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空”字的古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
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看到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你就会想起杜甫的诗句:_,_。
这首诗中用_、_、_、_这
当你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就会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
”这首诗中用“黄、翠、白、青”这四个字,勾画出春季的色彩美。
作者主要描绘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等景物。
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折射出作者愉快的心情。
你还会想到哪些春天美景的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诗词中典故的作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特点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
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
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
3.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
三、引发联想。
创新意境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
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
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
行路难李白,诗中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诗人内心苦闷诗句是
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苦闷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满意请采纳
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写出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色优美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写出黄鹤楼两岸视野开阔,景色优美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求采纳,谢谢。
祝你好运
绝句诗中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那两句,急急急,是迟日江山丽那首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关于荷叶的诗句
像青松,柏树,竹子,菊花,荷花,梅花等在诗中常被诗人作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赋予自己的品格和志向。
描写菏叶的诗句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唐代白居易的采莲曲)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唐代卢照邻的曲池荷)碧圆自洁。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
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宋代张炎的疏影-咏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