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橙光梦境边缘经典语录汇编60条

顾永棣《徐志摩传奇》经典语录

1.因为有一个很像人的徐志摩,所以笔下才会有像徐志摩的人。

2.别人有梦只在梦境的边缘徘徊;志摩有梦,他就会奋不顾身的跳进梦中。

3.周岁称“晬(zuì,婴儿周岁)盘之喜”,那天要用一只红漆木盘,里面盛放弓矢笔墨算盘等物,看婴儿抓取什么东西来玩耍,以此识定孩子将来的方向,所以“盘”又称“试儿"。

4.(林徽因)她在《纪念徐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中说:

“我们的作品会不会长存下去,也就看他们会不会活在那一些我们不认识的人、我们作品的读者、散在各时,各处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你的诗据我所知道的,他们仍旧在这里浮沉流落,你的影子也就浓淡参差的系在那些诗句里,另一端印在许多不相认人的`心里。朋友,你不要过于看轻这种间接的生存,许多热情人他们会为着你的存在,而增加了生的意识的。”

5.你要真生命,须向最危险的方向访去;你要真天堂,须向地狱里守去

6.Everlasting year!永远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7.没有一个灵性不是深奥的,要懂得真认识一个灵性,是一辈子的工作。这工作愈下愈有味,像逛山似的,唯恐进得不深。

8.一无事做是危险的,饱食暖衣,无所用心,决不是好事。

9.回首往事犹如枕上梦痕,雾中远山,无限感慨。

10.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11.八宝又称景天,是一种植物。

顾永棣《徐志摩传奇》简介

【顾永棣《徐志摩传奇》内容简介】

我写徐志摩传虽有个曲折的过程,但在写这本传记文学时,却几乎是我感情的一次无关拦的喷涌。正因为是一涌而出,所以就难免夹杂泥沙。现在看来有些章节太芜杂了。但我不想更动它,因为不管是泥是沙还是清泉,都是我当时真诚感情的一次记录。这次修订只改正了一些错误,补充了一点新鲜资料,虽然篇后新增“余音袅袅”一章,但应该说仍是原汁原味。如果灵感再一次降临,感情再一次喷涌或许我会写一部更丰满的徐志摩传。

这部传记据说是大陆上第一部徐志摩长篇传记文学作品问世十年来已三次印刷,台湾新潮社出版后也成了畅销书。在浙江本书获得了优秀文学奖。这些都是我当时不曾预料和企求的。更令我意外的是,这本小册子竟远销到欧美、日本及东南亚也有那里的学者教授读后来信来访的,有的还成了朋友,这真是一宗意外的财富。 日本一学者对我说:“你写的徐志摩是一个徐志摩。”谢谢天,我简直受宠若惊了。但仔细想想这份功劳是徐志摩的:因为徐志摩不是纸剪的、泥捏的、铁铸的更不是一个模型里造的,因为他有血有肉有筋骨,因为他有理想有追求有风度,因为他敢爱敢恨敢说话,因为他不做作,不作伪,无成见,无心计。他有的是普遍的爱心和对一切弱小者的同情。他像是一条飞溅着的山泉,清澈、晶莹,有闪光,有声响。因为有一个很像人的徐志摩,所以笔下才会有像徐志摩的人。

【顾永棣《徐志摩传奇》精彩书摘】

婚变

时间真是个怪东西, 它不知从何处而来,又不知去向何方!如果没有日出日落, 如果没有月缺月圆, 又怎样让人去捉摸时间。但夫妇相处、 阴阳交合, 并不会像时间那样令人捉摸不透。 幼仪来英国与志摩团聚之后。她感到体内又有了新生命的征兆, 她暗喜又为徐氏烧旺了一炉香火, 如果将这喜讯传到家里, 那公婆肯定会高兴得跳起来。

1921年8月的一天, 她终于将怀喜之事告知了志摩。志摩先是一惊, 然后迸出一句让幼仪万万没有想到的话:“把孩子打掉。” 这犹如晴天霹雳,使幼仪浑身哆嗦。 她冷静了一下, 说:“打胎那是有生命危险的! ” 志摩却回答:“火车肇事也要死人, 可人家还是在坐火车!”

幼仪无话可说了, 后来在好多日子里她脑海里浪涛翻滚,究竟是顺从志摩去打胎呢, 还是让小生命出世。好在志摩不再提打胎之事, 她也渐渐地安下心来。

但一波刚平, 一波又起。 志摩突然告诉幼仪:“今天要来一位女客人,是爱丁堡大学来的一个朋友, 我先带她去康桥逛逛, 然后回来一起吃晚饭。

幼仪想, 她担心的一天终于来了。志摩在外有女友,她是早就察觉到了, 今天终于要和那个女人见面了, 但自己是明媒正娶的元配夫人, 这个地位是不可能动摇的`。因此她想以庄重大度的态度来接纳志摩的女友——未来的 “二太太”。

所以幼仪一边忙着准备晚餐,一边寻思志摩的女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她想那女友一定很漂亮、很新潮、 很有才学, 或许还是一个洋妞, 因为志摩认识不少英国女郎。

正在幼仪胡思乱想时, 志摩带着女友来了。她头发剪得很短,穿着海军呢裙子, 搽着口红。但往下一看, 幼仪不禁惊讶万分, 那女子是三寸金莲, 还穿着一双绣花鞋。她想: 志摩口口声声说我是土包子、 守旧、 不懂事, 谁知他找的二夫人比我还守旧。

当志摩送走客人之后, 志摩问幼仪对来客有什么评价,幼仪说:“呃, 她看起来很好, 可是小脚与西服不搭调。 ”志摩马上接嘴说:“我就知道, 所以我才想离婚。 ”

志摩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 可是偏偏对幼仪挖空心思引来这样一位上下“不搭调” 的女客, 诱出幼仪这番话来, 然后提出离婚。当晚幼仪上床休息了, 志摩仍在客厅里用功。半夜志摩才蹑手蹑脚地上床。他背对着幼仪。无意中他的身体擦到了幼仪的身体。这时幼仪有一种预感,这是他俩肌肤的最后一次接触……

正如幼仪所料,不久志摩就不告而辞了。幼仪苦苦地等待着一天又是一天,一个星期过去了,又是一个星期, 既不见人, 也不漏一点消息。同住的郭虞裳感到与幼仪独处会惹是非, 所以也走了, 剩下幼仪一个人, 怀着身孕, 异乡客地, 孤独无援。一到晚上,总有一股莫名的恐惧向她袭来。她想到死, 死是解除痛苦最简便的手段, 一了百了。但她又想起 《孝经》 上的告诫:“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自己一死不足惜, 腹中的胎儿是无辜的,自己死了, 不是害得胎儿没有落地就赴黄泉; 家中的儿子积锴如果没有了母爱, 那他长大后心理上也是残缺的; 如果自己的父母、 公婆知道了她寻了短见, 那要悲伤到何等程度!生已变成了熬煎,死却又不能去死, 生死两难……

一天, 志摩的朋友黄子美突然来找幼仪,他转达了徐志摩的一句奇谈:“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 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 幼仪听了感到好笑:“这话是什么意思?假如徐志摩要离婚, 我怎么可能做徐家的媳妇!”她说完就送客, 将门紧紧关上。

她回到房中, 猛然想起正在法国巴黎留学的二哥张君劢,于是连夜写信求助。几天后她接到二哥回信。 信中的第一句话竟是:“张家失徐志摩之痛, 如丧考妣。 ”是的, 张家兄弟对徐志摩都十分敬重, 而张君劢竟把徐志摩等同自己父母来看待了。信中还说:“万勿打胎,兄愿收养, 抛却诸事, 前来巴黎。” 有了二哥这一封信,幼仪离开沙士顿, 横渡英吉利海峡, 到了巴黎二哥寓中。

她二哥是学哲学的, 为了读懂法国思想家的著作,每天到巴黎大学去学法语,回家后也是埋头做功课, 实际上他无暇照顾幼仪。 而且他尚未结婚, 更不懂孕妇之事。 所以后来二哥将幼仪寄住在刘文岛夫妇家里。 刘文岛曾与幼仪的二哥和梁启超组成非正式代表团参加过巴黎和会。刘文岛因为敬重徐志摩和张君劢,所以非常乐于让幼仪住在他们家里, 并给了她一间布置精美的房间。

幼仪生长在一个家学渊源的家庭,她受旧思想的束缚, 当志摩提出离婚之始,她还用妇女的 “七出之条” 来对照自己。所谓 “七出” 即: (一) 不从公婆; (二) 无力生子; (三) 与人通奸;(四) 善妒反妾; (五) 身染恶疾; (六) 口舌过多; (七) 为盗为窃。那 “七出” 里没有一条是与她沾边的。她想志摩没有理由可以休她。

自从到了法国之后, 她的思想受到刘君夫妇及二哥的影响,渐渐转向开明,她立志要做个拥有自我的人。她刚来刘家之时怀孕才三个月, 后来怀孕已八个月了, 眼看就要临产, 她感到总不能在别人家里分娩。正在犯愁之际, 她的七弟来了,七弟是一个月前离开上海到法国的。这时她的二哥已从巴黎去了德国耶拿大学, 跟随哲学家倭铿 (Rudolf Eucken)研读生命哲学, 所以七弟也准备去德国, 于是, 幼仪也就随同七弟一起到了德国。1922年2月24日, 她生下第二个儿子彼得。

自从志摩在英国沙士顿出走之后,幼仪一直没有得到过他的消息。但这次分娩回家, 发现桌上有一封徐志摩笔迹的信件。她七弟说这封信是吴经熊亲自送来的。 吴经熊曾就读于密西根大学法学院, 后来任上海特别高等法院院长,还翻译过《赞美诗》 和 《新约全书》 。他是志摩的好友。

幼仪怀着又惊又喜又惧的心情拆开了志摩的书信:

无爱之婚姻无可忍, 自由之偿还自由,真生命必自奋斗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 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 其先自作榜样, 勇决智断, 彼此尊重人格, 自由离婚,止绝痛苦, 始兆幸福。

徐志摩与张幼仪同床异梦, 他们完全生活在两个精神世界里。道不合, 恍如隔世。

早在他俩结婚之后不久,志摩就向幼仪宣称他要成为中国离婚的第一个男子。那时幼仪并没有把此话当真, 认为他只是表示自己思想新潮而已。 在沙士顿时志摩又提出离婚, 幼仪用 “七出” 之条来对照自己, 而今白纸黑字正式书面提出离婚。但在德国时的幼仪已不是当时的幼仪了,幼仪的性格原非软弱, 受到欧风的吹拂, 经她多次自省, 幡然醒悟, 要做一个自力、 自强、 自尊之人。她拨通了吴经熊的电话, 要与徐志摩面谈, 她推测徐志摩一定与吴经熊诸人住在一起。

第二天, 她雇了一辆马车直奔吴经熊寓所。客厅里除徐志摩外, 还有四个朋友在场。除认识吴经熊之外, 还有一位金岳霖她也认识, 其他两位先生她并不认识的。

她半年不见志摩, 见他很健康,很快活, 那四位朋友绕着志摩转来走去, 好像在保护他。幼仪先开口了:“如果你要离婚, 那很容易。” 语气沉着而坚定。

“我已经告诉我父母了, 他们赞成这件事。” 志摩说这句话是有用意的。 当时的《民法草案》 上有一条规定, 男子未满三十岁, 女子未满二十五岁而欲离婚者, 必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当时他俩都未达到这个法定年龄。

“你有父母, 我也有父母, 如果可以的话,让我先等我父母批准这事。” 幼仪也针锋相对地回敬志摩。

志摩听后急躁了起来:“不行, 不行,你晓得, 我没时间等了, 你一定要现在签字, 林徽因……林徽因要回国了, 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

柳永的经典语录

1.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没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2.卜算子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蝶恋花》

4.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

5.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7.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烟深处。

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八声甘州》

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10.国防要隘中天堑,寰宇称雄是此关。

1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

12.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玉女摇仙佩佳人》

13.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14.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出生标格,和月最温柔。《满庭芳》

15.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竞无语凝噎。《雨霖铃》

16.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17.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18.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19.水乡初禁火,青春未老。芳菲满、柳汀烟岛。波际红帏缥缈。尽杯盘小。歌祓禊,声声谐楚调。 路缭绕。野桥新市里,花农妓好。引游人、竞来喧笑。酩酊谁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处,落日眠芳草。

20.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

21.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22.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

23.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佳人醉》

24.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25.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2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憔悴憔悴泪皆碎,枯骨成堆盼君回。《凤栖梧》

27.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凤栖梧》

28.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度。《定风波》

2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0.重湖叠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1.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2.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柳永简介

【诗人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 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或987年,任城;史无明确记载)。

流寓江淮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

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 此词一出,即广为传诵,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

科举之路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时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清明,郊外踏青; ;端午,龙舟竞渡;汴京风情,纸迷金醉。 柳永凌云辞赋,将帝都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再度落第。同时,与相好歌女虫娘关系出现裂痕,柳永作词《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失意兼失恋的苦闷情绪。

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进士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

浪迹天涯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

(或为虫娘)离别,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 因漂泊日久,身心疲惫,柳永作《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追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释褐为官

景祐四年(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 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苦劳作予以深刻描述。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

转官辞世

庆历六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游苏州,作词赠苏州知州滕宗谅。

皇祐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屯田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

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

【柳词内容】

1、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

柳永词大量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词中的女主人公,多数是沦入青楼的不幸女子。柳永的`这类词,不仅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还写出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在词史上,柳永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柳永的词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趋势。

2、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

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些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

3、描写羁旅行役

柳永多次科举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柳永工于羁旅行役词,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在这类词中,柳永写其行踪所至,自抒漂泊生活中的离别相思之情,背景远比五代以及宋初词人所写思乡念远词阔大,意境也更苍凉,特别真切感人。

【后世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故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出词的一代新风。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更是一脉相承,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词变化而出;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是从柳词脱胎。

橙光梦境边缘经典语录汇编60条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