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诗句

布达佩斯大饭店经典台词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是想传达什么,这部电影又和茨威格有什么关联

主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含微量剧透。

关于本片和茨威格的关系请移步《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有哪些作品是和它类似的题材

这部电影讲的是失落的欧洲文明,茨威格曾有一本书叫《昨日的世界》,讲的就是那个曾经的,一去不复返的高雅欧洲,影片主角古斯塔夫先生则是这种文明的代表人物和集中体现。

然而有趣的是他的身份仅是一个酒店门房,说难听点就是一个跑堂的。

他是个彻底的无产阶级,在继承/偷来那副名画之前,全部财产只有”一套象牙背面的梳子,和收藏的浪漫诗集“,然而他的修养和学识却高得没边没沿,和无产阶级粗鄙无文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而这也是影片主要笑点所在。

我们看到他经常不分时间地点朗诵诗歌,逃亡路上不忘喷香水,警察追到眼前了还要为死去的管家默哀致敬。

这样的行为自然可笑,但观众在笑过之后也会油然产生敬佩之情,因为他不只是把”文化“”人性“挂在嘴边而已,还能践行之。

反观片中大反派Dmitri,虽然血统高贵,但是长相猥琐,贪婪暴戾,喜欢张口骂人,还动不动就打断别人说话。

Dmitri生为贵族但行为野蛮,古斯塔夫先生出身低微,却处处体现贵族骑士风度,正邪双方的内在反差构成了全片的反讽张力。

这种身份/行为的反差,不仅体现在古斯塔夫先生身上,在zero和阿加莎那里也有所表达,但并不很多。

这两人也属于社会底层,阿加莎是面包房学徒,zero更低微,是外国难民。

他俩的正义举动更多是出于一种朴素的善恶观,就像古斯塔夫先生说的,阿加莎最大的优点就是纯真。

当然在影片后半段,受古斯塔夫先生耳濡目染,两人说起话来也开始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可以理解成老欧洲对新一代的教化。

这部电影采用嵌套式的叙事结构。

读书女孩——老年作家自述——青年作家和老年zero相遇——少年zero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冒险。

对于导演为何要使用这样的结构,我觉得可以理解一种文明传承的观念。

欧洲文明的火种从古斯塔夫先生传给zero,由zero传给作家,再由作家传给小女孩(和我们),大饭店死了,但文明不会死,它在我们的记忆中生生不息,这样处理符合电影明丽、乐观的基调。

总之我觉得电影传达了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人是否文明,不在于阶级、血统、民族,而在于心中有没有人道的观念、对艺术的热爱,以及为之付诸行动的勇气。

就像茨威格,为了心中对欧洲文明的信仰,不惜为之殉道。

古斯塔夫这个角色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就参考了茨威格的形象,而且他最后也为了保护zero死在法西斯枪下。

zero的阿拉伯民族设定,我认为也呼应了茨威格的犹太人身份。

两人作为外族人,却无比拥护欧洲文化,反观那些自诩纯种的雅利安人却在毁灭自己的文明,想来真是讽刺。

如今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那个属于欧洲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韦斯安德森的这部童真喜剧算是用一种感伤但充满希望的方式,谱写了一首旧欧洲的挽歌。

能够将一曲挽歌拍成喜剧并不容易,笑中带泪意味着你不仅要让观众笑,还要激发他们思考。

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en)做到了。

《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与这位导演之前的作品有着诸多不同:擅长现代题材的他第一次投身二战前夕这一过去时点;作品的主题也从个体问题、家庭问题或社会问题转向了对一个时代的追忆;这也应是他导演的作品中,第一次以谋杀案为故事主线。

如何将一部谋杀案拍成喜剧,又如何将这对逝去时代的追思之情融入故事,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透过演员的表演传递给观众,应是安德森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毕竟,主题的宏大与叙事空间的收窄已经形成了自然而然的冲突。

在谋杀案件所限定的快节奏叙事中,安德森以往影片中一以贯之的松散叙事节奏不再可行,虽然安德森仍旧大量使用了自己惯常的群相展示手段,但仅仅点到为止,整部影片的情节发展一如水银泄地,起承转合干净利落,毫无以往的拖沓之感。

叙事空间受节奏限制,务须紧扣主线,这也意味着可供安德森响应主题的方法,急剧减少。

要浓缩一个时代的光阴,以群相展示都异常艰难,更何况在一部谋杀案件中闪转腾挪了。

安德森的处理方式异常巧妙,他将人物特征与叙事层级进行了结合,通过随时代转换,人物特征的传递,实现了彼时与如今这两个时代的打通。

若要深入讨论这一矛盾,我们还是先对故事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当然,若你还未欣赏过这部影片,不如先花上一个半小时观看后,再来继续讨论。

整部作品依照时间点的不同分为了四个叙事层,按照各叙事层主要人物的不同,我们将其命名为读者层、作者层、叙述者层和主角层。

影片起始于读者层(如今,作者已逝),一名女孩来到作家(Author)的半身像前,打开一本名为《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小说,开始阅读;镜头一转,来到作者层(作者暮年),这本书的作者正对着镜头,讲述这个故事的由来;镜头再转,来到叙述者层(作者青年;零(Zero)暮年),此时尚年轻的作者来到山顶这间已然衰落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意外地遇到了这家饭店的拥有者,零·穆斯塔法(Zero Moustafa),零先生熟读且喜爱作者的作品,便约他共进晚餐,席间,向作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进入了主角层(零青年),此时的零是布达佩斯大饭店新招的门童,饭店的礼宾员古斯塔夫(Gustave H.)先生将其视为自己的门徒,对其严加管教。

谋杀案也在此时发生,古斯塔夫先生曾经服侍过的一位D女士(Madame D)在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死亡了,古斯塔夫先生带着零前往她家,却意外地被D女士的律师宣布继承其全部家产中价值最高的一幅画《男孩与苹果》(Boy with Apple),在将画作偷偷运回饭店后,警察以谋杀罪逮捕了古斯塔夫。

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古斯塔夫越狱成功,并在同侪、零以及零的面包房女友协助下,追寻着D女士管家的线索,击败了尾随而来的杀手,并最终在画作中找到了D女士的第二封遗嘱,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然而故事并未由此结束,随着战争的降临,古斯塔夫在一次旅行中为了保护零而被军队残忍地枪杀;零的女友也在婚后两年因一种现已寻常彼时无药可救的小病而离开了人世。

主角层的叙述至此结束,影片的视角一步步移至叙述者层、作者层,最终回到读者层,以女读者坐在作者半身像旁的长椅上,阅读《布达佩斯大饭店》这本小说的镜头结束。

整部影片在时间分配上,绝大部分属于故事层,一小部分属于叙述者层,而作者层和读者层不过寥寥两三个镜头。

如果我们将叙述这层和读者层单独摘出,其实已经是一部非常完整且优秀的影片了,那么,安德森大费周章叠加作者层和读者层的意义何在

就在最后一个镜头结束后的那两行字:“受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启发。

”(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安德森曾说过,自己在创作这部影片时,参照(或者用他的原话,偷(Stolen))了茨威格的两部作品,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Beware of Pity)和遗作《变形的陶醉》(The Post-Office Girl)。

影片中的作者、古斯塔夫两名角色身上,都有着茨威格的影子,只不过两人分别代表者茨威格的不同侧面。

作者这名角色毋庸置疑代表茨威格在作家层面的成就,这点可以从影片中作者半身像下的铭言“纪念我们的国家宝藏”(In Memory of Our National Treasure)中看到;而古斯塔夫先生身上则集中体现了茨威格的人格、信仰以及其一生的悲剧所在。

作者层与读者层的叠加,有着多重效果:首先,通过这两个层级的加入,影片的时间纬度由两个增至四个,其背后延展而出的,是主角古斯塔夫人格特征透过作者这部小说的传承,自二战前夕一直延绵至今;其次,古斯塔夫与作者的人格叠加,形成了对二战前欧洲心理状态的整体传承,通过作者层面及读者层面对这一心理状态的旁观,将影片自结尾的悲剧气氛及时空中抽离,引发观者对这一状态的更为客观的思考;最后,便是在追忆中实现这种叠加后产生的心理状态与我们自身生活状态的对照,并由引发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反思。

而传达这一切思考的关键,都取决于一个背负了影片全部意义的角色:古斯塔夫先生。

# Mr. Gustave以安德森过去电影中的角色来看,古斯塔夫先生其实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角色,他没有《青春年少》(Rushmore)中一老一少的神经质和搞怪,也没有《水中生活》(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里面那群追逐美洲虎鲨的船员疯狂,更没有《穿越大吉岭》(The Darjeeling Limited)那三位公子哥的搞怪本领。

贯穿古斯塔夫先生一生的信条,应当是“优雅得宜”四字,而其自受冤入狱至沉冤昭雪之间的神奇经历,与这四字产生的激烈冲突,造就了这个人物身上最根本的喜剧元素。

从门童一路做到礼宾员的古斯塔夫,不仅对欧洲传统上流社会礼仪非常看重,对自身生活的要求也非常之高。

他热爱和平,从未主动与任何人产生肢体冲突;热爱诗歌与艺术,即使身在狱中,也不忘在给酒店职员的信件中附上自己创作的长篇诗作,更懂得从美术角度来欣赏监狱老大的越狱路线图;极富同情心,对那些年老色衰的欧洲上流家族女性,极尽呵护体谅;极为勇敢,两次为了零这个战乱难民的安危挺身而出,并最终慷慨赴死。

古斯塔夫先生的优雅得宜,正如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全盛时期一样,在二战之前和平时期的欧洲这一背景之下,是自得其所的。

他经营着这家以上流贵族为主要客户的大饭店,竭尽所能地服务着自己的客户,其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均与其工作相得益彰。

但在战争乌云降临之际,和平时期的行为方式便随之显得不合时宜起来。

影片并未过多自宏观层面渲染战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正如选择古斯塔夫先生来代表传统欧洲上层社会传统,战争在这部影片中的代言人,正是D女士家族的衰落以及谋杀案件本身。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D女士的第二封遗嘱内容并未展示给观众,古斯塔夫先生如何脱困、D女士究竟死于谁手,并未直接说明(影片中确实有所暗示,威廉·达福所饰演的杀手J.G.乔普林(J.G.Jopling)桌子上摆着装有剧毒物番木鳖碱(Strychnine)的瓶子)。

其实这一点或可如此理解:谁杀了D女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代表其家族秩序的人物被其家族所谋害。

若将这一事件映射到彼时的欧洲,便是组成欧洲的其中一国,以战争(谋杀)的方式,颠覆了整个欧洲的和平与秩序。

透过这一场谋杀案,安德森将整个欧洲的形势,浓缩入这一桩小小的谋杀案里,而代表着上流社会与传统秩序的古斯塔夫先生,则成了杀手的替罪羊,面对谋杀案,爱好和平与艺术的他几乎毫无斗争能力,稍作抵抗便深陷大牢,只能任人宰割。

古斯塔夫先生对传统规矩的固执牢守,机关枪一般的语速,以及那时时刻刻都要绷着面子的平和语气,与这个角色在越狱、追寻线索、最终破案这紧张激烈到让人喘不过气的全过程中所面临的险境形成了极为鲜明的错位,带来了巧妙的喜剧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他的优雅与秩序虽为其赢得了牢友、同侪、以及D女士管家的协助,但这些都不足以为他洗刷冤屈。

能够拯救他的,并非上流社会的附庸警察系统,是来自社会底层的两个年轻人:零和他的女友,西尔莎·罗南(Saoirse Ronan)饰演的面包房女孩阿加莎(Agatha)。

# Zero正如影片结尾处零先生回答作者的提问时所说的那句话:“我保留这间酒店,不是为了纪念他(古斯塔夫先生),是为了阿加莎,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虽然很短暂。

”零与古斯塔夫先生的区别可以从两人的行事风格来看:对古斯塔夫而言,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背后的秩序。

即使在逃亡过程中,刚刚脱困的他,也会为了零未带来他惯用的香水而大怒不已。

对零而言,最重要的并非秩序,在D女士家中,以行动催促古斯塔夫先生取走画作,是零;想出办法,以点心传递越狱工具的,也是零;在面对乔普林追杀,已至绝境时,勇敢将杀手推落悬崖的,仍是零。

虽然影片主要描绘的是古斯塔夫先生那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信念,但真正推动情节进展并一步步突破困境的,并非古斯塔夫,而是那个寡言少语,其貌不扬的少年零。

零的村庄因战乱被毁,他失去了家庭,流离失所来到布达佩斯大饭店。

虽然古斯塔夫先生教导有方,但代表着平民的他却并没有沿袭同样自门童做起的古斯塔夫先生那一套做派。

若对应我们先前建立的隐喻体系,零所代表的,正是与上流社会对应的平民阶层。

最能体现这两个阶层对立的,是其对待感情的态度:古斯塔夫虽然服侍了众多的上流社会的老年女性,但这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让顾客愉悦而已;而在画作追逐战中,零不顾安危为救阿加莎跳落阳台的,他最为珍视的,并非画作,而是阿加莎的生命。

再延伸到D女士家族成员对其的残忍谋害,我们便可以看到欧洲传统上流社会在持有古斯塔夫先生一众优点的同时,存在的最大缺陷:对人类感情的漠视。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兴旺,源自其上流社会女性客户的光临,而这部分客户大部分又是冲着古斯塔夫先生的服侍而来的。

正如古斯塔夫向员工布道时所说:“粗鲁源于恐惧,人们害怕他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大部分令人讨厌的人其实只是需要被爱,然后他们就会像花朵一样绽放。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存在,源于其对上流社会缺陷的亡羊补牢。

由此,战乱爆发后,上流社会被彻底摧毁,大饭店的衰落便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身处上流社会末端却因继承遗产一跃进入其中的古斯塔夫死于军队之手,昭示着上流社会秩序的最终破裂。

零对大饭店的继承,则暗示了社会的未来走向,由原本缺乏人性的秩序,转向直面人性的个体。

零继续经营大饭店,并非出于对过往秩序的纪念,而是对自己妻子的追忆,大饭店虽然逐渐破败,辉煌不再,却不再是曾经的那间服务于上流社会缺陷的机构,反而因零对阿加莎的怀念而变得温暖。

故事就此落下帷幕,然而直到结尾,安德森才真正借零之口,提出了这部影片供我们思考的问题所在:“他的世界”。

若要理解古斯塔夫的世界,便务须了解其人物原型,茨威格的世界。

# Stefan Zweig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信奉“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与“欧洲主义”(Europeanism/主张欧洲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联合)。

与古斯塔夫一生反对暴力相对应,茨威格一生反战,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爱国情绪高昂的茨威格,也拒绝投笔从戎,并在一生中坚守了和平主义者的立场,并公开支持欧洲联合的主张。

1934年,随着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在德国掌权,茨威格离开了奥地利,一路辗转,旅居英国并最终漂洋过海,在美国纽约居住一段后,于1940年定居在巴西东南部一座名为佩特罗波利斯(Petrópolis)的城市。

在1942年,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对极权、专政、法西斯主义感到深深担忧的茨威格与妻子一起结束了生命。

这与影片中古斯塔夫最终和野蛮的军队抗争并最终遭到枪杀的结局虽然形式略有不同,本质却是相通的。

茨威格曾是世界上被翻译次数最多的作家,以小说成名,最知名的作品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等,但围绕着他作品的争论始终不断,德国诗人迈克尔·霍夫曼(Michael Hofmann)就曾评论道:“茨威格读起来总有感觉是伪造的。

”(”Zweig just tastes fake.”)。

评论界对他的评价两极化严重,赞颂者认为其作品充满人性(Humanism)、简洁(Simplicity)、风格令人印象深刻(Effective Style),鄙夷者则认为其简陋(Poor),琐碎(lightweight)且浅薄(Superficial)。

若是我们将这些词对照到古斯塔夫先生身上,会发现两者之间惊人的匹配程度。

古斯塔夫先生的不合时宜、其生活的琐碎讲究、对感情理解的表面化、甚至在拯救零时所表露出的人性,都与茨威格的文学风格如出一辙。

而影片开头及中间故意穿插的迷你人造景观,更是直接对应着霍夫曼评论中的那个词:“伪造”。

再来看韦斯·安德森对自己借鉴茨威格创作时所说的那段话,便会感到他实在是有些自谦了。

这部电影对茨威格的致敬并非建立在对其小说桥段立意的借鉴,而是建立在对其人生及作品的深刻理解上。

《布达佩斯大饭店》并不仅仅是一部茨威格风格的电影,更是对茨威格一生进行隐喻式描绘的传记影片。

# Epilogue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数量并不多,但每一部的风格都极为独特,且题材范围较广,上一部充满儿童片风格的《月升王国》(Moonrise Kingdom)透过两个少年追寻爱情的故事,反衬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冒险风格的《水中生活》直指父子关系;校园风格的《青春年少》探讨了少年的成长历程;满载异域风情的《穿越大吉岭》则关注了家庭关系。

相较之前的作品,《布达佩斯大饭店》依托茨威格,以对战争、时局影射式的似写非写,突破了之前作品群相式的直白表演,更加耐人咀嚼。

虽然仍能看到欧文·威尔逊(Owen Welson)、比尔·莫瑞(Bill Murray)等其作品中的熟脸常客,但只是一闪而过带来惊喜,影片的着力点非常明确地集中在案件的侦破过程及两名主角身上。

由此而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一改之前作品节奏拖沓的毛病,叙事自始至终环环相扣且高潮迭起。

以往透过多个角色不同视角来构建的发散式叙事结构被层级叙事的新方式取代,拓宽了叙事的时空维度,也随之将影片的故事与你我拉得更近,让过去那些看似异常遥远的故事,经由几个叙述者的传递,抵达你我身边,更加可信,也更加动人。

古斯塔夫先生的扮演者拉尔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的表演是整部影片叙事的核心所在。

能否以喜剧形式展现出这个人物身上一本正经与荒谬绝伦并存的奇妙特质,决定了影片的主题能否传递到观者心中,也决定了这曲破败王朝的悲歌,能否催人泪下。

其实古斯塔夫身上真正打动我们,正是他在面对士兵野蛮行径时说的那句话:“在这野蛮的屠宰场中,的确残存着一些曾被称为‘人性’的文明之光。

”尽管他的生命已经随着那个没落的朝代而逝去,但作为个体的古斯塔夫在面对野蛮时为了弱者而舍命抗争的英勇无畏,是超越了他本身所处时代的一种伟大。

安德森这曲悲歌所哀悼的,也正是战前欧洲所曾保有的这种源自上流社会的骑士精神中,具备人性的一面。

古斯塔夫先生从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过任何暴力,但他最终选择了暴力以保护零,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现实中的茨威格又何尝不是如此,投戎从笔的他(茨威格曾在军队任文职)最终以自己的生命向纳粹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抗议。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篇文字中写道:“我想还是在这个尚好的世界划下句点吧,在这段生命中,智力劳作意味着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也仍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善。

”(”I think it better to conclude in good time and in erect bearing a life in which intellectual labour meant the purest joy and personal freedom the highest good on Earth.”)正如片中作者所言:“我将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

”安德森确实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讲述了茨威格的故事,并通过古斯塔夫这个角色的经历传递了茨威格一生的信念。

观者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或笑或哭,但我想对安德森而言更重要的是,或许影片结尾的那句话:“受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启发。

”那么,看完这部影片的你,是否想捡起一本茨威格的小说,好好读一读呢

我想,我会的。

有谁知道看完达布佩斯大酒店电影,怎么写观后感,挺急的

这个简单啊、听着昂、XX我喜欢你、你可以不答应、我准备说出来就心里已经准备好接受这2个答案了、我喜欢你并不单单是因为你 的美貌、而是一个在别人身上看不出来的单纯、善良、我知道我现在没钱、没车、没房、但是、我会给你无穷、让你快乐与幸福、我会疼你、宠你、爱你、呵护你、一生一世、在冬天我会先洗澡你后洗、因为冬天天气比较冷、等我洗完。

洗澡室就慢慢的温热起来,没有那么冷了、夏天我会让你先洗、如果我先洗、室内的温度会随着热水而高升、那样你就会感觉到很热、即使你不接受我、我也不会有任何抱怨、因为我明白、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占有他、而是看着他快乐你就快乐、不管她的快乐是谁给予的、 我也明白爱情是2个人两厢情愿的事情、不能强求的、我会在一边默默的关注着你、如果你累了、请回头看看、还有一个在等你。

一直在等你、“爱漏油”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浪漫又饱经沧桑的人 他写人类历史的群星,也写男女情愫的点滴,战乱让他颠沛流离,苦不堪言,但他笔耕不缀,从没放弃对文学,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他的灵魂,永远住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回廊中。

茨威格(1881——1942)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有文化教养的犹太资产阶级家庭,在维也纳接受了大学教育。

十几岁即开始写作,早期的创作推崇唯美主义。

后来,结识罗曼·罗兰、高尔基等人,转向民主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手,他发表作品,表达反对战争、争取世界和平的愿望。

1938年,奥地利沦陷,他先后流亡英国、美国,最后在巴西定居。

1942年2月23日,因无法再承受失去祖国后的流落飘零之感,和夫人一起,在巴西双双自杀。

茨威格尝试过诗歌、戏剧、长篇小说、文论、传记等多种体裁创作,以传记和小说创作最为人们称道。

传记《三大师》、《罗曼·罗兰》、《同恶魔作斗争》、《三大诗人》等。

中、短篇小说成就独特,杰作如《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看不见的珍藏》、《象棋的故事》等。

音乐小故事

舒伯特(1707-1828)是音乐史上的大音乐家之一,奥地利人。

他的一生贫穷潦倒,只活到三十一岁便夭折了。

然而留给后人的音乐财富,其价值却难以估量,光是艺术歌曲就有600多首。

逝世将近二百年了,今天世界的人们仍然在唱着他的《魔王》、《鳟鱼》、《菩提树》、《小夜曲》、《野玫瑰》、《摇篮曲》等歌曲。

他的歌曲形象鲜明,优美抒情,情真意切,把歌曲的表现力发展到新的高度。

在欧洲音乐史上,被尊为歌曲之王。

然而这位天才的音乐家却常常饿着肚子过日子。

一天,他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天晚了,饥肠辘辘,荷包里却一分钱也没有,晚餐如何解决

他也想不出头绪来。

他本能地走进一家饭店坐了下来,可是一个分文也拿不出来,怎能点菜吃饭

也许会碰上朋友熟人进来,顺便帮一点忙吧

但左顾右盼,始终没有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正在失望之际,餐台上一张报纸中的小诗跃入他的眼睑。

作曲家的本能立即把他的思绪转到诗歌的意境中去。

他浮想联翩,乐思绵绵,立即便把它谱成歌曲并写了出来。

他把这首歌拿给老板看。

老板从他的衣着、脸色中悟出了舒伯特的意思,便用一份土豆烧牛肉,换了他的这首歌。

多年之后,这首歌的手稿被送到巴黎拍卖,竟以四万法郎起价

这首歌就是登载在本站“外国著名歌曲”栏目中的《摇篮曲》。

自从问世以来,世界上该有多少母亲坐在摇篮边哼着它

它舒缓、亲切、深情的旋律,轻轻地催着婴儿入睡,让孩子拥抱着母爱的温暖进入梦乡,做着天使般的梦。

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看,婴儿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必将长得更健康聪明可爱。

所以这首歌所产生的价值,应该是无价的,何止四万法郎

“这只鸽子大家都有份

”《鸽子》,虽然诞生于十九世纪,至今仍然被当成民歌,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

它是西班牙民间作曲家依拉蒂尔在古巴谱写的。

由于写得很好,有几个国家的人都争着把它说成是自己本国的民歌,并以拥有它而感到光彩。

古巴有人说:这首歌诞生在我国,运用哈瓦那民间舞曲的节奏为基调写成,当然是我们的民歌了。

你听,歌中的第一句明明唱着:“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由于作者是西班牙人,依拉蒂尔的同胞们把它说成是自己国家的民歌,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是墨西哥许多人却不服气,他们说,这首歌写成后,是在我们的皇室为皇帝皇后祝寿时,由我国的歌唱家首演的,是我们使它流行起来的,难道没有我们的功劳

阿根廷有人也不认输,其理由是这首歌的曲调许多地方用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与他们首都郊外的探戈音乐非常相象。

既然歌曲的音乐素材来自阿根廷,阿根廷当然就是它的故乡了。

这几个国家的人的说法都有一定的理由。

其动机也值得肯定,因为大家不是争钱争地,而是争着以拥有美好的歌曲为光荣;有了这“争”,美丽的音乐作品就更容易传播开去。

不过笔者认为还是以不再争下去为好(争多了会伤感情嘛

)。

既然这首歌已在世界各国流行,大家都为传播它立下了功劳,倒不如说:“这只鸽子大家都有份

”一舞剑器动四方翻开《唐诗三百首》卷三开端,一首杜甫的七言古诗赫然入目,题目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诗中写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熠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can 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注:can代替一个在本站电脑无法输入的字,是左旁为“马”右旁为“参”的合体字。

意指古代驾在车两旁的马。

)。

这是诗人回忆当年观看卓越舞蹈家公孙大娘跳剑器舞时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场面。

大意是:从前有位复姓公孙的美女,在广场跳起了剑器舞,便惊动了四面八方。

观众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天地也随着她剑舞的起伏缓急而变色。

她舞动着剑器,突然间银光熠熠,剑影闪闪;她箭步跃起,剑尖剌天,就像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她飞腿翻腾,恰似帝王神仙驾着蟠龙飞马在云端翱翔;迅猛时雷霆万钧, 收拢时天地寂然无声。

舞罢收剑,那剑刃犹如平静的江河湖海,凝聚着一道清光。

唐代的公孙大娘和汉朝的赵飞燕,都是我国古代声名显赫的女舞蹈家。

前者在民间,后者在宫庭,一个如龙飞虎跃,一个象轻燕飞翔,堪称舞坛双璧。

公孙大娘的戎装威武,也与同代宫庭那种霓裳翩翩的舞蹈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据说历史上著名的草书家张旭在当时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之后,从中悟出了书法的道理,从此所写的狂草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此事在当时成为美谈,广为传播。

《梦幻曲》催下鳄鱼泪德国是音乐史上最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乡,诞生了不少音乐大师,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很珍贵的文化财富。

可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却出现了以希特勒为首的一小撮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们累累罪行,人们至今记忆犹新,一旦提起,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无不咬牙切齿。

在这一小撮刽子手中,有一个叫麦拉克的,是当时奥维辛集中营的司令官。

此人生性凶残,无恶不作,曾残酷杀害过无数无辜囚犯。

据说他在纳粹中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实验用毒气杀害囚犯。

比如有一种杀法是:强令众多女囚脱光衣服,把她们关入毒气室,然后通过导管把盐输入室内。

也许是盐与室内某种化学物品发生化学作用之故,产生了毒气。

女囚在毒气中痛苦挣扎之后,全部毙命。

然而,就是这条鳄鱼,在毒杀妇女的同时,却允许奥维辛集中营女子交响乐队的存在,而且经常听她们的演奏。

当乐队演奏德国音乐家舒曼的《梦幻曲》时,他竟然流下了眼泪。

为什么这条鳄鱼听《梦幻曲》而落泪

这恐怕要由谙熟当时史实的心理学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笔者认为:最大的可能是麦拉克故意以流泪向囚徒表示他也是个有修养有感情的人,企图以此掩盖他的冷酷和野蛮。

这是玩弄虚伪诡诈的伎俩。

也有可能是《梦幻曲》的力量使他在听乐的瞬间暂恢复了人性(人性是复杂的,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的确因真情而落泪。

但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反衬出这是一首感情内涵极为丰富的佳作。

舒曼的《梦幻曲》原以钢琴曲的形式问世,后被编配成大提琴独奏曲、无伴奏合唱和管弦乐等等等。

人们百奏不烦,百听不厌,确是举世闻名之音乐珍品。

音乐医生与音乐杀手音乐治疗的专科医生对病下“乐”,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某类音乐作品给其欣赏,对某些身心性的疾病可以起辅助治疗作用,这是时不时可以从报刊上看到的消息。

这说明,优秀的音乐作品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当救人扶危的医生。

据说哲学家尼采有次患病,偶然中听了比才的歌剧“卡门”,疾病竟然不治而愈。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近来患病,昨夜听了比才的卡门,病意全消了,我感谢这音乐。

”(“外国著名歌曲”中有“卡门”的片断)不少事例证明:音乐不仅有怡情悦性的作用,还有一定治疗效果,音乐有时是医生。

那么,音乐会不会危害健康,甚至成为杀手

如果某种音乐超过一定的强度,尤其发出的是噪音,肯定是要损害健康的。

声音的强度用分贝表示。

科学结论指出:强度达到130分贝时,耳朵产生疼痛;达到150分贝,人无法忍受;达到190分贝,连机器上的铆钉也会被震落,何况是人

某国曾作过一次研究人对超音速喷气机噪音忍受能力的试验,当飞机从人头上10——12米的空中飞过时,参加试验者无一幸存。

几年前,报上介绍过历史上曾有一首乐曲成为杀手的特例,更令人毛骨悚然。

1932年,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创作了一首叫《黑色的星期天》的乐曲,据说听过这首曲而先后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一百,它是个无形的杀手,被称为“魔鬼邀请书”。

首先被这个魔鬼邀去的,是一位在布达佩斯一家洒巴喝酒的匈牙利青年。

他听了乐队演奏这首乐曲后,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极其悲伤的感情,于是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来解脱自己的痛苦。

有一位美国姑娘出于好奇,特意借来这首乐曲的唱片,结果也以在自己的家中自杀而告终,原因也是无法忍受它所带来的痛苦。

1945年,西方国家遂下了不许演奏这首曲的禁令,并销毁了它的唱片、乐谱,赶走了这个恶魔。

母鸡也懂音乐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韩国几年前曾有报纸报导当地有村民让鸡听音乐而多下蛋的事例。

在洪城郡洪城邑月山里的村子里,有个叫张东元的养鸡专业户,和村里很多人家一样,靠养鸡为生。

有一天,张的儿子从报纸上读到一条国外让奶牛听音乐而增加产量的报导,告诉了张。

张由此受到启发,便在鸡场安装了喇叭,成天向鸡播放古典音乐。

他最初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做这件事的,没想到三个月后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母鸡的下蛋率由过去最高的73%提高到了80%,而且所下的蛋比以前大了。

消息一传开,村里的其他人家也纷纷效仿他,家家户户的鸡舍都响起了音乐,而蛋产量也遂之增加了。

母鸡增加下蛋,是音乐直接带来的效果呢,还是由于播放音乐这一举措而派生的其它未知因素带来的

母鸡真的也懂得音乐么

本人不敢下断语。

不过让鸡舍周围乐韵飘飘,让养鸡人在繁忙、顼碎的劳作中放松紧张的神经,只要开支不大,又何乐而不为

一曲悲歌救了自己一命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

其中有两句常用来形容那些感情极为悲痛凄楚的诗词、歌曲或言语:“一声何满子,望君泪双流”。

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个音乐故事。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叫何满子的沧州籍歌女,色艺出众,不知因何原因,被官府判处了死刑。

死刑在京城长安执行。

临刑,监斩官问她有无最后要求。

歌女说,她别无他求,只想在告别人世之前唱一首歌。

监斩官想,囚犯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让她唱一首歌,也不致于发生什么意外的,便答应了她。

临死的何满子,此时涌起的感情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极度的悲愤。

歌声像泉水从岩隙中喷涌出来一样,控诉着人世的不平,倾诉着自己所受的冤屈,断人肝肠,直令天地昏暗,听众动容,有的眼泪不禁漱漱而下。

歌罢,正当刽子手举起屠刀,顷刻间将人头落地之际,突然传来了急促的声音:“且慢

圣旨到

”。

原来,当歌女那叙事性的悲歌初起的时候,宫中有一个人见何满子色艺超群,认为杀了可惜,便策马扬鞭去奏告当时的皇帝李隆基。

李是我国历史上最酷爱歌舞的皇帝,很有音乐才能,作曲、演奏、编舞,样样在行,亲自创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宫庭乐舞机构——“梨园”,当然舍不得杀何满子这样的人才,于是立即降旨赦免她死罪。

何满子料不到一曲悲歌,竟救了自己一命。

不久,有人将何满子刑场上的歌加以整理,命名为《何满子》,此后《何满子》便成为悲歌的代称。

诗人白居易赋诗曰:“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

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同代诗人张祜也写一首叫《何满子》的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 望君泪双流。

”传说青楼的歌女们读到这首诗后,悲叹自己与何满子“同是天涯沦落人”,哭得惊天动地,并立即把它谱成了一首后来很流行的歌曲。

身轻若燕赵飞燕唐诗绝句《汉宫曲》唱道:“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诗中描写在月儿皎洁的秋夜,洞箫吹着优美的旋律,在昭阳宫侍奉皇帝的赵飞燕,随着音乐的起伏跳起了掌上之舞。

后代的人们由此诗得知,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个叫赵飞燕的女子,竟然能站在他人的掌上跳舞。

真可谓奇迹中的奇迹。

赵飞燕是汉朝人,出身音乐之家。

与妹妹为一胎双生,两人都聪明美丽。

妹妹歌声动人,她则舞蹈出众。

父亲死后,经济来源断绝,姐妹二人被迫流落长安街头,靠打草鞋为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汉成帝发现了她,遂先后召她姐妹两人入宫。

不久,原来的皇后被废,赵飞燕被立,于是成了皇上的掌中明珠,专宠于昭阳宫。

赵飞燕身材窈窕,体态极其轻盈,举步翩然若飞。

也许是因为有着罕见的身材,而且具有苦下功夫得来的超凡“内工”,传说她竟能站在掌上起舞。

太监两手并拢前伸,掌心朝上,赵飞燕就站在其掌上,在极小的面积上作出各种舞蹈动作,扬袖飘舞,宛若飞燕。

汉成帝专为她造了一个水晶盘,叫两个宫女将盘上托。

赵飞燕在盘上起伏进退,下腰轻提,旋转飘飞,就象仙女在万里长空中迎风而舞一样优美自如。

“一朝天主一朝臣”。

汉成帝死后,当帝位传至汉平帝时,朝中群臣竟痛斥她不为皇室生个后代,把她贬为平民。

一个超凡的舞蹈家,最后被迫自杀,悲惨地离开了人间。

在音乐的余音中告别“友谊地久天长”,是举世闻名、流传甚久甚广的歌曲。

它原是苏格兰的一首古老民歌,常在离别时咏唱。

当地人有一个传统:分别之前手拉着手,绕圈唱着这首歌,歌颂珍贵友谊,表达惜别之情。

我国旧时代的某些学校,在学生毕业的告别仪式中也模仿这种传统。

学子们在仪式结束时同声歌唱,在余音缭绕中频频挥手与母校告别。

由于它常与离别相关,所以其歌名有人翻译为《骊歌》,有人翻译为《你能忘记旧日的朋友吗

》。

更由于它被美国著名影片《魂断南桥》用作主题曲,也有人以这部影片的名称作它的歌名。

《魂断南桥》描写了英国军官克罗毅与芭蕾舞女演员马拉的爱情悲剧故事。

其中有一个情节很有诗意: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年军官即将告别心爱的人奔赴前线了。

晚上,两人到一家酒店互诉衷肠,千言万语也诉不尽情意。

但夜深了,酒店乐队不得不奏起最后的一支乐曲《友谊地久天长》。

缓缓的、深情的旋律,更催动着恋人的离愁别绪。

乐手们每奏完自己演奏的乐句,就吹熄谱架上的腊烛,轻轻离座。

最后只留下小提琴孤独的声音,接着谱架上最后的一只烛光也消逝了,两人不得不在优美凄冷的余音中恋恋告别。

情歌变成了“第二国歌”《我的太阳》原是意大利一位作曲家创作的一首情歌,由于优美动听,在意大利家喻户晓,甚为流行,所以人们都认为它是民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登上统治宝座,实行铁血统治,意大利老百姓苦不堪言,其他各国人民也对他深恶痛绝。

有一年,在芬兰举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按照规矩,各国运动代表队进场时须奏该国国歌。

乐队出自对墨索里尼政府的厌恶,便以使馆事先没有送来该国国歌乐谱为借口,当意大利运动员入场时,故意不奏该国国歌而奏《我的太阳》。

当高亢的乐音在广场响起,在场的人先是惊讶,接着竟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纵情高歌起来:“啊,我的太阳,那就是你

那就是你

”,表达了对墨索里尼的憎恶和对意大利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自此以后,这首爱情歌曲流传更广了。

当人们提起意大利歌曲时,就很自然地会想到这首歌曲;而当它的声音回响在人们耳际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意大利。

《我的太阳》实际上变成了意大利的象征和“第二国歌”。

老鼠听琴最近,搜狐>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的钢琴版上登载了一则老鼠听琴的故事。

经版主同意,现将原文转载于下:“江西省南昌市一单位地下室中,有两位女孩练钢琴。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只小老鼠爬到琴凳边一动不动地‘听琴’。

在这间地下室改装的琴房,舒缓悠扬的音乐在偌大的室内徐徐起伏,小老鼠卧在琴旁一动也不动,只把两只小耳朵竖起,把眼睛睁得很大,好像着了迷似的。

王小姐说她们大约早晨10点的时候来这里练琴,当时,她俩一个在弹琴,一个在一旁看书。

看书的小姐说:‘一开始小老鼠站在指挥台旁边,后来它听着听着,就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地踱到钢琴旁边继续听,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它仍没有离开的意思。

’在笔者给小老鼠拍照的时候,王师傅伸出手去摸它,手刚触及到,它就向前蹦了一下,但并不走远。

”这是现实的故事。

音乐上还有一个相类似的古老传说比这更神奇:1284年,德国一个叫哈默尔恩的小镇鼠患成灾,搅得当地居民不得安宁。

正当大家为此发愁的时候,镇里来了一个穿花衣、拿竹笛的青年人,自称有办法消除鼠害。

于是居民们请他灭鼠。

只见那青年人拿起笛子,吹起一种奇怪的调子。

不一会,老鼠便纷纷向着笛声涌来。

青年人见老鼠被他的笛声迷住了,就一边吹,一边走入镇边的一条小河,涉水走向对岸。

老鼠敌不过笛声的引诱,一群群地紧跟着跳下河去,结果都被淹死了。

青年人只用他的笛声,就轻而易举地消灭了一次严重的鼠患。

杨贵妃与“山在虚无缥缈间”杨贵妃是唐朝皇帝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李的“万千宠爱”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

开元年间,诗人李白供职于宫中。

一天,宫中牡丹盛开。

皇帝雅兴大作,竟深夜秉烛赏牡丹,召来杨贵妃陪酒,又令李白呤诗。

李白“斗酒诗百篇”,在喝得醉薰薰之际,诗兴大发,即席就高歌了三首,所用的曲调就是当时的唐代大曲“清平调”。

安史之乱初期,官兵大败,将士们把祸害的起因都归罪于杨贵妃,杨贵妃被逼自缢身亡。

李隆基因此而悲痛欲绝。

传说杨贵妃死后居住于蓬莱仙岛,在虚无缥缈的仙洞中度过凄清的日子。

后来,白居易将杨、李的爱情故事写成了著名的叙事诗“长恨歌”。

读过此首诗的人,几乎都记得结尾的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932年,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黄自先生以“长恨歌”为题材,谱写了中国的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韦翰章作词)。

其中的第八乐章题为“山在虚无缥缈间”,特别动人,所用的音乐主题就是古曲“清平调”。

古雅而发人幽思的旋律,表达了杨、李一个在红尘,一个在碧海,生死相恋却无法相聚的凄怆。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

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

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

途中盘缠用尽,唯有卖唱为生。

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的美妙动人,可谓登峰造极。

她人走了,大家还是觉得她仍在自己身旁,歌声仍旧回旋在屋梁之间,久久不散。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原于此。

韩娥来到齐国雍门的地方,天已黑了,饥饿和疲劳折磨着她,遂向客店走去,准备投宿。

谁知一踏进店门就被掌柜连骂带推赶出门外。

这时候,韩娥深切地感受到父老乡亲的苦难和眼前所受的屈辱,把心中的激情化作了一曲人间最哀怨凄楚的歌声。

歌声向雍门四面八方飘去,一时间山风停啸,河水停流,行者止步,泣天动地。

以致韩娥走后,雍门男女老少仍然沉入愁海之中,昼不能吃,夜不能眠,天天如此。

于是百姓选派一青年作代表,催马扬鞭追上韩娥,恳请她返回雍门。

途中,百姓夹道相迎,盛情款待。

韩娥感受到百姓亲如家人的深情,化悲为喜,唱起了欢乐的歌,歌声又立即传遍千家万户。

于是大家愁云消散,高歌欢舞,把雍门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童女怀孕与“天使报信”一首叫“天使报信”的歌曲,写的是下面一则美丽的故事。

加利利的拿撒勒城里住着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叫马利亚,是当地木匠约瑟的未婚妻。

有一天,上帝派使者对马利亚说“你蒙受上帝的恩典,不久将怀孕生子了。

”马利亚果然怀了孕。

约瑟心地好,知道未婚妻不曾与他同房而怀孕的消息后,并没有羞辱她,但暗地里却准备把她休掉。

上帝知道了,派天使托梦对他说:“你快快把妻子讨过门来吧,她怀的可是天上的圣灵呀。

你要给孩子取名耶稣。

他将来会把老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的。

”约瑟遵照旨意立即娶回马利亚。

约瑟原是犹太人,娶妻不久后就带她离开拿撒勒城,准备到犹太人的伯利恒城去居住。

到达那里时,客店全都住满了人,夫妻只好暂时栖身在马棚里。

恰好就在此时,马利亚产期已到,一个婴儿就在马棚里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后来人们称之为救世主的、家喻户晓的耶稣。

老鼠咬破风箱促生了“平安夜”“平安夜”是在世界流传甚广、甚久的另一首圣歌。

它的诞生是由老鼠咬破管风琴的风箱引起的。

1818年12月24日奥地利的早晨,格鲁伯走进小镇奥伯恩托夫的教堂,坐上琴凳,准备练习当晚--圣诞之夜要伴奏的圣歌。

可是一踩动踏板,管风琴却没有一丝琴音,只有一阵阵吱吱的漏气声吹出来。

他与牧师仔细检查后,发现风箱被可恶的老鼠咬出了许多洞。

格鲁伯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过不了多少钟头,神圣的圣诞之夜就到了,弥撒时没有音乐伴奏,该是一件何等遭殃的事

牧师莫尔却比较镇定,从衣袋里拿出一张发黄的纸片说:“这是我写的一首小诗,你马上把它谱上曲,然后教会孩子们,今晚不就有音乐了。

”格鲁伯接过诗后,反复朗读起来,越读越感到有味道,灵感顿时产生,很快就谱成了歌曲,又立即教会了圣歌班的孩子们圣诞之夜来临了,钟声在小镇的空中回荡。

在烛光映照下,孩子们唱起了“平安夜”,格鲁伯拨动吉他伴奏。

孩子们高吭、明亮、清纯的歌声,与莫尔的高音和格鲁伯的男低音融成一体,显得格外好听。

第二年春天,一位来修风箱的修理师发现这首歌很好,就把它带回山谷里自己的村子。

村子里那些擅长音乐的人,又把它传到其它地方去。

愈传愈开,越传越远。

奥地利国王、俄国沙皇、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法国拿破仑三世、德国诗人哥德等著名人物都先后听过这首歌的演唱。

这首歌终于传遍了全世界。

知音我国著名典籍之一“列子”中记载了一个音乐故事。

原文如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

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哉

”故事的大意是:伯牙善于弹琴,钟子琴善于理解鉴赏音乐。

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乐曲,钟子琴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巍峨的泰山

”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钟子期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奔腾的江河

”无论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听得出他的音乐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有一天,伯牙和钟子期到泰山的南边游览,突然碰上暴风骤雨,便到岩石下面避雨休息。

这时,伯牙心感悲凉,拿过琴弹了起来。

起初弹一首叫“霖雨”的乐曲,后来感情更加投入,又奏了叫“崩山”的曲子。

只要音乐一响,钟子期立即就说出了乐曲的深意。

伯牙于是放开下琴说:“你听音乐真是高明呀,把我心中想说的话都说尽了。

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诗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