处
没有坏处,有好处。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素养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做到慎言、慎行,就要常常自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
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诱-惑颇多,如何克制贪欲,就要靠平常多学、多思,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虽不一定能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最高境界,但也一定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接济天下”。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不是玩笑话,是一个我们忽视了很久的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身为中国人最幸运的不过拥有祖辈圣贤们留给我们的金玉良言。
这些经过千百年的印证的人生的体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学习知识的方法甚至是细致入微的生活感悟,我们的祖先从不吝于赐教,早就倾囊相授了。
二、学习国学,必须取其精华现代人学国学最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而学?有人学《周易》是为了看风水,学道家是为了练气功,中国自古以来兴盛的是术,寂寞的是道。
四书五经在古代是历朝君王假以利用统治臣民的工具,有许多观点论述不附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甚至是糟粕。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多思考,以社会发展进步的眼光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例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统治者借此标榜自己是道德教化的化身,神化个人威信,以愚弄百姓,达到“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统治效果。
现今社会虽也应“以德为政”,但我认为这“德”应是“良法”,“法制”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才是真正的“北辰”,才能“众民拥之”。
三、学习国学,结合中西方文化对照借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
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纵观世界文明史,我们同样也可有所领悟。
例如,数千年前古希腊文明已把智力健康和肢体健康相融合,形成了人类千古永恒的目标—“奥林匹亚”精神。
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他们正为“儒学治国”“政道治术”时,印度有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流传至今;西方有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伟大的哲学家。
因此,我们学习国学更应跳出关系圈,以国学的精华养成处世为人之道,以宽阔的胸襟,求实的态度,树立自己人生的信仰,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
“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这是一件大好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
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
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
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
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
《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
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
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
《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
《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
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
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
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
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
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我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教育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教育赞歌——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
古典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对我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横贯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铸就了华夏民族赡厚的文化史。
古典文学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闪烁着中华民族的特有精神基因,它孕育出无数中华英才,千古风流人物,他们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和中国人的人格智慧。
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它能穿透深邃的历史时空,和我们的心灵相遇,相励、相慰,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点亮近代相承的人们的智慧和情感之灯。
打开古典文学,你就犹如进入了知识的宝店,让你大开眼界,让你如饥似渴,让你得到一把把开启智慧的钥匙,空虚、无聊、浮浅、骄躁将远你而去,你的精神将得到大的升华。
从国学中你可知道如何励志、励炼、学习、生活、审美、健身、医疗等。
古典文学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国学,受益仍是匪浅。
老子的道德经能够培养我们的哲学思想,增强自身的修养。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做为人的道德准则。
而孙子兵法又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深得中外军事、经济、史学家的青睐。
司马迁《史记》不仅记叙了中华文明史,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我认真看了《国学经典与教育》的视频和读本,其中《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爱国首先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就为这个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妈妈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为我洗衣做饭,辅导我功课。
现在我们已经是成家立业了,也为人父母了,我经常教育我的孩子,做人要有爱心,要学会体贴父母,关心别人,也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
长大后会更加孝顺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要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一代一代传下去。
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爱,别人做错了,就要以理服人,尽量与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优点,帮助自己改正坏习惯。
学习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明白了。
遇见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也最需要努力。
只要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完美。
再如读《论语》时,我对《论语》及其作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礼貌用语原来都来自于《论语》,《论语》在2500多年后仍能拥有如此深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广为流传。
《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当。
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
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
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
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
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
《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
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通过这一段时间网上视频和读本的学习以及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经典的涉猎,感觉国学不仅在庙堂上生辉,在民间照样闪光。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阅读和学习国学经典,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这使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取其精华,融入其中,让学生们用心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缔造的儒学,自春秋起就开始书写她源远流长的历史。
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再到宋代的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和朱熹),以及清末康有为等近现代新儒学,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历史的演进,儒家学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
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与融汇,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与思索也越发激烈和深入。
一、道德价值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此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
“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公德体系中居核心地位。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均出自论语),这就表明,“仁爱”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推己为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要求人们做到“互利互惠”。
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
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敬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矗也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孝”更是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
一个不“孝”的人,谈何为人,谈何做人,谈何道德品质?因此,儒家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应该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孟子的性善论提出四种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信义”作为它的重要体现,是儒家文化的又一种重要价值。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这里生命与道义是合理存在的,但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对道义的追求要高于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时,要舍生取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育价值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
“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在孔子的一生中,从15岁“志于学”开始,到70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
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其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儒学文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终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如他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要认识,更应该去实践。
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政治价值儒家的思想文化,不仅是道德的哲学,教育的哲学,生活的哲学,也是政治的哲学。
重要的体现就是“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主张“轻刑薄税”“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等。
众所周知,“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文化的精髓,“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
儒家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建设和-谐社会很有相似之处。
对于当今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时代,儒家“大同思想”及“和”的主张可以起到抵制作用,这也正是儒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活动,尽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德治”主张和“礼治”的秩序思想,都对当今政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稳固屹立了数千年,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诸多大国崛起又毁灭,更有数百个帝国无声无息地诞生和消亡。
毋庸置疑,儒家的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功不可没。
儒家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已经不是几句话、几段文字能够说清表明的,其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加以吸收,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发扬光大,实现儒家文化应有的现代价值。
国学典籍作为国之瑰宝,理应摆放在广大青少年朋友的案边、枕边。
阅读那一篇篇流传千古的文章,朗诵那一首首优秀的诗篇,就是在和历代先贤对话,就是在触摸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
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按照国学所倡导的精神“正心、修身、齐家”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行为规矩的人,对国家和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青少年唯有学好国学,方能拥有“先天下之忧面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抱负,拥有“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大智慧。
国学,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渠道。
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天干”和“地支”都有什么,“五谷”和“六畜”指的是什么,国学中的“八卦”是什么意思,从别人那里得到一头牛,你会如何回报,是谁说的“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一样”,东汉人黄香几岁时就知道替父亲暖被窝。
推荐青少年必读的十三部国学名著目录【三字经】《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古代私塾学生的第一本读物。
《三字经》具有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双重作用,仅用每句三字的简单行文。
便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囊括其中,其中的智慧千言万语也难以说荆【百家姓】《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
《百家姓》通行本以四百八十六字组成,其中包括四百零八个单姓,七十八个复姓。
【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必读课本,由南梁时期的周兴嗣编成。
《千字文》每堕字一句,共二百五十旬,一千个字。
文章通篇用韵。
琅琅上口,其内容又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为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所作。
全书以《论语?学而》开篇,具体列举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古代家长教育孩子的最佳读物。
【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为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朱用纯。
《朱子家训》体现了儒学的观念。
立身正大。
从容静气,通俗并详尽地解释了中国古代的“齐家之说,是儒家的代表之作。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其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作品。
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分离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中庸》原是《礼记》的一篇,作者是孔子之孙子思,后被朱熹推为“四书”之二,在宋、元以后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论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收集完成。
《论语》内容广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礼仪、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论语》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典籍,以至后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
【孟子】《孟子》是古代十三经的最后一部,为孟子与其弟-子编著,不但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还是古代“四书”中最有文学价值的一部。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嘻笑怒骂,绝不滞涩生硬。
“笔锋中常带感情”,堪称国学中的精华。
【道德经】《道德经》。
又称《老子》。
为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著。
全书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后人并称为《道德经》。
《道德经》对中国古代哲学、科学、政治、塞教等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被誉为《万经之王》【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记述了禅宗六祖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语丞,是中国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奉为“经”的文献,是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
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为探索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
【名贤集】《名贤集》汇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作者是南宋以后的儒生,具体姓名已不可考。
全书以四言、五言、六言组成,易诵易记,读之琅琅上口,其间集有不少成语。
《名贤集》是学习古人的为人和世之道的必备读本。
【围炉夜话】《围炉夜话》以处世、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童德”、“立功”、“立言”、“立业”的重要意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
精彩书摘【赵姓名人】赵云:三国名将,蜀国五虎将之一,字子龙。
他勇敢善战,以忠勇著称。
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
她善歌舞,因体轻如燕,故名为飞燕。
赵匡胤:宋太祖,宋朝开国皇帝。
他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结束五代扰攘的局面。
【钱姓名人】钱元瑾: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皇帝,颇建勋绩,一生好儒,招纳贤士,有诗千首。
【孙姓名人】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章。
他被后世推崇为“兵圣”。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孙坚次子。
孙中山:原名孙文,字逸仙,世称中山先生。
他创建中国国民党,被推为总理;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封建王朝,建立民-国,改政体为民-主共和制;创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被尊为国父。
【李姓名人】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
在位期间,唐太宗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
他爱民如子,不分华夷,并开创“贞观之治”。
他是被中国人千年称颂的明君。
李白: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周姓名人】周瑜:三国时东吴大都督,曾经联合刘备,火烧赤壁,大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吴姓名人】吴起: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兵法家,著有《吴子六篇》。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朝淮安山阳人;所著《西游记》一书,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书中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脍炙人口。
国学经典名句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
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
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
出处:《论语》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出处:葛洪《抱朴子》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出处:《旧唐书》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出处:《论语》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出处:《韩诗外传》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处:《晏子春秋》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国学十六句 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13、《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5、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写给高一孩子关心、鼓励、肯定的文章
高一,是一个新的起点,是成长、学习、做人的关键阶段,作为父亲,对进入高一的孩子有什么寄语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父亲给高一孩子一封信,欢迎大家阅读。
父亲给高一孩子一封信篇一儿:高中,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用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来比喻再恰当不过。
当你迈出这一步 之时,你面临着太多的憧憬和希望,在它们之下,却是困惑和骚动。
正如你是一位年轻的驾驶员在一个清新的早晨,哼着歌,吹着哨而轻盈地驾驶一辆属于自己的新 车上路一样,你可以感受到目标的美好和沿途的风景,但却不知在漫漫长路上会发生什么事。
由于我工作原因,经常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层次,有时还各地到处走,经历了许多人和事,多少懂得这个现实社会的一些规则。
于是将这些点点滴滴汇集起来,多多少少是对现实有所感悟和总结。
现在,你步入高中 了,这是一个人生起步的时候,除了“学校”这座学校学习外,我想,“生活”这座学校你也要慢慢学点东西了。
有些习惯要注意培养了。
在你即将步入高中之际, 我没有什么可送给你的,就写一封信给你作为礼物,虽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但它可以让你终生受用。
下面这些,我认为可以作为你这三年甚至日后 更长的路子上的路标,尽管有些你可能见过,不须要再警醒了,但我希望你紧记住,人生之旅并不平坦,一个小失误,可以会令你抱憾。
何况,记住这些,你至少可以做到与众不同,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做一个卓尔不群的你,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仰慕。
保持率直和真诚。
你还是一位青少年,虽然过几 年就迈进成年。
所以,一颗纯朴率真的心很重要。
一颗纯朴的心,会令你性格率直和真诚,是为人之基。
虽然以后会在纷纭的红尘中受到朦敝和摔打,但它真如明 珠,年岁越久,光亮愈甚。
这并不关乎年龄,有些人直到老去依然如此,所以他们的人生坦荡而无愧,气慨犹甚,人至于此,岂不痛哉?所以,从你懂得率直和真诚 的涵意开始,这两样东西值得你一生保留。
有人谓之为“高尚”,但我可以肯定,它绝对是一种高贵的品格。
思想独立,相信真理。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拥有自己的信仰。
要在纭纭众解中独节不阿,你的观点犹如利剑一般,它会使你具有独立的行为,这个 世界太缺少这东西了。
有人将它视为一种另类或“怪物”,但往往真理会在一处角落里让你发现。
太多人知道的那是常识,真理永远靠独具慧眼之人发现和拥有。
当然,要你独立,并不是让你行为和言行怪异,因为那是疯子所为。
吃人间烟火,拥有非凡的思想,才算成功之人。
总之,要告诉你这样一个真理:学会平视权威,你 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学会尊重法律,你会活得心安理得,即自由。
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和行为。
正如上述,你即迈进成年。
成年者就 应学会管理好自己,否则就成为无赖或者残废之人。
要我讲如何管理这不现实,因为我并不能代表你。
但一个好人,一个立足社会、独对现实而能成作为的人,有几 点是一致的,例如:独立、勇敢、沉着、包容、理解、鼓励、节俭、尊 重和认真。
当然,还要有一点冒险精神。
要知道,这阶段时间对你来说非常重要,除了鼓励自己分享这些外习惯外,请不要做一些与这阶段无关的无聊事。
浪费时间 对你的人生是一种罪恶,以后,你会受到惩罚的,信我!开始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和希望。
站的位置重要,但方向更重要。
方向对了, 汗不白流,努力才能成效。
虽然,这时候并不能代表你以后做什么,但有时间想一想还是有好处的,起码,你能明白自己的奋斗方向。
这比什么都重要,事业的方向 定了,找到目标,你算是成功了一半。
不至于像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到投找工作的简历之后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虽然,现实是残酷点,他们亦无奈。
但可以肯 定他们大多没有方向,或发现了方向却失去目标,这叫准备不足。
为自己准备,没有几年时间你真看不准。
听说西方一些国家的小孩从小学就开始为自己规划了,除 了惊叹外,也明白到西方的学生为什么十八岁后能自吃其力,工作出色,容易成功。
可以自我,但不要狂妄。
虽然年代不同,但十六七之 豆寇年华是永远理想主义时代,心中的渴望犹如任疆之马,离弦之箭。
这也是令这个社会充满活力的原因。
但也是人生最容易出现分岔口的时候。
因为有人认为这就 是他的全部,但到头来他往往变得狂妄自恋,独来独往不合群体,最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令人厌恶。
所以,自我不等同狂妄和自恋,你一定要认识到理想与理智 之间区别。
不要变为一个自私自利,不为他人着想的人。
有一则例子:一人极口渴,心中想着可以喝下一大缸水;可是,到他真正喝的相候,只能喝几杯而已。
什么 叫愿望和科学?说的就这道理。
人,最容易犯的就是这种简单的错误。
学会感恩,与人为善。
懂得知恩图报、和善待人。
这个道理告诉 你,你不仅记住受人之玫瑰,更要施之于人。
其实,“施”比“受”更幸福和快乐。
这不仅是你的亲人,还有你有朋友们或比你更需要帮助的人,不必计较是否吃 亏,“吃亏”有时候也是一种福气。
你所做的一切必须出自真心。
当你没有时间见你的亲人和朋友时,记得要不时给他们一个电话或发一条信息,问候一下也好,特 别是爷爷、奶奶等,你的长辈。
他们会感激你还记得他们。
当你不如意或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会加倍还给你的。
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起 码对一种事物出自内心的浓厚兴趣。
当然,首先这种事物是健康而会令你感到快乐的。
无论是体育运动或是器物(就如你现在感兴趣的车辆和兵械),它都会在平时带给你满足感到时间充实。
你在高中时段或以后肯定会找到知音,所谓三五知已,呼朋唤友。
重要的是,在你心情低落或遇到沮丧的时候,你对它越有兴趣,甚至狂热,它越会成为你最忠诚的朋友。
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永远是一名优秀的高中生的目标。
本来,年轻人就要大胆设想,勇于尝试。
敢于颠覆常规,怀疑既定的权威。
所以,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你人生、事业的基石。
事实上,这个世界有95%以上的人是围绕这些既定而庸俗的思想和思维转的。
我说过,在这个世界出人头地也不难,难就难在你突破不了你的思维。
真的,哪怕是一件细小而又经久重复着的事情,都 可以给你无限的启发。
有了启发,就不怕尝试,不要被一些愚蠢的思想和思维禁锢你充满好奇的眼光和双手。
不怕别人笑话和失败。
说不定,只是一个尝试和努力, 会决定你的人生。
真的,工作之初我就曾经受惠于一些小事而给人看到我的探索和智慧,结果,我的工作行为纳入了别人的视线。
虽然,这有些迟了点。
所以,千万 不要浪费上天给了你惟一的十年八年的激情风华的机会。
错过了,后悔莫及!所以,要从现在开始。
学会承受挫折和选择。
成长之路也是 经受挫折之路。
这个世上任何一个人,都会受到挫折。
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一帆风顺的事连上帝都做不到。
所以,有的人坚强,是因为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挫 折;有的人懦弱,是因为他们习惯于逃避挫折,结果日益负重,最后万念俱灰。
承受挫折,你必须学会选择。
有人说,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作出选择。
选择是人生 和生活的一种技巧。
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标示着你是否理智和成熟,这也是一种真理。
面对什么样的挫折,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选择对了,挫折犹如一碟小菜;错 了,挫折会无形放大,不累死也压死你。
当然,年青人,这类挫折最大的来源自学业和感情。
这两种东西,都需要理智和技巧。
做到了,你会比任何人都棋高一着, 成熟一分。
这些经历,对你以后的人生受益非浅!也是一种可贵的财富。
多交不同类型的同性的良友。
能跟你见个面,说过话人都是一种 缘,那么与你同一班、同住校的人就是一种份。
虽然他们比以后出来社会所见过的人范围要狭窄。
但有句话你有记住:十里之内,必有良材。
你班校的任何一个人以 后都有可能领引非凡(也包括你)。
在你有限的三年时间里,多交不同层次同性良友。
他们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和长短之处,只要融洽相处,你们都能取长补短,共 同进步,友谊更深。
这样,会令你更容易有人格魅力,他们都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注意,我说的是“同性朋友”,是因为只有同性朋友才有永远的友谊以及对话更直 接、有更多的共同爱好和共同语言,生活变得更充实,所做的事情更有意义,对你现在或将来的帮助更大。
异性朋友会令你在朋友圈子里失去一些不该失去的、珍贵 的东西。
或者,也必然徒添一些无谓兼无聊的麻烦,是干脆磊落的男子,在现阶段,不适宜为异性烦恼。
做事学会果断。
这是做人为事优 质的习惯,特别对男人来说。
它天生跟机会同步,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度,它可以让你永远处于主动。
但要明白,果断并不是冲动。
果断是基于积累和方法上 的一种对事物的反应能迅速作出决定的思维。
冲动是没经过大脑而不计后果的行为。
它与“三思而后行”并不矛盾。
“三思”就是一种积累;“后行”就是一种决定 后的迅速行动。
所谓“谋后而定,行且坚毅。
”说的就是这一点。
还有“智深勇沉,气定神闲”说的也是这些。
做到这点难能可贵,需要培养,但一定养成这种习 惯。
做事“又好又快”正是果断的结果。
做到这点,谁不喜欢!坚持运动,至少有一种你热衷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健美的体姿是你值得骄傲的资本,它会让你除了内涵之外更富有魅力。
它能给你积极争取、富于竞争的心态。
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是没国界:音乐、体育和爱情。
而这三样东西,也只有运动没有等级之分,非常公平。
运动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以“球”真的可以交朋友的。
特别是精于一种运动,你可以与 它共呼吸的。
它除了给你强健体魄之外,还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乐趣。
其它好处就不多说了,反正百利而无一害。
一个男孩儿如果不喜欢运动,会被人笑话的,真不 可想象。
学会沟通和团队协作。
学生时期多争取参与组织和出谋划策团体活动,这对你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莫大益处。
在这过程中你会学到 很多书本之外的实用的东西,辟如,学会组织和沟通,你怎么制定方案?怎么组织活动?怎么说服人?人与人之间怎么协调?怎么把一个活动做好?等等。
让你明白 一个道理,要做成功一件事,那怕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都不容易。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单凭一个人就能获得成功的。
所以,沟通、团队协作非常重要。
一开始很难很困 窘,不怕,要找到可以帮助你的人,就算失败了下次再来,反正不用扣工资什么的。
这些经验是学校给那些幸运儿且是无偿的,何乐而不为呢?近这几年大学生找工 作很难是现实,但我从事人力资源这么久深有体会,再烂的学校和专业,学校或系里学生会里面的学生从来不会找不到工作,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在学校时,他们 已经从事半个社会上的工作了,有了不大不小的经历,单位要去了,很快上手,并且深暗为人做事之道,办起事来事半功倍。
凡事亲自动手。
知道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孩子主要的分别在哪?动手能力。
人的聪明才智是通过劳动表现出来的。
人为什么区别动物?人通过劳动,发明了先进的东西,如:火的使 用和种植(包括思想和智慧),所以,人的生存技能优于动物,最终可以驭驾动物。
这是中国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严重的缺陷),所以,你必须比常人清醒认识这一 点。
动手不仅为了成一件事,更主要的是一种探索过程。
在这过程中,你会发现别人都“以为”了的常识,从而你通过总结,提出改进方法,比原来更进一步。
这样 会有巨大的乐趣和满足感,一些有意义的物品都是通过一些小改进得来的。
通过动手善于发现,你会得到无限乐趣,也就快人一步,领悟事物本质。
在别人眼里的一 些奇思妙想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要嫌麻烦,动手做事,得到的全是你的。
学会赞赏别人。
赞赏别人是一种艺术。
更能体现你的深厚的情 感,获得更多人的好感,也是一种谦逊大度的体现。
所以,别人努力过后,不要吝惜你的掌声和称赞之言。
这都是无本生意,真心地拍拍掌,称赞几句不用你支出什 么,但有时你却可以收获一些意外。
能够肯定别人,别人受到尊重,他们会感激于你的。
下次你无论做对或做错什么,别人都会向你投向许默的眼光。
你会受到鼓励 和安慰,而不是落井下石。
如果那样,会令你无地自容,离心离德的。
多读课外书。
个人的修养从修身开始,修身从学习开始。
除了课 本,多抽些时间读一些课外书籍。
它犹如另外一个缤纷的充满乐趣的世界,读历史,使你充满人生智慧,史能知兴替;读哲理,则使你变得更理智;一些中国的传统 文化、国学,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书籍,你都可以涉猎。
历史总是不断在重复,你处的这个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以史为鉴,它可以让你对现实看得更 清透,在某种意义上,你会培养一定的历史使命感。
古人之过之失,你可以对照自己,修正己过。
哲理之学对你的人生价值观会有借鉴作用,老实说,知道西方或者 中国传统的一些真实思想精华,你会比很多人都充满睿智。
这不仅表现在言谈或写文章上,更主要的是你的处世为人。
它很有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比你课堂上学的 东西都有用。
古人言:修身、治家、平天下,即是此理。
虽然远大了点,但未尝不可这样要求自己,现在起步刚好,贤德的思想会伴你一生。
当然,其它一些优秀的 文
思修结课论文——弘扬中国精神 1500字
思修结课论文——弘扬中国精神 1500字【摘要】弘扬中国精神 ;就是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使中国精神得到世界的认可与尊重。
随着基督教的衰落,中国以伦理与审美为本的文化在现代反而富有生命力。
尤其是中国二元中和的文化精神使中国自古就允许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建立后现代的环境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而国际关系中的“协和万邦”则会导向一个和平的绿色星球,这比崇尚二元对立与炮舰政策的西方文化精神更有利于当代世界的发展。
因此,随着中国梦的真正实现,世界文明也会因此而得以提升。
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梦的全面实现依次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中国独立自强的层面,没有这个基础的层面,中国就会陷入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泥潭而任人宰割。
中国自强强国的梦想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得以实现的:这表现在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更表现在1951年7月就基本上分出胜负的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梦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摆脱贫穷而在经济上起飞,从邓小平领导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人民在逐步走向小康,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富国梦正在逐渐实现。
中国梦的第三个层面就是中国精神得以弘扬。
即中国在当前的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认,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使中国的价值观得到世界的认可,使中国真正在国际上获得尊重。
正是在这个方面将中国梦与中国精神密切联系了起来。
固然,中国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的悠久精神,甚至高举反传统大旗的“五四”一代人,由于他们在童年、少年阶段读了大量的中国典籍,身上具有浓重的传统文人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拯救家国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因而尽管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被瓜分被蹂躏的危险,但是他们几乎没有一个“拿绿卡”住在外国,都充满了传统文人所具有的那种强烈使命感,毅然归国拯救华夏;倒是“文革”一代不读中国古代经典的学子,走出国门就不想回来,有的甚至还拿着绿卡回国傲其邻人
这就是季羡林临终前为什么那么重视国学教育,因为这种国学教育能够使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中国精神内化成中国人的文化血液,抵制一切不利于中华民族的言行。
而且,中国精神还有超越爱国主义而具有拯救现代化弊病的文化价值。
儒家在忠实于大地的伦理法则下,实现了类似宗教的不朽与超越应该看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在不平衡与精神痛苦中完成的,中国要在社会的现代转型中避免个人的孤独感与荒诞感造成的畸变与裂痕,文化梦的意义就显示出来了。
不然的话,各种怪力乱神与邪教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事实上,西方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伴随着的正是上帝逐步死亡的世俗化,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文化的大厦几乎是轰然倒塌,西方人在精神上如临孤独痛苦的荒原。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不是以神明为本的文化,因而现代科学可以摧毁基督教的创世造人,却不能摧毁儒家的礼义。
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与现代科学并没有大的冲突,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以及“祭如在,祭神如神在”①等语录来看,孔子基本上是不相信鬼神却鉴于宇宙之大而对鬼神取存疑的态度。
这种世俗化的姿态不但使中国文化接受起现代科学来并没有什么障碍,而且对于现代与后现代的人文重建也有重要价值。
中国是以伦理(儒家)与审美(庄学)为本的文化,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对审美超越的追寻都可以在中国文化中找到知音。
那么,怎样使伦理与审美结合,来消除现代人的焦虑与价值危机
这就是中国梦所要展示的现代文化魅力。
中国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孔子的伦理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这种人本精神足以抵御西方传统的神本主义和现代的物本主义。
这就是为什么在基督教衰落之时以拯救文明为己任的白璧德(Irving Babbitt),到儒家文明中寻找拯救西方的新人文主义。
儒家在忠实于大地的伦理法则下,实现了类似宗教的不朽与超越。
儒家为什么以孝道为本并且具有祖宗崇拜的文化特征
因为人的生命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向上可以追溯到祖宗。
而生养子女保证祖宗的生命血脉得以延续,从而实现生命的不朽也非常重要,所以孟子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
个体的生命就在整体族类的生生不息中得以超越,情感在伦理之乐中得以抚慰。
而士大夫还要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血脉的延续中发挥作用。
当然这种超越是整体性的,当人作为个体的时候,儒家尤其是道家还倡导审美的超越。
在基督教的大厦倾覆之际,这种以伦理与审美价值为核心的中国精神其在当代世界意义尤其值得重视。
甚至在现代化建设中,都可以发现这种伦理价值的积极意义。
中国的现代转型不可能再像西方那样,进行海外扩张掠夺殖民地,那么,儒家教化的资本积累不但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而且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了条件。
中国文化“和”的观念,在当代世界最应该受到推崇与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概念不同,中国的二元概念都是反对对立要求中和的。
按照中国的传统,乾与坤、天与地、男与女、夫与妇、父与子等二元概念都要求中和,因为天地合,才能生万物;男女和,才会有父子;君臣和,社会有机体才能正常转动。
这就是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儒、道、阴阳各家的共性,就是都推崇“和”。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②,庄子致力于和而反对分。
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他以“克己复礼为仁”,又说“礼之用,和为贵”③,并将致中和的中庸之道看成是至高的道德。
中的一篇,就是阐述怎样致中和的,并以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把握中国文化的中和精神,就能把握中国精神之脉动。
那么,二元中和的中国精神比二元冲突的西方传统为什么更适合当代世界
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说起。
中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的,并让人支配天上的鸟、地上的兽和水中的鱼。
这样一来,人与世界万物相比就处于鹤立鸡群的地位,正如费尔巴哈在中所说:“跟属人的灵魂相比,太阳、月亮和地球算得了什么呢
”④这种教化与工具理性相结合,导致了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人类的生态灾难越来越严重。
与西方传统的人与自然对立相比,中国文化精神则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认为人应该“敬天礼地”,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种生态智慧加上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到王维的山水诗、画的艺术实践,对于当代建立后现代的环境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
国学的名言警句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希望有关于国学经典名言名句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以下都是国学里经典的名言名句带有解释: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
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
选自《管子???权修》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
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
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选自《左传》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
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选自韩愈《师说》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
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老子》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出处:《礼记》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出处:桓宽《盐铁论》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