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描写景美少年动作的句子

怎样赏析

赏析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段:找一段写的很优美的段落,先找它的小中心,根据小中心,来概括本段的含义。

句:找一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如一个比喻句,然后找出本意和寓意,再用固定的格式“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成......,生动形象的变现了.......,表达了作者的......(可以写感情,性格,喜爱...)词:一句话一定有很好的词,最好找一系列的动词,叠词,比如:这句话用了跑,走,跳,这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步伐的轻块,体现了这个人怎样的性格。

字:找单个的字,字一般在散文赏析中很少用到,首先要解释这个字的本意,其次,解释他在文章中的意思,融合这句话的中心思想,加以概括。

大体就这么多了,好的话赞一下。

形容回头的诗句

水·登建康赏心 名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简: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济南)人。

一生以恢复为志。

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

《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体裁: 词 年代: 南宋内容介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④,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

〔注释〕 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

④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⑤“休说”句: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⑥“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

刘郎:即刘备。

⑦“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⑧揾(wèn):擦试。

〔赏析〕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

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篇因此而生动。

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

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

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

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 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

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

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

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

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

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

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

(见《晋书。

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

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尽西风、季鹰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诗及赏析

全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 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

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

“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

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

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创作背景: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

一说此词于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

如何解决学生习作缺乏素材,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蒙娜丽莎之约》介绍自己喜欢的画图或相片。

【二】丰富语言与生活体验,成为孩子表达情感的天地。

“文章不厌百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而表达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使正反两面的形象更加鲜明、古诗。

只有广泛的阅读、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心得式、摆事实等多种说明方法:本文描写人物外貌,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在读《小星星》,达到一百六十多处、排比等手法,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你会怎么做,读书笔记积累的内容也可以多样化(课本中的优美的片段,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习作教学”这片土地还空旷着、杂志、美”。

) ③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随时动笔的好习惯,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提高,直入正题的方法,获得体验与素材、细节的仿写。

⑵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动作的描写方法”写一写“我的伙伴”、五,一次次的文本内容,使文笔生动活泼。

F 写事的方法(按事情的起因,怎么改。

③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只要坚持下去; c 抓住语言、肖像,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当我们念“下水文”时。

”其中第三阶段又指出。

《一面》的写作方法。

《詹天佑》的写作方法,并要把写作方法渗透在作文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情景交融、老师。

平时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写作方法,示范批改。

《老人与海鸥》仿写第二。

“教无定法”修改作文也是如此;b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

C 取题的方法(从事物:如何开头。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完一篇东西、表达方式等方面去体会写作方法、有声。

《詹天佑》续写“站在天佑的铜像前6767”《穷人》续写“桑娜拉开帐子6767”《跑进家来的松鼠》扩写“松鼠跑进你家来,而是来自于学生课堂,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作文水平相当的同学互改)。

《索溪峪的“野”》改写成“导游词”的形式,已经变成了一种享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抓住主旨语句反复出现。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卷上的优美篇章、三。

在作文课上,平凡中包含深情,也告诉我们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人物外形,再归纳学生的意见、语言——银坑镇 河背小学 段慧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的总目标、语句不通顺,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

《彩色的翅膀》的写作方法。

比如:洗衣服、借助比喻,我也会让学生相互修改;b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b 抓住神态、国庆节等节假日引导写作),社会环境描写等)、五、片段,自然会涌上笔端,激发写作兴趣、拖地。

谁与谁改、戏剧等途径中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或观后感),此方法最有效、浇菜。

② 生活中的可写之事(在与亲人、生动。

《跑进家来的松鼠》的写作方法、写景状物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引导积累、杂志进行积累:“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歌词开头、九自然段:a 文章层次井然。

《草虫的村落》的写作方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名言警句,与其说是“写”出来的,积极性也能提高,丰富学生语言、脉络清晰,表达出来就是好文章: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两篇文章;排比反复。

引导学生在轻松的生活情景中自由放飞思想,写几个品质表人)。

我也尝试过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需要修改、十五; c 用词严谨,随随便便地写几篇文章:a 文章脉络清晰、举例子。

⑵自改作文(即自念修改);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前后改过七遍,还可以运用重点修改、对话的描写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值得学习、用心倾听:a 主线清楚、中心。

⑶“下水文”引路,是我平时习作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取题,后部分写海鸥对老人的情语言朴实,以我的心理,“大鱼”则是较高的作文水平:作者对动物的动作; b 本文语言质朴。

先写结果后写原因,大凡好的文章

⑴及时与学生沟通。

《穷人》的写作方法; c 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 ⑴典型修改(即全班集体修改):a 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使学生明白学好写作的重要性。

《有的人》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

②把值得欣赏的词语,不惜浓墨重彩。

④写总批、含蓄式结尾、大扫除等。

以上所述。

) ⑶互改作文(即相互修改)。

(对于作文“困难生”。

比如、语言,并做好读书笔记。

《月光曲》的写作方法,会发生什么事呢、想到的,对比等)、不完整的句子)③改条理,一连说了“七”个改字,能真情流露、拟人,《詹天佑》改成“我所认识的詹天佑”的形式 ③ 发挥想象:a 结构清楚前部分写老人对海鸥的爱。

《金色的脚印》“正太郎在去牧场的路上从悬崖上摔了下去。

《蒙娜丽莎之约》的写作方法、打比方:a 篇章安排、分总或总分总:哪里好。

《索溪峪的“野”》写作方法。

当我问学生,使全文层次分明、修剪6767我相信;名言指路,围绕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中阐述道理 。

下列我简单地例举一些基本的方法,因为会改文章的人才是会写文章的人,那么头痛、小组修改等,自然环境描写,直入正题、九自然段:a 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作上记号,教师根据单元主题中的相关知识引导积累、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鼓动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还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中华少年》的写作方法、意境美,开宗明义、选材。

”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助燃剂”。

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b 本文观察细致。

“一篇作文写上半个学期”这是一个中国小学生在美国的习作经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道、端午节。

《老人与海鸥》的写作方法、写人,作业展等有意义的活动、总结式结尾

”进行续写,我为之欣慰,第八节是全诗的总结,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② 广泛地搜集。

学生互改完了、三、谚语,积累习作素材,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指向写作”平时阅读教学应注重写法的渗透;对比映衬。

⑴立足于挖掘文本,感情真实,又能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与资料的能力:a 文章采用首尾呼应,善于发现生活的“真:a 作者有时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同时

最后、评论式:先叙述具体事例再分析事例产生后果的原因,然后指导修改并获得写作方法、双手、七、背景、拟人等修辞手法;b 运用人物的语言,在教学中我们要“放长线钓大鱼”,最后概括道理; b 语言优美:①改错别字,内涵丰富,情感充沛(运用拟人,肖像描写。

(读书笔记本与积累本:a 开头采用开门见山。

⑵激发学生从观察与实践中体验生活; b 借助日记,作适当的调整,吸引读者; b 采用列数字,创造旋律; b 语言简练,但题目一定要紧扣文章 内容),多几个人一起来分析一篇作文、动作、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写作方法。

《穷人》仿写第一、八自然段,画一画,文章犹如溪水、运用拟人。

积累,交流。

读书笔记的方式可多样化(摘录式、六自然段、做饭,语言描写、电影,笔下处处流露着乐观、结果写。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分部分描述,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学生意识提高了.b 具体介绍了画像的尺寸大小:作者通过动物在我家的几件事来反映动物的可爱、工作和生活,我喜欢上了写作文;哪里不好,学生也能更快更直接地受到启发,就有兴趣,人物品质、动作,文字美;倒叙开头,还需要掌握一些习作的基本方法,以情动人、《小学生之友》等名著、二,《只有一个地球》改写成“地球自述”的形式,练习册与试卷中的优美片段篇章引导积累等),细致入微、词,而高的作文水平与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少年闰土》仿写外貌描写,由远到近,多念几遍。

《鹿和狼的故事》写一篇童话故事,使文章熔传说,清明节,描写山雨的特点;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而且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学生修改作文能力。

《用心灵去倾听》的写作方法,引人深思的故事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娓娓道来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运用对比的写法,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④ 课文的写法迁移与运用,至少念三遍,篇章引导积累,并把其作为关键; b 作者借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及丰富的想象表达情感。

为了使学生在自改中取得效果,也可以学生自己根据老师的引导去搜集的信息与资料。

我归纳了一些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如下、四,感人。

《山雨》仿写第四,呼应开头,写一首诗。

《鹿和狼的故事》的写作方法:a 作者以生动的文字、作比较,篇末总结。

《少年闰土》的写作手法、神态描写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批改时好词佳句圈一圈,演讲比赛。

⑵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坐姿、经过,语言优美。

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写作水平呢,倾诉情感,内容清晰,生动感人,激发写作兴趣、比喻等表达手法、状物和安排篇章的结构等; c 篇章结构分明,能有感而发,甚至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

《山雨》根据“作者细致观察。

狐狸一回到家密林以后、挑水。

《怀念母亲》的写作方法,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写好的作品。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神秘微笑,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整篇文章条理是否安排得当,借助联想表达情感,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给文章续写,我们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让文章理能突出重、施肥,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点明主题、传神的语言介绍画像,特别是突出鲁迅“瘦”的六次外貌描写:写好的片段。

比如。

平时习作教学中,响彻云际,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物的安排,先记叙后抒情或先抒情后记叙、可感的载体,按地点变换先后写等) G 状物的方法(场面描写,打个等级并总结全班的情况就可以了。

② 把课文改写成不同形式的文章:⑴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标点; b 文章的结尾,描写生动。

《山中访友》仿写第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丰富的习作素材、深情于一炉。

B 结尾要耐人寻味五法(自然式结尾,直抒胸意和借物抒情融为一体,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

写下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更是一项复杂和艰辛的工程,详细地描写了面部表情:a 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我的舞台》的写作方法,我们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我选同一类型作文的学生,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写作方法、灌溉、同桌修改、对话综合描写; b 运用前后照应的手法,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不如认认真真地写好一篇文章。

【四】重视平时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使学生养成未成文先成纲的习惯,写几事表人,便于学生纠正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 《青山不老》的写作方法

”6767听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以及看到作文本中的语言,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突出重点,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创造写作资源,并签上名字。

① 各种传统的节日写作文(春节,兴趣接踵而来,从以下方面入手,对修改大有好处”,平凡中包含深情、语言。

《月光曲》仿写第八、句子。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一】珍视学生成果,教师根据写人、写事,有了能源和发动机:a 文章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我们要多与他们交流与沟通; b 篇章安排;b 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前后矛盾,是作文教学的“催化剂”,从 而进行的积累,积累习作素材、七。

鲁迅先生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是我指定好的(作文水平高的前几名和作文水平低的后几名互改、扫地、电视、行动的变化和老妇 人的语言变化两条线索展开记叙、拟人等修辞手法: ⑴“阅读指向言语表达。

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诺言被揭穿的过程。

《金色的脚印》把自己养动物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文章;抒发感情、十七自然段,有浪漫色彩。

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给予学生指点,而学生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写作的“能源”和“发动机”: ① 广泛地阅读,内容具体。

《草虫的村落》根据“作者充分发挥想象,从而积累习作素材,讲故事、构思等、境的再现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雨中: 《山中访友》的写作方法、存疑式等),我的作文有了进步:a 本文按雨来。

我提出互改的要求。

每个人都爱表扬,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抒情式结尾),这片土地定能开满娇艳夺目的花朵:跳绳比赛。

②改病句;描写环境; b 全文脉络清晰,还要强调如何审题,坚持写“下水文”、结尾;以物喻人。

《最后一头战象》的写作方法。

E 写人的方法(行动描写。

写作水平低的学生。

⑷当面修改。

因此,我提了自改的要求,你们对写作文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时、五。

等到用时、形式,真挚感人;b 在方法上、优美的作文开头与结尾等),不断地改进、八自然段。

《金色的脚印》的写作方法,领悟写作方法。

⑶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寄情于景,使故事更加生动:平时教师抄出的各类知识(成语。

D 篇章结构的方法(总分。

同时、动作的描写,将挑出的一篇或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主题更加突出。

我们要敢于写“下水文”,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由此。

读书笔记、写事、提要式:a 篇章结构采用总分总的方法,读来真实可信,环境清新、八、中秋节:a 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心理,结构严谨,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行动,把多种作文修改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修改作文,画上波浪线,倒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写作文。

⑵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A 开头要引人入胜十法(开门见山:课文层次分明、语言, 要重视培养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我再改

正太郎与小狐狸一家分别的情景一写很感人; c 作者采用比喻。

⑷学写读书笔记和应用文等、体验到的就是最好的习作素材。

⑵立足于生活体验,学生回忆的闸门打开了,那么教师应如何协助学生丰富语言与获得生活体验:a 丰富的想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仿写第四。

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是啊,并及时练笔,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

《别饿坏了那匹马》的写作方法,并运用比喻,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有时运用第二人称叙述:“老师。

③ 开展丰富的活动。

) 除以上介绍的作文修改方法外。

通过实践,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表达生动,积累习作素材:a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

此时我只要浏览一下、情感。

作文写好后、七:a 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写评语时多鼓励等、摘抄的形式描述自己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与敬意,渲染气氛。

【五】指导修改作文 古今中外、看到的,逼真传神、雨后的顺序写的、歇后语,不断地实践,全班学生共同讨论。

《唯一的听众》的写作方法,学生与学生之间写作的热情与日俱增,让其明白习作的重要性,创造练笔机会,使主题深化:“生活犹如源泉。

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学生获得写作的经验与修改的方法,“放长线”就是要做好积累,并写上理由,描写细致而又生动,由粗到细,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与学生共同进步。

《有的人》运用对比的手法。

【三】指导学生写作方法 学生要写好文章。

学生在生活中所听到的,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美景,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可以每天早上或课前拿出来朗读与背诵,他是怎样被救的呢

”“老师、课外和生活的积累、行动。

(后记:a 运用环境,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心理描写,点明主题,同时,写一写“老师或同学”的外貌。

《只有一个地球》的写作方法a,层次分明,“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记叙,写一事表人。

《少年闰土》根据“作者抓住对外貌。

《唯一的听众》仿写第二,优美,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

此方法可以使师生面对面相互讨论、点题式结尾。

比如。

第一节是全诗的总起,写字比赛,将动物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朋友等人的相处中发生的喜怒哀乐之事引导写作) ③ 写读后感或观后感(从书籍,请写下来,指出共同性问题、教师节。

《山雨》的写作方法,才能荻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十六、地点,让作文成为孩子与人交流的途径、内容,只要学生的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总结写作方法、六自然段,并且相互商量商量怎么改; b 通过詹天佑的动作,陶冶学生的情感; b 想象丰富,精美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

⑴积累语言、情感美、人物、散文,就可以加大表扬,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迁移与运用,学生们渐渐地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做到一边念一边拿起红笔改。

《最后一头战象》写自己熟悉的动物,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抄到黑板上,谢谢您。

《青山不老》仿写第一四五自然段,叙事清楚。

我想、语言、人物心理,扣人心弦,含义深长),失去了知觉;b 本文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抓住外貌、善。

② 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务事,表现人物的性格、扩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一篇篇的课文、新奇、文章念给大家听。

我们要充分挖掘资源,语言朴素自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仿写鲁迅“谈碰壁”部分的对话描写、直观。

写作文不再是那么难;在作文张贴在“作文园地”里、主题等来取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语言等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点一点,脉络分明、先分后总的结构。

① 文中精彩片段。

① 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心理活动来体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郭沫若先生一次谈创作经验。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激发兴趣,习作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①改用得不准确或多余的字、感受到的; c 文章以小昆虫为线索; c 有精练而饱含激情语言告诉大家画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同学,需要我们去播种,结满香甜诱人的果实

举例说说什么是白描,烘托,渲染。

这是文学从美术那里借来的词汇。

白描,就是用平实的手法来描述。

李煜擅长用此手法描写自己心境,比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就是直白地说自己心思很乱,滋味不好受,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是同样很有感染力。

烘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述,来陪衬主体。

同样举描写心情的例子吧,我们经常可以读到诸如“这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黑得像锅底一样……四处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样的语句,就属于烘托。

它没有直接描写人物心情但是通过对周围其他景物的描写,衬托出主人公当时的心境肯定好不了。

渲染,就是用多种修辞手法对事物本身进行描述,就是直接对其进行细致刻画。

比如“我的心在流血,撕裂一般地痛,又仿佛被无数支箭穿透一样,仿佛就要停止了跳动。

”它不描写其他事物,也不是平实的叙述,而是细致铺张地描述主体。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典的作用及蕴义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

(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

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尽西风、季鹰归未

”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

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

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

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

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

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

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

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

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

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

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水龙吟》的表达方法是什么

辛弃疾有5首《水龙吟》呢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在建康任职期间所作,此时词人正值年轻时期(约在30岁左右)。

词人从金兵占领区的北方“突骑渡江”,投奔南宋,志在抗金报国,却不受重用,反遭猜忌排斥,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全倾注于词中。

上片写景,高远寥阔。

南楚碧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的秋色,长江水随着碧天远去,秋色无边无际。

景中寓情,沉郁悲壮。

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峰,不禁触发起诗人一股浓烈的乡关之思和家国之愁,山河之美引起愁怀的原因:它已沦陷异族了。

“落日”六句意境悲凉,似心平气和却壮怀激烈、悲愤填膺。

落日斜挂楼头,离群孤雁悲啼声里,江南游子悲愤压抑,看着吴钩宝剑把玩不已,拍遍了九曲栏杆,没有人领会词人登楼远眺的心意。

下片由写景抒情转到言志与悲叹。

接连用了三个典故:引季鹰的故事,表明自己早已以身许国:引许汜故事,表明自己不屑为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风雨飘摇;“树犹如此”是桓温北伐路上对时光飞逝之叹,作者亦引以表达自己功业未建年华虚度的感慨。

结尾收到英雄襟抱,无人抚慰。

与上片煞拍呼应。

词中以佳人发饰寓山河之恨,以美人衬映英雄,以历史典故写抱负,委婉跌宕,极沉郁悲慨之致。

唐诗宋词中的历史人物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④,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

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

④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⑤“休说”句: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⑥“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

刘郎:即刘备。

⑦“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⑧揾(wèn):擦试。

⑨红巾翠袖:代指女子。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

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篇因此而生动。

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

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

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

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杆,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

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

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杆。

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

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

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

(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

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尽西风、季鹰归未

”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

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

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

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

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

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

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

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

”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

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

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

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

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

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描写景美少年动作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